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71300000022

第22章 幼年共产党:没有行动力,就无法掌握主动(6)

袁文才、王佐虽也参加了大革命,袁文才还是中共党员,但早年他们是真正的绿林好汉,王佐同袁文才是拜把兄弟。在毛泽东到井冈山之前,一批共产党员也到了山上,袁文才、王佐是实打实的当地人。

有人说:工农革命军要在井冈山落脚,不得到袁文才、王佐的允许是根本不可能的。说这话的人压根就不明白毛泽东高明在哪里。毛泽东是什么身份?他是国共两党最高层的领导人,他上山不是为了占山为王、当土匪,而是立住脚跟寻求发展。

袁文才、王佐是绿林出身,他们本能地担心这支比他们力量大得多的部队上山会不会“火并山寨”,夺取他们原有的地盘。事实上毛泽东的手下确实有人提议灭了他们,而毛泽东否定了吞并政策,确定了联合政策。

与袁王联合,绝不像有人说的是关系到工农革命军能不能在井冈山地区站住脚跟的决策,而是关系到中国革命能否成功的大问题。毛泽东的决策乍一看,好像是为了立住脚,但实际上是搞大联合。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这一根本性的策略开始实施了,这才是关键。它是毛泽东的力量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重大决策。实行大鱼吃小鱼的政策,就是弱肉强食的政策,就是千百年来所有强权实行的政策,就是自己虽然吃掉了别人,但也为自己树立了未知的敌人,最终被更大的力量吞并吃掉的可能性远远高于打败天下无敌手。这实际上是一个盈利模式的问题,你绝不能将所有人看作你的敌人,这就回到了革命的首要问题,而这时候已经是毛泽东搞明白这个问题两年之后了,现在到了应用的时候了。丛林法则,这是军阀们成败的主因,也是蒋介石集团认定的法则,没有毛泽东,这一切都是合理的正常的,狮子永远是草原之王,豺狼虎豹们要做的就是躲开狮子,瞄准牛羊。但毛泽东来了,他上山了,他要改变这一切,如果是弱敌,就如同上山前遇到的莲花县城,他会毫不犹豫吃掉,但如果是可以争取的力量,他就要做出尝试,将他们拉进自己队伍,这是毛泽东胜利的关键因素。

逮谁灭谁,固然能一时痛快,却是给自己的未来设置了无数难以逾越的障碍,给自己树立了无数的敌人。毛泽东又不是为了当井冈山大王而来,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上的山,自然,他定下了联合而不是吞并的策略。有了策略,下面的自然就好办了,毛泽东决定先从已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袁文才入手,再通过他去做王佐的工作。

绿林好汉们最看重枪,人可以少一个,枪却不能少一支,袁部有一百五六十人,只有六十支枪。于是,毛泽东向前委提议,准备一下子送他们一百支枪,将袁文才的全部人员都武装起来。这时候的毛泽东是人少枪多,多出来的枪是哪里来的呢?就是三湾改编时放走的不愿意接受新规则的动摇分子留下的。当时说得很清楚,要走可以给钱,但要把枪留下,这样毛泽东手里就有多出来的枪,他要把这些枪送出去。前委成员听到这个大胆的设想,差点晕过去,说实话,没有这么干的,别人明显地不欢迎你,你反倒要送枪给他。有人怀疑,有人反对,经过毛泽东反复说明,才以多数通过。这实在是只有毛泽东方能有的大手笔。

见面就送给他们一百支枪,这份诚意感动了袁文才,毛泽东队伍里的伤病员有了歇脚的地方。

袁文才认可了毛泽东,“毛委员,那可不是普通人。”

立住脚的毛泽东从报纸上看到南昌起义军在广东失败的消息,知道自己是对的。几个师团级干部却跑了,罗荣桓元帅这时候才是连级干部,这真是令人遗憾,历史没有这些人的痕迹。

事业在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最糟糕的情况却悄悄来临。湘军依然在追捕他们,毛泽东分兵向着王佐的地盘进发,由于人生地不熟,居然被地主武装打散,毛泽东一直退到井冈山南麓,最初收集到的失散人员只有四十多人,部队状况十分狼狈。

