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54800000053

第53章 附录一(3)

1989年12月18日,航空航天工业部批准刘大响为团长,带领团组到苏联进行考察和谈判,与苏联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签订了高空台对比标定试验的合作意向书。此后经多轮谈判,双方签订了对比标定的试验合同。

1995年2月12日—3月2日,俄罗斯CIAM代表团来所,在焦天佑所长和刘大响总师共同主持下,双方共同用在俄罗斯Ц-4Н号舱中试验过的Р11Ф-300发动机,在我国SB101高空台上模拟相同的飞行状态下进行对比标定试验,两个台上发动机修正后的主要性能参数的相对误差为±0.7%~±1.8%,优于美、英、法三国高空舱之间对比标定的精度(他们的相对误差为1.0%~4.5%),充分表明我国高空台的试验技术及测试精度,达到世界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为中国人民争了气。

1995年12月,高空台通过国家竣工验收,交付使用。至此,从1965年开始设计、历时30年建设,占地面积26.6公顷[8],由气源、加温、降温、控制等500多台(套)的各种系统设备组成,总装机功率20余万千瓦的高空台宣告建成!从而使我国成为继美、英、俄、法之后,第五个拥有这类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发设备系统和技术手段的国家。

高空台是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研制先进航空发动机不可或缺的手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各种先进军、民用航空发动机研制,都是通过高空台试验之后“飞”上蓝天的。624所高空台投入使用后,至今已相继完成了30多个机型、80多台份发动机的科研、调试、考核、鉴定和定型试验,为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和多种飞机的定型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6年,高空台被国家科委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1997年高空台又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刘大响和院长焦天佑在两年中两次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为获奖单位代表出席颁奖大会,并受到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是中国航空工业和624所人的荣耀,也是对刘大响及其建设团队的褒奖。

2000年刘院士调到北京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任科技委副主任后,他继续为高空台的发展奉献智慧,一直担任着高空台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一职至今。高空台学术委员会是一个由航空发动机研究、设计、试验、试飞、测试与控制等领域知名专家组成的“智囊团”,每年都召开一两次会议,为高空台的发展出谋划策,为重大技术决策把关。汶川地震过后,国家决定624所异地重建新的试验研究基地。他通过多方呼吁并撰文分析,建议一定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这一试验研究基地和高空台,这些建议为新建试验研究基地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和参考。

领军攻关探索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道路

高性能推进系统工程预先研究(简称高推预研),是我国第一次按系统工程管理的大型航空动力研究工程项目。研究目的是为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研制提供技术储备;其主要技术指标与当时西方尚处于型号研制阶段的同类发动机相当;研究领域基本涵盖了发动机设计所需的主要专业。这一项目,有全国的20余家厂所、高校参加,624所是牵头的总设计师单位。这是我国自主创新、自行设计先进航空发动机道路的新起点!

10年高推预研,共完成各类试验研究报告2000多份,计算机软件300多个,各种样机、试验件200台(套),其中有的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各种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在国际各种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论文450余篇。高推预研项目共获国家级和部、省级科技进步奖200多项。

高推预研工作启动后,第一任总设计师是我所总工程师袁美芳同志,她为高推预研的立项和早期关键技术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1986年袁美芳总师与陈及恒所长同时调往广东佛山市工作,由刘大响接任总工程师职务,全面主持高推预研工作。

王靖寰与刘大响同志分别接任所长和总工程师时,正是所里最困难的时期:一是上级领导对高推预研做出重大调整,将GD-25摸底列入高推预研,大有以摸底替代自主预研之势;二是将原定的整机预研缩减为三大高压部件预研,后又将三大高压部件的高压压气机从七级缩减为前四级,将带气动雾化喷嘴的短环形燃烧室缩减为蒸发管式的、将气冷空心叶片涡轮部件缩减为实心叶片的0.8尺寸的涡轮试验件,只保留两个高压涡轮叶片的冷效试验,年度经费锐减至只剩下五六百万元,其中约有一半为外协费;三是国家改革开放,大搞军转民,东南沿海快速发展,对内地科研人员吸引很大,全国出现“孔雀东南飞”局面;四是外界对“高推预研”提出质疑,有些人甚至说“高推预研只是一堆废纸”“高推预研应立即叫停”;五是为了所里的经济效益,不得不分流部分军品科研骨干去开发与发动机毫不相干的民品项目,军品科研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不少同志感到了“经济危机、人才危机、生存危机、信心危机”。当时,624所的气氛是沉闷的,职工心情是忧郁的。624所的前景如何?出路在哪里?全所上下都感到困惑。正是在这种复杂困难的背景下,所内不少技术人员以各种理由要求调走,出现了大量“外流潮”。

