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23200000034

第34章 协夫征战(1)

结束流亡回国,携手献身“护法”

公元1916年4月27日凌晨5点,上海都市码头。轻烟样的晨雾还笼罩在黄浦江的江面上,远远望去,穿梭似的行驶着的轮船,显得模糊一片,只有一点一点的黑影子在移动。小火轮上的轮机声,随着晨风遥送过来。码头上的吊车,在“突突突”地吼叫,钢臂在淡淡的晨雾中晃动。随着一阵沉闷的叫声,一艘远洋客轮到岸了。旅客像流水般地走出客舱,步入码头。在这众多的旅客中,有商人打扮的一男一女,均身披风衣,头顶礼帽,眼戴墨色眼镜,手提黑皮箱,缓缓走上码头,与在码头接站的司机寒暄几句,便钻进车内,风驰电掣般地开往市里,绕了几个弯儿,进入法租界的环龙路63号(今南昌路59号)法文报馆二楼。

这一男一女不是别人,正是流亡日本的孙中山和宋庆龄。他们为什么化装回国,夜间上岸?这里还需把形势交代一下。

当时,全国革命形势大好,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新婚后的宋庆龄更加积极、深入地投入了第三次反袁斗争,也叫“三次革命”。除了上海革命党人炸毙袁世凯死党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外,孙中山还成功地发动了一系列反袁起义。有些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洪流锐不可当。这时袁世凯策划的各省区“国民代表大会”投票推他称帝的丑剧使他复辟帝制的野心毕露。孙中山认为袁已“势成骑虎”,“亡在旦夕”。在这种形势下,孙中山认为必须“先发制人”。于是他与国内外革命党人的函电往返极其频繁:催促筹募经费,捐输军饷,整理党务,组织中华革命军,创办陆军速成学校(在菲律宾)等。尤其在12月下旬,得知唐继尧、蔡锷在云南通电全国,发起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消息后,孙中山更加快了革命步伐。他急如星火,连续致电马尼拉、旧金山、火奴鲁鲁、香港、上海等地的革命党人,嘱令加速筹款,并发表了《讨袁宣言》。于是在1916年上半年,孙中山领导华南和华东地区又掀起了讨袁起义的新高潮,与西南护国军互为犄角,给袁世凯政府以沉重的打击。袁终于在3月22日被迫撤销帝制。

此时,袁世凯江山危危,不攻自灭指日可待。但是,死老虎不免还有一跳,袁氏到处制造暗杀和白色恐怖。不是吗?就在庆龄到达上海前的一天,孙中山在上海的重要将领陈其美被袁世凯派遣的刺客枪杀就是一例。这位功勋卓著的陈其美,早在辛亥革命时,首先攻破大上海,次而又攻占南京,使孙中山得以在南京就任共和国临时大总统。他的遇刺所引起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作为孙中山夫妇不能不防。直到他们回国后的一个多月,即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声讨声中忧惧而死,继任总统黎元洪在孙中山的督促下,宣布遵行《临时约法》,恢复国会后,孙中山与宋庆龄方在上海由秘密转入公开。

袁世凯死去,“三次革命”终得胜利,白色恐怖终结,政治空气缓和。胜利祝贺着他们新婚夫妇。可是,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操劳过度,终日得不到休息的庆龄突然病倒了。当她醒过来的时候,已躺在著名大夫山田的急救室里,中山先生在一旁守护着。

“大夫,她的病?”孙中山急问。

“急性肠胃炎引起的高烧。”山田望了一眼中山,接着又道,“先生,请你放心。”

“需要多长时间?”

