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66900000043

第43章 携手同行(2)

为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1963年到所后,李明就常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他发现图书馆多是英文资料,可在大学他学的是俄语。于是,他立即抓紧英语学习,坚持每周去图书馆查阅外文期刊。由于坚持阅读,阅读水平与速度有较大提高。1987年晋升研究员外语考试时,管德副总师对他的考卷评语是:文章翻译很流畅。在主管ACT预研课题中,英语派上了大用场,他到处收集相关资料,一边吃饭,一边看,一边感叹说,我国在此方面太落后了,可以说是空白。李明翻译了大量国外关于此方面的资料,对ACT预研课题起到了技术支撑作用。

1987年与美国合作改装歼8Ⅱ武器火控系统,作为技术负责人,为了工作方便,李明利用一切机会学习英语口语。余晓兰给孩子买的收录机和外文书,孩子说听不懂,没怎么学,可李明坚持用它听、说。在美期间,他利用各种机会与美国人交谈,乘坐公交车时他也不放过,以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水平。因坚持练习,他的听力和口语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基本达到了能与美方人员交谈的水平。

1991年苏联解体,出现了对俄合作的机会。我国开始与俄方合作,丢了近30年的俄语已忘得差不多了,为了与俄方合作,李明又抓紧时间大量阅读俄文资料,努力恢复俄语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十一号工程”翻译发图前,部里组织俄语考试,他获得了第二名,第一名是俄文翻译。

为适应型号研制中发动机选型的需要,他拿来余晓兰的发动机原理课本自学。由于他掌握了发动机的原理和性能,在型号设计中对发动机选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武器火控系统也用上了计算机,他又立即学习微处理器技术。

因为工作需要,他调转的专业较多。1963年分配到动力燃油室时,分管进气道调节;不久调到总体组,参加过战术技术、性能、总体等工作;“**********”后任气动室主任时,研究过气动布局、操稳等;他还负责过电传操纵系统和综合火控系统的预研工作。无论干什么,他总是干一行,学一行,钻一行,并且将其研究得较深入透彻。1990年初赴俄谈判时,他看到俄罗斯书店里有些书很好,就用自己的津贴买来学习,还送给翻译曾冬娟一本。

李明不但自己刻苦学习,还鼓励同志们学习。在ACT预研工作中,为提高大家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他将自己翻译的许多资料让参与ACT工作的同志再翻译一遍,并答应给予出版,以鼓励大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开展“973”无人作战飞机研究时,因在北京能比较快地看到较新的科技书籍,北京还有军事书店,所以去北京出差时,他常去购买相关书籍。购书时一般都购买两套,一套自己留用,一套给无人机(UAV)组的人员学习。

余晓兰说,李明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涉猎的书籍除科技类外,地理、历史、文学、哲学以及佛学,他都阅读。他说知识是相通的,没有无用的,只有不学的。他是个书迷,又属鼠,余晓兰常笑称他是个啃书的老鼠。601所原副所长王忠利每次见到余晓兰都说:“论看书,谁也比不过李明。”中航工业科技委副主任顾诵芬也常对秘书说,很难再找到像李明那样能看书,而且看得那样明白的人了。

李明为我国航空技术落后现状着急,因此,他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展预研工作。他深知,预研是开拓性科研工作,难度和风险较大,见效慢,经费少,成果也不如型号研制突出。他不考虑个人得失,他认为要使我国航空事业快速发展,必须进行预先研究。因此,他义无反顾地战斗在预研工作的前沿。

他从1978年就开始收集国外电传操纵系统的资料,1982年正式申请电传操纵系统预研课题,当时,我国在此方面还是空白,他引领601所和相关单位攻克了这一技术,大大缩短了我国航空业与先进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并在国内领先掌握了第三代战斗机的这一关键技术。

1987—1989年,与美国合作改装歼8Ⅱ型飞机的综合火控系统,1989年美国终止合同后,他促进该技术在国内研制,并在歼8Ⅲ型飞机研制中实施,使601所又领先掌握了这项第三代战斗机的关键技术。

总结历次战争的经验和科技的发展,国外大量开展无人作战飞机的研究,于是,他又开展无人作战飞机的预研工作。作为“973”无人作战飞机系统(UCAVS)总体基础技术研究项目的技术首席,他在所内成立了无人机组,购买了各种人工智能书籍,以及有关历史上各次战争的书籍,包括抗美援朝战争、科索沃战争、越南战争等。余晓兰问他买这些书干什么,他说,用以统计历次战争中飞机出动架次和损毁数据,以便研究无人作战飞机的使用寿命问题,并亲自摸索了无人作战飞机寿命的计算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他又与时俱进地研究信息化方面的有关知识,并向总装备部和空军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由于长期的疲劳,李明的身体每况愈下,经常心绞痛。余晓兰对他说,都快退下来了,少管点事儿吧!可他说,在我退下来时,要让601所在10~15年内有事干。他实现了他的愿望,两项第三代战斗机的关键技术成果都用在了歼11飞机的改进改型中。2001年李明从总设计师岗位退下来至今,601所广大技术人员一直战斗在歼11系列飞机的改进改型中,李明为我国航空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

