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22600000003

第3章

三者都是谜底要有白字(即谐声字),只是位置不同。白头格是谜底首字读白字,如谜面“栏”,打一京剧名,谜底“花木兰”。“花”是“化”的白字,即化“栏”为“木兰”。粉底格是谜底末字读白字。玉带格的白字则在谜底的当中,因此谜底需要三字以上的单数字。

2.解铃格和系铃格。

都是利用多音字的变换作谜底的一部分。解铃格是把不读音的字读成本音,如谜面“劳动竞赛”,打一古人名,谜底是“比干”。这里的“干”要读为阴平。系铃格则正好相反。

3.卷帘格和秋千格。

都要求谜底倒读和谜面相扣,但卷帘格谜底需三字以上,秋千格谜底仅限二字。如卷帘格谜面是“长颈鹿”,打一外国文学名着,谜底是“高老头”。倒读为“头老高”,与谜面相扣。

4.遥对格和求凰格。

都要求谜面和谜底成对偶句式,只是求凰格谜底前或后须加上“对”、“偶”、“配”之类有成双含义的字。

谜格的名类众多,但都是字音、字形、字义、字序的变换,只要仔细揣摩和多次练习,是不难掌握的。

普通话的由来

普通话最早是由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

1906年,他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即“各省通用之话”。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这是因为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国各地来京应考、做官和经商的人很多。他们学会的北京话中,夹杂地方口音,人们就用“蓝青”来比喻它。

开始,这种话只在官场中使用,称之为“官话”。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民国初年,又出现新名“国语”。

“国语”这一名称受到许多人的质疑。1931年,瞿秋白曾反对用“国语”一词,并对“普通话”作了比较科学的解释。新中国成立之后,“普通话”不仅成了有严格定义的学术名词,而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

但是,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国语”的称谓则一直广为使用。现在的“普通话”和“国语”其实就是说法不同,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在港台地区,普通民众说粤语、闽南方言的较多。

字典与词典

在汉字中,字和词的概念是不同的。由于古汉语所用的词多数为单音词,所以字和词的界限不怎么严格,因而字书也就是辞书。而近代、现代汉语所用的则多为复音词,因此字和词的界限就比较明显了。由于解字释词的重点不同,近代便有了字典和词典的区别。字典兼收语词,以释字为主;词典以单字为词头,解词为主。两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字典这个名称是清代《康熙字典》最初使用的,以后有191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大字典》,收单字48000多个。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新华字典》较适用,收单字约11100个,词组、复音词3500个左右。

在词典中,《辞源》编辑较早,规模较大,由陆尔奎等人主编,1915年商务印书馆开始刊行。约收词目100000条,是一部专供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商务印书馆曾于20世纪70年代末修订出版《辞源》,共四大册。

与《辞源》相媲美的另一部百科性词典是《辞海》,最初刊行于1936年,主编舒新城等,所收词汇量和体例大致与《辞源》相同。1979年修订出版的《辞海》收单字14872个,词目91706条,共计1300万余字。后又出版1989年修订本,篇幅大为增加。《现代汉语词典》是新中国成立后一部较有影响的词典,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

字典的来历

字典是以字为单位,对每个字一一注明读音、意义和用法的一种工具书。我们学习时如果遇到难字,找本字典查查十分方便。那么,字典是怎样发明的呢?

中国的字书源远流长。相传,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太史史籀,用四言韵句编写了一部教儿童识字的启蒙读本,叫做《史籀篇》。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字书,可以说是字典的雏形。

我国最早的字典要算《说文解字》,它是由东汉许慎编撰的,全书共15篇,共收字10516个。按文字形体偏旁构造,分列540部,开创部首编排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字书之一。原本已失传,现行的《说文解字》是由宋代徐铉兄弟重新整理的。