那时的情况绝对可谓是虎落平川被犬欺。毛泽东率领这几十人继续向井冈山转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湾改编的效果这时候悄然展现,由于事先每一个士兵都知道目标,此时的毛泽东的追随者都是明确要跟着干革命的,所以,队伍行进到井冈山脚下,几乎全员归队。

这时王佐派人接应他们上山,毛泽东送了70支枪给王佐。

从这时候起,毛泽东开始创建井冈山根据地。袁文才、王佐两位绿林好汉由于接纳了毛泽东,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英名,事实上毛泽东与人合作的强烈愿望也是让人难以拒绝的。

毛泽东到了井冈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军队和地方的建党工作,这里面是两个内容,一个是原来军队中没有党员,要发展,一个是原来地方党组织要汇集重建。毛泽东的事业的核心就是人,所以,毛泽东把这件事看作一切的根本。

在“三湾改编”时,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军队要在党的领导之下,并且确定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但那时时间匆促,许多措施还来不及落实,部队站住脚后,毛泽东主持了罗荣桓连队的六名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不久,各连的党支部都先后建立起来,这样这支军队就有了灵魂。

这就是最著名的党指挥枪的原则,这一原则就这样一步步实施落实到了部队的基层,为今后的指挥如意打下了基础。许多人不明白罗荣桓为什么能够成为元帅。罗荣桓在元帅里学历最高,他是正牌大学生,他随着毛泽东上了山,罗荣桓最大的贡献就是他是党指挥枪这一原则落实到组织上的关键人物。罗荣桓在元帅排行榜上是被降低了,是他自己谦虚的原因。

拉起一支队伍不难,关键在于制定行为规则,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规则决定成败。毛泽东从来就能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找准方向,作为行动者,他认同湖南老百姓的俗话,草鞋无样,边打边像。他是在迈向目标的过程中去找发展的方法,集聚各种力量,使目标和理想变成现实。

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军旗的颜色,正义更像是人的左右手,文人们在书房中编出的仁者无敌的故事,只能给自己的民族带来灭顶之灾。人类在战场上遵循的规则就是达尔文主义,食草类动物要想摆脱被吃掉的命运,除了胆量和勇气,还需要正确的方法,而命运的彻底改变,则需要从基因上从根上改变,要长出熊心豹子胆,要有尖牙利齿,才能杀死敌人,才能伐骨洗髓更生,改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其他的冠冕堂皇的理论和华丽的辞藻敢面对先烈们的血吗?

爱心泛滥不应当受到指责,但请先将爱心付给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否则会叫人怀疑宣扬者的动机。

毛泽东上山了,虽然后来他数次被他的同志剥夺了军队的领导权,但他自己却从来没有离开过军队,如果说作为建党者,他是众多参与者之一,他的党组织一开始也是党内最大的团队,在1935年以前他并没有真正到达领导的地位,但作为建军者,他的地位截然不同,他是当仁不让的建军者,从工农红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构建这支军队的一切要素都来自毛泽东,其他的同志无论贡献多大,都是参与者。

没有毛泽东照样会有中国共产党,但没有毛泽东会有这样一支军队吗?我们不知道。

人类的进步许多是水到渠成的渐进过程,但也有少数是天才的顿悟式贡献,如蔡伦的造纸术。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带有历史的必然性,但把毛泽东的道路说成是必然的则是不知所云。

在军队内部建党的同时,毛泽东也抓紧地方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国民党从合作者突然间变成最凶残的敌人,使得共产党措手不及,多数地方上的党组织给打散了,蒋介石的屠杀政策,又迫使共产党人坚持斗争。毛泽东采取了军队的党帮助地方党发展的做法。井冈山上一立住脚,毛泽东就召集各县原党组织负责人,寻求发展,据说军队党帮助地方党的主张居然是贺子珍的建议,大概就是在这时贺子珍走进了毛泽东的心。

