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53700000007

第7章 初创与快速发展时期(1951—1965)(6)

9月15日,王西萍局长向赵尔陆部长报送《关于建设综合性航空科学研究机构的报告》,提出建立:1.材料研究所,地址沈阳,人数900名;2.工艺研究所,地址北京,人数700名;3.特设与雷达研究所,地址宝鸡,人数500名;4.发动机研究所,地址宝鸡至兰州一线,人数1000名;5.空气动力及强度研究所,地址关中、河西走廊或成都,人数1000名;6.飞行研究所,地址关中、河西走廊或成都,人数500名;7.技术报道与经验交流编辑室,地址北京,人数200名;8.5个生产基地,人数1700名。以上共需投资75亿元。

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功人员首次授衔、授勋典礼在北京举行。******主席将授予元帅军衔的命令状分别授予朱德等10名元帅。同日下午,******举行授予军官将官典礼,******总理分别把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授予粟裕等在京将官。其中在航空工业工作(含授衔后调到航空工业的)的有赵尔陆上将、唐延杰中将、薛少卿少将、吴融锋少将、王振乾少将、曹丹辉少将。

10月8日航空工业局分党组讨论李兆翔关于《编制1956年基建投资控制数的报告》,并做出决议:目前飞机、发动机制造的发展速度与附件、特设的发展速度不平衡。迅速扭转附件、特设的落后局面,对于航空工业的发展极其重要。1956年,全局基建重点将从原来的飞机、发动机工厂转到附件、特设工厂。

10月10日航空工业局正式提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科学研究院问题的备忘录》,呈报上级,以便我国向苏联交涉。

备忘录认为,研究院的总任务应是:帮助航空工业掌握国内工业情况及航空工业所需原材料产地情况;帮助航空工业试制根据苏联政府特许生产的飞机、发动机和其他航空产品;交流各工厂经验;报道新技术。航空科学研究院的发展拟分两步走:第一步:建立综合性的航空研究院,包括:(1)航空材料研究所;(2)空气动力与强度研究所;(3)飞行试验研究所;(4)航空发动机研究所;(5)飞机特种设备与无线电探向设备研究所;(6)生产组织与工艺研究所;(7)技术情报与经验推广所;(8)实验工厂。第二步:设立专业性科学院,包括:(1)空气动力与强度研究院;(2)飞行研究院;(3)航空材料研究院;(4)发动机研究院;(5)生产组织与工艺研究院;(6)飞机特种设备研究院;(7)飞机无线电与通讯研究院。

10月15日二机部编制《航空工业十五年(1953—1967)远景规划建设项目一览表(草案)》。年产量:飞机5350架,发动机8200台;计划新建工厂32个,改扩建工厂3个。

1.“一五”第二批项目9个,计划1957—1959年建成,预计投资12.7亿元,其中包括132厂、420厂、172厂、430厂、124厂、133厂、232厂、242厂、125厂等9个工厂。

2.“二五”计划新建16个工厂,预计投资25.1亿元。这批工厂包括162厂、440厂、544厂、554厂、533厂、543厂、553厂、584厂、563厂、594厂、573厂、583厂、564厂、574厂、504厂、143厂等,其中除162厂是强击机(又称攻击机)制造厂,440厂是与之配套的发动机制造厂,要求两年建成外,其余均是专业化工厂,全部要求一年建成。

3.“三五”计划新建7个工厂,改扩建122厂、120厂、211厂3个工厂,预计投资10.68亿元。新建的7个工厂包括142厂(歼击机制造厂)、182厂(重型轰炸机制造厂),以及134厂、252厂、262厂、135厂、534厂等。

上述规划是航空工业最早的远景规划(草案),未正式形成批文。1955年国家计委等组织的联合选厂组进行初步踏勘,1956年进行复选,以及1955年中国代表团赴苏谈判援建中国航空工业新项目时,均以此规划为依据。这批工厂原计划都在张掖、酒泉、四川等地选址。后来一批项目未建,建成的项目厂址、性质也有很大变化。

10月******副总理贺龙视察西安航空飞机附件厂建设工程,并指示:“工厂建设是百年大计,要注意工程质量。”

11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中央秘书长******视察沈阳航空发动机厂。

11月21日二机部党组会议决定,同意将航空工业的修理任务移交空军管理,备件制造仍由航空工业局承担。活塞式发动机修理基地不再新建,充分利用南京航空附件厂。经营好南京降落伞厂,设一个金工车间,加工金工零件,以接替南京航空附件厂加工降落伞金工零件的任务。

11月中国政府派出赴苏联代表团,谈判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批援建项目。其中属于航空工业的共有19个工厂和3个研究所(其中航空工业的项目详见1956年4月7日部分所述)。

