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38100000036

第36章

方行子显然不想说,顾左右而言他地说:“怎么不见姑父,这么早就到衙门去了吗?”

铁凤说:“爹可能正睡觉,还没醒呢。”

方行子说:“姑父可是从来不睡懒觉,从来不误公事的呀。”

铁凤擦着脸说:“别提了,爹整整折腾了一夜没睡。”

方行子问:“是病了吗?”

“不是。”铁凤说,“现在说也不妨事了,你做梦也不会想到,昨天燕王大驾突然光临我家了。”

方行子的眼睛顿时瞪圆了,不觉大喜过望,这不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吗?她问:“真的吗?人在哪里?”

铁凤说:“走了,半夜就走了。”

方行子好不泄气,她说燕王也不至于怕到这地步吧?朝廷如果想动手,也就不会放他出神策门了。

“倒不是怕朝廷,”铁凤说,冤家路窄,眼看脑袋被人取走,他不怕行吗?

方行子问:“谁取他人头?”但旋即醒过腔来,她明白了,孟师傅就住在府上,这真是狭路相逢啊。不过她很奇怪,师傅怎么没下手呢?

铁凤说:“始终没敢让他知道啊。你想,你姑父能让孟师傅在咱家里杀死一个藩王吗?”

“这倒是。”方行子说,那禍可就闯大了。

铁凤说:“没办法,爹半夜三更时把燕王叫起来,送出城去了。”

方行子急忙问:“他们走哪条路,知道吗?”

铁凤说:“我哪知道。哎,你问这个干什么?你不会是替皇上行刺的吧?可能真让我猜对了。”在她想来,方行子是宫中侍卫,皇上身边的近臣,皇上在大庭广众面前不好下手,派她连夜追杀他,以绝后患,又人不知鬼不觉的,这主意太妙了,她让表姐说实话,是不是这么回事?还保证不会泄露于人的,连爹和娘也不说,还信不着她吗?

方行子笑了起来:“你挺能编瞎话呀。”

铁凤说:“你不敢承认。你只身而来,反正可疑,像。”

方行子说铁凤还不了解当今皇上。他太仁慈,仁慈过了就是软弱,若碰上一个心狠手辣的,或者皇上肯听大臣的话,燕王还能走出南京半步吗?

铁凤说:“那你也没必要打听他走哪条路了。”

方行子说:“我可以告诉你,我倒真是为追赶燕王而来,也真的是奉皇上上谕,不过不是杀他,而是把皇上的一封信交给他。”

铁凤说:“一封信?什么意思?”

方行子说,告诉燕王,亮出他谋反的证据,让他明白,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朝廷掌控之中。

铁凤说:“想吓唬他呀,我看燕王主意正着呢,吓不住的。谁给皇上出的这馊主意?这人不配当官,蹲街口卖五香蚕豆差不多。”

方行子说这主意是她出的。

铁凤说:“你出的还行,我不能贬低我姐姐呀。”

方行子笑了抬头看看天,决定马上就走。她对袁妹说:“我得走,去追燕王,这是皇命啊。”

铁凤大为惊讶:“你到了家,连板凳还没坐热就走?再说还没见你姑姑、姑父一靣呢,你不怕他们生气?”

“没办法,皇命在身啊。”方行子说,“好在我几天就回来了,告诉我姑姑,我走了。”说着向后院马厩走去。

铁凤劝阻说:“就萛你能追上,你知道他们走哪条道?你追了这么多天,不也一直没追上吗?”

方行子说:“这一次准追上,从济南北上,过黄河只有洛口一个渡口。我不信他们能从别的地方飞过去。”

因为天色尚早,济南城里,路上行人不多,方行子纵马向北急驰,出城直奔洛口而去。

送方行子出了大门,铁凤又囬到第三进隐子,弓起手指敲着孟泉林的窗棂,叫着“师傅”。里面孟泉林懒洋洋地说:“天还早呢,你又来吵,你自己先练吧”

铁凤说:“快起来,方行子来了。”

孟泉林扑愣一下坐起来,但马上又说:“你这丫头又骗人。”

