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47100000071

第71章 洪承畴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明末重臣,明崇祯帝时曾任陕西总督、蓟辽总督。清顺治帝时曾任翰林弘文院大学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谥号“文襄”。

跻身仕途明末重臣

洪承畴的先祖本姓陈,在唐代由陕西谪贬至闽。再数传至温斋公时,家道中落,入赘洪家,遂改姓洪。洪承畴出生时,父亲因家贫而外出谋生,母亲傅氏含辛茹苦把他养大成人。傅氏知书达理,从小就以诗文对洪承畴进行启蒙。傅氏对儿子管教极严,希望日后能出人头地。聪明勤奋的洪承畴7岁时曾在家乡溪溢馆读书,11岁那年因家贫辍学,帮助母亲做豆腐干,艰难度日。后来办村学的才子洪启胤发现洪承畴极有天分且抱负不凡,便免费收他为徒。洪畴重返学堂,刻苦攻读,博览群书。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23岁的洪承畴赴省城参加乡试,中了第19名举人。次年,赴京会试,连登科,为殿试二甲第14名,赐进士出身。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了进士的洪承畴被命为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随后又任刑部贵州、云南清吏司主事,从此开始了他马不停蹄、苦心孤诣的政治生涯。

明天启二年(1622),身处而立之年的洪承畴被擢升两浙提学道佥事,不久又升迁为两浙承宣布政使左参议。天启七年,洪承畴出任陕西督粮道参议。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陕西尤为突出。这期间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军先后起义,陕西境内共有大小义军百余部。时任陕西督粮道参议的洪承畴带兵杀敌,屡获胜利,一时间名声大噪。

崇祯三年(1630),因洪承畴学过兵法,善于治军,朝廷任命洪承畴为延绥巡抚。次年,洪承畴升任陕西三边总督,主持镇压陕西农民起义军的事宜。他根据义军缺乏经验、各自为战的弱点,制定了以剿为主、以抚为辅、分割包抄、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残酷镇压了王左挂、点灯子、不沾泥等多支农民起义军。崇祯七年十二月,洪承畴被擢升为兵部尚书,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保定等处军务,并兼任陕西三边总督,成为镇压明末农民起义军的军事总指挥。

崇祯八年正月,高迎祥率义军攻入安徽凤阳,火烧皇陵,挖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祖坟。同年六月,洪承畴的心腹大将曹文诏兵败自杀。这两则消息,使朝廷上下对洪承畴颇有微辞。八月,明廷以洪承畴统辖太广、顾此失彼为由,决定以潼关为界,由湖广巡抚卢象升办理关外军务,洪承畴专门负责关内军务,对高迎祥等义军首领实施重点打击。崇祯九年七月,洪承畴用反间计俘获高迎祥,将其押解北京杀害。

洪承畴治军有方,镇压农民起义军接连获胜,尤其是俘杀高迎祥、多次打败李自成,在朝廷内部颂声大起,称洪承畴的军队为“洪军”。

决战锦州松山被俘

崇祯十一年(1638)九月,清军两路南下,清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很快广平、顺德、大名、高阳相继失守,京师告急。还来不及卸下战袍喘息片刻的洪承畴接到皇帝诏令,火速入卫京师。崇祯十一年(1638)十二月,奉命总督天下援兵的卢象升率领数千明军与数万清军鏖战于巨鹿贾庄,血染疆场,为国捐躯。崇祯十二年初,洪承畴被任命为蓟辽总督,主持对清战事。

崇祯十三年三月,皇太极命令清军对明朝在关外的军事重镇锦州实行战略包围,明清之间的决战由此拉开帷幕。由于锦州守将祖大寿一再告急,所以明廷下令洪承畴率明军主力出关解围。崇祯十四年五月,洪承畴率军抵达松山,初战告捷,击败清名将济尔哈朗、多铎。六月,皇太极另命多尔衮、豪格围困锦州。