“从目前的情况看,她的身体很虚弱,高烧退下后,还要休息一段时间,辅以药物调理。”

庆龄在病床上度过难熬的二十多天,于8月中旬痊愈。遵照大夫的嘱咐,继续休息。同时在这段时间内,黎元洪走马上任,孙中山充满希望,国内政治稳定,形势一片祥和。基于这种情况,重义气的中山,同时也想到各地去看望一下老同志,了却长期流亡中的思念之情。中山决定陪同庆龄外出旅游疗养。

他们驱车先到了宁波。一周后又转到杭州和绍兴。这些城市都是我国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颇多,古文化的氛围浓郁。在西湖的长堤上,在宁波的莲花池旁,在绍兴小河流潺的民居里……他们是那样的惬意!新婚蜜月在恐怖中度过的庆龄,望着眼前的风景,心潮翻滚,生出不是新婚胜似新婚的感慨来。

“作首诗吧?”中山也来了兴趣。

“西湖远比阿巴美,吾爱祖国胜阿巴。”庆龄顺口而出。

“阿巴是什么地方?”中山不明白地问。

“就是美国佐治亚州著名的阿巴拉契亚大山。那里有山有水,风景迷人。”接着庆龄津津有味地讲起了在美的大学生涯,她们三姐妹结伴旅游的逸闻趣事,逗得中山仰天哈哈大笑。孙中山作为前任大总统,现今国会要员,每到一地都由当地政界官员陪同。其间,孙中山作了重要讲演,宣传形势,宣传共和思想。从保留下来的照片上看,微笑荡漾在他们的脸庞,青春在他们身上焕发,给人一种轻松愉快、向往追求幸福的印象。这种半公事半休闲的情人旅行,大概是庆龄一生中唯一的一次。

人们在幸福中往往要回忆那些在困难时给予自己帮助的朋友。庆龄回到上海后,便发出了两封文笔优美、叙述他们夫妇南下携手,旅游祖国山河,获得真情实感的信。一封发给日本朋友梅屋庄吉夫妇,是他们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操办了婚事;一封发给在美国留学的小妹美龄,是她在最困难的时候,站在自己一边,给予理解,给予支持的。没有这些,便没有她与中山先生现时的幸福。

他们夫妇回到上海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烽火迭起,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参战还是不参战,也是对《临时约法》能否得到遵守的一次考验。新总统黎元洪和大多数国会议员都反对参战,但掌握军权的内阁总理段祺瑞,拿了日本的500万“西原借款”,实为收买,一味主张参战,并在与各省督军密商后,置国会于不顾,一意孤行。这个军阀首领在北京横行霸道,各地军阀则在他们各自的防区内拥兵自重,成了“土皇帝”。

孙中山既无兵力,又无权力,但他有崇高的声望,所以他写的反对参战的小册子,在舆论界产生很大影响。认为参战无益的知名人物不止孙中山一位。许多不属于革命派的各种人物为了不同的理由也反对参战,其中有总统黎元洪、国务总理唐绍仪以及君主立宪派政敌康有为。国会没有通过参战议案。

面对抵制的力量,段祺瑞在1917年初夏——像早些时候独裁者袁世凯所做的那样——悍然践踏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对德宣战。黎元洪因此下令将段免职,但结果自己却被“辫子将军”张勋所推翻。清王室又被从坟墓里请出来。名义上的王室首脑、12岁的溥仪又被宣布为皇帝。在得不到人民丝毫支持的情况下,他只在位12天,还不如袁世凯的时间长——83天。

这出闹剧正是军阀段祺瑞所需要的。黎元洪总统手下没有一兵一卒,不得不召他回来镇压“辫子兵”。段祺瑞再任总理,马上把这个倒霉的总统换掉,换上了一个驯服工具,并解散了国会。

革命出现了新的曲折,中山先生,你该怎么办呢?是屈服还是抗争?我们的中山先生,在宋庆龄的支持下,当然选择了后者——抗争。

孙中山著书立说,唤醒社会,指导革命,庆龄功不可没……

革命形势急促变化后,面对段祺瑞政府解散国会、践踏《临时约法》这一现实,孙中山夫妇重新振奋精神,寻找真理,继续革命。他们总结经验,准备理论,启发国民,唤醒社会。有一段时间,孙中山谢绝宾客,深居简出,完成指导革命的专著《孙文学说》《民权初步》和《实业计划》等书。

