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85300000023

第23章 二等奖(2)

1980年初, 空军上报了歼7Ⅲ型的战术要求。6 月, ******、中央军委批复了这个要求, 并将歼7Ⅲ型列为重点型号任务。接着, 三机部下达指令, 611 所负责设计工作, 132厂负责机身、尾翼和总装、试飞以及厂际协调工作, 011基地负责机翼、主起落架。3个单位联合搞一种飞机是我国航空工业的首次尝试。420厂和011基地则联合研制涡喷13发动机。

1982年7月成立了歼7Ⅲ总设计师系统, 任命宋文骢为总设计师, 设现场指挥部, 谢明兼任现场总指挥。航空工业部重点新机办副主任马承麟、主任工程师晏翔负责厂际协调。项目实施计划评审制度, 按系统工程进行管理。

1979年1月, 米格-21 MF样机从埃及运抵132厂, 我们有了样机, 也有了歼7系列改进的经验, 歼7Ⅲ型随即按照1979年12月19日国防工办召开的歼7Ⅲ型方案评审会上明确的“在充分利用米格-21 MF样机的基础上, 结合空军的使用要求和国内和生产情况, 研制一架中高空高速全天候战斗机”的设计原则和“在性能上与米格-21 MF相当, 武器火控和电子设备优于米格-21 MF”的总要求开展设计研制。

与原有的歼7系列飞机相比, 歼7Ⅲ型的特点有: 装有JL-7雷达, 提高了中低空和全天候综合作战能力; 首次装备了自动驾驶仪, 改善了飞行品质; 首次装备双管航炮, 提高了近距作战能力; 火控系统性能提高, 目标发现和打击能力增强; 发动机推力增大, 工作稳定性好; 首次采用吹气襟翼系统, 减小了着陆速度和滑跑距离。歼7Ⅲ在性能上达到最大马赫数2. 1, 最大表速1300km/h, 最大使用过载8. 5, 解决了零高度小速度弹射救生以及5个外挂点配备多种武器的问题, 该机实际达到2+ +代水平。

零批飞机经过试飞以后, 1987年9月, 航定委专家组对歼7Ⅲ飞机设计定型文件进行了审查。12月12日, 在评审会议后, 航定委同意歼7Ⅲ飞机设计定型并上报******和中央军委。1988年2月, ******、军委批复, 同意歼7Ⅲ型飞机设计定型。1991年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然而, 空军最后只订购了46架歼7 (包括歼7ⅢA型歼7Ⅲ飞机)。但由于歼7Ⅲ是国家重大项目, 又是航空工业“研制一代”的机种, 航空工业下大力气真抓实干, 因此, 该机的研制成功弥补了苏联20多年封锁造成的差距, 也为航空工业下一步发展打下一定基础。

611所在王南寿所长 ( 1979年调到六院) 和继任者何培明所长以及总设计师宋文骢的领导下, 励精图治, 抓住歼7Ⅲ参照设计的机遇, 锻炼了队伍, 培养了人才, 并通过这一项目, 使所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更上一层楼, 建立了液压、燃油、电网络、操纵等实验室, 为成为航空工业在大后方的战斗机设计试验基地以及为下一步发展新机打下了基础。

7. 歼7E

1984年开始, 132厂与西工大密切合作, 提出将歼7Ⅱ的后掠******改为后掠双******, 并增加了前后缘机动襟翼, 有效改善了飞机气动性能, 使飞机以强调高空高速性能转为兼顾中低空亚跨声速性能, 并使飞机的起降性、续航性和机动性得到提高。而歼7原来的优点 (轻小灵活、价格便宜、使用可靠) 仍得以保持。

1986年, 空军林虎副司令员到132 厂视察, 听取了工厂的汇报, 表示对此积极支持,同年8月空军发文, 肯定了厂校联合上报的改型设想, 并将此改型命名为歼7E型, 要求力争1990年前后定型装备部队。