铁凤说:“骗你是小狗。”

孟泉林这才急忙穿衣服。

孟泉林出门一看,哪有方行子的影子?他端了洗漱用具到井台前洗脸,他对铁凤说:“你还是在骗人吧?方行子在哪?她若来了,会这么端架子,早来看我了。”

铁凤说:“你起来晚了,她方才走了,现在快到洛口黄河边上了。”

孟泉林说:“你真会编谎啊,看我怎么罚你。”

这时铁铉夫人走来,埋怨铁凤说:“你怎么把行子放走了?饭也不让她吃一口,你自做主张啊。”

铁凤向孟泉林挤挤眼睛说:“这回你信了吧?”她转向铁夫人说:“娘,不是我放走的,人家奉皇命有重要差事,我拦得住吗?”

夫人问:“这孩子,干事急三火四的!她还回来吗?”

铁凤说:“他说三两天就回来。”夫人这才叹息着往前院去了。

孟泉林洗漱完毕,铁凤和孟泉林都换上了练武的紧身短打,来到空场练武。铁凤拿起长枪,掂了掂,却站在那里不动。孟泉林说:“站着干嘛,先走一趟!”

铁凤说:“有件事,我还是得告诉你,你知道皇上派方行子是干什么来了吗?”

孟泉林说:“我又不是皇上!”

铁凤说:“她是来追燕王朱棣的。”

孟泉林说:“追杀朱棣吗?”

铁凤说:“倒没听说要朱棣的命,好像是皇上写了一封御笔信要交给燕王。”

孟泉林很生气地说:“你怎么不早说!方行子来了,你就该告诉我,我一直在寻找机会报仇,你不知道吗?”

铁凤知道对不起师傅,可她也是没办法的事,她是两头为难……说着,她的泪水在眼圈里打转了。

孟泉林又哄着她说:“又掉眼泪!行了行了,我也没多说什么呀,一是方行子不让你告诉我,我不怪你就是了。”

铁凤却说她说的不是这回事。

孟泉林不禁诧异地问:“那又是什么事?”

铁凤说:“我告诉你,你可不行生气呀。”

孟泉林笑了:“你真啰索!行了,你说吧,我不生气还不行吗?”

铁凤这才神秘地眨着眼晴宣布昨天的秘密,他问孟泉林,昨天铁家兴师动众来的那一大伙人,知道是谁吗?

孟泉林说:“是谁?”

铁凤说,正是他的仇人燕王朱棣。

孟泉林惊得张大了嘴巴,继而转为狂怒,他刷地抽出宝剑举在空中。

铁凤说:“怎么,你还要砍我?”

孟泉林说:“我真恨不得杀了你。”他又把剑狠狠地挿在地上,痛苦地流泪说,你又不是不知道,师傅几次报仇未果,反被朱棣所伤,你知道我时刻想除此贼,他到了我眼皮底下,你却不告诉我,你安的什么心啊?你这不等于在我心上挿刀吗?

铁凤说:“师傅,你骂我打我都应该,可我也没办法,父亲既然接待了燕王,他就绝不准燕王在咱家里被杀。”

孟泉林说:“那你现在告诉我干什么?是为了气我吗?”

铁凤说:“我是想,现在燕王离开我们家了,他走不远,你尽可以追上去报你的仇啊。”

孟泉林说:“大路千条,我上哪去追!”

铁凤激他说,人家方行子马不停蹄地追了这么多天了,还没泄气,师傅怎么就打退堂鼓了?

孟泉林想想也是,便又鼓起了勇气,从地上拔起剑,让铁凤给他备马。

铁凤要陪他去,将功折罪。

孟泉林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

北平燕王府玉带河畔,大白鹅还像从前一样,拥挤喧闹地在河里游着、嬉戏着。葛诚在玉带桥头站着等人,一个扛着扫帚的小太监向他走来,他正是葛诚派往南京送密信的小太监。他边走边回头,显得很恐惧。

到了葛诚靣前,他怯懦地叫了声“长史大人。”

葛诚训斥他,叫他大大方方的,怎么像贼似的,鬼头鬼脑的!问他什么时候从南京回来的呀?

