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10100000030

第30章 语言拾趣(12)

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谓“布衣之交”;有钱人与没钱人交朋友谓“车笠之交”;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称“患难之交”;吃喝玩乐结交的朋友称“酒肉之交”;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称“忘年之交”;幼年相交的朋友,称“竹马之交”;交情深厚的朋友谓“肺腑之交”;亲密无间的朋友谓“胶漆之交”;生死与共的朋友谓“生死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称“莫逆之交”;哪怕砍头也不改变友谊的朋友称“刎颈之交”;无意中相遇而结成的朋友称“邂逅之交”;在道义上互相支持的朋友称“君子之交”;只见过一次面,交情不深的朋友称“一面之交”;仅点头打招呼,感情不深的朋友称“点头之交”;平淡而浮泛交往的朋友称“泛泛之交”;见过面但不熟悉的人称“半面之交”;旧时结拜的兄弟姊妹称“八拜之交”;交友不嫌贫贱的称“杵逆之交”;宝贵而有价值的交往称“金玉之交”。

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和悲剧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家,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他一生以饱满的热情写出了37部戏剧。其中有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无事烦恼》、《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

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是指他早期的作品,充满着人文主义的理想,而四大悲剧是他第二个创作时期的作品。在这个时期,他已看清了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他反对暴力,主张人道,他同情人民的疾苦,但他又看到了人的作用,这才促使他写出了抑郁愤懑的悲剧。

何时称女子为“千金”

用“千金”来比喻女子,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元代曲作家张国宾所写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明、清以后的话本小说中称女孩子为“千金”的就更多了。

把女子称为“千金”,这与我国古代的货币单位有密切联系。两千多年前,秦以一镒(20两)为一金。当时的秦汉的金多指黄铜而言。所以那时候的千金为铜千金,而后“千金”又演变为贵重之意,如一字千金,一刻千金。后来,未婚女孩子被尊称为“千金”。

什么是“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是一部突出兵家“诡诈之术”,专门探讨“谋定计”的古代兵书。无时代、撰者可考。

“三十六计”是: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幼儿园的由来

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在苏格兰的一家纺织厂当经理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一项是在1802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儿童学校。招收2—6岁的儿童,进行学前教育。而给儿童学校定名为幼儿园的人是福禄培尔。1837年他在德国布兰肯堡建立了一所“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对儿童进行心理训练的学校”。1840年的一天,学前教育家福禄培尔在树林里散布时,忽然想儿童多么像树林中茁壮成长的幼苗,需要园丁的培养和护理,而学前教育机构好比花园,他便替这种机构起名为“幼儿园”。于是这个名称,便开始在世界各地出现了。

“小学”一词的由来

“小学”这一名称,来源于汉代。班固据刘歆《六艺略》在《汉书·艺志》中把古字书及汉时所作字书列为“小学”类,并且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六书即汉字的六种造字法)。”据此,“小学”初指学童开始读书识字和识字课本一类的书。古人非常重视“识字”,认为掌握了一个字的音、形、义三方面才算是认识了一个字,所以把学童的识字及有关的类书,称作“小学”,意思是这是塾师讲授、学童学习的基础课。到了汉代,由于秦王朝的焚书和秦汉之际的长期战乱,我国文化传统几乎中断,古籍和古字书中的文字本来是儿童就能认识的,可当时大多数人却已不认识了,因而学习研究古文字就成了某些人的当务之急或专门职业了。汉代人把这种学习和研究古文字,也叫做“小学”。从此,“小学”这一名称就成为一门研究文字的学科了。直到清末,章太炎才把它改为“文字学”。后来研究文字的人对文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各有所专,于是,“文字学”又分工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门独立的学科了。所以从前把“文字学”称为“小学”,“小学”之名即由此而得。

“学校”一词的由来

我国的学校,起源悠久,一直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代。据《学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痒、术有序、国有学。”塾、痒、序、学即是周代学校的名称。

