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53600000052

第52章 康殿文

康殿文(1923.3—),河北宝坻人,国营千山机械厂(1969年4月由千山中级技术学校改建而成,现为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千山)党的核心小组组长、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1943年9月在北安县北岗小学任教员、校长。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5月任黑龙江省望奎县中学副校长。1952年9月任黑龙江省军转干部学校副校长;1953年11月任沈阳242技校副校长;1958年9月任阎良航校副校长;1962年任沈阳航校副校长;1965年9月任千山中级技术学校党总支书记、副校长;1972年7月任国营千山机械厂党的核心小组组长、革委会主任,1973年8月任党委书记;1980年8月任西安航空工业学校党委书记。1984年离休。

20世纪60年代,中央在三线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64年10月,三机部商请接收汉中地区一至二所地方中学,改办为半工半读的中级技工学校。1965年3月下旬,第三机械工业部派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副校长康殿文领队,赴汉中接办学校。9月4日,千山中级技术学校在临时暂借地汉中县党校举行了开学典礼,康殿文任千山中级技术学校党总支书记。

千山技校,是一所新型的半工半读中级技术学校,从筹建开始就树立了良好的作风,康殿文带领的先遣队,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学校师生员工不计报酬,不讲条件,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经过3个多月的协商、交接,先遣队完成了对铺镇中学的全部接收和千山中级技术学校的设计工作;用4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开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保证了按期开学。

1969年4月7日,三机部下达了《关于千山技校改建为航空专用电子测试设备厂的通知》,正式将千山技校改制为工厂,厂名为国营千山机械厂。

在进行校改厂筹备工作期间,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和富有经验的技术工人从航空工业老厂调来,到1970年底工厂职工为520人,其中具有大中专文化程度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54.5%。1969年10月28日,三机部将国营第122厂等工厂无线电罗盘的生产力量逐步向工厂集中,搬来了相关设备和样机,工厂自此有了产品。

在校改厂建设阶段,工厂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康殿文靠边站,学校管理混乱,教学人员缺乏企业管理知识和经验。1972年5月,军管组、革委会决定由康殿文等5人组成企业整顿领导小组,对企业进行整顿。1972年7月,康殿文任国营千山机械厂(简称千山厂)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全面领导千山厂的工作。在企业整顿和机构体制改革核心会议上,康殿文强调指出:“突出科研,上下认识要统一,这是工厂性质决定的。搞科研,要摸准方向,集中力量,从人力、物力方面支持,加快进度。”实践证明,当时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企业整顿和机构体制改革是有利于新品试制和批生产任务完成的,对加快新品研制进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在康殿文的带领下,工厂一切从“零”开始起步。航空专用测试设备厂是工厂的建设目标,工厂一边建设一边生产,于1973年6月6日正式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全厂的建筑面积为19860米2,组织机构已经建立,并成立了由职工家属组成的服务社、家属工厂和子弟学校。工厂在建设阶段坚持生产科研,共生产电子专用和通用测试仪器300多台,其他机械产品两种652台,实现产值300万元。

1973年7月2日,三机部下文停止了工厂无线电罗盘试制任务,让工厂集中精力试制航空电子测试设备,自此,工厂开始向专用电子测试设备方面过渡。工厂随后开始了多项产品的研制。

1973年8月,康殿文当选为党委书记,工厂党委代替原工厂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各项工作在工厂党委和厂革委会领导下逐步有序开展。

1977年,工厂按照三机部的安排,开展了以整顿产品质量为中心的为期3年的企业整顿工作。在康殿文的组织下,1977年重点以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初步扭转无章可循的局面;1978年以整顿产品质量为中心,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1979年继续深化和细致地整顿质量,达到军工产品质量验收标准。这3年的整顿,对管理基础较好的工厂来说是恢复性的提高,而对于校改厂的千山厂来说,大量的工作从零做起,是从无到有的提高过程,所以,工作量较大,收效显著。

1980年8月,因工作需要,康殿文调到西安航空工业学校工作。1984年离休。

同类推荐
  • 傀儡皇帝——汉献帝

    傀儡皇帝——汉献帝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关汉卿传

    关汉卿传

    全书分25幕,将我国四大元曲大家之一关汉卿的一生从出生到从事戏曲创作的曲折人生做了荡气回肠的叙述,他的家庭遭受变故,他的创作几次枯竭,他的爱情温婉凄美,他的医术更胜一筹,他的作品不断变化,他,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古代文人气质典范。
  • 压不垮的左宗棠

