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80400000042

第42章 五经:《春秋》(2)

这时候成师已经58岁了,因为被封曲沃,人称“桓叔”。桓叔经营多年,晋文侯身边早已经安插了自己的人。不久,晋文侯被身边的一位贵族潘父所杀,然后潘父邀请桓叔回国都继承王位。朝中一些大臣不肯接受桓叔,于是以为王报仇的名义,攻打桓叔。桓叔败退曲沃,潘父被杀。晋国人就立了晋文侯的儿子平为新的君王,这就是晋孝侯。但桓叔并不承认晋孝侯,晋国这一个诸侯国内,因此出现了两个敌对的政权,双方势均力敌,谁也不肯退让。

又过了几年,桓叔老死了,他的儿子继承他的位置,人称曲沃庄伯。曲沃庄伯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他不久就派人杀了晋孝侯。但他的结局却与其父亲一样,也被晋国打败。晋国人这次立晋孝侯的弟弟郄为新的君王。

郄在位的第六年,曲沃庄伯联合郑国、梁国一起攻打晋国都城翼。周天子也因为早就不喜欢晋国两派兜来兜去,索性成全了曲沃庄伯,也加入曲沃一方攻打晋国都城翼。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曲沃这次就成功地打败了晋,国君郄已经逃亡到南方的随国。

但由于利益分配不均,曲沃庄伯的盟友周天子突然撤出盟军,反而联合虢公攻打曲沃,并将出奔的晋侯郄的儿子哀侯光立为新的晋侯。但是晋人很奇怪:明明我们的国君郄还在避难,为什么就立他的儿子为君王?因此不愿意接受周天子的安排,反而自己去把晋侯郄从随国接回来,让他在另一个城邑鄂继续做侯,晋侯郄改成“鄂侯”。这样,晋国就形成了三个政权:曲沃庄伯,鄂侯以及鄂侯的儿子光所在的翼城,可谓“三国鼎立”。

对曲沃庄伯来说,这样一来,事情就容易一些了,原本属于晋国的势力,现在一分为二成为敌对的两个政权,因此他就利用其中的微妙关系,开始为自己谋取利益。

不久,曲沃庄伯去世,他的儿子继承他的位置,是为曲沃武公。曲沃武公比他的父亲更有魄力,他成功地杀死了在翼城的哀侯。翼城的晋人向来顽固,又拥立哀侯之子为侯,称为“小子侯”。几年后,曲沃武公又杀了这个“小子侯”,并踏平了翼城。至此,晋国的国土上只剩下两个政权。

周天子这时候又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仍旧不支持曲沃,他派虢仲立哀侯之弟缗为晋新的国君,又命虢仲跟芮、梁、荀、贾四国讨伐曲沃。曲沃武公寡不敌众,只好再退回曲沃,翼城重新回到正统晋侯的势力范围。

曲沃武公这次吸取教训,在诱杀晋侯缗的同时,送给周天子许多金银财宝。周天子看到晋侯缗已经死了,曲沃又孝敬自己,于是他便不再插手干预此事。曲沃的封地原本就比翼城大,又随着其国力日益强盛,周天子便顺水推舟,册封曲沃武公为正式的晋侯。曲沃武公的儿子晋献公、孙子晋文公,都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人物。

曲沃并晋前后历经四代人,76年,这件事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成全了晋国。更重要的是,它表明“旁支坐大”已经是一个可允许的事实,周天子已经无力再驾驭各诸侯国这些旁支了,周王室衰微一发不可收拾,春秋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齐桓公夺位

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小白。齐僖公驾崩后,太子诸儿继位,是为齐襄公。

齐襄公是位暴君,品质卑劣,他继位后在全国推行暴政,引起民怨,齐国的大臣都为国家的前途而忧虑。公子小白看不惯国君的行为,于是入宫劝谏,但效果不佳。公子小白自感在齐国没什么做为,于是便在辅佐大臣鲍叔牙的劝告下,离开齐国。

这时候的公子纠和小白,虽然不是国君,但都有一个比较好的辅政之人,公子纠的辅政之人是管仲,公子小白的辅佐之人是鲍叔牙。鲍叔牙最初辅佐小白的时候,并不积极,因为他知道小白已经无望继承国君,自己也难以有大的做为,于是经常称病,不去帮助小白。