上海的莫里哀路29号(现为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孙中山完成上述专著的地方。

这是一座小巧别致的西式花园别墅。正如美国挚友林百克先生描写的那样:一进大门跨进一个小小庭院就是一幢深灰色的两层小楼房。外墙上布满了爬山虎、紫藤等附墙植物。楼前向阳处,是一片正方形的草坪,三面围绕着四季常青的冬青、香樟以及玉兰等树木花圃。环境幽静,布局紧凑。住房不大,却简单实用。楼下是一间会客室和一间餐室,加上一个由四个高大圆拱护围、几乎横贯楼房东西的、长廊式的阳台。这个奇巧的阳台,使这幢古朴的建筑与美丽的小花园浑然一体。人们在紧张的工作读书之余,在此小憩片刻,顿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楼上有藏书室兼办公用的读书室、卧室、浴室和二间招待客人临时住宿的房间。——所有这些,组成“一个最安适而不华贵的住宅”,适合于孙中山与宋庆龄简朴的生活。

历史不会忘记。庆龄为了支持丈夫发愤著书,曾陪中山先生在这里度过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为查阅资料,庆龄跑遍上海各家书店,采购有关书籍和资料;为澄清一个史学问题,庆龄不知跑了多少路,向友人发去了多少信函;有时为确立一个观点和准确的提法,他们共同探讨,一坐下来就是几个小时。中山先生的写作是严肃认真的,庆龄誊写稿件也是异常认真的。此外,庆龄还负责中山先生的膳食安排,亲自采买,精心调做,尽量做到补脑健身。

可以想象得到,中山先生已是50开外的人,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成功地完成了有关革命理论的三部著作,没有庆龄的热心支持和襄助,是难以完成的。正如中山先生事后所说:“我的三部理论专著浸透了庆龄的心血。与其签名是我的,不如说还有她的一半功劳。”

有一天,四位崇敬孙中山的旅美华侨来家做客,庆龄做了一桌简朴的菜肴招待了他们。席间,他们谈起中国革命的现状,也谈到了中山先生废寝忘食的写作,以及生活细节,其中包括现住房子租金每月65美元。谈着谈着,客人流泪了:没想到做过中国历史上第一任大总统的孙中山,连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没有。客人临走时甩下一句话:“这幢房子我要买下来,送给你们夫妇二人,以表示我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真诚的支持。”

不久,这句诺言便成了现实。从此,这对革命夫妇在上海才有了不缴房租而归自己所有的住房。后期在中国革命最需要资金的时候,庆龄又与中山商量,卖掉此房,支援革命,彻底实现了那四位友人对中国革命的直接支持,充分展示了这对夫妇的革命风采!是啊,在中国人民大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时,他们夫妇坚持不要孩子,连生命都置之度外,还有什么不可牺牲的呢?中国革命为有这样的赤心儿女而感到自豪、骄傲!中国革命的进程,无论还有什么艰难险阻、急流漩涡,都不能使他们裹足不前!

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他们夫妇二人再次全身心地投入到“倒段护法”运动的洪流中去。接着,孙中山先向北洋军阀政府段祺瑞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不遵守《临时约法》,他将建立一个护法政府与之相对抗。护法政府的目的是要用“真共和”来代替“假共和”。

1917年7月,在孙中山的策划下,上海的一支海军先遣队共七艘军舰宣布起义,拥孙反段。这件事的成功同宋庆龄有直接关系。她同何香凝一起,对舰队军官的夫人们做了许多鼓动工作,通过她们来影响这些军官。

在这支舰队的护卫下,孙中山和宋庆龄,还有一大批支持者,包括百余名被段祺瑞解散的国会议员,于1917年7月6日离沪赴穗。他们很快在广州举行“非常会议”,决议成立护法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

但这个政府从1917年中成立,不到半年,就因军阀内讧而解体。1918年5月4日,孙中山辞职回沪。他愤怒地指责所有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