身为明军主帅,洪承畴主张步步为营、战守结合,以持久战解除锦州之围。因此,至七月底,洪承畴仍然坐镇松山,明清双方处于战略相持阶段。但明廷政治极端腐败,崇祯帝又性多疑忌,用人不专。片面听信兵部尚书陈新甲力主速战的的意见,密敕洪承畴刻期进兵。陈新甲还派兵部职方郎中张若骐做监军,到前线督促洪承畴速战速决。洪承畴无奈,只得调集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玉田总兵曹变蛟、蓟州总兵白广恩、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山海总兵马科、宁远总兵吴三桂等8员大将,计精兵13万人,战马4万匹,旌旗招展,直扑锦州。至此,松锦战役正式进入战略决战的关键时期。

八月,皇太极得知明援兵已到,便亲率大军从盛京赶赴增援,部署在明军的南面。济尔哈朗军攻锦州外城,截断明军的联系,切断明军粮道,断绝洪承畴归路,对明军形成合围之势。明锦州守将祖大寿不敢出战。随后,皇太极又派兵夺了塔山之粮。明军的战略意图是在松锦之间与清军决战,现在却被清军切断后方粮道供应,存粮只剩3日,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慌,洪承畴主张决一死战,而各部总兵官主张南撤,最后集议背山突围。

两军交战后,洪承畴背松山列阵,派兵冲击清营,一冲不破,便决定撤退。结果明军10余万人土崩瓦解,先后被斩杀者53000多人,自相践踏死者及赴海死者更是不计其数。洪承畴带领剩下的残兵万余人,被清军团团围困在松山,饷援皆绝。崇祯十五年(1642)一月,洪承畴听说朝廷援军赶到,又派6000人马出城夜袭,被清军击败。败兵欲退入城内,但洪承畴见后有追兵,竟下令关闭城门,因此败兵大部被歼。洪承畴不敢再战,而朝廷援军也因害怕清军不敢前来。就这样,松山一直被围困了半年之久,城中粮食殆尽,松山副将夏承德叩请清军,愿拿儿子夏舒做人质约降。三月,清军应邀夜攻,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

审时度势背明降清

洪承畴是崇祯皇帝的股肱之臣,文武兼备,谋略过人。被俘后,清太宗皇太极为今后逐鹿中原打算,一心争取其归顺,下旨以礼护送他到盛京(今沈阳);同时,皇太极又命令将与洪承畴一起被俘的巡抚邱民仰等人斩首,以此来威吓洪承畴。

到了盛京,皇太极派满汉文武官员轮流劝降,均遭洪承畴拒绝;清将发怒,举刀威胁,洪承畴“延颈承刃”,始终不屈,并以绝食明志。皇太极得知洪承畴好色,每日派10多个美女陪伴,但洪承畴仍不为所动。

皇太极无计可施,特命最受宠信的大学士、吏部尚书范文程前去劝降。范文程不提招降之事,与洪承畴谈古论今,同时悄悄地察言观色。谈话之间,梁上落下来一块燕泥,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面说话,一面“屡拂拭之”。范文程不动声色,告辞出来,回奏皇太极,说洪承畴有贪生之念,并无必死的决心。皇太极接受范文程、张存仕意见,对洪承畴备加关照,恩遇礼厚。

当夜,一位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妙龄女子,密携人参汤款款地走到洪承畴的榻边。洪承畴闭目面壁,毫不理睬。妙龄女子不断劝饮,同时把汤壶送到洪承畴唇边。洪承畴不知这“水”是人参汤,便出乎意料地喝了一口。丽人又如此再劝,洪承畴竟连饮了几口。

隔日,皇太极亲临太庙,洪承畴立而不跪。皇太极问寒问暖,见洪承畴衣服单薄,当即脱下自己身上的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洪承畴感念皇太极的知遇,感叹皇太极“真命世之主也”,然后叩头请降。随即剃发易服,归顺大清。皇太极大喜,委以洪承畴重任。后来,洪承畴得知那天夜里把壶劝饮的妙龄女子竟是当今皇上最宠爱的庄妃博尔济吉特氏。

洪承畴本是明朝能臣,位高权重,口碑也不错,既为皇帝倚重,也受同僚部下的推崇爱戴。松山兵败,举朝大震,都以为洪承畴必死无疑,崇祯皇帝极为痛悼,辍朝三日,以王侯规格“予祭十六坛”,七日一坛,于五月十日亲自致祭,还御制“悼洪经略文”昭告天下。祭到第九坛时,洪承畴降清消息传来,御祭始罢。