管仲知道后,就劝导他说:“齐国人都不喜欢公子纠的母亲,因而也不喜欢公子纠。公子小白就不同了,他自幼丧母,人们比较同情他。将来治理齐国的贤能,不是公子纠便是公子小白。现在公子小白虽然不及公子纠聪明,而且性子比较急,但却是一个有远虑的人,我非常了解这样的人。即便日后公子纠废掉现在的国君自己继位,也不会有什么做为,到时候齐国还是要指望公子小白,这还不是你鲍叔牙在安邦定国吗?”鲍叔牙听了这番话后才开始用心侍奉小白。

在朝堂,齐襄公继续做出不利于齐国的事,他与鲁桓公的夫人文姜私通,并在酒醉的情况下杀死了鲁桓公。一场尖锐的矛盾即将展开。管仲和鲍叔牙都是有远见的人,为了避免殃及自己的主子,于是都在想办法为主子寻找出路。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国君的女儿,于是管仲就将公子纠护送到鲁国。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国国君的女儿,但是卫国距离齐国太远,于是鲍叔牙就保护公子小白到齐国的南邻莒国躲避。然后,两个在异国避难的公子,就分别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帮助下,静观其变,准备随时返回齐国有一番做为。

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齐国经历了齐襄公多年的暴政,终于发生内乱。齐襄公的堂兄弟公孙无知率先举起反叛的大旗。

其实这对堂兄弟的矛盾,早在齐僖公时就种下了。齐僖公虽然喜欢太子诸儿,但对自己的侄子公孙无知也很优待,这对堂兄弟所享受到的待遇一模一样,这令太子诸儿很不满。他继位后,多方找茬,说堂兄弟的权力太多,想要剥夺他一部分权力,这引起公孙无知的极度不满。于是便勾结齐国大夫,在内乱爆发时,闯入宫中,杀死齐襄公,自己继位,成为齐国国君。齐国最后落入他的手中,这是管仲和鲍叔牙都不愿意看到的。

公孙无知是靠叛乱登上国君地位的,名不正,言不顺,国内难免有怨言,结果继位之后才一年,就被齐国贵族联合杀死。这下,齐国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中,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觉得机会来了,都想快点回国,夺取国君的宝座。

此时的齐国臣子,势力最大的是正卿高溪。正卿高溪与公子小白自幼就是朋友,他自然是支持公子小白的。于是当群臣商议该由谁继位新君时,正卿高溪派大夫国氏立即前往莒国,将公子小白请回国内。公子小白接到正卿高溪的消息后,仔细研究了国内的形式,也觉得回去有望继承国君,于是便向莒国借了些兵马做后盾,日夜兼程往齐国赶。

而公子纠此时正在鲁国避难,他的外公鲁庄公知道齐国的局势之后,非常焦急,赶紧派人护送自己的外孙公子纠回国,希望他能继承王位。而此时的小白已经出发了,公子纠没有胜算在他之前赶回齐国,公子纠的辅政管仲就自告奋勇前去阻止。

管仲率领乘兵车,来到莒国通往齐国的路上埋伏。公子小白行至此的时候,管仲突然冒出来,拿着弓箭就向公子小白射去。只听得“当啷”一声响,公子小白应声倒下。管仲以为公子小白已被自己射死,于是就率领人马回去复命。公子纠放下心中包袱,以为自己准能继承齐国国君,就不慌不忙地向齐国赶去。

实际上,公子小白并没有被射死,管仲的一箭只射中了他的铜制衣带勾上,他是假装死去而倒下的。虽然大难不死,但公子小白和鲍叔牙都不敢再大意,行路的时候更小心,行驶的速度也更快,终于有惊无险地先于公子纠到达齐国。

