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12100000001

第1章 儒家:道德的教化(1)

中国历史上备受历代朝廷推崇的儒家,其出身却并不高贵——巫师,一批靠替人办丧礼吃饭的巫师。

春秋战国时代,周天子权力丧失,周礼崩溃。行礼之巫师丢失饭碗。在危机面前,巫师队伍开始分化,有一部分人不再是仅仅限于办丧事、祭鬼神、敬祖宗,而是纷纷寻找“第二职业”,大多数是“从政”,迎合统治者需要,充当其幕僚,为其出谋划策。这批分化出来的人即是“儒”。

可见,儒家便是这样一批人:“出则仕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努力——作者)。” (《论语》)。意即在外要为王公大人出谋划策,在家要为父母兄长竭尽孝道,至于丧事,那更是不敢不努力地去做。家事、国事、死人事(丧事),事事操心,犹以“死人事” 为本职工作。由于与权力的结合,儒家队伍迅速膨胀。

孔孟之道:“德” 为做人、治国之本儒家的人生观是与他们的政治主张紧密结合的。儒家讲道德,讲“德治”,在孔子则为“礼”,为“礼治”; 在孟子则为“仁”,为“仁政”。从根本上讲,他们的“道德” 学说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要把中国的国民都变成老实听话的奴才。“礼治”、“仁政”,对上来讲是统治者的保护伞,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它与现代“法治” 精神格格不入; 对下来讲,“礼治”、“仁政” 是吃人不吐骨的软刀子,正如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 中写道的:翻开历史一看,通篇写着“仁义道德”,但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里看出字来,是“吃人”。

1. 孔子:克己复礼,中庸处世

孔子(公元前552—前479),享年73岁,名丘,字仲尼。因孔子生下来时,头顶形状为中低四高,像附近的尼丘山,故名丘,又因为在家排行老二,故字仲尼。孔丘、孔仲尼、孔老二均为一人,“子” 是尊称,“先生” 之义。鲁国曲阜人,先祖为宋国贵族,时已没落。

孔子一生勤勉有加,自强不息。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就在他55岁那一年,还不甘寂寞,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一十三载,希望能找到一个实现他礼治理想的国度。最后,以失败告终,回到鲁国时已是68岁了。即使是如此高龄,他也没停止息歇,而是一方面设堂讲学,培养后代,另一方面整理《六经》,弘扬儒家主张。

由于职业的缘故,孔子最爱讲一个“礼” 字,诸如“克己复礼”,“非礼勿视”、“礼不下庶民” 等等,目的是想恢复周朝的“礼治” 制度。

本来在周朝时,行礼很是普及频繁,形成一套严密的礼制,现在由礼制发展、提升为“礼教” 或“礼治”,即用礼来作为教化、统治手段。“礼” 的根本是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不同的人际关系有不同的礼数、礼文,守礼就是守本分,就是不越规。可见“礼治” 的实质,就是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所规定的封建等级秩序,“礼教” 的目的就是要老百姓守规矩。孔子在讲“礼” 时,还提到一个“乐” 字,即是音乐,给人办丧事自然免不了吹吹打打,哀乐大概就是这么来的,要不怎么可以向人家多收点钱呢? 礼要人们守规矩,讲秩序,乐则是辅助人们接受礼的教育,带有软化色彩,通过音乐使不同等级的人求得共鸣,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妥协中和,让人们不因礼文而导致过于拘泥、生疏。

可见,礼是用来分别贵贱,乐是用来缓和上下矛盾; 礼要人尊敬,乐要人亲爱,乐为礼服务。

除了“礼乐”,便是“仁义”。

“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仁就是做人、爱人。爱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克己复礼曰仁”,即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周礼,做到“四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孔子讲“仁” 是为了重新解释“礼”,是以维护周礼为根本目的的。

