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08400000011

第11章 得“道”有法

《老子》一书以第三十八章为界,此前的三十七章为《道经》,此后的四十四章为《德经》。依本书看来,道可以被描述为混沌、无形的宇宙关系,则德可以被描述为清晰、有形的宇宙关系。虽然道和德都属于为人所掌握、与人相统一的宇宙关系,但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第一,道是德的来源和依据,德是道的延伸和结果。第二,德是道在主体世界里的延伸。因而道是德的客体形式,德是道的主体形式。第三,道与人的统一只是一种混沌的形式,道虽然可以为人所用(守),但道本质上是无形的,无形的道也就不可能被主体现实掌握。德与人的统一则是有形的,德因此被主体所现实掌握。

得道即为德,而得道也有法,《老子》的第三十八章至五十六章被本书归结得道之法,可划分为总论、规范、总结三大部分。

总论部分包括第三十八章至四十一章,又可分为两个单元。第三十八章从以道观仁开始,论述了德与道与仁、义、礼等的关系,第三十九章确立了“得一”作为习德的根本原则。此两章同属于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则负有承上启下的功能。第四十章论述了道的循环运动,第四十一章阐述了“道隐无名”以及由此而来的道和德的诸多特性,既上承总的原则,又下启习德规范。

第四十二章开始至第五十章为习德规范部分,分别论述了非强始教、至柔无为、善知者长久、清静为正、知足常足、不为而成、学益道损、圣人无心、无心者无死地等具体规范。

第五十一章至第五十六章为习德总结,其中前三章(第五十一章至第五十三章)总结了习德的三大规范:明玄德、知习常、戒盗夸,后三章则又从德开始回归于道,具体途径就是修德、含德,最后达至道之玄同。

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不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心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翻译”:道德的最高境界要以抛弃世俗道德为目标,并因此而实现真正的道德。道德的最低境界是以不偏离世俗道德为目标,所以本质上乃背离了真正的道德。道德的最高境界追求道外无为,并因此实现了没有什么不是顺道而为。道德的最低境界是按世俗道德标准而为之,但顺道而为的目标就没有办法实现了。“仁”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按照“仁”的标准而为,但实行的是无差别的“仁”。“义”的最高境界也是要按照“义”的标准而为,但实行的是有差别的“义”。即使“礼”的最高境界推行出去也没有人响应,那就只好动手强迫人遵守它了。

所以道(上德)丧失了以后人们才需要讲德行(下德),下德丧失了以后才需要讲仁爱,仁爱丧失了以后才需要讲义,义丧失了以后只好追求礼制了。所谓的礼制啊只是忠信的表皮而已,并因此种下了乱世的祸根。前面所列举的仁、义、礼之类的主张,都只是道的华丽装饰,而实际上则是愚蠢之至啊。所以,有道的大丈夫,立身于纯厚的道德内而不置身于华丽的道的表皮下,立身于道的本质中而不置身于道的装饰下。所以要抛弃仁、义、礼而选择真正的道德。

“注释”:上德:德的最高境界,即与大道统一的德。德,得也,得道为德。

不德:抛弃世俗和人为的道德约束。此处德,当指人为之德、而非大道之德。

下德:德的最低境界,即人为的道德规范。

失德:偏离了道德规范。失,失去,偏离。

上仁:仁的最高境界。仁,仁者爱人。由亲出发,以爱为本,爱及天下者方为仁。

无以为:无差别的为仁。此处的为,当理解为“为仁”。能实现无差别的仁爱,方为“上仁”。

上义:义的最高境界。义,差别化的仁即为义。目前学者多从韩非子之说,将义理解为“臣事君宜,下怀上宜,子事父宜,贱敬贵宜,知交朋友之相助也宜,亲者内而疏者外宜”(《韩非子·解老》)等,几乎与“礼”相同,值得怀疑。其实孔子之“义”出于“忠恕之道”,属于他我之别,主张正当利他。唯有如此,方能与后来的“义气”之说相一致。

莫之应:即“莫应之”。莫,没有人。应,响应。之,代指“上礼”。

攘臂:挥动手臂。攘,出臂曰攘。

扔:强力拽引。

忠信之薄:忠信的表皮。薄,表皮,与下文的“华”相近。

前识者:学者多作“预见、聪明”解,值得存疑。笔者认为是指“前面所说的仁义礼者”。前识者,即前面所记录的各种主张。识,记录。

华:同“花”,此处作“外表,装饰”解。

大丈夫:此处指有道的男人。

处其厚而不居其薄:立身于道的纯厚本质上而不是置身于道的表皮下。其,指道。厚,纯厚的本质。薄,浅薄的表皮。

实:本质。

华:外表。

彼:离道为彼。

此:合道为此。

“还原”:本章开始讲“德本身”,至少引出了关联的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德?德与道又是什么关系?第二,德有无层次高低之分?德与仁、义之说的关系如何分析?第三,为了实现德,我们该如何努力?

“笔者按”:先根据道哲学的基本思想回答第一个问题。如果说就是人与宇宙关系之间的和谐关系,德要求人致力于实现同宇宙关系的和谐。至于人同宇宙关系实现和谐的不同层次,则决定了德的不同境界。

德是有境界高低的。德的最高境界要以抛弃世俗道德规范为目标,代之以同宇宙关系实现最高和谐为目标,并因此而实现真正的道德。德的最低境界是以不偏离世俗道德为目标,所以本质上乃背离了真正的道德,丧失了同宇宙关系实现最高和谐的至德。德的最高境界追求道外无为,并因此实现了没有什么不是顺道而为。德的最低境界则按世俗道德标准而努力,但顺道而为的目标就没有办法实现了。接下来我们说“仁”。仁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按照“仁”的标准而努力,但实行的是无差别的“仁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大爱。“义”的最高境界也是要按照“义”的标准而努力,但实行的是有差别的“义”。即使是“礼”的最高境界推行出去也没有人响应,那就只好动手强迫人民遵守它了。

所以说啊,道(即上德)丧失了(即意味着人不能同宇宙关系实现最高和谐了)以后,人们才需要讲世俗的德行规范(即下德),德行规范还可以帮助人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德行丧失了以后才需要讲儒家的仁爱,仁爱至少还可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仁爱丧失了以后才需要讲有差别的仁义,仁义还可以勉强维持有差别的、有约束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仁义丧失了以后只好强制实行礼制了。所谓的礼制只是忠信的表皮和假象而已,并因此种下了乱世的祸根。这就是从黄帝以来的社会发展现实,人们离道越来越远了。

总而言之,前面所列举的仁、义、礼之类的主张,都只是道的华丽装饰,而实际上则是愚蠢之至啊。所以,有道的大丈夫,立身于纯厚的道德内而不置身于华丽的道的表皮下,立身于道的本质中而不置身于道的装饰下。所以我们应当抛弃那些所谓的仁、义、礼,而选择真正的道德。

