登陆注册
27488700000010

第10章

朝廷中,围绕着皇帝选择确定继承人的事暗中有了争斗。因为仁宗认为,他的众多皇侄中只有宗实才能出众,可以担当重任,这与韩琦、司马光等人的愿望相一致,所以他们极力促成早日确立宗实为皇子。与韩琦等人政见不和者,看到宗实与韩琦一帮人关系密切,深怕宗实即位后对自己不利,就进言尽量拖延此事,以图拖中有变。仁宗的其他皇侄也都希望自己中选,纷纷拉拢朝中重臣及在皇宫内寻找门路,使选立皇位继承人的争斗越演越激烈。

朝中众臣中,司马光几次以“国嗣未立,天下寒心”为由向仁宗进言。仁宗口头虽然答应了,迟迟不见行动。司马光就“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既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逮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促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宋史》)。司马光同时督促韩琦向皇帝进言。不久,仁宗确立宗实为皇子。

这场争斗中,苏洵因感到自己人微言轻,没卷人其是非漩涡中去,但他与韩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与王安石的矛盾白热化了。当然,苏洵攻击王安石是受到韩琦默许的,因为韩、王之间也有矛盾。有个故事说:杜安世在与同僚们闲坐聊天时,吟道:“烧残绛蜡泪成痕,街鼓报黄昏。”韩琦当时也在坐,知是王安石的父亲王益的两句词(这两句词虽然绝妙,但世人很有争议,因为正常情况下白天是不点蜡烛的,所以许多人认为王益犯了常识性错误),韩琦见王安石也在坐中,就故意说:“你能吟出这样的词句,真是个才子,我该拿什么奖励你呢?”杜安世当然明白韩琦的意思,就说:“这是王通判的作品。这份奖我是不敢领受啊。”王安石见大家拿眼看他,一句话也没说就走了。苏洵正修纂《礼书》,这是一个浩大而艰巨的工程,他把全部精力都投进去了。在编修的过程中,他认为应“遇事而记,不择善恶”,主张按照历史的原貌真实记载,反对将祖宗的过错删个干净。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利用朋友聚会等公众场合,不失时机地攻击王安石为人处事及言论中的弱点,以发泄自己的积愤。

嘉佑八年(1063),王安石的母亲去世了,士大夫都去吊唁,独苏洵不去,并作一篇《辨奸论》,对王安石的品性及诡异行为进行猛烈攻击: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着。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日:“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祀日:“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伎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祀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柯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祀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流,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竟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X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孙子日:“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其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关于这篇《辨奸论》,张方平在《文安先生墓表》中说:“嘉佑初,王安石名始盛,党友倾一时。其命相制曰:生民以来,数人而已。造作语言,至以为几于圣人。欧阳修亦已善之,劝先生与之游。而安石亦愿交于先生。先生曰:吾知其人矣,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天下患。安石之母死,先生独不往,作《辨奸论》一篇,当时见者多谓不然,曰:隐,其甚矣!先生既没三年,而安石用事,其言乃信。”苏轼在《谢张太保撰先人墓表书》中说:“辨奸之始作也,自轼与舍弟皆有噫,其甚矣之谏,不论他人。惟明公(张方平)一见以为与我意合……先人之言,非公表而出之,则人未必信。信不信何足深计,然使斯人用区区小数以欺天下,天下莫觉莫知,恐后世必有秦无人之叹!”叶梦得《避暑录话》说:“会张安道(张方平)亦为荆公所排,二人素相善,明允作《辨奸论》一篇,密献安道,以荆公比王衍、卢祀,而不以示文忠公。荆公后微闻之,因不乐子瞻兄弟。两家之隙,遂不可解。《辨奸论》久不出,元丰间,子由从安道避南京,请为明允墓表,特全载之。苏氏亦不人石,比年少传于世。荆公性固简率不缘饰,然而谓之食狗it之食,囚首丧面者,亦不至是也。”对于王安石之“不缘饰”,邵博《闻见录》说:“魏公(韩琦)知扬州,王荆公(安石)初及第为签判。每读书至达旦,略假寐,日已高,急上府,多不及盟漱。”这篇文章的观点后世争议很大,说好说坏不一。

