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39600000052

第52章 毛泽东“以战止战”解决中印边争

上世纪60年代,一直觊觎并屡屡蚕食我国边界领土的印度政府,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挑起一场大规模的侵蚀中国领土的战争,我国政府被迫进行了一场捍卫领土的自卫反击战,狠狠地打击了来犯之敌,并大获全胜,反击战打得很利索很漂亮,有力地教训了印度侵略者,并换来了我国西南边疆数十年的安宁。

毛泽东亲自决策了这场反击战。当年,对印度的挑衅一忍再忍、最后忍无可忍的毛泽东曾指着地图上标出的印度据点,大手一挥:扫了它!这三个字,简短而有力,体现了一个泱泱大国领袖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定意志,时至今日想来也很令国人有扬眉吐气之感。

印度对我国边界领土的虎视眈眈由来已久,早在建国之初,即使在两国关系最友好的那段时光,印度方面也有过一些不友好的举动。1951年,印方在我国抗美援朝之际,乘我国在朝鲜激战无暇西顾,抢占了中印边境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南的9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接着又贪得无厌地占领了边境中段部分中国领土。这是对我国的公然挑衅,是明火执仗的军事入侵。

当时,毛泽东出于对中印传统友谊和根本利益的考虑,对印方的寻衅滋事一直保持着克制和忍让态度。但是,印度当局对此置若罔闻,短暂的沉寂之后,又开始了新一轮蚕食中国领土的行动。

此后,中国政府经过多方交涉表明态度,印方明目张胆的军事活动才有所收敛。然而印度政府不仅不肯退出占领的中国土地,反而加紧了蚕食的进程。

更令人惊讶的是,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尼赫鲁1954年10月访华甫归,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竟立即出现在印度官方地图上,以此迫使中国接受这一事实。直至1958年12月14日尼赫鲁给周恩来的亲笔信中还写道:“印度的这些大片土地(中国地图表明属于中国)只能是属于印度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对这些土地不存在争端。”此后,印度政府还支持西藏反动农奴主叛乱,公开否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尼赫鲁甚至指责中国“没有遵守西藏同中国关于自治区的协议和对印度提出的保证。”西藏叛乱的失败,使尼赫鲁划西藏为印度战略缓冲区的妄想成为泡影,但“大印度联邦”构想仍然使他不能平静。他公然向中国政府提出,把有争议的12.5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划归印度,中印关系随即恶化。尼赫鲁完全阻绝了中国政府防止边界冲突的各项建议,一意孤行地执行“前进政策”,继续侵占中国领土,在两国交恶的路上越走越远。

中共中央于1959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杭州召开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中苏关系、中印关系等国际形势和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问题。

11月3日,毛泽东在杭州召集由周恩来、彭真、王稼祥、胡乔木等参加的讨论国际形势问题。周恩来汇报到10月21日,一大批印度武装人员侵入空喀山口以南的中国领土,向一支中国巡逻队发动武装进攻,中国巡逻队被迫还击的情况后,毛泽东说:为避免纠纷,我建议考虑在整个边境线双方各退20公里,搞一个无枪地带,只许不带武装的民政人员照旧管理,以待谈判解决。你尼赫鲁说撤出朗久(指同年8月印军侵入中国的地区),我就扩大成整个边界线,我们爱好和平就达到极点了。周恩来说:中间有个无枪地带,是很主动的,他来了,仅仅接触,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吵一顿,没有枪,总打不起来。毛泽东说:我看两国总理可以见面,在北京或新德里,我有一个盘子,就是要和平,由两国总理通信的办法,恐怕比较好。

11月4日,周恩来回到北京,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了关于目前中印边界问题的报告。会议基本通过周恩来致尼赫鲁的信和中共中央给印共总书记高士的信。11月28日毛泽东在杭州召开由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胡乔木等参加的会,讨论给尼赫鲁复信的问题。