到了齐国后,公子小白和鲍叔牙并没有急着进城,而是先由鲍叔牙回到城中观察形势,趁机游说各大臣拥护小白。由于齐国势力最大的正卿高溪和大夫国氏都拥护小白,小白便被迎回城内,成为齐国国君,这就是日后鼎鼎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继位后,就派使者告知公子纠不必再回国,新君已经确立。管仲这才知道小白装死,一怒之下杀了来使,公子纠则在外国的支持下,率领500名鲁国士兵与齐国开战,不料以失败告终,只得和管仲逃回鲁国。有了公子纠这件事,齐、鲁两国不可能再相安无事,齐桓公就派兵攻打鲁国。与齐国相比,鲁国是一个小国,不久便无力应对。鲁庄公觉得没必要为外孙影响自己的国家,于是派人与齐国讲和,鲍叔牙提出两个条件:杀掉公子纠;将管仲送到齐国,鲁庄公照办了。自此,齐桓公终于坐稳了国君的位置,他在鲍叔牙的推荐下,齐桓公大度地任命昔日敌人管仲,正式开始大展宏图的一生。

曹刿论战

因为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王位的事,齐国与鲁国成了敌人。鲁庄公取得暂时的和解之后,决定回国操练军队,司机报复齐国。为了鲁国的强大,他在政治上也做了一些小小的改良,如平民百姓可以劝谏国君等。

一段时间以后,鲁庄公觉得自己的军队已经比较强大了,时机成熟了,可以再与齐国大战一场了,于是准备再次举全国之力,准备向齐国发起战争。恰逢此时,齐桓公自恃实力强大,咽不下鲁国当年包庇公子纠的行为,又向鲁国发动攻击,鲁庄公雄心勃勃地决定迎战。

这时候,有一个叫做曹刿的平民百姓,要求觐见鲁庄公。他去之前,他的同乡就忍不住打击他:“国家大事自有国君和臣子们操心,你何必掺和进去呢?”

曹刿不以为然:“国君和臣子们的目光短浅,不见得能深谋远虑。”说罢,依然前去拜见鲁庄公,没想到获得了接见。

曹刿见到鲁庄公,问:“大王您凭借什么打这场战?”

鲁庄公回答说:“衣服、食物这些生活必需品,我不会独自享用,一定会将之分给身边的人。”言外之意,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还不错的君主。

没想到曹刿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他给鲁庄公泼了盆“冷水”:“衣服、食物,这些只是小恩小惠,况且一般的平民百姓难以获得这些福利,他们是不会听从于您的。”

鲁庄公接着说:“在祭祀的时候,所用到的猪牛羊等牲畜、贡品玉器、丝织品等,我不会虚报数目,对神明一向虔诚。”

曹刿仍然泼“冷水”道:“即使您如实上报数目,这些对神明来说也只是小信用,他们也不会保佑您的。”

鲁庄公又说:“国内无论大、小案件,如果我没时间一一处理,我也一定吩咐大家秉公办理,使一些诉讼案件都能得到公平、公正的裁决,不让任何百姓受到冤屈。”

曹刿这次似乎比较满意,他说:“这些都是大王您应该尽的本分,您都做到了,百姓会乖乖臣服于您的,您可以凭借这个同齐国作战。如果现在要开战的话,请让我跟谁您一起出征吧!”

鲁庄公同意了,还让曹刿跟自己同乘一辆战车。

齐国军队和鲁国军队相会于长勺,于是打起了著名的长勺之战。

双方军队列阵完毕,鲁庄公就命人击鼓,准备率先发难,进攻齐军。曹刿看到之后连忙制止:“现在还不是进军的时候。”鲁庄公很相信曹刿,果然不再下令进军。

一直到齐军击鼓三次,曹刿才表示,鲁军可以进攻了,双方军队正式开始厮杀。战争的结果是齐军大败,仓皇出逃。鲁庄公大喜过望,准备命人驾车追赶齐军。

曹刿这次又拦住鲁庄公,说:“现在还不是乘胜追击的时候。”经过前面的事情,此时鲁庄公对曹刿的才能已经深信不疑了,果然乖乖地听话,不准鲁军追击。曹刿则跳下战车,仔细检查齐军车轮碾过的痕迹,然后又登上战车,遥望远处,检查齐军撤退时的情况。然后才对鲁庄公说:“现在可以乘胜追击了。”鲁庄公于是下令鲁军追击,鲁军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鲁庄公对于曹刿这种奇怪的作战方式很好奇,于是忍不住向他询问。

