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58300000037

第37章 扬清激浊,监察防范(2)

而且,政绩优异的地方官还经常被选拔到中央任职。相州刺史樊叔略,“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征拜司农卿”;刘仁恩“有文武干用。初为毛州刺史,治绩号天下第一,擢拜刑部尚书”等等。对于官吏的升迁,隋朝也有一定的规则,原则上是逐级提升,上述房懿恭由县令迁州司马,再升任刺史;房彦谦由县令擢为州司马等,都属于正常情况。至于超常拔擢者,如刘旷由县令提升为刺史,刘仁恩由刺史入京任刑部尚书等,越级幅度并不太大。对于政绩优异的官吏,文帝更多给予实物奖赏,而较少采取直接升官的办法,以维持人事制度的严肃性。粱彦光政绩突出,文帝对他赏赐颇丰,但并不立即予以提升,只是允诺:“三载之后,自当迁陟”。究其原因,大概是梁彦光任岐州刺史尚未期年,故文帝遵循正常程序。侯其任满方予升迁。由此可知,文帝对官吏的升迁不光看政绩,还十分注重经验资历。

把考核政绩作为澄清吏治的中心,文帝为此呕心沥血,对于考绩优异的官吏,他经常召见慰勉,下诏褒奖,“虽啬于财,至于赏赐有功,亦无所爱吝”,而且,只要可能,他便亲自主持考课,“尝大集群下,令自陈功绩”,开皇八年(588年),还“亲考百僚”。在他主持下,隋朝的官吏考课制度得到严格而公正的执行,不但保证了各级国家机器高效率运转,而且,也确实造就一批清廉勤政的官员。

不仅如此,隋文帝在用人方面还注重对官吏进行严格的监察,对非法行为严惩不贷。赏罚分明是吏治之本,赏不可滥,而罚必求其公正。仁寿三年(603年)七月,文帝在对古代治乱经验进行反思之后总结道:自王道衰,人风薄,居上莫能公道脱御物,为下必踵私法以希时。上下相蒙,君臣义失,义失则政乖,政乖则人困。盖同德之风难利,离德之轨易追,则任者不休,休者不任,则众口铄金,戮辱之祸不测。兴衰在于得人,得人务须“公道”,赏罚不公会造成离心离德的恶果。对此,文帝给予高度重视,以身作则。

对于身边亲信触犯法规,文帝亦不宽贷。李圆通为其家奴出身,自幼侍奉左右,典宿卫,预朝政,最受宠信。但他随奏孝王出镇并州期间,不懂得奉公自律,故孝王以奢侈得罪,圆通亦坐免官。文帝身为表率,不偏袒亲信旧部,使得有关机构对百官的监察可以不必过多顾忌人事背景,执行得比较严格。

仁寿年间,杨素贵宠擅权,大理卿粱毗直接上封事给文带,指斥杨素“所私皆非忠谠,所进成是亲戚,子弟布列,兼州连县。天下无事,容息异图,四海稍虞,必为祸始。夫奸臣擅命,有渐而来。”文帝阅后大怒,亲自诘问梁毗,梁毗非但不惧,反而慷慨陈词道:“素既擅权宠,作威作福,将领之处,杀戮无道”。引起文帝的警惕,不再专任杨素。

仁寿二年(602年)春,文帝到仁寿宫休养,命苏威代理朝政。回京后,御史弹劾苏威不理职事,文帝大怒,颇加谴责。宰相亦在宪官纠弹之列,则朝廷百官自不待言,平日言行举止,颇以宪官纠弹为意,不敢过于放纵。平陈后,文帝曾亲临晋王广府第,大宴群臣。虞庆则和杨素相互争功揭短,有失大臣之体,御史当场就要加以弹劾,为文帝所止。故文帝提议群臣宴射行乐时,虞庆则连忙告饶道:“臣蒙赉酒食,令尽乐,御史在侧,恐醉而被弹。”只有在文帝将御史支走后,大臣们才敢放情尽欢。高级将领的庆功宴会尚且如此,则平时情形可想而知。

