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54800000002

第2章 我的家庭(1)

爷爷家族第三代的第一个男孩

1937年10月14日(农历九月十一日),我出生在湖南省祁东县罗口町镇清公祠村。

祁东县的地势是从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为四明山,中部为祁山,东南就是湘江了。我的家乡还不能算是山区,有介绍说祁东“重岗复岭,田畴阡陌,溪流纵横,泉井遍布”,有点儿丘陵地貌,但往西就是大山区了。

我爷爷有三个儿子、五个女儿。父亲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三。

父辈几家的第一个孩子都是女儿,我是爷爷家族第三代的第一个男孩,所以从小有点儿娇生惯养,全家都宠着我,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还有叔伯、婶母、姑姑都拿我当宝贝一样,谁家里有好吃的东西都给我送点儿过来,我幼小的心里觉得美滋滋的。农村的观念,生男孩最重要的是传宗接代,那时我们家境还可以,并不是要我做养老送终的依靠。

我原来叫刘大晑,是爷爷取的名字。这个“晑”字,读音为“xiǎng”,词典中只有一个字的释义,就是“明”,小时候大家都叫我“明徕”。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都用的这个字。很多老师不认识,碰到课堂上点名或提问,有些老师叫我刘大咼(guō)或者刘大昌(chāng),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念,有的老师干脆就问,你叫刘大什么呀?弄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不愿意名字中有一个大家不认识的生僻字,于是自己就把名字改了,把日字从上面挪下来变成偏旁,就是“晌午”的“晌”字,但我不是中午生的,而且这个字读音为“shǎng”,与我原来名字的读音也不同,所以后来改为“响亮”的“响”,这就成了我现在的名字。

小时候生长在农村的我是玩泥巴长大的。和大宅院及其他院子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我们不分大小亲疏,也不分贫富贵贱,捉迷藏、骑竹马、烤家雀、打铜板,有时还会结伴走家串巷,见大人就问候几句,说点吉利话,讨些东西吃,好不快活。稍大一点儿就跟着一些小哥哥、小姐姐们去两里之外的“把关口”看大戏,看木偶、拉洋片。最大的兴趣当属捏泥人了,还有“打泥炮”,就是把泥巴做成一个窝形,使劲往地上摔,看谁摔得最响。

小时候我挺淘气,经常同小伙伴一起爬树,掏鸟窝、抓知了,还时常去拣蝉蜕,到开中药铺的七伯家换甘草吃。有时也背着大人偷偷下河洗澡,到小水沟中捉鱼。我们把一个小河沟上下游都堵上,将水戽干,抓里面的鱼,弄得满身湿泥巴,只好在外面把衣服洗净、晒干才敢回家。大人们怕小孩儿出事,只要知道就不让我去,但有时我能抓几条鱼回来,他们也很高兴,虽然要数落几句,鱼还是做来吃了。

祁阳罗口町刘氏家族渊源

我的曾祖父曾经中过举,有五个儿子。族中老人记得,家里过去还保存着他的“顶戴花翎”。我问过一位堂兄,他回忆,儿时还戴过曾祖父的官帽玩耍,就放在老家的阁楼上。堂兄说,你叫他们去找找。我说现在哪里还会有呢?

堂兄名叫刘金铠,今年已经88岁了,退休前在沈阳冶炼厂工作,是中心实验室主任、高级工程师。他的文章写得好,字也很漂亮。父母把他树为我的榜样,经常说我要像他那样,他们就很满意了。

后来,我从侄孙刘军(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博士生,毕业后赴澳大利亚工作,现在中南大学当教授)那里得到1993年出版的《刘氏六修族谱》,经过仔细研读,才搞清楚湖南祁阳(现归祁东县管辖)罗口町刘氏家族的一些演化情况。

按族谱记载:刘姓一族,始于传说中的尧帝时期,世居彭城(今徐州,汉高祖刘邦故乡)。纪元(注1)前,沛公提三尺[1]剑斩白蛇于茫荡,以大德立帝业于咸阳,传两汉开四百余年基业,故前曾立著尧典一篇昭垂祖训,汉书两部具载宗功于祁阳刘氏总祠,昭示我刘氏族姓,既居于炎黄子孙之林,却又有出类拔萃之功,业绩辉煌。

祁阳刘姓一支的先祖应三公,公讳应行三郎,元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戊寅五月十一日午时生于江西南昌之梓溪里。明洪武八年(1376年)奉诏携男德成公徒迁祁西罗口町匍居。七世祖廷辉公出仕邑驾北平有功,圣恩赐坊祁城北门为罗口门,德昭功著,誉享衡湘。

