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6800000012

第12章 教育原则,培养天才的基本规律(5)

让孩子自己做主。一般来说,能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是快乐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不征求孩子的意见就武断地替孩子拿主意,这样一来,孩子容易产生一种被人摆布的感觉,心中自然不高兴。当然,父母在重大事情上应该为孩子策划、做主,但是有些小事不妨让孩子自己来决定。例如,由孩子自己决定穿哪一件衣服去上学,或者从父母允许看的电视节目中,让他们自己挑选一个频道。

教会孩子与人和睦相处。融洽人际关系也是人生的一门艺术。父母要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建立温馨美好的感情,在这种心境的熏陶下,孩子能与他人相处得快乐而融洽。此外,父母还要经常安排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并随时欢迎他们到家里做客,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既玩得开心又学会了交往的艺术。

别给予孩子太多。平时父母应少给孩子一些物质的享受,否则孩子会误以为获得更多的物质就是人生的快乐。心理学家约翰·罗斯蒙发现,当拿走孩子大部分玩具后,他们反而变得更会动脑筋,而且玩得也更有乐趣,这种减少玩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十分有利,可以帮助孩子思考和创造。

让孩子免受消极的情绪影响。父母也有七情六欲,时而忧愁抑郁,时而大发雷霆,时而伤心哭泣。每每出现激烈的情绪变化时,父母应尽量避开孩子,不要对他们发泄。此外,看电视时也要回避那些“哭哭啼啼”、“打打杀杀”的场面。不要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过早地体验忧伤、惊恐等不良情绪,而应该让孩子经常看到父母的微笑和欢乐,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养成乐观的心境。

帮孩子调整情绪。人人都有快乐的时刻,也有情绪低落的时候。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遇到困难、挫折不要灰心丧气,并且告诉孩子一些自我放松的方法,如听音乐、看书、骑车、与知心朋友交谈等,让不良情绪尽快得到调整。

身教重于言传。父母要先从自身做起,成为快乐型的父母。同时,父母要把快乐的事情告诉孩子,这不仅让孩子明白快乐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而且能让他们知道如何去创造和珍惜快乐。

培育提示

家长要注意,让孩子快乐并不等同于满足孩子的一切欲望,掌握不好尺度,就会滑向溺爱。

孩子合理的要求应当满足,要求不合理时,应讲明拒绝的理由。快乐的孩子,也应该是明辨是非的孩子。

快乐不等于物质,家长应切记。

方法27:教育也不可过度

中国人口耳相传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说的就是教育要从严,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

然而,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叫做“过犹不及”。过度的严格教育,有时会起到与意愿相反的效果,家长不可不警惕。

欣欣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家长为了让她能在入学后就有学习上的优势,拼命地对她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半年时间内学完了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的课程。

欣欣的父母很高兴,到处宣扬自己孩子的聪明。可欣欣却早早地戴上了眼镜,并且对学习极端厌恶。

过度的教育,使欣欣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父母须知

所谓过度教育,就是父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地、过多地管束孩子,任意地干涉他们的小天地,给孩子拼命地进行填鸭式教育。他们不让孩子跑,不让孩子跳,不让孩子跟小朋友交往,结果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童年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也是心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长时间地从事阅读和写字,如果坐姿与执笔不正确,就会引起眼睛疲劳,导致视力减退。

大量的学习时间,占去了孩子必要的游戏和活动时间,心肺功能得不到锻炼,会影响孩子全身各种器官的发育成长,造成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引起传染病的发生。更为重要的是,过度教育还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发育。

要尽量避免对孩子的过度教育,让孩子在自然状态下活动,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体格,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为成才做好准备。

家长课堂

过度教育不仅是指严格的要求、大量的作业,还包括过度的教育方法。

过度赞扬。有的家长知道赞赏教育,就过多地赞扬孩子,结果受到父母称赞过多的孩子,很容易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甚至对老师的教导感到厌烦,容易养成做小动作的习惯,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过度照顾。还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度照顾,使孩子觉得劳动不是自己分内的事,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孩子,使得他们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

过度责备。被家长过多责备的孩子,一看到大人就紧张,拿起本子就打哈欠,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变成动作缓慢、感觉迟钝、精神懈怠、缺少上进心的人。严重的还可引起胃痛、厌食、便秘、腹泻、贫血、遗尿等身体上的疾病。

过度教育使孩子的思维活动受到大人的限制,宝贵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大大减退,逐渐形成对父母的依赖,成为意志薄弱的儿童。

过度教育不会造就天才,只会毁了天才!

