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66900000017

第17章 广泛涉猎,基层工作18年(4)

显然,这种发动机不适合用于歼13飞机,李明和所里的几位同志决定向上级反映自己的意见。李明和应福田、杨凤田联名给******总理写了一封信,他们的出发点还是认为引进这种发动机对歼13不合适。后来,经过航空工业部组织的论证和考虑上级机关的意见,中央领导做出了“不可不买,不可多买”的结论,但是斯贝引进之后,歼13飞机并未选用。

关于为歼13选发动机的事情,前后折腾了几年一直都没有结果,直到1978年才迎来了转机。这一年,沈阳飞机厂的唐乾三经理和601所顾诵芬总师等人从国外运回来一架788飞机,之后三机部组织专家对该机进行了摸透、消化,收获颇多,其中有的技术还用在了后来的歼8大改方案中。而对歼13飞机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了可用的发动机,该发动机推力为12500千克力级,推重比5.5。后来经过新一轮的方案论证,各方都认为788飞机的发动机配装歼13比较好,并主张测仿该发动机。在取得三机部领导的同意之后,不久该发动机就从机上拆下“借给”了410厂,由其负责仿制。国内拟仿制的发动机被命名为涡喷15加力涡喷发动机,之后,歼13飞机就按照配装涡喷15发动机方案开展设计研究,研制进度也大大加快。

除了为歼13选择配套的发动机之外,气动室的另一项工作是对飞机气动布局和部件方案深入选型,这是一项技术性要求高而又复杂的工作。选型研究的主要手段是风洞试验,而进行风洞试验就要用到风洞模型,但是由于模型加工周期往往过长,影响了研制进度。

前文中提到,李明在技术组时,就常去试验工厂了解模型制作情况,回到室里后,他还是经常去工厂了解模型加工的进展情况。反复观察后他发现,要加快模型的制造进度,就必须改进工艺与生产工具,于是他同工厂领导和工艺人员研究改进措施。按照当时制作模型的流程,第一步就是制作外形样板,而之前制作外形样板的过程一般是画完放大图后,由钳工手工制作,既费时又吃力。后来一名工艺员反映,说有一种采用电火花加工原理的线切割机,可以大大加快样板制造的进度。李明向顾诵芬总师反映,说可以采用线切割机来提高样板制造速度,在顾诵芬总师同意后,工厂买来了线切割机,试用后成效显著,大大提高了样板制作速度。而机翼的外形,原先的工艺是先将毛坯粗加工,留有较大的余量给钳工去锉修,后经研究改为用靠模铣,这样大大减轻了钳工的工作量,也提高了加工速度。

顾诵芬总师当时也经常为缩短模型加工周期想办法,有一次他想到可以尝试用发动机叶片精铸工艺来制作模型。于是,李明与顾诵芬俩人骑车去410厂,找到车间的领导和工艺员,讲明了来意后,对方很痛快地答应了,要求他们提供一个飞机模型的木模,试着浇铸一下。回来后,李明找人制作了一个木模,然后带着木模又去了410厂的精铸车间,将木模交给联系人,他认为木模做得不错,就让李明回去等消息。大概过了一个星期,410厂通知李明去看铸件,李明一看铸件心就凉了。由于热胀冷缩,按木模制作出来的铸件,冷却后比木模明显缩小,这样的话所有尺寸都对不上了。回所后,李明向顾诵芬总师汇报了这件事,就放弃了用这个方法加工模型的想法。

在这之后,顾诵芬总师仍一直关注模型加工。改革开放后,他有了出国的机会,还利用节省下来的零用钱买了国外的锉刀回来,加工模型的师傅普遍反映比国内的刀具好用,后来他还从国外带回来了用于模型加工的电动工具。时至今日,各种数控机床、数字测量装置等先进生产装备已普遍推广应用了,生产加工效率大大提高,可见提高生产效率的根本途径在于持之以恒地改进和创造新的生产模式和应用先进的生产工具,而推动这一变革的则是人的不懈追求。

李明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也是一个会学习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他无论在军校、在部队,还是在601所从事科研工作,都能够很快取得进步的重要原因。

李明在哈军工学习时,空气动力学这门课只有100个学时,教师是黄序。到室里工作,这点知识是不够的,要补课。尽管已经是室主任了,并参与了飞机的设计研制,但是对于自身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李明很坦诚,也有着清醒的认识。

除了通过看书补充知识外,李明还采用了另外两种办法,一是直接参加组里的专业工作,从实践中学习,除性能、操稳专业之外,进气道、载荷、布局、导数专业都留有他参加工作的足迹,从而大大拓宽了他的专业知识面。二是认真看所有出室的报告,这既是室主任应履行的责任,也是他从中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机会。

与别人不同,李明看报告时喜欢一边看一边思索,包括报告中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上有无问题,有时还要用计算尺(后来是用计算器)校对一下,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正确等,就连标点符号与错别字也不放过。

