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47600000004

第4章 难忘如水亲情(3)

孝顺是我们祖国的传统美德。成年人对于父母的爱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打个电话,给父母一些钱。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需要的不是这些,他们只希望能和孩子面对面交流或者生活在一起。就像歌里面唱的:帮妈妈捶捶背,给爸爸洗洗碗,然后话家常,听父母讲述他们的内心感受。这才是孝顺。当然,还要最大程度地满足父母的愿望。我写亲情的文章比较多,对亲情的理解也更加透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亲情的理解已经与以往不同。社会竞争的激烈,个人生存的艰难,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亲情的牵连。而且,人们对于亲情的表达也越来越形式化。年轻人已经没有时间待在父母身边,听一听他们的唠叨和烦恼。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们有必要呼唤亲情的归来。

父母是不是我们的“家庭成员”

可能,从法律层面来看,父母真的不是我们的家庭成员,因为在家庭的户口本上,并没有父亲和母亲的名字,可是,连父母都不是我们的家庭成员,谁还能是我们的家庭成员呢?

不久前,我填了一张表格。

我填过无数表格,唯有这张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单位行政干部换届,从未做过行政事务的我也填了一张表。填到一栏时,我犹犹豫豫:家庭成员?!

自然,这个表格里应该填上我爱人的名字、工作单位,还有女儿的名字,可是要不要填写父母的名字,我犹豫了。首先,父母在老家,一直不和我们一起生活。其次,母亲已经谢世四年,一提此事,我至今心头仍隐隐作痛。

想来想去,我还是决定写上父亲的名字。虽然他已经75岁,也一直生活在风轻云淡的故乡。

当表格填好后,我就去组织部门交表。交表的人不少,脸上都挂着微笑——我知道,前程在望,大家没有办法平静。在报名现场,我眼光一扫,立即发现交表者都是百里挑一的佼佼者,才智与人品俱佳。但是,所有人的表格均不合格。

我凑近才搞清楚,问题都出在“家庭成员”上。所有的人都没有填写自己的父母。组织部门的一位年长的女性工作人员耐心而反复地说:“请大家重新填表,把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填上去。中组部对此有明确要求,原因可能是很多领导干部都忽略在履历表里填写自己父母的情况。”

就在大家纷纷乱乱地重新填表之际,我来到了最前面。

工作人员看完我的表格,问我:“你的母亲呢?”我回答:“去世了。”她郑重地说:“那你在表中注写一下。”我于是在表中工工整整加填上了已谢世母亲的名字。

此次竞聘,我不出意料地落选,但最大的收获是:从此明白,父母是我的家庭成员,不管在不在一起住,不管在不在一个家里。

其实,这个简单的问题,从母亲怀胎的第一天起就已经有了答案,但是,当我们离开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故乡,离开爱我们超过自己的父母之后,慢慢地,答案却越来越模糊。在组建了新的家庭后,父母,我们最亲的恩人,却无一例外地被划在了我们的家庭之外。到底什么叫家?我不得不重新思考起这一概念。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从我们结婚那天起,就不再和父母是一家人了。父母是父母,我们是我们。尤其对那些从农村出来的孩子,父母一般都留在农村,而我们都生活在城市。在我的单位,有很多临时居住者,大多数都是来自外地的父母,他们都来帮助年轻的儿女带孩子。我因此认识了很多同事的父母,并且和他们成为朋友。每次和他们在一起,不论是看孩子还是聊天,我内心都充满真诚的敬意。为什么到了现在,只要我们需要,父母总能义无反顾。而父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却要反复掂量、犹犹豫豫,甚至畏畏缩缩呢?

我母亲在世时,常常说一句话:“父母心在儿女上,儿女心在石头上。”那时,我总很反感这话,现在,我却将它在心底反复玩味,咂摸着其中的深意。

我还听说过这样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在农村,一对夫妻有两个儿子。孩子小时候,村上人都很羡慕,说:“你们真幸福,两个儿子,他们长大了,你们可就享福了。”结果,孩子长大了,结婚了,却分家了,原来的一个家,一分为三:父母、大儿子、二儿子各有一个家。开始,老人生活还能自理,但是年岁渐长,就必须依靠两个儿子了。老人有自己的房子,住房不愁,吃饭却很麻烦。由于某些纷争最后协调:大儿子只管父亲,小儿子只管母亲。从法理上看,这确实很公平,但是,每次吃饭时,两个儿子家又总不能同时做饭,先做好饭的大儿子只端一碗饭给父亲。这时,老两口非常为难,他们只能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眼巴巴看着。这样的悲剧,该是多么伤人啊!

