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67200000034

第34章 借弹“孵”机(3)

雷达很快发现目标并截获、跟踪,飞行员陈家亮准确操纵飞机接近目标。当导弹准备好且满足发射条件时,地面指挥员果断地下达了“发射”命令。飞行员立即按压了发射按钮。光测录像显示导弹发动机开始喷火,正待参试人员高兴时,却没有看到弹机分离的画面。其实“美丽动人的姑娘”仍抱着“憨实倔强的小伙”而不肯离去。导弹发动机喷火约10秒后停止了,飞行员从后视镜上看到导弹还挂在飞机上,并且看到了导弹未离梁的故障信号,即刻向地面报告。随后地面下达了“返航”命令。飞行员冒着生命危险驾驶飞机左右摇晃着带弹着陆了。地面人员惊讶地发现,飞机的左平尾被烧去一半,豁牙裂齿、漆黑一片。飞行员看后,也惊出一身冷汗,“太危险了!”有些后怕。这“憨实倔强的小伙子”被“美丽动人的姑娘”狠狠咬了一口,尝到了“美丽动人的姑娘”的厉害。

导弹未发射出去,飞机平尾被烧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机弹之间又发生了争执。在未查清原因的情况下,导弹研制单位提出是由于飞机掉电引起导弹锁未打开而造成的。主机所认为这不可能,如果飞机掉电,机上其他设备也应工作不正常。原因一时查不清楚,只好撤离现场,回各自单位查找故障原因。

在撤离前,杨凤田告诫大家说:“我们要牢记这次事故。因为导弹未离轨,造成飞机左平尾严重烧毁,虽然飞机系统功能正常,但我们要引以为戒,把握技术细节,做到状态明晰、措施有效,争取JBF型飞机早日定型。JBF型飞机定型不是单个型号的事,它将引领国内其他型号发射、制导第四代空空导弹技术的发展,在反“****”的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后来经过导弹院的试验、分析,查明是由于导弹发射装置的滑块与导弹滑块的选材不匹配,造成摩擦力过大导致导弹未能离梁。导弹院人员自觉愧疚,向主机所说了声“对不起!”

不破楼兰终不还

2004年春节是那么祥和、温馨,大疫初过,人们更加珍视这个万家团聚、阖家欢庆的佳节,尤其对JBF试验队来说,他们在疫情肆虐期间,为了肩负的使命,与家人分离半年之久,他们是多么渴望在春节期间能与家人多团聚一段时间啊,然而,在使命与亲情之间,他们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使命。正月初八,“非典”的危险还没完全过去,别人还在享受团聚之乐的时候,杨总又率领JBF飞机试验队告别眷恋的家人,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的豪迈气概,踏上了通往西域的征途。

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当月光慢慢移到杨凤田的床前时,引起了他对亲人的思念。那真是:

独在异乡为异客,

适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亲人围桌坐,

共赏元宵少一人。

西北大漠深处,每年一二月份是这里最寒冷的日子,也是“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多沙尘暴的日子。

天气条件的艰苦,阻碍不了试验队的工作热情。在杨凤田的带领下,他们以“壮志饥餐沙拌饭,笑谈渴饮刺骨风”的乐观精神忘我工作着。

同时,另一件事无时无刻不烧灼着杨凤田的心。2004年是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选举年,反“****”斗争形式多变,JBF飞机作为“撒手锏”工程,必须尽快定型,尽快生产,尽快装备部队,才能符合反“****”斗争需求。每当他想起这件事,就会激发出全身的干劲儿。于是他每天与试验队员一起战严寒、斗风沙,披星戴月地进行导弹排故后的状态清理和机弹联试工作。基地的天气,经常在后半夜突变,为抓住每个可飞行试验的天,杨凤田每天凌晨三四点钟总要起来,到宿舍外冒着严寒找一个开阔地方观察天气,只有看到月朗星稀之后,才能安心回到宿舍再小睡一会儿,后被试验队员们笑称“星月大师”。凌晨5时之后,他就会起床,协调基地、各试验队等多个部门,进行飞行试验准备。

辛勤引得春风至,汗水融化大漠冰。2004年3月,中国战斗机研制史上又一座里程碑诞生了,BGD导弹的排故已经胜利结束,又重新挂到JBF型飞机上。10时05分,JBF02架飞机携带一枚混装弹,腾空而起,冲入蓝天白云中,飞行员驾驶着飞机在空中巡视着,突然雷达屏幕上出现了目标机的亮点,“雷达发现目标”,飞行员向地面指挥员报告说。飞行员继续操纵飞机向目标靠近,“雷达截获目标”,飞行员再次报告。飞行员继续操纵飞机跟踪目标,当满足导弹条件时,指挥员下达了“发射”指令。导弹发射、离机,5秒后,导引头截获目标,稳定跟踪,直至遇靶。靶试成功了!在场人员欢呼起来。捷报鼓舞着所有研制者,更鼓舞着靶试现场的每一位参试者。捷报也很快传到了北京,领导们惊叹不已。第四代拦射导弹靶试成功,在中国的航空武器库中又增加一个新成员,在航空史上又书写了新的一页,填补了中国航空技术的一项空白,标志着我国航空兵由被动防御向攻防兼备的实质性转变,是中国战斗机研制史上又一座新的里程碑。