“批判”:以道说德,德为道之得,道为人所得即为德。以道观仁,仁为德之下,义为仁之下,礼为义之下。由此而来的结论是,虽然人总是越来越聪明,但在宇宙关系中却越来越不自由——用《老子》的话说就是离道越来越远。其根本原因就是人的肆意妄为。

如孤立地看上述观点,则失之偏颇。如结合《老子》的语境特征,就能理解劝谕统治者时的苦口婆心,进而理解道哲学的深刻和无奈。

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翻译”:自古以来万物都因获得由道而生的一(“一”外无为就是“得一”)而有德,比如天得到一则寰宇澄清,地得到一则天下安宁,神得到一则灵验,溪谷得到一则水满,万物得到一则化生。侯王得到一则成为天下的榜样。他(它)们的共同追求都是一。

天宇不能澄清怕会分裂,大地不能安宁怕会爆震,神灵不能应验怕人们会停止膜拜,溪谷里的水不能充盈怕会干涸,万物不能化生怕会灭亡,侯王不能为天下榜样怕会衰落。

所以说啊,权贵者要以位贱者为根本,位高者要以位下者为基石。因此侯王都自称孤、寡人、不谷,这不正体现了以位贱者为本吗?又难道不是吗?(因为得一)所以最高的赞誉就是没有被赞誉,不希求被雕琢后的华美如玉,而愿意做回被雕琢前的那块粗陋的顽石。

“注释”:昔:古时。

得一:由“抱一”而来,得一是抱一的结果。这里的一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数“一”的思想,万物自身均为一,万物追求与自身的和谐为抱一,实现与自身的和谐为得一。其次是“道生一”的思想,也即《老子》第14章中夷、希、微三者“混而为一”的“一”。道哲学中的“得一”命题和“抱一”命题中的“一”,均是上述两层含义的综合。也正因为有了“一”的第二层含义,才会有下文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之说。

清:澄清,清明。

宁:安宁。

灵:灵通,应验。

谷:溪谷。

盈:满,此处指水满。

贞:同“正”,当理解为榜样和标准。不少学者将“正”理解为君主,不妥。因为道哲学中“圣人”方为君主,而侯王则属于“佐人主者”。

致:追求。

将恐:恐怕会。下同。

发:同“废”。

歇:停止,歇息。

竭:干涸。

蹶:失足。此处当理解为衰落。

贵:位贵者。同下文“高”(位高者)

贱:位贱者。同下文“下”(位下者)

本:根本。

基:基础。

自谓:自称。

至誉:最高的赞誉。

琭琭:玉的美色。

珞珞:石块粗陋的样子。

“还原”:道是从无开始的,而德是从一开始的,所以德比道低了一个层次,因为一比无低了一个层次;所以德也就只能是从一开始而不是从道开始,“得一”也因此成为德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

自古以来万物都是从由道而生的“一”开始实现德的,任何存在者就它自身来说,都可以被描述为“一”。存在者实现与自身关系的和谐就是“一”外无为即“得一”,此为“得一”的第一层含义。另外,“一”作为夷、希、微三者“混而为一”的统一体,作为万物的基本构件,存在者也需要实现与其内部基本构件的和谐即“得一”。此为“得一”的第二层含义。既实现与自身的和谐,又实现与内部构件的和谐,方为“得一”的完整含义,万物也因此而有德。比如天得到一则寰宇澄清,地得到一则天下安宁,神得到一则灵验,溪谷得到一则水满,万物得到一则化生。侯工得到一则成为天下的榜样。他(它)们的共同追求,都是实现与“一”的和谐。

天宇不能澄清怕会分裂,大地不能安宁怕会爆震,神灵不能应验怕人们会停止膜拜,溪谷里的水不能充盈怕会干涸,万物不能化生怕会灭亡,侯王不能为天下榜样怕会衰落。

所以说啊,权贵者要以位贱者为根本,位高者要以位下者为基石。因此侯王都自称孤、寡人、不谷,这不正体现了以位贱者为本吗?又难道不是吗?(因为得一)所以最高的赞誉就是没有被赞誉,大德之人从不希求被雕琢后的华美如玉,而愿意做回被雕琢前的那块粗陋的顽石。

“批判”:从道也即宇宙关系方面进行分析,德是从得一开始的;而劝说的对象则是从侯王开始的而非圣人开始的,因为侯王也比圣人(即君主)低了一个层次。道对应于圣人,德对应于“佐人主者”。此为道哲学在本章给我们的暗示之一。

道哲学将最高的道德境界描述为“得一”。其中,存在者实现与内部构件的和谐,对侯王们来说就意味着要实现对底层人民的和谐,乃至对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存在者实现与自身关系的和谐,则意味着侯王们要实现自身同宇宙关系的和谐,具体说来就是要实现对上至君主圣人的和谐、对同僚的和谐、对世界万物乃至财富荣誉的和谐,而和谐的标准又是“一”。圣人们是“道”外无为,侯王们是“一”外无为。

四十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翻译”:只有在循环往复中道才能运动,只有处在柔弱状态道才能为人所用。天下万物都从有中化生而来,最初的有则是从道的无中而生。

“注释”:反:同“返”,循环,往复。

动:运动,此处指运动形式。

弱:柔弱。可理解为“一”的原初状态。

用:为人所用,功用。

有:存在即为有,此处当指“一”。

无:非个在即为无,此处当指“道”。

[还原]:为什么德要从“得一”开始呢?因为道的运动呈现循环往复过程,只有处在道运动过程的柔弱状态、也即起始状态,道才可能为人所用。本章简称为“释得一”。

只有在循环往复中道才会不停运动,只有处在柔弱状态道才能为人所用(物之道只有为人所用,方才化为人之德)。天下万物都从有中化生而来,最初的有则是从道的无中而生。只要不断地倒推回去,就能发现道的循环运动。德也因此需要随着道的循环而循环,也要像道那样守弱才能为人所用。

“笔者按”:将“反者道之动”理解为道的反向运动,是一种阴谋论。其结果会导致人为,故与《老子》的原意不符。

“批判”:道为何要处在柔弱状态才能为人所用?因为柔弱状态中的道处在起始阶段。大德从事物运动的起始处开始,也就意味着要从关注社会的底层开始,要从关注自身的原初状态开始。

如此,既解释了“得一”的原因,又给德提出了随道循环往复的要求。这才是本章的核心意义所在。

四十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翻译”:上德人士听说了道,会努力践行。中德人士听说了道,似相信又不相信。下德人士听说了道,大声嘲笑,如他不嘲笑还不足以说明他听到的就是道。

所以,古人有名言如下:原本光明的道看起来却是暗昧的(因为道无形),前进的道看起来像是后退的(因为道守弱且循环往复),平坦的道看起来像是崎岖的(因为道变化无穷);至高的德反而像是溪谷(因为道守微),至白的德看起来反而像是有墨污的(因为道循环往复且物极必反),宽广的德看起来像是不足的(因为道守虚),强健的德看起来像是衰弱的(因为道守初守弱),质朴的德好像是空泛的(因为道守虚且无形)。至大的方形是看不见棱角的,至大的器物总是要慢慢地制成,至大的天地之道的声音是无音之声,至大的天地之道的形象是没有形状的。因为至大的道总是隐身于无名之前。