“义者宜也”。义就是适宜、正义。义表明爱的分寸、爱的差别,爱父母叫做孝,爱兄长叫作悌,爱君上叫做忠,等等。按照尊卑、贵贱、亲疏、长幼、男女等差别,表现出种种不同的爱和同情心,与礼相应。可以想像,中国人亲戚之间的称谓为什么会多得令人眼花缭乱。比如在英语中“uncle” 一词,在中文中就可表示舅父、伯父、叔父等多意。

至于礼乐仁义的关系,《礼记》 中讲:“仁近于乐,义近于礼”,在外的是礼乐,在内的是仁义。礼是一切的核心。由于孔子所代表的儒这一阶层,思想媚上而地位卑下,处于上下之中间。在权贵面前,为衣食、酒肉而折腰; 在老百姓面前,又清高自傲。这大概也是两千多年来,传统知识分子的两面性。这样,中庸也就成为儒者最合适的哲学态度。孔子学说全部贯注着“中立而不倚(不偏不倚)”、“过犹不及(超过和不足是一样的)” 等中庸思想。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即把中庸奉为最高(至)的道德规范,并且在他看来,社会上鲜行此道已经很久了。

孔子虽然一直念念不忘用他的“礼治” 理念去“仕公卿”。“仕公卿”,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傍大官”。但“大官” 们多是“不爱江山爱美人”。他周游列国一十三年,不仅到处碰壁,还几次差点丢了小命。最后孔子只得无可奈何地哀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 孟子:人性本善,以德服人

孟子(公元前371? —前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被称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父亲早死,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以织布为生,孟母为了使轲有出息、能成材,曾三次搬家,目的是为孟轲有个好的教育环境。“断杼教子” 的故事说的就是孟轲逃学归来,孟母剪断自己的织布,告诉儿子半途而废是什么都干不成的。孟轲大为感动,自此勤奋学习,终成大家。

孟子自称“得圣人之传”。从孔子到孟子的师承关系是这样的:孔子—曾子—子思(孔子的孙子)—孟子。孟子常以孔子为榜样,常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也曾学孔子模样,周游列国,游说君王。“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其规模比孔子大得多,颇受各国政府欢迎。于是乎,孟子得意忘形,吹嘘自己道:“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然而,诸侯、君王欢迎他、尊重他,并不是真的想接纳他,不过是想用他来装点门面,表示自己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至于孟子的学说,被认为“不合时宜”。孟子本人,也未曾有机会参政、当官。孟子那“不合时宜” 的政治主张,归根到底是他的“仁政”统治术。“仁政” 强调“以民为本”,而这一思想的基础又在于他的“性善说”。

在他看来: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端” 即萌芽。人性本善,其善表现在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之萌芽。

因为人性本善,所以,君王应该而且可以实施以民为本的“仁政”。孔子讲“礼治”,到了孟子时代,礼教已彻底崩溃,无从提起。于是孟子用“仁政” 来代替孔子之“礼治”。在孟子看来,礼只是外在表现,其内在根据即心理基础则是“仁”,有仁才有礼。仁就是善心,仁政就是善政。

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百姓的利益第一,国家利益其次,君王的私利最轻)”。孟子还讲: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意即君王应与天下、百姓同忧同乐,方能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这些都深刻地体现了孟子政治学说的“民本” 思想。应该说,孟子的“仁政” 比起孔子的“礼治” 来,是个进步,“礼治” 思想对老百姓的利益考虑较少,甚至为了维护礼教,可以牺牲老百姓的利益,乃至生命,这就是所谓“以礼吃人”; 而“仁政” 思想则相对来讲较为注意重百姓的利益。当然,以民为本,以君为轻,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是一种统治术而已。

不管是“礼治” 还是“仁政”,都被合称为儒家的“德治”。事实上,历代统治者从来没有真正实施过“德治”,他们多采用“阳儒阴法”,表面上用儒家这套东西来装潢门面,给人以“仁君” “仁政” 的假象,而背地里都是采用法家的“暴君” “暴政” 主张,因为只有铁腕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权力。因此,这就难怪孔孟当初为什么会四处碰壁。