“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屠杀政策,使得共产党人决然地走向统治者的对立面,所以一旦有了主心骨,力量就又开始集聚。

袁、王二人接受毛泽东的召唤,毛的工农革命军和袁、王部队正式合为一体,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

毛泽东作为一位政治家,他悟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作为一位革命家,他知道必须进行土地革命;作为一位军事家,他的战无不胜的方法是怎么来的呢?说来许多人都不相信,它来自井冈山的老土匪的一句话,叫作:“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如果非要归结成理论,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一计,超越了《孙子兵法》,因为它是可以直接使用的,而且是屡试不爽的。孙子兵法中最高境界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注意“百战不殆”是指可以不失败,而不是百战百胜,不失败的条件依然苛刻,就是要知己知彼,事实上,两军对垒,谁能做到知己知彼呢?这一点难度很大,做不到不说,即便做到了,也仅仅是能避免失败,而一个走字,就能做到了不失败。所以千百年来,无数将军拿着《孙子兵法》对垒的结果依然是有胜有败,《孙子兵法》中没有必胜之道。毛泽东却找到了战无不胜的方法。

毛泽东在上山前,没有认真读过《孙子兵法》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他读过,并且接受或着迷于《孙子兵法》,就有可能找不到这么高明的必胜术。

为什么其他的大人物拒绝这个“走”字呢?我们从动物世界中也许能找到一点答案。食肉动物多是以短时间的突袭来获得食物的,没有狮豹会长距离追逐猎物,只有食草动物为了生存会长途跋涉。人类历史上的所有的精英人物,都是认为自己是处于社会的上层,他们多愿意参与高智力的竞争和激烈的拼搏,而鲜有人愿意靠耐力实现成功,这既要有吞吐宇宙之志,又需要有平民之心,还需要有顽强的意志,更需要强壮的身体,这么多的条件要同时集中于一体是很难的,关键还需要你的同志也愿意走这一条路。这一点又是阻力,当你的同盟者是精英人物时,就无法实现,只有当你的支持者是社会底层的人们时,这一点才不难实行,就如同土匪就是出自生存的本能而实行这一方略。查遍历史,没有找到真正依靠底层力量成功的,但在毛泽东这里,这一切就变成最切合实际的方针,一旦深入到基层革命者的心里,就会引发物理学上的共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毛泽东一代人最终完成的革命用实现裂变聚变来形容也不为过吧?这场20世纪发生的不可思议的变革,即使是到了几千年后依然会令人神往,特殊的事件发生了,历史在这里转了一个弯,它不是必然的,它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由于某个特殊人物的出现改变了历史进程的奇迹之一。如同1500年前的穆罕默德,800年前的成吉思汗那样,而最神奇的是,这一进程发生在20世纪,这可能就成了绝唱,无法想象在人类今后的岁月中再会有这般人物。尤其重要的启示是,对我们愿意学习的人来讲,中国传统的智慧,“三十六计走为上”、“后发制人”这样的哲学思想将闪现出恒久的光芒,中国人完全没有必要在西方人面前自卑,西方的先进性表现在科学上,而科学是可以学习的,中国的智慧却不是那么容易学会的。

毛泽东可不是一个能静下来的人,他上山是为了站稳脚跟,可不是当山大王,他已经找到了革命的路线图。1927年10月,国民党的李宗仁和唐生智两集团之间的战争爆发,井冈山周围各县国民党兵力空虚。这就是机会,毛泽东立刻发动攻势,攻打茶陵县城,打下茶陵后,立刻着手成立工农兵政府,工人出身的谭震林被选为主席,这是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并组织了赤卫队。

毛泽东当时因脚溃烂,没有随军前去,但他却控制着整个局势,当团长陈皓不执行他的政策时,营党代表就写信向毛泽东报告,党指挥枪的原则开始起作用。

毛泽东下令处决了企图叛变的陈皓等人,这就不能怪罪毛泽东杀人了,毛泽东是不喜欢杀人的,在他的一生中,从来没有随意杀人。三湾改编时已经讲得清楚,不愿意革命的可以走,但不可以带枪投敌,以后加入革命队伍的人也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的,这样发展可能慢一些,但极为牢靠。

