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10300000026

第26章 希特勒母亲的葬礼(1)

我记得阿道夫的母亲在1907年初做过一次大手术。当时她就住在赫伦大街的修女会慈善医院,阿道夫每天都去探望她。我忘了她得了什么病,但很有可能是乳腺癌。尽管克拉拉夫人后来恢复得又能持家了,但她身体仍然非常的虚弱,经常都得上床休息。然而在阿道夫抵达维也纳的几个星期后,她的状况看上去似乎有所好转,因为我偶尔会在散步广场碰见她,在那时候的散步广场还是个集市,从乡下来的农村妇女到这里卖鸡蛋、黄油和蔬菜。“阿道夫还平安,”她心满意足地告诉我,“要是我能知道他学的是什么就好了!可惜他只字未提。也罢,我想他肯定很忙。”

这是个好消息,我听了也很高兴,因为阿道夫并没有写信告诉我他在维也纳的活动。我们的通信主要关乎“本基泽”,也就是斯蒂芬妮。但这件事情肯定不能让他母亲知道。我询问克拉拉夫人近来身体可好,她摇头轻叹,顽疾缠身的她,夜晚经常无法入眠。但她提醒我不要告诉阿道夫,因为她觉得自己会很快好转。在我们分别的时候,她叫我有空常来看她。

那时我和父亲正忙于店里的工作,确实,生意还从没像那年一样好过,收到的订单源源不断。然而,除了这项粗活以外,我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了我的音乐训练上,我在音乐社和交响乐团两处地方演奏中提琴。时间就这么慢慢过去,等我抽出空去拜访克拉拉夫人的时候,已经到了11月下旬。而当我见到她的模样,我一下震惊了。她那副和善的面容显得多么的枯槁和憔悴啊!她躺在床上,向我伸出了她苍白而枯瘦的手。小保拉将一把椅子推到了她旁边。她马上开始谈起阿道夫,对他信上满载希望的语气感到无比欣慰。我问她,有没有将她的病情告知阿道夫,并告诉她,万一她自己写不了信,我可以代笔,但她赶忙拒绝了。她说,要是她的状况还不见好转,她会请人把阿道夫从维也纳叫回来。她很自责,因为这样不得不打断阿道夫的工作——难道她还有别的选择吗?小的那个每天都要去上学,安吉拉自己操心的事都已经够多了(她怀上了第二胎),而她的女婿拉包尔又完全靠不住。自从她站到了阿道夫这一边,袒护了他去维也纳的决定之后,拉包尔就开始跟她置气,现在再也没有在他们家露过面,甚至还不让他的妻子去看望她。所以她讲,除了上医院,别无他法——医生也是这么建议的。希特勒家的家庭医生非常有名,叫布洛赫医生,是镇上尽人皆知的“穷人的医生”,他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医生,也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他的病人。如果说布洛赫医生都建议希特勒夫人到医院去的话,那说明她的处境肯定是很危险了。我不知道我究竟该不该通知阿道夫。克拉拉夫人说,阿道夫的远行对她来讲是件可怕的事情。在那次拜访中,我从未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她对儿子的爱是那么的深切。她不遗余力地为阿道夫的幸福设计着想。最终,她答应我会把自身情况告诉阿道夫。

当晚离她而去的时候,我对自己感到非常失望。难道就没有办法来帮助这个可怜的女人吗?我知道阿道夫的母亲是那么的爱他,我必须帮她做点什么。要是他母亲真有个三长两短,笨拙的小保拉恐怕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回到家里,我把这些情况告诉了我的母亲。尽管她们两个素不相识,但她立马就提出了去看望希特勒夫人的想法。可是我父亲不同意,在礼数这方面,他考虑过多。他认为人家都没开口,而我们自己就去帮助别人,这是不礼貌的。几天后我又去看望了克拉拉夫人。我发现她已经能下床,而且还在厨房里忙活。她感觉自己稍有起色,但又后悔将自己的病情告诉了阿道夫。那晚我和她在一起待了很久,她显得比平常更健谈,她一反常态地给我回顾起她的一生。有些我已经了解,但更多的只能靠猜测,因为许多话她都没讲出来,不过后来,一个满怀希望的19岁青年,向我透露了她这段悲剧人生。

