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58200000004

第4章 绪论(3)

下面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中涉及的重要概念做一简要说明和界定厘清。论文中所涉及的中国电影指的是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电影。论文力图以“悲欢离合叙事结构”为切入点,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对一百多年来港、澳、台三地和内地电影作一全面关照。既然“一部电影作品,一个主题,一个意象,一种结构,只有在历史地形成的电影总体中才能得到真正透彻地理解,那么这就意味着须把针对单个电影作品的研究放到对整个电影大系统的关照中去”[36,P1],因此,系统地考察中国电影、揭示中国电影的某种叙事结构,无疑也有利于我们更为全面和深刻地理解每一部中国影片。而且,内地与港澳台同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拥有共同的血脉,虽然近百年来由于历史原因,各地电影的发展轨迹、发展面貌并不相同,但是它们的文化根脉始终相连,因此打破地域的限制是完全有道理的、也是完全可行的。再说,两岸三地电影的大多数也确实给予观众某种相似的审美体验,影片中的历史文化背景、影片所传达的那些感动或者愤恨、影片的叙事肌理与观众的审美需求通常非常契合,丝毫没有欣赏某些外国影片时的隔膜感。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澳门虽然接触到电影这一新的艺术形式的时间并不晚,但由于历史和社会条件的限制,澳门电影一直很不发达,影片数量少,因此我在论文中对澳门电影的论述除了稍微涉及《濠情岁月》

和《大辫子的诱惑》之外,澳门电影基本处于一个缺席的状态。

本书主要是运用电影叙事学理论、文化研究和影片本文细读的方法对中国电影的悲欢离合叙事结构进行研究,特别是以美国电影学者戴维·波德威尔提出的“古典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模式为参照,力图通过深入细致地阐释“离合”这一在中国电影中始终格外发达的叙事结构来触及和揭示中国电影的叙事形式以及独特美学风格的某种秘密。“叙事结构”这一概念的使用主要是受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启发,它指的不是一部影片具体的结构安排、发展过程和讲述方式,譬如部分如何同整体相结合以及为了某种特定的感情和艺术效果如何安排和处理情节等等,而是指“叙事体不变的深层结构,它试图通过分析叙事体共有的各种要素及其关系,建立一套叙事体普遍的结构模式”[37]。它其实非常类似于美国电影学者罗伯特·考克尔所谓的主导叙事结构这个概念,即“一种在大的文化、历史和经济背景下产生的固定结构,许多这类固定结构在电影产生之前就形成了。

主导叙事结构推动了主流故事的产生”[7,P118]。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考察中国电影一遍又一遍向我们讲述的“离合”这个基本故事,分析导演反复向我们讲述这个基本故事却总能使我们惊奇和感动的原因。同时,罗伯特·考克尔还指出“主导叙事结构和主流叙事模式……是可以不断被重复讲述的,是可以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需要再造的。……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信仰决定了它们的形式和演变”[7,P11]。他在这里特别强调了决定主导叙事结构的形式和演变的“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信仰”,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感觉到罗伯特·考克尔对“电影主导叙事结构”这个概念的阐释其实汲取了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智慧。后结构主义的叙事学研究以历史与美学相结合的眼光将文化、历史语境提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后结构主义并不完全排斥叙事模式,可以认为,如果没有结构主义叙事学对模式的建设,后结构主义对叙事学研究也就失去了基础。问题在于,后结构主义更重视权力关系、文化成规、意识形态符码如何构造着又是如何改造着模式。这就是说,后结构主义将每一种叙事模式都放置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看看模式是如何被培育、被巩固,又是如何被‘磨损’,被‘偷梁换柱’,被‘借尸还魂’。叙事模式并非客观的、价值中立的产物,结构的布局、人物的配置、视角的范围、声音的选择等等叙述要素都有可能遭遇不同历史、地域、阶级、种族、性别、婚姻状况的制约”[38]。因此,我对中国电影的悲欢离合叙事结构的研究也并非把它看作一个固定不变的、僵化的模式进行封闭性的考察,而是注重从历史文化语境变化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叙事结构,将电影文本放到更大范围的社会实践和文化整体中去解读,分析它与具体文化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它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具体文化语境的要求调整自身的方式。所以,在从普遍叙事元素,如时间、空间、情节、视点研究等各个方面详尽阐释了中国电影的悲欢离合叙事结构的特点之后,我特别开辟专门的章节来探讨这一叙事结构是如何被环绕在其周围的种种权力关系、文化成规、意识形态符码所规定和制约着,从而突破单纯的“内部”研究,通过透视外部因素如何作用于“内部”,力图揭示“内部”诸特征形成其“意义”的立体动态过程。这也是为什么文化研究是本论文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因为“电影不仅是娱乐物,而且是工业和政治文化的一部分”[7,P1],而文化研究正是“探讨文化文本的形式和结构如何创造意义、或者说制作这些形式和结构的人是如何创造意义的,从这些形式和结构中获得娱乐的人是如何创造意义的”[7,P80]。如此看来,电影的文化研究不仅是阐明其形式或结构如何创造意义的关键,也是揭示观众为什么会特别钟情于某一形式或结构并从这一形式和结构中得到精神满足的关键。观众在欣赏一部影片的时候,他们的“综合文化背景和个人体验都参与到理解它的过程当中。一部影片是一个文化结构体,一项经济活动,一种影像发送和接收的行为”[7,P209]。因此,探究中国电影悲欢离合叙事结构的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就不能不深入到中国文化的内核,而电影产生于其中的具体社会文化环境无疑也必须进入本书考察的视野,因为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的结构和力量构成的或妥协的合力结构。现代文化的各种因素在这个结构中处于比较表层的结构形态中,而传统文化则相对说来处于深层结构中”[39]。