小太监说,昨天傍晚,天太晚了,没敢打扰。

葛诚很不高兴,再晚也该马上来见他,又问此行是否顺利?

小太监不敢正眼看他,说一切顺利,把信交给宁公公了。

葛诚向他索要回信。

小太监说,宁公公说他不会写字,不写了。口头说让长史大人为皇上多尽心。

葛诚拿出一贯钱给他,这是封嘴钱,让他嘴严点,让他拿了钱到前门外去看杂耍。

小太监如遇大赦,掉头就溜。

葛诚自以为得计,万万想不到朱棣早派人暗中监视他了,葛诚还打算等朱棣囬来,再把新的动向报告朝廷呢。

此时的朱棣已到了洛口,正谁备从黄河渡口过河。

黄河水大浪急,正是汛期,洛口河面比平时宽了一倍,浑黄的水汪洋一片,河对面的树木、人影都显得模糊。一条大渡船刚刚从对面过来,正在下客。等待过河的人,有官、绅、富商,也有贫穷百姓,有乘轿的、骑马的,也有挑担、推木轮车的,拥挤而热闹。

朱棣一行匆匆赶到渡口,停在离人群稍远的地方,朱棣从马上下来,解开挂在马鞍上的皮囊,喝了一口水,让郑和去找船老大,摆渡他们先过河去。

郑和问亮不亮身份?

道衍在一旁说他笨,你不亮身份,人家会礼让我们吗?

郑和便跑了过去,挤进人群。

朱棣知道下客、上客还要等好长时间,就让大家抓紧时间打尖吃饭。行前,铁铉给他们带了很多馒头、锅盔,还有熏牛肉,烧鸡。

方行子的铁乌云不愧是追风马,很快追上了朱棣,也驰到洛口,由于赶路过急,那马通身是汗。来到渡口的方行子跳下马来,站在河岸高阜处,目光掠过人群搜巡着,已经有些失望了,终于眼睛一亮,她发现了朱棣的车驾。

方行子重又上马,向朱棣落脚的地方驰去。

朱棣正和随从们坐在黄河堤上吃硬锅盔、吃牛肉、烧鸡充饥,一个侍从来报告,说有一个人来见殿下。

朱棣一惊,很警惕地放下手里的锅盔,问此人是谁?他怎么会知道朱棣在这里?”

侍从回手一指,朱棣看到一位骑在骏马上的英武少年,朱棣便疑惑地站了起来。道衍不让朱棣过去,他说待老衲看看再说。

朱棣却早已经认出他来了,来人是方孝儒的儿子,御前佩剑侍卫,他在宫中见过。他们出南京神策门时,一直尾随跟踪的也是他,朱棣并不恐惧,他倒要会会方行子,看看他想干什么。

既然朱棣执意要去,道衍吩咐多带几个武士跟着。

朱棣却笑着拒绝了,那显得他太胆怯了,他要随从们都呆在这别动,他一个人去见方行子,朱出于下意识谁断,他相信来者并无歹意。随从们却不这么看,依然剑拔弩张做了应急准备。

道衍劝阻不住,待朱棣动身向方行子走去时,他还是派了几个人悄悄跟过去。

离渡口稍远的下游河湾处,一片打渔人家的船拥挤停泊在这里,这是个水上漂流渔户的一个集散地,也是买鱼卖鱼的集市,时间久了,就形成了小渔港。正是开早饭的时候,渔家女有的在船头煮饭,有的在补网,也有的在小船上挂起绳索,在晾晒鱼干,一些三、五岁的孩子光着屁股在磨得锃亮的船板上玩耍,每人背上都背着一个大葫芦,以防不慎掉下河去,有葫芦的浮力,小孩子不至于沉底淹死。

牵着马的方行子和朱棣沿着大堤来到小渔港。二人相对而立,都用研究的目光看着对方。

朱棣先发制人,说他一眼就认出方行子来了,是御前侍卫方公子。问他是不是从南京来的?千里奔驰,难道竟是为了跟踪他朱棣吗?