对于地方官吏,文帝则经常派遣中央官员外出巡省,考核黜陟。巡省或黜陟大使对于地方官员的升迁任免具有重大影响。赵轨任齐州别驾,连续四年考绩最优,持节使者粱子恭将其事迹上报,文帝大喜,予以褒赏,调任京官。公孙景茂同样因为巡省大使杨纪的美言而迁任淄州(今山东省稻博市淄川)刺史。对于不遵法度乃至为非作歹的官吏,巡省大使确实能够起到相当的抑制作用。皇甫诞在刑部颇有能名,迁治书侍御史,“朝臣无不肃惮”,旋被委任为河南道大使。治书侍御史柳彧“持节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州县肃然,莫不震惧”,文帝知道后,大加奖励,仁寿初年再度委派他持节巡省太原道十九州。正因为有文帝撑腰,所以巡省大使敢于秉公监察,使得封疆大员甚至宗室亲王都有所顾忌,收敛避让。

执法的官员同样受到其他官吏的监察。南陈降将萧摩诃在妻子病危时,奏请让其子回江南收取家产,御史见而不言。尚书左丞元寿立即上表纠弹,认为萧摩诃不顾妻子病重,让其子远出敛财,实在是重利忘义的行为,大亏名教,而监察官员竟然不加弹劾,断难饶恕,请将他们送交大理寺审判。文帝阅后,“嘉纳之”。文帝视监察官员为耳目鹰犬,督励甚严。为了防止他们懈怠苟且,还允许百官对其进行监督,造成百官之间相互纠察的局面,以此保证国家机器稳固而高效地运转。而且,隋朝还通过创建公文档案制度,对各级机关的行政过程进行全面监察。吏部尚书牛弘曾对政府部门吏员倍增而公务益烦现象大惑不解,向名儒刘炫咨询,刘炫作了一段饶有意思的回答:古人委任责成,岁终考其殿最,案不重校,文不繁悉,府史之任,掌要目而已。今之文簿,恒虑覆治,锻炼若其不密,万里追证百年旧案,故谚云“老吏抱案死”。古今不同,若此之相悬也,事繁政弊,职此之由。

与此相适应,隋朝对官吏的监察就不限于行政执法、政风官纪,忠诚廉洁、仪容仪表等公务方面,还深入涉及到官吏的品行操守等私生活领域。上柱国郑译与母亲别居,为宪司所劝。除名为民。大司徒王谊的儿子尚文帝第五女,不久,其子病死,一年后,王谊以公主年少为由,奏请提前免其孝服,遭到御史大夫杨素的严词弹劾。应州(今湖北省广水市)刺史唐君明母丧期间,娶雍州长史厍狄士文堂妹,被治书侍御史柳彧纠弹,唐君明和厍狄士文双双获罪入狱。就连一代名相高颎之子高弘德被封为应国公时,申请门户列戟以示尊贵,也披柳彧严词驳回。对伦理道德的强调,经常以提倡贞操和勤俭为开路先锋。文帝和独孤皇后过着俭朴生活,在家庭伦理方面,他们共同起誓“无异生之子”。

官吏品行成为行政监察的重要对象。监察官员自然成为伦理道德的坚定捍卫者,开皇年间的治书侍御史李谔就是其典型。当时,妇女改嫁的情况颇为常见,特别是官僚家庭,子孙嫁卖父祖遗妾侍婢成风,李谔为之扼腕,以为太伤风化,上书痛陈,请予禁止。此事得到儒士刘炫的支持,《隋书·刘炫传》记载此事缘由为“风俗陵迟,妇人无节”,可知所针对的不只是变卖父祖妾婢现象,应该还包括一般的改嫁。文帝读罢李谔奏文,大为赞同,遂于开皇十六年(596年)六月,“诏九品已上妻,五品已上妾,夫亡不得改嫁”。此外,在提倡俭朴、力戒轻薄浮华、纠正文风和改变官吏自矜浮夸等方面,李谔都曾上书直言,大得文帝赞赏,并将其“前后所奏颁示天下,四海靡然向风,深革其弊”。

