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39600000013

第13章 毛泽东最爱读的幽默小说

有学问的人遇到自己未曾见过的字句,往往爱诘问:“语出何典?”

殊不知,还真有一部文学史上罕见的口语化的幽默小说名为《何典》。此书为清代乾嘉年间上海才子张南庄所著。成于清嘉庆年间,翻刻于光绪四年(1879年),而真正流传开来则在1926年。

《何典》是一部奇特的小说,全书采用吴方言写成,原生态的俚语村言活泼俏皮,借鬼说事,书中一个一个两脚行走的动物,无一属于人类,说的是鬼话,干的是鬼事,吃的是鬼饭,看的是鬼戏,怀的是鬼胎,做的是鬼官。小说通过“下界阴山”“鬼谷”中的“三家村”土财主活鬼一家两代的不同遭遇,讽刺与嘲笑了阴曹地府中的阎罗王以及妖魔鬼怪的嘴脸。在那里,到处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杀人不怕血腥气”。举凡敲诈、贪污、淫乱、造反等人间上演的事情,在鬼的世界里照样应有尽有。作者的想象力极为丰富,作品中塑造了活鬼、雌鬼、活死人、形容鬼、六事鬼、饿杀鬼、催命鬼、刘打鬼、黑漆大头鬼、青胖大头鬼等形象,还有什么赶茶娘、臭花娘、醋八姐等人物,无不栩栩如生,它一反旧小说的所谓“文人气”,无章无典,无规无矩;满目脏字却不下流,油嘴滑舌却很严肃。句句风趣幽默,字字入木三分,可令人大笑之余不觉悲从中来。

作者张南庄自称全书:“全凭插科打诨,用不着子曰诗云;讵能嚼字咬文,又何须之乎者也。”如此行文,在读者并不觉得蠢俗讨厌,反而感到别有风趣。比如书中写活鬼临死的一节:“那活鬼躺在床上,只管一丝无两气的半死半活。雌鬼见他死在头上转,好不着急!就像热煎盘上蚂蚁一般,忙忙的到鬼庙里去请香火,做野团子谢灶……忙得头臭。看这活鬼时,渐渐的一面弗是一面,眼睛插了骷颅头里去,牙齿咬得锈钉断。到得临死,还撒了一个狗臭屁,把后脚一伸,已去做鬼里鬼了。”书中如此生动叙事的例子比比皆是,处处闪耀着民间语言的智慧与魅力。

《何典》以其藐视一切的魄力、无规无矩的写作方式,以及彻底的口语化、俗语化,既是对传统文学的叛逆,又是对俗文学的真实回归。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何典》在颠覆经典的同时,自身也成为经典。全书共十回,十二万字左右。据考证,作者张南庄,书法欧阳,诗宗范陆,著作等身。咸丰初年太平军占上海时,张南庄的其他著作尽付一炬,独《何典》一本幸存,为后世留下来了一抹书香。

毛泽东非常喜欢《何典》这本书。

延安时期,他曾两次寄书给远在苏联求学的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1939年,他托林伯渠买了一批书寄去,但中途丢失了。1941年1月,他写信说:“关于寄书,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给你们少年集团,听说没有收到,真是可惜。现再酌检一点寄上,大批的待后。”

细心的毛泽东随信附上一张书单,并注明了册数,具体内容如下:“精忠岳传2,官场现形记4,子不语正续3,三国志4,高中外国史3,高中本国史2,中国经济地理1,大众哲学1,中国历史教程1,兰花梦奇传1,峨眉剑侠传4,小五义6,续小五义6,聊斋志异4,水浒4,薛刚反唐1,儒林外史2,何典1,清史演义2,洪秀全2,侠义江湖6。”

这张书单共列20多种书,其中大都是大家熟悉的。但有两本书比较冷僻,一般人别说没有读过,恐怕闻所未闻,一本是《子不语》,《子不语》的作者乃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大才子袁枚,写的都是怪异的民间故事,书名取自《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另一本就是本文所说的《何典》。

从这份书单上就可看出毛泽东对《何典》的看重。

毛泽东在不少场合化用或者直接引用过《何典》里的言辞。这在“林彪事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林彪出逃时,周恩来曾请示毛泽东是否要拦截林彪的飞机,毛泽东镇定地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所谓“娘要嫁人”,便可从《何典》中找到出处。

毛泽东不仅化用和引用过《何典》中的言辞,而且还在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上受到《何典》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从明末清初的颜李学派开始,中国知识界就有一股自疑自罪的思潮绵延不绝,以至到民国时期,大知识分子丁文江发出了书生是“乱世之饭桶”的怪论。颜元、李塨把宋、明王朝灭亡的责任归结为书生清谈误国,因此认为“读书愈多愈惑,审事机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从毛泽东早期文稿看,他早年是非常崇拜颜李学派的。