会议之后,周恩来致信尼赫鲁,提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争端的首要步骤,建议两国总理在本月26日举行会谈。说明中国政府本着和解和走向全线撤军的愿望,准备同意首先在有争议的朗久、巴里加斯等所有边境地点双方不派驻武装人员,欢迎印方关于双方停止边境巡逻的建议,希望这项建议适用于全部边境。

在毛泽东的提议下,中共中央在这次杭州会议上确定了避免边界冲突的隔离政策。印度对毛泽东提出的和平解决两国边界冲突的总体思路并没有积极响应。在中国政府单方面命令军队后撤20公里后的两年内,印度军队不仅没有丝毫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向中国境内进攻,不断地染指我国领土。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战争。在印方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下,毛泽东决定“以战止战”,让印方在双方军事力量的角逐下能够清醒一下。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1962年10月1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在颐年堂举行。周恩来在听取了总参和外交部关于中印边境冲突和各方面的反应的汇报之后,认为应立即实施自卫反击作战。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毛泽东说:“多年以来,我们采取了许多办法,想谋求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印度都不干。他们蓄意挑起武装冲突,且愈演愈烈,真是欺人太甚。既然尼赫鲁非打不可,那我们只有奉陪了,来而不往非礼也。也许我们反击一下,边境才能安定下来,和平解决边界问题,才有希望实现。但我们的反击仅仅是警告惩罚性质,仅仅是告诉尼赫鲁和印度政府,用军事手段解决边界问题是不行的。”

这次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同意了总参谋部和西藏军区共同拟定的反击作战计划,同意反击作战的时间为10月20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为使我军在政治上处于主动地位,给自卫反击作战规定了四条原则:一是我军打到喜马拉雅山下,到鹰窠山口、比里山口、莫吉山口就停下来;二是主动撤到实际控制线以北;三是主动交换俘虏;四是主动交还武器枪支。

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就要返回西藏指挥作战了,毛泽东和有关领导特意召见了他。一惯喜欢碰硬的毛泽东听说尼赫鲁扬言中国不敢打他,就把张国华叫到一张巨大的军用地图前,指着地图上标出的印度据点。突然挥起手臂,高声说:“扫了它!”

总参谋长罗瑞卿问张国华:“你有没有把握打赢?”张国华回答:“有!”“根据呢?”张国华说:“我们面对的敌人,是印度的王牌军,但比不上蒋介石的主力。他们长期没有打仗,我们却刚刚平叛(注:指平息西藏武装叛乱);他们未到过高山,我们却常住高山;他们训练也赶不上我们。”

听到张国华司令员这样稳操胜券的回答,毛泽东和在场的邓小平、罗瑞卿等人都欣慰地笑了。

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新疆边防部队立即进入了战备状态。为了实施自卫反击作战组织指挥,由西藏军区组成了“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指挥成员有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副司令员邓少东、赵文进,司令部副参谋长石伴樵,政治部主任吕义山,后勤部副部长于一星等,主要负责东段指挥。西段,新疆边防部队组成了“新疆军区康西瓦指挥部”,由副军长何家产负责指挥。西藏、新疆边防部队接到中央军委反击作战的命令后,迅速部署兵力,进行紧张的战前准备,迎击印军大规模进攻。

对印自卫反击战开始了。

1962年10月20日7时30分,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火便铺天盖地地向入侵克节朗的印军阵地倾泻。9时30分,印军的第一个据点被攻下。到晚上8时多,克节朗战役即告结束。

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我军两个阶段的战斗都取得了胜利,在西段清除了印军全部入侵据点,在东段进到了非法的“麦线”以南靠近传统习惯线附近地区,生擒印军王牌第七旅旅长旅长达维尔,击毙印军第六十二旅旅长希尔?辛格准将,共毙、俘敌8900余人,共歼灭了印军3个整旅和5个旅的大部。缴获各种火炮300余门,坦克10辆,汽车400辆各种枪6300余支(挺),及其它许多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中国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对印自卫反击战取得完胜。

