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31700000016

第16章 修心禅(13)

很多人都执著于追求完美的人生,凡事要求完美固然很好,以示精益求精,更上层楼,但星云大师却不断地给世人以警醒:有的人因小小的缺陷而全盘否定人生的意义,有的人因为小小的遗憾而将手中的幸福全部放弃,这样追求完美,有时反而因噎废食,流于吹毛求疵,不管于自己还是于他人,都是一种不必要的辛苦。

人生,永远都是缺憾的。佛学里把这个世界叫做“婆娑世界”,翻译过来便是能容忍许多缺陷的世界。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有缺憾的,如果没有缺憾就不能称其为“人世间”。在这个缺憾的世间,便有了缺憾的人生。

人生实相,就如一只飘摇的生命之舟,无所牵系,却有各种承载。小船向前行进的时候,苦与乐、爱与恨、善与恶、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聪明与愚钝……纷纷从两侧上船,它们都是生命的必然伴侣。

如此看来,生命是有缺陷的,我们不能只接受幸福的垂青,却把不和谐的因素完全屏蔽。

面对人生缺憾,星云大师主张该留有余地,他认为尽善尽美并不是绝对好,这与清人李密庵主张所谓“半”的人生哲学一样,都在告诫世人不要过度追求圆满。日本有一派禅宗书道在挥毫泼墨时总留下几处败笔,都是意在暗示人生没有百分之百的圆满完美。更有日本东照宫的设计者因为自觉太完美,恐怕会遭天谴,故意把其中一支梁柱的雕花颠倒。

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

这是已逝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他坦承自己的人生并不完美,但正是这种不圆满才是真正的人生。

在每个人心里都有追求完美的冲动,当他对现实世界的残酷体会得越深时,对完美的追求就会越强烈。这种强烈的追求会使人充满理想,但追求一旦破灭,也会使人充满绝望。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十全十美的,或多或少总有瑕疵,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使之更加美好,却永远不可能做到完美。所以,一个智者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凡事切勿苛求,与其追求那如镜花水月一般不可触及的完美,不如勤恳务实,才会活得更加快乐。

其实,人生也正是因为有所缺失才会有所获得,就如同一个残缺的木桶,虽然每次担水回家之后你都无法获得一整桶的水,但是某一天,当你再次从这条路上经过时,也许会发现路旁各色的小花,嗅到淡淡的花香。一天、一月、一年,从残缺的木桶中滴落的泉水浇灌了路旁的草子花粒,它们便在这残缺的遗憾中破土而出,带给人意外的美丽惊喜。

星云法语

牙齿以坚硬易毁,故圣贤贵柔;刀刃以尖锐快摧,故圣贤贵浑;神龙以难见称瑞,故圣贤贵潜;沧海以汪洋难量,故圣贤贵深。

以拾为有,则不贪;以忙为乐,则不苦;以勤为富,则不贫;以忍为力,则不惧。

失败者,往往是热度只有五分钟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坚持最后五分钟的人。

一个登山的人在悬崖峭壁,所迫切需要的是青藤小树;一个上进的人在人生险途,所急于需要的是善言指南。

人可以穷,心不能穷,心里的能源,取之不尽;身可以残,心不能残,心里的健康,用之不竭。

做人要像一面镜子,时刻自我观照;做人要像一只皮箱,随时提放自如;做人要像一本簿子,不断记录功过;做人要像一支蜡烛,永远照亮别人;做人要像一个时钟,分秒珍惜生命。

穷则变,变则通,朝好处想,朝好处变,就是幸福,就是平安。

“忍”上面一把刀,刀上加一点,成为刃,刃是锋利的刀口,刃字的下面写个心,就是“忍”,这就是说用一把极快的利刀,插在你的心上,你能不叫一声,不动一下,这样方能称为能忍!