但是把字书真正叫成字典的,并非很远的古代,而是从清康熙年间才开始的。

公元1710年,清朝康熙皇帝令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为首负责编纂一部包括所有汉字的书。这部书一共经过6年才编撰成功。全书42卷,共收字47035个。康熙皇帝认为这部书“善美兼具,可奉为典藏”,赞扬此书可当作常备的经典法则。字之典藏,被人们缩减之后,造出“字典”一词,康熙很喜欢这名字,就将这部收入了四万多字的书,命名为《康熙字典》了。

《新华字典》的故事

《新华字典》是供中初等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的小型语文工具书。在我国,这本小字典已经影响了几代人。从大学教授到普通百姓,几乎家家都有它,尤其是中小学生,可谓人手一册。

在辞书界,至今没有任何一本小字典能与《新华字典》相抗衡。它的编排体例、字形、注音、释义等,成为后来诸多语文工具书的楷模。现在,它在全国各地每年印制1000万册左右,前后累计印数已近3亿册。在香港地区、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它也拥有大量读者。它的发行量创造了世界辞书之最,达到无与伦比的巅峰,可谓人类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说起《新华字典》,我们不得不提到它的开山祖师——我国着名语言学家魏建功先生。

早在抗战胜利后不久,魏建功就想为中小学生编一本适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小字典。虽然未能如愿,可魏建功却跟小字典结下了不解之缘。

新中国成立以后,组建了新华辞书社,由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主持,魏建功也参与此事。在叶先生的约请和支持下,魏先生实现了多年来的愿望,主持编写了一本开发民智、普及知识的小型语文工具书,取名为《新华字典》。前后征询意见、返工修改多次,历时三年才最后定稿。1953年10月,正式由当时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1957年6月,商务印书馆推出了《新华字典》的新修订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版(实际上是第二次修订)。自此,《新华字典》正式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至今已整整40年了。

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以后,为了推广新式汉语拼音,方便读者查阅,商务印书馆把它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重排。汉语拼音音序本1959年出版。此后,1962、1965、1971、1979、1990、1992年又相继对《新华字典》进行了或多或少的修订,每次修订,内容上都有所更新,质量也更有保证。

素材、题材与体裁

素材是文学艺术作者收集起来的生活材料。它是作者直接或间接得来的感性的、分散的、零碎的、不系统的社会生活现象。作者必须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集中、提炼和加工,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才能进行创作。

题材是经过作者选择、加工、提炼以后,用来表现作品主题的生活材料。这是从严格意义上而言。从广义上来说,是指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生活材料,如历史方面、现实方面、工业方面、农业方面等。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题材都是作品具体描写的社会现象,因而是作品内容的依据。离开了题材,作品就没有描写对象。题材从生活中来,因而如何从生活中选择和提炼题材,如何运用这些题材反映主题,同作者对生活的看法有密切关系,为作者的世界观、立场所决定。

体裁通常是指文学作品的不同种类。文学体裁很多,有韵文、散文、小说、戏剧等。韵文又可分为歌谣、辞赋、诗、词、曲等。诗又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讽刺诗等。散文又可分为杂文、报告文学、传记等。小说和戏剧,也可以根据性质和大小、长短,分为很多不同的体裁。

八股文

八股文也叫制义、制艺、时艺、时文、八比文等,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专门文体。它之所以被称为八股文,是因为它要求文章中应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一共八部分,而“八股文”的“股”正是对偶的意思。

八股文的特点是:题目均采自《四书》,《五经》,论述内容以北宋程颐、程颢,南宋朱熹等学派的注解为准,结构体裁有一套硬性的规格。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各部分组成,作用互不相同。

另外,八股文对字数也有一定的限制,文中要求点句、勾股(标明段落)、涂改的字于文末以大字注明、试题低两格、试文顶格,不符合规定的试卷则会被取消资格。

古代的文章体裁

古代很早就有人给文章的体裁分类了,但分类分得比较详细的要推清代的姚鼐。在他的《古文辞类纂》中,把古代文章的体裁分为十三类。

论辩。

现在将论辩类文章称为议论文或论说文。论即论述的意思,辩即反驳的意思。这类文体又分为哲学论文、政治论文、史学论文、文学评论等,古今没有大的区别。

议论文从表现手法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论述为主的,如贾谊的《过秦论》。另一类是以反驳为主的,如范缜的《神灭论》。