在我军基本到达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之时,周恩来向毛泽东建议:“为了给和平谈判造成有利条件,我们准备就地停火,部队后撤。”毛泽东回答说:“我看可以,就地停火,退避三舍,我们让他们一点,也看出谈判的诚意。”

1962年11月21日,中印边境中国边防部队接到了毛泽东签署的命令。总参谋部用特急电报下发到各部队。电文如下:西藏军区前指、军 区、丁指、康指、新疆军区并成都、兰州、北京军区:为进一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中央决定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为了促成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 ,我军决定于11月22日零时起,主动停火,并于12月1日开始,主动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的内侧20公里地区。

1962年11月22日零时。中国军队遵照毛泽东的命令,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并主动后撤。

这次历时仅一个来月的对印自卫反击作战,沉重打击了印度扩张主义的野心,维护了祖国的尊严,给中印边界带来了数十年的安宁。在这次自卫反击战中,我边防部队同仇敌忾、英勇战斗,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驱逐了入侵的印军,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打击了当时印度扩张主义者的嚣张气焰,大扬了国威军威。

这次对印自卫反击作战结束后,中国边防部队奉命将在反击战中缴获的大批武器、车辆进行擦拭维修,将缴获的其他 军用物资进行整理包装,于12月中旬交还给印度。对被俘人员,一律不杀、不打、不骂、不侮辱、不没收私人财物。生活上给予优待,受伤者给予治疗。

同类推荐
  • 细说汉初三杰

    细说汉初三杰

    韩信之死真的是应了那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典故?究竟是谁向他举起了屠刀?张良胸有韬略,胸有奇谋,为什么却没有受到刘邦的猜忌,反而自始至终都得到了刘邦的尊重?萧何受到了刘邦的多次猜忌,为什么却一生权倾朝野,名闻天下?本书为您拨开历史的尘埃,解开重重的谜团,却发现这段历史是如此的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 习惯就好

    习惯就好

    关于独立,关于偏见,关于成长,田朴珺首次执笔发声,细说独立女人,笑看偏见传闻!不煲鸡汤,只啃骨头!王石不推荐?习惯就好!中国演艺圈最具争议性的人物田朴珺,身兼演员、王石女友、电影制片人、杂志专栏作者等多重身份,首次以作者的身份出版的第一本随笔集——《习惯就好》。主要收录了田朴珺从被中戏退学到跨入演艺圈,转战地产界、到去纽约游学生活等重要的人生阶段所发生的各种奋斗经历、感情经历以及思考感悟等。本书将会首次揭秘田朴珺本人多年闯荡演艺圈以来的各种被大众误解的争议事件,并且第一次回应与地产大亨王石的“红烧肉”事件,力求展现一个不一样的田朴珺到大众面前。
  • 我本一无所恋

    我本一无所恋

    本书以史实为依据,辅以合理的文学想象,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萧红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叙述其从童年到成年,从哈尔滨流亡到香港的全部人生经历,详细展开她与汪恩甲、陆哲舜、萧军、端木蕻良等人的情感纠葛,以及与鲁迅、茅盾、聂绀弩等文化名人的交往,将萧红人生中存留的诸多迷案一一解开,还原一代才女的悲情一生。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洪秀全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洪秀全

    洪秀全,1814年1月11日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的一个中农家庭。第二年全家又迁居到县城西南的一个叫官禄□的村庄。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交通也比较便利,离广州城不过90华里左右,来去很方便,信息也较灵通。洪秀全7岁进入村里私塾读书,学习传统课目——《四书》、《五经》等,但他不满足于此,喜欢另外读一些中国历史和奇异书籍,喜欢听出洋归来的人讲海外的事情。他天性聪明,想象力丰富,在孩子群中是出众的,博得乡亲们和塾师的赞许鼓励。
  • 果敢刚毅:司马炎

    果敢刚毅:司马炎

    司马炎在位25年,结束三国时期国家的动乱状态,复兴了西晋的经济。他是继秦皇、汉祖、光武帝之后第四位统一全国的皇帝,他在位的太康年间全国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本书将为您再现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让您更深刻地了解晋朝历史、了解果敢刚毅的晋武帝司马炎。
热门推荐
  • 痞子校草恋上公主杀手