洪承畴降清后,清太宗命隶镶黄旗汉军,表面上对他恩礼有加,实际上并未放松对他的防范,除咨询外,使其在家不得任意出入。洪承畴终皇太极一朝,也没有被任以官职。

深受器重安抚江南

皇太极对洪承畴严加防范,也未曾授于他一官半职,但是顺治帝对洪承畴却十分器重,清兵入关后,顺治帝便以其仕明时原职衔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

顺治二年(1645)五月,多铎率军攻占南京。骄狂的清廷认为江山已定,遂令全国百姓依照满人风俗剃发易服,立刻激起江南汉族民众的强烈反抗,一时抗清浪潮风起云涌。同时,逃亡江南的地主、官僚建立政权,号称南明。面对这种义旗四举、民怨沸腾的混乱局面,清廷认为必须派一名颇有号召力、且文武双全、才具出众的汉族官员前去招抚江南,此人非洪承畴莫属。一日上朝,多尔衮说:“我见他做得来,诸王亦荐他好,故令他南去。”并授予他“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印,令他刻日起程。洪承畴奉命,立即启程赴江南,以原官总督军务,招抚江南各省。

洪承畴率军来到江南,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策略。重点打击朱元璋九世孙朱聿健在福建建立的隆武政权,以及朱元璋十世孙朱以海在浙江建立的鲁王政权。在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关头,这两个南明政权在汉人心目中颇有凝聚力,江南各省的抗清力量纷纷汇集在它的周围,甚至李自成余部30万人在李过、高一功的率领下也与其联手抗清。鉴于隆武政权内部争权夺利、人心涣散,洪承畴一面诱俘其大学士黄道周,一面成功招降手握军政实权的大臣郑芝龙,致使清军趁势而入,很快就铲除了该政权。在此前后三年中,洪承畴分别击溃安徽金声领导的抗清义军,浙江的鲁王军队以及分散的故明宗室的抗清势力。洪承畴对南明诸王和顽固的抗清分子采取格杀勿论的血腥政策,将其首级遍传江南江北各地游示,以儆效尤。他用“抚”的办法兵不血刃地安定了宁国、徽州、南昌、南康、九江、瑞州、饶州、临江、吉安、广信、建昌等府,又用“剿”的办法攻占绩溪、婺源等地。南明鲁王朱以海号监国,占有浙江绍兴、宁波、温州、台州等。顺治三年,明朝给事中陈子龙接受鲁王封官,谋集太湖一带明军溃兵起义,洪承畴率兵追捕,陈子龙跳水自杀。

洪承畴采取剿抚并用的策略,以一系列措施减轻百姓负担。刺激经济发展,尽量避免过多的武装冲突和流血牺牲,为促进国家迅速统一和安定社会秩序起了积极作用。洪承畴以他的文韬武略,为清初的文治武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临危受命经略五省

顺治五年以后,伴随着清朝国家机器的不断强化,江南抗清斗争战火复燃,高潮叠起。顺治帝遍察廷臣,认为只有洪承畴堪当力挽狂澜之重任,遂于顺治十年(1653)五月任命洪承畴为太保兼太子太师,经略湖广、广东(后改为江西)、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吏、兵二部不得掣肘,户部不得稽迟。此时的洪承畴已是61岁高龄,按礼制早该退休归养,顺治帝却破例委以重任。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临行前,顺治帝亲自设宴饯行、并赐宝刀、宝马。洪承畴有感于皇恩浩荡,不禁老泪纵横。

洪承畴入湖之后,制定了严防重镇、互为犄角、先安湖广、后平云贵的方略,基本上停止了大规模攻势作战。他以湖南为中心,实行屯田、备粮、修城、设水师作长期计划。经过洪承畴一年多的苦心经营,湖南一带的政治军事形势朝着有利于清廷的方向发展。顺治十一年(1654)底,李定国围攻广东新会,欲与郑成功会师北伐,遭到惨败。洪承畴慑于李定国的声威,没有出兵攻占李定国的根据地广西。当李定国兵败撤退时,洪承畴也没有派兵截杀,从而坐失良机。顺治十二年五月,孙可望率义军进攻岳州、武昌、常德。洪承畴大败孙可望,使其撤回贵州。尽管洪承畴屡屡击败抗清力量,使湖南固若金汤,但他始终未能打破军事上的僵局,对李定国、孙可望等抗清首领的招降工作也丝毫没有进展。

