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34800000017

第17章 讽喻篇(3)

第三个来的是个财主,这家伙作恶多端,人人痛恨。他知道这人来一定希望做官,希望有才气。于是便说:“这‘林’字拆开是两个‘木’,东边木升官,西边木出才。”

说完,他看也不看一眼,就在一个“木”字旁加了个“官”字,在另一个“木”字旁加了个“才”字。财主听后,气得当场昏死过去了。

清和桥上对诗

从前,大清和河上有一座桥,叫“清和桥”。这年春天,一位身材苗条、头戴芙蓉花的少妇正在河边洗衣裳。庙里的一个和尚和当地的一个秀才到清和桥上来游玩。

二人在桥上走着,见桥下洗衣的少妇长得漂亮,便不怀好意,站在桥上对起诗来。和尚先念道:

有水也念清,无水也念青。

去了清边水,添争变成静。

静养性,僧人爱,

满腹经文随身带。

有朝一日芙蓉花儿开,

给我和尚端上来。

和尚念罢,秀才接着吟道:

有口也念和,无口也念禾。

去了和边口,添斗变成科。

科为贵,秀才爱,

满腹诗文随身带。

有朝一日芙蓉花儿开,

给我秀才端上来。

他们二人的对诗,桥下的少妇听得真真切切,顿时怒火满胸,立即甩甩手上的水说:“这桥叫清和桥,你们只说了‘清和’二字,听我以‘桥’字作诗一首。”少妇于是怒声念道:

有木也念桥,无木也念乔。

去了桥边木,添女变成骄。

娇娘美,人人爱,

生儿育女随身带。

有朝一日生双胎,

一个当和尚,

一个当秀才!

和尚、秀才挨了少妇的一顿臭骂,灰溜溜地走了。

索画讨骂

苏州城有个叫李汉周的人,依仗舅舅在朝中的势力,鱼肉乡里,无恶不作。虽然胸无点墨,却总爱附庸风雅。

一天,李汉周听说唐伯虎的画绝世无双,不可不存,但又怕唐伯虎不肯相让。于是,李汉周想了一个好办法——美人计,他从府中选了一个名叫秋菊的丫环,让她穿上最好的衣服,用最好的粉黛来化妆,坐最好的花轿,并且自己亲自押送。

唐伯虎并没有拒绝,很谦虚地说:“相公大名,久仰久仰。不才当场作画,以免相公日后劳神。”

唐伯虎下笔如神,不一会工夫就在纸上画了日、月、牛、桥四物,并题了十二个字:

日头下,月亮旁;

有头牛,站桥上。

李汉周连忙恭敬地用双手接过来,并连声道谢,要走的时候,扔下丫环秋菊,送给唐伯虎做酬金。

唐伯虎愉快地接纳了,待李汉周走后,唐伯虎问明秋菊身世,然后给了她一些钱让她回乡孝敬父母去了。

李汉周回到家中,高兴地将唐伯虎的书画裱于中堂上。大凡读书人见到唐伯虎所题四句,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只是不告诉李汉周。

原来,唐伯虎说的是一个“腥”字,表示了对李汉周的厌恶之情。

秀才辱公子

明代有一富家子弟非常想做官,但由于目不识丁,只得三日一小饮,七日一大宴地巴结官府,终于弄了个七品官衔,整天乐不思蜀。

一日,他对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说:“你看我弄个一官半职简直易如反掌,何须寒窗苦读?”

秀才听后,不禁怒火中烧,想顶他几句,又恐得罪不起,只得苦笑道:“可不是吗?像你这么有能耐的人,想求取功名,哪里用得着赴考费笔墨呢?”

言毕,又吟出一句:

烈火何须风助,快马不用鞭催。

公子听罢,很是得意,拍了拍秀才的肩膀说道:“好句,好句!”顿时兴致大增,邀请秀才进酒馆一叙。

秀才大笑拂袖而去。公子感到很奇怪,但是又不明白秀才说的那两句话,于是,就去询问他人,方知上当,原来秀才是在骂自己呢!

原来,秀才那两句话是一则谜语:烈火何须风助——好奴才(好芦柴);快马不用鞭催——拍马屁。

夏明瀚谜联讽蒋介石

1927年7月,夏明瀚在毛泽东主持的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任秘书。有一天,讲习所的几个学员到他家里,谈到蒋介石叛变革命,发动“四?一二”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无不义愤填膺。

夏明瀚藐视地说:“蒋介石没有什么了不起!”说完,他出了一首诗谜,让学员们猜四个字,诗曰:

一车只装一斤,好个草包将军。

两个小孩相助,还有三个大人。

不一会,学员们就猜出来了,谜底是“斩蒋示众”。

刘伯温画谏朱元璋

朱元璋登基不久,首先要解决的是封官行赏的问题,对于那些立下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封赏比较容易,可对自己的亲戚朋友,朱元璋却发愁了,因为沾亲带故的人数众多,如果都封个一官半职,岂不成了见者有份,无功受禄;如果不封,势必落个六亲不认的骂名。为此,朱元璋进退两难,不知所措。