序跋。

这类文章就是一本书前面的序言或后序,现在也有这种文体,只是文章前面的序言被改成了前言。

奏议。

这类文章是封建时代臣子上给皇帝的书信。有表、书、疏、封事等名称。

“对策”也属于这一类,它是汉代察举人才时,由皇帝出题,应举者陈述他对某一政治问题的意见的一种文体。

书说。

“书”就是指一般的书信。“说”大多是战国时游说之士游说别国君主的言词。

赠序。

这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是由古代的‘赠言”演变而来的,到唐初才成为一种文体。它和序跋类的“序”不同,它是一种临别赠言。

诏令。

这类文章是皇帝写给臣民的书信,有命令性质。

还有“檄”也属于这一类。檄文则有用来晓谕的,也有用来声讨的。

传状。

“传”这类文章就是传记体散文。这种文体在我国历史上特别多见。

“状”又叫“行状”、“行略”、“事略”等,它和传稍有点区别,“传”一般是记叙某一个人一生的事迹的,要求越全面越好。“状”没有这个要求,只要求记载某一人某一方面的事迹就可以了。

碑志。

这类文章分为碑铭和墓志铭。从内容看,碑铭就是记事性散文,墓志铭就是传记体散文,不过它们的用处比较特别。碑铭是刻在石碑上的,它的内容很广泛,有记功、记事的。墓志铭是记载死者生前事迹的。

杂记。

这是包括传状、碑志类以外的一切记叙文在内,有刻石的,有不刻石的。它包括以说理为主的散文、记事性散文、写景物的散文、笔记体散文等。

箴铭。

这一类文章是用于规诫的,大多是用来戒勉自己的。

颂赞。

这一类是用来歌颂或赞扬别人的文章。

辞赋。

赋作为文体是汉代才开始盛行的。它是介于诗与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哀祭。

这一类是哀吊死者的文章,平常我们叫祭文。

目前,以上文体有的已经消失了,有的文体则被传下来了。有的虽然传了下来,但名称已经改作别的了。

序、跋和楔子

序是一篇文章或一部书的前言,也就是“叙”或者称“引”。把它放在正文的前面,主要是说明撰写正文的原因、经过或者介绍与本书有关的问题及作者情况等。“序”分为自序和他序两种。他人作序一般多包括对作者、作品的评价等。

跋实际上就是“后序”,一般放在正文的后面,它主要是评述正文的内容或对正文作补充说明。“跋”的原义是“蹎跋”,指走路不正的姿态。以后,“跋”又有“足后”的意思,从这个意思又引申为书后边的文字。

为文章或书籍作序,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序”在古代一般是放在正文的后边,到了晋、南北朝时期,“序”才被移至正文的前面。之后,到了苏东坡手里,“序”又改写作“叙”,据说,是因为苏氏讳“序”字的缘故,所以现在“序”与“叙”通用。

楔子则一般都在卷首,起着引出正文的作用。

本纪、世家和列传

我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所着的历史着作《史记》中,首次创造了“本纪”、“世家”、“列传”这种新的体例。

本纪是皇帝的传记,如《秦始皇本纪》、《高祖本纪》等。《史记》里共有本纪十二篇,其中有一篇《项羽本纪》,虽然项羽并没做成皇帝,但在秦朝末年的楚汉相争中,他在国家的政治舞台上是个发号施令的人物,所以司马迁把他也写进了皇帝才有资格进入的“本纪”。

世家一般是诸侯的传记。如《赵世家》、《楚元王世家》等。《留侯世家》是汉初谋臣张良的传记,《萧相国世家》记述的是汉初的丞相萧何,《曹相国世家》写的是汉丞相曹参。在“世家”里除了那些诸侯、封王封侯的功臣外,还有一篇《陈涉世家》,写的就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陈胜首倡义举,点燃了农民起义斗争的烈火,从而推翻了秦王朝,虽然陈胜自封为王的时间很短暂,司马迁也把他当作一个诸侯看待。