毛泽东发现他的一个重要的指示被忙于打仗的军人忽略,那就是在茶陵军队没有参加做群众工作,于是他制定出红军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做群众工作。

这是毛泽东的发明创造,自古以来,军人们的任务就是打仗,提出军队的任务不仅是打仗,也要自己养活自己,而且要做群众工作,最后这一项是天才和神圣的结合,造就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队,是真正的来自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的军队。这使得毛泽东的军队不再单单是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直接变成了政治灵魂的强大躯干。毛泽东没有学习军事的经历,大概只有他才能超越军队观念的束缚,提出新的学说,并且推行它。

敌人依然有空虚之处,毛泽东就趁机发展,这时候,人民军队的纪律产生了,最早叫“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就告诉他的追随者上山是干革命的,留下来的是愿意革命的,这样毛泽东制订了最严格的纪律。他知道,如果老百姓不接受他,不接受他的军队,他的事业是做不成的,而要老百姓接受红军,则需要红军具有超强的纪律,于是他宣布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

自古以来老百姓见了军队,第一感觉是怕,第二是恨。毛泽东用强有力的纪律约束了自己的军队,用行动证明一支全新的军队的诞生,他改变了军队同群众的关系,他称之为鱼水关系。他的军队是为人民利益而建、而战、而存在,这是确保胜利的重要因素。

成功的第一要素:保存自己

虽然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之火被扑灭,毛泽东在井冈山却像是残留的火星,又被点燃了。接连几座县城被占,使国民党江西当局大惊,于是出兵,对井冈山第一次“进剿”。

1928年年初,敌人来了,这是毛泽东真正的第一回临敌,前面的真不能算,都属于抽冷子给敌人一下。我们无法确切知道毛泽东是什么时候学会打仗的,但可以肯定,毛泽东的军事天才就是这时候展现的。有资料表明毛泽东此时已在总结战争的取胜之道,因为他提出了“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作战原则,他已能集中部队,然后针对两路敌军较少的那一路展开攻击,制定出利用晨雾发动袭击、围三阙一的作战方针,这一招就是将敌人赶出阵地、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致胜法宝。这是很了不起的悟性。

第一次与正规军作战,毛泽东就取得了好成绩,全歼敌军一个营和县靖卫团,俘虏近300人。

就是在这次战斗后,又一个克敌制胜的法宝被天才制造出来了。我们不得不叹服毛泽东作为一位政治家、思想家,他的多才多艺发挥到军事领域,使得军事领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同类推荐
  •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是一个盲聋的残疾人,更是一个传奇。她是动荡的20世纪中的一道绚丽彩虹。她虽然又盲又聋,但海伦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理想以及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勇敢地克服了在学习道路上遭遇的诸多障碍。最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她通过努力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5种语言,并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她的文字,时至今日仍然打动着读者的心。她不仅是位伟大的作家,还是个了不起的慈善家、教育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曾经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十大英雄偶像;曾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她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本书选取了一百多个名人故事,并将其划分为品德篇、求知篇、智慧篇、励志篇,名节篇、交往篇、成功篇、天才篇,让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激励斗志、了解历史、感悟人生。
  • 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一生是以近乎“完人”的形象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像屈原一样,在南宋风雨飘摇的政治环境中,一生都在为恢复中原、统一中国而歌唱。爱国者已成为他诗词的主旋律。本书以“心之向往”作为内容的核心和驱动力,用25组短句勾勒出诗人的一生,聚富表现力。
  • 我不是天后

    我不是天后

    本书是潘晓婷的第一本自传,文中展示了她从一个普通少女到世界冠军的成长历程,同时,还记录了她作为一个美女的时尚感悟。书中从她天赋初显露、成为美院落榜生,曾被认为“不良少女”等多个侧面展示了她多彩的少年时代。
  • 行止船山