反对者说:“不近人情四字,遂为道学正传,其不近人情愈甚,则为道学愈大矣。余读《论语》、《家语》诸书,夫子生平无一不近人情之事,无一不近人情之言。而后之号为颜、孟复出,且驾颜、孟而上之者,若此何也?”(茅坤《评注苏老泉集》)赞同苏洵观点者说:“介甫名盛时,老苏作《辨奸论》,讥其不近人情。厥后新法烦苛,流毒寰宇,见微知着,可为千古观人之法。”争论归争论,然这篇文章博引雄辩,充分体现了作者“浑而劲”的文风,不失为一篇优秀散文。文章论王安石为奸虽不可取,然其立论于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足可供历代执政者借鉴。

在京城的苏洵,迎来了他文学创作的辉煌期,留下了多篇不朽的作品。

文与可是有名的画家,自号“笑笑先生”,与苏家有点亲戚关系。嘉佑五年,苏洵与文与可一起在校史馆做事,文与可许诺赠给他一幅画,为了督促鼓励文与可继续上进,挥笔写下了《与可许惠所画舒景以诗督之》:

枯松怪石霜竹枝,中有可爱知者谁?我能知之不能说,欲说常恐天真非。羡君笔端有新意,倏忽万状成一挥。使我忘言惟独笑,意所欲说辄见之。问胡为然笑不答,无乃君亦难为辞?昼行书空夜画被(《世说新语》:“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羊欣笔阵图》:“钟舞精思学书,卧书被穿。”),方得其意犹若痴。纷纭落纸不自惜,坐客争夺相漫欺。贵家满前谢不与,独许见赠怜我衰。我当枕荤卧其下,暮续膏火朝忘炊。门前剥啄不须应,老病人谁称我为。

苏洵是文物收藏家,对书画有着非凡的鉴赏力。该诗的表面意思是督促文与可尽快践诺,实则是作者以长者的身份肯定文与可绘画方面的成就并介绍给世人,督促其继续“昼行书空夜画被”,以创作出更优秀的画作来。苏洵的咏物诗不多,但也偶有佳作,《香》便是其中一首:

捣麝筛檀入范模,润分薇露合鸡苏(草名)。一丝吐出青烟细,半灶烧成玉箸粗。道士每占经次第,佳人惟验绣工夫。轩窗几席随宜用,不待高擎鹊尾炉。

这首诗前四句写香之制作过程及燃烧形象,后四句写香的用途。该诗构思奇巧,清新有味。

苏洵虽然宦游在外,但故乡常人梦中,也十分思念族中的亲人。当听到从叔母杨氏去世的讯息后,作诗《从叔母杨氏挽词》,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老人凋丧悲宗党,寒月凄凉葬旧林。白发已知邻里暮,伤怀难尽子孙心。几年赠命涵幽壤,当有铭文记德音。千里缄词托哀恨,呜呜引者涕中吟。

苏洵在思念故乡邻里乡人的同时,因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也产生了归隐的念头。《送蜀僧去尘》,就表达了他这种思想:

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不解凡青追世好,欲将芹芷荐君盘。谁为善相宁嫌瘦,后有知音可废弹?拄杖挂经须倍道,故乡春蕨已阑干。

诗人晚年读《易》、作《易传》百余篇,并对此很自负,说:“此书若成,则自有《易》以来,未始有也。”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读《易》已有好长时间了,每日只郁郁寡欢吟诗;不必追求世间的荣华富贵,我只想向你推荐吃些芹菜、白芷这类清香而易得的菜蔬。在《易》的研究方面当代没有人比我更精深了,难道后世的知音人能指出《易传》的错误吗?对这一点我既自信又满足,现在只想尽快回来家,因为故乡山野里蕨类野菜已参差不齐地长出了嫩芽。这首诗言之有物,精深有味,其中“谁为善相宁嫌瘦,后有知音可废弹”两句诗婉而不迫、哀而不伤,言怨而不怒,且用意深远,为后世评论家所称道。

值得一提的是,苏洵在嘉佑六年曾作了一首有名的《水官诗》。水官诗水神名,唐代着名画家阎立本画的《水官图》,为京师十方净因院大觉禅师所收藏。苏洵与大觉禅师相善,受赠了《水官图》,于是写诗以报,取名《水官诗》:

水官骑苍龙,龙行欲上天。手攀时且住,浩若乘风船。不知几何长,足尾犹在渊。下有二从臣,右右乘鱼琶。矍砾相顾视,风举衣袂翻。女子侍君侧,白颊垂双提。手执雄尾扇,容如未开莲。从者八九人,非鬼亦非蛮。出水未成列,先登扬旗旅。长刀拥旁牌,白羽注强誊。虽服甲与裳,状貌犹鲸鳣。水兽不得从,仰面以手扳。空虚走雷霆,雨雹晦九川。风师黑虎囊。面目昏尘烟。翼从三神人,万里朝天关。我从大觉师,得此鬼怪编。画者古阎子,于今三百年。见者谁不爱,予者诚以难。在我犹在子,此理宁非禅?报之以好词,何必画在前。

这首诗前一部分描写阎立本所画水官,后一部分自“我从大觉师”起,谢大觉师以画相赠。全诗描写生动,气象峥嵘,使人有见诗如见画之感。

苏洵在京城期间还写了多首送别唱和诗,如《送陆权叔提举茶税》、《送王吏部知徐州》、《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这些诗虽算不得名篇,但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一片诚心。如在《送陆权叔提举茶税》中说:“往年在巴蜀,忆见春秋始”、“何年重相逢,抵益使余畏”。

苏洵也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大事。他的老乡及朋友石昌言为契丹国母生辰出使契丹时,写了一篇送别的赠言:《送石昌言使北引》,鼓励石昌言不要被强敌吓倒,不要有辱使命:“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苏辙在京城除了照顾父亲的生活外,常与名士交游,以丰富自己的学识。与兄长苏轼的诗歌通信,成了他这一段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每当自己的诗文邮往凤翔,就眼巴巴地等着苏轼的回音。随着岐梁唱和的延续,他的心被牵引到了凤翔,为兄长的喜而喜,为兄长的忧而忧。

此时的苏轼,经过多半年对民情的了解,正大刀阔斧地进行兴利除弊的工作,首件事情就是改革“民所最畏者”的衙前之役。凤翔是关中重镇,每年都要砍大量南山之竹木为筏,装满货物后从渭河人水再进人黄河,途经三门峡运人京城。负责押运的衙前役由乡间的所谓富户充当,如遇上风浪、盗贼,使货物丢失霉烂,差户常赔偿不起而家破人亡。苏轼把这样的事例了解得多了,深感“救之无术,坐以自惭”,于是在走访槽工,周密思索的基础上,提出了担负衙前役的人可以自己选择雇用有丰富经验的水工,官府不要硬性规定运送的时间,使水工根据天气情况及河水的多少自己来决定的设想。这个建议得到朝廷批准后,使“衙前之害”减去大半。

苏轼振兴了凤翔的酒业。凤翔自古是有名的酒乡,“聚泉酒”畅销全国,但因为酒类官卖,课税过重,加之常年战争,天灾人祸,使官办的酿酒作坊倒闭得寥寥无几,酒业生产呈现出严重的萧条状况。苏轼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先抓了酒业生产,提出了“官榷与民”的主张,即取消曲禁,实行官酿私酿并存;允许私商卖酒贩酒,官府只管征收税赋。“官榷与民”的意见在府衙经过激烈的辩论,太守陈希亮采纳了这个建议,将方案“具录于府”,准备行文上报朝廷。为了使朝廷很快批准此方案,苏轼写了《上韩魏公论场务书》给韩琦,以争取他的支持。苏轼说:“从轼之说,而尽以予民,失钱之以贯计者,轼尝粗较之,岁不过二万。失之于酒课,而偿之于税络,是二万者,未得为全失也……如使民日益困穷而无告,异日无以待仓促意外之患,则虽复岁得千万,无益于败,此贤将帅之所畏也。”朝廷准允“官榷与民”以后,酒的产量及质量很快提高了,每年为国家交税20万贯以上,产量及税收均居全国第三位。苏轼还学会了酿酒技术,他曾吟道:“近日秋雨足,公余试新篘。”