曹刿这才解释道:“战争靠的是英勇和勇气,哪一方比较有勇气、比较勇敢,哪一方就能获胜。战场上的击鼓,第一次击鼓,最能振奋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会有所衰退;到了第三次击鼓的时候,士气已经差不多耗尽了。敌人击鼓三次,我们才第一次击鼓,我们的士兵正憋着劲儿准备好好与敌人打一仗,我们以最强的士气进攻对方最弱的士气,自然更容易取胜。战胜后我们不要急着追击,这是因为对方是大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们不可轻敌,他们在败退的时候可能也有很强的兵力,我们盲目追击可能会导致被他们反扑而失败。我仔细检查敌军的车轮痕迹,车辙已经混乱,我登高远望,看到敌军的旌旗也东倒西歪的。这些混乱无序的状态,说明他们真的是狼狈逃窜了,没有精力布置兵力。确定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乘胜追击了。”

齐、鲁长勺之战,原本只是诸侯之间规模不大的战争,但曹刿在此发表的关于政略、战略和策略的思想,在军事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齐桓公伐楚

鲁僖公三年(公元前657年)的一天,齐桓公与夫人蔡姬乘舟游玩。蔡姬一时兴起,故意晃动小船,小船摇摇晃晃的,吓得齐桓公脸色都变了。他连声阻止蔡姬不要晃动了,但蔡姬不听,反而晃动得更厉害了,吓得齐桓公都要魂不附体了。

上岸后,齐桓公仍然对此事耿耿于怀,一怒之下,将她赶回了娘家蔡国,但却没有宣布断绝夫妻关系,只是两口子闹别扭让老婆回娘家了而已。未料,蔡姬的哥哥,即蔡国国君蔡穆侯,随之将自己的妹妹改嫁了。这等耻辱,齐桓公怎么忍得下,于是派兵攻打蔡国。此时的齐桓公已经是春秋一霸,蔡国哪里是齐国的对手,蔡国很快溃败。战胜之后的齐国军队没有返回,而是大军南下,前锋直逼楚国边境召陵。

实际上,齐国因为蔡姬改嫁而讨伐蔡国只是一个借口,根本原因在于,蔡国是楚国的屏障。

早在二十多年前,陈国公主息妫出嫁到息国时,途径蔡国。蔡国国君蔡哀侯,即息妫的姐夫,看到小姨子漂亮,不免出言轻佻,可能也做出一些越轨的事。息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于是就决定报复蔡国。但他的报复方法实在可笑,他对楚国国君楚文王说:“你假装派楚国军队来攻打我,我再向蔡国求救,蔡国国君的夫人跟我夫人是姐妹,蔡国必定答应出兵救我。等到他来救我的时候,我们两国一起联手攻打蔡国。”楚文王当时正在向北上扩张,息国国君主动要求打自己,这不是送上来的肥肉吗?于是非常爽快地答应攻打息国,而且假戏真做了。前来救援的蔡国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非常生气,于是挑唆楚文王抢了息妫,灭了息国。蔡国从此一直追随楚国,成为楚国的门户。

因此,齐国因为蔡姬的原因攻打蔡国,其最终目的是伐楚。此时中原诸小国已经归顺齐国,唯独南方的楚国,是一个“难啃的骨头”。

楚国地处南方,与中原诸国联系不大,独自在南方发展,国势也比较强,所以不像中原小国那样害怕齐国。对于齐国的大军压境,楚王一点都不害怕,还派了一个使者前去质问。

使者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外交辞令无可挑剔:“齐国离楚国很远,即使两国的牛马走失,胡乱跑,也不可能跑到对方的国境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齐国的军队为什么能跑到楚国呢?”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殇

    三国之殇

    公元183年,十常侍当朝弄权,又有黄巾符道之流以“济世”惑民,以窃图天下,实是汉危难固。同年秋七月,有偌大陨星坠于东南,谣称紫微黯落。故事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 逐鹿中原之谋定天下