12月3日经国家计委批准,二机部在兰州设甘青地区新厂筹备处,由王仲藩负责。12月3日又通知在西宁设新厂筹备组,属甘青地区新厂筹备处领导。又经国家计委批准在成都市设四川新厂筹备处,于辉任主任,朱耀庭任副主任。

12月5日刘少奇委员长、******秘书长视察沈阳飞机厂。在观看用苏联散装件装配的第一架米格-17Ф飞机试飞之后,刘少奇说:“当我们有了自己优秀的战斗机时,反侵略战争胜利就更有把握了。”******说:“为了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我们就要有自己的航空工业,而且是现代化的航空工业。”

12月20日航空工业局总结沈阳航空发动机厂建厂工作,认为该厂的建厂成果主要表现在:

1.国家所需喷气式发动机工厂已接近建成;2.为发动机制造业打下了基础;3.为移交修理任务,协助空军建立修理工厂做了准备;4.开展了发动机附件的工作并支持了新附件厂的准备工作。

对该厂建厂工作的几点体会:

1.通过修理过渡到制造是建立喷气发动机制造工厂的正确道路;2.进行生产必须做好生产准备工作;3.起决定作用的是产品质量,要狠抓质量;4.要加速基本建设的进度;5.大力提高工夹具与非标准设备的生产能力,是新品试制的根本保证;6.必须按计划及时地供应材料;7.要及时有效地配备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12月20日国家试放鉴定委员会通过《关于110、112型降落伞试放鉴定初步总结》,并经空军司令部和二机部批准。12月29日,在南京513厂召开了两型伞试制定型大会。

12月27日方致远增补为航空工业局分党组成员。

本年度1955年是航空工业由修理向制造迅速过渡的一年。

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1640万元,为计划的119.5%。全年开工面积447810米2,竣工面积329540米2(其中,厂房面积226178米2)。累计金切设备6920台,新增固定资产19951万元。南昌飞机厂、株洲航空发动机厂完全建成投产,沈阳飞机厂、沈阳航空发动机厂除个别厂房外,也已基本建成投产。

至1955年底,局属企业单位18个,事业单位16个,职工总数5万人。固定资产原值42629万元;全年制造交付飞机62架,发动机171台;修理飞机488架,发动机2079台;工业总产值11867万元,其中民品683万元;实现利润448万元;销售收入10700万元;流动资金期末占有额1289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904元;工资总额3118万元。

各高校、中专和技校在校学生23747人;毕业学生9632人,其中大学本科生90人、专科生913人、中专生1418人、技校生7211人。第一届专科生和中专生本年毕业。1955年底,教职工6137人,其中教师2066人。

1956年

1月14—20日****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总理做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主席在会议最后一天讲话,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会后,全国开始出现“向科学进军”的新气象。

根据该会议精神及二机部1956年初发出的《关于解决部分专业干部待遇不合理的指示》,航空工业各企事业单位及局机关从1956年3月开始,为理工科毕业的大中专知识分子普遍升了一次工资。一般升一级,少数升了两级。然后在此基础上参加全国统一的工资改革。同时,规定凡经******批准的一等一级工程师按司局长待遇,二等四级以上工程师按处级待遇,二等五级以下工程师按科级待遇。

1月16—17日王西萍局长就如何发展中国航空科学研究的问题向局总顾问切尔尼柯夫征询意见。切尔尼柯夫指出:“中国如果没有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单是根据苏联技术资料复制,就会永远落在后面。中国航空科研工作至今尚未开始,确实与目前迅速发展的航空工业不相称,应该迎头赶上。”本次谈话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筹划航空工业的科研工作起到重要作用。航空工业初期的科研规划,基本上是以本次谈话内容为蓝本的。

1月21日响应****中央关于向科学进军的号召,航空工业局制定《航空科学研究工作12年规划》,计划分3个阶段建设17个航空科研及产品设计机构,要求迎头赶上,真正建立中国自己的完整独立的航空工业。

1月25日******主席召开最高国务会议。会上,******主席提出军民结合问题,要求:“在生产上也要注意军民两用,注意学会军用和民用两套生产技术,要有两套生产设备,平时为民用生产,一旦有事,就可把民用生产转化为军用生产。”根据******主席的指示,部、局把民品生产正式纳入工作日程,航空工业局和所属企业都相应成立了民品生产管理机构。

2月11日航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在北京成立,组建人赵****。3月该所创办《国际航空》杂志,12月出版《航空工程译丛》。

2月11日二机部写报告给毛主席、党中央,反映航空工业加速基建设计的经验:委托国外设计的项目,争取由苏联派遣成套专家来我国进行设计,一般可缩短设计时间10个月至一年,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国内成套设计力量;沈阳航空发动机厂缩短工期的经验。

