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54200000042

第42章 六院十所时期(1964—1966)(1)

来到十所

十所是1961年11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批准成立的,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搞水上飞机,属国防部第七研究院。1963年12月14日,总参和国防科委决定将七院十所划归六院建制,番号为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十研究所,即大型飞机研究所。十所成立之初,六院决定将一所的大型飞机设计室并入十所建制。1968年1月,该所随六院划归国防科委,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3所。

603所原科技委副主任、副总设计师高忠社回忆:

“60年代初聂帅主持科研工作,明确提出设计、生产、使用三结合;以歼击机为主,兼顾轰炸机及其他飞机等一系列战略方针。徐舜寿与当时的一所所长刘鸿志积极贯彻,在一所成立‘大型飞机设计室(代号22室)’。组织思想好,业务能力强的各个专业骨干,包括直升机专业配套成龙。并由室领导在200多名毕业培训的大学生中挑选最优秀的学生组成工作队,全部下放到172厂轰6飞机试制现场,部分去122厂参加直升机试制。徐舜寿语重心长地对下厂的同志说:‘你们的任务是参加生产实践把飞机试制出来,所以不管分配什么工作,哪怕扫地也要干。但目的是通过生产实践之路培养大型飞机的设计队伍。’来172厂的轰6工作队后来合并到十所,成为十所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1964年5月,六院召开米格-21、伊尔-28飞机改进改型方案会议。向十所下达的任务是:第一步,在伊尔-28上装涡轮后风扇发动机,以降低油耗;第二步,换装两台发动机,尺寸扩大些。

伊尔-28飞机是苏联第一代轻型双发喷气轰炸机。1947年首次试飞,1950年装备部队。1954年我国从苏联购买200架这种飞机及全部图纸。1963年开始仿制,1966年仿制的第一架飞机上天试飞,1967年转入批生产,后定名轰5飞机。

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调徐舜寿到十所担任副所长兼总设计师。当时的十所,刚从七院划归六院,原先确定的所长没有到任,党委书记、所长都是副职。

这次搬家与过去不同,不仅全家同时迁移,而且宋蜀碧与徐舜寿调到了同一个单位。宋蜀碧在回忆录中记下了自己的印象与感受:

“1964年夏天,我们全家迁往陕西,新的研究所在西安远郊相距140里的阎良镇。我们住在一个小院里,前后两排像兵营似的平房,当中是一片小树林。院墙外面的一条小路,两旁全是花椒树,满树成熟的花椒,散发出浓浓的花椒味,感到格外亲切。走在这条小路上,我常会想起故乡。

这是1949年以后我们第五次搬家。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我跟舜寿一起调到一个新的单位,也是几年来又有了一个可以朝夕相处的家。这里气候比较暖和,不像沈阳那样寒冷。树木生长茂盛,住房门外两旁各有一丛玫瑰,满树鲜花盛开。在南方从未见过这样高大茂盛的玫瑰花树,这也是西北地区所独有的。

汶和小三儿都喜欢这个地方,他们找了一根很长的竹竿,在竹竿顶上粘了用面粉泡好的面筋,用来粘树上的知了。

晚上,我们有时带上小凳子,和孩子们一起去旁边第八研究所操场看露天电影。等待开映的时候,舜寿便教他们认天上的星星,哪儿是大熊星、小熊星,哪儿是昂星团、猎户星座。这些都是我十分熟悉的。记得我在学校的时候,舜寿去看我,有时也在湛蓝的星空下,教我认这些星座,还给了我一本关于星座的书,是抗战时期印制的,纸张特别次,但是印刷十分精美。每每回忆起和他坐在华西坝钟楼下面荷花池旁边的草地上,抬头眺望繁星闪烁的天空,指点猎户星座的腰带,和腰带上佩戴的小刀。此情此景,让我终身难忘,感到无限温暖。那时候,生活是多么美好!

一天中午,小三儿放学回来,刚好舜寿下班回家,看见他衣服口袋里有什么东西在动,便叫住他:

‘三儿,你衣服口袋里装着什么呀?’

‘豆豆虫’,小三儿伸手从口袋里拿出一条两寸来长的,粗壮的绿色毛毛虫来。

舜寿看见他手上弯来弯去的蠕动着的毛毛虫,吃了一惊。

‘哎呀,怎么把这么大的毛毛虫放在衣服口袋里?快扔掉吧!’

‘不,这种豆豆虫是会变蝴蝶的!’