预研成果能否推广和应用,是上级领导最为关注的,也是624所领导班子和刘大响总师日思夜想的重大问题,它关系到我国自主创新、自主研制道路能否继续推进,也关系到624所的生存和发展。刘大响总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在所长和领导班子的支持下,他与许多中层干部和科技骨干个别促膝谈心,多次召开座谈会和总师碰头会,逐步形成并提出“在高推预研基础上开展三大高压部件和中推核心机”的设想和建议。他多次往返北京向有关领导和机关汇报,终于得到上级的理解和支持,为在高推预研成果基础上开展中推核心机研制争取到了机遇。1989年6月航空航天工业部做出“在高推预研基础上同时开展三大部件和核心机预研”的决定,1988—1990年航空航天工业部发动机总公司和部科技委发动机专业组召开一系列研讨会和评审会进行审查和讨论。1990年12月,国防科工委(即现在的总装备部)召开预研工作会议,将中推核心机技术研究列入国防科技“八五”期间18项关键技术之一。至此,中推核心机研制正式立项,终于登上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研究的历史舞台。三大核心部件和中推核心机研制立项,使高推预研翻开了新的一页,也改变了整个624所的前途和命运。

在现场总指挥王靖寰和总设计师刘大响带领下,只用了短短两年多时间,就突破了高压压气机、主燃烧室、高压涡轮关键技术。高压压气机,全部技术性能达到设计指标,这是我国首台自行研制的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航空发动机七级高压压气机;主燃烧室、高压涡轮的技术指标也与国际上同类发动机部件相当。三大高压部件的研制成功,坚定了航空动力界自主研制先进航空发动机的信心。

在中推核心机研制期间,作为第一总设计师的刘大响主持完成了立项论证、总体性能和结构的方案设计。他深入设计、试验第一线,协调确定总体方案和各部件设计参数;统筹兼顾,抽调技术骨干、组织精兵强将开展研制工作。中推核心机立项当年,就完成全套工程图设计,并投入试制。仅用11个月时间,430厂就完成了第一台核心机加工、组装,并进入了地面台的试验验证。

中推核心机地面台试验,基本性能达到设计指标,并显示三大部件性能匹配良好;在高空台模拟风扇出口状态的试验过程中,中推核心机成功地越过了空中起动、低转速喘振、临界转速、高温高转速难关。

1994年1月底,空军和航空工业总公司的专家组来到高空台现场,考察中推核心机高空台试验,并对中推核心机研制进行技术评审。作为中推核心机试验总指挥的刘大响,果断地发出了推向最大状态的指令!随着油门杆缓缓向上推移,中推核心机直达最大转速,核心机发出的声音犹如一曲乐章,奏出了旋律的高潮。同时,200多个参数测量点的测试数据显示中推核心机的空气流量、压气机压比、涡轮前温度、推力、耗油率等技术性能都达到设计指标。

专家组的评审结论认为:“中推核心机是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取得的重大突破,是在自行研制航空发动机道路上跨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对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的振兴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至此,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航空发动机核心机获得圆满成功!

1995年,中推核心机参加国家“八五”预研成果展示会。刘大响向前来参观的江****、******、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汇报了中推核心机研制的丰硕成果。中推核心机研制,得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九五”之初,原国防科工委又批准先进高性能发动机预研立项;不久后又将此列入重大背景和关键技术项目“高性能燃气涡轮动力技术”。624所作为牵头单位,刘大响总师又担任该重大预研项目的第一任技术负责人,在他主持下与全行业20多家参研厂所、高校合作开展预研工作。这是战技性能指标更高的、具有跨代意义的一个新的预研项目,其目的是为我国日后研制先进高性能发动机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刘总又跨入了更加艰辛、风险更大的自主研制先进航空发动机的漫长道路!