《何典》一书对知识分子和书本知识更是多有讽刺。活鬼的儿子活死人,天资聪颖,很会读书,但在父死母再嫁之后,竟沦落到乞讨为生的地步。一日碰到一个老道士,老道士声称他有大力子、辟谷丸,还有益智仁。活死人吃了他送的辟谷丸和大力子,顿觉精神百倍,只是对益智仁瞧不上眼,自吹自己:“已有过目不忘的资质,博古通今的学问,还要益他什么?”老道士听了哈哈大笑道:“你只晓得读了几句死书,会咬文嚼字,弄弄笔头,靠托那‘之’、‘乎’、‘者’、‘也’、‘焉’几个虚字眼搬来搬去,写些纸上空言,就道是绝世聪明了。若讲究实际功夫,只怕就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倒算做弃物了。我这药是使人足智多谋的第一等妙药,如何倒不要吃?”活死人见他说得有理,只得乖乖地吃了。

熟读《何典》的毛泽东很欣赏老道士的观点。翻检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著作,一个强烈的印象就是他特别“讲究实际功夫”,念念不忘告诫知识分子要参与到生活和实际中去,否则仅有点书本知识,头脑里仅装些教条,就算不得完全的知识分子,这样对革命事业不仅无用,甚至还会有害。他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便说过:“许多所谓知识分子,其实是比较地最无知识的,工农分子的知识有时倒比他们多一点。”他反复强调空洞的、抽象的理论和知识是无用的,知识分子绝对不能停止在现成书本的字句上。

毛泽东不仅在思想观念上受《何典》一书的影响,在审美趣味上也是如此。延安整风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反对“党八股”。毛泽东所列“党八股”的其中一条罪状便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表现为文章或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么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或者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总而言之,就是缺乏生动活泼的语言,看上去面目可憎,读者或听众厌恶得很。鉴于此,毛泽东强调宣传和文艺工作者“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因为“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

民间的语言有如天籁自鸣,自抒胸臆,又似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大俗便是大雅,张南庄深谙文章之道,所以对民间的语言精研深钻发而为文。“俗为雅用”加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构成了毛泽东完整的文化观。他特别重视“俗为雅用”,在毛泽东看来,《何典》正是“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的典范,是“俗为雅用”最成功的例子。他对《何典》语言的化用和引用,实际上表达了对这种审美取向的认同与欣赏。

除毛泽东外,还有不少现代名人对《何典》推崇有加。

上世纪20年代北大即将关门,1926年5月,刘半农在无意间得到了《何典》的旧版本,欲借出版此书以自救。他标点校注后出版,并请鲁迅作了序。刘半农且做狂语:“凭你是天皇老子乌龟虱,作者只一例的看做了什么都不值的鬼东西。”因而引发一场文坛大战,被陈源教授攻击为“大学教授而竟堕落于斯”。

1926年5月25日,鲁迅怒而连撰两篇文章力挺刘半农:“即便我是怎样的十足上等人,也不能反对他印卖书。”认为《何典》“谈鬼物正像人间,用新典一如古典”,“展示了活的人间相”。

1932年,日本打算编印《世界幽默全集》,鲁迅把《何典》作为中国的八种幽默作品之一,推荐给增田涉,并在5月22日致增田涉信中说:《何典》一书“近来当作滑稽本;颇有名声”。

上世纪初,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嬉笑怒骂的文章名重一时,他自称做文章的范本就出自《何典》。“放屁,放屁,真正是岂有此理!”吴稚晖在读到《何典》开头的这句话后,大彻大悟,于是力主文风口语化,成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风云人物。吴稚晖对《何典》说过一段话:“我只读他开头两句……从此便打破了要做阳湖派古文家的迷梦,说话自由自在得多。不曾屈我做那野蛮文学家,乃我生平之幸。他那开头两句,便是‘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用这种精神,才能得言论的真自由,享言论的真幸福。”

对《何典》的文化意义,除毛泽东、鲁迅、刘半农、吴稚晖外,胡适、周作人、林语堂等也都曾给予极高的评价。

同类推荐
  • 梅花上将张自忠

    梅花上将张自忠

    本书真实地描写了抗日名将张自忠从参军到为国捐躯的传奇经历,主要写了张自忠将军亲身经历的“北京政变”、中原大战、长城抗日、卢沟桥事变等重大事件。
  • 旧日光辉

    旧日光辉

    莱尔是19世纪著名的传记作者和解经家,他的《圣洁》一书影响了许许多多伟人。《旧日光辉》是他晚年的一部作品,是根据他之前写的一些人物小传和专题作品汇编成的。他之所以要把这些作品汇编出版,是因为看到当时英国国教越来越流于形式,丧失最关键的内涵。国教内有极端的礼仪派,注重各种外在形式,包括点蜡烛、圣餐桌、教士祝圣等等,想靠这些东西营造宗教氛围,对信徒产生属灵效果。对于教会中的福音派,他们却冷嘲热讽,认为都是些食古不化的清教徒。宗教改革之前的信仰就是这样,认为特定的仪式、动作能够产生属灵的效果。
  • 出轨的盛唐:武后

