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03900000013

第13章 纪志篇(9)

李广已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出边塞以后,卫青捉到敌兵,知道了单于住的地方,就自己带领精兵去追逐单于,而命令李广和右将军的队伍合并,从东路出击。东路有些一迂回绕远,而且大军走在水草缺少的地方,势必不能并队行进。李广就亲自请求说:“我的职务是前将军,如今大将军却命令我改从东路出兵,况且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到今天才得到一次与单于对敌的机会,我愿做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大将军卫青曾暗中受到皇上的警告,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要让他与单于对敌,恐怕不能实现俘获单于的愿望。那时公孙敖刚刚丢掉了侯爵,任中将军,随从大将军出征,大将军也想让公孙敖跟自己一起与单于对敌,故意把前将军李广调开。李广当时也知道内情,所以坚决要求大将军收回调令。大将军不答应他的请求,命令长史写文书发到李广的幕府,并对他说:“赶快到右将军部队中去,照文书上写的办。”李广不向大将军告辞就起程了,心中非常恼怒地前往军部,领兵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后从东路出发。军队没有向导,有时迷失道路,结果落在大将军之后。大将军与单于交战,单于逃跑了,卫青没有战果只好回兵。大将军向南行渡过沙漠,遇到了前将军和右将军。李广谒见大将军之后,回到自己军中。大将军派长史带着干粮和酒送给李广,顺便向李广和赵食其询问迷失道路的情况,卫青要给天子上书报告详细的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大将军派长史急切责令李广幕府的人员前去受审对质。李广说:“校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我现在亲自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对质。”

【原文】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不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译文】

到了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去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的所有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的不认识的,也不论老的少的都为李广落泪。

【原文】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译文】

太史公说:“《传》里说:‘在上位的人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去行动;在上位的人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命令,(人们)也不会听从。’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我看到李将军朴质厚道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于言辞。等到他死的那一天,天下无论认识他的抑或不认识他的,都为他深感悲痛,他那忠实的品质确实得到士大夫们的信任。俗话说:‘桃树、李树不会说话,(可是)树下自然地(被人们)踩成一条小路。’这句话虽然浅显,(但是)能够说明大道理。”

屈原列传

【原文】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一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诌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以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共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译文】

屈原,名平,和楚国王族同姓。他担任楚怀王的左徒。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深明国家安定与动乱的道理,擅长辞令。屈原入朝就和楚怀王商议国家大事,以便颁发命令;在外就接待宾客,与诸侯交往。楚怀王十分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屈原职位相等,与他争夺宠信,而内心嫉妒屈原的才能。有一次,楚怀王指派屈原制订法令,屈原刚起草,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想夺取这份草稿,屈原不给。上官大夫于是就诽谤他说:“大王委派屈原制订法令,众人没有谁不知道的。每颁布一项法令,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这么做’。”怀王因此恼怒而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怀王这么容易听信别人,让谗言谄媚蒙蔽了明辨,奸邪歪曲伤害了公道,使端方正直的人不为所容,所以忧愁深思而写成了《离骚》。所谓离骚,就是遭遇忧患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始祖;父母,是人类的根本。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就会反思本原。所以,劳苦疲倦到极点的时候,就会呼唤上天;病痛惨恻的时候,就会呼叫父母。屈原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事奉他的国君,而谗邪小人却从中挑拨离间,这处境可说是困窘到极点了。诚信却受猜疑,忠直却遭诽谤,怎能没有怨愤呢?屈原写作《离骚》,大概是因为怨愤而产生的。《国风》中的诗好色而不淫,《小雅》里的诗虽然抒发了幽怨讥讽的感情,但不至提倡暴乱,像《离骚》这首诗,可说两者兼而有之。《离骚》从上古称述帝喾的事迹,至近代称道齐桓公的霸业,中古述说汤、武的功绩,用来讥刺时政。阐明道德的广博高深,治乱的一般规律,无不详尽体现。他的文字简约,他的言辞含蓄,他的心志高洁,他的品行廉正。他运用文词拟写的虽是细小平凡的事物,而旨意却极其博大,列举的虽是眼前事物,而体现的意义却非常深远。他的心志高洁,所以称道的都是芳香的事物。他的行为廉正,所以死也不为世俗所容。他在污泥浊水之中自我洗涤,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而游离于尘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污垢,清白高洁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推论这种崇高的心志,即使跟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原文】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句,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昧。