    行止船山

    船山是一片石,船山又是一个人;石是顽石,人非完人。然而在近代中国,他是天下南岳的惊雷,武昌城中的枪声,民族复兴的号角。作为船山家乡的后人,在千古圣灯的照亮下,呼吸、触摸、感应。幸哉!船山传人。
热门推荐
  • 单纯只想攻略你

    单纯只想攻略你

    “小瘸子你以后就跟我,放心,我会好好对你的”眼前小脸如软玉的小女孩捏着小男孩子的脸嘟囔着。“……好,不过你可别丢下我呀”小脸微红,紧紧拽着腿上的毛毯。眼神流露出不明的情绪。“不然……真的舍不得放你走呀。”“……姐姐”那年桑葚树下懵懂儿平凡女孩,无意的闯进了无尽的死水当中,成了那个男孩唯一执念。暖暖的就像橘子花香。暖九却不知儿时的见义勇为,而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一切。
  • 云雾之巅

    云雾之巅

    雾气守护下降生的双子,命运的齿轮飞旋。前生的守候,今世的眷恋,似藤蔓般相互纠缠。霸道王权的追寻,痴情琴音的缠绵。谁才是宿命的牵绊?倾城一舞,为谁旋?剑气凛冽,为谁守?今夕何夕,纠结的情愫。生气契阔,爱恨只一念。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 火山脚下的爱

    火山脚下的爱

    他们本是天界的仙上和上仙,可是,经歹人陷害,被推入凡界。在凡界他是玩世不恭的四公子金离远,她是受尽委屈的允安小姐,命运这一次将他们捆绑在一起,但王子和公主怎么会那么容易的幸福生活呢!虐恋刚刚开始,一定不会轻易停止。
  • 清穿我为宠妃

    清穿我为宠妃

    苏子妗深刻的知道,在这后宫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什么姐妹,也没有爱情
  • 尹少的娇心独宠

    尹少的娇心独宠

    简介:幕繁星是一名从美国回来的转学生(不紧是转学生还是黑客大佬)在这期间会和男主擦出什么火花呢......
  • 易烊千玺怪我咯

    易烊千玺怪我咯

    易烊千玺。你凭什么这样对待我!我欠你的?那好,易烊千玺我告诉你!!!我欠你的我会还给你。但是,你欠我的我也会毫不犹豫拿回来!!!虽然我爱你!!!
  • 让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的66个故事

    本书是名家推荐学生必读丛书之一,本套丛书用优美的文笔和讲故事的形式,分别从沟通、习惯、感悟、合作、思维、人格、情操、成功、亲情、智慧等多种角度,向学生讲述学习、处世、奋斗和成功的道理,寓事于理,寓教于乐,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非常适合广大学生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虎牙少年王俊凯i

    虎牙少年王俊凯i

    因为上一辈的关系,让一个名叫陈晓婷的四叶草与三只认识,并且成为朋友。经过一系列的事情,女主和凯在一起了…
  • 禁界轮回

    禁界轮回

    这是一个不平等的世界!当在九尾苏醒时,到底谁对谁错?“请告诉我,在禁界中,是否能有轮回……”不要担心,这只是一部带着悲伤的喜剧罢了……
  • 帝国:第三剑客

    帝国:第三剑客

    江湖之士,偶然之间卷入帝国纷争,刀光剑影,笑对平生。纷繁复杂的身世勾起过往残忍的回忆,一切都源于那不经意的邂逅。白衣翻飞,她是浴血纷争的帝国第三剑客;庙堂之上,他是权倾天下的帝国皇子。一把血玉匙,掀起惊涛骇浪。谁知命运的齿轮总在不停的转动,时光浸染倾城的血泪,江湖与皇庭,终究是两个不相干的地方。剑客,以剑为生,杀人见血,莫道无情。“原来,我终究只是一个江湖人,一个剑客。”她如是说。完美的结局勾勒江湖盛世,天地云烟也不过是浮影萍踪,流落笑容的星辰是最美丽的夜景。与你,抛弃一切的一切,在梦里,只愿远走天涯,在漫漫红尘路上纵横苍穹。剑撩行云,断肠人,独揽青天。逍遥一世,不枉此生看尽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