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71300000038

第38章 抗日战争:独立与合作的博弈(1)

统一思想才能超越平凡

少拿大部头吓唬人

国共停止打仗了,毛泽东开始汇集他散落在全国的力量,白区的地下党组织,敌后的游击队,都向延安集中。

注意,这时候政治报告已由毛泽东来做了,张闻天正式让出来了。张闻天自觉地为毛泽东当总书记,但把权力移交给了毛泽东,所以毛泽东很愉快地说洛浦同志是不争权的。

毛泽东讲了三个问题:抗日,党的任务和方针,领导权。最后,他号召全党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不久,毛泽东安定了下来,在抓住主要问题的同时,他有了思考的时间,他试图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概括。他试图进入哲学领域。

毛泽东获得了罕有的安定的生活,这时候毛泽东做了什么呢?从读书的时候起,毛泽东就有志向做一个圣人,湘人传统中的内圣外王深入他的骨髓,在以后的奋斗中,他曾经极端热衷于宣传工作,宣传工作给他带来巨大的荣誉,后来的他发现了更重要的力量在于枪杆子,但好胜心和文字上的天才又使得他时不时技痒,要在理论上有所建树。

当然这样做也有实际上的考虑,就是统一党的思想,因为政治上的一致、军事上的一致,都需要思想上的一致。

毛泽东到陕北后,就努力阅读他所能收集到的各种哲学书籍,花了大量的时间写了数篇大部头。一般来讲,我们能看懂的短文章,要么是绝顶妙文,要么是认个字的就敢评判两句,但要是林林总总写上几十万字,谁又敢随意批评呢?这就是大部头的妙处,一般来讲能写几十万字的还真需要肚子里有点货的。我们要看懂这类文章很困难,很多新名词直接冒出来。这种东西就像是炼好的猪油或味精,拿来炒菜香喷喷,直接放到嘴里就会齁得慌。下面这一段,没有耐心的人们可以跳过去不看,说实话写这一部分最叫人头痛,只有经历了巨多的失败和痛苦的折磨才有可能稍稍明白。

举个例子: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这句话对于没有经历过成功和失败的双重折磨的人来讲是很难理解的。

中国有一句老话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战争这一最难的事情,到了毛泽东手里变得容易了,复杂的事情到了他手里变得简单了,你仔细看他整个过程中经常重复着某种方法,但也可能感觉他似乎没有什么规矩,不就是跑吗,不就是人多打人少吗,看上去很平常的事情,到了毛泽东的手里就变成了战无不胜的法宝。《孙子兵法》高就高在它无所不包,永远看不完,毛泽东高就高在他的办法谁都能学会,因为他抓住了最基础的,最根本的,他是真正的人情世故大师,他掌握了人性。

写出大部头的直接好处,就是毛泽东给他的同志证明他的理论水平不是绝顶也是很高的,这样综合评分,就如同在一师他各方面都有得分,现在的毛泽东不光是总分第一,而且理论水平也是一流的。

清算了张国焘以后,党的最高层中只有毛泽东是从头参与了党的建立以及各种路线道路之争的,虽然说毛泽东每一次都是对的,后来的路子也是他出来的,但毛泽东需要梳理一下,关键是他想为他的同志指明未来之路,而未来一定是掩藏在过去的成功和失败之中。

我们后来人常常惊讶的是,所谓从成功和失败中找到路子,一般地是指自己的成败,而毛泽东在党成立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尝试,并且在别人没有意识的时候,他已经经历了许多失败。党成立后,一开始不是他在掌舵,这样路线上的错误须由陈独秀承担。毛泽东的路子是在别人的路子都走不通的情况下,摸索出来的,他在党内表明观点的时候,几乎已经接近真理,这样对于多数共产党人来讲就成了一个神迹,就是他没有错过,他所说的路线错误还真的都是别人的,而他在关键问题上是有自己独特的见地的。这样一来,跟他意见不一致的,和他摸索的道路不一致的都走不通。事实上毛泽东的路线也是在极小的空间里面走出来的,需要的条件过多,稍有错误就会断送,别人是走不通的,所以只有毛泽东有资格来为他的同志从建党伊始的历史轨迹中指画出未来之路。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充满神奇,富有传奇性,历经艰险而道路曲折,它是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它的人员来自中国各个地区和各个阶层。

这就需要统一党内的思想,这也是所有的领袖都想做的事情,不过这也是最难的事。反面的例子是蒋介石,他拿钱买来的拥护在“西安事变”时就露了大馅了。党内意志不统一,平时没有事情,不显山不露水,一旦遭遇大的变故,就会成为灾难。

