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93400000006

第6章 和伏羲老师的身心灵对话——如何走向优化生命之旅

在全息健康状态中,人际关系舒心自如,能亲密(intimate)但不依赖(dependent);能顺应自然而不奴隶于自然;愿意挑战自我习气、以不断自我优化为生命责任;能够超越雅、俗文化的影响,能尊重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不囿限于僵硬或者因循的人际惯例,懂得“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乐趣;享受生活的最佳状态,实现生命的最高存在价值。

全息健康系统与优化生命

作者:伏羲老师,您的全息健康理论系统包含的是什么?

伏羲:它是一个全息生命的系统,它里面分为四个部分,即常规所说的身心灵以外再加上命的层次。这四层里面如果状态、运作结构良好,效果良好,影响良好,就是全息健康。

作者:全息健康里面的身心灵命部分都分别是哪些内容呢?

伏羲:那就是身体里所涉及的任何东西、心理所涉及的任何东西、灵性里所涉及的任何东西、命运和生命里所涉及的任何东西。

作者:如果说这个系统涉及全部的东西,那么它服务起来是不是就会有问题?

伏羲:没有啊,我的服务是有对象的,那么就会有针对点。

作者:那我们能以一个案例来表达一下这个观点吗?

伏羲:比如说一位女士来跟我说,她的老公有外遇了。这跟全息健康有什么关系呢?我就会从身心灵命四个层次来看她的这个情况。从她的身心、她丈夫的身心来看,因为这牵扯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问题了。婚姻有问题往往是两个人的事,甚至是更多人的事,所以绝不会只看单一的人。那么在全息看身心灵命,就要看这位女士的身心灵命,她丈夫的身心灵命,还有他们婚姻的身心灵命。也可能有他们家庭两三代的矛盾夹杂在里面,因此也要看家庭的身心灵命。甚至有时候牵扯到社会文化、个人事业等因素都包括在里面,所以才可能是全息健康的理论解释。

作者:那么从“身”的角度,我理解您系统中涉及的并不单纯是给人治病,而是看他身体的状态。

伏羲:先治心。一般是这样,如果他们来找我看病,那么我会让他们先去到常规的医院检查。因为要先知道他身体上有什么疾病,才能逐渐知道与心理有什么关系。没有一种病是跟心理无关的。如果是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那么也是因为你的心态造成你得病而别人没有。所以,都需要从他的病症上来看他的身心灵命。所以我是以调心为主,再调人的自觉能力、改善能力。就讲身体的健康,有两个标准大家都知道——一个是营养,一个是运动。有时候还要加上环境。这几个再加上心态,你的健康基础就有了。如果一个人生病了,你教他健康的方法去做,但是他不做,这是什么问题?那绝对是心理问题。如果他有正常的生活规律、饮食以及很好的心态,他想生病都很难。所以说不管来的人是生理问题还是感情问题,都是可以从一点作为切入点来全方位地看,做出全息的方法。

作者:那这套系统的经典在于什么?

伏羲:就是全息,就是身心灵命。全方位、宏观、整体。

作者:可是这个服务系统范围这么广,如何操作呢?

伏羲:个人有个人的服务系统。人即便没有大的毛病,也是可以优化、成长的啊。个人,以至于家庭、婚姻、亲子、企业,甚至于管理层、国家关系,每一条都可以用全息健康系统优化处理。但是每一种的训练和处理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作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正式创建全息健康这个系统的?

伏羲:我想是基因里带来的吧。我说过这是我的使命。我不会说这一生学了什么才去做什么。凡是讲身心灵的人都会知道,我们不单讲这一生。灵性的开发是无穷无尽的,我们的智慧不是人家来教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悟出来的。当然学习是很重要的,思考也很重要,锻炼也很重要,这就决定了你是不是行,能不能行得好。

作者:其实我从几年前一接触这套系统就觉得非常好,但是我也知道这套系统在中国推广有很大难度。原因是现在有很多人心理都有疾病,自以为是,明明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却不承认。这种推广是不是会很难呢?

伏羲:对我来讲,不难。为什么?因为你针对的是解决问题。我不希望每一个来找我咨询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全息健康,因为他们不是来学这个专业的。他们只是来解决生命中发生的问题的。比如人生啊、婚恋啊、亲子啊。我只需要根据他的问题,来全方位地解决他的问题就好了。

作者: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概念,如果能向社会推广,一定会优化人们的生活。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心态不平衡,似乎所有人都不满意,有钱人不满意,没钱人更不满意。您说用一种什么方法,把这个概念推及到整个社会呢?

伏羲:推广这个系统不是我的目的,我只是用这个系统来为他们服务,这才是我的目的。

作者:但如果不推给他们,他们怎么知道这个系统,怎么能接受服务呢?