《隋书·柳彧传》说:“隋承丧乱之后,风俗颓坏,或多所矫正,上甚嘉之。”其实,把伦理道德政治化以及对官吏进行严厉的行政监察,无不是针对分裂时代风俗颓坏而发,不仅为了救时厉俗,还因为激进的道德主义乃是实现集权的有力武器,其不近人情甚至泯灭人性的方面随道德主义的激昂而增大,并为统治者所赞同,史称“高祖之世,以刀笔吏类多小人,年久长奸,势使然也”。

开皇初年,文帝曾与安德王杨雄、上柱国元谐、长孙览、李充、左仆射高颎、内史监虞庆则及吴州总管贺若弼等新朝要员同宴,动情地说:朕昔在周朝,备展诚节,但苦猜忌,每致寒心。为臣若此,竟何情赖?朕之于公,义则君臣,恩犹父子。朕当与公共享终吉,罪非谋逆,一无所问。北周时代,他曾备尝猜忌之苦,深知其涣散人心的恶果,故于登基之后,思革前弊,乃与群臣相约推诚接物,共享终吉。实际上,由于北周派阀政治的遗俗和文帝相对软弱的权力根基,决定了这些话不可能真正做到。

同类推荐
  • 大江山

    大江山

    新书《万能神笔》正式上传,望大家继续支持!
  • 红楼士子风流

    红楼士子风流

    现代人穿越到红楼梦的世界,开启考取功名的科举之路。功名要有,美女也要有!金陵十二钗,都是一家人,一个也不能少!(很抱歉,就这么仓促地完结了,红楼故事太迷人了,我的水平还不够,开这篇文是一个错误。最后,欢迎喷我的新文《龙凤团》)
  • 谋之演义

    谋之演义

    一国之皇后,新婚之时却要成为贡品,初夜权交于他人;父子三人权倾朝野,视天子为傀儡,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皇上意气风发,欲重振雄风,与皇后珠联璧合,怎奈为人作嫁;遍揽谋士爪牙,劫而复生,铲除对手,可惜山外有山,为人鱼肉;殚精竭虑,一心为主,但不知谁是主,主是谁,风风雨雨,也只是万千尘埃;你是计,我也是计,计中有计,你有谋,我有谋,刀光剑影。唐末,大将朱温废唐帝建梁,开始了五代十国之乱象,割据之国狼烟四起,郭威之后周实力最强,东冲西进,北拓南并,后唐、吴越等众多小国臣服朝拜,周太祖郭威逝,柴荣即位,史称世宗,不想托孤之臣张宝昌及两个儿子权倾朝野,不断出损招,挑拨宗藩矛盾,毁坏天子名声,尤其对江南之唐格外关照,唐主纳后之时,却强令侯任之皇后纳贡于朝,做天朝皇上之玩物。谁承想,这个唐主之皇后,看似弱不禁风,却心怀天下,顺水推舟,将受辱之旅变成了逆袭,卧榻之侧,垂帘之后,将天子,权臣,玩于股掌间,几乎实现自己的惊天宏愿。计中计,谋中谋,你方唱罢我登场,云与诡谲,悬念丛生,让人眼花缭乱。
  • 风翔万里
  • 我在古代做天王

    我在古代做天王

    天朝盛世,万国来邦。这一年,一无是处的乡下少年,得到一部智能手机……
热门推荐
  • 脉图记

    脉图记

    家族血脉的传承,天赐的家族异能,也并不是谁都愿意继承的。每天身边穿梭的无数人,熟悉的陌生的,你有想过他们是否就是看到的样子,就是如此平凡的吗?谁都有自己的秘密,有些秘密连自己都需要去探索。揭开那层迷雾,才能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 岁月无尘四季有情