经过大量方案论证设计和试验工作 (如高低速风洞校核试验就进行了6000多次) , 歼7 E型达到了冻结技术状态。1988年10月, 由空军与工厂签订了歼7 E型机的研制合同。这是空军第一次与工厂直接签订整机研制合同, 对双方都是一次开拓性的尝试。

除飞机气动性能改进以处, 歼7E型还装有国产平视显示器等航电火控设备, 实现了飞机可压力加油, 配装有加大推力的发动机涡喷13F, 机翼外侧增装一对外挂等。歼7E 型1990年5月15日成功首飞。由3架研制批飞机进行调整试飞和定型试飞, 到1992年7月完成试飞, 1993年5月7日航定委批准飞机设计定型。

歼7 E型飞机共生产交付264架。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歼7E型研制, 除了厂所密切合作与研制及实施合同制管理两大特点外,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 采取了先期开发、风险投入和竞争选型等创新做法, 不是先立项, 先有国家计划,先拨款, 而是先开发, 先投入, 在做了大量的研究、设计、试验后, 才立项、下计划和拨款。大推力发动机是改型中一项关键, 132厂采取了和3家发动机厂“民间”合作的方式,各自承担费用和风险。经过试飞评审, 最后选定一家。这也是歼7E型机研制的一个创举。

8. 歼教7

歼教7是根据空军、海军航空兵培养和训练飞行员的需要, 由贵航飞机设计所设计、贵州双阳飞机制造厂研制的, 它的使命是能够完成歼7Ⅰ/Ⅱ的全部训练课目, 也能完成歼7Ⅲ和歼8的大部分训练课目, 同时兼有一定的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 能执行昼间及简单气象条件下的战斗任务。

从1979年开始, 在歼7Ⅱ的基础上, 参照苏制米格-21 YC样机进行改型设计。主要改装项目是将单座舱改为双座舱, 与此相关的还有重新设计进气道, 后机身下部单腹鳍改为双腹鳍, 并根据教练机双人操纵的特点, 改进了弹射救生、空调、燃油系统, 加装了后舱仪表板、机内通话等双控设备。

一系列的气动、结构、系统、电子设备等地面试验以及全机静力试验皆达到要求。1985年7月5日首飞成功。1987年8月11日完成了全部设计定型试飞课目, 同年11月13日航定委同意设计定型并报军定委, 1988年2月4日获军定委批复,“同意歼教7型飞机设计定型”。歼教7的研制成功并投入小批量生产, 填补了空军、海军航空兵急需Ma2一级高级教练机的空白,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6月, 歼教7参加第37届巴黎航展, 引起了国际航空界的关注, 并得到了国外首批订单。该机现仍在少量生产, 供国内装备和国外订货。还生产有专供巴基斯坦的歼教7 P等多种改型机。该机到目前为止, 已生产了300多架,出口到中东及非洲等多个国家共100多架。

贵州双阳飞机制造厂经理唐文斌 (兼研制现场总指挥)、总设计师于希明在贵州的大山深处,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 组织员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令人钦佩。

9. 歼7G

歼7E型设计定型并投入批产后, 歼7飞机留下一个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一个可以与引进的霹雳-8导弹相匹配的PD雷达, 原有的雷达测距器测距太近, 不能发挥霹雳-8可离轴发射的功能。过去重点在放大机头, 后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 已有可能用小型的PD雷达装上歼7原有的机头, 这为新一轮歼7改型 (即歼7G型) 创造了条件。

经中航一集团论证, 2002年8月总装备部批准了歼7 G的立项, 132厂决定自筹资金开始研制。

歼7G型主要改进是在E型飞机气动外形和动力装置不变的基础上, 换装国产的小型化PD雷达, 增装头盔瞄准具, 采用红光照明和“双手不离杆”操纵, 改用零高度零速度弹射座椅, 后来又采用了综合数据链和改进为“一平二下”的综合显示等先进设备, 使歼7飞机成为新的全天候机型。