军师刘伯温观察到了他的矛盾心理,想直言进谏,但又怕惹怒了朱元璋,想来想去,就画了一幅画进献给朱元璋,朱元璋仔细观赏着这幅画:一个男子头发蓬乱如麻,一束束的头发上顶着一只只小帽子,除此之外,并无其他。

朱元璋想来想去,也不懂刘伯温送幅画的意图。很晚了,朱元璋仍在灯下仔细琢磨着,最后终于猜出来了。

朱元璋当机立断,只封有功之臣,不封亲戚朋友为官。

原来,刘伯温送此画的意思是:冠(官)多发(法)乱。

薛综智斗张丰

三国时,蜀国派张奉出使吴国。在招待宴会上,张奉拿吴国尚书泽的姓名开玩笑,以羞辱吴国。

吴国大臣薛综为人机敏,善于言辞,任五官郎中。在宴会上他当场气愤地还击,拿起酒壶到张奉面前劝酒说:“蜀者何也?有犬为独(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

实际上,这是一则“蜀”字谜。薛综从字形上离合了“蜀”字,即“横目苟身,虫入其腹”,而且还把“蜀”字同狗联系在一起,“有犬为独,无犬为蜀”,以嘲讽蜀国使臣。

张奉听后,知道这是在奚落蜀国,生气地问道:“吴国的‘吴’又该怎么解呢?”

薛综应声答道:“无口为天,天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他通过增损“吴”字的笔画,将“吴”字解释得完美而堂皇。

吴国的大臣们听后,不禁哄堂大笑,张奉无言以对,悄悄地回国了。

绝妙的嘲讽谜联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鄂东挺进军第10纵队司令程汝怀、副司令王啸峰,不积极进行抗日活动,反而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抗日军民,当地人民对他们非常不满。

一位文人写了一副藏字谜联,分别寄给他们两人:

王师岂无能,啸聚山林,风(峰)声鹤唳,敌寇未来先丧胆;

程度果合格,汝图富贵,淮(怀)安旦夕,人民生死不关心。

这副对联既刻画了程、王二人的丑恶面目,又分别巧妙地隐藏了两人的姓名,堪称嘲讽谜联中的经典之作。

如果把藏字取出来,对联的含义就是:王啸峰敌寇未来先丧胆,程汝怀人民生死不关心。

为袁世凯画像

1915年5月9日,袁世凯为了实现称帝的野心,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竟然接受了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臣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脚下。

袁世凯的无耻行径,使全国人民非常愤怒。于是,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作为袁世凯的肖像画: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人们看后,起初感到大惑不解,等到猜出了含义后,纷纷大笑,都说画得好,画得妙。

原来,这副对联有着言外之意,它如同一句歇后语,讥讽袁世凯是“王(忘)八”和“无耻”,非常传神。

带蝉赴考

封建社会时盛行科举考试。一次,一个生员入考场时,将一只鸣蝉放在头上,扎在儒巾之中。考试中,巾内蝉鸣,在座考生十分惊奇,都觉得有趣,无不大笑。

主考官闻笑声而来,问清缘由,把这生员叫到前面,准备按犯规论处,逐出考场。生员大喊冤枉说:“我入场时被父亲叫住,硬将蝉放在巾内,这蝉爬跳鸣叫,令人难忍,只是父命难违,不敢扔掉!”

主考官大怒道:“考试带一蝉入场,是何道理!”

生员怯生生地回答:“父亲不过想取个吉利,让我考好。”

主考官追问是怎么个吉利法,生员说出一个词,主考官听了大笑不止。

原来,这是说蝉在头上叫,取“头鸣(名)之意。

嘲笑“蠢猪”

清朝着名文学家蒲松龄,自幼刻苦勤奋,学识渊博,才华闪烁,但因是汉族儒生而连试不第,只好靠教书为生。

一年春天,一位土财主望子成龙,慕名请蒲松龄教家馆。不到三个月,蒲松龄拱手告辞,说:“令郎学有成就,老夫要另谋去处。”财主一听十分高兴,忙设宴为先生饯行。

酒过三巡,财主笑问:“吾儿的文章如何?”

蒲松龄回曰:“高山响鼓,闻声百里。”

财主大悦,捋须又问:“吾儿在易、礼、诗诸方面想必通了吧?”

蒲松龄诙谐一笑,接应:“八窍已通七窍,八窍已通七窍。”说罢道声“多谢”,便挑起书箱启程。

蒲松龄前脚刚走,财主后脚赶到衙门,将这喜讯告诉当师爷的胞弟,要其为侄儿报名参加科举考试,先捞个秀才当当。

那师爷听叙述,哭笑不得,说:“大哥,你让那教书匠戏弄了。”接着解释了一番。?

财主一听,气得直骂儿子:“蠢猪!”

你知道蒲松龄话是何意?

答案:“高山鼓,闻声百里”,乃“不通!不通!”;“八窍已通七窍”,则为”一窍不通!”