也只有道,才善于施与万物且能化成万物。

“注释”:上士:上等人士,结合前文当理解上德人士。下文的中士、下士同此理解。

勤:勉力,尽力。

若存若亡:似有似无,信则有,不信则无。

不笑不足以为道:下士不笑不足以说明他所听的就是道。

建言:立言。

进道:前进的道,道也总是向前的。

夷:平坦。

类:同累。此处与平坦相对,当理解为“崎岖”。

上德:德的至高境界。

谷:溪谷。

辱:污,黑色的污垢。

广德:宽广的德。

建德:强健的德。建,同“健”。

偷:薄,衰弱。

质德:质朴的德。

渝:空泛,虚浮。

大方:至大的方形。

隅:角。此处指方形的棱角。

大器:至大的器物。

晚成:慢慢的制成。晚,慢。

大音:至大的音,此处当理解为天地道之音。并非是指特别洪亮的声音。

道隐无名:道隐蔽在无名之前。参阅《老子》第1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贷:施与,给予。

成:化成。

“还原”:虽然通过上一章我们认识了道的循环往复,但因为道的原初状态是隐藏在无名之前的,只有德行高的人士才有可能认识到道的存在。本章就讲一讲“道隐无名”及由此而来的道和德的相关特征。

理解了大道的上德人士听说了道,自然会努力践行。对大道一知半解的中德人士听说了道,也只能是半信半疑。对大道视而不见的下德人士听说了道,只会大声嘲笑,如他不嘲笑还不足以说明他听到的就是道。

所以古人很久以前就给出了经典解释:原本光明的道看起来却是暗昧的(因为道无形),前进的道看起来像是后退的(因为道守弱且循环往复),平坦的道看起来像是崎岖的(因为道变化无穷),常人只能见其一而不能由此及彼;至高的德反而像是溪谷(因为道守微),至白的德看起来反而像是有墨污的(因为道循环往复且物极必反),宽广的德看起来像是不足的(因为道守虚),强健的德看起来像是衰弱的(因为道守初守弱),质朴的德好像是空泛的(因为道守虚且无形),常人对这些也是无法理解的。至大的方形是看不见棱角的,至大的器物总是要慢慢地制成,至大的天地之道的声音是无音之声,至大的天地之道的形象是没有形状的,这些更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至大的道总是隐身于无名之前。宇宙关系总是存在于任何存在之前,包容着全部存在,又同时在任何存在之中,上述诸多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说,也只有道才善于施与万物且能化成万物。

“批判”:本章由德而论道,再由道论及德,最终的结论当落在“道隐无名”及由此而来的道和德的具体特征上。正确理解这些特征,一是需要将道还原为宇宙关系,二是需要将道哲学视为整体、且将本章与上下各章联系起来看。

从第四十二章开始,一直到第五十六章,《老子》都在谈论习德的具体方法和原则,而第三十九章的“得一”属于总的原则。将它们综合在一起,习德之法就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四十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翻译”:道首先化生出夷、希、微三者统一的“一”即太一,太一化生为二即阴阳,二再化生出三即多样性的混合,三的多样性混合中最后化生出宇宙万物。万物顺道前行后面是阴前面是阳,不断吸收阴阳二气借以实现同道的和谐。

人性所厌恶的,无过于孤、寡、不足之类,但王公们却以它们为自称。所以说事物的发展规律是,有时被减损反而会增益,有时被增益反而会减损。

人们常提起的警言,我也用它来进行习德的教育:“强横的人不会有好的结果”。我将以这句警言作为习德教育的开始。

“注释”:一:太一,太极。与《老子》第十四章“混而为一”的“一”有联系。旧说“混沌的原始之气”,也通。

二:指阴、阳二气。阴、阳本是事物运动的两种状态,此处承下文当理解为“阴、阳二气”。也可从一般意义上理解为混沌后的两两对立状态。

三:当指阴、阳二气混合的状态,属于阴、阳之后的第三种状态,故曰“三”。也可从一般意义上理解为“对立后的统一状态”。旧说指天地人。

负阴:背负着阴,依托着阴。

抱阳:怀抱着阳,吸取着阳。

冲气:阴、阳二气的对立运动与相互调节。

和:动态的均衡。

孤寡不谷:孤,独;寡,少;不谷,不善。

以为称:以(之)作为自称。

人之所教:别人的用来教导的话。

强梁:强横。

不得其死:不得善终,没有好的结果。

教父:习德教育的开始。教,此处当理解为习德教育。父,根源,当理解为“宗旨、开始”。

“还原”:讨论了“习德”的基本原则之后,从本章开始将讨论“习德”的具体原则和要求。而在所有的具体原则中,“非强”则是第一个需要被明确的原则,并因此成为“习德”规范的开端。

道首先化生出夷、希、微三者统一的“一”也即太一,因此“得一”也就成为习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太一又化生为二即阴、阳二气,二再化生出三即多样性的混合,三的多样性混合中最后化生出宇宙万物。万物在宇宙关系中顺道前行,后面是阴前面是阳,不断吸收阴、阳二气借以实现与道的和谐。这就容易给人一种误解,似乎阳总是越多越好——阳越多事物发展得越快,其实这是极其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顺道而为,因为当你人为地干扰道时,结果会适得其反。

王公们也是明白这一点的。他们知道,人性所厌恶的,无过于孤、寡、不足等名称,但王公们却以人们所厌恶的名称为自称所以说事物的发展规律是,有时被减损反而会增益,有时被增益反而会减损。

人们常提起的警言,我也用它来进行习德的教育:“强横的人不会有好的结果”。我将以这句警言作为习德教育的开始。

“批判”:为何将“非强”作为习德规范的开始?大致可以找到以下原因。从“道”的层次来说,因为道守微、守弱、守小,故得道之人不仅需要“非强”,而且得道(即德)之路也只能是从“非强”开始。“非强”是德的最低标准,因而也就成为习德的起始点。从“德”的层次来说,“得一”总原则的两个具体含义(与底层和谐、与自身和谐)都要求“非强”。接下来的第四十三章谈论的“至柔无为”规范,显然高于“非强”,由此可以推定,“非强”只能是习德规范的开篇和起点。简而言之,要习德,先“非强”。

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翻译”:天下最柔弱的道,能自由穿行于天下最坚硬的物体中。无形的道可以自由出入于没有间隙的物体中,我从中认识到道外无为的益处:无需言语的教化,道外无为的收益,天下没有什么道理能比得上它们。

