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21600000014

第14章 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在宣帝即位之前,代王刘恒、昌邑王刘贺均是以诸侯王的身份入继大统的。由于缺乏皇位法定继承人的权威性,特别是在即位初期很难取得朝廷重臣的拥护,不得不在相当程度上依靠诸侯国旧臣以维系统治,同时还需精心调整与朝廷重臣及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以保持朝廷政治格局的稳定性。在文帝成功与昌邑王刘贺败亡的背后,都见有代臣与昌邑臣的影子。特别是刘贺前鉴不远,调整与权臣霍光之关系,则是初即大统的宣帝首要之务。这亦是在地节二年(前68)霍光去世之前,宣帝在政治上几乎很少有针对霍氏举措的关键所在。

宣帝即位不久,霍光表示要“稽首归政”,但宣帝依然委政于霍光,“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宣帝即位初始,即效法文帝,“论定策功”,益封霍光一万七千户,加之原先封户,“所食凡二万户”。西汉一代,虽然封侯者不在少数,但是封户逾万者却不多见。汉高祖时封侯者多达四百余人,封侯万户者仅有二人:平阳侯曹参与留侯张良,而丞相萧何方八千户,少者仅五六百户。虽然《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曰:“逮文景四五世间,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但实际上三四万户的封侯并不见于史载。颜师古注曰:“曹参初封万六百户,至后嗣侯宗免时,有户二万三千,是为户口蕃息故也。”曹参侯国传四代,至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国除,距始封时已经69年,封户方逾二万。可见,霍光有生之年封户就高达二万,其权势恩宠之盛,可以想见。

除霍光之外,其余大臣,“车骑将军富平侯张安世以下益封者十人,封侯者五人,赐爵关内侯者八人”。值得注意的是,在宣帝已经即位的情况下,丞相杨敞于元平元年九月去世,霍光扶持其故吏蔡义任丞相,封阳平侯,此次也在益封之例。是时,蔡义年逾八旬,“貌似老妪,行步俯偻,常两吏扶夹乃能行”,较之前任丞相杨敞更为老朽不堪。霍光将如此丞相强加于宣帝,当时就有霍光“置宰相不选贤,苟用可颛制者”的讥讽。

不仅蔡义为丞相时如此,蔡义于本始三年(前71)去世后,在继任丞相的人选上,宣帝仍然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意图,而以长信少府韦贤为丞相。韦贤,初以邹鲁大儒的身份为帝师,“进授昭帝《诗》”,官至大鸿胪,与霍光共同尊立宣帝,赐爵关内侯,徙长信少府,“以先帝师,甚见尊重”,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从韦贤仕途经历看,与大将军霍光似乎不无关系,据《后汉书》载桓郁语曰,昭帝即位之初,“大臣辅政,亦选名儒韦贤、蔡义、夏侯胜等入授于前,平成圣德。”尽管韦贤不是霍光的故吏,亦是以“帝师”的身份出任丞相,且年逾七旬,“不习吏事”,为相五年,政事上毫无建树,与蔡义几无二致。由此可见,霍光所谓“以为人主师当为宰相,何谓云云?此语不可使天下闻也!”似乎并不是仅指蔡义而言,韦贤何尝不是如此。如果说所谓“论定策功”只是循例故事,恩宠群臣的一种手段的话;可是任命百官之首的丞相则是人主的权力所在,而宣帝则听任霍光处置,这一做法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极其明智的,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霍光的戒备防范之心,这也是在霍光去世前,君臣能相安无事的一个原因。

地节二年(前68)春,权倾朝野的大将军霍光去世。宣帝为报答霍光的拥戴之恩,为霍光举办一个“皆同乘舆制度”的隆重葬礼,并下诏追思霍光功德曰:

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宿卫孝武皇帝三十余年,辅孝昭皇帝十有余年,遭大难,躬秉义,率三公、诸侯、九卿、大夫定万世策,以安宗庙。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毋有所与。功如萧相国。

