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37900000026

第26章 进北大记

徐则臣

从洗衣房回来,在楼下和当保安的小老乡聊了几句,说起了什么时候打道回府的事。瞎说时并不在意,上了楼坐到了电脑前才发觉,这一年事实上是到了头了。今天是2003年6月19日,如果不是非典给闹的,现在早就是暑假了。暑假意味着什么?一个学年过去了。我在北大的第一年其实已经结束了。

想当初,我坐在长途客车上遥想北大,一晃就一年多了。快啊,我只能这么廉价地感叹。那时候像烈士一样来燕园复试,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一直狐疑自己是不是只能作为一个看客,在北大转一圈然后就走人。我把这事看得很郑重,一路上都不能不觉得这是一次伟大的经验,即使完蛋了也光荣。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车,我舍不得睡觉,我想看看这一路是怎么走到北大的,或者是怎么走不到北大的。试卷都做完了,是死是活都跟我已经没关系了,剩下的都是上帝的事了,如果还有上帝的话。反正我是把自己交给了某个类似命运的东西。我觉得进北大神圣无比,我做不了自己的主。那一路我看得很仔细,不放过任何像样一点的细节,有点像朝圣,山山水水我都得认真地看看,能记的都不遗余力地记下。

收获还是有的,我第一次看到了大地。毫不夸张。我以为自己从小在乡村的大野地里长大,每天都在大地上赤着脚乱跑,这个东西我还不懂吗?可是汽车行驶在河北的高速公路上,我才发现,我过去知道的只是地,而不是大地。高速公路像一条腾空而起的蟒蛇伏在北国的大平原上,我从车窗里看到外面的大地,真正的大地,只剩下地的大地,空旷辽阔。有关面积的概念在这里统统失效,只剩下泥土铺展成的地球的外衣。它像一张牢固的纸,涂满了熟悉和陌生的图画。有几间低矮的房屋,有孤零零的小树,一头牛在低头吃草。远离房屋的地方一个人在泥土里挖掘,弓腰驼背,屁股对着小屋的方向,那里有他的低矮狭窄的住所。我莫名其妙地有了感触,觉得大地就这么在我眼前露出了真相,然后又长久地为此悲伤。

在考研之前我从没来过北京。中国的首都一直作为无数个画面和新闻标题存储在我的脑袋里。小时候的北京是一句歌词,“北京有个天安门”。再大一点,在图片里看到了天安门,伟大领袖的画像高悬在城门楼上,金水桥前车来车往,好不热闹。我向来害怕热闹和喧嚣,对陌生的地方也有点怵,所以北京让我害怕。我知道,这很没出息,更没出息的是,我想到北京来。当然北京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这已经是后来的事了。需要坦白的是,在来到北京之前,我一直没能形成自己对北京的判断,这个地方让我说不清楚。傍晚时分汽车进了北京,街灯闪亮,那种昏黄的感觉让我难过。首都怎么会这么陈旧?我一度怀疑司机搞错了地方。后来知道了,那几天北京还留着一个沙尘暴的尾巴。

就这样到了北京,毫无隆重可言,像一口憋了太久的气,想喊出来时,只剩下了叹息。在那些和故乡没有区别的灯光里,我一下子感到了自己的异乡人的身份,举目无亲的恐惧陡然提到了嗓子眼。我甚至希望汽车能够永远地走下去,不要赶我下车。在莲花池车站下了车,天已经完全黑了。下车的地方更像一个蹩脚的小巷子,那种强大的生活气息几乎让我站不住脚。不过我还是对着路边的树说:我来到了北京。

第一次我觉得北大很大,大得我总是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对东门、西门、南门和小南门我丝毫没有概念。我喜欢那些建筑,大气磅礴的一座座楼,还有未名湖、博雅塔。说实话,它们和我的预期想象还是有些出入,我以为它们应该会更好,可是好到什么样我心里也没数。但是我从内心里喜欢它们,不矫情。我改不了悲观的毛病,我以为我和北大的关系到此就要结束了,复试完就滚蛋,以后也很难再挤进来,所以我要好好看一看北大。剩下了我一个人,我就沿着未名湖边上慢腾腾地走了一圈,当时觉得这湖真大呀,那一圈花了我一个多小时,走得脚疼。可我还是走得很认真,心里想,大概就这一次机会了。湖边有长椅,上面坐满了读书的学生或者恋爱的男女,专一的模样让人不好意思打扰。我没坐到任何一张椅子上,只是走,中间穿过一些小山包和树林子,看到了墓碑和雕塑。我在它们面前象征性地站了片刻,没看明白基座上刻着的文字。在旁边的松林里还看到一只小松鼠,拖着犹豫不定的大尾巴。当然还有臭名昭著的和珅犯上的石舫,想了想还是没有跳上去。