我们有了过失,接受别人的指正,也能够如无瑕的白璧一般,人格高洁。

自古刚强必先毁败,我们的牙齿比舌头刚利,但是却比舌头容易蛀坏。柔能克刚,至柔的水能够穿透至刚的岩石,以柔和安忍来处事,再艰难的事也能迎刃而解。

我们的口如同一把利斧,容易伤害自己,也容易伤害别人。

铜制的佛像承受得了铁匠的雕琢铸镂,才能成就庄严的法相,接受万人的膜拜供养。

勘破生死,最好的养生是养心

佛经上说我们每个人活在世上,好比乌龟背着躯壳,转化了有形的身命。有些人临死的时候,苦苦恋栈世间的七情六欲,放不下子孙家产,不想死、不肯死,好比乌龟脱壳之被撕裂、被锉刮一样痛苦。佛教不是这样,在佛教里,人死亡之后,脱离了千钧万担的躯壳,感到无比的轻松,就像“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一般飘然无物,悠游逍遥。

——星云大师

食素的本质是养心

素食最主要的是长养慈悲心,从心灵的净化来减少嗔怒,达到内心的安然、祥和。

——星云大师

有人把素食视为信仰佛教的指标,但星云大师说佛教最初从印度传入中国时,并没有规定僧人不许食肉。不过在《大般涅盘经》里,佛陀说过:“食肉者,断大慈种。”所以很多信徒为了实践慈悲精神,遵守戒杀的戒律,便倡导吃素,一直到南朝时期,信仰佛教的梁武帝才出于慈悲心,制定了《断酒肉文》,吃素才逐渐成为佛教戒律的一部分。

历史上很多名人是素食主义的践行者,汉朝的开国功臣张良便是其中之一。

张良这位政治上的高人一声素食,他帮助汉高帝成就王者霸业后,功成身退,闭门不出。后来因为吕后数次请求,只好献计请出商山四皓,以此巩固了吕后母子的地位。吕后为感谢他,数次赐予事物。当时,张良正在辟谷,只以山果蔬菜为食,因此身体清瘦,吕后说:“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何必自苦如此。”遂强迫他进食,他不忍拒绝,于是勉强而食,后来,便归隐山林,静心养性,不再食荤腥。

弘一大师出家前曾到虎跑寺去断食,也就是辟谷。当时,他就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素食主义者了,他那个时候经常跑到寺庙去观看出家人的生活,对于他们所吃的蔬菜也十分感兴趣,以至于回到学校后还依然要求佣人按照寺庙的做法烧菜给他吃。后来渐渐的,他便开始吃素了,一直到他生命终结。

很多人常认为素食者多摄入的营养有限,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身体疾病。但对于素食倡导者们来说,这只是一个伪问题。他们会告诉你,世界上任何一种素食类动物都健康地生活着。

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现在很多人又提倡食素,但他们提倡素食的目的多是为了身体健康或为了减肥,与素食的真正意图背道而驰。在星云大师看来,真正的素食不是简单的为了身体的健康,而是为了心灵的升华,食素就是养心,这才是佛教提倡素食的真正意图。

王维生于素食之家,自己也是常年素食。《新唐书》记戴他“素奉佛,不茹荤食肉,晚节尤谨”。《旧唐书》说他“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王维说:“君子以布仁施义,活国济人为适意。”这是他食素的本宗。他由衷地赞扬德人达士:“虽方丈盈前,而蔬食菜羹;虽高门甲第,而毕竟空寂。人莫不相爱,而观身如聚沫;人莫不自厚,而视财若云。”他的“比布衣以同年,甘蔬食而没齿”诗句中流露出他高贵的品格与闲淡旷达的胸襟。

他有着与众不同的素食追求。在他看来,素食可以养护人的慈柔清净的志趣,可以有益于淡泊物欲,怡性安神。他称赞在家居士“药藉茹荤,虽愈疾而不受”的严明自律,也在诗句 “悲哉世上人,甘此膻腥食”中表达了对于世人受口腹之欲的盲目驱使,不惜杀生害命的不幸事实的深切悲悯。