3. 自强不息:修身齐家,平治天下

从根本上讲,儒家的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儒家这种进取心来自于对“天” 的领悟。我们知道,中国人历来讲究“天人合一”,意即人和自然是相通的。儒家尊崇“天”,孔子就说“尊天命”、“畏天命”。天性喜动,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周行不怠,正如孔子在《易传》 中讲的“天行健”,因此,要成为君子,必须“自强不息”。《易经》 乾卦九三爻辞也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 意即君子当是整日忙碌(乾乾之义),到了晚上还应谨慎思过。孟子讲得更是豪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孔子的一生,命运坎坷。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奔波列国,但常遇厄境,如“不用于卫,拘于匡,遇险于宋,绝粮于蔡”。

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作枕头,乐趣也在其中了。用不义之财来享荣华珲富贵,对我来说犹如浮云一般。孔子对他得意门生颜回有过这样的赞词:“颜回多么有修养,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吃的粗茶淡饭,生活清苦,但他并不因此忧愁,不改变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孔子把消极避世而自命清高的隐士看做是与鸟兽为伍的人,并认为不能去追随他们躲避现实的人世。孔子尽管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他并没有真正隐居过; 相反,正因为天下无道,孔子才毕生“志于道”,决意用“道” 来改变它。为此,他亲自率领弟子周游列国,栖栖遑遑,屡屡碰壁,“累累若丧家之犬”。

那么,儒家积极进取,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也就是他们的人生理想在哪里呢? 四个字“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 一词最早却是由道家人物提出来的,《庄子·天下》 篇云:“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但它更适于表达儒家的理想。对“内圣外王” 理想的完整表述主要见于儒家经典之一的《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这就是儒家的“八目” 或“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儒家认为,“内圣外王” 须从小事做起,由近及远。宋代朱熹说:“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外王” 并不是叫我们去“做皇帝”,想做皇帝,那便是“谋反”,是杀头的罪。“外王” 是叫我们去“做官”,去更好地为皇帝卖命。孔子就曾叹息过:“如果有人用我,一年就可以了,三年必有成效”,他并不想做皇帝,他是想做官。他还说,“学而优则仕”,即把书读好了就可以做官了。

因此,儒家“内圣外王” 在中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官本位”文化。

在中国人的眼里,人生最幸福的时刻大概莫过于“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因为在国人眼里,这两者都是人们做上了“官” 的时候:“金榜题名” 是当上了朝廷的“官”,“洞房花烛” 则是当上了另一种“官” ——“新郎官”。只要是当上了“官”,管他是什么“官”,那准是一生中最幸福、最开心的时刻。不过,倘若把这两种“官” 加以比较,人们还是更热衷于追求“金榜题名”。因为“金榜题名”,便意味着封官晋爵。一旦穿上了“官衣”,坐上了“官位”,天下美色还不尽收囊中? “新郎官” 还不照样可以当他几回?

朝廷每年都要通过不同等级的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员。被选上的便成了“官大人”,可以衣锦还乡; 选不上的自然还是“一介儒生”,只待来年再考。甚至,有的人考了一辈子,胡子也考白了,还只是个“童生”,没有求得半点功名。当然,也有个别读书人淡薄功名,不入科场。

清朝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更以嘲弄的笔墨刻画了这样一批可叹、可悲又可怜的读书人,他们一生都做着“状元梦”、“进士梦”、“读书做官梦”。其中,“范进中举” 的故事是尽人皆知的了。

范进与所有的儒生们一样,寒窗苦读,无心旁骛,但求金榜题名。然而,总是运气不好,他年年参加科考,却是年年名落孙山。他就这样一直考呀考呀,考到头发也白了的时候,老天不负苦心人,终于乡试及第,中了“举人”。然而就在“金榜题名时”,他却因兴奋过度,居然痰迷心窍,发起了疯。多亏了老丈人“胡屠户” 的一巴掌,才将这位天上下凡的“文曲星” 救醒过来。

像范进之类的儒生热衷功名,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科举八股之中,“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除了“四书五经”,其他一概不知。