到我这个“大”字辈,已是祁阳刘姓这一支家族的第二十一代了。从族谱中还了解到:十七世高祖父刘纠堂,号箕畴行满,在清朝曾被授州司马加三级诰授奉政大夫,又由长男厚铮以总镇请一品,诰封荣禄大夫,官印天锡。十八世曾祖父刘厚铣为刘纠堂次子,号丽川行十五,例授同知,官印芳晖。自十七世至廿六世,家族辈分按“堂厚家声大,诗书绍桂香”为序。

祖父刘家湘,字扬清,号恒丰,例授从九品,当地著名中医。

父亲刘韶声,字维琪,号木生,学名飞鸿,广西大学毕业。

母亲曾冰清,1918年(民国七年)农历(戊午年)三月十一日申时生,乡村医生,2012年逝世,享年95岁。

大伯父金声,号集成,清光绪卅三年丁末三月廿八日亥时生,15岁殁。

二伯父有声,字维焕,1964年去世。

我们家住的是一个大宅院,大概有二十几户,都是刘氏的家族成员。我爷爷和爷爷的三个兄弟、我们家、伯父家都住在那里。老一辈中女的都嫁出去了。

罗口町属罗口町镇,南北走向,岔垄最多,呈不规则状向四周延伸,北至崩塘冲,南至黄坡桥,西至元珠山,东至峦塘园,是县西部最大垄。町内地势起伏变化不大,自然条件较好,农产以水稻为主。一般年景都风调雨顺,旱涝保收。

1995年,罗口町镇和三口湾、紫云桥三个乡镇合并为现今的太和堂镇。

爷爷

爷爷刘家湘是位中医,最擅长的是治妇科病。他长期靠医病谋生,赚了钱就买地,自己不能种,就出租给人家。租地种的都是较贫困的族中晚辈,田地长期包给了他们,每年交点儿租子就行,多点儿、少点儿,爷爷都不计较。

我能记得的,就是外面来找爷爷看病的人很多,经常有用轿子从很远的地方抬过来的病人。解放后我听说,还有从长沙、昆明来看病的,说明爷爷的名声传得很远。有些人来的时候病得很重,经爷爷治疗后就好了。爷爷看病收费不多,有钱就给一点儿,没钱也就算了。有些从远处来看病的人没住处,就住在爷爷家里。

爷爷很喜欢我。我小时候淘气,拔他的胡子,有时把他的胡须编成辫子,他也不生气。爷爷一有好吃的,就把我叫到他屋里去。爷爷家中只有爷爷、奶奶两个人。奶奶是续弦的。我的亲奶奶、就是我父亲的生母去世很早,我没见过。这个后奶奶对我挺好,记得她做的菜特别好吃,我小时候经常到爷爷家去吃饭,对他们的感情很深。

大概是1965年的一天,我突然接到父亲发来的电报,说爷爷去世了。因离家太远无法回去奔丧,我心中很难过。但那次爷爷却没有死,据说是在入棺的时候,爷爷突然动了一下,不知道什么原因,奇迹般地又醒过来了,于是大家赶快扶他起来,结果他又活了两年多。

爷爷死而复生后的两年多,双眼几近失明,有时大小便失禁,完全靠我母亲和弟弟照顾,几乎每天都要给他洗呀、擦呀。有时弟弟出工,就由母亲一个人干。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在爷爷卧床两年多的日日夜夜中,作为儿媳妇———我的母亲天天要为大小便失禁的公公擦身,换洗弄脏的被褥和衣服,实在难能可贵。

爷爷一辈子为人忠厚,性格随和,一生行医,救死扶伤,深受群众的厚爱和尊崇。在爷爷死而复生的这段时期,还是有很多人前来看病,他凭自己的记忆指导母亲处方施治。爷爷把他一生购买、抄录所积累的所有医书、药方和资料,都给了我母亲,还悉心教她如何诊治疑难病症,并传授给她一些特效秘方。母亲传承了爷爷的医术和秘方,后来也成为当地有名的乡村妇科医师。

1967年爷爷与世长辞,享年86岁。

母亲

母亲曾冰清,出身富裕家庭,小时没缠过脚。她性格温柔而又倔强,念过书,受过良好的教育,记忆力很好,毛笔字写得不错,还能写点儿诗,后来当了乡村医师,开药方,为百姓治病,为不能生孩子的妇女造福。

旧社会重男轻女,认为女孩儿长大了要嫁人,书念多了没有用。母亲坚持要念书,认为没有文化不行,最终读到初中毕业。17岁嫁到刘家,由于家道殷实,有好几亩[2]田地陪嫁,在当地算是很体面的。

母亲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一心相夫教子。解放后曾不止一次对我说,她一辈子有三大心愿:一是送我父亲念书;二是要修建一栋房子;三是要儿孙都读上大学。爷爷分家后我父亲只有7亩5分[3]地,因他在外读书,没有劳力,就租给人家耕种,每年收点儿地租,虽不算富裕,却衣食无忧,但要念高中、读大学就困难了。母亲执意要供我父亲念完大学,这算是她最大的一个心愿,于是她省吃俭用,攒下钱供父亲读书。