王维相信仁德博厚可以感动天地万物,宇宙苍生本来可以各得其所,相敬相和。他的素食,不是因为他笃信佛教遵守戒律而食素,而是因为他对大众苍生的怜悯,为心灵上的修行而食素。

佛教的素食观与“慈悲为怀”,以一颗平等的心来对待世间的万物的教义经典分不开。正如有人说:“生命对动物和人来说都是一样的重要,就像任何人都希望快乐过日子而害怕痛苦来临,想要活命而不愿死亡,其他的动物也是一样的。”的确,食素不仅可以减杀机,使人拥有一颗仁慈之心,而且还能束缚人对于美食的欲望,这便是所谓的“六根清净”中的“舌根清净”。

六祖惠能在顿悟之后,为了避开四处争夺衣钵的人,曾在山林中与一些猎人生活了很久。每次猎人打猎归来起火煮肉时,惠能禅师都会到荒山野谷找些可以吃的树叶、野菜回来,放在锅里煮;猎人们笑他有肉不吃,他却说:“我只吃肉边菜!”

真正醒悟了吃素本义的人,不一定耽于食素的形式。吃什么、不吃什么其实并没有多重要,学佛也不只是吃素而已,但是,一颗食素的真心,却是真正的慈悲。

疾病本是人生的一剂良药

佛陀说,学道的比丘要带三分病,才知道要发道心。有时候健康的人不知道疾病的苦处,有一些疾病正可以给自己一些警示,给自己一些体验。能够知道“有病方知身是苦”,就容易体会世事无常,就会知道要发心向道。

——星云大师

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人人都会生病,病了就会感觉到痛苦,从身体到精神都会受到疾病的折磨与摧残。所以,人们通常对疾病避而远之。普通人常常用“有什么别有病”这句话来表达对疾病的极端厌恶。但是,星云大师却说,病也有价值。

对待疾病,人们的态度大抵不出这三种:一是以病为忧,忧而生惧,惧而生仇,久而久之,患上疾病恐惧症,小病大养,大病早亡;二是以病为敌,与病魔作拼死的抗争,战略上藐视疾病,战术上重视疾病,直打得疾病土崩瓦解,或者两败俱伤;三是以病为友,病既然来了,赶也赶不走,驱也驱不散,怎么办?不如干脆把它当朋友看,对久病之人,特别是病情严重的病人来说,这似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境。

以病为友的人通常都能发现星云大师口中“病的价值”,但要做到这一点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情。

五十多年前,星云大师心中充满了普度众生、为教为众的抱负。可是命运却似乎故意捉弄他,他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病情严重时,甚至无法走路,哪怕躺在床上稍微动一下,都会锥心刺骨地痛。

最初他以为只要忍一下就能好转,哪知病情越来越重,最后没办法才去看医生。当时,二十多岁的星云大师听到医生对他说:“你的病情太严重啦,必须截肢才行。”

对普通人来说,这无异于晴天霹雳。但星云大师却坦然地接受了医生的建议,他对自己说:“腿子害风湿病要锯断,也好!”他想,自己的一生本注定东奔西跑、弘法传教,如果腿被锯断了,虽然不能再到处奔波,却可以在寺院里写书著述,读读经典,未尝不是好事。说不定那时自己能够利用闲暇的时间,好好钻研佛教,或许人生会过得更有意义。

星云大师说:“我并不在乎人家对我的讥讽与嘲弄,因而,是否残废对于我也就不是烦恼的问题,我这种对疾病的态度,也许值得大家参考。”

人人都会生病,在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面前,大可不必一直忧心忡忡。星云大师说,疾病带给人身体的痛苦是负面的,但也要一些正面的启示作用:一、疾病让人知道保健;二、疾病让人忍耐勇敢;三、疾病让人生起道心;四、疾病让人看透人生;五、疾病让人珍惜生命;六、疾病让人省思未来。

