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03700000149

第149章 死守

晚上王卫华把陈锋几个团里的老人找上,一帮人在团部喝酒,天气冷了,最近大伙儿忙着训练,正好凑一起暖暖身子,谈谈心。

酒喝到一半,机要的进来说师里有紧急命令,王卫华手上全是油,陈锋就把电文接过来看。原来师里命令团里明天立刻起程,要接兄弟部队的一个防区,昨天中午日军开始了进攻,兄弟部队被打退了,防区出现一个空当,需要团里填上去。

听到这个大家有点意外,因为现在团里的训练和给养根本打不了仗,尤其是给养,特别是弹药严重不足。

王卫华叫来管给养的兄弟问,现在团里仅仅是子弹,只能补充到人均三十多发左右,而且山炮、迫击炮的炮弹也严重不足,机枪的弹药勉强能支撑一到两天的消耗。听完了王卫华皱着眉头,嘱咐赶紧往师里回复,尽快将给养特别是弹药运过来。除了弹药之外,现在团里冬装也没发下来,现在天气转冷了,但兄弟们身上还是穿着夹衣,只有少数老兵可能有以前的冬装。

当天晚上团里开了会,把命令传达下去,要求各个连自行想办法调剂弹药和被装的问题。第二天一早,一营前出搜索,其他各营跟在后面向预定防区开拔。

半路上慢慢车辆人员就多起来,多数是兄弟部队运送伤员的。好些地方车辆、马匹、行人拥挤不堪,乱成一团。丁三带着兄弟们走在最前头,一路上轰炸留下的大坑越来越多,硝烟刺鼻,好多负伤的马匹被开枪打死,起火的车辆冒着烟,一对对伤兵搀扶着往后方撤退。

又走了一截子,前面有一队兵看起来是撤退下来的,个个脸上还是惊恐万状的样子,眼神中透着疲惫和无奈的麻木,就像一队木头一样向后方挪动。

丁三想走上去问问前沿情况怎么样,就凑到路边一个老兵模样的人边上问,“兄弟,你们是哪个部队的?小鬼子有多少人?”

“不知道多少,反正有很多,还有伪军,好多坦克,炮打的也非常凶。”

“你们是哪个部队的,好像伤亡的挺厉害。”

“唉,根本抗不住,你们有大炮吗,没大炮的话也抗不住。”

“打不过也得打,我们是刚调上来的。”

“刚调上来的?你们真是玩儿命,你不知道吧,侧翼的阵地已经丢掉了,你们去了也是有一场大仗要打。”

丁三笑笑,“我们是东北军,本来就是干他小日本的。”丁三注意到退下来的兄弟部队还带着弹药呢,“把你的弹药给我吧,我们走得匆忙,身上的弹药不多。”

“好吧,兄弟,你多保重。”

丁三带着兄弟们在路边上收集溃兵身上的弹药,一帮兄弟站在路中间找退下来的兄弟要弹药,子弹、手榴弹都要,有迫击炮炮弹也要。陈锋看在眼里,悄悄传下命令,一营的兄弟尽量从路上撤退下来的兄弟部队那里要弹药。

团里其他的几个营和教导队得到了陈锋的通报,也学得一样,团里一边开拔一边沿途从兄弟部队那儿找弹药。

一直到晚上,团里才到了预定防区,炮火连天地轰,热浪隔着好远都能感觉到烤得脸上疼。到了半夜的时候,团里找到了兄弟部队的主官,把防区的交接办完了,又问了一些日军的情况。目前日军和伪军大概有两三千人在阵地的正面,而且火力占有绝对优势,相对来说阵地的地势也不是非常好,一马平川,非常有利于日军的机械化部队运动。

半夜里团里开了作战会议,陈锋沉默了半天说了自己的看法。这个阵地日军攻了那么久,看来是志在必得的,我们现在火力根本无法压制他,即使把人填上去也不见得就能守得住。但在阵地的后面是一个丘陵地形,而且是一大片密密的森林,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很难运动,火炮的观瞄也会比较困难。