革命形势在不断地变化着。1920年9月的一天,在沪的孙中山突然收到桂系军阀陈炯明来电:欢迎中山到穗任职。接到此电后,中山先生心里十分矛盾:去吧,自己是被他们排挤出来的人;不去,又是盛情难却。再说,上次去穗,手中没有真正军权,正如人们所说:军政府没有军队,军队眼里没有军政府。教训何其沉痛。好在这次陈炯明把粤军交给自己来指挥。他对陈早有了解,此人1909年加入同盟会,对革新和进步的目标非常热心,并且在孙中山前一段任广州护法军政府大元帅期间显得忠心耿耿,为孙所器重。经过反复权衡,革命者不以失败为退步,孙及时复电应允。同时劝说陈的军队从福建立即回广州,为重振护法运动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陈照做。广州民众苦于外省军阀的盘剥,对陈部回师大为欢迎。1920年11月,孙中山偕庆龄及一些政界老友再度乘军舰离沪返粤,受到陈部的热烈欢迎。

第二次孙任职广州政府时期是繁忙而又多事的。他一到广州,便重新召开国会,建立的政府不再称军政府而是宣布为民国的合法政府。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并同宋庆龄一起检阅了10万市民的庆祝游行队伍,随后又亲自参加了游行。这一天,在广州纵贯南北的一条大街上,奔流着一股各色人的怒潮,他们用震动大地的呐喊,回答桂系军阀的炮声。队伍浩浩荡荡,看不见它的尾部。它的尾部在时时加长,它沿路吸收了无数人进去,着长衣的和短衣的,男的和女的,老的和少的。有些人,在队伍旁边,手里拿着许多传单分给路边的看客,也和看客们说些话语。忽然,震天动地一声喊——

“中华民国合法政府万岁!”

“实行共和,建立共和!”

“民权主义万岁!”

……

同类推荐
  • 傅斯年传

    傅斯年传

    傅老虎、傅大炮轰遍高官显要;真学问、真胆识,道尽古今中外。是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性情铁汉。傅斯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对于新文化建设、历史学新领域的开拓、新教育思想的提倡等,均做出过很大贡献。本书以严谨的态度客观论述了他的一生功过,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人物传记。
  • 康熙大帝

    康熙大帝

    那一场盛世风云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康熙大帝玄烨更成为长盛不衰的热点话题。《康熙大帝——其实这才是玄烨》一书为纪连海、邓荣栋合著,前者曾登上百家讲坛且以讲清朝历史而著称,后者则是草根说史新秀,专攻明清历史;强强联手,以康熙的一生为线索,讲述康熙一朝的种种风云变幻,探寻隐藏在历史尘埃中的真相,以独特的角度分析当时的政治环境,评说那些如雷贯耳名字的功与过。
  • 帝国首辅:张居正

    帝国首辅:张居正

    完整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张居正!全面展现明朝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波澜壮阔的一生。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作者度阴山全新力作!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明代浩如烟海的人物中,打动我的正是张居正!看大明帝国首辅张居正,如何不择手段救天下!以一己之力挽救整个大明王朝,开创属于他一个人的时代“万历中兴”!政敌眼中的弄权小人,百姓心里的救国英雄!23岁初入官场,张居正是一个刚正不阿的理想主义者,却在亲历腥风血雨的内阁斗争后,痛悟了什么是政治,从此踏上一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实用主义道路。他不顾同僚鄙夷,勾结太监冯保,登上首辅之位,赢得皇帝和太后的信任,为改革大业铺平道路。他通过大收贿赂安抚戍边将领,起用贪官殷正茂平定西南叛乱,彻底解决由来已久的边疆兵患。他趁皇帝年幼,以帝师之名独裁擅权,一改官场颓靡习气,使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他以辞官为由,胁迫小皇帝下旨,将反对者一一铲除,从而顺利推行新政,一举扭转帝国财政危机。只要有助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张居正便毫不在乎手段的正义与否。这让他一方面成为政敌眼里卑鄙的弄权小人,一方面又成为百姓心中伟大的救国英雄。翻开本书,领略大明帝国张居正如何不择手段救天下。
  • 科学发明企业家成才故事

    科学发明企业家成才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些卓越人物中有腹藏治国良策的政治家,有胸怀万卷兵书的军事家,有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有吟诗作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还有那些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他们身上,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同样也会继续激励我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
  • 罪恶之城的骑士:雷蒙德·钱德勒传