四川巡抚李国英批评洪承畴以守为战的策略必致师老财匮而坐困。前线八旗官兵如宁南靖寇大将军阿尔津等人,也对洪承畴按兵不动、坐失战机颇为不满。面对内外夹击,洪承畴声称自己一筹莫展、寸土未恢,以有罪、无能、老疾为由,要求清廷罢斥处分。顺治帝对洪承畴不免有些失望,先是优旨慰留,旋即将他解任。正当洪承畴打算启程回京之时,顺治十四年(1657)十一月中旬,前线传来义军发生内讧、孙可望愿意降清的消息。老谋深算的洪承畴为之一振,觉得此时正是自己反败为胜的绝妙良机,立即题请留任,并且把孙可望的降清说成是数年来以守为攻策略的胜利。清廷念于洪承畴长期忠诚效力,经验丰富,虽偶有过失,仍可倚重,便批准了他的请求。同时下令宁南靖寇大将军罗托等出湖南,平西大将军吴三桂等出四川,征南将军卓布泰等出广西,分兵三路,进取贵州。

顺治十六年(1659),清军攻占云南,李定国和永历帝逃往缅甸。清廷密咨洪承畴,让他率大军进剿。洪承畴却不以为然,反而呈请朝廷暂停进兵,认为“须先安内,乃可剿外”,当务之急是恢复生产,筹措粮草,休整士卒,安抚土司,稳定民心,断绝李定国的退路,使其“潜藏边界,无居无食,瘴疠受病,内变易生,机有可俟”,然后举兵入缅,以净根株。清廷接受了洪承畴的建议,决定于次年入缅围剿。后来,永历帝被害,李定国忧愤而死。

洪承畴受命经略五省,使江南的危难时局再度出现转机,不但湖广地区得以平定,而且云贵诸省的抗清力量也多被剿灭。虽然遭到廷臣们的非难,却也没有辜负清廷对他的期望。就在西南局势大定之际,顺治十六年,66岁高龄的洪承畴由于日理万机、劳累过度,他的右眼已经失明,左眼视力严重下降,咫尺之内不辨人形,只有对方大声说话才能知道是谁。钦差大臣麻勒吉从北京来到云南,见洪承畴两鬓斑白,面容瘦削,憔悴不堪,与往昔在京所见判若两人,急忙惊问他何以苍老到如此地步。洪承畴摇头挥手,含笑不语。顺治十六年(1659),洪承畴以年迈多病为由上书请求清廷回朝休养,洪承畴乞休的奏章到达北京后的第7天,顺治帝就同意了他的请求。次年正月,洪承畴奉命解任回京调理。

洪承畴回京刚刚一年,即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对他信之独真、任之独专、用之独久的顺治帝离开人世。8岁的皇子玄烨即位,是为康熙帝。五月,洪承畴上疏请求辞官归养,朝廷几经争论,康熙帝才授以三等阿达哈哈母(轻车都尉)世袭。准其退休。

康熙四年(1665)二月,洪承畴因病去世,享年73岁。赠少师,谥“文襄”。

同类推荐
  • 暴虐之君——商纣

    暴虐之君——商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暴虐之君:商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暴虐之君商纣的一生。
  • 2018宜宾历史文化名人·碧血丹心郑佑之

    2018宜宾历史文化名人·碧血丹心郑佑之

    郑佑之,号自申,化名张裕如、张荣山等,宜宾市叙州区观音镇(原宜宾县古罗场)画象嘴人。郑5岁入私塾,18岁考入叙府联中。1912年考入成都农业学校殖边科,后来毅然投笔从戎,参加护国讨袁战争。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共产主义在川南城乡的传播者,赵一曼(郑之妻妹)、余宏文等共产主义战士,都先后受到他的培育。1926年任中共宜宾特支书记,分工负责农运,先后去宜宾北路、南路乡村发动群众建立农民协会。1927年他担任宜宾县农民协会执委会负责人……
  •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
  • 李四光:信仰的力量