苏轼修建了凤翔东湖。苏轼在凤翔期间干旱频繁发生,使勤政爱民的苏轼常与百姓一样忧心忡忡,便产生了发展水利的想法。他发现凤翔城东有个水潭名叫饮凤池,此处地势低凹极能蓄水,就于政务之暇,规度地形,倡导官民在“古饮凤池”的基础上扩大疏浚,筑堤蓄水,引城西北凤凰泉水注人其中。因湖在城东,因之命名为“东湖”。东湖建成后,“水多则蓄之,以防涨溢;干早则泄之,以润田畴,湖成而民利普焉”。他还在湖心小岛上建君子、宛在二亭,湖中植荷,湖岸栽柳,使其又成为官民休息游玩的场所。苏轼一个不经意间,遂使东湖成了北方有名的人工园林,至今游人如织。

苏轼为人诚恳,对朋友推心置腹,周围常有一帮朋友。到凤翔后,他结交了文同、王彭、陈糙等人,成为一生中莫逆之交。

王彭字大年,其父为武宁军节度使。王彭为凤翔府监军,很有个性,“时太守陈公弼驭下甚严,威震旁君,僚吏不敢仰视。”只有王彭“儡儡自若,未尝降色词”(《王大年哀辞》)。他与苏轼住得很近,常在一块相处谈论学问。他很喜欢苏轼的文章,苏轼每有新作,他都要仔细欣赏一番,“辄村掌欢然终日”。他不但博学多才,在佛学上有很深的造诣,是苏轼学习佛学的启蒙老师。

文同字与可,是苏轼的表哥,他“甚口秀眉,忠信而文。志气方刚,谈词如云”(《黄州再祭文与可文》),更重要的是文与可是个有名的画家,最擅长于画竹。文与可路过凤翔,俩人才开始相识相交。与可教苏轼画竹,要求不能对枝节和叶子进行机械描绘,应当细致观察,“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思,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逐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鹤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东坡集》卷三十二)。凤翔相识后,文与可就成了苏轼的良师益友,苏轼后来画墨竹,就是按文与可说的方法作画的。

陈慥,字季常,是太守陈希亮的小儿子,随父来到了凤翔。苏轼在凤翔时,见其“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陈慥为人豪爽,性格乐观,教给了苏轼击剑及射箭的技能。陈慥曾写了一首词,词牌叫做《无愁可解》:“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问愁何处来,更开解个甚底。万事从来风过耳,何用不着心里。你唤做、展却眉头,便是达者,也则恐未。此理,本不通言,何曾道,欢游胜如名利。道既浑是错,不道何既是。这里元无我和你,甚唤做,物情之外。若须待醉了,方开解时,问无酒,怎生醉。”苏轼把这首词看过后,总觉得有美中不足之处,于是挥笔为陈慥随撰写了词序:“国工范日新作越调解愁,洛阳刘几伯寿闻而悦之,戏作理语之词,天下传咏,以谓几于达者。龙丘子犹笑之。此虽免乎愁,犹有所解也,若夫游于自然而托于不得已,人乐亦乐,人愁亦愁,彼此恶乎解哉。乃反其词,作无愁可解云。”这首词经苏轼加了词序以后,遂成为宋词的名篇,苏序陈词的结合也成为文坛一段佳话。

对苏轼来说,太守陈希亮对他影响极大。陈希亮,字公弼,是苏轼的同乡。他面目严冷,对下属要求严,好面折人,官僚们在一块游玩,听到陈希亮来了,都语言寡味,闷闷不乐,纷纷离座而去。苏轼在《陈公弼传》中说:“公与轼之先君子,为丈人行。而轼官于风翔,实从公二年。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至形于言色”。苏轼每次把写好的公文呈送给他,他必反复涂墨改定几次,然后再叫苏轼抄写整齐。有一次过中元节时苏轼没有到府衙去,被陈希亮罚铜八斤。还有一次是苏轼因事去府衙渴见陈希亮,陈故意传出话来要苏轼在客厅等待,而他人却迟迟不出来接见。苏轼左等右等,不见太守出来,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强压住一腔怨气写诗一首,名为《客位假寐》:

渴人不得去,兀坐如枯株。岂惟主忘客,今我亦忘吾。同僚不解事,温色见髯须。虽无姓名忧,且复忍须臾。

这首诗把苏轼怨怒及无奈的心情倾泄得淋漓尽致。后来陈希亮筑凌虚台,求文于苏轼,他就写了《凌虚台记》,文中有“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语,向陈希亮射了一支嘲讽的冷箭。陈希亮读后笑着说:“吾亲苏允明犹子也,某犹孙子也。平日故不以辞色假之者,以其年少暴得大名,惧夫满而不胜也,乃不吾乐邪?”他对《凌虚台记》不改一字,叫石匠刻在石碑上。苏轼听说了此事后,才对陈希亮有了些许理解。当陈希亮“岁饥,公发十二万石(常平仓粮)以贷。有司忧恐,公以身任之。是岁大熟,以新易陈,官民皆便之。于阗使者入朝,过秦州,经略使以客礼享之。使者骄甚,留月余,坏传舍什物无数,其徒人市掠饮食,人户昼闭。闻之,谓其僚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虏人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乃使教练使持符告译者曰:人吾境,有秋毫不如法,吾且斩。若取军令状以还。使者亦素闻公威名,至则罗拜庭下,公令坐两廊饮食之,护出诸境,无一人哗者。始,州郡以酒相响,例皆私有之,而法不可。公以遣游士之贫者,既而曰:此亦私也。以家财赏之。且上书自幼,求去不已。”以后,苏轼不但“已而悔之”,反而很崇敬陈希亮的为人处事了,在他将离开凤翔时的前两月(治平元年十月)所写的《凌虚台》诗中,就有“才高多感激,道直无往还。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的句子。苏轼后来回到京城,朋友们都羡慕他遇到了个好上司,说是陈希亮每次写给朝廷的奏章,总是要把苏轼表扬几句。苏轼笑着说我这个上司对我可严厉了,几次说要上书弹劫我,我还以为真的要弹劫我。

苏轼三年来三游楼观、仙游寺,并与章淳留题石壁:“章子厚自长安来终南,会轼西还岐下,因同游南山。轼三年连三至此,然与子厚游其乐始至也。”留题现存楼观说经台碑房内。

与苏轼相依为命的是妻子王弗,她在生活上关心照料他,在工作上安慰提醒他,生怕他摔个跟头。她常对苏轼说:“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苏轼会客时她立在屏风后听之,等客人走后就说:“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些人有求于苏轼,表现得十分亲近,她告诫说:“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后来事实证明王弗当时的话是对的。苏轼离凤翔前,给好友杨济甫写信,告知离凤翔任的时间,并安排妻兄王道矩与王弗在凤翔会面。据估计王弗此时已染病在身,有意识地督促丈夫叫来亲人以作诀别,因为五个月后她就与世长辞了。

苏轼在凤翔三年中从王彭那里学到了佛法,又去终南太平宫读了几个月道藏书籍,初步形成了他集儒教、道教、佛教为一身的世界观,对现实社会有着十分尖锐的矛盾和困惑,这些社会现实与理想人格的冲突拨动了他敏感的心弦,写了130多首诗作,其中与苏辙合作的“岐梁唱和诗”(岐指岐下,凤翔府泛称;梁指汁梁,宋京都开封的代称)109首,占苏轼在凤翔诗作的80%左右,这些诗已具有苏诗特有的风骨。另外,他还写了《思治论》、《喜雨亭记》、《凌虚台记》、《凤鸣骚记》等散文名作。《思治论》是苏轼三年为政经验的总结,针对朝廷“官冗、兵骄、财乏”三患,提出“先定规摹,发之以勇,守之以专,达之以强”的治国方略,反映了他积极参与政治,以图有所作为的心态,不失之一剂治疗积贫积弱现状的良药。这些散文已具备“不择地而出”如“行云流水,姿态横生”的特色。

治平元年十二月十七日,苏轼带着妻子及儿子,带着凤翔父老送给他的“苏贤良”赞誉,离开了凤翔,去京城施展自己的才华。

同类推荐
  • 杨子荣传记

    杨子荣传记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否则这个民族就不会强大。当国家危难之时,懦弱者选择了逃避、妥协甚至投降,英雄们却挺身而出,用热血捍卫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本书详细地记录了英雄模范人物杨子荣不平凡的一生,再现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
  • 长征中的红军指战员3

    长征中的红军指战员3

    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精心挑选出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成才故事,以简明、流畅的语言展示了他们光辉的一生。他们有勤奋的头脑、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如同历史天空的启明星,永远被人们所追求和敬仰。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教益,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下)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孙中山先生传