3月12日聂荣臻副总理提出《关于十二年内我国科学对国防需要的研究项目的初步意见》,其中针对航空的发展方向问题,提出:现在使用的喷气歼击机似已是最后一代,喷气轰炸机当其达到超声速时,亦是最后一代。因此,在我国科学技术人才极缺,水平亦低的情况下,不宜以大力对飞机的改进进行研究工作,而应采取依照苏联图样(不断改进的)进行生产的办法解决军队今后的装备需要。今后空中武器的研究方向应首先集中仅有的技术力量用于火箭、导弹方面的研究和制造。

4月4日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制定全国科学规划。其中,航空部分的讨论由张爱萍直接领导,钱志道任组长,钱学森、王弼、徐昌裕、高方启(未到会)任副组长。会议着重讨论了火箭与飞机的关系问题。基本有3种意见:1.有人主张在中国应全力投入火箭的研究试制;2.火箭与飞机应同时进行,但主要力量放在火箭方面;3.前5年先搞火箭,5年后火箭有了一定基础,再回过头搞飞机研制。徐昌裕在会上提出:“国防工业科研工作不能只考虑如何达到国际水平,而不顾现在的需要,应估计到美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战争。研究工作不应脱离目前生产和高等教育水平,不应只为科学而科学,生产应有科学研究配套,如把生产停留在现阶段,则技术水平无法提高。所以科学研究,既要看到今天,也要看到明天。总之第一、第三方案不切实际。第二方案应考虑力量分配,应在飞机生产的基础上搞火箭。”会议讨论结果,基本同意第二种意见。

4月7日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苏联援助中国发展国防工业、生产人造液体燃料和进行地质工作的协议》。协议规定建设15个新的工业企业,作为以往签订的141个项目的补充。

在156个项目中,航空工业占15个工厂、3个研究所,共18个项目。具体项目是:1.轰炸机制造厂;2.轰炸机发动机制造厂;3.歼击机制造厂;4.歼击机发动机制造厂;5.陀螺仪表和天文仪表厂;6.航空电气仪表厂;7.航空电动机构制造厂;8.电动机及发电机制造厂;9.飞机轰炸军械附件厂;10.发动机附件厂;11.起落架及液压系统厂;12.飞机标准件及金工零件厂;13.发动机标准件及金工零件厂;14.叶片制造厂;15.大型铝镁铸件厂;16.航空材料研究所;17.航空工艺和生产组织研究所;18.试飞研究所。

工厂建设进度,设备供应期限为1958—1959年(其中不少厂后来未单独建设),研究所为1959—1960年。

同类推荐
  •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本书是一部反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纪实文学作品,是一部展示汉水流域历史渊源,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民俗风情,景观胜迹的富有资料性、可读性的文化著作,更是一部描写中国水利工程命运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的厚重、阔大的作品。
  • 山西面制品加工技术

    山西面制品加工技术

    本书共分十一章,阐述了山西面制食品的历史文化、发展趋势、原辅料和加工方法。根据山西面食取材多样的特征分不同章节,详细介绍了以小麦粉、玉米面、荞麦面、莜麦面、高粱面、黍米面、马铃薯淀粉、豆面、糯米面等为主料的面食制品的原料与配方、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产品特色。书中所述具体品种涵盖山西省各市县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食品,内容详尽,种类齐全。本书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条理清晰,结构合理,易于理解,可供城乡居民家庭、面食加工企业、个体户加工作坊、食品餐饮以及商业等部门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如是记录了中国航空工业近6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系统展示了新中国航空工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全面体现了航空人奋进创新、报销祖国的精神风貌。本书内容翔实、系统,记述准确、可观、简明,不少信息属于首次披露,兼具纪念价值和史料价值,可作为工具书使用与收藏。
  •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最早应用航空技术的国家之一,为人类航空探索曾做出重要贡献。从1909年冯如驾驶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动力飞机首飞成功开始,中国航空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历史。这样一个有着悠久航空历史的大国,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部系统完整介绍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的专著。根据林左鸣董事长提出的编写中国航空工业史的要求,在航史编修办的组织下,作者孟鹊鸣查阅和考证了大量历史资料,经过两年的努力,编写完成了这部《中国航空工业史丛书·总史: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填补了此项研究及出版领域的空白。
  • 我跟师傅学工程管理

    我跟师傅学工程管理

    全书共分4章,旨在让工人了解装修的重要行业知识,为工人们提升自己,独立接恰装修项目提供知识储备。第一章,工程预算报价,介绍工程预算的基本方法;第二章,合同的拟定,介绍怎样拟定合同,并详细讲解工程中的甲乙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第三章,施工现场流程管理,主要涉及装修工程中的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第四章,装修中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是国家对装修行业的强制性法律法规,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人身安全问题、合同纠纷问题等。并附录一套家装施工合同,以供参考。
热门推荐
  • 妊娠分娩育儿全书

