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54000000046

第46章 中国近代航空人物名录(5)

1914年初,林福元作为飞行员参加康有为保皇党的维新军航空队(对外称新世界飞船公司)回国。同年9月,林福元驾驶寇蒂斯飞机一架,由美国经日本到达香港,被港英政府扣留,被迫滞留香港。

1917年9月,孙中山到达广州,就任军政府大元帅,林福元即脱离保皇党,受任为广东航空队副队长,追随孙中山革命。

1918年,林福元与广东航空队队长谭根共同统率张惠长等飞行员和飞机两架,开赴广东南部战场,协同陆军与北洋军阀作战。

1920年8月,孙中山命令援闽粤军回师广东,驱逐盘踞广东的莫荣新等桂系军阀,林福元出任讨莫联军总司令部航空主任。

1927年6月,孙中山创立的军事飞机学校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航空学校,通称广东航空学校,并于1928年3月恢复招生,林福元被任命为该校机务处长。

1928年11月,南京中央政府扩建空军,把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航空处扩充为航空署,又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开设航空班,林福元在1929年6月被聘为该班机械组长,负责飞机维修业务。

1929年8月,林福元被提升为航空署机务处长。同年9月20日,中华航空协进会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林福元与蒋中正、张惠长等同时被选为执行委员。

1930年,航空署决定在南京明故宫设立第一飞机修理厂,林福元被任命为第一任厂长。

1931年7月,林福元卸去第一飞机修理厂厂长职务,返回广州,就任广东航空学校教育长,培育航空人才。

1932年7月,林福元被提升为广东空军参谋长。他协助空军司令黄光锐提高广东空军的素质和战斗力。从1932年至1935年,广东空军发展到有作战飞机6个中队,一所航空学校,两间飞机制造厂,成为中国一支实力强大的空军。在抗日战争中,广东的空军发挥了它的战斗力,沉重打击了侵华日本空军。

1935年中,林福元调任广州东山飞机制造厂厂长,领导该厂继续生产“羊城”型轻轰炸机。先后共制成“羊城”型轻轰炸机9架。

1936年7月,广东空军统归中央,林福元调任中央航委会第九处处长,任期仅一年,即在中央空军中创办了空中摄影业务。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8 月,林福元调任广东韶关飞机制造厂厂长,除继续批量生产“复兴”型飞机外,还装配厂波音281(即波音26出口型)、****Ⅱ等型号战斗机。1938年春,该厂奉令迁往云南,林福元亲自部署迁厂工作。同年,林福元陪同空军募款委员会成员赴美洲发动华侨捐款购买飞机。1939年归国后,留住香港研究航空技术,同时为抗日航空人员提供可能的后勤服务。

1941年12月7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同年12 月25日,日军占领香港。林福元偷越日军封锁线,到达云南昆明。他接受援华美军的聘任,在滇缅路为盟国办理军用物资运输工作。

1944年,林福元改任中央航空公司高级顾问。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林福元复员回广州,在交通部广州办事处主管签发通行证业务。

1949年,林福元移居香港。1962年,因高血压在香港病逝。享年72岁。

林同骅

林同骅(1911—2007),原籍福清市东瀚镇东瀚村,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郊外的狮子山。是中国著名航空及工程力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林同骅早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即唐山交通大学),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攻飞机制造。1937年回国在清华大学从事研教,抗战时期随清华大学先迁南京,后迁成都。1937回国后参与设计中国第一架“中运”1号(C1010)运输机,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抗战胜利后,林同骅赴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是该校第一位华裔教授,曾荣获美国国家工程院工程师最高奖,曾担任美国航天航空部高级工程师、顾问,美国空军科学研究署金属疲劳研究主持人。1988年荣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冯·卡门奖”(该奖每年在全世界仅选一位)。1990年因其创立微观塑性力学及微观疲劳裂缝萌芽理论,对非弹性结构分析的非凡贡献,先后被选为美国土木工程院院士(1990年)、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90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6年)。并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6月18日因心脏衰竭在美国洛杉矶去世,享年96岁。

林伟成

林伟成(1902—1947),广东博罗人。1920年底在美国的林伟成,弃医随杨仙逸在檀香山华侨集资创办的图强飞机公司下属飞行科学习飞行技术。学成回国后,于1923年在大元帅府航空局组建的中山航空队任第二飞机队长。1924年出任航空学校校长,是年11 月受命与******一起去苏联考察航空和洽商支持飞机事宜。1925年任航空局军事处处长并兼任总务处处长。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航空局缩编为航空处,任处长。1931年初,林伟成赴广西办航空,是年冬任广西民航局长。同年10月广西民航局改为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航空处,改任处长。