我又想起了著名的长江学者、浙江大学郑强教授的故事。郑强教授对自己的专业投入很大精力,尤其是他开始担任主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党委副书记后更是繁忙,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能回家。每次回家,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轻手轻脚来到80岁老母亲的房间,看一看母亲是否安然入睡、是否盖好被子。当他借着窗外的微光看见母亲安然入睡的平静面孔后,心里才感到一丝安慰,他总要给母亲掖掖被角,然后才轻手轻脚离开房间。好几次,他一回家就看到母亲为他削好的苹果安静地躺在水果盘子里,这时非常难过,他知道:母亲多么希望他能早点回来和她说说话啊!?可是,母亲这么一点小小的愿望他都满足不了。2011年元旦,郑妈妈不幸谢世,本来他打算与几位至亲做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但是,当人们听说孝子郑强的妈妈去世后,各界人士都送来了花圈:有领导,有同事,有学生,有校园保安,甚至有街头的小贩。花圈多得实在放不下了,只好临时换了一个更大的吊唁大厅。郑强教授为了答谢各位来宾,讲了几句话。其中一句是这么说的:“朋友们,尤其是年龄和我差不多的朋友们,请大家一定在吊唁结束后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打个电话,因为他们太盼望我们的电话了,而我,现在多么盼望叫一声妈,我多么希望听到妈妈愉快的应答,可是,就连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却再也实现不了了。”结果,吊唁活动刚结束,在吊唁大厅的外边,很多男女拿着手机,一边哭泣一边和父母通话。

可能,从法律层面来看,父母真的不是我们的家庭成员,因为在家庭的户口本上,并没有父亲和母亲的名字,可是,连父母都不是我们的家庭成员,谁还能是我们的家庭成员呢?

著名作家刘墉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爱总是向下流动的,这样才保证了人类的延续。我非常赞同这句话,并且有了比较深刻的体悟:因为爱总是向下流动的,所以,对孩子我们恨不得倾尽所有,呵护他们健康成长。但是,我要说,这话不能成为我们慢待父母的理由。中国古代就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当然,更有动物反哺的故事。人老了以后,劳动能力丧失,健康丧失,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功能都会丧失掉,这时候,就需要孩子们不加任何条件地挺身而出,毫无抱怨地照管好自己的父母,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活出尊严和快乐。中国有孝道的传统,而不孝的新闻屡见不鲜,甚至伤害父母也大有人在。一个从日本回来的留学生,因为妈妈掏不起学费,竟然用利刃刺向妈妈……我实在不忍耳闻这样的故事,但是它在,实实在在地存在。即便是恶棍他内心深处也有柔软的一角,但愿每个人能将自己内心的爱和柔情给父母一些,再多给父母一些。

我教老爹学上网

与父母共享高科技,是时代赋予孝顺的全新内涵。

老爹68岁,退休多年,不读书、不看报、不爱运动,没有嗜好,母亲去世后与我们一起生活。我和妻子整天工作忙忙碌碌,而老爹无所事事,越发孤独,更可怕的是他对生活似乎已经没有多少热情,整天不是睡觉就是坐在屋子里想心事。我赶紧去请教老年问题专家,他说老人可能有点老年自闭症,建议我们想办法帮助老爹走出心理阴影。

我和妻子商量后决定给老爹找个老伴,结果被传统的老爹拒绝,后来,有人建议我教老爹上网,被我立即否决。他这么大年纪,视力不好,手脚又慢,怎么能上网呢?再说了,我一直以为:网络世界虽然很精彩,可是它是属于年轻人的。身为教师的妻子却同意让老爹上网,她的理由很简单:“八九岁的孩子能学会上网,老人怎么就不行呢?一天学不会可以两天学,两天学不会可以三天学啊,总有一天他能学会。”我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就勉强同意让老爹学着试试。

这天下班后一回到家,我就请老爹坐在电脑前,告诉他要教他一个新鲜的玩意儿:上网!老爹一听直摇头,但是已经顾不了许多的我直接打开漂亮动人的页面给他讲解。我发现老爹没有强行离开,只是眯着眼睛观看着网页,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心中一阵暗喜。于是更起劲地给他讲解如何看新闻,如何写博客……我讲得眉飞色舞,而他却依旧一脸冷漠,好在第一次他还是在电脑前坐了15分钟。接下来,我天天下班回家要和他一起上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似乎对我讲得这些东西已经不感兴趣,我非常着急,生怕自己的付出功亏一篑。