但我的工作很紧张,我父亲是个严厉的老板。即便对于我的艺术抱负,他都经常性的告诫我:工作第一位——之后才是音乐。随着一场特演会的临近,交响乐队的排演是一出接着一出。有时候我简直不知道该如何应付所有的事情。直到有一天早上,当我正怀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填充一张床垫的时候,阿道夫突然出现在我店里。他看上去十分憔悴,脸色苍白,见不到半点血色,他的目光呆滞,声音沙哑。我感到在他冰冷的外表下肯定隐藏着一个灾难性的事实。当时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仿佛他在同一段无情的命运做着抗争。

没有一声问候,也没有询问斯蒂芬妮的消息,更没有向我讲述他在维也纳的经历。

“医生说,无法治愈。”——他就冲我抛下这么一句。我被这一确切的诊断给惊住了。也许布洛赫医生已经告诉过他克拉拉夫人的状况,可能他还请了另外的医生前来诊断,但是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他眼中的愤怒熊熊燃烧,脾气骤然大发。“无法治愈——他们这话是什么意思?”他咆哮道,“不是疾病无法治愈,而是那些医生根本没有能力去治愈。我母亲还没老。四十七岁并不是一个绝望的年龄。可是一旦这些医生无能为力的时候,他们就称其无法治愈。”

我了解我朋友的习性,他把所有事物都转化成问题来对待。但他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悲伤而又如此愤怒地陈述一件事情。阿道夫面容苍白,激动得全身颤抖,在我看来他就像是在和死神讨价还价一般,他毫无悔意地在为自己的受害人争取着生存的权利。

我问阿道夫,我能不能帮上什么忙。他没有听见——他太专注于自己的据理力争了。突然他停了下来,用一种理性而务实的口吻宣称道:“我应该留在林茨替我母亲操持家务。”“你行吗?”我问道。“必要时,一个人可以做任何事情。”他的话到此戛然而止。

我同他一路走到街上。我以为此时他会向我打听一下斯蒂芬妮的情况,也许他刚才只是不愿意在我店里提到她。如果他问起斯蒂芬妮,我会很乐意地告诉他,因为我已经严格地遵照了他的指示去行事,而且我还有好多事情要讲给他听,但是我期待的对话并未发生。我也希望阿道夫能从精神上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在斯蒂芬妮身上找到一丝安慰。事实也的确如此。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斯蒂芬妮对他而言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但他压抑着自己不去想她,他对母亲的牵挂和焦虑占据了他的整个思绪。

我已记不清阿道夫是什么时候从维也纳回来的。也许是在11月底,甚至可能是12月份。然而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是我记忆中一段无法抹去的时光,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是我们友谊岁月中最美好、最亲密的一段时光。这些日子给我印象极为深刻,仅用一个事实就可以证明:在我们交往的岁月中,没有哪段时光能像这样在我的记忆中浮现出如此多的细节。他如改头换面一般,到目前为止,我确信我在各个方面都对他有了彻底的了解。毕竟,我们一起生活了三年多,而且我们的友谊具有排他性,我们坦诚相见,彼此之间毫无保留。然而在那几个星期,我的朋友看上去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他放下了那些曾经让他感到相当焦虑的想法和问题,放下了对政治的一切思考,他甚至都顾不上他的艺术爱好。现在他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只想当好一个孝顺的儿子。

当阿道夫声称他要操持起布吕腾公寓的家务之时,我根本就没当真,因为我知道阿道夫一向把这些琐碎的家务事看得很轻,尽管它们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对他的良好意图表示怀疑,在我的想象中,这不过是一些善意的姿态罢了。

但我完全想错了。在这方面,我对阿道夫还不够了解,我没想到,在亲情与孝心的驱使下,他竟能如此高效地料理这些令他难以忍受的家务活,这让他母亲倍感欣慰。有一天,我刚到他们家,就发现阿道夫跪在地板上,系着一条蓝色的围裙,正在清理厨房,看样子都打扫得差不多了。我惊讶之极,这其中一定有些向我炫耀的成分,因为克拉拉夫人忍着病痛,微笑着对我说道:“你瞧,阿道夫什么都能干。”另外我注意到,阿道夫改变了家具的布置。他母亲的床现在位于厨房,因为那段时间此处是暖和的。而橱柜则被摆到了起居室,起居室里还有一张长椅,那是阿道夫睡觉的地方,如此一来他离母亲的床铺就很近了,夜间也好有个照应。小保拉睡在卧室。我忍不住问他是怎么做饭的。“等我把地擦完,我就让你见识一下”阿道夫讲。在我见识他的厨艺之前,克拉拉夫人告诉我,她每天早上都要跟阿道夫讨论正餐吃些什么。他总挑她最爱吃的菜买,然后精心地烹制,以至于比她自己做的菜都还可口。她非常享受这些食物,她坚持说,在阿道夫回家之前,她从未有过那么好的食欲。