刘大响作为“先进高性能发动机技术研究”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开拓者,他精心策划、精心管理,组织参研单位人员按照《预研技术方案研究任务书》要求,认真开展发动机顶层总体方案设计,在此基础上分解关键技术。设计方案确定并通过了上级专家组评审之后,共开题150余个,迅速展开高性能发动机关键技术预研工作,同时他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对俄科技合作。

“九五”期间,他与担任中推验证机总设计师的江和甫同志既分工又密切配合,组织参研团队共同推进两项研究任务,相继完成了三大高压部件以及风扇等部件的研制工作。后来经试验验证,这些部件的技术性能,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指标。“十五”之初,高推重比发动机预研进入了核心机研制阶段。

2000年,刘大响院士调到北京工作后,由江和甫同志接任高性能发动机研究总设计师工作,但他仍一如既往地热情支持、关心高性能发动机的预研工作。在研制重要阶段的历次评审会上,他常担任专家组组长,组织专家对其设计、加工和试验方案进行评审,为研制工作把关。在核心机进行的一些重大试验时,他也多次回到高空台现场参与并指导试验工作。高性能发动机核心机的研制成功,是与刘院士在624所工作期间打下的坚实基础及其后来的热情关心、大力支持分不开的。

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刘大响总师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委的支持下,抓住我国对外开放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航空动力技术国际合作,特别是加强对俄科技合作。

在国际合作的谈判中,他始终站在我国航空动力技术长远发展的高度,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大局观来把握国际合作的总体方向;坚持以我为主,合作项目和研究内容主要由我方来确定;在合作项目的选择上,他把水平高、难度大、技术新、我方短期内难以突破的技术作为优先项目,从合同的技术谈判、执行到最终验收,都采取全行业参与方式,组成“国家队”来实施,使多家航空厂所和高校从中受益。

在对外合作的实施中,他大力推行“平行设计、交叉校核”的方法。两家相互交换设计结果,并进行相互验算和评审,通过不断“比较—接近—再比较—再接近”,最终达到基本一致。他要求中方人员把合作项目与国内研究项目紧密衔接起来,最大限度地消化吸收对方的先进技术,修改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获得一套高水平、高质量的设计图样和资料,而且还能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先进的设计技术、设计经验,完善我国的航空发动机设计体系。

他坚持“老中青三结合,以中青年为主”方针,把培育、锻炼中方技术队伍放在对外合作的重要位置。合作项目的选择、论证、合同文本的编写以及派遣出国人员,都有占总人数50%~60%的中青年骨干参加。在他的推动和组织下,通过“走出去”培训和“请进来”讲学的办法,中方的技术队伍得到锻炼、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同时,他积极推动实施民用飞机发动机技术对俄合作,签订了多个民用飞机发动机及其部件技术研究的对俄合作合同。他同样把这一项合作建立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之上,比如利用中方成功研制的一型核心机匹配低压系统,进行大型民用飞机发动机研制可能性研究。他的这些努力,把民用航空发动机设计技术国际合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为日后我国自主研制大型民用飞机的发动机奠定了基础,也培养锻炼了一批中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其中不少人已成长为各个单位的技术领导人或首席专家。

航空报国事业和人品留口碑

刘大响院士的事业心、责任感、人格魅力,在624所的干部和职工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同类推荐
  • 季羡林先生:听见海棠花未眠

    季羡林先生:听见海棠花未眠

    季羡林的弟子张光璘,被季老亲切地成为“张才子”,深情讲述了季羡林先生传奇的一生,从“寒门贵子”到“水木清华”,从“留德十年”到“回归故土”,撷取季先生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或是对其人生道路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向读者勾勒出季先生求学、做学、讲学的非凡一生。时值季羡林先生逝世十周年,献给所有仰慕先生、追寻学术、崇尚真理的人。
  • 第六帝国(下)

    第六帝国(下)

    十九世纪,欧洲有六大势力,大英帝国、普鲁士(后来的德意志)、法兰西、奥匈帝国、俄国……还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家族还有另一个显赫的外号,就是“第六帝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二十世纪二战前的美国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迹于18世纪中期,其创始人是梅耶·阿姆斯洛·鲍尔(MayerAmschelBauer),后更名为梅耶·阿姆斯洛·罗斯柴尔德。
  •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要想征服脚下的版图,就必须先征服人心。以小说笔法,参考史料,还原一个真实有料的成吉思汗。9岁,父亲被塔塔儿人毒死,众叛亲离;18岁,被仇敌蔑儿乞惕部抢走妻子,兴师动众;22岁,遭到结拜兄弟札木合的忌恨,挚友变仇敌;45岁,联合各部,统一蒙古,建大蒙古国,被推举为成吉思汗;以3万兵马起家,用43年时间统一蒙古草原,横扫欧亚大陆,征服720多个部族。从铁木真到成吉思汗,一路狂飙突进,出生入死,传奇不灭,征服不止。成吉思汗,一个用力量谱写历史的征服者。
  • 松下用人之道

