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80900000015

第15章 调查

1

赵凉月这一去就是十天。因为有段嘉宏在幕后运作,她还真要回来了一百二十万元欠款。有了这个功劳垫底,赵凉月趁机假公济私,多去了几个地方以便进一步调查谢春茗的历史。

首先是文州。赵凉月再次找到那位陈医生了解情况。

女孩的心思总是比较缜密,赵凉月问“陈老”:“假如谢春茗真生过孩子,应该不难确定,比如怀孕后身体变化,生的时候要住院,还有生了孩子要坐月子请产假什么的,您老仔细回忆一下,有没有这些情况?”

陈老说:“小姑娘你不懂,你说的都是现在的情况,当年可不是这个样子。”于是陈老就拉开了话匣子,一讲就是大半天,他讲完了,赵凉月也就全都明白了。

那是日军南侵,烽烟遍地的特殊年代。就在谢春茗从雅南医学院到慈安医院实习后不久,有一帮从苏北败退的散兵在医院闹事,他们抢劫财物,调戏女护士,还打伤了好几个医生。乱世之中,没人管闲事,因此好多医生护士都不敢再上班,医院变得萧条冷落,近乎关门,直到次年的4月份,因为日军逼近文州,慈安医院被军方征用,安置前线下来的伤员,才把医护人员找回到医院来。这期间有七个月的时间,谢春茗如果是在这个时期内怀孕生产,也是有可能的。

赵凉月听到这里插嘴说:“您跟叶文清是同事,应该有机会直接问问他这件事啊。”

陈老说:“我还就是没机会问他。因为医院重新开门后没几天,日军兵临城下,医院奉命往南部山区转移,叶文清所在车队遭遇日本飞机轰炸,听说他被炸死了,从此就失去了联系。”

看到赵凉月失望的样子,陈老又说:“我有个学生叫李炎,那年来看望我,说他曾经跟谢春茗在一个单位工作过,你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可以去问问他。”

赵凉月离开文州就去了位于皖南山区的扶沟林场。谢春茗当年下放的时候,在这里待了将近十年。

当年的扶沟林场已经没了,能种地的地方种上了庄稼,那些荒僻的深山则承包给了私人。原来的林场场部,现在成了扶沟镇政府驻地。赵凉月没费什么劲就找到了在这里经营书报亭的退休老师孙浦。

这个孙浦的信息是段嘉宏提供的。段嘉宏说谢老太为人谨慎小心,没什么社交活动,也没什么亲朋好友。如果说她还曾经有个朋友的话,那就是这位孙老师了。孙老师当年跟谢春茗一起下放到林场,后来又被安排到蒙南县城关小学当老师。不过,他俩已经多年没有联系。段嘉宏之所以记得他,是因为谢春茗在办理小洋楼移交手续的时候,需要她原来的工作单位开具一份证明。那证明就是段嘉宏找这位孙老师帮忙给开的。

赵凉月跟孙浦说她是谢老太的亲戚,孙浦便很热情地接待了她。听说老太太因病自杀了,他嗟叹一番,随后就把赵凉月想知道的事情都告诉了她。

谢春茗出生于1920年,元成人,家庭出身是大地主兼大资本家。1932年她十三岁(虚岁)的时候,因家庭变故随母亲迁至天津紫竹林蓝山道,在那上的女子学校;1935年秋天考入雅南医学院;1938年到文州慈安医院实习;1939年11月逃难到川东,在市立医院当医生;1948年11月,她进入新解放区的江北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毕业后在安徽省紫水县医院当医生,后又调到第一中学当校医,直到1969年7月。

在1969年的“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谢春茗因为“地主兼资本家”的家庭出身受过批判,下放到林山县扶沟林场劳动改造,到1980年11月落实政策,才被重新安排到蒙南县城关小学,改行当了老师。她在这里退休后,被返聘又教了几年书,到1986年迁回原籍元成市。。

据档案中的“外调材料”记载,谢春茗政治历史上有两个“污点”,其一是在川东时,与国民党高级军官谭学衡同居;其二是在林场与原“革委会”副主任、后来的“犯罪分子”齐东风有作风问题,并生过一个女孩。但是这两件事谢春茗坚决不承认。她自己填的履历表上写的是“未婚”,“无子女”。组织上就这两件事审查过多次,都因为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

赵凉月十分不解,要说前一件事发生在抗战时期,兵荒马乱,可能造成“证据不足”。后一件事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时候对“作风问题”抓得最紧,管得最严,怎么还会不了了之?

孙浦说:“当年谢春茗的下放地点在林场最偏远的深山里,那里人烟稀少,条件很差,有时候没水吃,得走十几里山路背水。何况那时管理十分混乱,林场的领导层换了不知多少届,好多事情没人去过问,所以谢春茗如果是在那儿生的孩子,然后把孩子偷着送走,后来是很难查证的。”

至于谢春茗1939年之前在慈安医院的情况,由于年代久远,又正值抗战时期,所以档案记载全都是依据谢春茗的自述。

2

从扶沟林场返回元成的火车上,赵凉月反复琢磨她跑这趟得来的线索,结果是越琢磨越糊涂了。

首先是谢春茗送婴儿那件事很怪异。她那年才十九岁,一个还没毕业的、未婚的实习医生,跟知名的叶文清大夫一起,抱着个孩子去送人,怎么想怎么别扭,就算那孩子不是他俩生的,他俩难道就不知道避嫌?