列传即一般着名人物的传记。有的是一个人的传,如《张仪列传》。有的是互有关系的几个人的合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有的是事迹相近的几个人的类传,如《屈原贾生列传》。还有的传记叙述当时其他国家及国内少数民族的事迹,如《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

古籍中的传

自传。

本人叙述自己生平事迹的文字。

内传。

内传有两种,一种是古代经学家把专门解释经义的书叫内传。另一种是指记载传主的轶闻逸事为主的传记小说。

外传。

与内传相对而言,外传也有两种,一种是古代附经作家传,广引事例,但不完全以解释经义为主的书。另一种是指凡人物为正史以君主传为纲的纪传体类史书所不记载,或正史虽有记载而另外作传,记其轶闻逸事的传记文章。如《赵飞燕外传》。

别传。

除正式的传记外,文人自己所作的别人传记,或另外传述某人的某些事迹,一般称为别传。

列传。

司马迁的《史记》中用来记述一般人和老百姓事迹的传记文章。

家传。

叙述先人事迹以传示后人的文章,或为同宗人所写,或别人受其后人所托而作。

正传。

是为塑造的典型人物作传的小说,如鲁迅的《阿Q正传》。

小传。

略记某人事迹的文章,如唐代李商隐写的《李贺小传》。

评传。

评传的特点:第一是有叙有评,评的方式有的先叙后评,有的先评后叙,有的边叙边评,有的夹叙夹评;第二是着重在评,评在传中占主要地位;第三是评传的“评”,实际上是作者对传中人和事的表态,主要由作者提出自己的见解看法。

单传。

一传只写一人,或以一人为中心而连带叙及一些相关的人。如《史记·伍子胥列传》。

合传。

一个传合写几个人物的谓之合传。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类传。

以类相从,并列一传,谓之类传。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附传。

以一人事迹附于另一人传中,叫附传。如《史记·田叔列传》附田仁及白安事迹等。

寄传。

以事迹寄叙于他人传内,谓之寄传。如《史记》以徐乐严安事寄叙于《平津侯主父列传》中。

带传。

以事为经,由事带人。如《史记·大宛列传》记大宛事,而带出张骞、李广利等人。

复传。

以多种传式用于一传者,名之为复传。如《史记·乐毅列传》,附乐乘、乐闲,寄述河上丈人、安期生、毛翕公、乐瑕公等等。

小说的由来

“小说”一词,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同类推荐
  • 丝路要冲:嘉峪关(文化之美)

    丝路要冲:嘉峪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这里,曾上演过一幕幕民族战争的历史话题;这里,流传着无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的故事……
  •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中华民族史的研究走了85年历程,总体上看成了一个马鞍型,即从常乃惪的《中华民族小史》开先河,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一个高峰,至50到70年代跌入低谷,再到80年代以后又形成一个高峰。真可谓蜿蜒曲折,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实属不易。
  • 民俗实用对联(上)

    民俗实用对联(上)

    对联是做为民族传统风俗文化之一,从其诞生起,就一直为历代人民所重视。本书从岁时节日、人生礼俗、工商百业三大方面,选取精联、名联百余条以飨读者。
  • 军事思想(下)

    军事思想(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中国回族金石录

    中国回族金石录

    《中国回族古籍丛书:中国回族金石录》所收录的碑记和匾额楹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回族的发展演变和主要特点,从而为研究和编写中国回族通史、回族伊斯兰教史提供了重要的参阅资料。然而,分布于全国而未收录进《中国回族古籍丛书:中国回族金石录》的回族碑记还有很多,我们希望各省、市、自治区古籍办和热心人士继续收集、整理这方面材料,为在21世纪初推出《中国回族古籍丛书:中国回族金石录》的续编而共同努力。
热门推荐
  • 凤唳还朝

