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与之争斗一生的是父权社会,她虽然登上了皇位,改父权为母权,但却没能创立与父权制度相抗衡的母权制度,所以,她所代表的母权社会,只能是昙花一现。
武则天革唐命,建立周朝,做了女皇帝,标志着她改朝换代的成功。然而从称帝那一天起,她就面临着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在她千秋万岁后,究竟应该由谁来继承这个皇位?称帝后七八年的时间里,这件事让她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选择武氏家族同姓还是选择自己的儿子李姓?传同姓,武氏诸辈都只是侄儿;传儿子,又都是李家的后代。如果要她传位给儿子,势必复辟李氏王朝,那么自己不惜一切、惨淡经营的武周政权就要一世而亡,这当然不是她心甘情愿的;但如果要保持武周政权,那么只能传位给自己的武姓侄子,但姑侄关系总不如母子关系,而且享受宗庙血食也就成了问题。这是她作为一个女皇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在武则天面对这个棘手问题的时候,朝廷两派势力围绕着皇位继承权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其中一派是武氏家族,以女皇侄子武承嗣、武三思为首,他们想方设法要篡夺太子之位,以便将来能像其姑母那样,堂而皇之地荣登大宝;另一派势力则以大臣李昭德、狄仁杰为主,他们积极拥戴李氏皇子,力图恢复李唐天下。长寿二年(693年)元旦,武则天在万象神宫(明堂)举行祭典大礼,竟让武承嗣为亚献、武三思为终献,公开摆出武家天下的阵势,作为皇嗣的李旦则尴尬地站在一边。由此,李武两姓争夺储位的矛盾白热化了。武则天也意识到解决好储君问题,是进一步稳定政局的关键。
在武姓家族中,最早觊觎太子之位的是武承嗣。但积极为他经营的王庆之被凤阁侍郎李昭德杖杀,其他的党徒也四散而去之后,武承嗣的阴谋即宣告破产。这场风波平息之后,李昭德曾规劝武则天说:“天皇,陛下之夫;皇嗣,陛下之子。陛下身有天下,当传之子孙为万代业,岂得以侄为嗣乎!自古未闻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者也!且陛下受天皇顾托,若以天下与武承嗣,则天皇不血食矣。”武则天听了这话想了想,同意了李昭德的说法。公元692年5月,李昭德又秘密向武则天进言,此时,他已升为夏官侍郎。他说魏王武承嗣的威权过重,武则天听后不以为然,认为武承嗣是自己的侄子,故“委以腹心”。李昭德极力争辩,说侄与姑母,怎么能比得上母亲与儿子的亲近关系?儿子还可能弑父篡权,更何况是侄子夺姑母天下呢?武承嗣已经是亲王,又做了宰相,他的威权与武则天差不多了,我恐怕你不能长久安稳地坐在天子位上!武则天听了李昭德这一番演讲,深有同感,不久,就罢免了武承嗣的文昌左相、同风阁鸾台平章事的职务,改授为特进,这是一个闲散的官职。在亲李唐的朝臣的几番运作下,武承嗣谋做太子一事受到了很大的挫折。但武承嗣仍是贼心不死,因为他曾经为姑母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而摇旗呐喊过,他原本以为可以永远地建立武家王朝,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继武则天女皇之后爬上皇帝宝座。他见堂弟武三思也有此心,便想与他合作。武三思是武则天的另一个侄子,比武承嗣要小几岁,他野心膨胀,也是处心积虑地要做皇太子。两人见武则天一天比一天衰老,还经常生病,求做太子之心更是急不可待。公元698年3月,武承嗣与武三思一再唆使朝臣上表武则天,说什么“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异姓是指当今皇帝武姓以外的人,其用意十分明白,就是李氏不能继承皇位,那么皇嗣之位只有武姓能做,当然就是武承嗣或武三思了。武则天听了虽然觉得有些道理,但仍不能最终下定决心。
武则天把睿宗李旦降为皇嗣,他仍在东宫居住,又被赐武姓。同时,武则天又大封诸武为王,在武承嗣谋取太子呼声极高之时,武则天的确也倾向于武姓。武则天对于皇嗣(睿宗)也从外围进行过打击,最后实际上是将其软禁了,公卿以下都难与李旦相见。但是,武则天在这件事上并没有采取轻率的态度,而是十分谨慎。尽管在武则天临朝称制时,将主张归政于睿宗的宰相裴炎、刘神之等人先后处以死刑,之后一般大臣不敢再明言恢复李氏皇统,但像李昭德那样真正倾心于唐室的大臣却不乏其人。狄仁杰就是其中的一位。狄仁杰劝武则天要立子不立侄的话,与李昭德所说的大致相同,都是以身后的利害关系来劝说武则天。武则天便有些回转心意,又倾向于李姓。周围一些大臣经常劝武则天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也使她感到“天下士庶未忘唐德”,而如果立武姓又实在是难孚众望。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将庐陵王李显从房州迎回,立为太子,确立了儿子的继承权。有意思的是,她又赐李显以武姓。魏王武承嗣见姑母武则天决意传位给李姓,自己多年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心情非常不痛快,抑郁成疾,就在这一年命归黄泉。庐陵王李显被立为太子后,武则天便决定了让他继位之事,为了安定人心,她下决心让太子与群臣在外庭朝谒皇上。朝廷内外知道女皇已决定将来由太子继承皇统,人心遂安定下来。庐陵王的复位,使武姓与李姓之间一度紧张的气氛趋于缓和。武则天为了防止在自己死后,诸武与太子再度纷争残杀,便召集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与武姓族人,让双方在明堂发誓,祭告天地,立下铁券,藏于史馆,让他们和平共处。由此,武则天赢得了最后一段比较安定轻松的日子。复立李显为太子的事件,是武则天作为政治家放弃酷吏政治之后的又一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