1934年4月,航空处另成立广西航空学校,林伟成兼副校长, 9 月任校长。1936年6月任国民革命军空军第二路军副指挥官,不久调任国民政府航委会参事。1937年5月19日受任中航副董事长兼第五任总经理。上任不久,爆发了“七七事变”,发生了“八一三”淞沪抗战,负责担负抗战期间的军用物资运输。1938年3月回航委会任训练处处长。1939年1月任航委会训练副监兼教育处处长。后任航委会参谋处处长,驻印度办事处处长。1943年任航委会参事。1945年6月28日晋升空军少将。1946年6月任空军总司令部咨议室首席咨议官。

1947年11月28日,林伟成由杭州空军学校乘吉普车去潜山打猎,因车祸去世。

林致平

林致平(1909—1993),江苏无锡人。1931 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193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航空工程博士学位。先后任国民政府国防部航空机械学校高级教官及高级班主任,四川大学航空系主任,航空研究院结构组长,台湾航空研究院院长,台湾中央研究院数学所所长,台湾中心大学校长,美国佛罗里达州州立理工大学数学教授。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3年2月22日去世,享年84岁。

凌云沛

凌云沛, 1920年5月出生,广州人。****党员。毕业于原中央大学。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原国防科委空气动力学专业组成员,国防某气动力研究所顾问,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1947年起在国内大学主讲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等课程,并结合科研课题指导研究生。受业学生一般已获正、副高级职称,其中有院士、大学校长、部级及将军衔科技高干。1966年前作为北京航空学院实验空气动力学科领队人;他通过兼职参与了国家实验空气动力学学科的建设规划、布局、协调及督导工作。1959—1965年他主持北京航空学院G3中型超声速风洞的研建工作并成功验收;其特点是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其若干重要性能竟能与当年风靡一时的引进串型高速风洞AT-1持平。G3技术线的发展工作获得部、会级奖数次。应变式气动力天平是实验空气动力学一项广泛应用的重要技术,他在国内首先进行了启蒙工作,起了先驱作用。他长期致力于实验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平凡的岗位上,以顽强的毅力,攻克多项研究课题,撰写了一定数量具有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的文章,其“混合与扩散同时进行的环形引射系统引射性能实验研究”, 1994年美国著名文摘杂志《工程索引月刊》(E.Dvol.32 No.1)摘录,第八届全国风洞试验会议(1989年,成都)大会优秀论文奖。该研究探讨了引射器“混合与扩散同时进行”新模式的可行性及适用范围;研究了该系统的引射性能;提出了引射系统高效率及小型化的有效途径;同时还研究了其他诸多因素对引射性能的影响。在该研究基础上设计建立高效率、小型化的引射系统,将有可能为引射器在航空、航天、军事、石油、化工、一般工业、水利等方面的应用带来可观效益。

刘国运

刘国运(1907—1967),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金兰乡人。1927年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又于中央航空学校、中央陆军大学毕业。历任汉口航空站站长、国民革命军空军第二路司令部参谋长、广西柳州航空总站参谋长、重庆空军参谋学校教务处副处长、重庆中央航委会参谋处长、空军第三司令部副司令、空军第四路少将司令官、空军(西安)中央航空第三路少将司令员、国民革命军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台湾空军中将参谋次长、“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中将顾问委员。

1949年,刘国运去往台湾,晋升至国民革命军空军二级上将。1967年7月12日去世,享年61岁。

刘敬宜

刘敬宜(1897—1973),又名刘序东,河南开封人。1917年,刘敬宜毕业于河南开封留学生预备学校,后考取“庚款”留学,就读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先后在底特律大陆汽车公司和寇克罕发动机厂任工程师。1924年回国后,应聘沈阳东北大学任教授,并参加了张学良领导的航空部工作,在设计布雷盖型飞机螺旋桨方面崭露头角。

1928年起,刘敬宜先后任河南省实业厅厅长、北洋政府农工部次长、中东铁路工务处处长等职。“九一八事变”后,拒受伪“满洲国交通大臣”的任命,只身躲避天津。1933年任国民政府的南京飞机制造厂厂长,制造第一架“爪哇”型飞机,还改装一种“新生活”型飞机。1935 年调往南昌,仍从事飞机制造。1939 年夏,在成都任国民政府航委会参事。1941 年11 月,调任中国空军驻美国代表团团长,兼任中国驻美大使馆航空事务参赞,负责处理有关《租借法》的援华工作,主要办理培训中国空军飞行人员和飞机、器材补给等联络事宜。1944年11月—1945年4月,代表中国分别参加了在芝加哥举行的国际民航组织第一次会议和在哈瓦那召开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成立大会。此后,经常参与国际民航组织在世界各地召开的地区性会议, 1946年还担任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国际民航组织临时理事会委员。