董仲舒:独尊儒术,驯化百姓

春秋战国以后第一个统一中国的朝代是秦。秦始皇上台后,首先实行文化统一,实行“车同轨,书同文”,并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到法家思想上来,所谓“别黑白而定一尊”,甚至不惜强硬手段,“焚书坑儒”。战国时代“百家争鸣” 的学术自由气氛被彻底荡涤,万马齐喑。秦皇开创了思想统一之先例,并一直延续整个封建时代。

秦皇被汉取代后,仍是实行文化专制与思想统一,所不同的是,秦皇统一于法家,汉帝则是采纳了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以儒代法。

董仲舒是治《公羊春秋》 学的今文经学大师。在西汉景帝时任博士,为官方讲授儒家经典。武帝时,曾任江都相、中大夫、胶西王相。

1. 科考选官:四书五经,培养奴才

以孔孟为代表的原始儒学是著书立说、形成一家的时代,故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儒经”,是儒学的总纲领、总蓝图。自董仲舒始,儒学则不再有什么大的创新和发展,而是对原始儒经的注解和引申,这种注经的方法竟成了儒家做学问的惟一方法,言必称孔孟,言必称五经,只要是符合朝廷意思,便可以任意注解。儒家亦自此日趋保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文化政策的推行,使儒学取得了“定于一尊” 的显赫地位,成为汉代文化思潮甚至整个传统的主流,原来并不专属儒学的“古之道术” 渊自《诗》、《书》、《礼》、《易》、《春秋》,亦一变而为儒家独奉的经典并被正式尊为“五经”,并专门设立“五经博士” 这个学位,推行“以经取士” 的选官制度。于是,天下学术多靡然风从,以求得仕进之途,同时,亦使传统之学和注经之学成为专门学问。这就是汉代至清代的官方哲学——经学。

在过去,小孩子长到七八岁时,便要读一些启蒙读物,比如《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孝经》 等,这些读物主要灌输的是儒家思想,让百姓从小就接受儒学的熏陶。长到十四五岁时,算是大人了,就应该学“大人之学” 了,于是便有了《大学》。“大学” 就是大人之学,属于人生观第一课。《大学》之后,依次再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四书” 学完后,再依次学《易》、《诗》、《书》、《礼》、《乐》、《春秋》 六经。“五经” 是少了《乐经》,据说《乐》 已失传,故六经后来成了“五经”。

《大学》。朱熹认为出自于曾参,也有认为为思孟、荀子所作。《大学》 的内容主要是明确告诉学生,人生奋斗目标是“内圣外王”,即内心的道德修养要达到圣人的境界,同时还须积极入世,做个圣明的统治者; 人生奋斗过程是“八条目”,即实现“内圣外王” 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五者为“内圣” 的过程,后三者为“外王” 的过程。

同类推荐
  • 借力而行,化零为整的整合时代

    借力而行,化零为整的整合时代

    对于整合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更好的时代。改变思维,你只需要多行动一步,从整合中去找寻你所需要的一切,成功自然就会到来!
  • 南怀瑾选集:第三卷(典藏版)

    南怀瑾选集:第三卷(典藏版)

    《庄子》一书记载了庄子本人及其门人后学的思想言行,是道家的代表作品。自魏晋以降,其影响力更是跨越道家,与儒、释、禅等学术流派相结合,成为中国传统士人修身应世必读之书,其中尤以《内篇》七篇因严密的思想体系和恣肆的文风向来为人所称。历代有关《庄子》的注疏之作也是如缕不绝。南怀瑾先生以融贯中西的学术视野及其通透灵动的人生感悟,上下古今,广征博引中国各类典籍,并参照西方宗教思想,撰成《庄子諵譁》一书,对《庄子》内篇进行了逐句讲解。全书透过《庄子》看似突兀跳荡的行文,为我们展示了其中清晰的内在思想脉络,是当下读者了解《庄子》的优良读本。
  • 看哪,这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看哪,这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本书是尼采的自述,内容包括: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如此明澈、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悲剧之产生、非时之思想、白天之曙晓——关于将伦理作为成见之思考、超善恶之外——未来哲学之序曲、为甚么我便是命运等。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 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