【译文】

屈原被疏远以后,秦国打算攻打齐国,齐国跟楚国合纵相亲,秦惠王担心这件事,就派遣张仪假装离开秦国,带了丰厚的礼物去服事楚国,说道:“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跟楚国舍纵相亲,楚国如果确实能跟齐国断交,秦国愿意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贪心,因而听信了张仪的话,就跟齐国断交,并派遣使者到秦国去接受土地。张仪骗楚国的使者说:“我跟怀王约定的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国报告怀王。怀王愤怒,大肆兴兵攻打秦国。秦国出兵迎击楚军,在丹水、淅水一带将楚军打得大败,斩首八万人,俘虏了楚军将领屈,乘势夺取了楚国汉中一带地区。楚怀王就出动全国兵力,攻击秦国,在蓝田交战。魏国听到这个消息,发兵袭击楚国,一直深入到邓邑。楚国军队恐惧,就从秦国撤军回国。而齐国终因愤怒而不肯援救楚国,楚国大为困窘。

第二年,秦国要割让汉中地区而与楚国讲扣。楚怀王说:“我不希望得到土地,而希望得到张仪才甘心”张仪听后,就说:“用我一人却抵得上汉中之地,我请求到楚国去。”张仪到达楚国,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的当权大臣靳尚,还在楚怀王的宠姬郑袖面前进行诡辩。楚怀王竟然听信郑袖的话,又释放了张仪。当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再任职,他出使齐国,等到回国后,就向楚怀王进谏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楚怀王后悔了,派人追捕张仪,没能追上。这以后,各诸侯国共同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斩杀楚将唐昧。

【原文】

时秦昭王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睠顾梦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欲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泄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

【译文】

当时,秦昭王跟楚国结为姻亲,想要和楚怀王会晤。楚怀王打算前往,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凶狠的国家,不可相信,不如不去。”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怀王前往:“为什么要断绝与秦王的友好!”楚怀王终于出发了。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断绝了楚怀王的退路,扣留了楚怀王,要求割让土地。楚怀王愤怒,不肯听从,逃奔到赵国,赵国不接纳他。他又回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然后归葬楚国。

楚怀王的长子顷襄王继位,用他的弟弟子兰担任令尹。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楚怀王到秦国去而不得生还。

屈原痛恨子兰,他虽然被流放,但是仍然眷念楚国,内心牵挂楚怀王,总是不忘记想回到朝廷中,期望国君能够醒悟,风俗也能够改变。他想维护国君,振兴国家,扭转楚国局势,在一篇作品中多次表达这种心志。然而终究无可奈何,所以不可能重返朝中,并终于由此看出楚怀王不可能觉悟。国君无论愚蠢的、明智的、贤能的、无能的,没有谁不想寻求忠臣来维护自己,选拔贤才来辅佐自己,然而国亡家破的事却接连发生,而圣明的君王和太平的国家历代都不曾出现的原因,就在于国君所认为的忠臣并不忠,所认为的贤才并不贤。楚怀王因为不明了忠臣的职分,因此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受到张仪的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受挫败、国土被割削,丧失了六个郡的土地,自己也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不能识别人才而带来的祸害。《易》中说:“水井疏浚后没有人饮用,使我很难过,因为这是可以汲用的。君王如果圣明,上下都享受他的幸福。”君王不圣明,哪能得到幸福呢!