1986年他接任601所总设计师时,他虽毕业时间晚于其他副总师,但他以对党的忠诚以及勤奋刻苦的精神,认真负责地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他主持了歼8Ⅱ02批飞机的研制;主持完成了歼8Ⅱ主动控制系统验证机的试飞验证;主持了“八二工程”对美合作,并将其技术应用于歼8Ⅲ飞机的研制中;引进了苏-27飞机生产许可证,并国产化——歼11×型飞机;开展无人作战飞机研究——“973”项目等。他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各项任务,用他全面的技术、严谨的作风以及对大工程项目极高的组织能力和决策能力赢得了大家的敬佩和尊重。

由于工作突出,他于1989年被评为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获航空金奖;1997年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代表大会代表;199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1—2007年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和第十届政协委员。在型号和预研工作中,他曾12次荣立一等功。

为人处世的师表

他为人正直,勇于负责,凡事从大处着眼,从工作出发,从不考虑个人得失。例如,1976年冬,他与顾诵芬总设计师在服务社参加每年一个月的干部劳动,他们在大礼堂前卖冬菜时,突然大礼堂楼顶冒烟了,他奋不顾身地冲进礼堂救火,楼顶坍塌瞬间紧急撤离火场时,放在礼堂椅子上的棉衣来不及拿出,由于火势太大,大礼堂终被烧毁,棉衣及棉衣口袋里的工资也被烧掉了。有同志对他说,可以向所里说明情况,申请补偿,可他认为自己这点损失不值得一提。又如2009年歼11×飞机失事,此时,他既不是601所总设计师,也不是该型号的负责人,他作为601所的一员,从范副总师那里拿来飞机黑匣子曲线,认真分析研究,在事故分析会上,有的单位认为是601所设计不完善造成的,他用黑匣子里的记录曲线详细分析说明飞机及其系统工作是正常的,与会专家和空军代表听后都表示认同,为601所挽回了影响,赢得了大家的信服和尊重。

他也是这样启发要求余晓兰的。如在歼8Ⅱ受油机研制中,在仅剩几天时间就要去北京汇报时,室主任认为原理图还存在许多问题,不能用于汇报,临时调整任务,将原理图转交给余晓兰完成。余晓兰当时想不通,有情绪,这么短时间能完成吗?回家后,她向李明发牢骚。李明却说,你先画一个,抛砖引玉,然后全组讨论,补充完善不就行了吗!在他的鼓励下,余晓兰接受了此项任务。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利用周六、周日两天时间基本完成了原理图。但机翼油箱加油阻力大的问题还没有想出解决办法,她让李明做饭,自己继续思考。就在李明说“吃饭了”,她端菜时,突然灵感来了,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余晓兰高兴地跳了起来。此时李明说:“你看,工作还是有乐趣吧。”他总是以工作为乐,他最高兴、最快乐、最激动的时候,是完成一项工作、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星期一,余晓兰将画好的原理图向主任和全组同志汇报,讲完后,主任自言自语地说:“这还像个原理图。”余晓兰说:“在李明的鼓励下,我体会到了他说的工作的乐趣。虽然辛苦点,但很开心,有完成一项任务、解决一个问题的成就感。”

又如,在歼8Ⅲ飞机燃油系统图样发出后,余晓兰负责编写燃油系统试验任务书和燃油系统模拟试验。歼8Ⅲ首飞一天天临近,由于种种原因,燃油系统模拟试验仍进展较慢。此时,李明催促余晓兰并告诉她,操纵、液压、环控试验都已完成,燃油系统试验要抓紧,否则影响首飞,责任就重大了。余晓兰认为,按任务书的内容和当时实验室的情况,首飞前完成全部燃油系统试验是不可能的。于是,她向组长建议,先完成供、输油试验和航线起落飞行试验,保证歼8Ⅲ01架首飞,然后再按任务书完成全燃油系统试验,组长同意此观点。于是,余晓兰写了燃油系统补充任务书,与实验室的同志共同努力,在首飞前完成了试验。