    孙中山先生传

    一位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简任官员、国民党党史专家笔下的孙中山先生!本书注重整体,叙事比较确切扼要,裁剪适当,条理明晰。作者广泛搜集大量的资料,并经过认真考订,基础较为深厚,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一定的史料价值。原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中山大学教授段云章先生评价此书:“首先,虽非历史唯物主义者,但也较好地理解到时代潮流、社会环境和伟人言行的互动关系。其次,著者本着他自定的治史须”根据事实,加以论述“的原则,广泛考订资料,并做了实地调查。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怦然星动

    怦然星动

    人间锦鲤撞上厄运男神,从狂霸拽到苏贱萌,古今双时空的爆笑爱恋。李沐恩,生来便运气爆棚如行走锦鲤。她家世显赫,头脑聪明,买彩票会中奖,考试时随便猜一个答案都能蒙对,仿佛受过神明的眷顾。禄存,失去记忆的神明,原本是众福运神的首领,被封印百年,一朝睡醒变成最低阶的厄运神。欧气爆棚的李沐恩:抽奖抽到封印在铃铛中的扫把星?禄存堵嘴:无知的人类,请叫我神明。“——福运多到不正常。”李沐恩有所警觉:“你想干什么?”他忽然伸手捏住了她的下巴,竟做出一副要吻上来的姿态。“回收你身上多余的福运。”李沐恩毛骨悚然:“你们扫把星收回福运是靠亲、亲……”好运爆棚摄影师与厄运男神嫌弃互怼日常,开篇即爆笑的欢乐甜爱喜剧!
  • 浪啸风声起

    浪啸风声起

    蝴蝶只是轻轻挥洒,另一个世界就暴风降临,而你无意间的举动,促成的是一个人的成长与改变,巧合不过是命运的另一种托辞罢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强怼怼女友请查收

    最强怼怼女友请查收

    【一人血书求收藏~】【每天早10点,晚18点稳定两更~】【日更4000+字,存稿足,放心追~】【1v1,HE结局,宠文and爽文】【腹黑笑脸男VS毒舌霸气女】【波折多,男女实力均衡的爱情,互相奋斗的过往】温澜澜以为自己早就练就了,怼人不输阵的功力,却还是屈服在世俗的阶级地位之下。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唯有变强。有一天,有人告诉了她一个捷径。那就是Boss夫人,公司二把手私底下也可以是一把手,家里唯一的一把手。然鹅,她霸气的拒绝了姐的光辉一生,可不能毁在你小子手上,继续过招,夫人or员工,请选择~
  • 天地双龙令

    天地双龙令

    传说前朝宝藏有数不清的财富,但是打开宝藏的钥匙天地双龙令不知所终,江湖传闻天地双龙令就掌控在玉龙山庄叶家手上,奈何叶家实力庞大,江湖人士都只能窥视,却不敢动手,但是叶家一场变故,江湖上掀起腥风浪雨...........................
  • 弈世界

    弈世界

    人类文明延行的200年后,诞生了新的弈星文明,这是一种以围棋对弈为全部和追求的超现实文明,在这种文明下,你若手里有子便可一战,或则进阶或则归退。在弈星世界里,最高荣誉属于弈皇,次为弈君,弈君分为黑白弈君,弈君如能找到弈天阁所承认的另名弈君(执白或执黑),便有了与弈皇挑战的资格,弈皇作为弈世界所有巅峰的存在,与他的对决终将是场生死博弈。
  • 贤惠狐妃

    贤惠狐妃

    她,一只狐妖,一只善变可爱的妖,一支渴望离开居住的地方到人类居住的地方看看,可是却一直被母亲拒绝,最后终于同意,却被从小玩到大的师兄跟踪,接着又遇见一个鬼灵精,最后又遇到让她见一面就有好感的孤傲王爷,这个是会是她的福,还是劫。。。请大家敬请关注
  • 人鱼海

    人鱼海

    人鱼公主于人类的悲惨虐恋,朋友的复仇,复杂的身份相交,史上最虐古言,发誓把你虐哭!
  • 龙魂殇

    龙魂殇

    公元5211年,海妖入侵人类...公元7777年,中国的最后一名将军踏上征程...2亿年前白垩纪,将军成为恐龙时代的唯一一个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