2004年歼7 G型飞机经航定委批准定型后开始交付部队, 至2007年共交付74架。2005年开始, 空军的现役歼7E飞机比照歼7G型的成功经验使航电系统全面升级, 这种改装有PD雷达和头盔瞄准具、数据链等先进航电的飞机被命名为歼7 L型飞机。

在歼7系列飞机的研制过程中, 有一批已逝世的老领导和专家为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功绩。他们是段子俊、徐昌裕、陈少中、油江、陆纲、高方启、孙志端、徐舜寿、黄志千、高镇宁。这里要特别说说吕东部长, 他高瞻远瞩, 力主从西方引进火控设备, 改进歼7Ⅱ并组织出口, 为国家赚取巨额外汇。随后, 他又将出口飞机赚取的外汇用于引进法国宇航公司的“海豚”Ⅱ (中国型号直9, 4t级) 直升机的专利和生产特许权,经122厂对该机改进改型, 直9现已广泛用于我各军种及民用部门。602所和372厂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 自主研制出2t级的直11, 并改造直8, 形成了我国的直升机系列, 足见吕东部长当年的决策之正确。

歼7系列战斗机的形成, 它的后盾是发动机、机载设备有关兄弟厂所, 更有原四机部、五机部有关厂所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总参谋部和空军、海军等使用部门对航空工业的发展非常关心与支持, 国防科工委全面统筹, 及时帮助与指导, 作为航空工业的7名老兵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结束语

回忆和思索这段歼7系列飞机研制生产的历史, 内容丰富, 成果丰硕。首先, 它深入贯彻了******总理的指示, 脚踏实地地走完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出口”的全过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次, 它在战斗机发展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 再者, 也锻炼成长了132厂、011基地和611所几个战斗机设计研究制造基地, 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而且,通过实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飞机研制生产有它自身的规律。

新飞机制造的4个阶段:

第一阶段: 新机论证;

第二阶段: 新机研制及设计定型;

第三阶段: 小批量生产及生产定型;

第四阶段: 成批生产。

这4个阶段符合飞机制造的客观规律, 顺乎这个规律, 循序渐进 (可以加快, 不可超越) 则成功, 如果违背这个规律则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 甚至失败。

还有, 要重视预先研究, 为型号研制提供技术储备。预先研究必须紧密结合航空工业的发展方向, 注意跟踪世界航空科技先进技术, 着眼于飞机的更新换代, 这是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

1. 走改进改型之路

歼7系列飞机研制生产, 历时近40年, 改进改型10个型号, 交付使用总量× × × ×架,形成了庞大的家族, 是我国一个历史时期的主战机, 又是出口创汇的主要机种。

歼7系列飞机的研制, 经历了中苏交恶、“**********”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等历史阶段, 克服了重重困难, 把握住有利时机, 坚持前进的方向, 不断按照用户的需求, 自主创新, 改进改型, 充分挖掘型号的潜力, 延长型号的生命期, 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做出最大的贡献。实践证明, 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2. 重要的生产定型工作

歼7系列飞机能优质稳定地成批生产和顺利进行改型, 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生产定型工作做得扎实, 夯实了物质、技术和管理基础, 全部解决了飞机设计、工艺、管理、成品材料供应、人员培训等方面的问题, 并完成了成批生产工艺布置的调整。

3. 制造技术不断更新

战斗机研制属于高科技范畴, 采用先进技术、创新发展是它必由之路。飞机的制造方法也应不断更新。如采用模线样板、标准样件工作法制造飞机, 在歼7系列飞机中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保证了飞机具有良好的协调和互换性。但是, 这种用模拟量传递的制造方法, 一环扣一环, 增加了制造误差, 不利于同时展开作业, 生产准备周期太长, 延长了新飞机研制周期, 而且成本也高。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歼7Ⅲ型飞机研制时, 首先在前机身、进气道、座舱盖等部分采用计算机辅助飞机设计、制造技术, 获得了成功。接着又开发CIMS工程 (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数字化技术已全面应用于新机设计制造,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模线样板、标准件工作法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4. 售后技术服务