另外一个问题同样令人不解,就是谢春茗在农场生的那个“女儿”。假如真有其人,那么她现在应该三十出头了。谢春茗为什么以前没找过她呢?是因为她曾经否认过没法去找,还是根本就没这么个孩子?可要是没有的话,那林场怎么会有这个传言呢?

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谢春茗既不找也不认,确实很让人想不通。你要是说这两个孩子来历都有点“尴尬”,可谢春茗已经到了耄耋之年,应该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了。而且她身患多种疾病,身边无人晚景凄凉,这个时候突然有儿子女儿孙女外孙一大帮子亲人冒出来,她应该高兴得没法再高兴了才对。要是从这个角度去分析,谢春茗根本没有女儿,同样,她赵凉月也不可能是谢春茗的孙女。

对于这个结论,赵凉月实在有点不甘心。因为事到如今,在赵凉月的心里,真正寻亲的成分已经不多。因为退一步说,就算谢春茗是她亲奶奶,她对谢春茗也没什么感情。她现在很想谢春茗成为她的亲奶奶,是因为她有个不可言传的小私心,那牵涉到谢家大院去向不明的巨额财产。

赵凉月在听她爸说了“寻亲”的故事后,就开始悄悄地关注那个已经消失的谢家大院。她花费了很大精力到处搜集资料,没事就进行研究,而且越研究越深入,越深入越着迷。

根据赵凉月的考证,谢家大院建于清朝同治年间,而位于大院南墙外的小院和小楼,则建成于1893年,比北院晚了三十多年。当时,谢家大宅门的主人是谢春茗的爷爷谢雨亭。谢雨亭曾经在清朝政府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于外交部)任职,作为使团随员出访过德国、荷兰和比利时。因为喜欢西洋建筑,他便聘请德国工匠盖了这个小洋楼。谢雨亭有三个儿子,老大谢东河,就是谢春茗的父亲,1931年四十三岁时死于肺病;老二谢东海,那时是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师长,驻军在热河;老三谢东山,帮着谢雨亭掌管谢家的产业。谢东河病死的第二年,老爷子谢雨亭去世。因为此前谢家并没有分家,所以他一死,老三谢东山就成了整个谢家大院的主人。

这个谢东山贪财如命而且阴险狡诈。他掌权后,就处心积虑想把谢家的主要财产全弄到自己的名下。按照“柿子捡软的捏”这个真理,他首先把矛头对准了“长房”。

长房的谢东河身体多病,所以身后只留下一妻一妾一女。那个正妻是个黄脸婆,整天吃斋念佛。谢东山放过了她,专门对付谢东河的小妾也就是谢春茗的妈。这个小妾因为长得好看而得宠,但是她出身微贱,说得明白点,她原来是个丫鬟。因此谢东河一死,谢老三就无所顾忌地指使谢家人欺辱谢春茗母女,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直到把她们赶出了谢家大院。

老三能赶走老大的寡妇孤女,但却对付不了枪杆子在手的老二。谢雨亭死后的一段时间,老二在热河驻防没能回来。五年后抗战爆发,当了军长的谢东海率部南撤,半道拐个弯来到元成,这时谢老三为了躲避日本军队,已经将谢家的“不动产”大都变卖,换成金银财宝,装在几个大木箱里,准备运到南方去,正好就被谢东海“武力接收”了。

这以后的事态发展无人说得清楚,只留下了几个版本的传说。比如有人说谢家将财宝装船外运,那船遇风浪沉没,财宝就被龙王爷接收了;还有人说谢东海派车队押着财宝往四川撤退,半路遇见日本军队,就临时把财宝埋在了山里,知情人后来被炸死,那财宝就等于是孝敬了山神爷;还有一个版本,说的是那财宝没来得及运走,被深藏在谢家大院的某处了。

无论哪种版本,都是说谢家财宝还在,但是谢家的后人全都不在了。现在,有不止一个迹象表明,她赵凉月有可能是谢春茗的亲孙女,别管这个可能性有多小,哪怕只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这也是可以彻底改变她今后命运的天赐良机。赵凉月下定了决心,不管有多少困难,她也要努力去争取,她绝不会轻言放弃……

同类推荐
  • 有一种感觉叫疼痛

    有一种感觉叫疼痛

    本书收录了《行走在岸上的鱼》、《芦苇》、《其实梦着就是醒着》、《猫世界》、《无鸟之城》、《要求赔偿》、《青瓷罐》、《爱情诗》、《望水》等故事作品。
  • 宝剑金钗(上)

    宝剑金钗(上)

    《宝剑金钗》是“鹤-铁系列”的第二部,讲述江湖侠士李慕白与俞秀莲之间的感情故事和李慕白闯荡江湖的经历。书中致力展示人物心灵中“情”与“义”的冲突,人物的命运演变时常是心灵中善与美、“情”与“义”冲突的结果。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十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十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中国式离婚