方行子点头说:“殿下说的对。”停了一下,她含笑发问,殿下不走大路专走小路,不过府县不打扰官府,昼伏夜出,不知是不想招摇呢,还是心里害怕?

朱棣用大笑掩饰他的窘态,他说:“笑话,我心里坦荡荡,怕什么?说起害怕,我倒想问问方壮士,你们有令人害怕之举吗?”

方行子已经注意到朱棣的随从们带着兵器已埋伏在大堤下,说他多心了,用不着如临大敌地对付他一个人。朝廷若想加害于殿下,朱棣也就离不了南京城了。

朱棣很尴尬,他挥手斥退了从人,他对方行子说:“是啊,我与皇上一夕谈,很融洽,亲情至上。”

停了一下,他又道了壮士辛苦。不知足下追他是何意?是监视,还是别有使命?是皇上派遣,还是方行子自作主张?

方行子坦率地承认是受皇命前来见殿下的。

朱棣问有旨意还是传口谕?

方行子说都不是,皇上有御笔亲书给殿下。说着递上朱允炆的信。

朱棣拆信看着,脸色越来越不好看,看过信,他发觉方行子一直在审视着他,就换上了轻松的笑容说:“这封信,足下看过吗?或者说知道内容吗?”

方行子很有分寸,皇上御笔,她说她怎么能知道,她只管送信。

朱棣半信半疑地看了她一眼,话说得极为轻描淡写,让方行子回去代本藩向皇上致意,谢谢圣上的关切之心,本藩一定谨守法度,严守边塞,不辜负圣恩。

方行子似笑非笑地答应一定转奏。

朱棣收起信,突然更加仔细地打量着方行子,总觉得她像个女孩儿,娇嫩的皮肤,说话甜美的声音都像。他说起上次到贵府见到的方小姐,不就是她吗?他公开说,方行子可能是女扮男装吧?

方行子说:“殿下真会开玩笑,那是我姐姐。”

朱棣不信,他说,恐怕不是我开玩笑,是你在开玩笑,方小姐、方壮士本是一个人。你居然能瞒过皇上的眼睛。你没有喉结,说话声音也不像男人,方小姐真是巾帼豪杰呀,佩服,佩服。

方行子还想掩饰,殿下可没有说对……

朱棣温和地笑着说,他并不想认真。是公子还是小姐,与他无涉,他并不想分辩方行子是男是女。说心里话,朱棣特别感激她,千里走单骑,送信给他,他不知怎样报答方行子。朱棣的话充满了感动的情绪。

方行子不想跟他纠缠,对朱棣说,无须他报答,更不必领她情,因为她是受皇上差遣,皇上这样关怀燕王殿下,他该谢皇上。但愿她送来的信让燕王回程路途开心,而不是烦恼。说毕,眼睛一直在他脸上打转。

朱棣听得出,方行子的话,绵里藏针,滴水不漏,他活了四十岁,见过的奇女子也不萛少,有方行子这样才气的,头一次见到。她比景展翼更胜一筹,文武全才。

方行子说,燕王殿下才是英武兼备的治国雄才。不知殿下自己知不知道?

“是吗?”朱棣抑制着内心的冲动,说他守拙尚可,有什么雄才大略可不敢说了。

方行子渐渐切入正题,她说殿下熟读经史,博览百家,方行子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她一直想不明白。

朱棣打断她,令尊大人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呀,何不问他?这不是舍近求远吗?

方行子说她问过,方孝儒也语焉不详。

“是吗!”朱棣说,“那就请道其详。”

方行子开始采用借古讽今的办法来点拨朱棣。她说,周武王是王,周公仅是臣子,为什么人人敬仰周公,他反倒比武王名气更大呢?

朱棣愣了一下,还从来没人这么深思过呢,他也得想想,不好贸然囬答,就来个反宾为主,他说相信小姐一定有独出心裁的见解吧?