“注释”:至柔:最为柔弱的东西。承上下文当指“道”。一说指“水”。

驰骋:自由穿行。

至坚:最为坚硬的物体。

无有:没有获得存在的东西,当指道。

无间:没有间隙。间,间隙。

不言:不需要言语。

希:同“稀”,少有。

及:比得上。

“还原”:习德若止于“非强”,是远远不够的。上德之人还需要从“非强”开始,追求“至柔无为”。能像道那样“至柔无为”的德,自然是大德。

天下最柔弱的道,能自由穿行于天下最坚硬的物体中,没有一样物体中没有道。无形的道可以自由出入于没有间隙的物体中,也没有任何地方没有道存在。我也正是从上述道理中认识到道外无为的益处:万物无需言语的教化,其结果是顺道而自化;圣人道外无为的收益,就是天下事物没有什么不是由道所为。天下没有什么道理能比得上这两点启示了,如果你的德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也就没有什么德比你再高的了。

“批判”:由“非强”起到“至柔无为”止,中间当有诸多层次,第三十八章和第四十一章的相关论述此时可作为参考。本章和上一章可看成是习德之路的静观分析,“非强”与“至柔无为”都是静观分析的结果,给习德者指明了一条道路。后续几章则侧重于习德的方法和途径,善知、清静等都属于人的修为。如将此两章论述比喻为习德路线图的话,后续的几章则属于穿越这一路线图的要领。习德之路因此而完整。

四十四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翻译”:名誉和生命哪一个更为宝贵?生命与钱财哪一个更为重要?得到与失去哪一个更为不利?(估计没人能说得清楚)所以,过分的爱惜必然会导致极大的耗费,藏得越多反而会损失越大。

知道满足就可能不遭受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可能远离失败,(善于知道这些道理的人)才可以永保长久。

“注释”:名:名声。

身:身体,延伸为身家性命。

亲:亲近,这里指宝贵。

货:财货,钱财。

多:重要。

得:获得。

亡:无,失去。

病:危害,祸害。

甚:过分。

大费:极大的耗费。

厚亡:大量的损失。

不辱:不受辱。

殆:危险。

“还原”:习德的第一个具体要领是“善知”,即与道和德相和谐的知,而非世人的弄巧之智。善知者可以长久。

可以这样设问:名誉和生命哪一个更为宝贵?生命与钱财哪一个更为重要?得到与失去哪一个更为不利?估计没人能说得清楚。所以,过分的爱惜必然会导致极大的耗费,藏得越多反而会损失越大。这就是道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上述启示,可以先确立两点善知:知足和知止。知道满足就可能不遭受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可能远离失败,善于知道这些道理的人才可以永保长久。

“批判”:《老子》第三十二章谈论知止,其后的第三十三章谈论知行。知止源于知物、识道,知行源于知人、识己。统一两者的则是知足,“知足”的概念首次出现是在第三十三章。本章作为“德经”的内容之一,可以看成是第三十二、三十三章作为“道经”内容的延续,前后可以互读、互释。其共同的目的,也都是为了实现人在道中的长久存在。

四十五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燥,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翻译”:最完满的看起来也有不足的地方,但使用起来没有什么残破;最充实的看起来也有虚的空间,但使用起来没有穷尽。最直的看起来也有弯曲,最灵巧的看起来也有笨拙,最善辩的看起来也有词穷的时候。静心能战胜烦躁,寒冷能克服炎热,无为清静是天下万物的正德。

“注释”:大成:最为完满。

用:功用,使用。

弊:通“敝”,残败,衰竭。

缺:缺损,不足。

盈:满。

穷:穷尽。

屈:弯曲。

拙:笨拙。

讷:不善言语。

正:规律,样式,此处当翻译为“正德”。

“还原”:为什么要知足、知止呢?因为天下万物没有什么是最完美无缺的,等你清静下来就能明白这一切,清静无为也因此成为天下万物的正德。

天下万物中,那些最完满的看起来也有不足的地方,但使用起来没有什么残破;最充实的看起来也有虚的空间,但使用起来没有穷尽。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比如最直的看起来也有弯曲,最灵巧的看起来也有笨拙,最善辩的看起来也有词穷的时候,等等。你只要静下心来就能明白这一切,静心能战胜烦躁,寒冷能克服炎热,无为清静是天下万物的正德。

“批判”:本章不仅为上一章中的“知足”、“知止”主张提供了理论支持,还进一步得出了“清静为正”的观点。明白了以上道理,你就能清静无为。反过来,你能清静无为,也就能明白以上道理。由知足、知止,到知“清静无为”,再到知“清静为正”,既属于知的不同境界,更属于德的不同境界。

四十六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也。

“翻译”:天下如果是顺道而治以至社会太平,战马就会退回到耕地上施肥播种;天下如果背道而治以至战乱连连,母战马就会在战场上生产小马。

罪过中没有比贪欲更可怕的了,祸害中也没有比不知道满足更严重的了,过错中也没有比一味欲求更大的了。所以,能通过心里知足而实现心满意足的人,永远都是充足的。

“注释”:有道:顺道而治。

却:撤退,退还。

走马:奔跑的马,指战马。

以粪:用来施肥。

无道:背道而治。

戎马:战马,承下文当指母战马。

郊:郊野,战场。

罪:罪过,罪恶。

可欲:有所贪欲。

祸:祸害。

不知足:不知道满足。

咎:过失,过错。

欲得:想得到,欲求。

知足之足:通过知道满足而实现满足。之,到,实现。

常足:永远充足。常,永远,总是。

“还原”:如果你能做到“清静为正”,就能认识到人的不满足和贪欲都是极不应该的,就能通过心里知足而实现满足,就能实现永远的充足即“知足常足”。

统治者如能知足,天下就能顺道而治,社会就会太平,战马就会退回到耕地上施肥播种;统治者如果不知足,天下就会背道而治以至战乱连连,连母战马都会在战场上生产小马。知足与不知足之间,差别竟如此之大。

罪过中没有比贪欲更可怕的了,祸害中也没有比不知道满足更严重的了,过错中也没有比一味欲求更大的了,人的不知足和贪欲是罪恶与祸害的根源。所以,能通过心里知足而实现心满意足的人,永远都是充足的。

“批判”:本章的“知足常足”与上一章的“清静为正”是一脉相承的,“知足常足”属于“清静为正”的结果与回报。

四十七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翻译”:不用走出门,能知晓天下大事;不用看窗外,能明察自然规律。出外走得越远,所能知晓的越少。因此圣人无需远行就能知晓天下,无需观物就能明白道理,不用作为就能获得成功。

“注释”:户:门户。

知天下:推知天下事。

窥牖:从窗户里探头向外看。牖,窗户。

天道:自然之道。天,自然。

名:同“明”,明白。

不为而成:无为而能获得成功。

“还原”:如果人人都能知足常足,如果天下有道,则圣人就能“不为而成”。因为道即宇宙关系就能成就一切。

如此一来,不用走出门,能知晓天下大事,因为天下大事都顺道而行;不用看窗外,能明察自然规律,因为自然规律也顺道而行。出外走得越远,所能知晓的反而越少,因为你体悟道的时间少了。因此圣人无需远行就能知晓天下,因为可以顺道预知;无需观物就能明白道理,因为可以顺道推理;不用作为就能获得成功,因为道无为而无不为。

“批判”:本章承接上一章省略了两个前提,一是人人都能知足常足,二是天下有道。即使有了两个前提,“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的观点多少有点玄学色彩。这一情况在道哲学中是十分罕见的。