一天,侄女秀儿又给老爹打来电话,在电话里,爷孙两个聊得十分开心,秀儿挂断电话后老爹还一脸恋恋不舍的表情。我知道老爹最爱哥哥的女儿秀儿,但是他们现在定居在美国,哥哥已经五年没有回家了,秀儿也已经15岁了,这五年秀儿变化很大:人长大了,也更加漂亮懂事了。虽然秀儿也经常给爷爷打电话、寄照片与录像带,因为不能面对面与孙女聊天,老爹每次都觉得很遗憾。我心生一计,对老爹说:“爸爸,只要您愿意,您马上就能和秀儿面对面讲话。”老爹以为我开玩笑,只是不停地摇头。我迅速给电脑配备上摄像头和耳麦,接好连线,登录到我的聊天软件上,很快与秀儿联系上了。一会儿,秀儿就出现在屏幕上,她笑眯眯地向爷爷问好呢!老爹惊讶地坐在电脑旁边,和孙女拉起了家常。在说话的过程里,秀儿还转动摄像头,让爷爷看她的房子呢!没有到过美国的老爹看得很专注,脸上一直流露出讶异的表情。一个小时后,老爹笑眯眯地关了机子,对我说:“网络这个玩意儿,真好!”

从此老爹就喜欢上网了,很快他也能给秀儿发“伊妹儿”了;他也常常在BBS里面灌水,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也到老年聊天室里与人话家常……甚至让我十分惊讶的是,一天回家后,我发现老爹竟然自己开起了博客,操作起来也还像模像样。我凑近一看,有一篇文章写的是“老年人怎么保健”的高深话题,我不由自主地给老爹伸出了大拇指。

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老爹变了,我们上班他就出去买菜买水果,我们下班他还张罗着为我们做饭,吃完饭还要与我说说话,问问单位的情况,有时还向我请教他不懂的网络知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不久,我更发现老爹与一位阿姨过往甚密,据说是通过网络认识的,还有呀,老爹现在也已经学会网上购物了……

通过这次经历,我总结出了老年人上网的几大好处:

改变生活方式,弥补行动的不便;

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新知识;

充实无聊的晚年生活;

易于集中注意力,分散不良情绪,让神经得到充分的休息。

但是老年人上网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次上网的时间不宜太长,最好在一两个小时以内;

上网的环境要舒适,比如显示器要大一点,椅子要软,屋子里光线通风要好;

对于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老年人最好避免上网,因为网络上新鲜的内容与形式容易引起神经兴奋;

最好有子女陪伴老年人上网。因为这样既可以增进感情,又可以杜绝网络上不良网站的侵袭。

孝顺父母也要与时俱进。时代飞速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做子女的不要狭隘地认为:玩时髦是年轻人的专利,不要小看老年人的能力,也不要刻意将老年人排除在外。只要子女稍微用点心,老年人同样可以学会高科技知识并将其运用在生活中。与父母共享高科技,是时代赋予孝顺的全新内涵。

同类推荐
  • 语文论集

    语文论集

    本书汇集了近年来在一些语文刊物上发表的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文章,包括词汇、语音、语用等方面的内容。
  • 落花镇

    落花镇

    本书是一本散文作品集,作品包括:“到阳村去看油菜花”、“三嫂的手镯”、“天堂里的红嫁衣”、“干了这杯酒”、“来年的来年”等。主题积极,内容健康,语言流畅。
  • 毛泽东与西游记封神演义

    毛泽东与西游记封神演义

    在毛泽东喜欢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读《封神演义》虽不及《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那样,当作政治、军事书来读,也不像对《西游记》、《水浒传》那样,对书中故事时常运用,随手拈来譬解事物,解释道理。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毛泽东谈起《封神演义》的时候不算多,但是,毛泽东却熟读这部书,对书中故事有自己的分析,并且用他这种分析,讲述重要道理。
  • 挑灯楼夜话

    挑灯楼夜话

    本书汇集了百余篇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多彩,以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故事、诗歌、小品、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予以呈现,是作者毕生心血之所集。
  • 东京大审判

    东京大审判

    以审判二战的日本战犯为题材的《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28名甲级战犯长达2年的审判过程。《东京审判》无论就故事的流畅度和书本的结构来讲,都十分精妙,而它对日本人的刻画也遵循了客观、人性化的描写,没有顺着偏激的民族主义的观念走向一味泄愤的地步。
热门推荐
  • 洛诗的雨季