【原文】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人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也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醯?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乃作《怀沙》之赋。

【译文】

令尹子兰听到消息后,大为恼怒,终于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把屈原放逐到很远的地方。

屈原来到江边,披头散发在水边边走边吟。容貌憔悴,形体枯瘦。一位渔翁看见了就问他说:“你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到这里来?”屈原说:“整个世道都混浊,唯独我清白,众人都昏醉,唯独我清醒。因此我被放逐了”渔

翁说:“作为圣人,不拘泥于事物,而能随着世道转移。整个世道都混浊了,为什么不随世俗的大流而推波助澜?众人都昏醉了,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酒糟喝薄酒呢?为什么要守身如玉而自己弄得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了头的人必定要弹一弹帽子,刚洗过澡的人一定会抖一抖衣服,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清洁的身体,去接触污秽的东西呢?我宁愿投身长流的江水,葬身江鱼的腹中,又怎么能让高洁的品格去蒙受世俗的污垢呢!”于是写作了一篇《怀沙》赋。

【原文】

于是怀石遂自沉汩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译文】

于是屈原怀抱石头,投入汨罗江自尽了。

屈原死去以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一班人,都爱好文学并以擅长辞赋著称。可是,他们都只是效法屈原委婉含蓄的辞令,毕竟没有谁敢直言进谏。此后,楚国一天比一天削弱,几十年以后,终于被秦国所灭。

【原文】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译文】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叹屈原的心志。到长沙,游览了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不禁流下眼泪,想念他的为人。屈原凭着他那样的才能,如果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他呢?而竟然使自己落到这样的境地!死生原来一样,个人荣辱也不足重视,我又不禁茫然若失了。”

资治通鉴

汉纪·文帝励治

【原文】

名恒,高祖第四子。初封为代王。大臣既诛诸吕,迎而立之。在位二十三年,谥号孝文,庙号太宗。

元年,有司请早建太子,曰:“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庙社稷,不忘天下也。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千余岁,用此道也。今子启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乃许之。

【译文】

刘恒,高祖的第四个儿子。起初被封为代王,吕氏诸党被诛杀后,刘恒被立为皇帝。在位二十三年,谥号孝文帝,庙号太宗。

同类推荐
  • 世说新语译注

    世说新语译注

    《世说新语》是中国传统的志人小说的名著,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全书共36篇1130则,所记人物故事,上起于秦末,下至南朝宋,但绝大部分篇幅记的是东汉末至刘宋初近三丰百年间的人和事。它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等许多方面,因而也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和《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对《世说新语》作了典范的论述。作者以鲁迅的论述为指导思想,对《世说新语》作了全面详尽的阐释和译注,以方便读者阅读。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孝经)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孝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大花园中的三朵奇葩,其中“词”之上冠以“宋”字,实是因为词到两宋如赤日中天,娇花吐蕊。唐五代流传下来的词不足两千首,但两宋词却超过两万首之多。词在两宋之所以能大放异彩,繁盛至极点,一方面是因为词体已臻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代结束了五代纷乱,政治复归一统,进入承平享乐时期,上至帝王、官宦、名士,下至市侩、走卒、妓女,都热衷歌乐,上流社会与中下层社会对声乐的需求共同推动了词在北宋初期的普及和繁荣,及至北采动荡离乱以及南宋偏安时期,填词制曲已成为社会上的主流风气。
  • 百家姓

    百家姓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华姓氏的起源、类别、特色、郡望和堂号,以及中华百家姓。
  • 《庄子》故事

    《庄子》故事

    本书文字雄美,想象丰富,跌荡起伏,妙趣横生,善于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不但反映了庄周的哲学思想,而且显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行文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热门推荐
  • 微恋爱其中