方行子便与朱棣探讨起这段历史。在周公辅佐侄子武王伐纣成功后,武王死时,儿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大权在握,他滿可以自己称王,可他不居功,不自傲,不夺权位,在成王成年后立即归政,其实,实行井田制,制礼作乐,哪一样不是周公的功劳,可见不当皇帝一样流芳百世,反过来说,若是周公把王位抢过来,那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但他留在青史里的,恐怕就是骂名了。”

朱棣心想,还去问谁?方行子这不是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吗?她显然是明知故问。

方行子也不否认,明白归明白,有人做起来就忘了,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当周公、肯当周公的。

朱棣知道她在讽谏自己,沉思片刻,认真地说,小姐这是弦外有音啊,他听明白了,他再三表示要谢谢方行子,他说他何尝不想当周公?但他也有要就教于小姐的地方,倘若人家不相信你是周公,把你当谋反者对待,你又怎么办?假如小姐是我,又该怎么办?

方行子说出四个字:逆来顺受,这不是现成的吗?

朱棣笑道,这是她父亲这种老夫子的见解,也许是从周公那里承袭下来的,但有些美好的东西,常常是很苍白无力的。

朱棣不想再费唇舌了,话题一转,他说非常感谢令尊大人训诲他的儿子,请回去再代为致意。

方行子说:“不用谢了,殿下不是送过十条肉干了吗?”

朱棣笑了,他收起笑容,一本正经地请方行子转告令尊大人,他思贤若渴,希望方孝儒到北平来,他好朝夕求教。至于小姐,朱棣也希望同来,燕王府里缺一位管理后宫的女官,他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如果小姐不嫌弃,他愿求贤,不知有意否?

方行子笑了:“殿下别一口一个小姐地叫,我真的不是女子。当然也就无法高就燕王府了。”

同类推荐
  • 第三部:李鸿章的一生与他的时代

    第三部:李鸿章的一生与他的时代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盛宣怀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盛宣怀

    盛宣怀,字杏荪,号次沂、止叟,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人。他生于1844年11月4日,正是鸦片战争后《中英汇宁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急剧的变化之时。他死在1916年4月27日,终年73岁。这时民国成立,清朝已被推翻。他的一生十分矛盾:一方面是清朝腐败封建统治的支持和维护者,反对革命,曾做到邮传部尚书;另一方面,他又积极主张保护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成为我国早期民族工商业的开创者之一。
  • 当光绪皇帝遇到明治天皇

    当光绪皇帝遇到明治天皇

    他们,同样于19世纪中后期登上了最高统治者的宝座;他们的国家,同样面临着被西方列强瓜分的严重局面;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他们同样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维新。然而,他的改革遭到惨败,国家的困境进一步加深;他的改革获得巨大成功,国家从此踏入了近代化的行列。种种的相同,却产生了最后的不同,他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他们,就是光绪皇帝与明治天皇。
  • 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

    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

    百年出,风流忆千载,他们都是俗世间的神。效之,不神也仙。《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力求从立体的角度,即正史为主、野史笔记为辅,再加上文人视角,来解读史上又代表性的人物性格和特定现象,透射某种规律或规则,融趣味性、知识性、文学性及通俗性于一体。陈雄的笔端机智且人性化,他的视角能跳出常态,不同流俗,他以体贴心体已心审历代才子才女们,使他们不再古板冷冰,犹如走回历史现场。
  • 邻家老二名孔丘

    邻家老二名孔丘

    孔子的一生是——以神笔马良的速度,规划并实施了农业改革,由是,他升任了司空;以精卫填海的精神,兴修了水利,由是,他升任了大司寇;以后羿射日的担当,震慑了齐国,由是,他升任了代理宰相;以盘古开天的力量,打杀黑恶势力,由是,他下岗了。他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他的救国理想俨若神话,他背着神话,该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爷想去世

    爷想去世

    禾生大佬表示,不死任性!人生无趣,唯一的愿望就是原地去世。“今天——我们去所有穿越重生任务者祖星上蹦个迪。”几天之后……“不就是被所有穿越重生任务者追杀。杀的死我我亲自去和他一百八十代祖宗道谢。”过段时间之后……“今天——阿三生日,我们去收星际战场一波资源给小寿星做个最棒的高维游戏。”几天之后……“怎么回事啊,仗都不打了,不就抢了几个资源点嘛。”全星际首次高度统一追杀那个夜黑风高把所有人叫醒之后,当面摸走整个星际五年战争物资的家伙。禾生踏出不夜城,从此世界鸡犬不宁。可奇怪的是,再祸害完蔚蓝星域,星际战场,诸神古战场,万界之源……后,大小世界莫名难得大规模和平了,但是这人,怎么还没死啊?
  • 至纯之恶