然而,在“追思霍光功德”表象的背后,一个翦除霍氏集团的行动却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此时霍光虽死,但霍氏家族的势力依旧存在,霍禹嗣父爵为博陆侯,迁右将军,乐平侯奉车都尉霍山复领尚书事,中郎将霍云封冠阳侯,诸婿、亲戚依旧兵权在握。但是霍光之死,毕竟为打破霍氏家族左右朝政的局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宣帝为强化皇帝权威,采纳御史大夫魏相的建议,废除“副封”制度,同时诏魏相给事中,引入内朝,从中牵制霍氏集团;旋即又以“老病”免除丞相韦贤,代之以魏相,将中外朝都牢固地控制自己手中。与之同时,封皇太子外祖父许广汉为平恩侯,位特进,与其弟中郎将许舜共同监护太子,免除祸生腋下之虑。宣帝此举断绝了霍氏家族以外戚身份继续操纵朝政的企图。难怪霍夫人显闻知许皇后子立为皇太子后“怒恚不食,呕血,曰:‘此乃民间时子,安得立!即后(霍皇后)有子,反为王邪?’”不久,宣帝又进一步采取措施,更任霍禹为大司马,罢除其右将军屯兵及官属,诸霍及亲戚掌握兵权者皆削除兵权,或外放任为郡太守,或更任为文职,京师屯兵的及宫廷宿卫均以外戚许氏、史氏子弟代领。地节四年(前66)秋九月,大司马霍禹等被人告发密谋反叛,家族尽诛,霍皇后废黜,“与霍氏相连坐诛灭者数十家”。

导致霍氏灭族的毒杀许后、谋废宣帝两个直接动因,吕思勉先生曾评议道:“霍氏诚有取祸之道,然谓禹谋自立,则与上官桀欲杀燕王而自立,同一无稽。即弑许后亦莫须有之事,附子非能杀人,尤不能杀人于俄倾也。宣帝非愚騃者,即视许后死不能救,又宁待魏相、许伯而后知之乎?”否认霍氏灭族是因谋反之故。吕先生的评议自有道理。霍氏谋反的方式几乎与上官氏如出一辙。在上官氏父子一为左将军、一为车骑将军,兵权在握的情况下尚且不能杀霍光,废除昭帝;霍氏家族在兵权尽解,护卫京城与皇宫的兵权早已掌握在宣帝亲信的许氏、史氏子弟手中的情况下,采取如此必败之道,确实有许多令人难以思议之处。

若从问题的另一方面考察,宋代史家司马光认为:

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矣。昔孝昭之明,十四而知上官桀之诈,固可以亲政矣。况孝宣十九即位,聪明刚毅,知民疾苦,而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私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切齿侧目,待时而发,其得免于身幸矣,况子孙以骄侈趣之!虽然,乡使孝宣专以禄秩赏赐富其子弟,使之食大县,奉朝请,亦足以报盛德矣;乃复任之以政,授之以兵,及事丛衅积,更加裁夺,遂至怨惧以生邪谋,岂徒霍氏之自祸哉?亦孝宣酝酿以成之也。

司马光认定霍氏罹祸不仅有其自身之原因,而且与宣帝“酝酿以成之”不无关系。司马光这一看法具有代表性。霍光尚在世之时,“霍氏尊盛日久,内不能善”的说法在民间已广泛流传,茂陵徐生曾断言:“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于是上书宣帝建议:“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但是“书三上,辄报闻”,除此之外,宣帝没有任何“以时抑制”的表示。

如果说来自民间徐生的上书不可能引起宣帝充分注意的话,在翦除霍氏集团中最为得力的丞相魏相,在霍光死后不久亦上书宣帝,表达了相近的意愿:

自后元以来,禄去王室,政繇冢宰。今光死,子复为大将军,兄子秉枢机,昆弟诸壻据权势,在兵官。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地节四年五月,山阳太守张敞也上书宣帝:

乃者,大将军决大计,安宗庙,定天下,功亦不细矣……朝臣宜有明言,曰:‘陛下褒宠故大将军,以报功德足矣。间者辅臣颛政,贵戚太盛,君臣之分不明,请罢霍氏三侯皆就弟。及卫将军张安世,宜赐几杖归休,时存问召见,以列侯为天子师。’明诏以恩不听,群臣以义固争而后许,天下必以陛下为不忘功德,而朝臣为知礼,霍氏世世无所患苦。

是时,霍氏家族日见侵削,其势危如累卵。魏相、张敞的上书显然是在试图为保全霍氏家族的做最后一次努力。但是这一努力同样也没有成功,宣帝虽然“甚善其计”,却没有采纳张敞的建议。就在张敞上书后不到五个月,霍氏家族就以谋反的罪名族诛。