周代,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间,同共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塾即门外舍也,由于人们朝夕出入,受教于此,塾便成了学校的代称;以此类推五百家为党,设痒;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设序;而天子之都及诸侯国则设学,逐级升高。后来,人们专称塾为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痒、序成了乡学之名。学则和校合并,成为学校的通称,一直沿用到现在。

“母校”一词的由来

人们把自己毕业或肄业过的学校称为“母校”。“母校”这个词,顾名思义,和“祖国”这个词一样,是我国词语的特色,很像我国固有的词语。其实,它是外来词,是本世纪初由日本传人的,因其浑成自然,看不出外来的痕迹。

本世纪初,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北京师大前身),聘有一些日本籍教员,其中“正教司”服部宇之吉讲授教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重要课程。1870年,他在师范馆第一期毕业生讲话时用了“母校”这个词。由于它饱含着亲切的感情,同学们都乐于接受使用“母校”一词,后来就在全国流行开了。

“师范”一词的由来

“师”的名称,在夏、商、周时就有了。而“师”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以后,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词,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看重在师的表率作用这点上。西汉末年,杨雄在元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第一次将“师”和“范”联系起来看,明确强调了教师所负有的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

斯坦福大学的由来

一百年前,李兰·斯坦福和他的夫人为了哀悼他们的独子的逝世,创办了一所大学,这所大学后来为好几代青年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产生了著名的科学家。1984年,瑞典国王卡尔十六访问该校时,竟有十位活着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同他一起照相。这个大学就是斯坦福大学。

李兰·斯坦福是加利福尼亚州共和党的组织者之一。1861年37岁时被选为加州州长。他做过律师、商人,建造过美国的中央太平洋铁道。1884年,他们未满16岁的独予随他们一起在欧洲旅游时,因伤寒症死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为了纪念无缘进入大学的儿子,他们决定建立一所大学。1882年10月4日,老斯坦福签署了8800英亩的土地赠与书,当时价值2000万美元,由24人组成的第一届董事会接受。1887年5月14日在他们的儿子19岁生日那天放下建立学校的基石。1891年10月1日开始上课,当时有465名新生。而在1985年,斯坦福大学在17653名考生中录取了2506人。

“老师”名称的由来

何谓师?《说文解字》注日:“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现讲师,一般指直接从事教育工作或其他传授知识技术的人,也泛指在某个方面值得学习的人。

从史书中看,先秦时期就有师傅、师长、先生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至于“老师”,原是对年辈最高学者的称呼,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到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老”与“师”并称,慢慢地就不再管年龄的大小,一概称教师为老师了。

明清两代时曾称主考官为老师;清末办学堂,称教师为教习;辛亥革命后,因教师同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免,所以又称教师为教员。

“先生”一词的由来

“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不过历史上各个时期,对“先生”这个称呼是有不同对象的。《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又,《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一“先生”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到了战国时代,《国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均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

第一个用“先生”称呼老师的,始见于《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注:“先生,老人教学者。”今称教师为“先生”,本此。

汉代,“先生”前加上一个“老”字。

清初,称相国为老先生,到了乾隆以后,官场中已少用老先生这个称呼了。

辛亥革命后,老先生这个称呼又盛行起来。交际场中,彼此见面,对老成的人,都一律称呼为老先生。

现在港澳同胞、华侨人士、妇女辈多自称丈夫为“先生”。对别的妇女的丈夫也叫“先生”。

“舌耕”的由来

“舌耕”的出处源于东汉经学家贾逵的故事。

贾逵从小聪慧过人,5岁那年,隔壁老先生教学生念书,贾逵隔篱笆一边静听,一边小声朗诵,一年四季,从不间断。贾逵隔篱笆偷学了五年,10岁时,已经熟读经书。由于家境贫寒,无钱买纸张,贾逵就剥下庭中桑树皮作书板,有时还把字写在门扇或屏风上,边诵边记,不满一年,把《左传氏》和《五经》读完。