    微恋爱其中

    一位有着不老族血统的女孩,在机缘巧合之下找到了不老族人,和伙伴一起寻找自己的父亲。
  • 冷心妖妃,三生世子要宠妻

    冷心妖妃,三生世子要宠妻

    他,邪魅阁主,残疾世子。她,末世女王,废材嫡女。一朝穿越,强魂入驻,她炼神丹,契神兽,铸神器,布神阵。打白莲,踢绿裱更不在话下。可是这只妖娆世子是什么鬼?强赖她,强抱她,强吻她,还强娶她。好吧,她认了,谁叫这只世子太无赖了。“小临儿,我想要小笙笙了,今晚我们加油好不好?不回答就默认咯。”“唔~唔~唔。”风临欲哭无泪地躺在他身下。本文三对小情侣,各有千秋,望广大同志们多多支持。
  • 因为痛,所以叫婚姻

    因为痛,所以叫婚姻

    国内首部婚姻疗愈系经典作品,最温暖感人的情感小说,传递婚姻正能量!这是一本最真实、最贴切的新生代婚姻生存指南都市情感小说,深度剖析从甜蜜期——疲惫期——千疮百孔的心理历程!齐雪欣对于十几年的婚姻生活逐渐感觉疲惫。并且,婆婆不时搅局,提出种种不近人情的要求,令齐雪欣感到苦不堪言。就在这个时候,老公杨学武出现了婚外情。齐雪欣对丈夫的背叛感到心灰意冷,为了孩子却不得不忍受着小三何韵的挑衅。一边是为了上位不择手段的小三,一边是抱着“妻子情人和平相处”心理的老公,面对如此千疮百孔的婚姻,齐雪欣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百忍成钢,与之白头到老,还是疲惫地撤离?
  • 一生惆怅情多少

    一生惆怅情多少

    “这个世界上,你最想要的是什么?”那天,那个少年突然问道。“我最想要有一个人爱我,让我开心,免我一生漂泊,免我担惊受怕,免我颠沛流离,免我无处安放,让我一生平安平淡地活着。”“只是一个人?”少年良久不语。“是。有时候,只要拥有了那一个人,就拥有了所有想要的东西。”……(种田文,有些虐,有些甜。)
  • 天魔灵韵

    天魔灵韵

    手揽日月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限忠诚之人界三步曲之假如给我一天来爱你

    极限忠诚之人界三步曲之假如给我一天来爱你

    《极限忠诚之人界三步曲之假如给我一天来爱你》是《极限忠诚》人界三步曲中的第二曲,和《不可能的爱》是横向的发展关系,是同时进行的两个故事。描写一个杀人犯和一个纯情女学生之间的朦胧的爱情故事。
  • 绝时羽待

    绝时羽待

    她,21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女王。一朝穿越,成为凌苍大陆人人唾骂的南墨废物七公主。不成想,当废物褪去铅华,成为了傲视大陆的主宰。他,南墨国最耀眼的天才国师,世人皆知他冰冷无情,嗜血残忍,不近女色,灵力不知何几强大,却独独对她情有独钟。。。缘起何?梦起何?这些不重要,我只知道,若君不离,吾必不弃。这一生,你是我的唯一。。。
  • 男主他不喜欢妹子

    男主他不喜欢妹子

    最新资讯,科学怪才旻沃若为科研献身!——从小就是男主剧本的人生赢家来到平行世界依旧是主角啊。旻沃若心里苦,美女们别靠过来行吗,我只想好好研究出秋泯山定律,山下一溜人,你们挡着山门了,我只是个搞科研的。又不是黑帮老大,不需要那么多小弟......臻靖一面扮师尊一面扮反派,道貌岸然红红火火恍恍惚惚,正打算大干一场,见到主角——卧槽!这不是我偶像旻沃若吗!他也穿越了!还穿越成主角了!我...我特么下不去手啊!
  • 道极九宇

    道极九宇

    人皇沉沦,魔神,妖帝联合攻击人族,邪灵族趁虚而入,人族危机。天地间大道三千,八百旁门,另有各种奇异灵体。玄极世界各大家族,宗门,王朝林立!在这里只有强者才走话语权,崇尚武力是这里不变的传统!!主角羽尘在机缘巧合之下,与一只异兽签下灵兽契约!闯进一个生死之局!一次次逢凶化吉!一次次刀山火海!只为心中不变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