要想统一思想,就要超越平凡,为此,毛泽东先后写下《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还有理论性很强的《实践论》《矛盾论》等重要著作。

再说一遍,这一部分会读着很累,可以跳过去。

我们知道一个人要想在思想上接近人世间的圣贤伟人,需要做出的努力是巨大的,他需要天才和极其严苛的磨砺,常是历尽艰辛之后,才可能略有所得。注意不是肯定有所得,多数人的苦最终白吃了。此时的毛泽东已经探索实践近二十年了,显然他具有极高的悟性和天分,他居然找到了通向胜利的一般方法,所以他需要总结一下、梳理一下了。他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他的反对者常用来对付他的那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和他在实践中找到的道路之间的关系。湖南学风强调的行在知先,更多的人接受知行合一,到了人们喜欢用西方人的观点来讨论的时候,就变成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这些需要解答,谁有答案呢?答案在毛泽东心中。

我们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了上千年,没有搞清楚,比如我们如何得到真理呢?宋朝有一个叫朱熹的大名人,他的方法叫作格物穷理,具体怎么做,朱圣人也没有讲得太清楚,字面上看就是盯住某个物体使劲儿想。可实际上你要是盯着一件东西使劲想,可能到老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真正影响大的不是他的方法而是观点,他的一个最著名的观点叫作: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上千年来被男人们应用在对付女子失贞上,这一观点被后人批判为封建流毒,是泯灭人性,是禁锢思想的罪魁祸首,再加上他本人并不是找不到劣迹,这样更成了批评者口里的把柄。其实这是朱熹思想的通俗版本,真正的思想是:“存天理灭人欲”。这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在遇到不可跨越的地理限制时,想出来的被动的保守的解决方案,好处是如同孔夫子的学说一样,保持中国长期的稳定和连续,可能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对于变革社会这些理论会起阻力作用。世界已经不只是我们中国人理解的世界了,中国在近代落伍了,如果不思变革,还守着老祖宗的保守的思想只会远离世界潮流,显然我们中国人需要更为积极的理论来指导。

我们必然要涉及这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因为要学习毛泽东不可能全是大白话,理论问题也是我们绕不开的问题。我们曾在前面说过,毛泽东在读书期间就试图抓住世间的大本原,我们说这个大本原接近于人们常说的道,那么道到底有没有?怎么悟?这些都没有标准答案。传说佛陀在觉悟之前,曾长期苦修,最终发现单一的吃苦并不能一定悟道,等到他觉悟时放弃了许多折磨自己的苦修方式。不过佛教徒为了贯彻众生平等的信念,保持不吃肉的戒律,他们以较为被动的相对静止的方式来感悟人生的意义。基督教中也一直有一部分人用伤害自己肉体的痛苦方式修行,希望能和上帝沟通。千百年来人们都在追求一种终极真理,在一些人的概念里,它就像是万能的钥匙,能打开世间所有未知的大门,它是万能的工具,能解决世间所有的困难。

几千年来,有很多人苦苦追求这种真理,很多人号称是悟道了,可惜别人感觉不到,至少在目前我们可以肯定和尚在木鱼中悟出来的道和书生在书房中感觉到的理,都是无法推广的。那种理想中的同时可修身,可齐家,可治国,可平天下的道理可能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现在知道不同的对象适用的道理是不同的,而这就是来自毛泽东的感悟。

检索百科“实践论”条目,你就会赫然发现上面写着这样的文字:《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7月。光这一句就已经叫人无法明白了,我们明白,“代表著作”说明这一篇文章是有名气的。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认识论?

中国传统中有些东西看上去一套套的,但不好理解也不好应用,例如中国过去将世界的构成元素分为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在一定范围里解释和应用似乎有效,但把火当作一种元素而不是一个过程和一种现象显然是有害的。西方人也不是一开始就明白的,他们理解的是有一种叫作燃素的物质在起作用,后来抛弃了这一观点后才产生了化学革命。化学把物质分成一百来个元素,显然更正确。科学没有产生在东方中国,多少有民族的宿命成分,这使得我们全面落伍,差一点亡国亡种,这才是关键因素。老祖宗智慧是有的,但不可过于夸大,科学诞生于西方,但不是意味着西方人的人生智慧一定高于东方,我们应当学习的是全人类的各方面的最高智慧,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基本守则之一。

人的悟道有顿悟和渐悟两种,顿悟往往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未得,在某个关键问题上被阻,突然间明了的瞬间,例如佛陀以轮回解释人世间之苦难,是在菩提树下顿悟的。明朝的哲学家王阳明认识到天理即是人欲、两者统一而不是对立是在荒野中完成的,诸多顿悟都是在长时间的苦苦思索中突破了困扰自己的瓶颈,而穆罕默德是在山洞里长时间的思考后再次进入世俗世界,然后在传道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悟口述出来,成了《古兰经》,是伊斯兰世界的至高经典。