伏羲:我不是来做生意的,我是来做服务的。有需要我的人就会来找我。有很多找我咨询的人,我都会问他们几个问题。第一,你是什么问题?我需要知道你这个问题我处理不处理。第二,我如果给他方法,他会不会好好练习?他如果还是强调“你帮我做吧”,那我就不见他。我经常告诉人家,不要浪费你的钱,不要浪费我的时间。对于我来说,不在于我要说服,我要他们认同和接受。至于专业,他认同还是不认同我是无所谓的。好比科学,你相信不相信都有现实的。在咨询服务上,他要看的只是结果。如果我告诉他我分析出来的你这个局是这样的,他自己就会告诉我对不对。然后我再会告诉他,你应该怎么锻炼,他只要做就有效,我不需要他相信我。

作者:我的意思是一个好东西,怎么能让别人了解、认同和接受?

伏羲:这恐怕要靠缘分。因为全息健康立足的是自然科学,那么他相不相信我,喜不喜欢我都无所谓。而如果我立足于我在服务,有缘的我来服务,没缘的也没有办法。我说过我回来中国不是来做生意的。

作者:生命科学是比较复杂的。您讲身心灵,可以说一个人一生成功与否就是看他的身心灵是否和谐。咱们针对生命来讲,现在的人都很混沌,不知道自己从哪儿来?不知道自己向哪儿去?整天迷茫。不知道明天找什么工作?也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太太或老公?纠结在各种各样的状态里,出不来。我现在的感受是,如果不进行有意识的静心或修心,其实很难找到一个方向。人如果不经过一套关于生命的系统知识学习,无法看明白自己。伏羲老师,您觉得人应该如何走出一种无明的状态,增加人生智慧?我想听听您这方面的看法。

伏羲:第一步是让人敏化,因为他已经形成一种惯性力。习惯也好,观念也好,行为模式也好,已经进入问题了,或者是在他的人生成长过程中没有人教他如何面对现在发生的事情。我们首先是要让他清楚他现在面对的是什么事情?他在里面的角色?他对于这件事情的影响是什么?他能够怎么办?他愿意怎么办?他如何锻炼这种能力去处理这种事情?这个阶段好了以后,再来帮他体会人是怎么做的?这就是超越了“小我”的阶段。人是应该怎么做的?人生可以有什么灵活性?人生还有什么目标和价值?如同你刚才所说的,我不能只迷茫在今天吃什么,明天跟谁好的状态。我们如果到了愿意思考人生价值、人生方向这个阶段,慢慢就可以引导到个人素质和人生质量方向了,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醉生梦死了。

作者:那您觉得现代人,尤其是那些精英、老板、白领,他们现在是处于什么样的生命状态?

伏羲:这要分为高、中、低三类。第一类,低的当然是要么醉生梦死;要么是毛病一大堆;要么害人害己,自己不痛快,人家也不能痛快;或者是作为一个小公司的老板,把怨气撒到员工头上,或者是该发工资的时候不发,这些都属于底层的。中层的呢,基本上是属于老实人,有点明白,知道事情怎么做就会有什么结果,有时候对于知识和有效的方法愿意学习。那么高层呢,就是学习不倦的,愿意知道什么是更好的,无论做人还是办事都追求更好更优秀,甚至追求完美。所以我们一定要分开每一群人来看这些东西。

作者:其实我的意思是,想让您阐述一下这些人的生命状态。比如像《和谐拯救危机》影片里面谈论的人类、战争与和谐的阐述。

伏羲:其实最终就是说要和谐。从低到高,不论是人与人的和谐,还是人与事的和谐。不论是关系和谐还是自我和谐。表达在相互办事上,社区生活上。他是希望低级的人提高到中级,如果中级的人有缘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就更好了。

作者:您可否介绍一下自己?

伏羲:全息健康是我的使命。在这个使命里我已经没有“我”了。我已经是没有自己了,我已经从身心灵命走到命了,怎么还会回过头来问我身心的东西。

作者:身心灵命这套系统,您觉得对于现代人的应用是什么?

伏羲: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总之是优化生命。现代人生命质量有高的,有不够的。我们刚才说的那三级人,全息健康对他们都有帮助。比如说你含有病痛、含有烦恼、含有障碍,那么你当然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另一种是你虽然还活着,活得还不错,但是你是否活出了你自己的精彩和价值来?如果你做得很好了,也知道该怎么做了,那你为了自己做够不够?那么你要为了国家做,为地球做,为人类做。那就不单是生意、企业、事业了,那就到使命了。这几种都可以用全息健康这个理念方法来解释说明。

全息健康——全方位良好的生命状态

伏羲老师把“全息健康”定位在身理、心理、灵智、命运四个层面,四个层面都融和而且有良好优秀的质量和运作状态才是符合全息健康(HoloHealth)标准的。

全息健康

是一种生存状态

是一种生存方式

是一种生活态度

是一种生命现实

“全息健康”(HoloHealth)是“全然相应,息息相关”的“大健康”状态,有关个人、人际、家庭、社会、国际、世界与大自然宇宙全方位的良好运作。

个人的“全息健康”可以定义为“身心灵命整体康泰完善的状态”。在平常生活里,凡人生正面所关者无所不包:个人表现为身体健康(health),精力充沛(vitality),自我有高度清晰的觉察(self clarity),情真志挚(authenticity,sincerity),身心和谐自在(body-mind harmony and contentment),意志高尚慈善(up-righteous compassion),行为积极盛德。

