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23600000023

第23章 宗教神话(1)

佛教的中国本土化

佛教是传入中国甚早而又传播最广的外域宗教,在儒学与道教的影响下,渐渐地蒙上了中国色彩,成为适应中国封建统治阶级需要和满足一般中国百姓精神寄托的汉地佛教,它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乃至人民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东汉末期,汉译佛经大量出现,佛教教义开始同中国传统思想结合,得到迅速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开始在中国社会大流行,诸朝君臣大多信佛,中国佛教的发展达到第一个高潮。北魏都城洛阳城中有1367座佛寺,其中的永宁寺规模宏大,僧房达1000余间。唐朝诗人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名句,则反映了六朝时江南佛风的弥漫。

到隋唐时期,统治者普遍对佛教采取利用政策,佛教进入繁荣鼎盛时期,并形成了若干宗派: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及三阶教,并传播到朝鲜、日本和越南,形成了亚洲佛教文化圈。

佛教不仅在汉族地区得以广泛传播,在少数民族地区也得到了传播和发展。公元7世纪初,大乘佛教由汉族地区、印度和尼泊尔分别传入西藏地区,经过长期传播与发展,至10世纪后期,形成了既区别于东南亚、日本甚至印度的佛教,又与我国汉地佛教有所不同的、独树一帜的藏传佛教。

唐末以后,佛教开始衰微。宋、元、明、清时,佛教更是每况愈下。各宗思想,由于诸宗间及“三教”日益融合,其界限已愈来愈模糊。

天台宗:中国佛教最早的宗派

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其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花经》,因此又称“法华宗”。天台宗学统自称是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但实际上直到智顗才继往开来,着“天台三大部”,形成“一心三观”与“三谛圆融”为特征的独立宗派。

智顗五传至湛然,集前辈之大成,着《金刚碑》,提出了无情有性的观点,力辟他宗,中兴天台,被定为“天台九祖”,世称“荆溪大师”。

此后,经“会昌法难”及五代纷争,天台宗大衰,典籍湮没。到北宋知礼再兴天台教义,又由衰转盛,并掀起“山家”与“山外”之争。知礼之后,天台宗在元、明两代再度式微。明末有智旭自称“私淑天台”,对天台教观颇有发挥。但像其他佛家宗派一样,天台也是有名无实了。

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旨,《大智度论》为指南,《大涅粲经》为扶疏,《大般若经》为观法。智顗的天台三大部,是该宗的根本典籍。它以“圆教”自居,判佛说一代法为“五时八教”。该宗主要思想是“实相”与“止观”学说:以“实相”阐明论理,“止观”指导修行,用“一心三观”和“三谛圆融”两层实相说作为观法修行的“不思议境”,成一圆顿止观法门。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它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加以整理和发展而成一家之言,当时得到朝野的支持和信奉,对隋唐以后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响。元明以后,该宗学者往往兼倡净土,形成“教在天台,行归净土”之风。

宣扬“法界缘起”的华严宗

华严宗也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该宗因以《华严经》为根据,故名,又因其以“法界缘起”为基本教义,故又称“法界宗”。

华严宗的法统一般认为是: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唐杜顺和尚被尊为初祖,为该宗的“无尽缘起”说和五阶次第的判教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智俨被奉为二祖,作《华严经搜玄记》十卷,创“十玄缘起”新说。第三祖法藏,实为创宗人,继承和发展了智俨的学说,作《探玄记》、《游心法界记》、《一乘教义分齐章》等,总判释尊一代教化为五时八教,集华严宗之大成。四祖澄观,作《华严经大疏钞》,博大精微,总括小大行相,无倚无偏,大振华严宗风。五祖宗密,着《原人论》、《禅源诸诠集都序》等,强调“会合宗教”及“会通本末”的儒佛一源论。

其后不久,华严宗在“会昌法难”中,受到打击,一蹶不振。宋初,长水子璇,弘传宗密之说,至其弟子净源时,华严宗又得中兴。元、明、清三朝,华严宗相继不绝,名人层出,但终未能恢复和振兴到从前的地位。清末杨文会等也因弘扬华严而着称,并培养了一批信奉华严的学者弟子。