    李四光:信仰的力量

    李四光的一生,全为为国争口气而拼搏,他在地质学所取得的成就,全为实现救国强国之梦。他曾是清末的工科进士,立志努力向学,造船救国,随后登进士、入实业,却因为辛亥革命失败毅然再次深造。原本造船救国的理想,他并未抛开,只是究其根源,还需要从矿产着手,而矿产则需要从地质着手,也正是这个缘由,他最终选择了地质学,从而走上科学救国之路。建国之后,他引领中国,彻底摆脱了缠绕中华民族几十年的贫油之帽。他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地质元帅,更是在祖国河山屡屡印下足迹的地质大家,他的一生,一直在为国争光的道路上疾走。
  • 巴蜀奇人

    巴蜀奇人

    展现了作者对于稗官野史和民风民俗这类下里巴人式的东西的熟稔。他为我们开辟了另一条道路:历史后花园的隐秘小径。
热门推荐
  • 御行万界

    御行万界

    流亡边荒,战败者,过往,荣耀,传承。遗忘的一代终将会重拾失去的光芒,夺回一切。
  • 恋爱的十个方法

    恋爱的十个方法

    “呵,所谓善良都是伪装”她,高高在上他,低贱如泥一次偶然的相遇,俩人的命运不断交织。背叛,忠诚,恩人,仇人绿茶,白莲,奶狗,狼狗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碰撞不出来的火花!
  • 不俱天下只俱内:彪悍小厨妃

    不俱天下只俱内:彪悍小厨妃

    这年头流行穿越,姐也穿了,不过,人家非富即贵,不是相府千金就是郡主神马的,牛叉的还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姐却倒大霉,穷得衣不遮体,吃了上顿没下顿,惨得没话说了。实在混不下去了,都别拦姐,姐要开外挂,赚钱吃肉肉。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请勿模仿。
  • 花殇微风残

    花殇微风残

    我努力想要把自己包裹起来,变得更坚强,但你却还是触动了我心底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 重拾青春美好

    重拾青春美好

    一个个的故事,组成了我们的一生。无论是否充满激情,无论是否那么伟大。这是属于我们的平凡记忆,值得去保护的回忆。愿以文字述说那段美好。昨天已经流逝,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今天。经常会在一个安静的时刻,回忆一下往日的美好。那些激动的时刻,似乎又回到了眼前。从踏进校园,到走出社会。一个个的记忆片段,组成了一段值得述说的故事。
  • 最后的黄巾

    最后的黄巾

    “现在,我就要向这大汉向这苍天讨一个公道,什么是公道?那就是公平!我们代表的是黄天,不是皇上的皇,是黄色的黄,黄色代表丰收,是偶们农民的颜色,苍天既死黄天立,岁在甲子天下吉,兄弟们,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一个名叫李珥的年轻人,本只想做一个安安分分地穿越者,赚点小钱、开个后宫、偶尔装个b什么的,但为什么总是身不由己呢。
  • 尊魔称道

    尊魔称道

    百万年前,巅峰之战。宇宙唯一魔尊重入轮回。一次次重生,一次次迷失。直到那一次,那一把剑的出现。唤醒魔尊执念,从此魔尊觉醒。看少年魔尊如何闯九幽,踏万族,何谓天骄,脚下蝼蚁而已。他眼中只有那一个的存在。百万年前,我输了。如今,我冲出轮回,你敢来么?
  • EXO之小猫爱偷腥

    EXO之小猫爱偷腥

    @青木花眠:偷腥小猫,那就别折腾了,在一起吧。
  • 男人要懂经济学

    男人要懂经济学

    《男人要懂经济学》涵盖的经济学现象比较广泛,绝大部分都是用事例在说明经济学中的现象,包括经商、职场、投资、生活等方面,很多人在掌 握了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以后,无论是做事还是生活,都会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让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也就是说,正确且开明的经济学知识 ,会帮助你生活得更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