    痞子校草恋上公主杀手

    虽出黑帮,但心善如仙。当年心软中恶果。但青梅竹马的他,为了自己而永远沉睡之际,她还是那个善良如仙,活泼如精灵的女孩吗?订婚当天,就是他死之日。急救室门口,原本属于自己的订婚礼服却穿在了昔日的好友身上。友情,爱情的背叛,最爱自己哥哥的离去,令她身心俱灰。她选择了离开,她选择了报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伊人仙醉

    伊人仙醉

    言依依因为好友的死缠烂打,答应帮好友追男朋友,一切搞定之后,为了不浪费自己爬山出得门票钱,误入深山之中,掉下山崖。本以为自己完了,却在醒来之后,发现自己成了一朵花终于由花成了人,可是身边的“人”怎么就那么不靠谱呢!姐姐是个暴力狂,是不是还会发傻一只小老虎,又臭屁得狠好不容易有个朋友,本以为是正常的,谁料有时又幼稚得狠师傅嘛......
  • 孤门

    孤门

    身在没落中的豪门家族,被绑架,被威胁,被收徒。只想不争,也没有想过要争什么的伏尊被逼着走向一条强者之路。在凡人中拥有了炼制逆天法宝本领的他,有一日登到至尊的位置时,回想起当初,在天地间感慨的说一句,都是被逼的啊,让很多人想掐死他。大家都想被逼啊。只是没有他那个福份!装逼的人,天不收!
  • 一个助攻的自我修养

    一个助攻的自我修养

    一不小心,她穿书了,穿就穿吧,怎么总能遇到那个腹黑男?什么?!她的次要任务就是攻略他?不要啊!她只是个单纯路过的的路人甲而已……
  • 我开启了二货神豪系统

    我开启了二货神豪系统

    “婷婷,我们分手吧。”“我们感情这么稳定,你为什么要提出分手?”....“李老师,我要退学。”“你成绩全班第一,你为什么要退学?”“阳哥,对面三路都破了,你为什么点投降?”“别特么废话了,快点点投降,每人一百Q币,特么点啊,在不点老子就瘫痪了。”到底是人性的丢失还是道德的沦丧。不,不是,这一切都怪我嘴贱,开启了二货神豪系统。
  • 以为能陪你到白头

    以为能陪你到白头

    本篇小说,跟你说着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一段旅程。
  • 灵魔之道

    灵魔之道

    修神之道困难而又强大,只要成为了神,便能掌握万物。神!以善良为主,没有一丝邪念。修魔之道虽容易但很容易被控制心智,走上不归之路。只要心态端正没有被控制。成魔,便能摧毁一切。魔!以邪恶为主,掌管着一切人类的命运。为了对付灵兽原本是仇人的神与魔,放下了心中的仇恨,共同抗敌。穿越后文迈影与曹应生也一步步走向成神之道!
  • 同桌好好玩——同桌上好佳

    同桌好好玩——同桌上好佳

    《同桌好好玩》从同桌到邻桌,从校园到家庭和社会,形成环环相扣的教育链条。主要人物有“福尔摩斯”巴奇,调皮鬼周大齐,爽歪歪李晓果,见义勇为的侯洋,学习好的小美女纪阳,等等。别小瞧这些爱玩的孩子,他们的本事可不小,他们在玩侦探中竟能让一个快破裂的家庭获得重生,他们通过卖花给贫困的小伙伴温暖;他们在集体的力量中让顽劣的小混混尝尝拳头,也让他们自己从恶作剧中醒悟。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成长经历,城市生活,感情生活,现实主题,社会百态
  • 今夕无道

    今夕无道

    十六岁时,天眷之人的体内会出现塔基,让人得以修炼,铸成魂塔。塔比天高,命比纸薄,红颜知己,难舍难分。人世已无道,今夕多悲苦。徒,染就一生峥嵘,任岁月笑我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