午饭后,小三儿去上学时还不放心这条会变成蝴蝶的毛毛虫,用脸盆扣着,怕把它闷死了,留一条缝,又怕它爬出去。但这条毛毛虫到了儿也没变出一只美丽的蝴蝶来。倒是他们放在纱窗上的知了牛,却渐渐地颜色变深了,变成了一只深棕色的知了。

阎良这地方比较偏僻,也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一个星期日的上午,舜寿和我带着两个孩子,一起骑自行车去附近的富平县,到乡下转转。这时我已学会骑车,还买了一辆女车。我们出门不远,看见所里保管文件的、姓徐的保密员,正拎着一个公文包往火车站走,舜寿来到他身边,就下了车,将他手中的公文包拿过来,夹在自行车后面,又骑上车往前走去。到了火车站,等保密员跟上来,舜寿将公文包交还给他,我们又骑上自行车往富平县去了。多年以后,我曾读到许多设计员写的怀念舜寿的文章,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谈到他平易近人、待人亲切的作风。于是我常常想起他从保密员手上拿过公文包的往事。这只不过是一桩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却鲜明地说明了舜寿的为人。

这是一个大型飞机研究所,舜寿任副所长兼总设计师。他曾几次提出希望只做技术工作,不担任领导干部。到十所后也曾打过书面报告,建议由高鹏副所长担任所长或代所长,但政委未同意上报。

这里大部分人员是部队转业的,仍然穿着军装,也仍然保留着‘晚点名’的习惯。那就是说不管有事无事,每天晚饭后仍然回到办公室去,要到九点钟才各自回家。这一切都与沈阳的工厂全然不同。但是,也许是房后的那片小树林,也许是生活的寂寥,使我想到了南昌的三家店。

一天,我问舜寿,为什么不去设计员的住处走走呢?像从前在南昌,和那些设计员像朋友似的,相处得多好啊!他叹了一口气:“你以为我愿意这样?我何尝不想和他们在一起啊!”

我感觉到他心中的苦涩。长久以来,人们相处,小心翼翼,担心会生出一些闲话。于是我也不再说什么了。”

1964年,我国对于发展大型飞机的战略思路并不清晰。虽然组建了大飞机设计研究所,但配备的技术人员少、技术水平不高,除一些小任务外,没有明确的长期型号研制任务,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连设计所定址和所的建制、归属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

徐舜寿进所以后,最关心的是定任务、培养人才队伍,搜集、积累资料;他想的是如何把分散在沈阳、青岛、哈尔滨、阎良四地的人员尽快集中起来,创建一个基地。

他认为,十所的主要矛盾是“定点、定任务,其中,又以定任务为中心”,并多次在六院的会议上陈述这种观点。

在****期间,他在交代材料中写道:

“1964年我调到十所,当时十所也有一种提法,认为十所的主要问题是‘两定’,就是定点、定任务。有人说一个所成立了三四年,连个固定地点都没有,正式任务也没有,不好开展工作。对于这种说法我也有同感,并且还提过一个‘积极准备、耐心等待’的口号。”

(《****残稿》1967年检查提纲)

对于十所应该如何发展,徐舜寿考虑,要根据人员和条件,稳步前进。

“我对十所的看法是:人少,技术上缺少经验,所以第一个型号以测绘或改进旧机种为好。第二个型号要进一步,但如果立即设计超音速轰炸机则出飞机的时间会很长,所以中间最好还有一个改型的任务。总的说来,我是主张稳步前进的。”

(《****残稿》交代材料)

轰5飞机改型设计

来到十所后,徐舜寿立即组织领导伊尔-28飞机换装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改进设计。这项任务是606所将РД-9Б涡喷发动机取消加力燃烧室,加上后风扇改为涡扇发动机(6lF),来替换伊尔-28飞机上原来的ВК-1А发动机。

1964年10月25日,在六院组织的米格-21、伊尔-28飞机改进改型方案预备会上,就伊尔-28飞机怎么改,曾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大改方案;还有一种是小改方案。出席论证会的有六院院长唐延杰、副院长曹丹辉,606所副所长吴大观及哈军工教授马明德等。徐舜寿按照六院提出的改进要快的要求,提出了只改发动机短舱前段的方案。经过讨论,会议同意,采用徐舜寿提出的只改发动机短舱的小改方案,认为,这样改,工作量小,成功率高,研制周期短。

会后,徐舜寿便组织和领导伊尔-28飞机的改进设计。但在改进设计当中,发现了发动机与飞机配合不好的问题。后来,设计人员经过分析后提出,如改用仿苏联的米格-19飞机用的РД-9Б发动机,可以比61F发动机能更多地增加伊尔-28飞机的低空航程。1965年初,徐舜寿向六院反映了这个意见。