就在歼8Ⅲ01架首飞后不久,室主任又找到余晓兰,要调她担任歼8ⅡM出口型主管设计师。此时,出口型已与俄方谈判了一年多,余晓兰认为这样安排不妥。一是技术上存在衔接问题,二是参与出口型工作的同志会有看法,有争夺出国机会之嫌。另外,她心里也有个“小九九”,歼8Ⅲ01架首飞成功,接下来应评奖,此时离开歼8Ⅲ项目,几年来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就付诸东流了。于是,回家她与李明商量,李明说是有点儿可惜,但主任这样安排可能有其原因。另外,通过对俄技术合作,你可以学到国外许多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至于立功受奖,它只能说明一时一事,只能代表你的过去,而技术水平和品德是跟随人一生的。余晓兰觉得他讲得有道理,服从了领导的安排,并努力尽快熟悉出口型的有关资料。通过参加出口型的工作,她掌握了雷达和发电机冷却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拓展了技术面。通过以上事情,余晓兰感慨地说,李明的为人和胸怀让她佩服,是她为人处世的老师和表率。

李明平易近人,不摆架子,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冬季每次下雪后,不管工作多忙,他都要参加总师办分担区的扫雪任务,扫完雪后,内衣、毛衣都被汗湿透了,回家换完衣服又去上班了。下班后,还要将住房前马路的雪打扫干净。又如,每年春季,各单位都分配有一定的植树任务,一次,总师办助理米桂珍通知下午植树,正巧李明下午有工作要处理,便向助理问清植树地点和棵数,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将总师办植树的树坑全部挖完,上班后,他对助理说,树坑已全部挖好,你们种吧!我有点紧急工作要处理。他就是这样,从不搞特殊,所以在总师办评选优秀党员时,肖传卿副总师说,李明要是不够优秀党员,那总师办谁也不够。

他从不以权谋私,以权压人,相反,他将自己的岗位津贴都用于买书。每次去北京出差,他都要抽空去书店,寻找工作和预研中所需的新书。他订了份科技新书目报,每次报纸来,他都认真地挑选所需要的书籍,请资料室的同志帮助购买,书买回后由他付款,这样买来的书可放在他办公室对面的小书房里,用起来方便,他所带的博士生也常到那里去查资料。因他购买的书接近工作,紧跟科技发展,沈飞公司陆总也到他那查询过资料。

他对同志真诚关心爱护,谁有困难他都伸出援助之手,如一室重量组陈奉先,1964年爱人从湖南调到沈阳,当时沈阳细粮是定量供应,每人每月3斤米、3斤面,其余都是粗粮,南方人吃不惯。李明将所农场分的大米都送给他,解决其家庭困难。1968年总体组张起忠母亲来沈投靠儿子,当时所里一时找不到住房,李明卷起被子就到集体宿舍去住,让张的母亲在自己家住。那时,李明家也是住在楼梯间一个10米2的小房内。又如,外形组李占祥家有4个小孩,爱人没工作,经济上很困难,李明经常在经济上、物质上帮助他。李占祥向李明借过一次钱,后来他调到辉山农场工作时领到一笔安家费,当他拿着安家费找李明还钱时,李明婉言拒绝了,并对他说:“我就没想过让你还。”

他毫不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年轻人,他急流勇退,支持和鼓励年轻人勇挑重担接好班,大家都说他是大好人,就连小外孙女蔡梦菲在给姥爷70岁生日的贺卡上也写的是,“要向姥爷学习,做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大好人。”

同类推荐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宇、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
  • 公主是怎样生活的

    公主是怎样生活的

    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的娥皇女英、平阳公主、山阴公主、新城公主、李娘子等公主们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 比尔·盖茨一生三件事

    比尔·盖茨一生三件事

    本书叙述了比尔·盖茨,一个计算机天才一生的三件事。简而言之,谋人、谋势、做老板。这就是比尔·盖茨的智慧核心,世界首富的成功箴言。本书将为你打开一扇洞察盖茨智慧的窗户,诠释他传奇的人生,破译他成功的密码。
  • 吉安民俗

    吉安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反映。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是人类各级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郑观应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郑观应

    郑观应,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待鹤山人,或罗浮待鹤山人。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雍陌乡人。中年以后迁居澳门。出生于1842年7月24日。他的父亲郑文瑞是一个具有地主绅士身分的乡村私塾先生。据郑观应介绍,其父颇有学识,虽没有取得功名,但他对家乡的公益之事,如修桥架梁、赈济灾民,从来都是热心支持的。郑观应幼时跟随他父亲饱读孔孟之书,据他的老朋友回忆说他“幼读书,有大志”。从他一生的言行中看,都是以“救世”为己任的。他的家乡位于外国侵略者的巢穴——澳门之旁,又隔着珠江与英国殖民地的香港遥遥相望,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自然不能不有所感触,为将来以“救世”为己任打下了感性认识的基础。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耳朵向左声音向右