看得最仔细的是那口古老的大钟。我一直没有查过关于那口钟的资料,不知道它的历史,只记得当时很惊讶,在小山坡上竟然还有一口钟!上面重重叠叠地写满了军令状一类的誓言,先是某某到此一游,然后就是他年必考北大,北大等着我之类的豪言壮语。多年的签名重叠漫漶,我也很受了一点刺激,如果是多年以前我就来到北大,大概也会和他们一样意气风发,在路边找一块砖头,写下必进北大的留言。现在不行了,总感觉自己缺少那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冲劲和勇气。歪歪扭扭地长大了,天天向上谈不上,倒是学会了跟自己妥协。

我一个人在未名湖边上走着,一路春意丰饶,心里却是孤单得有点冷,暗暗地企盼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在湖边乱逛。要是能考上多好啊!以后每天都来湖边走上一遭。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心情,都有点咬牙切齿了,但是直到现在,我还是没有一个人完整地再在未名湖边重新走上一圈。进了北大了,不再绕湖而行了。这一年里我很多次经过湖边,总是想起那个咬牙切齿的春天的下午。

我喜欢五院,小巧精致,让我想起过往的先贤从低矮的门楼里悠然而出。第一次找中文系,问了好几个人才打听到,说五院就是。五院是什么,我听得不明白,没好意思追根究底,所有人都是匆忙的样子,胳膊底下夹着书本。我只好和朋友在校园里乱串,从老图书馆拐过来就看到了整齐对应的六个小院,朱红、青灰、紫藤花的枝条从院子里伸出来,在院墙上枯索地架上了一堆,没有花和叶子也好看。五院大概就是其中之一了。走过去看门牌上的标志,先是哲学系,接着就是中文系。哦,第五个小院。我在门前站了一会儿,对朋友说,你看,在门楼两边各挂一个小灯笼,它像什么?朋友笑了,说我大逆不道,给领导听了,考上了也不要你,然后嘿嘿地笑了。

后来周围的几个小院大概都整修了一次,看起来更鲜亮了。尤其是今年春夏之交,紫藤花开,枝叶繁茂,花团锦簇地遮盖了小门楼。我觉得五院更漂亮了。绿的叶,灰的枝,紫的花,还有院里绸缎似的草坪,整个五院沁人心脾。前些天舍友从同学那里搞到了一张春暖花开的五院照片,紫藤花香的五院,美不胜收,他用做了电脑桌面,让我好不羡慕。后来常在教研室开会和上课,我都尽量提前来到系里,一个人在院子里外转来转去,没人看见的时候踏上草坪软绵绵地走上几步。院子不大,一年来我见到了很多位心仪已久的先生。复试前一天我去五院,看到了钱理群先生。他到系里取信,拎着一个简单的布包。一直以为钱先生个头很高,过去看到的都是先生的半身照片,及至真人在眼前,发现全不是那回事。事实上好几位先生都和想象中有很大出入,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他们都比我想象中的要矮,钱理群先生,严家炎先生,谢冕先生,孙玉石先生,洪子诚先生。有点意思,过去我总把他们想得很高大,不知这算不算我的中国人的劣根性之一。当时我是一个闯入者,一个过客,没有向钱先生问候。站在院子里,看到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五六岁的女儿,看样子和我一样也是游客,他们请钱先生与他们合影留念。钱先生和年轻的女士站在草坪上,他的样子看起来有点凶,尽管他总是笑着。刚刚写到这里,听到隔壁宿舍的同学有了重大发现,他在黑白片《三毛流浪记》里看到了年幼的钱老师,演的是穿西装的富家小少爷,演员表里打出的名字叫笨少爷,钱理群饰。我跑过去,果然,钱老师正咧着嘴哭鼻子。能看出钱老师现在的模样,同学特地将镜头定格,比划着小钱老师的眉毛让我看,那的确是先生现在的眉毛。上学期就听谁开玩笑说过,钱老师当年还是个电影童星哪,如果在那条道上发展下去,说不定早就是大腕儿了,人民艺术家了。

一年里我还见到过好几次钱理群先生,都是在五院,可惜没听过钱先生的课,很是遗憾。上学期他有一次讲座,我没看到海报通知,错过了。听舍友说,人满为患,不得不临时换更大的讲厅。先生讲课的风格很多人都有描述,激情澎湃,真正像蜡烛在燃烧。前些天博士论文答辩,我在五院又见到钱老师,他说他两个月没出过家门了。说话的时候打着手势,笑起来觉得不是那么凶了,仿佛是天真烂漫的一个老头子,精神抖擞。