培育提示

反对过度教育,并不是说就要对孩子放任自流、撒手不管,而是要从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适当的教育。

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这也使一些学前儿童成为过度教育的受害者。

学前儿童的教育,应有一定的标准:

1岁前的孩子,重点是教他们发音、说话,使孩子听懂别人说的词义。

1~3岁的孩子,可给他们讲故事、看图画,和他们谈话,并可作些简单的解释。

4~5岁时,母亲要听孩子说话、讲故事,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并要求孩子数东西、认颜色。

6~7岁时可准许孩子观察东西,让他们自己描述情况。大人要回答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即使有些问题令人难堪,也要巧妙地回答。

方法28:天才在于积累

有句谚语说:“知识在于积累。”荀子也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日积月累,锲而不舍,就能成为高如大山、深如江海般具有丰富知识的人。

古人证明了积累的妙用,时至今日,这条治学经验仍不过时。湖北省高考文科状元赵君秋在语文上的学习经验就是:语文要靠平日积累,对于字音、字形,要多读、多记、多写。最好准备个小本子,记录平常容易出错的字句,这一方法对学习古文尤为有效。

也可以这样说:天才在于积累。

父母须知

成才,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也要看知识的组成。古人曾有“学富五车”之说,现在要成为一个人才,对知识的要求更是无限的。可是,个人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就成为富有学识的人,这就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去积累知识。

历史也证明了积累的重要性,古往今来的许多重要著作,都是其作者积累了大量知识后的结晶,我国北魏时期贾思勰说他写作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是经过“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农,验之行事”而成的。这本书共92篇,分为10卷,旁征博引先秦以来的典籍一百五六十种。我国明初学者陶宗仪,以教书为生,“躬亲稼穑”,“每以笔墨自随,时时辍耕”,观察和考虑问题,有所得,摘叶书之,贮破盎中,日积月累10年,贮得树叶10多盎,后来整理成书30卷,题名曰《辍耕录》。

这些古代学者的经历都证明了“知识在于积累”这句话,即使到了今天,积累仍是求知的必经之路。

成才的路要一步一步地走,知识要一点一滴地积累,这是成才的一个定律,不可轻视。

家长课堂

作为中小学生,要想成才,更是从小就必须注重对知识的积累,这样一点一滴,积少成多,使自己具有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为将来的成才铺平道路。

知识需要积累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了,那么知识应该如何去积累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其实,积累知识并不复杂,就在于“多读、多想、多记”这“三多”。

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的积累方法可以供我们参考,他无论走到哪里,总是把听到和看到的传说、故事、民歌、风土人情,以及流传在人们中间的谚语、俚语、奇闻逸事都随时随地记录在本子上。

唐代诗人李贺在骑驴出游时,总是带一锦囊,在驴背上思索得一个好句子,马上记下来,投入囊中,晚上回来再整理成诗。总之,长久的积累,再加上缜密的思索就能使零星片断的东西逐步完整起来,这是很有益处的。

除了要勤于积累一切有用的知识之外,还要养成善于思索的习惯,随时随地把思索所得记录下来。当我们经常考虑某个问题时,在大脑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往往百思不得其解。然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当大脑处于半休息状态,或受到其他事物的启发,某种崭新的思想或答案常常会突然在脑子里显现出来。这时候就需要及时把它记下来,否则过后就很难再把它捉住。

注重积累之外,还要善于运用这种积累,果戈里有一次和朋友上饭馆,见到饭店的菜单,就顾不上吃饭,掏出笔和本子就埋头抄写,边抄边赞叹说:“太好了,太有用了。”后来,抄下的这份菜单被他用在一篇小说中。

积累,对一个人的成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愿每一个立志成才的中小学生,从现在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成功的素材。

培育提示

积累不是“杂货铺”,而应善于选择,不要把一些错误的东西也积累起来。

积累知识是为了应用,那些只会死记硬背,但不善于触类旁通、旁征博引地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书呆子,和天才是无缘的。

同类推荐
  •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家教版)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家教版)

    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仙爸曹格:他们是上天给我的老师、暖爸黄磊:她是最珍贵的礼物、萌爸杨威:和儿子一起萌萌哒释放小宇宙、酷爸吴镇宇:不一样的影帝爸爸。
  • 轻松管出好课堂

    轻松管出好课堂

    本书分为三篇,由近70篇文章组成,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对美国教育的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点评。
  • 和孩子谈谈性:2~12岁性教育读本