华严宗作为宗教,把原始典型的“毗卢遮那佛”视为无限本体,其显为用,一方面展现在文殊菩萨的高超智慧上,另一方面又印证于普贤菩萨的愿行中。二者一体俱融而形成善财童子所代表的未来新佛。

作为哲学,华严宗的理论主要是“法界缘起”说:融万法一切差别,世间出世间,以及三世诸佛一切功德,一举而摄之于“一真法界”,无上圆满。此一真法界,分而为“四法界”,交彻互融,各放异彩,又相映成趣,以显示相摄、互依、周遍含容的意蕴。

专修净土法门的净土宗

净土宗属中国佛教宗派,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故名。因其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莲宗。实际创立者为唐代善导。

慧远在东晋元兴元年(402年),在庐山东林寺建莲社(亦称白莲社),参加的僧人、居士达123人。此为中国净土思想的第一传。其后,有昙鸾于北方专修净业,立难行、易行二道之说,主张以弥陀如来本愿力为根本,为建立净土宗奠定了基础。昙鸾以后有道绰,立圣道、净土两门,确立了净土宗立教的宗旨。善导继承道绰的传统,正式创立了净土宗。昙鸾、道绰、善导为中国净土思想的第二传,也是净土宗的正传。

善导之后,净土宗名师辈出。着名的当属洛阳慧日(慈愍三藏)系,提出禅净一致的念佛禅。五代至宋,净土宗仍盛行。五代末有永明延寿,提倡禅净兼修,着《万善同归集》等,宏扬净土思想。

宋元两代,净土结社成风,出现了白莲社、净业会、净土会等。专弘净土着名的有宋初省常、元代普度等。明代弘传净土者,有祩宏、智旭等;清初以来则有普仁行策、梵天实贤、资福际醒等。晚清灵岩印光(圣量),专修净土,创弘化社,办灵岩净土道场,为近代弘扬净土的典范。

净土宗的经典有所谓“三经一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它的宗旨主要是以修行者的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因缘和合,往生极乐世界。它提倡念佛与“写经”,对保存佛教典籍,研究佛教文化等提供了宝贵资料。它的“净土变相”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善导“所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壁”以及在佛教文化艺术上的佛教群雕、佛像、佛堂建筑等,都是宝贵的艺术财富。

主张修习禅定的禅宗

佛教传入中国后,禅宗成为中国佛教一大宗派。由于该宗主张修习禅定,故名。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

传说禅宗的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于六朝齐、梁间从印度渡海东来,到洛阳弘扬禅法,弟子慧可跟随达摩6年,达摩授以《楞伽经》4卷。后来,慧可隐居于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潜山县东北),传法于僧璨。僧璨受法后又隐于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太湖北),肃然静坐,秘不传法,只有侍从道信得其衣法。道信在湖北黄梅县双峰山30多年,主张“坐禅守一”,并传法于弘忍。

弘忍以后,禅宗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后来以惠能为首的“南宗”逐渐取代了“北宗”,成为禅宗的主流和正统。其倡导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是中国化佛教的典型代表。

禅宗的思想,包含在其宗经《坛经》中。主要是:自心是佛、顿悟成佛、无念普宗等。

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广,至今仍绵延不绝。它在中国哲学思想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如周敦颐、朱熹、程颢、陆九渊、王守仁都从禅文化中汲取营养。禅文化也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如谭嗣同、章太炎等建立思想体系的渊源之一。

藏传佛教小史

藏传佛教是指在我国西藏地区流传的佛教,一般又称为喇嘛教。“喇嘛”是藏语,意为“上师”,是藏族人对有地位、有学问的和尚的尊称,也指“活佛”。

佛教很早就开始传入了西藏,但由于那时西藏没有文字,所以佛教传播很慢,影响范围小。当地所流行的宗教是带有原始性质的“苯教”。直到公元7世纪,文成公主入藏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受其影响,开始信仰佛教,佛教才逐渐在西藏发展起来,并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

公元838年,赞普朗玛下令灭佛,这使藏传佛教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直到一百多年后,藏传佛教才再度复兴起来。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入教。这时的藏传佛教很注意吸收西藏地区的民族特点,特别是在宗教仪式和神灵方面吸收了苯教的不少东西。由于修行方式不同,到11世纪中叶已形成了宁玛派、葛当派、萨迦派、葛举派等四大宗派。后来又创立了格鲁派,由于这派僧人穿戴黄色衣帽,又被称为“黄教”。