复试分两块,先是外语口试,然后才是专业复试。大学以后,外语一直是我头疼的,不是学不好,而是不愿意下功夫去学,扔掉一段时间,还想扔掉一段时间,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看书、写小说或者到处乱逛。扔多了,生疏了,连拾起来的兴趣都没有了。为了考研,我拿出的几乎是黄世仁逼迫杨白劳的劲头去啃英语,我担心我会栽在洋鬼子的这种玩意儿上。好在可以复试了,我依然不敢放心,我不知道到时候能否张开嘴去说,能否说好,说了老师能否听懂。和我坐在一起的是一个华中理工大学来的女生,小巧、漂亮。她考的是外院,成绩考了专业第二,胜券在握,我看得出来。后来我进了北大,住在万柳公寓,好长时间没有见到她,我以为她复试时出了问题,没想到一个月后见到了她,还是意气风发的样子,她和我一样进来了。她几乎要忘掉我的名字了。后来见面的次数就多了,读过我的几篇小说,说很喜欢。在等候复试时,她问我这个专业有多少人考,多少人参加复试,名额有多少。我一概不知。她觉得不可思议,竟然还有我这样的考生,愣头愣脑地就闯进来。网络时代,信息发达,我竟然闭目塞听。她问我为什么不到网上查一下,我告诉她,我还不太会上网,上去了也不知到哪儿才能网得到。她诧异不已,大概以为我可能要黄了。这也是我担心的,我竟然是个愣头青,我想我真的要完了。我们相互留了手机号码,有点悲壮。复试后我给她发了一条信息,祝她成功,然后说,我是熟悉的陌生人。我想熟悉是一时的,陌生将是永久的。

口试不难,我有点紧张,第一个问题听了两遍才听清楚。很快就结束了,退出考场时,我用英语问主考老师,可以看成绩吗?老师笑笑说,不行,但我考得很不错,不要担心。进了校,在校园里我还见过那位女老师。她正从校医院那边迎面过来,手里抱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烤山芋。我向她问了好,她和颜地笑了笑。她一定不认识我了,可我还记着她,心里藏着感激。

专业复试是在五院,当代文学专业好像有9人参加复试,最终能取几个都不知道。有山东的、北京的、湖北的,还有云南及其他什么地方的。我第一次见到云南人,一个女孩,后来成了我的同学。当时我就感叹,从云南到北京,几乎穿行了整个中国,真够可以的,凭这趟漫长的路途,她也应该考上。曹文轩先生主考,旁边坐着当代文学教研室的其他几位老师。一共四道题目,任选两道回答。我选的两道,一个是关于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一个是当代文学研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回答问题没感觉到紧张,觉得像是平常的讲课或者聊天,想到哪说到哪。正如曹老师之前说的,只管说,侃侃而谈。我不知道是否做到了侃侃而谈,也不知说对了没有,好像还和李扬老师就论文的写作方式争论了几句。他问我读过德里达没有,看过赛义德没有。我说,只知道点皮毛。

专业复试和我想象的有点差别,也许最大的不同在于复试的地点,当代文学教研室是我完全陌生的。再一个就是复试的气氛,我觉得十分人道,没有什么森严的东西无形地压着你。复试过后我就离开了五院,又来到未名湖边上,我的任务到此全部结束了,下面的事,就像一片叶子落到水里,随它去了。

第二天我离开北京。又过了几天,我打电话问曹老师我是否考取,曹老师说,没问题了。我突然觉得心里十分平静,像找到了一件什么宝贝,又像丢了一件什么宝贝。就这样,一场漫长的长跑告一段落了。

(徐则臣,男,北大中文系当代文学硕士生,写了几个长篇)

同类推荐
  • 三叶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三叶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三叶集》作为一部德语文学文学翻译比较文学作品,分为第一部分论述德语文学、第二部分谈文学翻译的实践和理论,以及第三部分涉及比较文学。作者率先强调歌德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是第一个提出以德国文学为主体的德语文学是思想者的文学这一命题,从而阐明了它作为世界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根本特点和特殊价值。也在中国率先进行了德语中短篇小说理论及其作家、作品的研究,对中国读者了解、认识和欣赏德语文学擅长的这一体裁样式不无促进和帮助。
  • 角色

    角色

    陈益是一位笔力纵横、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公安作家。《角色》这部作品集之大成,收录了自他从军从警以来发表在各家报刊的各类作品。这些作品分为十辑,内容丰富,主题深沉,涵盖了他笔走龙蛇的全部心路历程,彰显着他人生跋涉的不倦风姿和博大情怀。生命的过程是曲折而坎坷的,作者抑恶扬善,坦诚相见。在这部书里,能读到他面对丑恶的无奈,面对淫威的颤抖;也能读到他翻越大山,抖落尘埃,迎接鲜花的喜悦;更能读到他步入平原,走向成熟的从容淡定以及与生俱来的风趣幽默。
  • 《山海经》与仰韶文化