    松下用人之道

    组织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健全的硬体组织则更重要。有实力者兴起,无实力者消没,所以人也需要有真才实学,才能拥有实力。这是自由主义的好处,它能促使人们不断充实自己,培养实力。如果没有经营产品的实力,或不称职,就不得不败下阵来。那么公司要经营得当,应采取什么样的做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书,一起阅读吧!
  • 周瑜:赤壁英雄美少年

    周瑜:赤壁英雄美少年

    公元175年,秋,庐江郡治舒县,周家大宅,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周瑜出生了。从公元190年开始,汉献帝刘协这位傀儡皇帝,身不由己地多次变换年号。这期间,各路人物纷纷出场,而周瑜,正是在这段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部《三国演义》,让周瑜成了一个没风度、没雅量的反派人物。又因为周瑜临终前的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这个年轻有为、功勋卓著的军事家,就成了比他小六岁的诸葛亮的垫背。同样的“羽扇纶巾”和“雄姿英发”,人们只记住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登坛借风”的谋略智慧,却遗忘了周瑜在谈笑之间,使“樯橹灰飞烟灭”的俊逸风采。周瑜指挥三万水师独自面对曹操号称的八十万大军的胆识,人们早已经淡忘了……
热门推荐
  • 八十年代女土豪

    八十年代女土豪

    一朝穿越,离异富二代唐熙VS穷三代草根翠花,土豪一枝花,全靠奋当家钱,很多钱,很多一辈子花不完的钱,人,漂亮人,漂亮有才顾家专一的男人!PS:金手指——女主点亮的服装技能PS:容貌美美美,性情苏苏苏接受捧杀,谢绝考据!郑重提醒三遍——本故事纯属虚构本故事纯属虚构本故事纯属虚构对号入座,误伤不治
  • 妃不修仙

    妃不修仙

    朝元大陆人人都以修灵为骄傲,可偏偏蓝家小水儿自出生起便不能修灵......“不能修灵,木有金手指木有系统,还木有爸爸妈妈?天,啥都木有!这穿越穿的太惨了。”蓝水儿仰头望天,果然小说都是骗人的。
  • 弥清:只为续情

    弥清:只为续情

    每一篇故事都是某些人的一生,或喜或悲,是天堂亦是地狱。把你的手给我……我将为你洗去尘土。还你一片光明与自由。
  • 零轮回之镜

    零轮回之镜

    谁说有特异功能就可以为所欲为?谁说利用特异功能做坏事不会被抓住?谁说推理只是男人的专利?就算能瞒过福尔摩斯的双眼,也绝不能逃过主角的极致思维。且看主角如何看破一切,让凶手无处遁形。挑战起点女生最缜密的逻辑和最极限的推理!绝对的推理大作!
  • 民女重来:王子邪少爱上我

    民女重来:王子邪少爱上我

    当人生可以重来,错误的选择可以纠正,自己的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他是黑帮邪少,翻手如云,覆手如雨,但在本小姐面前还嫩了点。他是霸道总裁,商界帝王,家产万贯,但在本小姐面前还是得乖乖臣服。他是蠢萌王子,天真烂漫,心思纯洁,既然如此,那本小姐就和你谈谈恋爱吧!
  • 精灵之我为黑暗

    精灵之我为黑暗

    偶然穿越到神奇宝贝世界,见识到这里并不像动画一样美好,既然这样,为了生存,即使化身黑暗,我也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比任何人都好!(新人上路,请多指教)
  • 恶与可怜

    恶与可怜

    世上每天都有人扮演恶人和可怜人的角色。只是究竟谁是真正的恶人?谁真正可怜?
  • 邯郸遗稿

    邯郸遗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戏说精大战历史迷

    戏说精大战历史迷

    历史迷和戏说精都在谈历史,到底谁会更厉害呢?
  • 我的一个人生

    我的一个人生

    本人会在把这十几年经过写成一本能够理解现代青少年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