四十八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翻译”:求学仁义要求每天都能增加未知的知识,追寻大道则要求每天都要抛弃已有的知识,抛弃了还要抛弃,最终达到道外无为的境界,道外无为也就无所不为。

治理天下就要抱定道外无事的心态,等到你想要做一番事情,也就不配来治理天下了。

“注释”:为学:学习,特指与“为道”相反的“学习”,故翻译为求学儒家学说。

日益:每天都增加。益,增加。

日损:每天都减少。损,减少。

以至于:最终达到……境界。至,到达。

取:治理。下同。

常以无事:以无事为常。

及其:等到。及,到。

有事:有为,人的妄为。

“还原”:学仁义之术求多,所以要“日益”,行宇宙大道求少,所以要“日损”。简称“学益道损”。

求学仁义之术要求每天都能增加未知的知识,它们都属于道外的知识,属于人为的结果。追寻大道则要求每天都要抛弃已有的知识,抛弃这些人为的教条。抛弃了还要抛弃,最终达到道外无为的境界,道外无为也就无所不为。

治理天下就要事先抱定道外无事的心态,等到你想要做一番事情,也就不配来治理天下了,因为你已经打算人为了。

“批判”:“学益道损”是习德之法的基本规律,和学习仁义之术有着根本上的路径差异。至于这差异的根本来源,则是道哲学中的“道”属于自然秩序,而非人为秩序(尽管该秩序已经为人所把握)。道哲学的核心思想,就是主张人的秩序向自然秩序的回归,人消极地实现同自然秩序的和谐。

四十九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浑焉。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翻译”:圣明的统治者没有个人之心,只是将老百姓的心作为自己的心。善良的人圣人善待他,不善良的人圣人也善待他,德要求我们善待他。有信誉的人圣人相信他,没有信誉的人圣人也相信他,德要求我们信任他。

圣人以无私无为之心对待天下,让天下人都回到混沌纯真的时代。老百姓也就竖起耳朵睁大眼睛专注于视听,圣人将他们都视为儿童。

“注释”:无常心:没有一己之心。常,固有,延伸为“固有一己”。

以百姓心为心:道在“为心”上的表现形式。

善之:善待他。

德善:德规定我们要善待。善,善待。

信:守信。

德信:德规定我们要信任。信,信任。

歙歙:收敛而无欲的样子。这里指圣人自己歙歙。

浑浑:混沌纯真的样子。这里指天下百姓浑浑。

注其耳目:专注于视听。注,专注。

“还原”:为道日损的又是什么内容呢?首先就是一颗为己之心。如果每天都减少一点一己之心,最后就能达到“圣人无心”的境界。

圣明的统治者没有个人之心,只是将老百姓的心作为自己的心。这与圣人没有个人之为、以道之所为为自己之为是同一个道理。善良的人圣人善待他,不善良的人圣人也善待他,为什么要如此呢?因为这是德要求我们善待他。有信誉的人圣人相信他,没有信誉的人圣人也相信他,为什么要如此呢?因为这是德要求我们信任他这也就是行不言之教的道理。

圣人以无私无为之心对待天下,让天下人都回到混沌纯真的时代。老百姓也就竖起耳朵睁大眼睛专注于视听,而不妄作非分之想了。长此以往,最终他们也都没有了一己之心。这个时候,圣人就可以将他们都视为纯真的儿童了。

“批判”:以圣人无一己心开始,以百姓皆为儿童结束,能如此,则道归天下无疑。老子的理想国就是一个童心世界:一位无心的家长领着一群天真的儿童,嬉戏于天地之间。美确实是很美,但统治者听了会采纳吗?

将“圣人无心”同天地“不自生”及域中有“四大”等命题结合起来,就能发现其共同点均源自于道的关系属性。因为圣人不是个在的人,而是伦理关系的载体,所以只能是无心。

五十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兑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翻译”: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获得长寿的可能性有十分之三,夭折的可能性有十分之三,本可以长寿但因妄动而致中途死亡的又有十分之三。这些(中途死亡的)又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们追求养生太过分了。

听说善于养生的人,陆地行走不会遇见犀牛和老虎,进入战阵不会遭遇兵器伤身。犀牛没有机会对他使用利角扎他,老虎没有机会对他使用利爪抓他,兵器没有机会对他使用锋刃刺他。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永远立在不死之地。

“注释”:出生人死:指从生到死的过程。

徒:通“途”。结合上下文翻译为“可能性”。

十有三:十中有三,十分之三。

动之死地:妄动而致死。

生生之厚:养生太过了。生生,使生命得以生存,养生。厚,甚,过分。

陆行:陆地上行走。

兕:犀牛。

入军:讲入战阵。军,战阵。

不被甲兵:不披铠甲,不带兵器。被,通“披”。

无所:没有地方,当理解为“没有机会”。

投其角:扎出它的利角。投,当理解为扎。

措其爪:抓出它的利爪。措,当理解为抓。

容其刃:刺进它的锋刃。容,进入,当理解为刺。

无死地:不死之地。

“还原”:社会很险恶,统治者能做到无心吗?其实,只有那些无心的人,才是善于养生的人,才会立于不死之地。简称“无死地”。

从生死的规律来看,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获得长寿的可能性有十分之六,夭折的可能性只有十分之三,但问题是那些本可以长寿但因妄动而致中途死亡的竟然也有十分之三。这些中途死亡的又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他们追求养生太过分了。过分追求养生,也是一种妄动。

听说善于养生的人,也就是那些善于顺道而为的人,他们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见犀牛和老虎,进入战阵也不会遭遇兵器伤身。犀牛没有机会对他使用利角扎他,老虎没有机会对他使用利爪抓他,兵器没有机会对他使用锋刃刺他。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永远立在不死之地。

“批判”:如果圣人无心得像一个儿童,犀牛、老虎和兵器还会伤害他吗?过于养生的人,必然要搜刮天下,本身就是在制造伤害自己的犀牛、老虎和兵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章中的犀牛、老虎、甲兵等都只是一种比G俞的说法,但还是容易造成玄学色彩。如将其视为道哲学自由对待客体的一种美学态度,则一切均可理解。

五十一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翻译”:无形之道化生万物,道化之德养育万物,物质赋形万物,趋势成就万物。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无形之道而推崇道化之德的。道的被尊崇,德的被推崇,没有谁给万物发出指令而只是永远按照万物自身的样子运行。

所以,道化生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成长繁育,使万物结果成熟,使万物得以养护。化生万物却不占有,无为无不为却不恃功,使万物成长却不加丝毫控制。这就是道的无形大德。