    压不垮的左宗棠

    为什么梁启超说左宗棠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为什么曾国藩说左宗棠才是“当今天下第一人”?为什么美国《时代》周刊将左宗棠与毛泽东、成吉思汗并列,称为全球最智慧的三位中国名人?左宗棠的旷世伟大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本书以当代鲜活的视角,入木三分地剖析左宗棠独具个性的政治韬略智慧,细致晒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晚清官场剧烈权斗的台前幕后和为官升迁之道。全景式展现左宗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北洋总管段祺瑞

    北洋总管段祺瑞

    段祺瑞品质高尚,爱国有心,同时又倾心权术,迷信武力。一生毁誉参半。段祺瑞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他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
  • 印刷工富兰克林

    印刷工富兰克林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1706年1月17日出生在美国波士顿。
热门推荐
  • 南国传说

    南国传说

    在纷乱的五代十国,中国的西南域孕育出一位烁古耀今的伟大人物。他犹如一颗“震天雷”烟花,先于黑暗中划过一道微不可查的上升轨迹,待到达适当的高度那一刻,便伴着震撼人心“轰”的一声,迸射出绚丽多彩的光芒,照亮一段悠久的历史时空!彼时,此人创建了一个空前绝后、政通人和的社会新气象,就算放眼于现代社会仍是熠熠生辉!述古宜今,诸位放点耐心请细细品一品!
  • 神秘家族的诅咒:娇妻难降

    神秘家族的诅咒:娇妻难降

    他身价千亿,权势倾天,身份成谜,面艳心冷嘴恶毒,俗称狗嘴吐不出象牙。她身无长物,有“家”不能回,被弃孤女,淑女恶女女神女神经样样能扮。被人陷害,她被人送去他的房间,他把她错认成杀母仇人……她挥动着拳头,歇斯底里大喊,“现在你知道认错人了,放我离开。”“离开?做梦,我在你身上浪费了那么多体力。”男人俯身逼近,恶劣邪笑。“程非离,你无耻!”“谢谢夸奖,我会努力更加无耻。”
  • 傲神九天

    傲神九天

    张云乃是一名特种兵,结果在和毒贩子激战的时候,被击毙,本以为会到阴曹地府报道,结果无意穿越到了傲天大陆,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旅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金争霸:伊兰露学院

    千金争霸:伊兰露学院

    她是世界第一叶氏的大小姐,称霸黑道,冰冷如霜;她是世界第一毒医〞暗月〞,爱好各种与毒有关的东西。但是本不该出现的人出现在了这里,她们又是怎么应对的呢?她们在无意中发现了那两个养女的接近是别有用心,而她们的身份更是不可告人。在一次意外之中,她发现她居然是人鱼族的后裔……
  • 洗剑志

    洗剑志

    曾经,即便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也从未妄杀一人;后来,在国家与国家的争斗中,他的双手沾满了血腥,纵使瑶池洗剑,也难以涤净剑上的罪孽。可是,他从不后悔。
  • 甜心影后太迷糊

    甜心影后太迷糊

    身为穆氏集团CEO的穆大佬,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众人都怕他,可却没人知道,穆大佬他……心里有人了!叶灵熙身为叶氏集团的大小姐,父母的掌上明珠,本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她却非要闯荡娱乐圈,因为她的这个决定使她自己吃了不少苦头……
  •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常言道:“一个人是条龙,三个人便成虫。”表面上看,“三人成虫”是因为不懂得合作、各自为战造成的,其实,本质上是因为没有优秀的领导者带领这个团队。如果一个团队有优秀的领导者带队,那么,这个团队绝不会萎靡不振。相反,它还会产生“111>3”的团队效应。企业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带人、带团队。
  • 快穿逆袭手册之攻心为上

    快穿逆袭手册之攻心为上

    为救自己最敬爱的学长,她——云攸傒就此“扑街”,不过,救完人之后她后悔了,若是学长和别人在一起怎么办?懊悔的她只好与趁火打劫、不怀好意的坑货“系统”——柒柒签订契约,做完了千千万万个任务后才能获得重新来过的机会。但是,傲娇竹马,病娇哥哥,撒娇总裁,闷骚魔尊,直男学长,瘩子上将……请问这些都是怎么回事,不是让她攻略他们吗?为何每次都是她被反调戏?而且男主太不符主角人设了诶,都那么不正常,我拒绝还不行吗?【1V1,强宠】
  • 流星绝世

    流星绝世

    百年难得一遇的流星雨,莫名被砸中,便开始了新的人生。
  • 史记

    史记

    本书的内容丰富,记述了帝王将相、英雄人物,也写了下层人士的生活,是一部浩瀚的著作。全书使用了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几种体例,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史记》记述的是从上古到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司马迁曾自述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总写作风格史无前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