藏传佛教主要以印度传入的密教经典为主,吸收了苯教的某些仪式和神灵,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所谓“藏密”。各派都有严密的寺院组织和学经制度。后来流传于青海、内蒙古地区以及蒙藏附近的国家。

达赖与班禅

达赖与班禅是西藏喇嘛教黄教教派的两大首领。

清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对西藏进行有效的管理,先后赐封达赖和班禅,并形成了制度。

达赖的称号始于三世达赖喇嘛锁南嘉错,达赖的全称是“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圣识一切”是汉语,系指受封者的佛学知识博大精深、无所不知;“瓦齐尔达喇”为梵文,原意为金刚菩萨,有坚强、不坏的意思;“达赖”是蒙语,意为大海;只有“喇嘛”才是藏语,意为“上人”,与汉语称佛教僧人为“和尚”的意义相同。整个称号的大意是,对佛学无所不知的、坚不可摧的、像大海一样伟大的和尚。

三世达赖虽然被尊为达赖喇嘛,但并没有经过中央政府的正式册封。直到1652年,顺治帝邀请达赖五世进京,并特地为他修建了规模宏伟的黄寺,作为他在京的住所。达赖五世在北京受到了隆重款待。第二年,顺治帝正式册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恒达赖喇嘛”。此后历代达赖喇嘛都要经过中央册封,才算合法。

班禅的称号比达赖略晚。1645年,领兵在藏的蒙古旅首领,为了削弱和分散达赖五世的政教权力,尊扎什伦布寺的寺主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博克多”,这是班禅称号的正式开始,后又加封“额尔德尼”名号。

其中“班”就是梵语“班弟达”的简称,印度称学识高深的学者为“班弟达”;“禅”是藏语“大”的译音;“博克多”系蒙语,为智勇双全之意;“额尔德尼”是满语,意为珍宝。全称意为智勇双全的珍贵的大学者。

何谓佛藏

佛藏即大藏经,乃是汇集佛教一切经典成为一部全书的总称。古时也作“一切经”,因为内容主要是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所以又称为“三藏经”,略称“藏经”。其中,经是佛为指导弟子修行所说的言教;律是佛为他的信徒制定的日常生活所应遵守的规则;论是佛弟子们解释和研究教义的着述。“藏”有容纳、收藏的意思,系印度梵语的意译。

佛教三藏的分类起源很早。相传释迦牟尼去世后不久,他的弟子们为了永久地保存他所说的教法,开始进行遗教的结集,即通过会谈的方式,把他说的话加以统一固定下来,佛教的藏经是经过几次结集会议才形成的。

佛与菩萨

佛教寺庙中的塑像被统称为“佛像”,其实,在佛教中,这些像是有区别的,有的是佛,有的是菩萨,有的又是罗汉。

佛在狭义上说,是指释迦牟尼的意思,从广义上来说,是指无论智慧与悟性都已达到最高境界的觉悟者。他不仅自己觉悟,而且帮助他人觉悟,使自己和他人的觉行共同得到圆满。

而菩萨仅次于佛,是因为菩萨虽能自觉,并发大心愿为众生求最高的觉悟方法与觉悟的道理,但却没能使自己与众生的觉悟、行为一起圆满。所以,他们所达到的不过是大乘佛教中的上乘境界。

天下“罗汉”知多少

在我国各地的许多寺庙中,都会发现很多造型各异的罗汉塑像,有的16个,有的多达500多个,甚至1000多个。

罗汉是佛祖的一群高足弟子,佛教认为,修行可以达到不同的境界。从等级上来说,罗汉在和尚之上、菩萨之下。因为他们比较注重自我觉悟,自我解脱,而较少把佛教的教义扩大化。通常人们称他们为“自了汉”。所以,他们到达的只是小乘佛教中的最高境界。

据一般佛典记载,罗汉似乎没有佛和菩萨那样无边的法力,只是受佛的派遣,留在世间,执行普度众生的任务。

罗汉有多少,说法很多。有十六罗汉说,十八罗汉说,一百零八罗汉说,五百罗汉说,甚至还有一千二百五十罗汉说。现在寺庙中的塑像,常见的是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两种。