上级领导批评刚调来十所工作不久的徐舜寿,使他情绪上受到了一些影响。

“1964年,院长把我调来十所,负责用二所设计的61F风扇发动机来改进轰5飞机的设计工作。当时,我也是很兴奋的,因为院里很重视这一任务,要求要快,我认为这个任务能出成果,对十所和院的成长都有利。但当我发现发动机和飞机配合不好,而二所又不同意改发动机时,这个任务就放慢了。后来,在我向院长反映了一室一些同志用苏联发动机来改进轰5时,院长批评了我‘动摇了,’‘总是和院的看法不一致,’我又产生了消极情绪。

对于十所,我提出过‘积极准备、耐心等待’的意见,意思是等上级定任务、定点、等搬家,实际是消极等待。这种消极情绪在1965年初开始一直到10月四清前统治着自己,严重地影响了十所的建设。”

(《****残稿》交代材料)

最终,由于6lF发动机性能与飞机不匹配,导致伊尔-28飞机改装后未能试飞。

徐舜寿经常去装备伊尔-28飞机的部队了解情况,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伊尔-28飞机只适合苏联本国气候,座舱没有空调设备。

当时,由于台海局势和对台斗争的需要,空军部队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飞行员要坐在机舱内执行战备值班任务。座舱内温度可高达50多度,没有空调设备,地勤人员只能爬上舷梯,为飞行员支伞遮阳,以减少一点酷暑高温带来的困难。部队对伊尔-28飞机的座舱温度反映很大。在与南京空八师举行座谈时,有的飞行员说:“夏天南京的气温有时高达37~38℃,飞机在500米高度座舱温度却高达50~60℃。飞机降落后,飞行员都走不出座舱,需要让人扶出来。”听到这样的反映,徐舜寿的心情非常沉重。

他积极向上反映意见,决心进行座舱降温设计,为部队解决好实际问题。为此,六院于1965年2月向十所下达了“伊尔-28飞机座舱温度调节系统改进设计”的任务。1965年6月,经三机部批准,徐舜寿组织环控研究室主任杨继盛等设计人员研究制定改进方案,将原来的空调系统改为有散热器和涡轮冷却的空调系统。经过多次地面试验和空八师的四次试飞,终于达到预期效果。试飞结果:

“新空调系统夏季低空能降温,高空能加温,座舱压力调节也很好。不仅改善了空勤人员的工作条件,而且有助于消除低空瞄准时瞄准具上的水气,新系统是成功的。”

这套系统后来被推广应用到国产轰5飞机上。

关注飞机疲劳问题

徐舜寿凭借他敏锐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很早就意识到飞机的疲劳问题至关重要。宋蜀碧回忆:

“还是在沈阳的时候,有一次,舜寿拿给我一篇英文的资料,让我帮忙给翻译出来。他对我说,这一篇资料很有意思,你看看。我看了说,这里面讲的全是技术问题,我不懂技术,翻译不了。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他很早就在考虑疲劳问题了。

在来到十所,开始领导大型飞机科研时,大型飞机的疲劳和寿命成为徐舜寿关注的重点问题,他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1965年,他在疗养期间翻译了苏联出版的《飞机寿命》一书。在“****”初期,在已经遭到批斗的逆境中,他还组织十所强度室技术人员广泛收集资料,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编辑出版了《疲劳译文集》,首次向国内系统地介绍飞机结构的疲劳问题以及“安全寿命”设计准则。

轰6空中试车台任务

航空发动机的研制,需要一个关键的试验设备——发动机高空试车台。其功用在于测试发动机在高空环境下的性能。

由于研制高空试车台地面试验设备的投资大、周期长,建设复杂,国内当时还不具备条件。为此,六院领导提出,在轰6飞机下面挂一个发动机吊舱,带着发动机在高空进行试验。

在征求徐舜寿意见时,他认为这个想法非常好,国外有类似的做法,按照当时中国的国情,也是完全能够实现的。而且十所有参加轰6飞机仿制工作的经验,能够完成这一任务。1965年7月,上级给十所下达了研制空中发动机高空试车台的任务。徐舜寿再次受命,领导十所的技术人员开始研制发动机空中试车台。

同类推荐
  •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先达老先生的自述,追忆了八十几年的人生历程,记载了儿时的欢乐和懵懂,成年后的人生高潮和低谷,老年时对师长、朋友的怀念和感恩,同时书中还体现了一位老人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敏锐目光和真知灼见,体现了他关心国事民生的胸怀。在文中,作者有时轻轻带过,有时浓墨重彩,对人生中的光彩和落魄都勇于直面,能够比较真实地坦诚地还原个人历史,陈老的叙述能够让年轻一代的读者尽可能地捕捉整个时代的印象,其人格魅力也有积极影响。
  •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未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洋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洋大人”在民国》