在全息健康状态中,人际关系舒心自如,能亲密(intimate)但不依赖(dependent);能顺应自然而不奴隶于自然;愿意挑战自我习气、以不断自我优化为生命责任;能够超越雅、俗文化的影响,能尊重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不囿限于僵硬或者因循的人际惯例,懂得“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乐趣;享受生活的最佳状态,实现生命的最高存在价值。

伏羲老师说:“全息健康体系从七个方面的良好优秀状态来定义。健康是一个状态,例如,源始(DNA)良好优秀、结构(生长)良好优秀、状态(持续存在)良好优秀、运作(动态应用)良好优秀、效果良好优秀、价值(存在功能)良好优秀、影响(对外作用)良好优秀,能做到这七个层面(元、质、时、空、力、用、效)的良好优秀才真正的可以说是全息健康的质量。”

全息健康

1.源始良好

2.结构良好

3.状态良好

4.运作良好

5.效果良好

6.价值良好

7.影响良好

状态可以是结构方面的,也可以是成分方面的,基本必要的是无毒、没有扭曲。运作良好优秀是整个结构在“动用”时做好,效果良好优秀就是体现在运作效率上,效率要高。影响良好优秀是要超越自身而照顾到环境情况和外界关系,不单只是个人好,而且要共好。不是单赢,还要双赢、多赢。

所以伏羲老师讲的全息健康是指身、心、灵、命的全善和生命理想的最佳实现状态。

伏羲老师说:“无论我当前做的是哪一件或大或小的事,都有它的七个层面,都可以用多赢态度来处理。”

全息健康的人要在身心灵发展的同时,提高实际生活的质量,建立物质富足、身心富泰、精神富贵的优质生活,坦然于生命的享受,又重视人与人、人与生命、人与大自然的共生关系,以贯通大我、小我的利益,实现人际、人天的和谐光荣为己任。

万物为“心”造,放下对与错

作者:身心灵命,我觉得心是最重要的,您觉得对心您有什么看法或系统?

伏羲:对我来讲,身心灵命都重要。万法为“心”造,只要你明白,“心”可做的事情,人可做的事情是没有限量的。这是我对心的看法。太多的人心里有创伤,有障碍,甚至有“无明”的东西,导致他自身的不平衡,以及关系里的不平衡。他办事也不能以平衡的方法来办,当然也没有好的结果。

作者:佛教说万法为心造嘛,你看到的万事万物都是你“心”的折射,都不是“实相”,是“虚相”。那“实相”是什么?

伏羲:是相对“实相”。在人生里,真正的实相是什么?绝大部分人是不需要知道的。因为他们的任务首先是活好,活精彩,活得有价值。以至于那一小部分需要知道的人,就去寻找宇宙生命的意义。那可以说是一个兴趣和追求。所以我们经常讲的“实相”是相对“实相”。是你的“实相”还是他的“实相”?还是你们俩共同创造的“实相”?或者是你所要的目标的这个“实相”。

作者:所以说真正的“实相”是没有人知道的,也许只有上帝知道。我之所以聊这个问题也是因为看了很多书,接触了很多身心灵专家,了解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生命道理。比如说,有的东西你以为对,它未必对,有的事你以为错,它未必错。全是自己的认知判断的。带有自己强烈的认知局限,都带着过去经验和心理定势,带着你对过去的折射和你的思维习惯,去看今天的问题。比如你跟你的家人、爱人、同事、老板、配偶去看一对夫妻为何离婚的事实,因为每个人过去的经验和思维不一样,看的角度不一样,就会出现不同的认知和感觉,就会看到不同的所谓事实,说出他们认为的不同原因和结论。但事实上“实相”只有一个,可是对同一个事实真相,我们几个人就能看出几个所谓真相来,所以矛盾和冲突就容易产生。从这种情况看,似乎是一个无解的答案。

伏羲:有解呀,首先我们要明白绝大部分“实相”是相对“实相”,而我们人生要讲的是活出效果、价值。我们去追求真假、对错、虚实基本上意义不是很大,那是一个知识的追求,可以说一部分是灵性的追求。如果对“实相”那个人已经到了那一步,能够悟出人是该怎么做的,他就不会计较什么是虚实,什么是真假、对错了,所以这不是我服务的目标。

作者:对,这不是服务的目标,但却是引发人类矛盾纠纷的原因。多少夫妻的反目、关系的紧张都是因为对“实相”的认知差异导致的。

伏羲:是的,这是我们在治疗、咨询、培训里面经常面对的问题,它的理论我们还是留给理论家去研究吧。

作者:如果面对这种真假、对错,什么是“实相”的纠纷,我们解决的答案并不是说他是什么,而是他怎么看。

伏羲:对了,关键是他怎么看,他怎么做,他为了什么做。其实根本不在是不是“实相”上,比如一个人来咨询,说自己对于一件事很生气,某某人伤害他了。我不会去做法官,去探讨那个人是不是伤害了他,我要知道的是他认为他受了什么伤害?他自己有什么能力能转过来?他绝对是“真”,我就以“真”为主来帮他处理这个事情。所有人真正能控制的就只有你自己,你绝对控制不了别人。不论别人是喜欢你、帮助你还是害你,你所能控制的是你自己。但我会教他们如何自己定位、自己清晰、自己改变、自己转化,那就是我服务的目标。