1947年5月,刘敬宜被任命为中航总经理后,改变了美方独揽机航组的局面,实行中方和外籍飞行人员同工同酬;强化飞行安全措施,实行飞行签派制度;培训各类技术人员;领导中航拓展国际运输业务,开辟了中美、中缅、中泰、中日、中菲、中印、中韩等多条国际航线,并发展飞往香港的航线。到1948 年底,公司的运量已跃居世界民航的第八位。特别是在香港启德机场兴建的飞机发动机、机身翻修厂,为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飞机维修厂。

1949年春,为应付国民党的政令,刘敬宜不得不将机航基地和业务重心转移到了香港,同时,指派赵际唐、王家骥、杨柳风等在上海组织中航保管委员会,并预留一密件,批示将公司留在上海的资产清点造册,妥善交给新政权。5月27日上海解放,公司收到接管的电报后,刘敬宜嘱秘书复电慰勉,并向解放军接收代表表示谢意。是年6月,港英当局背信弃义,决定征用中航在启德机场的飞机和发动机修理厂,国民党逼迫将中航在香港的基地迁往台湾。在刘敬宜处境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中央军委副主席******派吕明、查镇湖于8月下旬抵达香港,并通过香港《大公报》社长费彝民介绍,同刘敬宜会面,策动“两航”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

1949年11月9日刘敬宜和******一起,毅然率领在港的“两航”全体员工起义。12日,******、******分别致电刘敬宜和******及“两航”起义员工,“毅然脱离国民党反动残余,投入人民祖国怀抱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爱国举动”,并勉励“坚持爱国立场,努力进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航空事业而奋斗”。“两航”起义后,美国政府与国民党残余政权以及港英当局,非法阻扰并劫夺“两航”留港资产,为此,军委民航局1950年1月13日电令刘敬宜和******前往广州及香港,负责接收“两航”留港的一切财产。后刘敬宜因患病,长期在香港治疗。

1964年11 月,刘敬宜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因其子女均在澳大利亚工作, 1971年3月,遂同夫人刘伟英移居堪培拉。

1973年初,刘敬宜在堪培拉接******总理******邀请其回国观光的电报,甚为兴奋,并对行程作了初步安排。同年5月10日,突患脑溢血不治去世。******在唁电中高度评价其率领员工起义,是“对祖国对人民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刘先生的爱国反帝精神永垂不朽!”

同类推荐
  • 科技与发展

    科技与发展

    信息技术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就存在,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革。语言、文字是人类传达信息的初步方式,烽火台则是远距离传达信息的最简单手段,纸张和印刷术使信息流通范围大大扩展。自19世纪中期以后,人类学会利用电和电磁波,信息技术的变革开始大大加快。
  •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本书是一部反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纪实文学作品,是一部展示汉水流域历史渊源,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民俗风情,景观胜迹的富有资料性、可读性的文化著作,更是一部描写中国水利工程命运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的厚重、阔大的作品。
  •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在21世纪到来之际,科学家们预测了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新的突破点。从汽车工业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率先采用各科学领域发明的新技术,并使这些技术更加完美。
  • 迷惑君心:皇上只宠我一个

    迷惑君心:皇上只宠我一个

    本套丛书共分20册,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从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财商各个方面的要素,以及培养财商各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 能源春秋

    能源春秋

    我们是如何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中,一路走到了量子通讯与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是如何通过对火力、人力、畜力、风力、水力、电力以及核动力的一路驾驭完成对历史的书写的?大禹、管仲、亚里士多德、李冰、哥伦布、瓦特、诺贝尔、特斯拉、爱因斯坦等活跃于青史之中的人物,是如何谱写人类能源进化历程中的辉煌的?期待着你在某种轻阅读的体验中了解到的不仅是古往今来的能源故事,还有那些隐于故事背后的无数趣闻与知识。
热门推荐
  • 梁小美的咨询师