    逐鹿中原之谋定天下

    谋略,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它源于纷争,又关乎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庙堂折冲,还是乱世求存,大到纵横天下,小到安身立命,在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中从来就不缺乏善于谋略的大家。本书将以曾经发生在中华大地那段最黑暗、血腥的历史为背景,重新描绘一幕莫须有的人生画卷。如果晋武帝的儿子不是那么不堪,如果他的胞弟齐王司马攸没有英年早逝,那么西晋王朝的命运将会如何发展?五胡乱华的悲剧又是否能够避免,历史的车轮最终又会驶向何方?
  • 李国文读史

    李国文读史

    本书收李国文历史散文50篇。从秦汉到明清,从正史到野史,从大题材到小人物,从帝王将相到三教九流,都有涉笔。它的作品独树一帜,成就斐然,融文学的才情、历史的厚重、杂文的犀利于一炉,有评论家认为“他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散文家之一,颇有法国作家蒙田之风”。
  • 印第安新史

    印第安新史

    印第安是个悲情民族,他们有自己曾经辉煌的文化和经济,不过一切都止步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这部小说试图颠覆历史,让印第安人主宰自己的命运,何去何从,且看我慢慢写来......
  • 缨伴芒

    缨伴芒

    丹光到处,伏尸。墨毫染处,俯心。九鼎聚合势;乱马无伤者,如草;砚研千古者,如芥;千军、万马,灰耳。此势下,他,何栖?
热门推荐
  • 我的本体是系统

    我的本体是系统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他刚好也要十年才能发功一次。开局第一次,他遇到了灵气复苏。第二次,进入了杀戮之都。第三次,成了一团火。第四次……一个原本立志吃瓜,目的纯粹,喜欢单干的逍遥穿越者,最后却被众宿主一步一步养成了新世界的王。
  • 仙皇在开农家乐

    仙皇在开农家乐

    一稻一米都是能量?农家乐里水也可以这么贵的吗?妖孽仙皇意外来到地球,确被要求开农家乐,这个地球好像有点不一般,要不玩大点?
  • 后来的我们不再是我们了

    后来的我们不再是我们了

    我们是彼此青春最重要的那个人,拥有最美好的回忆,最甜美的爱情但是后来的我们不再是我们,回忆终将是回忆,它将永远封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个女人的江湖

    一个女人的江湖

    作品追溯一名女子和高中时期的四个伙伴曾经的那段叛逆而激烈、最终走向逃亡与妥协的别样青春,层层悬念逐层拨开,故事始末抽丝剥茧:黑帮人物与中国新闻记者之间发生的这段美仑美奂、凄美决绝的爱情故事,不仅是无法释怀的青春记忆,更是对人性的剖白和解析,看似潇洒,却分外苦涩……值得一提的是,本文作者的语言颇有风格,故事自我,情感独立,不管是情爱描写还是生活片段,嘻笑怒骂信笔拈来,议人议事老到深藏。
  • 鸣人和佐助的大筒木兄弟

    鸣人和佐助的大筒木兄弟

    死了许多年的鸣人的佐助被一位大筒木少年所救。并且重生回少年时代那位大筒木少年也因为救了他们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成为了三个好兄弟。他们是否会创造出不同的忍界呢?
  • 圣剑魔使

    圣剑魔使

    我只是一个简单的高中生,平庸、普通,学习虽然上等,但是家境~~诶,就我一人,所以我的生活好似只有两件事情,就是打工、学习,或许我这辈子就这样。但在圣诞节的那天,我的一切都改变,为什么?因为我死了~~~(详情不告诉你们,哈哈)
  • 人生在世易逍遥之平淡是福

    人生在世易逍遥之平淡是福

    主角是一个普通不在普通的有点自我放逐的人懒是为一能说的过去
  • 白虎煞星

    白虎煞星

    集我一生仇恨,举我屠世大刀。看我重生归来,待我笑傲群雄。任天地广阔,随我畅游其间,神魔阻我我屠神魔,仙佛阻我,我屠仙佛。
  • 灵兽养殖大师

    灵兽养殖大师

    不用修炼,只要养殖灵兽,灵兽修为提高,自身就可以提升实力,提高修为?灵兽资质太低,受血脉界限限制,修为无法突破?这不是问题,我自有改天逆命之法!灵兽战力低下,只能黯然沦为观赏宠?这不是问题,我有专业特训、专业培养,保你越阶挑战!小小饲童,成就一带灵兽养殖大师!书友交流群:26149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