所谓“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疾病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不同的只是人们在疾病面前表现出来的态度,能认识到疾病价值的人就能在疾病缠身时仍然保持乐观和冷静,能以坚韧的态度对抗病魔,再苦也会笑一笑。

比如科学家霍金。命运之神对霍金,在常人看来是苛刻得不能再苛刻了:他口不能说,腿不能站,身不能动,这位在轮椅上生活了数十年的高位瘫痪的残疾人仍感到自己很富有:一根能活动的手指,一个能思考的大脑……这些都让他感到满足,他说:“我的手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与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比如海伦·凯勒。海伦刚出生的时候是个健康、正常的婴儿,然而一场疾病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一岁半的小海伦变得既盲又聋。最初,她脾气非常暴躁,但是沙莉文老师的出现让她逐渐平静下来。在莎莉文的帮助下,海伦开始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残疾,她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比别人多付出了十倍的努力。1900年,这个年仅20岁,学习了指语法、凸字及发声,并通过这些方法获得超过常人知识的姑娘,进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后来,她一生致力于聋哑人的教育事业,这个克服了常人“无法克服”的残疾的人受到了全世界人的称赞。

他们都是疾病面前勇敢的强者,用乐观的精神驾驭了疾病。虽然他们的余生仍然受到疾病的困扰,但对他们来说,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幸运的事情,那些被疾病夺走的东西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再去争取。

生命的贵贱、人情的冷暖、人性的坚韧都可以在疾病中获得最真切的感受。以病为友,不一定是为了战胜疾病,而是可以在疾病中保持坦然乐观的心境,并收获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

生即意味着责任

佛教青年时常说要“发心”,但是很少听到要担当“责任”,也不明白责任的重要。因此,“发心”往往只有五分钟热度,而无法坚持与贯彻自己的发心。我们应当把发心所做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必须担当的一种责任。

——星云大师

同类推荐
  •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

    人人都有小情绪,每天在喜怒哀乐忧思中不断转换。情绪虽小,力量却大。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坏脾气,无疑成为一件意义非常重大的事情。本书将结合不同类型的负面情绪,来解读各种情境下的坏脾气。通过反面的案例来揭示坏脾气的消极影响,通过正面的案例来提供管理情绪的成功经验。在此希望诸位亲爱的朋友,有朝一日能成为有良好修养的情绪掌控者。
  • 每天读点交际学(经典珍藏版)

    每天读点交际学(经典珍藏版)

    当今社会是个交际的社会,不动交际的人会处处碰壁。每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都脱离不了人际关系而独立存在。每时每刻我们都要与周边的人发生交往,并以此为突破口去寻求自己的幸福和实现人生的目标。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类所从事的任何一项活动都离不开社会。著名诗人约翰?唐这样说道:“没有别人,你即是一座孤岛。”社会由人组合而成,作为社会个体存在的人具有群居性,人类个体的价值也是以其社会价值来衡量的,这就使得人类个体与他人的交往变得尤为重要。
  •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

    人总归要从迷茫与困顿中走出自己的路,披荆斩棘也好,披星戴月也罢,终究都在走向更好的路途上。如果梦想太多,那就化繁为简,坚持一两个就好。所谓“美好的人”,就是对感情一直相信、一直认真;对生活一直热爱,一直热情。还是要去相信梦想,万一实现了呢。唯有爱与梦想不可辜负,把大部分精力,花费在自己最珍视的方向上,就一定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前方光芒万丈,纵然千难万险,总有一天会抵达。
  • 再忙也要歇一歇

    再忙也要歇一歇

    本书是缓解快节奏生活压力的身心调节手册。内容包括:快节奏给我们身心带来的危害,人们为什么需要慢生活,如何让工作慢下来、饮食慢下来、睡眠慢下来、运动慢下来、休闲慢下来、感情慢下来,并进一步运用慢智慧,学会知足常乐,慢对得失,点亮心灯,一切随缘,保持轻松、阳光的生活状态。
  • 无障碍沟通心理学