贾逵长大出仕后,远近许多人都向他求教,贾逵口授经文,诲人不倦,得到的酬劳常致谷米满仓。因为他的报酬是以口授经文而获,所以人们就把教书称为“舌耕”。

教师节定话

我国教师节产生演变的历史至今已有75年了。

1936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南京、上海等地的教育家们提出以6月6日为教师节。1938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借故否定6月6日为教师节,改农历8月7日孔子诞辰(这是清世宗雍正五年即公元1727年御定的)为教师节。因这个日子正处于行课期间,有碍教学,所以又改为阳历8月27日,而这个日子又处于暑假边缘,无人理睬,陈立夫的主张也就流产了。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周恩来总理认为教师是脑力劳动者,提议以“五一”劳动节同时作为教师节,于1951年由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领导人正式宣布。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家只顾庆祝五一节,结果,“五一”并未真正成为教师的节日。

直到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同意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确立每年9月10日为我国教师节,在全国隆重地举行庆祝。

“桃李”的由来

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作“桃李”。把老师教育、培养的众多学生称作“桃李满天下”。为什么要把学生称为“桃李”呢?有这么一段故事: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的人,后来因他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北方去。

在北方,子质遇见一个叫子简的人,就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培养的人不肯为他出力,以至于流落北方。子简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不仅不能利用它的种子,秋天长出的刺还会刺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

尔后,人们就把培养人才称作“树人”,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把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称为“桃李”;因老师教的学生面广,则称“满天下”。

“留学生”一词的由来

“留学生”一词的使用始于日本人。唐代,日政府派遣使臣来我国汲取先进文化,由于使臣是外交使节,不便在中国滞留时间过长,为了保证充分地汲取中国文化,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遣唐使时,同时派遣“留学生”与“还学生”。所谓“留学生”,是当遣唐使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是随同遣唐使一同回国的学生。“留学生”一词就这样被沿用下来。

“学习”小考

“学”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便写作“学”,上半部像两手摆弄算筹,下半部像房子,房子里面是童子。《礼记·内则》说:“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也就是说,儿童到了6岁,便开始教他计算和方位名称。这与学的字形十分吻合。

“习”字商代甲骨文作“习”,上半部的“羽”表示鸟的两只翅膀,下半部的“O”表示日光。鸟在日光中飞翔,两只翅膀不断地反复地扇动,所以“习”又引申为“重复”。《说文》:“习,数飞也”就是这个意思。

春秋末年,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反映了“学”和“习”结合的趋势。“学”和“习”正式合为一个固定词组,则是战国时代的事,最初见于《礼记·月令》的“鹰乃学习”。

同类推荐
  • 中国民间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

    五千年中华文明,流传着无数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扣人心弦,趣味盎然。这些民间故事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索,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洁善良的心灵。这本《中国民间故事》从趣味性、文学性出发,精心选编了我国流传已久、广受赞誉的很好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里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有坚强勇敢的沉香,他不畏艰险,劈华山救母;有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最终化成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 科普乐园·用车轮走遍地球村

    科普乐园·用车轮走遍地球村

    本书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愉快地把读者带到交通的世界。使读者不仅可以了解神奇的陆上、水上、空中的交通工具,还可以了解到丰富的交通史话、不可思议的交通设施、古代和现代人们对交通的管理,以及人们对未来交通工具的设想等。
  • 外国现当代童话

    外国现当代童话

    童话,是少年儿童对外部世界充满幻想的模板,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摇篮。那些优美、充满趣味的童话,永远滋润着孩子幼小的心灵。 由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编委会编著的《外国现当代童话/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汇集了外国现当代经典童话30个,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刻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内容上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引人入胜,妙趣横生,是一本经典童话读物。
  • 农庄男孩

    农庄男孩

    青少年读者们,成年读者们,让我们翻开《小木屋》系列小说。走进开拓时代那充满艰辛、奋斗、有坚定信念与创造力的历史画卷中去。走进拓荒者们那淳朴、乐观、率真而纯净的心灵中去吧!
  • 精明官商的故事