这样看报告,对他来说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有的报告若没有完全看懂,李明还会请编写的同志给他解释、说明,等于是拿着具体问题找老师解答,李明常常说这就是孔夫子所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看报告的过程中,当你积累到一定程度,你会对报告编写人、校对人、组长们的技术水平、研究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责任心与工作作风慢慢掌握于心,从科研管理角度,也有利于知人善任。”李明如是说。

随着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不断提高,各种高级编程语言的出现,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迅猛发展。李明发现,关于这方面的报告和文献也越来越多。

其实,601所一直都很重视计算机能力建设,计算机换代也比较快,尤其是“**********”后。原先是颤振和强度专业使用计算机较多,但后来使用者明显增多了。先前算题,编程工作大多是由计算机室数学组的人进行的。到了后来,设计员编程的人逐步多了起来,室里钻研CFD的人以及想把原来由手工进行的工程计算转为计算机计算的人也多了起来。看到这个趋势,李明觉得应该因势利导建立一个新的专业。

李明把喜欢用计算机计算的人组织起来,组成一个气动数值计算组,并指定了负责人。规定所开发的程序要为气动力设计计算所用,并指定一个开发范围和先后顺序,这个组就运转起来了。遗憾的是,多年之后,这个专业并未建设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从事这个专业的人单干的多,形不成合力;另一方面,从国外买软件比自己开发要快,也更好用;还有就是当时主要通过风洞试验得到数据,比较托底,并不依赖于计算。最后,这个专业组就逐渐消失了。

边工作边学习是李明进所后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有一段时间,他对阅读新的国外文献非常感兴趣。阅读时,他喜欢用笔译的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和增强理解,为此,他曾将两份资料的译文交给顾诵芬总师,请他帮助修改。顾总很认真地修改并指出了不少专业译名的错误,使李明获益匪浅,渐渐地,笔译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一次,李明看到了一本AGARD报告,觉得对歼13飞机的研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于是就决定尝试着将其翻译出来。翻译期间,有少数不熟悉的专业词汇,由同事陈瑞禧帮忙翻译。1978年,这份报告翻译完成后,以《国际航空》编辑部的名义正式出版,书名为《抖振及其他跨声速现象对机动作战飞机的影响》,这是李明翻译的第一本书。

李明翻译的另一本书是《机动飞机实用空气动力学》。原书是一本俄文教科书,书中对当时苏联的各种战斗机的飞行使用介绍得比较详细,对有些问题的分析也很深入。当时室里胡秉科看到后觉得内容挺好,就和李明商量将它翻译出来并出版。没想到他们分工译完后,联系空军的情报室出版时,才知道试飞院也有人翻译了这本书,空军就建议将两份翻译稿都给他们,由他们选择使用。后来,这本书于1979年以空军司令部的名义出版。

1981年10月,李明被三机部任命为601所副总设计师,主要任务是协助顾诵芬总师抓歼13飞机研制。同时,在摸透788样机后,空军要求进行歼8大改(即以后的歼8Ⅱ飞机)的研制工作。在歼8大改的研制中,首次建立了总设计师系统和行政指挥系统,李明被任命为歼8Ⅱ飞机型号的副总设计师兼飞行控制与操纵系统的总设计师。

进入80年代,由于有多年的工作基础,歼13飞机的研制推进很快。在确定以涡喷15发动机为动力后,空军的战术技术要求经过多轮反复协调也基本确定,整个研制方案就基本冻结了。此后,通过了总体方案评审,召开了成品协调会,接下来将转入详细设计阶段。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事情却发生了变化,歼13飞机的命运也出现了出乎意料的转折。

当时,空军司令员张廷发向中央军委主席******报告,鉴于空军装备落后,需要研制一种新型歼击机(新歼),******批了5亿元经费进行此项研制工作。这个新歼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和要求与601所论证多年的歼13飞机的是一样的。

然而,1982年2月对歼13飞机方案进行大规模评审时,军方要求沈阳、成都两地都完善和报送方案再进行评审。此后,经过几轮方案比较,新歼选用了611所的鸭式布局方案,而601所研制多年的歼13飞机边条翼方案被弃用了。10多年的研制工作就此“下马”了。

对于这个结果,当时所里很多领导,包括参与歼13飞机研制工作的人都想不通。大家都觉得,既然是新歼,总该提出要论证的新的战术技术指标吧!怎么把歼13飞机的战术技术指标抄过来就算了呢?当然,更多的是10多年的工作就这么放弃,对所浪费的人、财、物感到可惜。话说回来,新歼定点成都后,在对外合作中是按第三代战斗机的要求进行的,数字电传操纵、综合航电系统等都是歼13飞机当时尚没有列入的研制内容。

自1963年到601所工作,至1981年调任所副总师,历时18年,李明在这18年的工作经历中,虽然技术岗位多次变动,但始终坚持发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认真努力地把每项工作做好。同时,601所也为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他参与和从事了多个型号的研制工作,又接触了总体、气动、动力、操纵与控制等多个专业的技术工作。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才使他在以后的型号研制和预研工作中,能够将技术融会贯通,综合集成,开创了中国航空领域自动化研究的新篇章。