    《山海经》与仰韶文化

    本书书的出版很有首创性和开拓性,在写作方法上,将考古与历史紧密结合,为目前我们探讨中国古代文明,开启了一条新的途径或拓展了新的领域。以《山海经》所记炎黄时代的史事,与仰韶文化整合,有“史”有“物”,“物”、“史”相印证,正反映了炎黄时代的文化。它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同类著述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有比较可信的素有原始史料丰富之称的《山海经》作铺垫,从而使我们对炎黄文化的看法并不感到那么空泛,不像在雾里看花。
  • 想象的衰变:欠发达国家精神现象解析

    想象的衰变:欠发达国家精神现象解析

    本书从“第三世界”地缘政治空间到欠发达国家的时间焦虑症等特殊角度切入,将当代问题纳入“现代性时空”范畴,在独特的发生学视角和新分类学原则下,借鉴精神分析和符号学方法,对当代问题进行阐发。问题涉及传统精英文学的困境、大众文化的兴起及其文化心理特征、对表达当代中国经验的探索、市场逻辑中的公众心理学、古典诗学复活的可能性等。
  •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是一部优秀的散文书,本书语言真挚朴素,带有明显顾文显散文式风格。
热门推荐
  • 自尝百味

    自尝百味

    一辈子太长,终日的无所事事,度日如年。一辈子太短,还没来得及和你开始抓住幸福,却又结束了。人生百味,惟愿岁月无恙。
  • 我是一名小学生

    我是一名小学生

    这是一个很逗的小学生,有时候有点娘,有时候有点傻,他有很多性格。小学生所有趣事,都在他身上有了不同的定义。
  • 千古乱仙

    千古乱仙

    上古巅峰强者莫名重生,带着强悍的武技和对大道的领悟,他---莫长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换五行,转阴阳,悟玄黄,踏混沌,逆生死,握时间,妙空间,参因果,得命运!!!!!
  • 是企业成就了你

    是企业成就了你

    是企业成就了你,离开企业你什么都不是。不要想着企业能为你做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企业做什么!职业化员工的核心理念。员工是种子。企业是沃土,稚嫩的种子只有投身于沃土才能生机勃勃;企业是船。员工是船员,大家只有同舟共济。企业这条船才能载着所有人挥戈猛进。
  • 冥霜国度

    冥霜国度

    她为了救人,毅然决然地来到了这片大陆。他跟随着她,莫名其妙地来到了这片大陆。本来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穿越,却逐渐地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最终,她能否得偿所愿,获得天地之心。他又能否历经磨难,回到最熟悉的地方。诸般因果,不过只是两个字——抉择!
  • 我的哥哥老公

    我的哥哥老公

    美丽清纯校花爱上了帅气华侨,本以为一见钟情的爱会是长久的,岂料,他竟是她的孪生“哥哥”……究竟是继续执爱,还是放弃这段情缘,她很是迷茫!
  • 运筹帷幄的故事

    运筹帷幄的故事

    智谋是智慧和谋略的妥善结合,对于事物的变化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具有驱使事物向有利方面发展的能力,这是我们人类的一种生存本领。
  • 颠之武修改

    颠之武修改

    鬼哭?甚么东西如此神秘?真是一只盒子而已?只见阴暗的手中一个发光的物体似绿玉质的狼牙状,尖尖的尾部如同他那两道眼光能刺穿任何物体。
  • 鬼帝宠妃,废材嫡小姐

    鬼帝宠妃,废材嫡小姐

    当现世的杀手穿越异世,当废材变成天才。丹药吗?她把丹药当糖豆吃。魔兽吗?上古四大圣兽是她的守护灵兽。一次历练,被某只无赖的鬼帝缠上。明明是万人敬畏的鬼王,众人景仰的战神,偏偏装什么瞎子,在她面前无耻木下线,将无赖进行到底。直到某女被吃干抹净后,才发现他其实是一只腹黑的大灰狼。当记忆觉醒,他与她睥睨天下,他宠她入骨,只愿将世间最好的东西都送到她的面前。她说“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 变天下

    变天下

    异界大陆,一个天生不能学武的少年,无意中开启了悟空的传承,开始了他一生对大陆文明之间的碰撞,思想之间的摩擦。且看他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大陆之巅,最终追寻悟空的足迹,寻得灵山,诘问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