    《“洋大人”在民国》

    从1840年到1949年这100多年的时间里,成千上万的外国人涌人中国:有的是受政府委派,有的来自民间组织,有的是来商业淘金,有的是来劫掠财富。无论哪一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获取利益——或者是个人利益,或者是国家利益。而中国,作为延聘方,有时左右逢源,有时腹背受敌,在尔虞我诈中艰难前行。来华的洋人渗透各行各业,不计其数,这本由白海军所著的《“洋大人”在民国》仅以对中国有重大影响的少数几个洋人为例,讲述他们的“中国故事”。
  • 商纣王帝辛传(中国古代帝王传记丛书)

    商纣王帝辛传(中国古代帝王传记丛书)

    帝辛,后世称商纣王(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是商朝最后的一个君主,也是商朝的亡国之君,被看做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帝辛其实也有过人之处,在本书中作者较全面、客观地记叙了他的一生,值得一读。
  •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为人物传记,记述了文天祥用生命诠释“正气”的光辉人生。他对理想人格的孜孜追求,对匡扶国家社稷的崇高责任感,在任何艰危情况下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铁骨浩气,以及记录心路历程的泣血诗篇,已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文天祥是宋末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家喻户晓的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他的铁骨正气与其《正气歌》早已经深入人心。《长歌正气:文天祥传》将文天祥四十八年的生命历程辅以传主相应的诗歌文论,夹叙夹议,叙述了传主光辉的一生,特别是抗元苦战,被俘囚禁直至英勇就义的感天地泣鬼神的事迹。
热门推荐
  • 鸿蒙云水

    鸿蒙云水

    一个男孩因为先天原因不能自由修炼,在立龙州起步,走上宗师之路
  • Uncle Remus

    Uncle Rem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创神传之太古纪元

    创神传之太古纪元

    神界危机?摇身一变兵工厂,派遣各路神将下界造神。一个名为洪荒的大陆,一个名为太古的时代。体灵玄纳融,藏皇帝无双!农家小子得到了神的眷顾,又能活出怎样的精彩?
  • 只怪妖兽太美貌

    只怪妖兽太美貌

    他绝色妖冶,却是一只无心的男狐狸。她清纯可爱,却是正道废材小姐。——什么?你的内丹?没有见过?什么?你和我永远绑定?我怎么不知道。被家族驱逐,混迹妖兽山脉修炼,开启开挂模式,驭兽归来,出征鬼帝,大战魔族。上辈子没有拯救一个世界也运气爆表!一念成仙,雷劫度化。——纵你成仙,也逃不过我这一剑。
  • 子默灵言

    子默灵言

    20年前,为了生存她被抛弃废旧工厂,3年前,最好的朋友说爱上她的男朋友,还说他本来就是她的,2年前,为了所谓的姐妹亲情差点丧命妖婆之手,男朋友的背叛,亲人的离世,她毁了她的所有,夺走了她的一切,她现在一无所有,为什么还不放过她?为什么还要杀她…………直到后来才明白,繁华落尽三千尺,独欠人间一点情……
  • 玩具供应商

    玩具供应商

    三流导演魂穿平行世界,绑定文娱兑换系统,还继承了一家即将倒闭的玩具厂。为了拯救工厂,林幕拍了一部特摄片卖玩具,没想到竟然卖疯了!从此,林幕一发不可收拾,接连拍摄「奥特曼」「假面骑士」「四驱兄弟」「数码宝贝」「游戏王」「机动战士高达」等经典剧集,开启了玩具新时代。
  • 重生之必然幸福

    重生之必然幸福

    给新书《重生之八零攻略》求个支持。这是由一株人参引发的血案!重生七八年,没有空间,没有钱,唯一挖到的一株野山参也被某个满脸正气的人要求见面分一半。林微脖子一梗,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谁知某人给了钱,要了命,管了她的后半生……
  • 现代善仁

    现代善仁

    代善仁,一个普通的农民大学生。始终认为在末法时代地球天地灵气日益枯竭的今天还是有办法修炼的。他发现了这个秘密,潜心坚持修炼,并入世职场历练心性。带领亲友,努力修炼,对抗邪恶,保卫世界和平,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本人多年潜水起点,并长期看盗版。只是在近年才开始打赏优秀作品。觉得自己亏欠作家和起点网站。早就想写部小说,但是怕文笔不佳。但是还是决定写一部自己的小说吧,读者请忽略文笔,只看情结内容吧。请读者支持起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八零甜妻萌宝宝

    八零甜妻萌宝宝

    随珠的抽奖系统老牛了,不仅送她海岛度假全装备,还送她回了到了过去,成了锦鲤属性娃子娘!!!身处小渔村,磨刀霍霍向……海洋!系统带她发家致富;系统带她逆袭人生;系统带她……儿砸喂!找你爹就算了,咱娘俩相依为命挺好的!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