紬绎徐生、魏相、张敞诸人所言,实则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愿:即在削除霍氏权力的前提下,保全霍氏家族,同时也是为了保全宣帝“褒宠故大将军,以报功德的”仁慈之主的令名。实际上,自霍光去世后,削霍氏权力的部署已经有条不紊地完成了,“罢其三侯(霍禹、霍云、霍山),令就第,亲属皆出补吏”,张敞所说“天下必以陛下为不忘功德”,魏相所云“全功臣之世”的可能性已经存在,但是霍氏最终仍难逃灭族之祸,其间原因值得深思。

霍氏灭族虽是在霍光死后,但是祸因在霍光生前业已埋下。

霍光集中外朝权力于一身,虽无掣肘之虑,却使霍氏集团自身也处于一种孤立无助的地位。因此霍光死后,一些与霍氏渊源较深者,纷纷以各种方式疏离霍光集团。如霍光女婿金日磾之子金赏在“霍氏有事萌芽”时“上书去妻”,以求避祸;曾为霍光一手擢升、位居其次,又有拥立之功的车骑将军张安世更是“小心畏忌”,闻知宣帝欲以其“继大将军后”时惶恐不安,恳请“天子财哀,全老臣之命”,深惧朝臣将其视为霍光第二,亟于消弭与霍氏交往甚密的心迹显见。丞相韦贤亦是如此,地节三年,“以老病乞骸骨”免相,金氏、张氏、韦贤尚且如此,更遑论那些久在霍氏的威慑之下,早已心存怨望的其他朝臣。当霍禹对宣帝侵削霍氏权力怨望不已之时,霍禹故长史任宣就直言相告:“大将军时何可复行!持国权柄,杀生在手中”,积怨甚多,“大司马欲用是怨恨,愚以为不可。”表明霍氏集团内部一些人也认识到,霍光过分集权及为政严酷,已经严重地削弱了霍氏集团的统治基础。

事实上,从霍光之死至霍氏灭族将近三年,客观上为霍氏集团重新调整与宣帝的关系留下了足够的时间。然而长期处于霍光权势荫庇之下的霍禹诸人,显然缺乏必要政治才干,不仅没能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反而以贵胄子弟的奢侈妄为的行为加速自身的灭亡。平心而论,霍光对其子霍禹的才干曾有清醒的认识:当初,张安世之子张千秋与霍禹皆以中郎将随度辽将军范明友击乌桓,还见霍光,“问战斗方略,山川地形,千秋口对兵事,画地成图,无所忘失。”再问霍禹,“禹不能记,曰‘皆有文书’。”于是霍光“以禹为不材”,叹曰:“霍氏世衰,张氏兴矣。”但是为了保证霍氏权力的延续性,霍光在弥留之际还是借上书谢恩之机巧妙地为“不材”的霍禹求官。身居权力中枢又无相应政治才干的恶果很快地就显现出来,面对着霍氏权力日益被削夺的严峻局势,霍禹诸人除了“缮治第宅,走马驰逐”,骄恣享乐,纵奴逞威,就是面对宣帝的步步紧逼,相对啼泣,自怨自艾,几乎没有任何收敛的迹象及应变措施。如此之才干与作为,即使有心“谋反”,也只能是拙劣仿效上官氏,自罹其祸而已。正因为“禹、云、山皆庸才”,所以宣帝在诛除霍氏时才能“匕鬯不惊”,吕思勉先生之语,实为确评。

宣帝初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骖乘,“上内严惮之,若如芒在背……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班固《霍光传》赞曰:

霍光以结发内侍,起于阶闼之间,确然秉志,谊形于主。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当庙堂,拥幼君,摧燕王,仆上官,因权制敌,以成其忠。处废置之际,临大节而不可夺,遂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光为师保,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

来自民间的“俗传”与史家颇具感伤的赞叹,道出了霍氏灭族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足以涵盖宣帝与霍氏关系的全部内容。

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左右其发展运行的因素甚多,仅就西汉君臣关系而言,既有汉初名相萧何,韬光晦迹保全自身及后裔的史实;也有同为汉初功臣之后,政治军事才干皆为一时之俊的周勃之子周亚夫,仅仅因为被景帝视为“此鞅鞅,非少主之臣”,就被诬谋反下狱、呕血而死的史例;亦有自恃帝舅身份的丞相田蚡,“权移主上”,受到武帝警告后始有收敛,得以全身而终的史事。同样,影响宣帝与霍氏家族关系变化的因素众多,其中固然有霍氏的原因,但是与宣帝外宽内忌的性格,是时政治局势的变化等诸多因素相关。通过对宣帝与霍氏关系的重新审视,不仅有助于深入分析西汉时期的君臣关系,亦可从中探究武帝末年昭宣之际政治局势发展演变的轨迹。