“注释”:道生之:无形之道化生万物。生,化生。之,指代万物。下同。

畜:养育。

形:使之成形,赋形。

势:趋势,道的趋势。

成:成就。

尊道:以道为尊。

贵德:以德为贵。

莫之命:莫命之,没有谁指令万物。命,命令。之,万物。

常:永恒,永远。

自然:自身的样子,与自身和谐,同“抱一”。

长之育之:使万物成长使万物繁育。

亭之毒之:使万物结果使万物成熟。亭,通“成”,结果。毒,通“熟”,成熟。

养之覆之:养育万物并蔽护万物。覆,覆盖,作蔽护解。

生而不有:化生万物却不占有。有,占有,据为己有。

为而不恃:无为无不为却不恃功。为,无为之为。恃,恃功。

长而不宰:使万物成长却不主宰它们。宰,主宰,控制。

玄德:道的无形之德。

“还原”:为什么说“无心无死”呢?因为它根源于道的无形大德即“玄德”。道无心,不有、不恃、不宰,倘若圣人能获得“不有、不恃、不宰”的无心之德,也就“无死地”。因为此时的圣人和道一样,都不再是个在形式而是获得关系形式了。

无形的道即宇宙关系化生了万物,被道规定的德养育了万物,物质赋形万物,道的趋势成就万物。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无形之道而推崇道化之德的。道的被尊崇和德的被推崇,都是道和德“无心”的结果,也没有谁给万物发出指令,道、德和万物都只是永远按照自身的样子运行而已。

所以,道化生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成长繁育,使万物结果成熟,使万物得以养护。也正因为道和德“无心”,它们化生万物却不占有,无为无不为却不恃功,使万物成长却不加丝毫控制。这就是道的无形大德,道的无形大德自然会立于“无死之地”。

“批判”:道德无私心,以万物之心为心。善养生者,当以道德之心为心;善治国者,当以百姓之心为心。私心者死,生死之途十有其三;无心者无死,茫茫入海能有几人?老子留五千言,出函谷关,骑青牛绝尘而去,个中无奈几人能知?

自本章开始,至第五十六章结束,属于“得道有法”,中的总结部分。

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得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生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遭身殃,是谓习常。

“翻译”:天下有形万物由德开始,德为万物的根本。认识万物根本大德,就可以进一步认识天下万物;反过来,认识了万物,也要能追溯并坚守万物的根本大德。能如此,就终生没有危险。

堵塞住心洞,关闭上心门,一生都没有劳苦病疾。打开心门,满足心事,那就一辈子也得不到救治了。

能洞察微小叫做“明”,能守住柔弱叫做“强”。能借用道的光辉,实现内心的明亮(即无心),不要遭受身体之灾,也就是坚守永恒之道。

“注释”:天下有始,天下有形万物从德开始。有始,非“无名,天地之始”,而是“有名,天地之母”,故“有始”特指有形万物的开始。具体的讲,就是始于“一”、始于“德”,而非“始于道”。这也是德经与道经的区别所在。

天下母:天下万物的根本。

既知其母:认知到万物的根本之后。既,继某某事之后。知,认知。其母,万物的母亲,这里指大德。下同。

以知其子:借以认知万物。以,借以。知,认知。其子,大德的儿子,这里指万物。

复守其母:追溯并坚守万物的根本大德。复,回归,追溯。守,坚守。

没身:肉身消亡。没,消亡。

塞其兑:堵塞住它(承上文,当理解为“一己之心”)的洞口。塞,堵塞。兑,人体上的耳目口鼻等窍穴。

闭其门:关闭上它(承上文,当理解为“一己之心”)的出入之门。

勤:劳苦,忧虑等。

开其兑:打开心门,纵任欲望横流。

济其事:满足心事。济,满足。其事,私心所想之事,妄作之事。

不救:无可救治。

见小:洞察微小。此处的“小”当有两重意思,一是体积之微小,二是“一”在起始阶段的微小。

守柔:坚守柔弱之道德。道因无形(即“玄”)而柔弱,德因微小(即“一”)而柔弱。

复归:回归。

无遭身殃:不要遭受身体之灾。无,同“勿”,不要。

“还原”:认识了道的无形大德,我们就应堵塞心洞,关闭心门,去私心而守永恒,这就是本章要讨论的“习常”即坚守永恒之道。

“习常”的第一步是要认识到什么是“常”?常就是万物的根本大德,发源于无形的道。但人们所学习的“常”只能是德,而非道。道无形,只可悟之,不可习之。天下有形万物由德开始,德为万物的根本。只要认识了万物根本之德,就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天下万物;反过来,认识了万物,也要能追溯到万物的根本。能如此,就完成了习常,也就终生没有危险。

“习常”的第二步就是要去私心,以道德之心为心。堵塞住私心之洞,关闭上私心之门,一生都没有劳苦病疾。打开私心之门,满足私心所思之事,那就一辈子也得不到救治了。

“习常”的第三步是要能见小、守柔。能洞察微小之物叫做“明”,能守住柔弱之道叫做“强”。能借用道的光辉,实现内心的明亮(即无心之德),不要遭受身体之灾,就是坚守了永恒之道,也最终完成了“习常”。

“批判”:道无形,名为“无”,形为“玄”;德有形,名为“一”,形为“有”。物之无形源于道,物之有形始于德。

然而玄德乃无形之德,故玄德非“一”之德,乃“无”之德;非德本身,仅被道规定的德而已,属于德前身。玄德虽已由道出发,然而德未独立,当介于道和德之间。德既无形,心当无形。无形之心,即为无心。以无心之心,守无形之德,即为习常。

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翻译”:(通过前面的论述)使我坚定不移地认识到,行走在大道上,还要时刻提防着邪路。大道很远也很平坦,而普通人却喜好捷径和邪路。

如果我的庙堂很肮脏,田地被荒芜,仓库里很空虚,却穿着华丽光鲜,佩带着锋利的宝剑,过着饱食终日的生活,有着挥霍不尽的财富,那我就是强盗的头子。我就是无道的啊。

“注释”:介然:确然,明白无误的样子。介,读觉。

唯施是畏:唯畏施,时刻提防着邪路。施,读衣,同斜,邪路,小路。畏,惧怕,提防。

夷:远而平坦。

好径:喜好捷径小路。径,捷径,小路,邪路。

朝:庙堂。

除:同涂,污也。

服文采:穿着华丽的服装。服,穿。文采,华丽的服装。

带利剑:佩带锋利的宝剑。

厌饮食:吃饱喝饱。厌,满。

仓:粮仓。

有余:用之不尽。

盗夸:盗贼的头子。夸,大。

非道:无道。

“还原”:以我为例,如人不无心、习常,就可能成为盗贼的头子即“盗夸”。导致我们成为“盗夸”的,就是来自邪路的诱惑。

(通过前面的论述)使我坚定不移地认识到,行走在大道上,还要时刻提防着邪路的诱惑。大道很远也很平坦,而普通人却喜好捷径和邪路。两者的区别就是看你能否顺道而为。

如果我的庙堂很肮脏,不理祭祀;田地被荒芜,不事耕种劳作,仓库里很空虚,无从收获;却穿着华丽光鲜,佩带着锋利的宝剑,过着饱食终日的生活,有着挥霍不尽的财富,那我就是强盗的头子,我的财富肯定就是通过抢劫别人获得的。抢劫就是一条邪路,我就是无道的啊。