售后技术服务工作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特别是企业从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后, 更引起了航空工业部和工厂的重视。歼7系列飞机的售后服务工作做得好, 从初期的排除质量故障和故障信息反馈发展到如今的全面技术服务, 得到了国内外用户的好评。

歼7系列战斗机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从苏联引进, 通过消化、吸收到改进改型, 以及到罗马尼亚、朝鲜探底等过程前后跨40余载, 我们这些拟稿人都是在党中央、******、中央军委有关航空工业建设方针的指引下, 在部党组领导下的企业、研究所和业务部门的负责人, 我们把一生最好的年华通过歼7系列战斗机和其他机种的研制与发展, 献给了祖国航空工业和空军建设事业。值此耄耋之年, 适逢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之际, 忆往昔, 感慨万千;看今朝, 心潮澎湃。拟定此文, 为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献上一份心意。

作者附记: 最后说明此文稿的形成过程, 最初由张金波草拟了一个初稿, 分别寄给谢明和唐文斌同志, 由谢明牵头, 屠基达、周砥中、侯建武参加, 做了认真讨论和修改。其中基达同志对改进改型项目做了全新的补充, 砥中同志对全文进行修改润色, 建武同志做了认真的审阅和修改。全文采纳了文斌同志对歼教7的补充意见, 修改后第二稿寄给了宋文骢同志, 请他对歼教7Ⅲ审改补充, 他非常细致认真, 寄来了修改稿, 本文全部按他的意见做了修改。

综上所述, 本文稿的形成是各单位有关同志的有机结合, 是集体创造, 都是拟稿人。

辉煌60年

———甲子的拾遗

同类推荐
  • 迷惑君心:皇上只宠我一个

    迷惑君心:皇上只宠我一个

    本套丛书共分20册,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从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财商各个方面的要素,以及培养财商各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最早应用航空技术的国家之一,为人类航空探索曾做出重要贡献。从1909年冯如驾驶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动力飞机首飞成功开始,中国航空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历史。这样一个有着悠久航空历史的大国,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部系统完整介绍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的专著。根据林左鸣董事长提出的编写中国航空工业史的要求,在航史编修办的组织下,作者孟鹊鸣查阅和考证了大量历史资料,经过两年的努力,编写完成了这部《中国航空工业史丛书·总史: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填补了此项研究及出版领域的空白。
  • 108分钟改变世界

    108分钟改变世界

    本书为2011年4月,俄罗斯为尤里·加加林完成“人类首次太空飞行108分钟”50周年而出版的纪念图书。全书共分7章。分别介绍火箭的故事;苏联航天器发射场的创建;控制系统和飞船的研制过程;宇航员的选拔;加加林飞行的整个经过;飞行成功后全世界的庆祝盛况。书后还附有关于加加林飞行的最新解密官方文件资料。
  • 我跟师傅学工程管理

    我跟师傅学工程管理

    全书共分4章,旨在让工人了解装修的重要行业知识,为工人们提升自己,独立接恰装修项目提供知识储备。第一章,工程预算报价,介绍工程预算的基本方法;第二章,合同的拟定,介绍怎样拟定合同,并详细讲解工程中的甲乙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第三章,施工现场流程管理,主要涉及装修工程中的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第四章,装修中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是国家对装修行业的强制性法律法规,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人身安全问题、合同纠纷问题等。并附录一套家装施工合同,以供参考。
热门推荐
  • 校草世世恋:猫咪,别跑