同类推荐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 中国家法:家风家教

    中国家法:家风家教

    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家风不好则子孙恶,子不肖,孽孙生,一个家庭的和睦离不开良好的家风、家法。一个家族的家法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声誉和兴旺,更关系到家族内子女的人格塑造与培养。《中国家法》从“家风家教”“人道伦常”“修身齐家”三大方面,由大及小、由浅入深地阐释了一个家族、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成员该如何对子女进行有益的引导、教育,从而潜移默化地继承家族的传统美德,累积智慧,树立影响,让子孙世代受益。
  • 老北京的婚丧与喜庆

    老北京的婚丧与喜庆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国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千百年来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国学。然而,国学典籍汗牛充栋,国学内容庞杂浩繁,即使穷尽毕生之力,也难通万一。如何从博大浩瀚的国学中找到入门的捷径?鉴于此,我们特请有关专家学者精心编辑了这本书。本书堪称一部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趣味百科全书,它集传统文化于一体,以清晰的条理、凝练的文字、简短的评述,向读者介绍了丰富的国学传统文化知识。
  • 老北京的服饰与穿著

    老北京的服饰与穿著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热门推荐
  • 无敌攻略系统

    无敌攻略系统

    得到超级攻略系统,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 无限跑题系统

    无限跑题系统

    无良系统千千万,无限跑题有木有?系统带你飞,系统带你跑。一个跑偏了的系统,为防止有被坑死那天,张小方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踏着跑题,寻找主题的道路。
  • 且婚

    且婚

    她策划的第99次婚礼,自己的未婚夫和人家的新娘子上了床。不得已,她穿上婚纱,替嫁成为他的新娘子完成婚礼。事后想要逃跑却被他抓个正着,被他脱光了衣服百般撩拨羞辱。她忍着情绪:“霍先生,我只是帮你,请放我出去。”他居高临下的淡淡开口:“你的未婚夫把我即将过门的妻子搞大了肚子,我是不是也要把你的肚子搞大了,才算扯平。”自此,她被迫嫁入豪门,他步步紧逼。而她也逐渐深陷,以为找到了真爱。后来,她知道了,我们最好不相爱,如此才能不相弃。婚姻不易,且婚且珍惜。
  • 人生若没有初见

    人生若没有初见

    从未想过,那一次初见,会成为我们刻骨铭心伤痛的开始;若不是多年前的那一面初见,我的人生不会如此的跌宕;若那时,你不是你,而我不是我,我们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多的悔恨,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其实,我们不过都是命运的一刻棋子,何去何从早有定数,由不得自己。我冷冷的看着他,此刻的他在我的眼中,如此的落魄,如此的不堪,可我心中却没有一丝愉悦。他淡淡的说:“你如何才能放过我?”我听后,忽然大笑起来,笑的心中尽是凄凉,最后,竟狠狠地说:“除非你死了。”他轻松的一笑,说:“好。”
  • 藏药战争

    藏药战争

    商场是人生的缩影。正如人们常说的人生如棋,商场亦如棋,不谋一域者,不足谋全局,行棋无悔间,彰显顶尖高手终极对弈之风采。
  • 星辰君神

    星辰君神

    世界重组,异界袭击,十六岁的少年身处异界能否阻止阴谋的发生,。
  • 问道:十二种追逐梦想的人生

    问道:十二种追逐梦想的人生

    本书为导演贾樟柯最新电影计划《语路》的图书衍生品。《语路》旨在通过展示坚持梦想,在不同的人生角色中完成志向的代表人物的话语,鼓励一代人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激情和梦想,点燃每个人的奋斗之路并向前进发。《语路》由贾樟柯和六位中国年轻导演执导,选取十二位分布在财经、艺术、公益、创业等领域,实现自我梦想的成功人物作为拍摄对象。本书收录了《语路》对十二位人物的深度访谈,这十二位人物都曾经是有梦想的人,都已经通过执著坚持实现了梦想,又都仍在路上继续前行。他们的经历与心路历程对于大多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来说,具有冲击力很强的借鉴意义。
  • 我喜欢你的爱而不得

    我喜欢你的爱而不得

    秋风我喜欢你,可园长奶奶说兄妹是不可以在一起的,这该肿么办。秋风我还是喜欢你,可我却发现你有了喜欢的女孩子,我该怎么办。秋冬风为什么你不明白我的感情呢,明明没每个人都看出来了,可你偏偏……
  •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背景与理论研究;重庆新农村建设现状与问题;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等。
  • 专家诊治失眠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失眠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为您讲解失眠的专业书籍:睡眠是如此之神奇,自然而然成为我们人体生理周期必不可少的一个构成部分,直至现在科学对睡眠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很浅的层面。当一个小孩子呱呱坠地初到人间,就能够非常自然地慢慢睁开眼睛欣赏世界、饱足之后又开始恬然入睡,继而又开始醒来欣赏世界,在此周期中逐步长大成人。而这种个体生理性周期的变化与天地闯循环规律有着自然而然的吻合,不能不感慨生命与大自然的神奇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