毛泽东则是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实践,找到了成功的一整套路线方针政策后,写下了“两论”,揭示了那个长期追寻的本原是包括在这一整套方法中的。看不明白《实践论》不要紧,因为毛泽东在后来还写过一段话明白无误地表述了他的思想: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毛泽东给出了困扰中国历史千百年的知行关系的标准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

毛泽东写下了他的观点,那就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问题是人世间有几个人能够在一生短短的时间里完成这样的过程呢?这要求的条件太高,悟性要高,理论水平要高,还要是个积极的行动者,这些条件都要满足,那我们不得不说,这只能是天才。达到这一境界的只有穆罕默德和毛泽东。

《实践论》和《矛盾论》按照苏联人的说法,其理论水平一般般,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秘书润色后的版本,不知所云也很正常,不必自卑,因为我们不是这一专业的,即使是搞这一专业的,他们是真的明白吗?哲学这一玩意儿,不是天才还是别去搭理的好,世界观那是所有天才们努力的总和,结论知道了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至于说“两论”理论水平不高,这一观点也不是没有道理,辩证法和逻辑学中国人比起西方哲人们来讲是要差点,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与西方还是有差别的,东西方的差别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数学、音乐、绘画和建筑等领域西方人明显要高明些,这些优点被科学技术的进步放大了,但中国人没有必要自卑,我们民族在其他问题上也有自己的高明之处,更何况西方大部分知识是可以学到的,关键需要资格、时间和积累,需要和我们民族的优势结合起来。

“两论”又绝对不是俄国人所说的什么都没有说,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俄国人不懂中国人上千年来的知行问题之争。到底是先知后行,还是先行后知?这对中国理论界很重要,知行合一的问题在毛泽东这里得到了解决。当然要说他在理论上有多大突破也不是那么回事,毛泽东想说的其实已经说明白了,不存在绝对真理,就如同科学需要划分成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的学科一样,人类社会问题也没有“一以贯之”的通用道理,所以中国人一直在追求的那个单一的终极真理可以说是不存在的,任何真理都是一套体系。这个懒是偷不得的,人类永远在选择和否定中探索,人生智慧甚至不能父子相传,只能靠每个人自己的感悟去面对人生。

人生智慧父子不能相传。说实话,写完这句话真有想哭的感觉,转而又有大喜的欢畅,若智慧能够血亲相传,平民出身的人机会岂不是少了很多?好在人类社会的智慧显然又是可以传承的,多数思想不就是被后人接受并不断诠释的吗?中国社会就有特殊的家族靠家训屹立两千年而不倒,犹太民族在失去土地之后靠着经商而自强。总有些思想是超越时空的,如牛顿、爱因斯坦的科学定理,如佛陀、耶稣的平等呼唤,如穆罕默德对人性的洞彻,如毛泽东的人民史观。很多人接受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观点,却鲜有人明了事物相反的那一面往往是看不见的,是接近于力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和概念的。

“两论”表述的方法论要比孔夫子倡导的中庸之道积极得多。一个年轻人看到螺旋式上升就会有晕的感觉,但对已经实践很久的人来讲,转一圈回到原位是很正常的。例如毛泽东在最初的时候不可能不知道武力是统治阶级手中最主要的力量,但他想着超越武力,他的愿望是成为大圣贤,他的路子是搞宣传,虽然获得了一定名声和地位,却被残酷地打落下来,没有办法了又回到枪杆子上来,看上去转了一圈又回来了,但这时候的枪杆子和最初的枪杆子有什么不同呢?对外人来讲没有什么不同,但对毛泽东来讲回到枪杆子意味着彻底的觉悟,他拿起枪杆子和其他早就拿着枪杆子的军人们都不一样,在他眼里枪杆子绝不仅仅是打仗的武器而是全能的利器。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这句话很著名吧,但是很少有人注意,除了支点还需要杠杆。支点杠杆缺一不可。枪杆子就是毛泽东撬动中国的杠杆,支点在山上、在农村。枪杆子在毛泽东这里如此重要,是因为他曾经远离这一真理,跑到半空中忽悠了近十年之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得来的是血泪、失败和死亡,没有经历过彻底的绝望的人是无法回归到人类社会的根本的,没有经历彻底失败也没有能力来把握这一真理。