我望着起身坐在床上的克拉拉夫人,言辞中饱含的热情让她一贯苍白的面颊有了几分血色。儿子归来的喜悦加上阿道夫对她的孝敬,使得她那张忧愁而憔悴的脸庞显得容光焕发。但在这位母亲的喜悦背后,是清晰可见的苦难与痛楚。那深深的皱纹,紧绷的嘴唇和深陷的眼眶都显示出医生的诊断是多么的正确。

诚然,我本该清楚我的朋友最终会失败,但无论做什么事情,即使是这种“超常规的”任务,他都要彻头彻尾地做完。看到他在操持家务时的认真劲儿,让我不忍心对他进行调侃,阿道夫平日里总是穿戴整洁,一丝不苟,因而见他穿身旧衣服,系条围裙就觉得很好笑。而对此我也没做任何评价,他态度的转变让我十分感动,要知道为了完成这项工作,他做到了怎样的自我约束。

同类推荐
  • 卑鄙的圣人:曹操1

    卑鄙的圣人:曹操1

    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

    本书是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夫人安娜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文笔朴实幽默,包含着安娜对丈夫的浓浓爱意。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作品的读者,可以从书中得到诸多知识与乐趣。
  • 点点梅花为我愁

    点点梅花为我愁

    胡适、张学良、林语堂、胡宗南、黎元洪、冯玉祥等,他们的名字,在那些年月里,如来势汹汹的风一样,四处激荡。爱,这是一个宽广无限的字。我只和你说,男欢女爱。给你看的,关于他们的,亦是男欢女爱之爱。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沉醉的东西了。也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忧伤的了。尘世最使人情不自禁沉醉的,往往最容易令人忧伤。可是,倘若爱了,忧伤亦是无比动人。当然,这份动人,不隔了时光之河回望,望不到。再说此书中的他们。我猜不出当你望见他们的爱情——也有一些人没有爱情,一生不明爱情为何物,仅有的是爱欲——当你望见,我猜不出你会怎样思想。
  • 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谋生亦谋爱

    马湘兰、柳如是、董小宛、陈圆圆……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女子身上,都附丽着一段爱生梦死的传奇,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那些被后人强加上的炫目光环背后,是怎样一幕绝望而挣扎的底色人生?
  • 群星闪耀

    群星闪耀

    《群星闪耀》是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经典名作。作者并未纵向展开对拿破仑、歌德、列宁、斯科特等历史伟人生平的描述,而是选取他们人生的关键时刻——决定一人之生死、民族之存亡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的时刻。
热门推荐
  • 会聊天你就赢了

    会聊天你就赢了

    会聊天的人,把话句句都能说到别人心里去,不会聊天的人,只能任人盘剥。因此,聊天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懂得聊天的规则,掌握说话的技巧,你便能在社会、职场、家庭中如鱼得水,在人生的旅途中自由游弋。俗话说“好人出在嘴上”。人生在世,聊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真正的成功者在与他人交往时,具有圆熟的聊天技巧。一本趣味口才书,给你全方位、多角度的指导,帮助突破语言障碍,从此成为说话高手。
  • 南方有佳人之看你很顺眼