    和孩子谈谈性:2~12岁性教育读本

    2~12岁的小孩,对自己的身体总是充满了好奇,会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从最基本的认识身体的各个部分,到小宝宝如何诞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学会了思考,会有更多疑问随之而来,也会向大人提出更多更尴尬的问题。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既富于养育经验又具备专业素养的专家,在书中,他们以非常实用、科普的文字,帮助父母和不同年龄、不同发育阶段的孩子去讨论让大家难以启齿的性相关的话题。父母在阅读中就可以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和正确的态度解答孩子关于性的疑惑,也让父母提早准备接受孩子青春期的到来,调整父母关于性教育方面的教养态度。
  • 吉祥起名一本通

    吉祥起名一本通

    一个美丽的名字,正如一首诗,会在一个人的周围洋溢出一片诗意,渲染出一片美丽的氛围,它不仅丰富了一个民族的语言,也点缀了人们的生活!总之,人名与人关系十分密切;人的名字作用很广泛。明白了人与名字的意义和关系,将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的名字,并为孩子取个好名字。
  • 独生男孩怎么养

    独生男孩怎么养

    俗话说:“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这话不无道理。然而如果家有男孩,仅仅是“穷着养”,就一定能培养出了不起的男孩吗?未必。独生男孩与有兄弟姐妹的男孩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及心理特点。我们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让独生男孩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培养出一个了不起的男孩。本书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根据独生男孩的成长特点,分别从生活习惯、独立个性、基本能力、身心健康、优良人格、情商教育、性教育,美德教育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内容翔实,分析透彻,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从本书中,您一定能找到养育独生男孩的有效方法。
热门推荐
  • 细民手记

    细民手记

    市井细民,在神秘广袤的梦境空间中,修炼千变万化的手诀,凝练出万物精华。细致的现代修炼生活画,有趣古怪的山精鬼魅,奇异超凡的衣食住行,请跟随一个平凡人的修炼脚步,进入这个世界。
  • 蝶殇倾城

    蝶殇倾城

    黑暗中,一双娇媚的眼睛玩味的盯着魔力凝聚的幻影,左眼角的泪痣轻轻地跳动,白皙修长的食指轻轻点了点那空中漂浮的一袭白衣,虚拟的幻影像水那样泛起一层涟漪,很快恢复了平静。那双眼睛的主人看着那张英俊的脸颊上划过两滴泪水,脸上泛起了邪恶的笑意。“游戏,就要开始了呢!”
  • 脑域无敌

    脑域无敌

    法宝是每一个修真者赖以生存的贴身之物,在封天异能面前,却犹如包子打狗般,一去不复返。阵法是修真者修为的扩展,面对封天阵魔的修持却令修真界闻风丧胆。瓶颈是任何修真者的劫难,但是我们的主角却能够改变别人的基因,创造出更多更复杂的瓶颈,令这种劫难甚至可以批量生产。天劫不但是劫难,更是生与死的审判,圣人之下谁人不怕,谁人不惧。封天却弹指一挥间,最为强大的灭神天劫应有尽有,更是通过脑域异能,炼化出灭圣天劫,即使你是圣人又如何,还不是被我的灭圣天劫所灭。既《九天神幻》之后,这部小说力求更加的新颖,希望各位读者耐心读下去,越到后面越精彩。
  • 永远无家可归的心

    永远无家可归的心

    向生活道一声谢谢,我们一路向前走的路上,总是充满了挑战与坎坷,人生总是不能一帆风顺,我们却必须坚持前行,那些被遗忘的时光,是我们最美好的时光,我希望把他们留在我的记忆中。
  • 穹顶仙道

    穹顶仙道

    负三尺青峰,游万里山河,以剑问道求仙,证道而又诛仙。主角儿就一定要历经磨难证得大道吗?你也是”世界“的主角儿,你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吗?
  • 打死神功:请叫我蟑螂侠

    打死神功:请叫我蟑螂侠

    差点儿被裁员的晓强意外被蟑螂咬了一口,从此开始了他的逆天之旅…随手做个好事,引来神秘师父,于是他开启了无敌之路…
  • 男主你别动

    男主你别动

    君昭表示自己还是个16岁的宝宝。可就在她终于离家出走成功却死了??!然后就有系统告诉她只是逗她玩,但也需要做完任务才能放她走。好吧,但是这位男主我还未成年呢!你矜持点!欢迎小可爱入坑。首次写书,还请多多指教。简介无能
  • 末世先驱

    末世先驱

    异族撕开人类世界大门,丧尸病毒疯狂肆虐,作为新一代领导先驱,能否再次击退远古的敌人?
  • 谋世策

    谋世策

    这是一个关于别人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斗智斗勇的故事……
  • 赤眼青龙

    赤眼青龙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一枚龙蛋裂开了,从里面爬出一只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