我对中国电影的悲欢离合叙事结构这个课题的研究兴趣也源于我比较喜欢的一种学术思路。伽达默尔曾经说“旧的东西和新的东西在这里总是不断地结合成某种更富有生气的有效的东西”[40],着名的现代派诗人艾略特也认为“假如我们研究一个诗人,撇开了他的偏见,我们却常常会看出:他的作品中,不仅最好的部分,就是最个人的部分也是他前辈诗人最有力的表明他们的不朽的地方。

我并非指易受影响的青年时期,乃指完全成熟时期”[41,P129130]。所以,当我在考察一部文学艺术作品的时候,比较倾向于把它当成一个在传统力量、作者个性、观众期待视野以及时代社会影响合力作用下形成的综合体,探究作品与作品之间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和彼此影响是我特别喜欢用力的地方。李欧梵谈到他的治学思路的时候说,“我愿意在‘新’的里面发现‘旧’的……把不同的指涉、媒体间的联系、制作和消费之间的关联,以及其他种种也许你想象不到的关系,以出人意料的方式串联起来。我就喜欢做这样的工作,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把它们串联起来”[42]。这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种做学问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罗兰·巴特.符号学的挑战.转引于【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0

[2]【美】戴维·波德威尔,克里斯琴·汤姆逊.电影艺术导论[M].史正,陈梅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21

[3]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135

[4]周宪.视觉文化的三个问题[J].求是学刊,2005(3)

[5]【法】米歇儿·塞尔索.埃里克·侯麦[M].李声凤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

[6]【美】乔治·普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47

[7]【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刘一兵.电影剧作观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422

[9]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11112

[10]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259

[11]萧瑞峰.宋词中的离别主题[J].文学评论,2002(1)

[12]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9,120

[13]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之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4]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50,256

[15]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191

[16]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J].新青年,1918(10)

[17]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8]【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9]沃特·本雅明.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转引自(美)理查德·凯勒·西.

垃圾文化——通俗文化与伟人传统[M].关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1

[20]【美】克劳迪亚·戈尔卜曼.关于电影音乐的叙事学观点[J].当代电影,1993,5

[21]【美】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2]参见徐昌霖.电影民族形式探胜[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郑君里.画外音[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23]参见罗艺军.电影的民族风格初探.风雨银幕[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电影民族化论辩——评《电影美学随想纪要》之六[J].电影艺术,1985,4

[24]李亦中.“巧合”备忘录——论中国电影情节与人物关系的一种常见模式[J].电影艺术,1991(4)

[25]刘一兵.电影剧作与“巧合”[J].当代电影,1985(3)

[26]高歌今.偶然、巧合及其他[J].电影艺术,1983(8)

[27]黄会林等.中国影视美学民族化特质辨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0

[28]应雄.古典写作的璀璨黄昏——谢晋及其“家道主义”世界[J].电影艺术,1990,2

[29]江逐浪.隐身的说话人——中国电视剧与民间讲唱文学的关联[J].当代电影,2004,1

[30]郦苏元.中国早期电影的叙事模式[J].当代电影,1993,6

[31]董新宇.看与被看之间——对中国无声电影的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2]于丽娜.叙述位置与叙述立场[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33]武龄仁.情感模式、叙事母题与世界性观照[J].电影艺术,2004(3)

[34]王一川.中国电影中的家破亲离故事[J].电影艺术,2005(2)

[35]【美】张英进.西方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方法选评[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5)

[36]吴琼.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7]胡亚敏.结构主义与叙事学探讨[J].外国文学研究,1987(11)