作者:但究竟有多少人能够觉知到不要去争这些“实相”、真假对错呢?非常之少。

伏羲:呵呵,他们要都明白了,我们就可以退休了。

作者:这就是现在夫妻关系紧张的原因,就是太过于纠葛“实相”是什么这样的东西。

伏羲:说到这里,我也很感叹,人其实是自找麻烦!太多太多了,都是自找麻烦。但是自找麻烦背后是多多少少的创伤,是不平衡的,甚至是无知。这些东西引起了他们自找麻烦。只要知道生命其实是很简单的,扪心自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别人的选择,这是基本的道理,做到了就很简单了。

作者:佛家里讲究一个“心念”,我看到一篇文章《念头起处,即是因果》,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写在博客里的,我看了以后比较有感慨。人最后的结果就是起心动念,念头出来了,那么结果自然就出现了。人是很难控制自己的念头的,真的需要修心。

伏羲:需要培训。我们是有课程可以教他方法的。就好比大学里的专业,比如舞蹈家科学家能不经过培训吗?但是我们做人、做父母这么重要的事情却没有什么培训,这是很畸形的,能不出问题吗?

作者:您的意思是说人其实在心念把控以及如何用一种身心灵命的视觉去看事看物是需要培训的。而不是像我们小时候那样自然而然,懵懵懂懂地摸着石头走进社会,走进婚姻家庭,然后当了父母。现在这群孩子,想干吗干吗,念头起来就去做了,念头灭了就灭了,做坏了就只能认倒霉了,都是冲动,并没有在念头起来的时候去考虑一下因果关系。其实,这是一种素质培养的东西了。

伏羲:这个问题来源可以说是两部分:一个是教育系统,包括父母的教育、常规的教育;另一个是社会文化。这两部分如果没建立好,人要走太多的冤枉路。这两个系统出了问题就只能靠专业了。有的可以取决于个人的悟性,但有悟性的人毕竟少,所以就需要专业的重新培训。优化生命,唤醒生命教育意识。

作者:在大学里少了一个人文系统的认知课程,我们在大学虽然学了很多理论的知识,但认知问题并没有解决。

伏羲:不用到大学,幼儿园、小学就经常出问题了。现在有许多教育的方式,东、西方都一样,都有问题。它们不是沿着建立这个人的人格的主要点出来的。它们更重视的可能是知识、能力,而不是人。育人太重要了。如果幼儿园都已经错了,那么往下就麻烦了,因为人很多习惯是从小建立培养的。

作者:我理解的是一种认知系统。人对社会是怎么认知的?认知以后怎么反应?怎么控制自己的结果?现在的教育教孩子们很多道德知识的东西,但是很少教孩子们觉察。现在很多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人的心出了问题,包括对自我的认知,对周围社会的认知,包括对事业和某些事的认知,使人的心现在变得比较浮躁和焦虑。当然,心理学本身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关键在于,那些有问题的人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他不会去寻找帮助,然后在自我里去转,这种情况下好像也没有办法。如果人不知道自己要如何寻求帮助的话,那要怎么帮助他呢?

伏羲:有很多办法。全息健康系统可以通过感觉系统、动作系统让他有不同的体验。不同体验之后,可以分得出来哪一些体验你会更加喜欢,另外一些你会不喜欢。我们人的心,如果万法由心造,那它是不是与宇宙规律有共通之处?共通之处就在于阴与阳。那么在动作上,它就有缩和放。那么我们凡是放的时候就是舒服的时候。你一高兴,绝对放;你不高兴,绝对缩。我们整个系统里的东西,就会慢慢地引导他,不单是知道,清晰,他会有所感觉,什么样才是舒服的?什么样才是快乐的?这两个基础就可以慢慢引导他来思考和改变……

作者:那前提是这些人要走进来,如果不走进来的话,恐怕也是没有办法的,是不是?

伏羲:如果这些人迷茫,那么一定有一些事情让他觉得不好受和痛苦,我们有时候会通过这一个角度来切入,比如说他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他有什么很痛苦的?他有什么疑惑?有时候,有一些人自己有毛病绝对不改,但是如果是他的孩子有毛病,他就想处理孩子的问题。那我们作为服务者,一定要知道从孩子切入能够改变他父母和整个家庭的问题。如果是企业,从某一点切入或许就能改变老板,整个企业也就受影响了。所以我们寻找的切入点要么从问题,要么从体验。

作者:我们已经知道万物为“心”造。“心”去造的东西也是因为自我。过去我们认为人就是一个自我,以为我表达的就是我们的本我。事实上,慢慢地知道了人有很多“自我”,有“大我”和“小我”。那么关于“自我”这个话题,伏羲老师您能不能给阐述一下。

伏羲:首先,“自我”这两个字经常会用做负面的名词,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我们需要“自我”,如果我们没有建立“自我”的话,我们一天都活不好。“自我”其实是在你成长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生命运作模式。如果我们认为他“自我”了,一般就是说他太自私了,或者是太贪心了。就是某一类行为有问题,我们说这个人很“自我”。其实从全息健康角度来看,我们要看他所谓“自我”的行为里面对他有什么好处?他为什么会形成这个“自我”?而如果能把他的“自我”能力转化为做对他自己、对别人好的事情,那这个事情就过来了。

作者:对,但如果他这种“自我”对他自己好,对别人不好呢?