母亲多次去找我舅外公,跟他说,一定要送丈夫去读书,请他给找一个好学校。舅外公是我外婆的亲哥哥,叫雷声溢,号云浦,祁阳小坪西子村(今属祁东县)人,自幼聪慧,学习勤勉。1922年秋,他借其长兄中学毕业文凭考入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4年毕业。朝阳大学资送学生赴日本留学,在甄别考试中,名列第一。赴日前先回家探亲,其时北伐军已打到湖北,局势已变,他认为北洋时代的公费留学或不可靠,遂逗留在家。1927年4月,经友人舒大祯介绍,赴汉口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政治部文书股长。三个月后,国民党清党,政治部解散,他回到衡阳,受衡阳船山中学聘任国文教员。11月,同乡高炳垓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商民部长,邀他任秘书。在此期间,他目睹官场尔虞我诈,钩心斗角,认为不可久居,决心献身教育事业。1928年秋,仍应船山中学聘请,兼任衡阳第五中学及成章中学教员,后出任衡阳船山中学校长。

因拗不过母亲的反复求情,舅外公就把我父亲介绍到船山中学念书。但学费很贵,交不起。外婆看到这个情况,就又拨给我母亲13亩8分地,这些地算是刘家的,母亲就用每年收的地租供父亲读书,直到父亲从广西大学毕业。

母亲结婚后共生育七个孩子,我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不幸很小就夭折了。再下面有一个弟弟,名叫刘大旭,退休后在家照顾母亲,还有三个妹妹,即刘丽华、刘丽君、刘丽满(后改名刘湘华)。

母亲第二大心愿就是要建一栋两层楼的房子。她虽然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但不娇气。为供我父亲读书,又要攒钱建房子,所以持家用度非常节俭,吃饭时掉一粒米也要拣起来,衣服破了就打补丁。记得家里晚上这一餐常常喝稀饭、吃地瓜,就是为了省钱。

不过我是例外,她总是单独做点儿好的给我吃。

外婆知道我母亲要建房子,雪中送炭,又送给她许多建房和打家具用的木料。那时父亲在广西大学读书,母亲一个人在家操劳,忙里忙外,千辛万苦,终于把一栋两排两层楼的大房子建了起来,在刘氏大宅院中首屈一指,令人羡慕。但建后刚三年多当地就解放了,房子分给了贫下中农,母亲曾惋惜地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母亲的第三大心愿就是要送儿孙读大学。我是她的长子,当然就成了他的第一个目标和最大的精神寄托。母亲对我疼爱有加,但从不放松对我的教育,三岁多就开始教我背“三字经”“百家姓”,逐段给我讲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含义。稍大一点还给我讲述“岳母刺字”“悬梁刺股”“孔融让梨”“孟母择邻,断杼教子”等典故。再大一点又教我背诵“床前明月光……”“锄禾日当午……”“春眠不觉晓……”等唐宋诗词。她常常教我要“尊敬长辈,尊敬老师,爱护同学,为人诚实,不说假话,勤奋努力,好好学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讲仁义,重名节”等儒家伦理道德。每当有长辈、客人来家时,她就要我在他们面前背诵一段,大人们对我的夸奖,自然使她十分高兴。

母亲笃信佛教,记得小时候常常带我去寺庙,烧香拜佛,十分虔诚。常常给我灌输要“与人为善,慈悲为怀”“人生有轮回,今生做好事,来生变好人”及“温、良、恭、俭、让”之类的思想。现在回想起来,这些简单而朴素的东西,对我的成长还是起了一些潜移默化的作用。

母亲70岁以后,又多了一个心愿:死后一定要“土葬”,不要火化。她自己在刘氏祖坟的山坡上,早就买好了一块不大的地方,并将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的5万多元钱存入银行。她多次给我打招呼,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得清白在人间”,说她百年之时,不要铺张浪费,一切从简,只花她自己存下的钱就足够了,这样她在九泉之下才能安心。

母亲她老人家这一辈子享过福,也吃过苦。几经变迁,解放时家中六口人,土地17亩半,土改中全家只母亲一人被划为地主,挨过批判,受过管制,但当地父老乡亲对她是比较温和的,当地政府和领导,对她也是关心和照顾的。1950年,我在祁阳读书时患病,乡政府一位洪乡长特批,准许母亲去学校护理我,并表示“如果我去信有事你就回来,不写信你就在校住着,不要回来了”。在“**********”极“左”思潮泛滥的那段最困难时期,乡政府还特许她给老百姓治病,开一个药方可以收取2角钱,后来加到5角、1元、5元、10元不等,也允许她按爷爷的秘方自制一些特效药卖给病人。