当大家还沉浸在成功喜悦之中的时候,杨凤田已经开始思考、谋划后面的靶试工作。他清醒地认识到,这次成功还仅仅是个开始,后面还有长弹道、大高差、大机动、强干扰等多个严酷条件的靶试科目还未进行,每一次靶试都是对飞机功能、指标的实战考验,也是对国产第四代导弹的考验。他也深知:飞机研制是世界公认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多学科集成的高科技产品,研制过程中的一丝疏忽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他要求试验队不能因为局部的成功而麻痹大意,必须保持一如既往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地做好后面的工作,每次飞行、每个进入都必须以飞行数据说话,直到全部靶试科目完成。

2004年6月,第二枚国产弹进行靶试合练,试飞员描述,两次进入,导弹手动准备,模拟发射正常。多么好的兆头,不出意外,很快将会再次传出一个胜利的捷报,杨总和试验队都在期盼着。和以前一样,试飞结束后,试验队马上投入到紧张的数据分析工作中。负责数据分析的王树伟发现:第二次进入攻击时,在正式手动准备导弹前几秒,火控机非法向外挂物管理系统发送了“准备”的命令,共4次,每次持续40毫秒。这是火控机的一个极大致命错误!与以前的飞行数据不一致,完全不符合设计逻辑,他马上向杨总汇报了数据分析情况。面对突发的异常,面对整装待发的靶试人员,杨总果断决定:暂停靶试,全力查找异常原因并解决。

接下来的几天里,试验队全力投入到排查故障当中,但似乎这次异常有意与试验队在“捉迷藏”,连续数百次的试验,一切按设计逻辑运行,异常不再出现。焦急、疑惑布满了每个人的心头,大家每天都试验到凌晨一两点钟还不肯离开实验室。望着队员们焦急、疲惫的身影,杨总既心急又心疼,他告诫队员:“型号进度虽然紧迫,但科研必须要保持充沛的体力和清晰的思维,才能更好地干好科研工作,不能搞疲劳战,那样反而会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延误进度。”每天都是在杨总的催促声中,队员们才和杨总一起离开外场实验室,返回内场。

一天晚上,在返回内场的车上,杨总根据几天来的排故情况,启发王树伟说:“以前的靶试和这些天排故试验说明,按照正常操作进行试验,没有复现故障现象,说明我们系统逻辑设计是正确的,故障往往都发生在没有想到的细节或者逻辑分支上,你再把前天的飞行数据仔细梳理一下,是否还有其他异常,分析其他异常与这个故障的关系。按飞行数据状态进行试验,就应该能够复现故障。”前天的飞行数据王树伟已不知看了多少遍,每个系统的状态、特征点数据、误发准备指令时刻、持续时间等关键数据,都清晰地默记于脑海中。杨总的话语深深地启发着王树伟的思维,他不禁想起了前天的飞行数据,“难道雷达虚报故障会与火控机误发导弹准备指令有关?但雷达虚报故障与火控机发导弹准备指令并没有直接关系啊?”他没有想通,只待明天用试验来证明了。

故障发生得那么突然,复现故障就显得神奇了。第二天,试验队按照杨总的分析进行试验,在雷达截获目标后,制造了一个雷达故障,天啊,故障复现了!具有排故经验的人都知道,频繁复现的故障不难排除,难排除的故障是那些只出现一次、以后不再复现的故障,复现某些故障简直到了“可遇不可求”的地步。根据复现的故障数据,试验队很快就分析出了故障源于显示控制管理子系统软件编码不完善造成的。

同类推荐
  • 本雅明思想肖像

    本雅明思想肖像

    本雅明是谁?听到本雅明自杀的消息后,他的挚友布莱希特说:“这是希特勒给德国文学界造成的第一个真正损失!”20世纪的学者中,没有谁像本雅明(和福柯)那样,他的著作在西方被广泛阅读并适合于众多的各不相同的思想和政治倾向者。作为犹太人,本雅明难逃二次世界大战的劫数,作为杰出的思想者,他在哲学、文学等领域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财富。本书通过梳理浩繁的相关文献,不仅构建出本雅明的一生记录,给人留下惊异和感叹;更透过他在本世纪初坎坷痛苦、随波逐流的生活给世纪末的人们以警醒: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平衡。文字清新,叙事生动,对本雅明思想气质的把握极为到位,堪称一部具有世界级水准的本雅明传记。
  • 中国十大文豪韩愈