    至纯之恶

    普通的少年,见证了太多的黑暗。被称作“邪恶”的他,将向“正义”和“光明”举起反抗的旗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与儿子一起长大

    与儿子一起长大

    本书讲述萧鱼与他儿子萧小鱼一起成长的故事,从萧小鱼出生开始,萧鱼在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陪着他,引导他,比如说他还在胚胎期萧鱼如何让他获得营养健康发育;儿童期萧鱼如何陪他玩耍成长;少儿期他开始上学了,萧鱼又是如何引导他对学习产生兴趣;青春叛逆期,萧鱼如何塑造他的人格,引导他积极向上,一直到他长大成人。全书或许情节不够跌宕起伏,也不够精彩,但您看了一定能从中得到启发。
  • 越世恋情

    越世恋情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他只是为了追寻一份属于他的感情,想要一个爱她的女人可老天偏偏不做美像是处处跟他作对,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孤儿的身份就像是命中注定,父母要么无、要么死、要么就分离。爱一个人是苦的,被所爱之人所骗所伤是特令人不能接受的事,命里有时终时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爱只需静待缘分......一份以穿越等待千年的爱,以着一种未知的方式展开
  • 水浒之逍遥小衙内

    水浒之逍遥小衙内

    穿越成逼死林冲小娘子的高衙内,撞上了西门庆。这边被被林教头、鲁提辖、武二郎时刻惦记,那边又窥觑皇帝的妃子,惹恼了童贯,不小心又绿了梁中书,得罪了王太守,惹恼了大名府中军政首脑。这还不算,更是胆大包天收了李师师,恶了宋徽宗。那又如何?且看我这重生的衙内,在这乱世如何拉起神勇无敌的高家军,翻手为云瓦解梁山草寇,让真正的好汉不再遗憾,让可怜的美人幸福快乐,覆手为雨搅动天下大势,让皇帝也只能忍气吞声求我保驾。
  • 公共管理通论

    公共管理通论

    由于我们设定的读者对象是党政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因此,我们在本书编写中没有追求系统全面的学科构架,但力求内容切合现实,能够深入;也不拘泥内容的面面俱到,而尽可能地选择切近现实公共管理活动且需要深入探讨的重点问题作为确立章目的根据;同时在每章提供案例材料,并附思考与讨论题,以便更深入地思考所讨论的问题。为了强调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及政府管理的差别,我们在编写中适当加大了公民社会及其组织管理功能的内容,并且以上、中、下三篇的结构形式予以突出。
  • 又甜又盐的吻

    又甜又盐的吻

    被生活磨砺地鸡飞狗跳的时候,被精力折磨地面黄腰粗的时候,你会不会经常想起曾经的美好和那个小心翼翼地吻。“我一直保护着我的初吻,想把它送给我一直想走到最后的人。”闺蜜曾经问她“你后悔么?”可是后悔什么呢,后悔嫁给老公么,还是后悔当全职妈妈呢?可惜人生不能像小说里描述的那样能穿越,能有金手指,能开天辟地无所不能,可是人生可以假装已经披上了铠甲,可盐可甜地一往无前。以此文致敬一直这么坚强的自己和像我一样坚强的你。
  • 世界第一大魔王

    世界第一大魔王

    看着那个身披圣光的男人,恶魔喊到“杀了这个天使。”男人举起手中圣剑“不不不!我是世界第一魔头!”
  • 赛尔号之黑色樱花绽放

    赛尔号之黑色樱花绽放

    她回来了么,死神啊!请求你别再剥去生命了。“我不是来决定死亡的,我来找我的哥哥,还有他们......”重遇了,你却早已忘记了我,我一定会让你恢复记忆的!“黑色樱花,别再凋零了,留住你的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