伏羲:那就需要调整“自我”,而不要否定“自我”,也不用以为这就是负面的。

作者:那他不调整呢?

伏羲:所有的“自我”都是有原因的。所有的“自我”都是成长的工具。那么他找我来帮助,无论给我什么问题,我都能把他形成问题的问题转化为他需要的东西。

作者:那从“自我”来讲,“大我”和“小我”是怎样的关系?

伏羲:这就跟身心灵是一回事一样,“大我”和“小我”在真正意义上也是一回事。你做好自己了,你就照顾好了“大我”,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分别。真正要分“大我”、“小我”的时候,是“小我”出了问题的时候,才说“小我”和“大我”分别的。那我们在这个服务的过程里面,全部首先是珍惜自我,培养自我,滋养自我。他的“自我”做好了,自然和“大我”接上了……

作者:那人际关系中所有的冲突都是以为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不能契合,所以才会冲突,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自我”是很完善,很好的,都会去排斥别人的“自我”。矛盾肯定会因此而产生。那么这种情况,这种自我,应该怎么去协调?

伏羲:首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情;然后呢,他以“小我”的这个情况来明白对方的“小我”;最后,两个“小我”达成共赢的目标,那不就解决了吗?

爱情关系享受和优化,跳出“小我”的禁锢

作者:有这么一本书,叫《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它其实讲的是男性和女性两类性别的自我的模型。

伏羲:表面上是说“自我”,其实不是“自我”,是同样的需求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法。你说男人需要亲密还是女人需要亲密?

作者:女人。

伏羲:男人女人都需要亲密。可能男人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你说男人敏感,还是女人敏感?其实都敏感,只是敏感的形式不一样,争取的形式不一样。因为他是男的,她是女的。我们要融和,要身心灵融合,要提升,绝对不要看他们是怎么分别的?他们是怎么不一样的?一定要看他们是怎么好的?他们的共同之处在哪里?从这个角度看,那是真正的男女关系融和,不然的话只是男女关系处理。

作者:我们举实例,现在男女大部分的家庭模型是男人相对自私,喜欢顾自己的事情,工作啊,爱好啊,尤其结婚以后,完全不顾及妻子的感受。妻子往往喜欢丈夫陪她,喜欢丈夫欣赏她很多东西。于是所有的矛盾就源于这个东西。而男人并不是这么理解的,也不这么表达,这是两种不同的自我。

伏羲: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好的男人也很多,顾家的男人也很多,牺牲的也不一定是女人。其实是两个人在恋爱关系里就没有建立好这个关系是怎么样的,互相对婚姻的期望是什么,以及要达成这个期望双方所需要付出的经营和努力,可能都没有共识。这样就形成了这个婚姻问题。其实,你说男人感情是不是少一点,是不是自私一点?不一定。可能有时候,他像女人一样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好的。男人不明白女人,女人不明白男人,那是自然的。所以你要很成熟,很智慧,这样才能明白对方性格是怎样的。但如果你看他们俩,其实男女都需要什么?也可能那个男人需要的是空间感。那女人需要的是什么呢?因为她是女的,她需要那个男人给她一个力度感,支持和力度。那两个人都是需要对方互相认同,互相支持的。那是共同目标,只是用错方法了。那个女人以为男人陪在身边就是支持她了,对男人来讲,那像监狱一样,我爱你就是爱你,我能为你做什么就为你做什么,我陪着你干吗呢?所以在那里面是男女之间很多理念、定位、方法出问题了。不要陷在怨男人怎么样,女人怎么样里,这就形成了我们婚姻关系中老围绕着你怎么样,我怎么样,在兜圈子。

我们要跳出来,跳出来看男性是怎么样?女性是怎么样?人类是怎么样?你要解决问题,对你没好处的事你千万别做,那是首要的;那在你要做的大前提下,最小的负面影响给别人,最好是没有负面影响。这几个基本的定位确认以后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家庭可以变得很简单。男女关系也是这样。就刚刚所说的,女人抱怨男人不陪她,男人觉得老婆真啰唆。举个例子,你为什么要你的男朋友或丈夫陪你买衣服呢?男朋友和丈夫不是用来陪买衣服的。你想那个男人是个男人,就不应该让他做这种事!你要这个男人跟你相处的时候觉得很愉快,很像个男人,他才愿意跟你在一起。不然的话,他宁可跟哥儿们喝酒去,那更像男人,对不对?那是滋养他男人的活动啊。如果女人需要男人支持她做某一些事情,互相沟通好,男人也会很乐意帮她做。如果你认为你要的是他陪伴你,其实你只是要知道他的心里面有你就可以了,对不对?换方式嘛!你就可以说我要做那件事,如果你要帮我做好了我就知道你心里有我,这不就行了吗?他去跟哥儿们玩又不威胁对你的爱。这其实就是需要调整。不然的话,我们总停留在泛泛里。你说你老公不细心,你去问问任何一个男人,你要告诉他不细心,他都不知道怎么做才是细心,对吧?什么叫体贴啊?你如果跟他说:好,你如果帮我擦好地板就是体贴了,那行,他马上做。