“批判”:《老子》以隐喻(和以我为例)的形式,批评了无道君权的强盗本质。因为君权合理性话题的先天缺失,决定了这一批评是无力的,更是无奈的。

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翻译”:(遵循大德)善于建立的不损害别人也不会被别人所夺,善于守持的不会遗失自己也不会被别人遗失,子子孙孙会因此而祭祀宗庙不绝。

一个人能修行大德,他的德行就能纯真;一家人能修行大德,他们的德行就会充沛;一乡人能修行大德,他们的德行就能成为榜样;一国人能修行大德,他们的德行就会丰厚;天下人都能修行大德,天下人的德行就能普遍而广大了。

所以,就应该通过个人的角度观察个人的修德,通过家族的角度观察家族的修德,通过乡里的角度观察乡里的修德,通过国家的角度观察国家的修德,通过天下的角度观察天下人的修德。我凭什么知道天下是这样的呢?就是通过这一方法。

“注释”:善建者不拔:善于建立的人不拔别人也不被别人所拔。此即“守一”而建,依据大德(即“一”)而来。建,建立。拔,拔除,夺走。

善抱:能“抱一”者方为善抱。

脱:脱离,遗失。

辍:中止。

修之于身:在一个人身上修行大德。修,修行。之,大德。下同。于,在。身,个人之身。

其德乃真:他的德行就能纯真。乃,是。真,纯真。在《老子》看来,大德即是真德。

余:本意为“多”,此处当翻译为“充沛”。

长:尊长,榜样。

邦:诸侯国。

丰:丰厚。

观:观察,考察。

何以:以何,凭什么。以,凭借。

知天下然:知道天下是这样。然,是这样。

“还原”:前三章分别论述了知玄德、明习常、戒盗夸,本章就讲一讲“修德”的几种境界,而最高的境界就是修大德于天下。

能够修大德(即“一”之德)的人,就是那些善建、善守的人。善于建立的人不损害别人也不会被别人所夺,因为他守的是他自己(即“一”),故因此既不会损害别人,别人也无法剥夺。善于守持的人不会遗失自己也不会被别人遗失,因为守“一”就是守住自己,守住了自己也就不会被别人遗失。子子孙孙会因此而祭祀宗庙不绝。

修大德自然是修德的最高要求,也是全社会修德的基本要求。一个人能修行大德,他的德行就能纯真;一家人能修行大德,他们家族的德行就会充沛;一乡人能修行大德,全乡人的德行就能成为他乡的榜样;一国人能修行大德,全诸侯国人的德行就会丰厚;天下人都能修行大德,天下人的德行就能普遍而广大了。而修德的最高境界,就是修大德于天下。

所以,应该通过个人的角度观察单个人的修德,通过家族的角度观察一个家族的修德,通过乡里的角度观察一个乡里的修德,通过国家的角度观察一个国家的修德,通过天下人的角度观察天下人的修德。其共同的基础和前提就是,修的是大德而非小德。我凭什么认识到修大德于天下就是这样的呢?正是通过“以一观一”、层层递进这样的方法推导出来的。

“批判”:所谓大德就是“一”之德。所谓“一”,就是存在者与自身的和谐;而“一”之德,就是身与身和谐之德,家与家和谐之德,乡与乡和谐之德,国与国和谐之德,天下与天下和谐之德,宇宙同自身和谐之德。

按此推理,天下与天下和谐之德,当为天下之大德,当为人类社会修德的最高境界。

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蜇,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翻译”:内秉有保厚大德的人,就像是襁褓中的男婴,毒虫不刺,猛兽不扑,恶鸟不抓。

男婴的筋骨虽很柔弱但握持东西很牢固,不懂得男女之性事但生殖器时常会勃起,(这是因为他的)精气非常充足;整天哭声不停却不沙哑,(是因为他的)元气十分纯和。掌握了纯和就认识了永恒,认识了永恒就是明智。

如果给这位男婴像大人那样的养生就会带来凶兆,让男婴的私心像大人一样的支配他的精气神就会导致早亡。因为事物提一早达至壮盛就将衰老,人们称这样的做法是没有顺道而为。没有顺道而为,就会早早灭亡。

“注释”:含德之厚:内秉深厚大德。含,内秉。德,此处指大德。厚,深厚。

赤子:初生的婴孩。结合下文当指男婴。

蜇:刺。

据:扑。

攫鸟:凶恶的鸟。

搏:搏击。

握固:握东西很牢固。

牝牡之合:男女之合。

全:同“朘”,指男性生殖器。

嘎:读杀,沙哑。

和:元气纯和。

曰:乃,则。

常:永恒为常。

明:明智,智慧。

益生:使生命得益,人为的养生。

祥:吉凶的征兆。这里指灾祸。

心使气:一己之心驱使体内之气。使,驱使。

强:同“僵”,死亡。

物壮则老:意即物早壮则老,事物提早达至壮盛就会提早衰老。老,衰老。

不道:非道,没有遵循大道。

已:停止,此处作“灭亡”解。

“还原”:修德有境界之分,含德有深浅、厚薄之别。含德深且厚者方为至高境界,犹如婴儿。能知和、知常,顺道而为而无不为。本章就讲一讲“含德”。

内秉有深厚大德的人,就像是襁褓中的男婴,毒虫不刺,猛兽不扑,恶鸟不抓。

男婴的筋骨虽然很柔弱,但握持东西却很牢固,不懂得男女之间的性事,但生殖器却会时常勃起,(这是因为他的)精气非常充足,顺道而为而非有意为之;虽然他整天哭声不停,却不沙哑,(是因为他的)元气纯和到了极点,这是宇宙大道赋予给他的而非他肆意妄为的结果。如能像男婴那样顺道掌握纯和就认识了永恒,认识了永恒就是明智。

如果给这位男婴像大人那样的养生就会带来凶兆,让男婴的私心像大人一样的支配他的精气神就会导致早亡。因为事物提早达至壮盛就将衰老,人们称这样的做法是没有顺道而为。没有顺道而为,就会早早灭亡。

“批判”:含德能达到婴儿状态,只是第一步。之后还需要一直保持,一直顺道而为,不能益生、有心、使气,否则就会半途而废。

不益生、有心、使气,方为纯和。含德则气足,纯和则气足,含德、纯和、气足能三位一体,方为至德。气足可视为含德之量,纯和可视为含德之质,非气足不能纯和,非纯和不能气足,含德统领气足与纯和,并达至至德之境界。

五十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翻译”:认识大道的人没有人为的说教,喜欢人为说教的人没有认识大道。堵塞住心窍,关闭上心门。遇到尖锐锋芒挫平它,遇到纷乱化解它,遇到光芒同辉于无形,遇到微尘藏身于其中,这样的状态就是万物化于无形且最终统一于道。

所以人们既无法因得道(即德)而与道更为亲近,也无法因得道而与道疏远,既无法因得道而有利于道,也无法因得道而加害于道,既无法因得道而使得道更为珍贵,也无法因得道使得道趋于贬值。(正因为如此)所以道被天下人所看重。