    无障碍沟通心理学

    朋友聚会因言语不合不欢而散,微信聊天分分钟被拉黑,论坛发帖回复总是招骂,客户聊到跳单,一约会就冷场,提意见不被接受,说拒绝得罪人……为什么开口就会遇到这么多糟心事?原因就在于不懂沟通心理学。无论沟通的形式如何变化,人的心理需求、变化,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本书从实际出发,运用心理学原理,收纳了很多巧妙处理尴尬、纠纷、矛盾、冲突的案例,能够帮助你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顺利地表达自己、读懂他人,并且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热门推荐
  • 我被困同一天三千年

    我被困同一天三千年

    本书已经回炉重造,新书《我被困在同一天五千年》已发布(书友群:260576392)
  • 陪你看着星星成长

    陪你看着星星成长

    公主与王子的结合,傻白甜与高酷冷的碰撞,种种的火花奇缘,凝成了这个可爱的故事。
  • 情有千千劫

    情有千千劫

    史上最高端腹黑总裁男为夺女主芳心,节操掉一地!为搏女主同情,居然胁迫大眼萌弟陪睡证明“孤独恐惧症”病入膏肓?——哥哥,弟弟只能帮你到这里。为骗女主贴身护卫,居然自己掏银子买凶雇人绑自己?——老板,铜锣帮只能帮你到这里TAT为得女主亲手喂食,居然拿粗少爷架子威逼家仆合谋——少爷,管家只能帮你到着这里。
  • 大赢家:商标品牌致胜方略

    大赢家:商标品牌致胜方略

    本书介绍了在企业成功管理中商标注册与商标设计的方略,现代商标、品牌的命名方略,国际商标的注册、取名方略,驰名商标品牌的致胜方略,以及企业商标品牌的致胜方略等内容。
  • 邪倾御天下

    邪倾御天下

    她,纵横21世纪的偷心者被人猎杀,一袭红衣,巧笑嫣然。红莲万里,天下俯首。“邪儿,若你不喜欢这天下,我便毁了它。我的女人就是要宠的。谁敢说一个不字!”“阿邪,你可愿爱我一丝?”“沐汐邪,你当真没有心?”女子垂下眼眸:“我有心,但全给他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单七三月

    单七三月

    一个爱了七年的人,却在一夕之间断绝了所有关系。他,默默地陪了她七年,后来在一起三个月,却再也无法在一起了。她,从那时才知道,自己的第一份爱只不过是执着。他才是她最爱的人。只是明白的太晚了。明白时,他已离她远去,还在,上天没有这么残忍,给她留下了一个孩子。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是你的痴心妄想

    我是你的痴心妄想

    一日,高小桥和顾盛吵架了,高小桥气恼抛出杀手锏:“我这颗美玉走在街上指不定就被人捡走了呢!”顾盛见惯了高小桥这副傲娇模样,也不急,淡定地:“谁会捡沾了狗屎的美玉?”高小桥:“……”我是你亲女友吗?
  • EXO特别经纪人

    EXO特别经纪人

    “轻轻贴近你小小掌心……”吴雨溪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可吴雨溪还在睡梦中,整整响了一分钟后,吴雨溪轻轻地皱着眉头,像是用尽全力打开自己的眼皮,接了电话,声音懒懒的说:“喂,请问你是哪位?”另一边是李易峰的声音,说:“你好,吴小姐。我是R公司的社长,李易峰。”吴雨溪问:“请问找我有事儿吗?”“哦,你前几天是否在R公司应聘过当经纪人?”吴雨溪想了想,说:“恩,前天我是去了R公司应聘。”“恭喜你!你应聘成为EXO的经纪人,下午你来R公司一趟。”吴雨溪睁大了眼睛,惊喜的说:“真的吗?好的!下午几点?”“恩……那就今天下午两点到R公司门口等我吧!”吴雨溪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