    精明官商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
热门推荐
  • 末世之深渊杀神

    末世之深渊杀神

    外太空文明的陨石,坠落地球,末日的到来,人性的丑恶,丧尸变异,进化。人类的曙光又何处?一个想成为强者的少年,又该在乱世中如何变强,我将成为罪恶的恶魔,从地狱深渊中出来,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而我便是从地狱中走出的杀神,杀!杀!杀!杀遍那世间一切的罪恶,从鲜血洗涤我的心灵!
  • 问鼎武途

    问鼎武途

    在地球,拥有主角光环的莫凡在即将达到人生巅峰时却稀里糊涂来到了平行世界,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爬,破开一个又一个迷雾,有尔虞我诈,有权谋算计,也曾有面对绝对力量的无力,但老话说得好,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 快穿之我家宿主想做女的

    快穿之我家宿主想做女的

    苏子梨死了,是被笑死的,苏子梨表示很郁闷!这时,系统找上了门,表示只要帮我们办事,就可以帮你改变这个丢人的死法,苏子梨只能同意青梅竹马篇苏子梨:说好的只做兄弟呢?!叶辞:我只想一生一世,永不分离娱乐篇苏子梨:我要好好演戏,早日拿到奖杯姜尘封:你拿奖杯,我拿下你古代嫡女片苏子梨:我要干掉皇帝,称霸天下凤千凌:我帮你,你封我为后可好?后来系统害怕的说“宿主,我先去逃难了,你好好保重”苏子梨不可置信地看着系统,想要跟着一起走,结果后面传来一个好听的男声“你想要去哪?”苏子梨讪讪的笑着,啥话也不敢说
  • 未央漪歌

    未央漪歌

    人生若是都如初见那该多好。一个本是倾心相恋,到头来却只是一场利用与背叛的假象,害我姊妹反目,害我弟兄失散,害我远走他国,但愿从此陌路,相见不相识。一个温文尔雅,一见钟情,却是外热内冷,不择手段,江山美人他都要从对方手中悄无声息一一夺走,紧紧握住。夜,如何其?夜未央。离歌也罢,挽歌也好,都抵不过一曲漪歌。
  • 当拥有系统的哥哥的妹妹是重生者

    当拥有系统的哥哥的妹妹是重生者

    慕辰白:“啊~我可爱又漂亮的妹妹呦~你已经成为神圣又高贵的女神大人了,能否赏赐给悲哀又可怜的哥哥一点吃食?”慕欣夜:“呀~我帅气又迷人的哥哥啊~你想要我左手中香甜又可口的面包还是我右手中鲜甜又香醇的牛奶?”慕辰白洒脱大笑:“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慕欣夜甜甜一笑:“对不起,你不配。”如你所见,兄妹间的“日常”。
  • 雨打芭蕉不似泪

    雨打芭蕉不似泪

    引典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没有高学历,普通单纯女工,命途多舛经历过蹂躏,不幸,生存危机......骨子里却有破石补天的勇气,在颠簸的人生旅途中把控方向寻找到那束光......(本故事纯属虚构)
  • 都市之大少

    都市之大少

    主角上官云熙失恋后跳崖意外得到了未来科技。从此走上科技强国的道路。他,没有什么脾气。很帅气。但他的逆鳞是他的亲人兄弟朋友。一触逆鳞,必不死不休。等级:一级修炼者---九级修炼者先天
  • 星际之奇宝大亨

    星际之奇宝大亨

    世间留有始皇之传国玉玺,并有古书曰: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传国玉玺,得此宝者得天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块方寸玉璧,到底有何不凡?星际时代一位流落到监狱里面的少年顾明,得到一件神秘的怀表,故事由此开始……【每天两章稳定更新中,冲榜期间视情况不定时爆发】
  • 可以走但没必要

    可以走但没必要

    浅滩卧龙终得水,倒海翻江立乾坤。这是一篇废材逆袭的故事。
  • 三思两言实录

    三思两言实录

    本书作者对高校办学进行长期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从一个应用型工科学院管理者的视角,展示了以实学思维办学科、办文化的思路历程,总结出在贫穷贫乏中突围发展的办学实践经验。由于目前关于高校基层办学组织发展的思考和实践方面的书比较少,本书可以为高校基层办学组织发展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