所以从沟通,明白到互相认知,到真正的处理方法,那才是真正的处理。而不是说你爱人说需要多点陪伴,你就多点陪伴他。这在全息健康系统是不认同的。谁的生命都很可贵,而要谁为了证明爱你而花三个小时陪你买衣服,凡是他不享受的,都是虐待。所以应该要另想办法,这样才能够享受真正的婚姻恋爱。所以我的全息分健康系统里面有婚恋文明。婚恋要讲文明,要大家都很享受,都感觉好,然后很有价值的东西才会延伸出来,那才是文明啊。

就是你要明白怎么定位,怎么选择,还有怎么培训你如何去做的能力。比如说,如果丈夫不陪你,你的确觉得痛苦,那你可以寻找其他活动让你不再孤单,而且让你在这个活动中更有魅力。这不是很好嘛!

作者:那么从男人角度来讲呢?

伏羲:也是一样。有一些活动是可以增加男人的魅力,增加他的能力的。包括在玩的过程中增加他的专业能力的。你支持他做这些事情他就会更男人!更成功!那你就能够成为更幸福的女人!而不是说他听你的话了你就幸福了。

开发“觉知”能力,感悟生命智慧

作者:这里出现了一个主题,那就是什么是人的生存智慧,或者说是生命智慧。

伏羲:第一,该干吗干吗;第二,知道该干吗,知道怎么干,知道为了什么干,然后享受你该干吗干吗的成果。很多人是不会享受的。所以就像前面所说的那三种人,高等人需要跟我学什么?可能是跟我学享受。他有聪明、智慧和能力,他需要学习更多方式的享受。

作者:这种享受包括艺术的享受,身心灵的享受。那么身心灵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进入享受的程度?

伏羲:无限光芒。

作者:那是一个什么状态?

伏羲:什么状态啊,就像你自己变成太阳了。

作者:那是什么状态?还是不理解。

伏羲:你闭上眼睛,我带你做一遍。你先看看那个光(伏羲老师指着顶灯落光)……闭上眼睛,把那个光点在你心里面。心里面点上这个光了,你就让我知道。

作者:(闭上眼睛)是想象这个光从大脑穿进来吗?

伏羲:不对,你看到这个光自动在心里面生成,不用想得很多,全息健康所有方法都是一步到位的。把这个光直接放心里。

作者:在心里有这么一种光的形象,是吗?

伏羲:嗯,把这个光直接放心里。放好了吗?好,然后把这个光放大,充满整个心。充满了告诉我。

作者:(努力想象把光充满到心)充满到心?(呵呵笑)好像有些困难哎……

伏羲:这个培训是需要过程的。因为你心里面想很多东西,你不能进入状态;或者你思考得很多,所以这么简单地叫你直接做,你都不知道怎么进去了。随着我很具体的看见光,我不要你想象,这个是很关键的。想象容易幻想。我全部都要“实相”。我把这客观现实放在你心里,那除非你不肯放。从心里发光,充满心,再充满身体,再充满这个房间,再充满整个北京,你想想继续放出去,那个感受……

作者:这样会怎么样呢?

伏羲:你刚才不是问我吗?最快乐、最圆满、最享受的那个状态。

作者:有个老师给我发过一首诗:“有一种清新的湖,在地上飘。烟雨朦胧了世界,心静静地滑行水面,世界空明流淌……”是这种境界吗?

伏羲:那还是想象。全息健康系统都是集中在“实相”上。

作者:直接把光放进来?可是那不也是想象吗?把光放进心里,想象充满身体,充满房间……

伏羲:那是做,不是想象。

作者:可是不还是需要想象来做吗?

伏羲:这个只能在你做了以后才知道分别。你刚才说的诗里的方法,在过去几十年很多是用这个来进入状态,观想也是的。可以说它是个工具,但这个工具和实相锻炼不一样。我需要带你们体验。

作者:其实我觉得静心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当我晚上睡觉之前坐下来,想让心念不出现,保持静,其实我发现都很费劲。

伏羲:全息健康系统能够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媒介,带你静下来,要你知道如何静。像你用脑比较多,要你静下心来,只能压抑你的起心动念。你要强行压抑的话,这边下去了,那边又出来了。

作者:那怎么办呢?需要什么方法呢?

伏羲:我们可以用音乐、用呼吸和用动作。

作者:打坐是静态的,怎么用动作?