    南方有佳人之看你很顺眼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学校篇~~~陆正北很喜欢很喜欢文佳人,但是他的路线都走偏了很是失败。陆正北:学姐听说今天你过生日,我可以去你家陪你过生日吗文佳人:我们不熟陆正北:学姐昨天和你牵手的那个男生是不是你男朋友。文佳人无奈:那是我哥。 陆正北:学姐你在我心里跑了一天了不累吗?(土味情话) 文佳人:无聊在文佳人的眼中,陆正北是个死缠烂打又不要脸的人。 在别人眼中陆正北是万千少女痴迷的男神。 职场篇~~~ 在毕业后她去了美国公司进修五年,没想到回国竟然又在谈判桌上遇到了他…… 彼此因种种误会分开的相爱的两个人,兜兜转转,命运又让他们纠缠在了一起。 商界传言:陆正北做事沉着冷静,手段高明。自打他进去商界,没有他搞不定的事。几年来毫无绯闻。 文佳人眼中的他:威胁她,欺负她,找她事,控制她,对她打击报复…… 婚后篇~~~ 别人口中的陆正北:毫无缺点,帅气、多金、痴情、宠妻狂魔。 老婆文佳人眼中的陆正北:霸道、腹黑、爱吃醋、小心眼、竟然还跟儿子女儿争争风吃醋,文佳人脑门冒出三道黑线,实在是幼稚本幼。
  • 那些年的热血

    那些年的热血

    我们不是黑社会,也不是臭流氓,我们只是重兄弟情义罢了。
  • 离都

    离都

    有一条新生命从十岁开始,在将近两个八年抗战的岁月里,卢四小姐都经历了什么呢品鉴美男,华山论剑,后宫女官,国内战争,以及收获一份细水长流的爱情
  • 亿万豪门:帝少的萌宠娇妻

    亿万豪门:帝少的萌宠娇妻

    【甜文】因为一条神秘的手链,两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是你自己动手,还是我帮你?”唐七七拼命摇头,两手紧紧攥住自己的衣领,“不要——我,我没洗澡!”“哦?“洛城眉毛一挑,邪邪一笑,将她一把横抱起来,大步朝着浴室走去,“不急,本少帮你慢慢洗……”
  • 妖孽阁主太残暴:阁主夫人是杀手

    妖孽阁主太残暴:阁主夫人是杀手

    (原名:杀手风华,现更名为:妖孽阁主太残暴:阁主夫人是杀手)朋友的背叛,让她的心留下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决绝的同归于尽,原本以为是生命的完结,却不料是一个新的开始。两个男人的关怀,让她的心逐渐温暖。一朝皇子篡位,她女扮男装被识破,无奈之下独赴沙场,上阵杀敌。一夜,她遇到了一个惊为人天的妖孽。一次次的折磨,一次次的温柔,如此霸道又残酷的爱,让她无力挣脱。“洛风华,你是本阁主的,你一辈子都别想逃!”霸道的声音,宣告她这一生,注定无法逃脱……
  • 求知文库-环境保护科学

    求知文库-环境保护科学

    美丽的家园在茫茫的宇宙中,太阳系家族里有一颗美丽的蔚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的家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如果你站在距地球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上观察地球的话,你会发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它的表面大多为蓝色,那是海洋;还有白色,那是极地和高山的终年积雪;也有棕黄色和绿色,那就是陆地和陆地上的植被了。
  • 百里忘川

    百里忘川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忘川河畔,再次重逢,却已是陌路…
  • 那女孩的死

    那女孩的死

    回过神来的时候,我已经身在飘荡着细雨的小丘之上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只有唇边还残留着温暖柔软的触感为什么……我会还在这里啊……明明终于见到你了……却连一句“一起回去吧”也没能传达给你我到底都干了些什么啊……你在分别的那一刻,曾在我耳边说过些什么……可是,我却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回想起来……
  • 相约星期二(米奇·阿尔博姆作品)

    相约星期二(米奇·阿尔博姆作品)

    莫里·施瓦茨是作者米奇·阿尔博姆在大学时,曾给予过他许多思想的教授。米奇毕业十五年后的一天,偶然得知莫里·施瓦茨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来日无多,这时老教授所感受的不是对生命即将离去的恐惧,而是希望把自己许多年来思考的一些东西传播给更多的人,于是米奇·阿尔博姆作为老人唯一的学生,相约每个星期二上课。在其后的十四个星期里,米奇每星期二都飞越七百英里到老人那儿上课。在这十四堂课中,他们聊到了人生的许多组成部分,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爱,如何面对恐惧,如何面对家庭,以及感情及婚姻,金钱与文化,衰老与死亡。最后一堂课是莫里老人的葬礼,整个事情的过程,以及这十四堂课的笔记便构成了这本《相约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