    出轨的盛唐:武后

    一本书讲透中国古代女人的权力心术,生动诠释古代女性与权力惊撼媾和的宫闱心计:色媚、隐忍、阴毒、怀柔、狠厉、绝情……解密武则天最隐忍、最狠厉、最孤绝又最辉煌的一生,再现盛世大唐最阴暗、最情色、最血腥的权力争斗;一本精彩诠释中国古代女人只有在床上先征服男人才能在权力场上征服天下的最经典教材,生动描写了武后的从容镇静,老成练达,虽然难以洗涤其残忍毒狠之罪,却是人人敬佩。她做皇后28年,皇太后7年,后以本人名义做皇帝15年,兹后唐朝其他15个皇帝也全是她的孙辈和后裔。所以,纵是武则天的头衔一改再改,她仍是唐朝的祖先和国母。以一个篡位而颠倒朝代的人物,又在太庙里千秋享配。
  •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奠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以知识报效国家,一生成果难数,开发生物柴油推动绿色化工,凭贡献乐享人生。
  •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文集)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文集)

    《如果种子不死》是纪德享誉世界的自传作品,书名典出《圣经约翰福音》:“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掉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纪德取其作为书名,是反其道而用之,坚持做“仍旧是一粒”的那颗独一无二的种子。纪德的自传是一部艺术品,或者说是一位青年艺术家的真实画像。他以令人震惊的真诚、坦率以及激情,毫无遮掩地描绘出一位空前敏感、矛盾而又多变的作家和艺术家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心路历程,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自传之一。
热门推荐
  • 不灭霸王

    不灭霸王

    一直走着霉运的向运被一道白日惊雷劈成穿越,重生到了迟迟还未觉醒战魂的向家废材大少爷上。“运儿已经十五岁,还迟迟未觉醒武魂,天意不让我向家崛起。”“儿,即使你不能觉醒武魂也不要紧,娘心中只希望你这一生能逍遥快乐,人人都说你是废材,但你在娘的心中却是娘的宝。”然而当重生后的向运接触到别人的武魂后,居然得到了武魂的全部传承。此时的向运看着朗朗星空,自语道。“命里有时终会有,命里无时我便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念兮溪

    念兮溪

    烦躁、焦虑、彷徨、无奈,狼狈,这就是青春,是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既然这样,就让我们释放青春!趁还年轻,趁还没老!
  • 玄界无敌医生

    玄界无敌医生

    我若行医,你求死无门我若杀人,你求生无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步步封圣

    步步封圣

    如果你本是仙界第一仙君,结果被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你会怎么办?如果你原本法力无边,结果一朝神魂下界沦为凡人,你又会怎么办?且看唐麟下界之后是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红尘炼心,真我藏纷繁俗世里。极道至简,大成在鸡毛蒜皮中。这,是一个被贬的仙君,在都市凡尘中一步一步证道封圣的故事。
  • 教化天下:拐个王爷做先生

    教化天下:拐个王爷做先生

    教化天下,拐个王爷做先生!!简介无能,么么哒!!!
  • 惊天志

    惊天志

    为改变命运;为能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剑指苍穹;为六界而战!
  • 宇智波斑横推诸天

    宇智波斑横推诸天

    关键词:【宇智波·斑】【异世争霸】【诸天万界】【写轮眼】【荒天帝】【遮天三人组】【上苍之上】【轮回路】【无敌流】声明,本书斑爷性格:霸道、冷酷、大心脏、善谋、喜欢玩耍、喜欢热血沸腾,拳拳到肉的战斗、喜欢一打多、喜欢越级挑战、喜欢超越不可能得极限、无情而又有情、对认可之人柔情。被抽干的宇智波斑,挣脱命运的枷锁,再活一世。“这一世,我斑要天上地下无敌!”他以同阶无敌之势横扫凤遗秘境,以碾压敌手之态纵横万族战。食莲蜕变终得道,力之极境天罚显。无人能敌任起舞,修罗之名动万族。红颜易逝鬓如雪,悲啸天地凄不绝。怒而持镰杀意出,万花筒中见永恒。......杀入青石古路,杀向那群英荟萃的上苍之上,与遮天三人组过招,与荒天帝并肩,这个世界有无上天骄与强者,斑,并不孤单。本书又名《宇智波斑杀向上苍之上》《修罗天帝与荒天帝并肩》《真正的终结》《平定最终黑祸》《斑爷横推诸天万界敌》催更群(240125312)
  • 炁与妖

    炁与妖

    吞妖王本源,吞火之本源,逆天武技收最美妖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