    梁小美的咨询师

    梁小美这一辈子虽然不愁吃喝,可她好像得了一种“嫉妒”的病,有一天,她许愿:想以过来人的身份警告一下从前的自己,老神仙施了法术,让她可以自由的穿到过去与从前的自己见面,可是有些经历,她能够改变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在爱情的岔路口相逢

    在爱情的岔路口相逢

    书已上市,出版名为《我们不是说好了吗》对颜明夕来说,这世间有一种相遇叫做自作孽,有一种折磨叫做在一起对沈一晨而言,这世间有一种相逢叫做幸运,有一种珍惜叫做在一起对姜杨而言,这世间有一种相遇叫做相知,有一种爱情叫做在一起。年华兜转,青春不再,岁月谱了一曲关于相遇和重逢的歌。歌里有你,也有我。
  • 年少轻谈爱

    年少轻谈爱

    烟火般的绚烂多姿,就算稍纵即逝,也不曾后悔,毕竟,我们欣赏了那般美丽,就像自己曾放纵过,尽管只能放在记忆里,独自享受。希望,通过它,可以看见以前的幸福,不同的人,难忘的事,组成的便是这有滋有味的故事。
  • 云熙传奇师兄乖乖下山

    云熙传奇师兄乖乖下山

    有一山,名望仙,传有仙人隐居……木子熙与师兄云南下山历练,救下落难女莫兮语,遇见小痞子赵天悯,一年历练完毕后,却发现魔界入侵人间的踪迹,自此,开启了自身神奇之旅……
  • 陆先生我们离婚吧

    陆先生我们离婚吧

    〔虐文〕前半生你对我爱搭不理;后半生你后悔都来!不!及!——“琛哥哥,我肚子疼,你能过来陪我吗?”“怎么回事?叫医生了吗?”“没有,我忘记了。”“这都能忘记,你忍一会,我马上来。”“好的,琛哥哥,你快点。”“嗯!”顾惜看着眼前的男人,眼前流露出不舍,“陆琛,你能不能不要去?今天不是我的生日吗,你不去行不行?”“顾惜,你够了!你怎么能这么恶毒?安安她是你的亲妹妹啊!我今天必须得去陪她,生日你一个人过吧。”顾惜苦笑了一声,说“你走吧。”既然对方压根不喜欢自己,为何又要多情,但自己总是在期盼着什么,期盼着他能够爱自己,哪怕只拿出对顾安安的爱的万分之一也行好。
  • 胭脂残泪 爱上你给的痛

    胭脂残泪 爱上你给的痛

    宿命,轮回。前世,抑或,今生。看到他的第一眼,她竟轻易沦陷,只是因为,他眼中那永世不灭的伤痛。却从未想过,她和前一生的自己,抢夺着同一个男人。记忆中的她,真实存在的她,有着不同的容貌,却有着太过相似的灵魂,相同的眼眸。仿佛沉淀了千年的伤痛,却依旧执着坚定。他要,如何选择……
  • 九重天帝姬

    九重天帝姬

    冥界。忘川河边,开着火红火红的一种花。那花名叫彼岸花彼岸花,又名曼珠沙华。“孟婆,我今天又看见那个姐姐了呢,那姐姐真的好美,她怎么一直在彼岸花丛里?”小女孩问着。“哎,缘,孽。这情爱二字连那两位都没参透,更何况我们这些人。”孟婆摇摇头,低头继续摆弄手中的汤。我在这似乎待了很长很长时间,长的快忘了自己是谁。呵,又怎能忘记呢?我与她当真是生生世世永不再见,阿言,是你绝情还是我无情?
  • 酒酣不知念

    酒酣不知念

    三万年前,他是背负天下的无念上仙,她是天下唾弃的魔尊。他用一把赤水剑让她堕入轮回,也让她断了情,绝了念。三万年后,她转世为人,背负万年封印。而他依旧是高高在上的无念上仙。命运弄人,她拜入仙门,他成了他的师叔。选拔之际,一只软萌的小毛球在他身后冒出头,小爪一指,“师尊,师尊,选她选她!”他看着她眉间的桃花,“就她。”于是——这样的景象便出现了:一个花季少女牵着一个漂亮宝宝的手,在灵兽遍布的迷归谷里散步。“师叔,师父让我去迷归谷里去摘药。”“让圆圆和你一起去。”他三番四次保护,她避之不及。“师叔,你……”苏醣看着他伸过来的手。“衣袖,抓紧。”当眉间的那一朵桃花变成心头的朱砂,过往浮出水面,前世的爱恨情仇终是她和他都无法逃脱。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二数学优秀课例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二数学优秀课例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