同类推荐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 清官贪官各行其道

    清官贪官各行其道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论古人;论古贵有新见地,岂可人云己亦云。时移世易千百载,古人早已化灰尘;书生论古君莫笑,不为古人为今人。不为古人空着急,愿劝今人学聪明;古今万事同一理,从来鉴古可知今。欲得古人为师友,欲从史实学教训;今人今人听我语,听我饶舌论古人。
  • 绿之梦“全国十大绿化标兵”张万钧写真

    绿之梦“全国十大绿化标兵”张万钧写真

    本书记录了绿化英雄张万钧的真实事迹,共有7章,其中包括:“千里始于足下”、“春花秋实”等。
  •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这一届奥运会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可是不管是外地的游客,还是外国的游客,更感兴趣的是“老北京”,在这座建城长达3000年,建都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古都,人们着迷的自然是它的历史。在这个时候,我来到了北京,寻访侯仁之。我的住处在天坛公园附近,介于北京市崇文区和宣武区(现两区已分别划入东城区与西城区)之间,这里是北京宣南文化的重要遗址。因此,到这里寻找“老北京”的游客更多一些。
  • 德川家光第一部:守正出奇

    德川家光第一部:守正出奇

    他是精明的政治家,奠定了日本百年兴盛之根基;他是冷静的军事家,幕府最激烈的农民暴乱由他一手平定;他是无敌的海上霸主,即便是雄霸一时的葡军海舰也闻风丧胆;他的功业震撼了日本百年,是一代代精英竞相效仿的王者典范。
热门推荐
  • 守护快穿女配

    守护快穿女配

    身为女配的林遑遑被强制绑定了系统,进入千千万万的界面,替女配逆天改命。曾辜负女配们的狗男人,居然跟她说自己对原主是真情实意。林遑遑不听他们狡辩,挨个暴虐一番。“知道自己哪错了吗?”“哪都错了。”狗男人们跪地求饶。
  • 武功辉煌

    武功辉煌

    在未来的世界,人类进化成了超人,并且过度依赖科技的力量。称王的是科学主宰者,手下有无数强大的机器人和杀手。无名氏是一个没有家人的孤儿,他因为痛恨科学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了全国通告的通缉犯,常年住在地洞里面,他和地鼠军师和十只蚂蚁士兵一起到了蓬莱仙岛,拜师学艺。在蓬莱仙岛带了不知道多长时间之后,终于学成归来,拯救了整个世界。
  • 史上最怂掌门儿

    史上最怂掌门儿

    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正一派的掌门,可却人丁凋落。宗门只有小师妹和太上长老,还有一只旺财。幸天不亡他,资质逆天。且看他光收废材弟子,搅动异界风云???
  • 三〇一室无一人Vol.02(轻小说系列)

    三〇一室无一人Vol.02(轻小说系列)

    司思仪,十六岁,高中一年级生,一个满脑子骚操作的功利主义青年,现阶段目标是在学生会招新中谋得一官半职,为将来升学的履历增光添彩——却即将发现自己拿错了剧本。面试的会室居然全员迟到,给自己放了个大大的鸽子。会长迟到,是因为追查外联员有没有摸鱼。副会长缺席,是因为帮会长整理证据。……喂等等、等等!凭什么我也要跟着他们一起缺席啊!审理案件,有学长疑似夜不归宿,上网酗酒?学生会为什么要审理案件,案件又有啥可“疑似”的……这都是什么玩意儿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丝未染鬓未霜

    青丝未染鬓未霜

    她看着他跌跌撞撞追着自己,狼狈不堪的模样,却让她生生惦念了一辈子……那日宫残楼毁,玉柱尽碎,他却用命换了她一隅安然。当她双足临空,手中将一纸信笺攥得紧紧,泪光闪烁,妆脂尽残,颦笑便成了一瞬……行人说,那天红霞晕染青空,如桃花般殷红,似有落星划过天穹。公子啊……待你良久,可知妾心乎?
  • 骗了我的世界

    骗了我的世界

    她最爱的花是薰衣草。她告诉他,薰衣草的花语是等待爱情。他便送了她漫无边际的薰衣草花海,芬芳的花香,娇嫩的花瓣一如女孩纯真梦幻的心情。他说,等着他。她等了,固执而倔强地等着。却只等来了花儿凋零,泪水如泉······
  • 绝世盛宠:青梅哪里逃

    绝世盛宠:青梅哪里逃

    “容哥哥,你~你~怎么~怎么可以亲我。”冉如晴呆萌着脑袋问眼前的容凌寒。“冉冉,你吃我嘴里的巧克力时,不是说容哥哥的嘴唇很好吃吗?今天没有巧克力,只能让你吃容哥哥的嘴唇了。”容凌寒一脸无害的回答。“容哥哥最好了,那我还要吃~~”小冉冉的话还没说完,唇就再次被堵上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