最后团里普遍同意了陈锋的意见,当天晚上团里主动撤退几公里,在丘陵边上构筑工事,依托地形完全可以俯瞰下面的几条公路和桥梁。全团上下不顾疲劳地修工事,好多人手上打了水泡,磨出了血,但还是坚持着挖工事。有经验的老兵被组织起来,利用树林里面的树木,伐倒了之后构筑防炮坑。大家都很清楚,团里不知道要在这里守多久,工事修的越扎实,活下来的人就会越多。

第二天一早,日军对着空无一人的老防区一顿狂轰滥炸,还出动了飞机来回扫射轰炸。这时大家才明白幸亏没有死心眼守在老防区,否则还没交手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兄弟。

日军在充分的火力准备后,中午顺利占领了空无一人的老防区。而这时团里也初步修好了工事,各个营抓紧时间吃饭睡觉,准备着应对日军的进攻。

到了半下午,天上开始下雨,接着是小冰雹,然后飘起了雪花。这是今年入冬的第一场雪,老天保佑,越是糟糕的天气对于鬼子的进攻就越没好处,最好连着下上几个月的雨,让他的机械化部队天天陷到泥泞里面去。

当天日军进行了试探性的进攻,大概一个小队的鬼子缓缓地边搜索边前进,沿着公路边上慢慢地接近了团里一营的前沿防线。

陈锋命令所有人保持静默,自己默默地趴在泥地里用望远镜观察着那队鬼子。看了一会儿,他让人把杨棋找来,指着前面的公路对他作了布置。随后,他自己带上一个连悄悄下到公路边上。此外把营里的三门迫击炮布置好了,他亲自安排好了信号和射击诸元,又让带队的兄弟复述一遍才让他赶紧回去准备。

公路上那一个小队的鬼子小心翼翼地前进着,他们估计前面可能会有中国军队,或许没有,在他们印象中如此猛烈的炮火下面,中国人也许撤退到十几公里之外了。他们带队的小队长命令队伍停下来,他在中国也打了整整五年仗,能从一个基层的士兵升到这个小队长,完全是因为他侥幸地活了下来,而他的上级多数在战争中阵亡了。

他的经验告诉他,或许周围有点什么动静,但是他也不能确定,内心深处他在咒骂这场该死的战争。本来他在大阪的一个中学里教书,有个丰满而性感的妻子,而且他的收入稳定。可是该死的战争把他送到了新兵训练营,接受老兵的打骂,现在又把他带到了这个泥泞的山谷中。

他也曾经如同禽兽一样在南京屠杀过手无寸铁的平民和俘虏,但他觉得这就是战争,战争折磨了他,而他要报复、发泄,就这么简单。

他举着望远镜查看着四周,突然视野中他看到一个树丛后面有什么动静闪过,他仔细看了看,突然看到一个中年军官浑身泥泞地站在树干后面,手上端着一杆步枪。瞬间,步枪的枪口一道火光,一颗凝结着南京死难者冤魂的子弹高速穿过望远镜镜片,打破他的颅骨,带出一捧血打在他身后的泥土中。

陈锋是先看到那个小队长的,他把冲锋枪跟边上的兄弟换了,自己端着步枪瞄准了那个正举着望远镜观察自己这边的鬼子。一声枪响,那个举着望远镜的鬼子倒在地上,陈锋吹响了哨子,从阵地上,迫击炮弹立刻打过来,在炮火的掩护下陈锋带着兄弟们迅速断了鬼子的路。

与此同时,杨棋带着自己的连也在公路边上埋伏好,鬼子见着前面有阻击,而且自己受到了炮击,立刻脱离战斗往后撤。结果一头扎进杨棋他们设置好的火力网,从公路两边的树丛中,密集的步枪、机枪子弹打过来,公路上面毫无遮蔽,一个小队的鬼子被打得嘁哩喀喳倒下去一大半。

杨棋带着人冲过去,剩下的几个鬼子想冲上来拼刺刀,被杨棋端着机枪一顿扫射,倒在地上呻吟。杨棋迅速清点战场,把重伤的鬼子拖到公路边上拿刺刀全部捅死。其他轻伤的鬼子被缴械,拿绑腿捆上押解到营部去。