伏羲:有一些人是静不下来的,那我们就用动作让他进入状态。因为人是分很多种的,有一种人是动态的,所以不要勉强他用某一种方法。全息健康用的是方方面面的方法。

作者:修炼自己的方法很多。有的人修佛,有的人修道。我一个朋友靠爬山冒险来修道。那什么方法是可行的?

伏羲:每个人的修行方法不一样。用什么方法修行修心是自己的选择,外人不要干涉。

作者:那夫妻之间一方的修行会影响另一方啊?

伏羲:夫妻关系里对方要怎么修行,你千万不要干涉。如果你有好的方法你可以建议,提供资料。夫妻关系是平行的。这种平行代表你不能企图控制他,在他不愿意的情况下影响他。所以最多就是提供资料,不评论真假对错。这是全息健康人的态度,绝对不评价真假对错。

作者:从生命来讲,就是生命在你眼里是什么?我感觉您已经超越生命了。所以我很想知道,对于生命您怎么看?它是什么?

伏羲:在我眼里啊,生命可以说是一个过程。体验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享受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模式。

作者:而且生命对您而言,是生生世世。不过我还是想知道您是怎么觉知到您的使命的?

伏羲:我一有感觉就觉知了。

作者:那您觉得您现在的使命是什么?就是全息健康?

伏羲:我的使命是把两个系统,伏羲文明和全息健康实现出来,实现出来的结果叫大康文明。

作者:那么生命对于整个社会是什么?比如修行,我首先需要明白生命是什么?别人的生命是什么?我们自己的生命是什么?我们要开始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如果对生命没有感悟,那么静心是说不上的。而且你不尊重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和谐也是说不上的。

伏羲:对。但尊重前面还有创伤。人为什么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不尊重别人的生命,绝对是因为创伤。

作者:那创伤是哪里来的呢?

伏羲:有前世也有今世,有父母也有社会,可能还有老师带来的呢。

作者: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创伤是什么,事实上还用自己的创伤伤害别人,伤害自己,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伏羲:处理呀!他的亲人可以给他资料,给他学习方法来处理啊。从专业上来说,可以有一些渠道和方法来帮助处理的,可以从教育、娱乐、培训、咨询、治疗这五个专业渠道,把这个人扳过来。所以不单是咨询师才有用的。

作者: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话题,就是人怎样实现生命的“觉知”。

伏羲:生命的觉知过程可长可短,看个人。我们做全息的人来讲是事无大小的,什么都是大事,什么都是小事。比如在车上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在平常人来讲,可能会明哲保身,话都不说一句,而我可能在合理的情况下,会合理地指出来。我做这个事的目的不是我梦想能做什么,而是这件事是应该指出来的,指出来给做错事的人听,被害的对象听,旁观的人听。

作者:您的意思是说,在外面碰上什么事,您如果觉得不合适,您就会说。

伏羲:合理情况下,有一些情况是不该说的,有一些情况是该说的。我是说“该干吗干吗”这句话是很深的。你是什么人?你想做什么人?你想有什么生命结果?里面都有很多该干的和不该干的事,该怎么干的事。有时候你以为你做好人,其实是你好心做坏事。为什么我要加一个condition,要说在合适的情况下我会这样做。你不能说我是好心的就可以。父母朋友经常这样说:我是好心的,所以我要管你。你管我不是好心,你管我是因为你想管我。不然的话你给我提议就可以了,你也不要生气我听不听。所以这种区别一分就分出来了。我们的全息健康标准是一定要分辨的。我刚才说,我们绝对不讲好坏对错,可是我们一定要分辨清楚。什么东西是你那个层次的、什么情况、什么身份、什么效果、什么原因才发生这件事的?这件事该怎么办?这些是全息健康要看的标准,不是简单的对与错,好与坏,你与我。这就是生命的“觉知”。

作者:我最困惑的还是这个觉知问题。为什么要讲到生命觉知问题?我看见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朋友,一个个都自以为很有理性,很有知识,也认为自己很有智慧,掌握了很多知识,但是我如果没有这一年半多的时间,扎下去看了几十本书,跟很多比我强也很有悟性的人去探讨的话,我今天聊的很多东西以前我是聊不出来的。您看我以前也没有和您聊这些东西。包括用这些知识去看万事万物,当然我没有这个“觉知”的时候,是没有这个需求的,也是进不了这个场的,也不容易理解全息健康,也进不来今天我和您探讨的这些问题。因为这些东西在外人看来,他可能觉得没有需要。这个问题我就不知道怎么解决?