    岁月无尘四季有情

    春花灿烂,夏叶葳蕤,秋实甘美,冬枝俊逸,在四季里感知岁月的美好,让心灵升华
  • N倍碳

    N倍碳

    联合省只是一个代号,只是计划的一部分,它们也许相互关联,也许……
  • 诗道成圣

    诗道成圣

    新时代五好青年,武侠爱好者,诗歌爱好者李不白,意外穿越到一千多年前的盛唐时代,而且竟然穿到了诗仙李白身上!最让李不白震惊的还不止于此,因为他发现这个盛唐可不是历史上记载的那个盛唐,因为诗人们可不是文弱书生,而是能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武林高手,甚至文人也好,武人也好,都努力在修仙成圣!
  • 至尊脉祖

    至尊脉祖

    “也?”女子冷眉一挑,紧盯墨无生,“真人榜战星中的墨族人,目前只有一个在一罗境域。你就是冥锁战星墨无生。”……“帝极族也只有一个女人在一罗境域。黎光战星龙祈怡。你这一身杀气腾腾的样子,我看不出那和黎光沾边。”第一就要有第一的气势,龙祈怡冷眼厉声的,墨无生也不会柔声细语。“黎光战星是玄汇界宫给我的称号,你有问题就去问玄汇界宫,我不负责解答。”龙祈怡就自己的东西全部拿走后,枪锋对准墨无生,“你可知道,我们帝极族的龙淼长老,有将我们两个撮合成一对的意思。”“吁~”围观群众大部分都散去了,这一波狗粮,他们吃得是措不及防。……至尊脉祖1群已创欢迎加入,群号:289982983
  • 幻梦之子

    幻梦之子

    一个恐怖的雨夜一个男孩默默地在雨中哭泣,亲人的离去使他悲痛,家人的谎言,家族的暗杀,誓言的破灭,记忆的缺失。这一切的一切全都压在了一个不满十三岁的孩子身上,经过那一个恐怖的雨夜我相信这个孩子将会成长成一个绝世强者。脑海中醒来的萝莉女孩,突然出现的御姐,手握血剑身披黑色斗篷的神秘男子,光明与黑暗的主人,尘封的血脉是否应该觉醒,四大神兽的光辉是否将再次闪耀。天使究竟是善良还是邪恶的化身。
  • 十恶苍途

    十恶苍途

    只闻善恶终有报,可何时时辰才到?独孤双煞震江湖,三怪四鬼山河啸!
  • 巨兽汹涌但我是普通人啊

    巨兽汹涌但我是普通人啊

    【空间超加速】【力量超然】【绝地反击】【直死可能】【弱点察觉】……‘我能同时使用十七个【战技】你能秒我?你能秒杀我?!’呃……我只是路过。今天又是默默无闻的一天,开始抽奖励吧!恭喜您获得了……!【卡洛斯魔眼】【介绍:地狱中从不缺乏强者,卡洛斯在那个黑暗世界里看到了一切的尽头。】这、这个软骨囊的东西,你难道要让我换到自己的眼睛里吗?而且,只是看到对方的能力,就能够使用,我以后还怎么做一个普通人?所以……我不做人了!
  • 李健吾译文集·第五卷

    李健吾译文集·第五卷

    福楼拜翻译第一人,莫里哀翻译第一人,创作、翻译、评论、研究全才李健吾先生译文全集;汇集著名翻译家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译作品,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万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意义;在国内翻译界、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补空白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李健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在创作、批评、翻译和研究领域都蔚为大家。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他从文学创作和批评与戏剧教学和实践转型为主要从事法国文学研究和翻译,事实上成为新中国法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者,由他翻译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莫里哀的喜剧全集等,成为法国文学翻译的典范之作,其翻译成就堪与傅雷并驾齐驱。
  • 西汉那些人

    西汉那些人

    那曾经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是否记忆在脑海,还是随着历史的沉沦,一同逝去。宫廷里的那些帝王后妃,他们有着如何的不为人知的往事,还是历史前进过程中,留下的那一段时间缩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