    凤唳还朝

    遭继父算计,被宗族子弟欺凌,最终沦为蝼蚁,凭什么一个周天转星盘便逆了自己的命?上一世,她历经周折只为不被所谓的“高人”踏踩,最后却因偶得的钥匙而不惜自爆,肉身尽毁!侥幸重活,脱离母星,自此成为一名寰宇微不足道的女修。“星图渺小又如何?”“那我便独修无上道术,另辟通达星势坦途!”修炼坎坷艰辛,她凌然不惧,直面而上,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闪耀在众人眼前!这一世,她定要逆天而上,随心所欲,踏定乾坤!只是这前世一个个自己不识的年轻才俊,怎得一个个窜进本君的试炼里,竟敢还在现实接近本君!!!“你们到底想干什么??”众才俊曰:“我们只想守在你身边,看你地老到天荒……”
  • 听我对你说

    听我对你说

    一些回忆加一些现在,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年少青春。
  • 天界浩劫

    天界浩劫

    修炼武道,屠尽冥魔!九屠降世,共渡大劫!当异天渊皇苏醒之日,将是浩劫来临之时!血冥石已落入了异界的手中,而剩下的四块神石,又将归属于何方?危险重重!九屠与王辰将如何逆转乾坤,捍卫天界的领土?尽请期待,古城白帝作品《天界浩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生活是修行,孤单而美好

    生活是修行,孤单而美好

    第一辑,“我们都上北京去”是几篇小说形式的东西,第二辑,“在书的怀抱里”是一些难忘的读书印象,第三辑,“人生采访”是早年工作中留下的几篇还觉得有存在价值的东西,第四辑,“记得几个人”是这些年对认识的一些人的速写。
  • 红莲剑神

    红莲剑神

    陈玄无意间吞下一株奇异的红莲,竟然获得了传说中的剑神系统!天阶武器?削铁如泥?!不好意思,在我+17大宝剑面前都是渣渣!生命不息,氪金不止!只要能变强,花点小钱算什么!衣衫褴褛的少年望着金光闪闪的大宝剑,开心的咬了一口半个月前剩下的馒头:嗯,真香……
  • 穷日子富过:理财改变你的人生

    穷日子富过:理财改变你的人生

    本书对储蓄、股票、基金、保险等理财工具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并从消费、结婚、生子、旅游等几大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解析,还针对经济不景气时期制定了特殊的理财方案。
  • 解码稻盛和夫工作律

    解码稻盛和夫工作律

    本书从目的篇、行动篇、斗志篇、原则篇、思维篇、领导篇、创新篇、性灵篇八个篇章,解析稻盛和夫工作的规律,为读者揭示稻盛和夫非凡的工作方法,以使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中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
  • 超神学院之宇宙探险家

    超神学院之宇宙探险家

    【QQ阅读四组签约作品】同步更新《超神学院之血狱传说》:DNF鬼剑士和超神学院的结合,开局收凉冰!大家有兴趣可以移步去看一下。探索失落文明,揭开古老秘密,征服高傲女神,建立传奇神话。当一个穿越者来到超神学院的宇宙,获得了探险家的超级基因,这个宇宙,就再也没有什么地方能够阻挡他,不管是天使文明,冥河文明,德诺文明,烈阳文明亦或者其他的文明……不管是神河体、兽体、还是三角体的世界……伊泽瑞尔说:“危险永远慢我一步,这片宇宙的奥秘,我全都要!”稳定更新,每天4000-6000字,经常会爆发!每一条评论我都会认真回复,希望大家支持!!!书友群:828868545(进群就是一家人,欢迎加群)
  • 顾皇武帝

    顾皇武帝

    “哎呦哎呦,文轩你就别生气了。我改还不行吗~”“哎呦哎呦,房简你怎么也不高兴了,我改还不行吗……”“这些美人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我也没办法啊……哎呦!别揪我耳朵!我保证这是最后一个还不行吗?!真是最后一个!你们别不信啊……”众人走远中……呜呜呜……罗大人……他们都是坏人,他们都不要我了……顾女皇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画圈圈罗老头:“陛下,别玩了。快收拾收拾吧!南陵还等着您去和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