    罪恶之城的骑士:雷蒙德·钱德勒传

    我们对雷蒙德·钱德勒的了解总是掺杂着各类秘闻和真真假假的逸事。如今,“文学侦探”汤姆·威廉斯吸纳大量新的采访、此前未曾公开的信件和档案,帮助我们剥丝抽茧地了解这位神秘的作家。雷蒙德从小倍感孤独,他的童年笼罩在父母失败婚姻的残酷阴影之下,父亲酒后不断动用暴力,迫使他和母亲离家出走,先去了爱尔兰,后来去了伦敦。雷二十多岁时为了追求新生活而回到美国。他在腐败丛生的洛杉矶遇到了毕生挚爱:比他年长十八岁的茜茜。人到中年,雷因酗酒葬送了一份报酬丰厚的工作,直到这时才转向犯罪小说的写作,他的写作生涯喜忧参半。他执着的写作理念、未竟的文学抱负,以及在茜茜过世后一度轻生的念头,都让他渐渐远离踏入文坛时的初衷。
热门推荐
  • 猴子奇遇记

    猴子奇遇记

    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名叫万圣山的世外桃源,在哪里有着三种个种族∶神族、仙族、魔族。百年间三族世代相杀都为了夺得各族的神石才展开大战。每天两更上午一更下午一更
  • 未来不遥远

    未来不遥远

    如果有一天,走在大街上,一位s型美女突然拦住你,笑容甜美的看着你说,“你可以收留我吗,我无家可归了!”你会如何?
  • 正所谓女追男隔层纱

    正所谓女追男隔层纱

    女主白梦成天不学无术,但在关键的初三那年遇见了刚转学的男主范斯诺。于是一见倾心,从此下定决心追求男主并一去不复返,不知是智商还是情商的问题,在自己多封草稿中的情书中选择了一封觉得能提现自己文采和性格的。“正所谓!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范斯诺,爷要定你了,你好好等着爷来哦~”
  • 霍乱苍穹

    霍乱苍穹

    少年霍乱山中遭遇夺舍,破釜沉舟挣得一片青天!修真之路步步尔虞我诈,踏天而行且看霍乱苍穹!冷血无情,阴险狡诈,这是世人眼中的霍乱!孤苦无依,寻寻觅觅,这是霍乱眼中的自己!PS:霍乱苍穹书友群497352392
  • 快穿之男配难攻略

    快穿之男配难攻略

    主要人物:陆瑶,薄夜辰陆瑶死了,被车给撞死了,被撞的血肉模糊,她的灵魂在她尸体边停了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来帮她收尸,朦胧间,她绑定了一个系统,要在三千世界里收集主上大人的灵魂碎片,传说薄夜辰冷酷无情并且不近女色,可这个粘在她身边的男人又是谁?多幸运,位面三千,自始至终,我只攻略你一个人
  • 倾听你心

    倾听你心

    白云去偏远地区支教收获了一份真挚的感情,令她终身难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半夜鸡叫

    半夜鸡叫

    一群男鸡女鸡老鸡小鸡成了精,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
  • 别小看了人间

    别小看了人间

    天上有天九重天,重重游神仙;地下有地十八层,层层荡鬼魂;人间有鬼又有神,只是凡人分不清;神来鬼去无踪迹,人心齐能测天机。来到这个世界,肖建只想活的潇潇洒洒,奈何世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作为一个专业的二五仔……
  • 五极真神

    五极真神

    苍穹之上,是无尽的虚空。苍穹之下,则是万物生灵。传说,有一座牢狱,关压一切罪不可赦之人。这座监狱关压的生灵,弱小者,不敌一只普通妖兽;强大者,可手撕苍穹,一人之力可打穿天地,挥手间数以亿计星球崩灭,亦可复苏万物生灵。无数大能享誉盛名亦死去,历尽混乱时期、混沌时期、远古时期、上古时期、中古时期、近古时期、史前文明、近期文明。无数生灵在万古炼狱监狱长面前如同待宰羊羔,静待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