“注释”:知者不言:认识大道的人没有人为的说教,也即知者“行不言之教”。不言,即不言之教。

塞其兑:堵塞住心窍。兑,耳目口鼻之窍。

闭其门:关闭上心门。

锐:锋芒也。

纷:纷乱。

和其光:与其光和,与万物之光同辉映。和,和谐,此处当翻译为“同辉、辉映”。

同其尘:混同于万物的微尘中。同,混同。

玄同:化为无形,统一于道。玄,黑色,此处当理解为“无形”。同,统一(于道)。与第四章中的“似或存”可互释。

得而亲:因得道(即上文中的“玄同”之道)而与道更为亲近。宾语“道(即‘玄同’之道)”承前省略。

为天下贵:被天下人所看重。贵,以为贵,看重。

“还原”:能修大德、能含大德,方能达到“玄同”,即能与“道”一起同化万物于无形,达至泯灭了一切亲疏、利害、贵贱之分的大德境界。

认识大道的人没有也不需要人为的说教,喜欢人为说教的人没有认识大道。认识了大道的人只需要堵塞住心窍、关闭上心门,顺道而为就可以了。道遇到同它不和谐的锋芒就能挫平它,所有的锋芒都会在道中消失;道遇到纷乱能化解它,所有的纷乱都会在道中消解;遇到光芒能同辉于无形,究竟是道同辉于光还是光同辉于道呢,无人知晓;道遇到微尘能藏身于其中,即使在最微小的存在物中也有道存在。

所以,人们既无法因得道(即德)而与道更为亲近,也无法因得道而与道疏远,既无法因得道而有利于道,也无法因得道而加害于道,既无法因得道而使得道更为珍贵,也无法因得道使得道趋于贬值。(正因为如此)所以道被天下人所看重。人们如能像道一样泯灭了一切亲疏、利害、贵贱之分,能与万物统一于无形,也就达至德的最高境界了。

“批判”:有形之同,乃为有限之同。无形之同,方为无限之同。有形之同,可同于无限种有限形式。无形之同,则同于唯一的无限之道即宇宙关系。

能与万物同于无限之道,即为得大道之人,即为实现至德之人。无形之大道,泯灭了一切亲疏、利害、贵贱之别。无限之至德,同样没有了亲疏、利害、贵贱之分。

至此,修德之路宣告完成。

同类推荐
  • 中国儒学年度热点·2016

    中国儒学年度热点·2016

    近年来,儒家在当代中国思潮中异军突起,再次自成一家,与自由派、新左派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影响力越来越大。本书主要汇集2016年度发生在儒学领域的重大思想文化热点,既包括文化评论,也包括学者对谈及媒体采访,集中反映了中国儒学进展情况和现状,见证当代儒家重大事件,主要聚焦于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的讨论、康有为思想的回潮、民间读经的争论,时间展示中国儒学的探索性思想成果。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经久不衰。
  • 大学论·学习创新论

    大学论·学习创新论

    事实与价值认同是每个生命体思想理念与行为发生的前提,所不同的是思想理念产生是以事实理性为基准,而行为的发生却是以价值性为前提的。
  • 借力而行,化零为整的整合时代

    借力而行,化零为整的整合时代

    对于整合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更好的时代。改变思维,你只需要多行动一步,从整合中去找寻你所需要的一切,成功自然就会到来!
  • 伦理学概论

    伦理学概论

    本书作者以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研究思路为逻辑依据,从人性问题开始探讨伦理学何以必要和何以可能的问题,在经过对道德起源、道德本质和道德修养等诸问题的探讨之后,以理想人格的塑造作为理论的逻辑归宿,其理论显示了相当的完整性与独创性。
热门推荐
  • 领域之绝对防御

    领域之绝对防御

    当网络小说与电影剧本相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作品?本书按照电影剧本“三幕式”结构书写。……魔兽山脉。“大伯,刚刚有一条大蛇欺负我。”小黑眼泪巴巴地说道。猪皇:“嗯?带本皇去看看!”大蛇卒。
  • 仙诏之缘

    仙诏之缘

    萧恒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羽山弟子,因为在院试中无意认识了剑仙向以渐,从此,踏上了一条被鲜血染红的仙路。
  • 网游之轩辕神器

    网游之轩辕神器

    一个辞职的少年,正不知该怎么办时,他引来了《天命》的开服,刚被辞职的他,准备在游戏中干一番大事业,在两年的时间里,他不但成为了世界富豪,而且在游戏中成为了一代霸主
  • 无上神尊

    无上神尊

    修真界巅峰存在的林帆被逼自爆,灵魂重生在一普通家庭中,且看他如何站在世界之巅
  • 乡村逍遥小神医

    乡村逍遥小神医

    小农民种果园,开工厂,日进斗金,妙手神医,高官达贵跪求上门。
  • 诸神使者

    诸神使者

    诸神选定的使者,被投放到了一座强者为尊的异世界大陆搏斗厮杀。为了更加强大的力量,为了摆脱如蛆附骨般的死亡阴影,也是为了能够回到记忆最深处有着温馨和幸福的老家,举世皆敌!谨记,永不软弱!
  • 墨少的王牌少女

    墨少的王牌少女

    她天赋异常,却被当成孤儿收养。多年后,亲生父母找上门哥哥们把她宠上天,她却……秦飒:“我妹妹很可爱,很喜欢哭,不要惹她。”槿汐却在子弹中飞舞,浑身是血也不掉一滴泪。秦宸:“我妹妹很单纯,不要碰她。”槿汐却被小混混老大称汐姐。秦温:“我妹妹成绩不好,不要欺负她。”槿汐却得到了全球第二黑客的称号。大佬给她端茶送水,国际汽车设计师硊求拜师……她无所不能,众人以她为王。众人听了就闻风丧胆的世界顶级人物墨少却被吃的死死的!
  • 破之马面

    破之马面

    由于派系争斗,创立六道轮回的大神被迫害,司职六道轮回的马面被迫投胎转世成为一介屌丝李逸。同伴都被困,无人能够帮助自己。且看李逸如何度过层层艰难险阻,恢复真身,拯救大神.....
  • 守夜笔记

    守夜笔记

    太阳落山了,我才开始了一天真正的生活。虽然我出身在不知岁月的神话时代,但生活在如今的夜空下,那我将为世人等来他们的每一个黎明。安静的睡吧!你们的夜将由无数个我这样的人来守护!
  • 纷纭录

    纷纭录

    这本书,是一个没有知识储备的新手作者,所写的一本没有大纲的新书,作者想要讲述的故事,是用他经历过迷茫之后仅剩的一点想象力所编造出来的虚幻故事,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是即使身处困顿也仍然坚持着的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读者也许会觉得这本书写得不好,其实作者也这么觉得,但是作者会一点一点慢慢写下去,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作者会突然看到一点灵光,然后写出一些让人喜欢的作品,又或许,读者能从这些文字里面找到一些前进的动力,然后受到鼓舞给作者投几张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