整个战斗几分钟就结束了,而国军这边无一伤亡,杨棋带着缴获的步枪、机枪回到了自己的阵地上。

负伤的鬼子简单包扎了一下送到团部突击审讯,审讯的结果大出意料。原来在阵地的正面,集中了日军一个半联队和伪军的两个大队。总兵力相当于团里实际兵力的三倍,而且还配属了两个炮兵中队,火力也占了绝对优势。

听到这些,王卫华不仅倒吸一口凉气,看来下面真是有一场硬仗要打了。当天下午,鬼子又派出了一小队骑兵进行侦查,被前沿枪法好的兄弟当场撂倒几个,其他的撒丫子滚蛋,营里的兄弟要追被陈锋制止了。

下午,鬼子进行了火力试探,陈锋所在营被重点轰炸了一遍。好在陈锋事先有了预判,把部队及时拉到了防线的后面,仅仅在防线正面放了几个观察哨蹲在防炮坑里观察。

但鬼子下午并没有进攻,这让团里多少有点意外,傍晚的时候,团里在原有的工事基础上再次进行了加固,重点是构筑防炮工事和布置火力口袋。

当天晚上,谢天谢地,师里运送物资的大车赶到了,拉了五辆大车的弹药。但被装还得等上几天,师里还带了十几床毯子,说是配发给军官用的。

陈锋在自己的营里带着人冒着雪挖工事,一直到天黑透了,他又带着人挨个防线检查,又让几个连长报告了晚上布防、警戒的情况,特别是游动哨和固定哨。回到营部之后,又从老兵当中找来几个人,连夜出去摸鬼子的布防情况。由于一整天都穿着湿衣服,再加上气温骤降,到了晚上陈锋觉得眼皮发烫,一摸脑门子,自己看来是发烧了。

营部里的兄弟赶紧找来干燥的衣服让他换上,拿被子裹着,又让炊事班煮了姜汤趁热一口气喝下去。

陈锋捂了半天,出透了汗觉得好多了,半夜的时候饿得不行,让炊事班做了碗水饭就着咸豇豆吃了两大碗,感觉身上就没那么软绵绵的了。

这时出去侦查的兄弟也都回来了,陈锋让他们几个过来赶紧先喝上一大碗姜汤,然后听他们汇报侦查的情况。

同类推荐
  • 爱的切入点

    爱的切入点

    《爱的切入点》作者张记书的小小说里知识性的因素、新闻性的因素较多,可以说,他是靠一种机智的小小说构思来展示一种小小说的理性来启迪读者。张记书《不鼓掌的人》的构思、叙述以及立意的表达都十分理智和理性,不鼓掌的汉子用他独特的动作和神态对那种好大喜功、只追求表面政绩的领导是个直白的批评。张记书的小小说还注重情感与理性并重,双管齐下。《冠军轶事》一文,他在一种表面上不点破的情感故事罩机智地显影了一个金教授的教育艺术和阔大的爱心,情感性的感人故事包涵了一个理性的小小说内核。
  • 莫名其妙的星期天

    莫名其妙的星期天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有间文库:火车集

    有间文库:火车集

    《火车集》和《贫血集》两部作品均以抗日为时代大背景,文笔亲切,情感丰富,既有对底层民众的描写,也有对官僚阶层的批判。在当下也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引发读者的共鸣。1938年,老舍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对内主持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并全面负责总会的领导工作。同年7月,随文协西迁重庆,直到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老舍以满腔热情和耐心细致的工作,团结各个方面的文艺家,共同致力于推动抗战的文艺活动。并以笔为武器,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创作,这一时期作品收入这两部短篇集。
  • 倚楼曌