    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六种,内容取自已公开出版的胡适著作。书稿以胡适讲西学为线索,遴选胡适讲述西方文化特征的文章,特别是讲述西方哲学的较为通俗的著作,反映了胡适对西方文化的基本观点。由于胡适深受西学,特别是其中的实用主义的影响,他对西方文化的解读是在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阐释,有助于一般读者准确了解西方文化的精神,形成对西方文化较为客观的看法。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球权

    球权

    本书挥刀!不好意思各位书友!
  • 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手册(下)

    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手册(下)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塔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世梨花

    一世梨花

    她,是还没来得及实现最初的梦想的顾岩;她,是洛世王府以功换封的槿容郡主洛奕桐;在某一个交点,她们是一个人。只是无奈,她的本事,无用武之地,除了闹腾;那么,就一切重头。他,是神秘的孝亲王府的世子,放浪不羁;他,瞳孔中是阳光洒满周身的温暖;在某一段前尘后,他们是一个人----白煦。只是不解,她对他的喜欢又不能喜欢。如此,便许一世梨花。上一辈的十里桃花的愿与君绝;这一世的青丝药引,心力代价;她说:“白煦,我贪生怕死,因为我要看到你!”她说:“我什么都不要,十里红妆就好。”她说:“白煦,你这姿势是要大boss壁咚吗?”他说:“我究竟该拿你怎么办?”他说:“倾一生之力,护一世安康。”他说:“你这衣不蔽体,状如禽兽。”满院的梨花,是离么?梨,是一辈子的不分离。
  • 云霞录之魔剑情缘

    云霞录之魔剑情缘

    一名少年,遭受无尽苦难,被人打晕,丢进万丈深渊中,醒来之后偶得机缘,修炼无上功法,,妹妹的分离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弱小,为寻妹妹进入宗门,勤修苦练让他看到了与妹妹再相聚的动力,师兄弟之间的歧视,嘲笑,毒打,让他越发坚强起来,有仇必报实乃我本性,欺我。凌我,笑我者,死!!!孤傲的性格让他走到了修炼的巅峰,师傅的嘱托,宗门的崛起,受到万人敬仰,脱凡化神,飞升天界,遨游虚空。
  • 系统天帝

    系统天帝

    你以为猜透了结局,其实故事刚刚开始!你以为这是一部装逼打脸,能够YY的武侠文,其实主角不但能装而且很能干!你以为主角就会在这个世界浑浑噩噩一辈子,大哥我们这是正紧的穿越文好不好!?
  • 权臣贵妻

    权臣贵妻

    大周朝太皇太后盛如锦没想到自己用八十岁的高龄,在亲眼看着死对头暗影卫指挥使卫安卿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却被自己的亲亲孙儿一碗毒酒,鸩杀在慈安宫中。死后的盛如锦一睁眼,发现自己竟然又重回十岁小姑娘。正当她大笑三声准备开挂虐菜享受人生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前世死敌卫安卿的媳妇……前世一个权后、一个权臣,面笑心黑,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你死我活,恨不得掐死对方。重生后,你追我逃,你情我不愿,难道还要关在房中再斗一辈子?——————此文高能,开挂虐菜,撕X小能手女主心狠手辣,男主心狠手辣PRO版。书友交流和催更:八四九二三五四零一
  • 听说你要攻略我

    听说你要攻略我

    受闺蜜所托,乔嘉言接了一个代写论文的单,谁料就此栽到了陆远谌的手里。陆远谌(微笑):乔师妹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很有自信嘛。乔嘉言(瑟瑟发抖):不,我不是,我没有。
  • 40周营养饮食百科

    40周营养饮食百科

    本书不仅按孕月提炼了营养重点,还以周为单位,进行了详细地营养分析与指导,并总结归纳了21种孕期必备营养食材,以及13种关键营养素。还针对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出现的常见疾病和症状,提供了不用去医院就可以治疗的食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