据经典说,有四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盘,留在世间普度众生。这就是四大比丘或四大声闻,也就是通常说的四大罗汉。但天地间太广阔了,一个罗汉掌管一方任务太重,得充实力量,于是,四四一十六,又出现了十六罗汉的说法。罗汉由十六位扩充到十八位,是中国人五代时的创造。

关于五百罗汉的来历在唐代高僧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摩揭陀国有1000个佛僧,其中,500个是凡夫僧,500个是罗汉僧。国王无忧王对他们很敬仰,一视同仁。这500罗汉僧平时不露真相,连无忧王也不知道他们是罗汉僧。在500凡夫僧中,有一个名叫摩诃提婆的,经常发表一些违背教规的言论,影响了一大批佛僧。

无忧王很生气,想把1000个佛僧全部淹死。这时五百罗汉僧才各显本相,腾云驾雾而去,在迦湿弥罗国的一个山谷里隐居起来。无忧王知道后,又悔恨又惧怕,亲自到罗汉僧隐居的地方向他们承认自己的过错,并请他们回去。罗汉僧们不肯,无忧王便在国都建起一座寺庙,照500罗汉僧的模样塑造了500尊像,不时供奉。从此,“五百罗汉”像就流传下来,也传到了我国。

现存的五百罗汉塑像在全国有二十来处,各处造型不尽相同。比较着名的有武汉汉阳归元寺的五百罗汉堂、四川省新都县宝光寺罗汉堂等。

和尚、尼姑的称谓由来

僧尼是指出家修行的男女佛教徒。但是,为什么人们口头上常称他们为“和尚”和“尼姑”呢?

先说和尚。佛教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其根源归咎于各种欲望。因此,为了摆脱痛苦,必须清心寡欲。因而,佛教的处世哲学是主张调和一切。“和”就是忍耐、服从,是僧侣所崇尚的。崇尚“和”即“和尚”,这就是称僧侣为“和尚”的缘由。

尼姑是汉族人对信佛出家的女子的俗称。确切的称谓应是“比丘尼”,这是梵语的译音。

佛教第一个出家女子是摩诃波·波提,她是释迦牟尼的姨母。释迦牟尼出生后7天,生母摩耶夫人逝世,他由姨母抚养成人。释迦牟尼成道后,摩诃波·波提随他出家。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由于佛教经典传译不广,一般人只知剃除须发即为出家,不晓得受戒仪式。直到东晋末年,我国尚无符合戒法的比丘尼。

同类推荐
  • 都是性灵食色

    都是性灵食色

    《明清人文生活考》之中出场的骚人墨客性格各异。他们多半才高八斗,命运也大都可悲可笑。龚自珍虚荣地吹嘘自己的艳遇,郑板桥装腔作势地谋利,黄仲则恃才而放纵自己的乖戾,柳亚子自视甚高因而伸手索官,袁宏道热衷奔走于达官贵人的门下,吴梅村终于从前朝遗民到腆颜事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文人的生活、命运似乎和政治权势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科举应试,卑躬屈膝地索取名流的推荐信,得到一官半职,便趾高气扬地顾盼自雄;官场失败挂冠而去,则寄情山水、愤世嫉俗、妓女倡优、僧道药酒,或者标榜人格形象,或者觑破了世态炎凉而领悟了人生真谛。在朝如此,在野如此,庙堂或者江湖,舍此便别地他途。
  • 回族聚居村镇调查研究:单家集卷

    回族聚居村镇调查研究:单家集卷

    本书从微型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对单家集回族农民生活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阐释了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兴衰与国家体制和区域性社会历史变动之间的关联性,展现了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创新与民族优良传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乡村民族社区发展的推动作用。
  • 四川人的安逸生活

    四川人的安逸生活

    外地人说四川人“不成器”,因为老子说“君子不器”。这是四川到道家文化与中原儒家文化的迥异之处。他们也爱自由,诚如裴多菲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四川人并不是默默无闻的,试看当今文化界、娱乐界乃至企业界,哪里没有四川人的身影。
  • 韩国文化彼岸花