    倚楼曌

    《倚楼曌》是一部当代武侠小说。讲述荣朝建国六十余年之际,国力鼎盛,军强民富。新皇白泓继承先皇遗志登基为帝,却因皇族血脉备受质疑。即位三年,亲征大月氏,常年在外,战功寸缕,朝野震荡。楼外楼是近几十年崛起的江湖圣地,典藏丰富,高手如云。使者张榜,从接榜人中挑选五人前往楼外楼,书生张秋池稀里糊涂成为其中之一,从此一头撞进诡异奇绝的江湖武林,纠缠在九州风云之间。
  • 环游黑海历险记

    环游黑海历险记

    《环游黑海历险记》的主人公凯拉邦是烟草商人,生性固执古板。他要到海峡对而的侄子家去参加婚礼。为了对不合理的税收政策表示不满,他决定带人沿着黑海绕到海峡对岸,由此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他们的马车被蚊群叮咬、野猪围攻,遭遇大草原地下气体火山般地爆发等惊险,使他们险些丧生;此外,还要对付土耳其权贵的阴谋诡计……
热门推荐
  • 铸就永恒神国

    铸就永恒神国

    玄黄大世界,一派,两福祉,三门,四宗是为十大势力,国家林立,彼此之间互相争夺资源,以获得领地的晋升,夺得十大势力的关注。世界的高层曾经都去过哪里,为什么保持沉默陷入沉睡。少年韩启明,入学院,开荒神国,深入宇宙,终于在一天自己达到决顶之巅之时,才发现让整个宇宙都保守的秘密。
  • 贞元剑侠录

    贞元剑侠录

    唐朝,一个崇武尚侠的时代,一位白衣少年横空出世,讲述一个不一样的唐朝武侠世界。有奸臣当道,有刺客联盟,有大漠异族入侵,有南诏拜月神蛊,也有剑侠情缘的江湖,在整个中原大地拉开帷幕。
  • The Song of the Cardinal

    The Song of the Cardin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粱乾坤

    黄粱乾坤

    一个平凡的少年,无意间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这儿,据说是宇宙的另一面,一个与我们生活的地方截然不同的世界,这里的人们以修真为主,踏天路,求真我!同时,这里也有着快意恩仇,绝艳爱情,更有着万年前的不解之谜。帝,仙,神,黄粱一梦,叹人世不醒
  • 梦境对决

    梦境对决

    这是关于梦的游戏,造梦、入梦、解梦。梦境与现实交织,智慧在梦中碰撞。挖掘其中的本质,找寻其中的规则。解开它,或是将它继续下去。
  • 快穿之修真老祖要飞升

    快穿之修真老祖要飞升

    作为苍穹大陆修仙第一人的凌素老祖,渡劫失败后竟意外绑定个什么飞升系统。让我穿梭各个位面满足原主心愿?收集魂力?老祖表示很郁闷……“我可以拒绝吗?”“只要做完任务收集魂力,就可以飞升成仙哦!”“真的?那赶紧出发吧!”看修仙老祖如何作天作地,将各个位面闹的人仰马翻……PS:1v1男主都是一个人。女主很强,系统很弱,没啥存在感。
  • 仙门问剑

    仙门问剑

    这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大陆一个妖魔纵横的年代江湖、皇朝、世家、宗门、妖魔、长生……尽在其中。世人都道长生好,却是红尘最难了。
  • 道门女名士

    道门女名士

    小说原名【一代名士之这位道友是穿越的】且看这位,一无才,二无艺的网文作家,如何在古代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穿越第一年,嗯嗯,师姐窝要拉尿尿。穿越第二年,啊啊,师兄我饿啊。穿越第三年,呜呜,师父我门牙呢。穿越第……十二年,拜拜,师父我出门游历啦。穿越第…………新人作者,不会写简介,文风偏轻松诙谐。看到我也是一场缘分,请尽情的在书友圈里给我提意见。我一定虚心接受。鞠躬。
  • 证道武侠

    证道武侠

    证道于武侠,成仙于万界,诸天万界以仙为尊,这是一个在诸天之中,证道成仙的故事。
  • 纵横都市我为神

    纵横都市我为神

    一代天君,重生在一个废物身上,改变自身经脉,修炼宇宙至强心法,纵横都市,天下之大,我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