同类推荐
  • 悲摧天子刘贺

    悲摧天子刘贺

    本书是根据黎隆武先生创作的历史纪实文学作品“海昏侯三部曲”的第一部,原名《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改编而成,通过武荣涛先生以传统评书的方式,将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的传奇人生展现出来,并且由黎隆武先生亲自将评书版改成了《悲摧天子刘贺》。海昏侯刘贺是西汉所有皇帝中在位时间最短的,屈指算来他当皇帝的日子,仅有27天。刘贺当皇帝之前,是富甲一方的昌邑王,当了14年的昌邑王,积累了几辈子都享用不尽的财富……
  • 艾森豪维尔传

    艾森豪维尔传

    本书描述了各领域名人的生平轶事、成功轨迹,包括了罗丹、利玛窦、马可·波罗、罗斯福、毕加索、达·芬奇、安徒生、萨特、叶卡特琳娜二世等共计八十九为各国家各领域的著名人物。
  • 戏剧天才莎士比亚

    戏剧天才莎士比亚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他出生在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
  •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托马斯·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和弗兰克林·罗斯福是怀着坚定信仰的奋斗者;他们是美国历史的灵魂;他们改写了美国的政治和经济,也改写了世界格局;他们当之无愧称得上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民众敬仰和学习的人。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神秘而又遥不可及。《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励志珍藏译本)》编者研究美国历史多年,力求将他们真实的一生清晰地呈现给每位读者。
  • 忠武定国:韩世忠

    忠武定国:韩世忠

    本书介绍了韩世忠一生传奇经历,还介绍了宋朝内忧外患的形势,岳飞、刘锜等将领的抗金斗争。具体包括动荡年代、青年韩世忠、女真崛起、靖康之耻、名将岳飞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清清银河掉颗果果

    清清银河掉颗果果

    愿种红豆秧,不用诉离殇,凝眸处你莞尔回望……遇见那个人,我开始相信,生命中所有好不好的过去,都是为了凑成这场相遇。初恋到白首,治愈系小甜饼,前期微虐,后期高甜。男主慢热,超帅超温柔,前期由于童年阴影,对待感情比较迟疑,确定心意之后就很霸气坚定了。算是双强文。无金手指,无系统,不穿越。一段酸涩开头,甜蜜结局的青春往事而已,有原型,当然,为了可读性更强做了一部分加工~无水小长篇,预计100万字收尾,这篇有点回忆录性质,关乎情怀和信念,有没有人看都会写下去的,当然有人看的话会写的更热情~~首次在起点发文,保证日更不太监,小可爱们喜欢的话记得加收藏吖!前期日更3000,有幸入V,保证日万!日万!日万!
  • 爱你偏执成狂

    爱你偏执成狂

    “你一定不能骗我呐,说好了一直的呢,说谎的话,可是要接受惩罚的。”“呵~我的公主,我可不会让你有惩罚我的机会呢~”一个病娇与一个偏执狂的爱情故事
  • 猫屿异世界

    猫屿异世界

    未来世界危机四伏,高度近视的人类少女安娜因偷溜出门,在无人巷子被歹徒跟踪。逃跑途中看见一家古怪的商店,推开门竟阴差阳错坠落到了时空缝隙中的另一世界,萨格罗斯联邦的小岛——猫屿,开启了魔法修炼之路,活出了崭新的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君子

    我的君子

    就算我这一生手染滚烫鲜血,脚踏未寒尸骨,我亦不悔,我要登临这天下至尊,守着她一世无忧。
  • 我在都市当反派的那些日子

    我在都市当反派的那些日子

    大家好,我叫陆涯祁,我莫名其妙发现老大把我剧本改了,从末世穿到了平行世界的一个城市里,这个城市与之前的那个在末世前世界极为相似。一般来说主角的剧本不都应该是飞黄腾达,一飞冲天了呀!可是,为啥我又是反派啊!
  • 带着戒灵去修仙

    带着戒灵去修仙

    这是一个科技极端发达的时代,而科技高速发展伴随的是人们长生的欲望,于是科技修真就应运而生,神话不再是神话,神笔马良?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这一切都成为了现实。而叶羽帆却是一个21世纪的宅男,看他如何玩转万年之后的修仙时代
  • 港片里的警察

    港片里的警察

    我叫应泽,是一名警察,而且还是港岛的警察,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一帮同事,一个叫周星星,大家都叫他阿星;另一个叫金麦基,哦,还有个叫卓凯的,什么,你问卓凯是谁?好吧,或许他的警察编号你们更熟悉,是PC2237……
  • 苍白了我的等待,讽刺了我的执着

    苍白了我的等待,讽刺了我的执着

    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心动不只一瞬间,贪婪的不是你的关怀而是你的笑容心房已被填满,除了你还有谁能入我心大势是甜,夹杂着些许小虐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