    洛诗的雨季

    洛诗为了理想背上背包追寻自已的梦,认识了她此生难忘的恋人,但故事是不是按预期的发展呢?
  • 浮沉记

    浮沉记

    传销直销在这个鱼目混杂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以赚钱为目的。她母亲被骗进去,她为了了解其中原委以身入局,一层层见不得人的事件开始慢慢浮出水面,她与公司高层斗智斗勇展开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角逐,在利与弊,亲情与爱情之间,且看她如何抉择……
  • 总裁大大的新婚妻子

    总裁大大的新婚妻子

    在婚礼前,新娘逃了,男人认为新娘和闺蜜会有联系,便冷冷的说,“你给我代替她,代替到她回来,你才可以走。”“凭什么?”某人不服。“不服?不服也得服。”霸王硬上弓了当真相一层一层揭开时,原来新娘和女人是同母异父的。新娘回来了,发誓要报复女人和她父亲,抢走他们所拥有的一切。因为是她们,她才不能和心爱的男人结婚。却不知,在新娘消失的一段时间,男人慢慢的爱上了女人。“宮宸君,我求你,你放过我吧。我真的不想再这样继续下去了。”陆筱伊哭着求他。“放过你?不可能。你生是我的人,死也是我的人。”宮宸君捏住她的下巴狠狠的说。既然不能在一起,那就互相折磨吧。
  • 你若知道我爱你

    你若知道我爱你

    美妆,第一任老公,一个青城,骗了美妆100块钱之后光荣的走了。第二任老公,一个峨眉,后来跟帮派里的仙禽跑了。第三任老公,一个青城,在一起没两天卖号走人了。第五任老公,还是前面的那个峨眉,仙禽不要他了,他回头了。美妆为了他抛弃了第四任,在一起两个月的一个仙禽。仙禽卖号走了,峨眉后来勾搭上了美妆游戏里的姐妹……玩游戏的男人不可信!!!游戏里男人的爱情可信吗?
  • 我听见青草附近有大声音

    我听见青草附近有大声音

    吕新的小说,从不煽情,然而这本小说集,却足以令人动容,三个短篇小说或以“土改”,或以“文革”为时代背景,人性如一丝烛光,虽微小却暖人至深。尤其是《白杨木的春天》一篇,结尾的一抹亮色,给人以无限希望和勇气。作者所关心的是每一个需要健康成长的孩子,每一个需要社会认可、尊重的劳动者,每一个需要足够经济收入来支撑生活的家庭,最小的,最细微的,才是最牵动人,令人心痛的。全书作者笔调疏散、文风冷静、克制。
  • 校草的甜心:丫头,别说话,吻我

    校草的甜心:丫头,别说话,吻我

    “池牧,你到底要怎样!”一个貌美的少女对着一个俊美如斯的少年吼。“我并不想怎样。”池牧眯着眼睛,嘴角上升一定弧度,看着眼前的白也。自从白也爸爸妈妈因故去世后,白也就住在池牧家,她本以为,等自己做兼职赚了一定的钱以后,自己租房住的,可没想到,自己住在池牧家,简直就是一个错误!
  • 到莫干山看老别墅

    到莫干山看老别墅

    本书介绍了莫干山别墅楼独特的建筑特点与建筑风格,包括白云山馆、林海别墅、88号别墅、松月庐、郭沫若住过的雄庄、潘家园林等。
  • 明婉的末世生活

    明婉的末世生活

    末世突然降临,获得异能的明婉如何在末世中带着一只猫活下去。
  • 快穿之宿主她不按常理出牌

    快穿之宿主她不按常理出牌

    【1v1、身心干净、甜虐交加】莫名被系统绑定的姜窈开启了一段任务之旅。在旅途中,她遇到了一个人……[姜窈×时璟燃]
  • 独宠萌妃:蛇王太霸道

    独宠萌妃:蛇王太霸道

    苏子画和一群盗墓贼去女娲陵墓考古,遇上一条大蛇……无意中摸到某条蛇的敏感部位……某条蛇变身绝世美男,对她提出要求“女人,你没有说不的权利,当本王的女人,或者被本王吃掉,你选择一个吧。”“有没有第三个选择?”苏子画傻傻的问。“有。”某条蛇笑眯眯的点头:“第三个选择就是本王对你,先奸后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