    韩国文化彼岸花

    本书作者在韩国任教两年,《韩国文化彼岸花》是作者在韩国两年间的见闻实录,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的文字介绍韩国的基本常识、韩国政治、韩国人的休闲和旅行、韩国的价值观、韩国经济、韩国教育、家庭等文化现象逐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文字生动活泼,可以让大家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今天的韩国,并能够使读者了解韩国社会的全貌。
  • 西域要冲:阳关

    西域要冲: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维笔下幽怨凄凉的别绪,千百年来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弦,也使人们对千古盛传的阳关心驰神往……
热门推荐
  • 末雪无痕

    末雪无痕

    她是天之骄子,亦是女子。独游天下,又岂能不动心。动心之后,却又是万劫不复。剜心之痛,你知道吗?你不知道吧!放心,我一定会让你尝一尝的!翌日,她重生归来。他护她一生,她却心系旧人。他为她做出一切,却不曾表达过自己的心意,忍着自己的心,去帮她重新拾回破碎的心……
  • 掌御九天

    掌御九天

    万古前,人族发生无名大劫,无数传承被打碎。人族壮美山河被彻底打碎,成为一片荒原。原本极度昌盛的人族一下子沦落为末世!大荒之上妖兽横行,以虐杀人族为乐。人族到了最后的末世。为了生存,人族想出各种办法,有被祭灵背负在身上的武者村。有漂浮在天空之上的飞天城,有建立在遗址上的绝世洞府。有弱者生活在部落当中,有强者生活在仙古遗迹成绝世飞仙。人族末世有一少年问是云心鹤性死也冲霄,还是终生盘旋在野草之上,老死荒原?少年选择云心鹤性死也冲霄!
  • 龙使狂枭

    龙使狂枭

    这一生天生天养不曾怕,这一世长路漫漫起伏不由我,这一路走来尝尽世间冷暖;这杀戮的时代,这强者的世界;伤痛滋养着我,欺骗慰藉着我。是懦弱不堪还是一代强者?是任人欺辱还是使人畏敬?我知道无论怎样都要活下去!不为那诸多的羁绊只为证明我存在的意义!我叫凌天,曾决意要夺取四色龙灵一心想要傲世凌云,武贯周天的平凡少年。这是属于我的世界,开始书写我危机惊险的另类人生!
  • 鬼不语之猫又

    鬼不语之猫又

    猫又,俗称为猫妖、猫股。传说中是一种有着九条尾巴的黑猫形象,耳朵大而尖,牙齿为双面锯齿型的妖怪,是猫妖的一种,据说有九条尾巴,能直立行走,喜吃人。听闻每过九年就会长出一条尾巴,九尾之后便能化身为人。中国旧社会的“猫老太”“猫娘娘”称的也是它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灵心医馆

    灵心医馆

    一家小小的医馆,群英汇聚。一个神秘的黑客,战帖挑衅。一个个故事,一张张图片,拼凑记忆的碎片。爱与恨的交集,正义与邪恶的交锋,还有危险恐怖的灰色地带。那被遗忘的记忆逐渐挖开,真相……
  • 总裁腹黑:新晋女神太花痴

    总裁腹黑:新晋女神太花痴

    『娱乐圈』『甜宠系列』全文修改中,情节较乱
  • 不温柔的他

    不温柔的他

    留学归来的心理学顾问南潇要颜值有颜值要情商有情商,偏偏遇上了脾气臭情商低的队长沈洛白,两人一见面就成了“最萌年龄差”设定。大叔说办案讲究的是证据,没空陪你过家家,她说大叔,咱们来打一个赌吧。后来,谁都没想到发起脾气来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沈大魔王竟然成了妻管严。她说吸烟有害健康,大叔就把口袋里的烟换成了糖,她说男人要从一而终,大叔立刻拿出钻戒套牢那根无名指。
  • 菜鸟射手

    菜鸟射手

    不良少年破烂王,地道的足球菜鸟。突然在某一刻向世界呐喊,我要踢足球!
  • 网游之轮回往生

    网游之轮回往生

    此文为女主网游,职业为琴师,不同于柔弱的女子,女主重生于过去,留有记忆的她翻版了父亲的杰作,用全息网游的技术,赢得‘悠游’百分之16%的股份,只为复仇的第一步,她凭着自己的技术遇到了很多不同的人,她手段无数,魅力无限。时间的消磨会让她有何变化?友情与爱情,亲情与仇恨,过去与现在她究竟会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