注 释

[1].本书所提“重量”均为“质量”概念,单位为千克、吨等。

[2].1千克力=9.8牛。

同类推荐
  •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本书讲述了伊丽莎白一世传奇的一生。尤其是晚年与她最宠爱的臣子埃塞克斯伯爵之间的交织着爱与欲、权力与意志、从爱上他到杀了他的真实故事。作者对相关史料进行了细致的爬梳整理。考证翔实。同时,本书对传统的传记写作技巧做了一次成功的突破。作者依据弗洛伊德理论对书中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心理剖析,使其成为传记文学领域中的传世名篇。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6世纪英格兰统治者。都铎王朝黄金时代的缔造者。作为女王,她维护国家统一,战胜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不列颠帝国海上传奇的奠基人;作为女人,她终身未嫁,舍弃了肉体的欢愉和成为一个完整女人的幸福。以坚韧的意志与清醒的头脑维护自己的统治。
  •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教师公文包-名人风范

    教师公文包-名人风范

    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了把这种“转型”工作做好,我们配合当前的新课程策划、组织并编写了这套“教师必备知识丛书”。此套丛书的特点,一是“准”,它准确地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准确地解读了新课程标准;二是“新”,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要求;三是“实”,它内容充实,资料翔实,语言朴实,有很强的实用性。
  • 李敖全传

    李敖全传

    本书不是以“记时”手法,以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李敖全传》从正文来看是文学的;从脚注来看是历史的;从时间上来看又是整体的(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它是文史的结合,作为历史,“务求其真”,立足于真实,真实得像磐石一般稳固;作为文学,“力求其美”,美中亦求生动有趣。
  • 孟子评传

    孟子评传

    在儒学发展史上,孟子担当着“第二小提琴手”的重要角色。但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以及孟学内涵丰富而曲折,后人不仅对孟子生平事迹争论繁多,就是对孟子思想也多有歧解。面对孟学研究的这两大困难,《孟子评传(套装上下册)》一方面尽量汲取前人的成果,对孟子生平事迹中诸如师承、生卒、游历、著作等重要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尽可能澄清有关的争论等此外,《孟子评传(套装上下册)》将孟子思想列为王霸、经权、义利、舜跖、人性等五辨进行讨论,打破了一般从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研究孟子的呆板模式,较好地把握了孟子思想的特色和原貌,体现了作者刻意求新、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读来有严谨有序、耳目一新之感。
热门推荐
  • 战神念

    战神念

    因为父亲逝世之前留下了种种谜团,导致我的人生彻底改变。神魔之战,次元黑洞,“还记得吗?我们的约定?”战神的思念,一念之间。《战神念》!
  • 神棍说

    神棍说

    红袍风衣,立于崖巅;白云滚滚,见朝阳起;高声吟唱,静静祷告;默默无语,久久停留……有神否?无神否?神为人否?神为天地否?古有修神之法,今实为修身也。久修神而不得长生,缘何?奈何?山中有声,水里有音,摇船者自唱。摇船的只是船家,而过往的只是船客罢了。
  • 剑倾六界

    剑倾六界

    一剑倾,天翻地覆,风起云涌;一剑舞,屠魔弑神,六界我主!
  • DNF系统横扫异界

    DNF系统横扫异界

    【2016最爽玄幻文】带着DNF系统来到了以武为尊的异世大陆。任何对主角有不好念头的挡路者下场只有一个,转换成经验点,兑换点,成为主角成功路上的一块块基石。系统在手,天下我有。男人,就该暴打仇家,过最爽的生活,睡最美的女人。
  • 消逝在指尖的砂

    消逝在指尖的砂

    他是风华,她是流砂。冥冥之中他们相遇,哪怕未来迷茫。仍然坚信永不负年华。用一指流砂,换绝代风华。
  • 彭先生的猫小姐

    彭先生的猫小姐

    从未谈过情爱的小白与老沉干练大叔的情感纠缠
  • 凡人自传1

    凡人自传1

    看看凡人的陈南如何在修仙高手中生存下去,是巧言令色还是机智过人,且看他如何与各路神仙斗智斗勇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巅峰神医

    巅峰神医

    这嗅觉,这眼神儿,我勒个去……美女的贴身医官,中西竞技,智斗各方势力,看人帅心善有勇有谋的主人公如何称雄业界巅峰。
  • 雪球财经

    雪球财经

    本书作者亲访归江、林园、但斌、阿里、朱平等数十位国内投资界的大腕儿,汇集了他们多年置身资本市场的实战经验和智慧。将他们如何选股、如何研究公司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同时,也在书中“晒”出他们曾经走过的弯路,让大家从中汲取营养,博采众长,并吸取他们的教训,让你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得到整体拔高。这本书也许和你读过的大部分投资书籍不同。书中收录的访谈,既有来自你耳熟能详的北上广明星职业投资者,也有来自“中国奥马哈”的“民间巴菲特”。向投资精英看齐,向一线投资者取经,看他们如何玩转资本市场,如何在浪潮翻滚的资本市场“与狼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