伏羲:那就不解决。就像我刚才说的,全息健康人是不会要人家怎么样的,是什么缘分,是什么契机,有什么需要,就办什么事情,所以我不关心有多少人咨询我。

同类推荐
  • 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求知重行

    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求知重行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要想求得真正的知识,必须经过认真的实践。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苦口婆心地奉劝人们在求知时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并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满足于一知半解或在学习上浅尝辄止,常常会吃大亏。古人认为认识外界不能凭主观臆断,不能用主观代替客观,不能以想象代替现实。如果闭眼不看客观事实,按想当然办事,最后只能身败名裂,贻笑天下。
  • 处事绝学(历代经典文丛)

    处事绝学(历代经典文丛)

    “知己,可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知人,可以让人更好地把握交往的尺度,因人而异地运用交往艺术;知己知人,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更从容自信、游刃有余!”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除具备真才实学外,均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可以说,中华五千年的谋略精华、处世绝学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而成功的黄金定律也已被一代又一代人实践和运用并收到了巨大成效。
  • 素书大全集

    素书大全集

    《素书》原文并不长,词句虽不十分难懂,但每句话的内蕴却异常丰富、深邃。《素书大全集(超值金版)》对原文中比较生僻的字词皆给出了解释,每句都附有现代汉语译文。此外,还用“解读”的办法,尽量挖掘、剖析每一段话的内涵。另外,对《素书》的每个观点,都从处世、职场、管理三个方面,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作了解读,并附有颇具趣味和针对性的小故事,故事的末尾多附有解说,为读者增加阅读趣味。
  • 谁偷走了你的时间

    谁偷走了你的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想做功成名就者,还是甘居平庸之辈,取决于你对时间的态度。时间对智者而言,如同钻石般珍贵;但对不会运用的人来说,却犹如一把泥土,毫无价值。如果善于管理,你的时间会“活”起来。生命的长度是固定的,而“活”用时间却能拓宽生命的厚度和宽度。利用好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时间的最高效率。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创造自己的目标财富。
  • 在清华听的12堂修心课

    在清华听的12堂修心课

    本书介绍了在清华大学,有很多发人深省的修心讲座,无数知名学者和专家教授都在这里讲解过修心的要诀,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步伐,聆听他们的声音,进行一场简单而又不平凡的修心之旅。
热门推荐
  • 四叶草之可爱的你

    四叶草之可爱的你

    凝紫薇年幼时相遇楚夜天(do),是S.E继承者的他会怎样选择……
  • 龙血战纪

    龙血战纪

    楚族一介养子楚虔,开启神秘血脉,追寻着先贤的足迹,踏上武者之路。
  • 凤医神鸾

    凤医神鸾

    神医特工被迫的穿越。。。竟然要从婴儿开始长大!?神冥界与凡界好似真实的故事她,他们与这两个世界的关系都与这枚红色花边戒指有关?他们都是帝国不能惹的存在她,记忆尘封,被外人公认的不能修炼的废柴,还是一个仗着亲爹和颜值生活的小霸王但谁都没有想到,她是四千年难得一见的神凰体,绝世小天才,精医通毒,还有一身特工身手他,是下一任神父,现在的神君大人为什么都要从小屁孩长起?神冥界与凡界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这到底有什么秘密?是否与红色花边戒指有关? 当强者遇上强者,这又会发生怎样的追逐恋爱? (注:1v1爽文,男强女强,男女主身心干净)
  • 诸天万界行

    诸天万界行

    先有鸿钧后有天,神魔更在仙佛前?时有王宇挥笔化天地,笔动鬼神出,神观天地间。潮起潮落,日月沉浮,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正在手中孕育…
  • 花园村的那些人

    花园村的那些人

    大婚前,她对准自己的脖子说:“今晚就要做你的人,做不成就做鬼。”面对姑娘如此炽热的爱,他该如何选择?一个月的阴雨天,愣是把黄橙橙的麦穗变成了青牙刷,他们将如何度过漫漫长冬?因为穷,无奈把亲生孩子送人;因为穷,连野都要抢;因为穷,人被倒塌的房屋,活活地砸死。他说:“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承认贫穷的勇气都没有。那些不为改变贫穷而努力奋斗的人是确实可耻的。”于是他们偷偷分田到户,承包鱼塘,先后办起手工厂、纺织厂、砖窑厂等等,在时代的大潮下,做出了一系列惊人之举。可是他也遭到了恐吓、绑架、批斗,面对这些,他害怕了吗?
  • 夫人会捉鬼

    夫人会捉鬼

    这是哪?大明朝!我是谁?大宋朝皇室后裔!天啦,别逗我,我可不想反明复宋!嫡姐打我庶妹欺我,我忍!女子报仇十年不晚,关门,放鬼!一朝身事了,天高任我行!公子,我观你印堂发黑,命中缺我呀!不如咱们结伴同行,一路上你也好照应我!昔日庭前燕,今日任我跃!千里河山仗剑江湖,我予你!金戈铁马饮血刀锋,我助你!
  • 静怡传

    静怡传

    柳静怡出生贫穷,父母修为极低。她想要改变她连同她的家族的的生活,变得强大,而不是因弱小而连累家族。这部作品将讲述静怡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国的痛苦和大国的烦恼

    小国的痛苦和大国的烦恼

    在全球化显现退潮迹象的今天,各国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小国是选择继续开放,在市场风浪中承受痛苦并成长,还是暂时关上国门,先做好自己?大国是挟巨量经济规模之威,重新谋取规则优势,还是超越烦恼,以迅捷的改革与合作推动进一步的全球化?
  • 雨夜迷局

    雨夜迷局

    本作品讲述的是警察破解一个失踪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