    校草世世恋:猫咪,别跑

    “喵—”一声猫叫在黑暗的走廊里飘荡着“猫小萌,你给我站住!”洛少承大吼,走到猫小萌身边一把搂住,“不是叫你等我吗?又耍小脾气?”猫小萌没理他,别过头去。“我要和我的闺密一起走。”过了许久才说了一句,“不然我永远也不会理你。”洛少承呆住了,他明白了,她确实生气了······
  • 网王之凉奈的荼蘼花

    网王之凉奈的荼蘼花

    前世的她,是一个杀人如麻的冷血杀手,矫健的身手,聪明的头脑,被她盯上的猎物,必死无疑。很受组织里的BOOS赏识,也因为这样,让她遭受陷害,让她在一次任务重失败,被组织追杀。重生后的她让所有人对她刮目相看,她不会再让任何欺负她,如是谁敢欺负她必定全数奉还给你,魔女化身不为情动唯独对他倾心……他傲娇自恋,却又自恋的资本,他是所有女生心中的帝王,拥有令人羡慕的家世完美的样貌,却唯独对她温柔,天之骄子的他却对她动心……他们能否厮守终生,还是有缘无分呢……(本文不会按照动漫故事情节发展……所以女主所在的学校会很厉害……表喷我!)(ps:本文与网王之荼蘼凉奈是同一部作品,因某先原因重新发表,内容不变,不喜勿喷,谢谢!)
  • 爱情公寓之再世追寻

    爱情公寓之再世追寻

    希望给爱情公寓一个自我感觉还好的结局,在一笔一划的打字中,重温爱情公寓给我的温馨。
  • 课本里的故事大王·科学故事

    课本里的故事大王·科学故事

    庄浪所著的《科学故事》中,伟大的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以饶有趣味的口吻揭开了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但又百思不解的种种奥秘。《科学故事》传世经典让人们领略了探索与发现的无穷快乐,同时,也促使人们去思考:人与世界息息相关,爱护这个世界就是爱护人类自身。
  • 游戏开拓者

    游戏开拓者

    地震中主角误入空间实验室的设备中,重生于1980年的自己身上(实际上是意识被传送到一个和现实世界相似的平行世界,替换了平行世界中自己的意识)。利用自己擅长的技能,写软件,出国,建立自己的软件帝国。之后回国,拉拢人才,成立公司,将事业拓展到国内。基础打好后,开始从无到有建立国内的游戏产业,经历90年代中期的顺境和之后的逆境、困境,最终找到办法将国内游戏产业发展壮大并走出国门,让中国成为一个游戏产业强国。新建一个QQ群(112711958),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 梦夕余城

    梦夕余城

    阳光可以透过窗户照进来,照进黑暗的角落,照亮你前进的道路,点亮你我的未来!爱情它无非是某一时刻怦然心动,某一时刻情根深种,某些时刻辗转反侧,某些时刻静海深流。只是它一经存在就寸土不让,直到令我在所有的时刻,对你念念不忘。我依旧站在时间的十字路口等着你,等你怦然心动,等时间定格在我们最初相遇的时间点,然后一切回到原来的位置,我们重新开始!
  • 极品全能明星

    极品全能明星

    唱歌,演戏,主持人,样样精通。青年意外穿越到类似地球的平行世界中。这里没有夸张做作的剧情,也没有牛逼闪闪的系统,唯独只有一段经过不懈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故事。他就是实力派大明星,吕良!
  • 你的船渡我可好

    你的船渡我可好

    ——“做一朵花,一棵草,都比做人好。”——“但起码人一脚下去就都没了。”白孤精致的眉眼尽是不耐烦,撇了撇嘴。——“我叫谭渡,来渡你的。”白孤轻轻地笑了,“你又没有船。”【女强男强,宠文+甜文+爽文】
  • 魂武冲天

    魂武冲天

    枉死成鬼,奈何不入轮回,既无法转世,我便专修鬼仙!一本《天师经》铸造非凡人生。鬼——御魂,真魂,鬼胎,鬼窍,元鬼,阴鬼,渡劫,鬼仙人——炼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合体、渡劫、人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