    中国式离婚

    中国式离婚报告,一次对中国人婚姻状态的深度探访。书中深刻剖析了三对夫妻的情感和他们各自在婚姻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揭示了在婚姻契约下的夫妻之间的三种背叛:心的背叛、身的背叛、身心的背叛。通过一个普通家庭走向离婚的发展轨迹,放大了婚姻生活的不和谐、不宽容、不理性所带来的伤害与疼痛,从而引发人们对婚姻的容忍、信任与责任的思考。
  • 喧嚣(挪威现当代文学译丛)

    喧嚣(挪威现当代文学译丛)

    横扫北欧的“文学杰作”,记录电影大师的最后时刻。完美结合了小说与回忆录,英格玛·伯格曼与丽芙·乌尔曼之女讲述“魔灯”背后的故事。菲利普·罗斯作品《遗产》和帕蒂·史密斯作品《只是孩子》的完美结合体,而更添温情纯粹。这是一部多层次的回忆录,也是一部关于父亲、母亲和孩子的小说。“去看,去记得,去理解。”依据女儿在父亲生命最后时刻留下的六段录音材料,让她得以从一个更冷静的旁观者的角度去谈论自己的双亲。抛开他们背负的声名和他们著名的爱情,《喧嚣》体现了别样的沉重与温柔,记录了一个急切想要长大的孩子和她宁愿一直活得像孩子一样的父母。围绕着不同的时间和记忆,讲述着原谅、言语、记忆、悲悼,也讲述着女儿对父母永远的爱。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幽冥小记

    幽冥小记

    一夜之间,女主从高高在上的“云端”坠入凡尘,明明已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一个,却把那江湖搅起千堆雪、万重浪。你若问她血海深仇怎得报?她只会淡淡一笑,道一声“不如不报,但寻得一人便好。”
  • 梅花眼

    梅花眼

    一个少年乞丐,无意间进入山洞,得到了一双梅花眼,从此踏入修行,为解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一步步踏入巅峰,成就万古至尊。
  • 独爱幼狐:水火两相容

    独爱幼狐:水火两相容

    小白文没什么大营养,小佳我一直在看留言,有人喜欢我会了为你们更新,如果没人看沉船了那就别浪费我精力。不就是跟朋友去动物园看个动物吗?哪有那么倒霉竟然还穿越了!穿越了!穿越了!这三个字久久盘旋在我头顶,这靠谱吗?科学吗?老娘我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从未做过坏事,竟然穿越成一只狐狸,动物啊!我默默收拾好落寞的心情,伸出爪子向水里走去,你以为我要寻短见?老娘我饿了。剧情1:“暖儿,只要你说不愿娶我,没人敢为难你,为什么要逃?”一袭红衣妖孽无奈地对眼前女子说道。剧情2:“让本王看看你是不是只母的,看见本王身子竟会流鼻血!”剧情3:“小狐狸,过来,一切由本王担着,只要你别走。”水墨白一脸温柔的呼唤霍暖暖。
  • 七宗罪魔王的杀伐之路

    七宗罪魔王的杀伐之路

    穿越异世界第一天就被抓住做祭品?这跟说好的龙傲天套路不符合啊!系统呢?为什么你只能显示人物的个人信息啊!你怕不是个假货吧!怎么办?好慌啊!嘤嘤嘤
  • 周赏集(郑欣淼散文)

    周赏集(郑欣淼散文)

    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学”的首倡者郑欣淼先生的散文精选集!书中所记多是怀德含芳的文化名人,有纪念怀想、回忆风云人物的生平事迹,与故友知己的深情厚谊,文中所记颇有许多造诣深厚的艺术界、收藏界名家。散文感情真挚,言辞恳切,眼界高远,思考深刻。文中涉及种种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思考,文博界相关的名人轶事,有极强的社会教育意义和可读性;文从字顺,间有佳句妙词,值得品味。《周赏集》是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学”的首倡者郑欣淼先生的散文精选集!本书收录了郑欣淼多年来创作的长短八十多篇文章,约20万字。
  • 从聊斋之后归来

    从聊斋之后归来

    聊斋里的怪异渐渐败退,才有了科学。如果是怪异赢了呢……我看到过那里的景象,所以,这一次我不要输,这一次要人赢!——————————下面是第一版———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无笼烦恼空。常道《聊斋》多鬼魅,岂敢与人论英雄?ps:这是人与其他对抗的故事ps2:我很用心了不要笑
  • 触动人心的平凡

    触动人心的平凡

    跟大家诉说一个平凡的山村孩子,看看他的悲欢离合,品品他的喜怒哀乐,感受他那独一无二的平凡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当庆此生

    当庆此生

    恶搞一把历史,诉说一段穿越。看宅男侦探迷,如何穿越古代破奇案。看官场纷争乱,怎样演绎一场传奇事。看女子半边天,究竟各色红颜爱哪般。本来兴致勃勃,要写个几百章再发。不过想来也没人看,我就边写边发,不攒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