[38]余岱宗.叙事模式研究: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9]周宪.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46

[40]【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93

[41]【英】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二十世纪文学评论[G]上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29130

[42]李欧梵,罗岗.视觉文化、历史记忆、中国经验[J].天涯,2004(2)

同类推荐
  • 爱跳肚皮舞

    爱跳肚皮舞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肚皮舞变成了女人们的秘密武器,让女性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了自信。在充满中东梦幻情调的乐曲中,忽而像蛇一样妩媚地扭动着腰肢,忽而像燃烧的火焰那样舞动着自己的身体,浅笑嫣然,眼波流转,像流水,像波浪,把双臂想象成天使的翅膀,用扇跹的舞姿点燃奔放的热情,自由地用身体表达着自我。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收藏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收藏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广播电视学)》内容简介:1992年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但我仍然能清楚地记得我研究生毕业后刚刚到电视台工作时的情景。那种好奇和自豪的神态现在想起来都仿佛就在眼前,因为那个时候电视台对于人们都有一种神秘感,走进电视台,满眼都是一些专业设备,是在其它行业看不到的设备,而现在你再到电视台去看的话,除了一个演播室还有点神秘感以外,其他的东西再也不会让你有奇异感了,因为电视台现在到处都是电脑,就是你家里用的电脑。所以,作者在这本教材的扉页写道,“电视片制作——一种普及化了的大众传播工具”。
  • 元杂剧本体论

    元杂剧本体论

    本著作是一部关于中国戏曲发生、发展、形成、成熟以及元杂剧演出体制、脚色扮演、唱腔声律等方面的专论,通过对元杂剧的发生、发展、生成以及体制、音律、演出等方面的论述,旨在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对元杂剧文化与艺术的重新思考,揭示元杂剧艺术及传统文化的内涵,希望能为古代戏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并能够成为古典文学、古典音乐爱好者与研究者的参考书目,同时也希望能为广大爱好者与研究者提出一些新的研究空间与思路,从而达到对传统戏曲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与全面的认识
  • 电影艺术(上)

    电影艺术(上)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56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热门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隐身新娘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隐身新娘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都之传奇:异能

    都之传奇:异能

    一个神秘的包裹,居然开启了异能?!成为现世最后一个异能者,居然还要维护现世修炼界?!于是白伊追校花,打小怪!收小弟,打土豪的生活就这么开始了...
  • 盛宠之后

    盛宠之后

    时沫活了三世。第一世惨死。第二世她报了仇,最后在爆炸中死了。第三世,时沫穿越成为永和侯最宠爱的小公主,司徒云瑶。但时沫却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可是……看着虚荣的黑影,时沫挑眉道:“小黑黑,你看我多温柔啊,都救了你呢!”身后倒下的杀手“……”黑影“……”某天,在茶楼里,时沫无辜道:“楚兄,我可是很单纯的。”身旁一群商业大佬们:呵呵,你和我谈生意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啊……某个楚兄:“……”可事实上,“禽兽!”时沫扶着腰,咬牙道。“乖,我只对你禽兽”某男人认真道。时沫“……”然后时沫为了泄愤,把精力放在了虐渣的身上。总之男主疯狂宠,女主疯狂虐渣,再装个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城魔妃:逆天召唤师

    倾城魔妃:逆天召唤师

    据说,百里家让一个“没女”当了少主?要颜值没颜值,要实力没实力,要IQ没IQ?放屁!当众人鄙视的小废物再次睁开双眼,一双魔眼震慑天下,天才召唤师之名响彻苍澜大陆!没颜值?看她倾城之姿颠覆众生!没实力?看她强悍召唤兽闪瞎一众狗眼!没IQ?看她腹黑狡诈玩死一大票人!欠她的,伤她的,必将百倍讨回,让你血债血偿!然而……这个从一开始就以她为容器,背景无比强悍的灵魂体……大神,请问您是来撩我的吗?这个问题……大神很淡定地表示,嗯,本皇就是来撩你的!一念倾心,万年倾情。断不开的纠葛,只因为当初,多看了你一眼。
  • 一仙一逍遥

    一仙一逍遥

    灵宿大陆,仙宗林立,修仙者数以万计。而成者却十之一二矣。今有少年,再次踏上升仙之道。且看他如何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修仙梦!
  • 养一斋诗话

    养一斋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御兽之王者系统

    御兽之王者系统

    “叮,成功绑定御兽系统……”末法时代,灵气匮乏,神龙、凤凰、麒麟、白虎、玄武等神兽从此消失。人们代代相传他们的故事,亦或者从《山海经》中得到只言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