    耳朵向左声音向右

    我想少年可能永远不知道是谁救了自己,女孩也永远不会看见少年,但这对于女孩来说就足够了,谁说爱上一个人就非得在一起。或许美好的东西总会是不完美的。动情的故事其实就是把美好的事情打碎了给人看。看着那一束满天星,或许他永远只是配角,只是装饰,但或许正是他的那份清纯、关怀、思恋、配角、真爱以及纯洁的心灵,才会让我如此爱上她!
  • 魔神降世间

    魔神降世间

    何为魔,何为神,我若是魔天下无神,我若是神天下无魔,我就是我一个神魔一体的“人”。
  • 斗罗之冰玉天鹅

    斗罗之冰玉天鹅

    天斗城中一只纤细又毫无杂质的手,微泛着冷意,似是没有温度一般,牵起了一个无助的孩童。同时清冷的声音传入他的耳中:“从今天起,你是我的人了,没有人敢在欺负你了!”书友群:1146492174
  • 影下的芽

    影下的芽

    恋爱,结婚,生子。这几件耗费人生大半辈子的事,究竟是为何意义呢?快乐吗?城小艾并不觉得。陪伴吗?可在最寂寞的时候,陪在身边的只有更寂寥的空气。繁衍吗?这个过于生物化的目的,饱含了太多责任,并不是能轻易承担的。停尸间里,看到刘姐那张灰白的脸时,小艾不禁问自己,这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么?不断的付出,直到用自己的命去成全了别人的幸福。想到这些种种,想到那个几年未见的儿子,小艾仿佛陷在一个漩涡里,身不由己地沉沦。在这个吃人的世界里,她不知如何自处,不知如何找到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自洽。幸运的是,她还有何寻木,那个不善与人交际,却难掩优秀的国宝级园艺师。何寻木的左手,只有四根手指,这个残缺,乎向人昭示着它的主人,曾有过一段无比黑暗的经历。她不说,她也不问。因为,城小艾明白,同在人世间漂泊,又有谁会是那个一帆风顺,完美无瑕的怪胎呢?她们朝夕相处,互相陪伴,互相成就,却又不想占有彼此,也不愿有过多的羁绊。两个同样破碎过的灵魂,带着对世界同样的质疑,一起走上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本文非甜宠爽文,但也不虐。总之又苦又甜又酸又涩~~~
  • 相见难分离

    相见难分离

    前期天真正义小修士×高冷闷热阁派阁主后期霸道忠犬前魔尊×深情斯文紫凤凰本是六界最强悍的人,纵横一世,谁知却被最信任的人欺骗,剔骨贬下凡间。崇尚着舍自身,全心全意为别人。在屁股后却欠下烂八七糟的(情债?)……无声无息中被别人套入早已挖好的圈套1.前世今生。2.后期双人格乱入。3.全文各cp(HE/BE)不定。
  • 传闻中的萧皇后

    传闻中的萧皇后

    【1V1,甜宠,女主酷,男主炸。】萧慕颜一次意外救了当朝太子君无渊,本想坑点小钱钱,没想到自己掉坑里了。婚后君无渊开始了没羞没躁的宠妻生涯。传闻皇帝有一宝贝皇后,让别人看一眼都不舍得!还有传闻皇帝深夜被皇后娘娘赶出房间,在门口跪了一宿!更有传闻他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皇帝竟然天天侍候皇后娘娘洗脚!听到这些传闻,某人一脸的傲娇放出话来,能给媳妇洗脚是我至高无上的荣耀!众人——卒……
  • 人王

    人王

    一语万人应,一吼百兽哭;一怒天地变,一拳日月殇。以自身俯视天下之人,乃为人中之王——人王。柳天,一个窝囊废,九天宗的笑柄。在别人眼中只有懦弱。但是他眼中的坚强,一刻没有停息。一个废材,一部紫金不灭诀,造就一个传说。且看他将这天打穿,将这地震裂!
  • 穿越之祖传小道士

    穿越之祖传小道士

    本书是一个关于普通小道士的故事,后期不会有什么长生不死,也不会有什么弑魔杀仙之类的情节,想看那些的请转身,谢谢!
  • 阿Q重生之现代打工记

    阿Q重生之现代打工记

    民国时期,精神胜利法的鼻祖阿Q蒙不白之冤被处决后,被阴曹地府的黑白无常索魂到阎罗殿,审讯间阿Q据实讲出了自己的冤情,后经包拯的帮助下,阎王赐阿Q在地府读书、习武,在此期间也与黑无常发生的一段凄美的爱情!到了二十一世纪,决定让阿带着在民国和阴曹地府的知识穿越到了一个孤儿出身的青年身上,为了生活和报恩,从此阿Q开始了一段从屌比逆袭成一名在政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