    妊娠分娩育儿全书

    《妊娠分娩育儿全书》主要内容简介:采用放置宫内节育器方法避孕,因宫内节育器选择不当或放置时间选择不当,都有可能造成宫内节育器自行脱落和在宫腔内的位置改变以致怀孕。放置宫内节育器受孕后的自然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和胎儿发育异常的概率都比正常妊娠发生的机会大。
  • 金手指

    金手指

    叶飘零是一个不得志的网文作者,本身又没有什么什么本事,过着毫无意义,不知生死未何物的生活,唯一的骄傲就是在召唤世界这个游戏中称王称霸。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叶飘零结束了毫无意义的一生。当叶飘零笑着迎接新生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召唤世界,还是召唤世界中比奴隶还要低贱的饲兽者!!!
  • 都市的变化

    都市的变化

    修士向往仙界,而仙人却看破了世间,不知仙界之上还存在虚无缥缈的神界。神界突发事变,乱成一锅粥……神界的惊变,打破了……
  • 灵气复苏下的自走棋

    灵气复苏下的自走棋

    【请抽取你的棋子】【恭喜抽到F级人类血棋,当前拥有数量3/3,是否合成】【合成完毕,获得E级人类血棋,羁绊效果已增强】这是一个灵气复苏的世界...【加入收藏后,使用一张推荐票,可以抽取你的棋子,是否抽取?】没有玩过自走棋的同学也可以阅读,没有任何影响。新书新作,欢迎大家收藏评论,谢谢大家支持!第一群:738492160【已满】第二群:738492160【已满】第三群:738492160【未满】虽然只有一个群,但显得我人气很高的样子
  • 发丘灵官

    发丘灵官

    我作为一名叛逆的中学生,很讨厌上学,经历了一次奇幻的梦境后,我离开学校,去了部队当兵,后来,发生了很多很多奇幻的事情。。。。
  • 一名大学生的经验之谈

    一名大学生的经验之谈

    作为一名大学生,除却功利,便迷失了方向。
  • 万界网络直播

    万界网络直播

    王锐意外进入万界直播间,成为一名新手主播。给东方不败直播笑傲江湖,给卧龙先生直播三国演义,给容嬷嬷直播针扎紫薇。段誉抛弃山寨小龙女,每日追更神仙姐姐。结婚狂至今已骚扰过近百位观众老爷。武则天、妲己、慈禧偷偷在线下组织世界恶女大会。朱允文最近迷上了穿越时空的爱恋,天天嚷着要去找仙仙郡主开始一场旷世奇恋。对此……小丸子表示不想理他,并向他扔了一个玩偶炸弹。叮,雪姨打赏敲门达人的技巧。叮,佐井打赏忍术,超伪兽画。叮,变态假面向你扔来一打小内内,直播间已自动报警…更有【粉丝聚会】【无尽挑战】【穿越三人行】等等功能正在开启中……
  • 全能人生游戏

    全能人生游戏

    李信获得人生游戏系统,先治懒,再治穷,一路攀登人生高峰。“嘀,检测到玩家消极意愿,触发强制性任务:洗衣服。”“系统,你多管闲事,欺人太甚,须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嘀,检测到玩家积极意愿,触发任务:莫欺少年穷。”任务要求:请玩家在不少于60人的教室里大声喊出:“莫欺少年穷”,音量不得低于80分贝。是否接受任务?是/否。“否!”“嘀,检测到玩家消极意愿,触发强制性任务:莫欺少年穷。”任务要求:请玩家在3个不少于60人的教室里大声喊出“莫欺少年穷”,音量不得低于80分贝。失败惩罚:未知。“系统,你大爷!”
  • 今天我又乐于助人了呢

    今天我又乐于助人了呢

    有了上辈子的经验,词今没有再做神仙而是待在小世界里统治三千本书她的任务就是穿书帮助男主完成心愿以及修补一些书里崩坏的世界#今天我又乐于助人了呢#
  • 双梦记之粉墨

    双梦记之粉墨

    因为锦源的一个笔记本让我和他有了联系。他喜欢听戏,住在一个阴森压抑的园子里。后来我也住进了这个园子,如同穿越一般。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园子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我同他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太过“痴迷”的爱令人迷失自我,为此她把自己困在梦中,掩耳盗铃……太过“怯弱”的爱令人小心翼翼,为此他以“承诺”为名,步步为营……她想进办法的离开他,最后又想尽办法的靠近他;她想尽办法的利用他,没想到最后自己却成为别人的一把刀;当一切都幻灭变成废墟,只有他仍陪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