    中国十大文豪韩愈

    韩愈出身于世宦之家。父韩仲卿曾为武昌令,以美政和文章出名。生三子,长子韩会,官至起居舍人,以道德文学着称。韩愈为小,生三岁,父死,养于韩会之家。十岁,韩会因事贬为韶州刺史,韩愈随兄而去,不久兄死。又随嫂北归河阳韩氏别居。嫂郑氏对韩愈情若所生,辛勤培养,诲化谆谆,及嫂去世,韩愈服而加隆(唐代嫂叔服小功五月即可),以报嫂养育之恩。
  • 读懂鲁迅

    读懂鲁迅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刚柔兼济:刘秀

    刚柔兼济: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他才兼文武,豁达大度。他长于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他对待臣僚“开心见诚”,不念旧恶,但赏罚严明,虽仇必赏,虽亲必罚,如重用有宿怨的朱鲔。南怀瑾在《原本大学微言》中这样评价刘秀: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比较值得称道,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以我个人肤浅的认定,大概算来,只有东汉中兴之主的光武帝刘秀一人。
  • 冯太后传

    冯太后传

    本书讲述了冯太后成长过程对她性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与她的各种关系,从而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北魏图强的历史画卷,从中不难体会到这个强势的女人是如何从个人生活与内外政治中历练成为一代明后的。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岩石和矿物质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岩石和矿物质

    岩石是构成地壳和地幔的物质基础,是天然产出的县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岩石随处可见,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不仅可以用作建材,而且还可以用来提炼金属、制作饰品等。自然界中有很多东西都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小时候捡到一块美丽的石头,也能让我们欢喜许多天,在看红楼梦的时候我们都在羡慕贾宝玉身上那块与生俱来的通灵宝玉,这些能给我带来欢乐的东西都来自岩石大家族,岩石家族是个庞大的群体。那么岩石有什么特性?又是如何分类?……
  • 学霸邻居求放过

    学霸邻居求放过

    叶清发现新来的学霸小哥哥竟然是她的邻居。而且名字还和她小学的一个同学一样,难道……
  • 以武入神

    以武入神

    张小五说,如果我的修行生涯分为四季的话,那么14岁以前是冬天,而14岁以后是春天。
  • 霸道校草碰上冷漠校花

    霸道校草碰上冷漠校花

    “绝对不要被我迷到噢~”颜梓熙自信的对着千宸说道“放心,看上猪也不会看上你”千宸冷冷的说道,说完颜梓熙的脸就黑了,难道自己那么差?居然看上猪都不看上我,我可是帅哥诶!
  • 狼少年

    狼少年

    1999年,一个特殊的年份,很多事情在这一年发生,“打口青年”的称号亦起源于这一年。蓝波的人生也在这一年有了意想不到的改变。生于80年代的蓝波,在大他三岁的表姐许羚影响下,收获了人生中第一张“打口碟”,并接触了刚刚流行的BBS与摇滚乐,成为了一名“打口青年”。
  • 倾城嫡女

    倾城嫡女

    她大婚时,十里红妆、风光无限。他抱着她温柔地对她说:“从今往后你我便是夫妻了,若有谁欺负你,本王护着,你别怕.......”可大婚第二年,太子妃的恶意刁难、她流掉了自己的骨肉,但他却在一旁不肯说话.....她为了他,宁愿自己背上千古骂名助他登基、君临天下。到最后,他得到了天下,亦负了她......重生回十岁,她是否会沿着历史?当然不会!她要改变所有人的结局,有人比她狠、她就要比别人更狠!她是从地狱里爬出来向人索命的修罗!!
  • 焚风

    焚风

    ———————————————————————————焚风,来自地狱之风!…忧焚天下,变乱渐生,传说拥有风之力的少年降世之时,忧焚界必遭大难。本是魔法学院优等生的少年,却因家族变故而被家传魔石卷入这场异世纷争中…风之力,破灭之力,永不低头的少年心,必将在这诡奇的异世界卷起烈焰狂风!这就是《焚风》的传奇……本书随着情节的展开,越往后越会渐入佳境,请各位耐心试读一下,绝对会有惊喜。新人需要支持,希望觉得好的朋友顺手收藏,投个票票~在此拜谢~
  • 高职企业文化教程

    高职企业文化教程

    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我国的,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企业文化的摇篮。企业文化是企业不可或缺的软件,对外它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对内它是一种向心力。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明灯暗影

    明灯暗影

    暗世汹涌,光明非绝对的光明,黑暗亦非绝对的灭亡,异兽洪荒也不过是场写好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