同类推荐
  • 极品小游医

    极品小游医

    徐知乎被人给穿越了,然后穿越他的人就挂了,唯一存在的痕迹就是留在徐知乎脑海里的不知名信息,作为一名小游医,徐知乎的理想就是光复自己的仙医门。理想是美好的,前途却是未知的。紫女:“知乎,晚上到妾身的房中再给妾身写几句诗词吧。”白梦柔:“知乎,奴家腰有点酸,晚上你进来帮奴家揉一揉好不好。”徐知乎表示,娶妻生子,此乃光复宗门的一大步。这是一个被穿越者的故事,这是一个小游医光复自家宗门的故事,这是一个...纯洁的故事!
  • 帝皇系统

    帝皇系统

    我有一款系统,刀也有,剑也有;我有一款系统,钱也有,权也有!我有一款系统,令我游戏人间!我是无赖,我不正大光明的和你斗,但我要你死;我不会绞尽心机的追求你,但我要得到你!争霸天下,兴趣而已;武林纷争,雅趣而已;红尘掠美,情趣而已!我是无赖,我怕谁!你要是给我横,我比你更狂;你要是给我狂,我比你更强!你找我单挑?笑话,毫不迟疑的群殴你!你想要群殴?可笑,我用一群牲口灭你们了!最低调的回眸才是最高傲的风骨,扮猪吃老虎虽然是王道,但在我眼里,你们谁是老虎!………………………………………………………………………………O(∩_∩)O~,这本书是重写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武威通志-大事卷

    武威通志-大事卷

    本书是武威历史上第二部地市级地方志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武威市编纂的第一部通志,是武威及武威人民几千年来文化历史的记录。
  •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李鸿章(全集)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李鸿章(全集)

    “西洋镜”团队历时八年整理出1876年至1904年间西方报刊关于李鸿章的大量新闻报道和特写,其中涉及他的种种洋务、对美国《排华法案》的强硬态度、签订《马关条约》时的兢兢业业、处理义和团事件时的前倨而后恭,特别是出访欧美时的情景……本书分上下两册,按时间顺序上册从1876年到1896年,下册从1896年到1904年。
  • 如歌岁月

    如歌岁月

    这是一个发生在那个特殊年代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郭黑儿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无知的少年,无意中跨进中央警卫团这座神秘的殿堂。在这里,他曾梦想混得一官半职,跳出农门,以便光宗耀祖。在这个神秘部队的七、八年时间里,他虽然苦苦追求,自我奋斗,学到了不少的本事,增长了许许多多的见识。但是,事与愿违,他的美梦最终破灭??????这是一篇长篇纪实小说,作者以第三人称,将主人公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详尽地跃然纸上。在这里发生的许多故事,都是不为中央警卫团之外的人们所知道的。这也是为数不多的以一位普通警卫战士的视觉,再现那个特殊年代中央警卫团生活的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趣味性。
热门推荐
  • 公子逆落

    公子逆落

    少年逆落,武林雨家。皆众闻者,为都惧!能否找到兄弟去了何处?兄弟之师,是为何人?仗剑走天涯,灭龙家,踏武林,平修真,寻家兄。一个个迷离的疑问浮现在少年心中,那脑海里可恶的灵魂,却知而不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后一只白化貘

    最后一只白化貘

    【不定时更新】。以后慢慢不上简介,简介不要写得太好。
  • 悄悄:心事进行曲

    悄悄:心事进行曲

    本是两个说好要永远在一起的姐妹,本是说好是一辈子朋友的俞乐、许渺缈,本是会喜欢好久好久的何越,本来,我们的过去如果就那样过去,可能,就不会有这样丑陋的伤疤。可惜岁月没有给我们在重来一次的机会。于是两个说好要永远在一起的姐妹分手,于是说好要一辈子是朋友的两个人变的尴尬,于是,会喜欢好久好久的何越不得不放下。于是,许渺缈只剩下,她一个人,孤独终老。
  • 下生

    下生

    生活的残酷之处就在于它比想象的还要真实!真实到让人无力反抗!真实到让人活不下去!
  • 义侠枭雄

    义侠枭雄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积疾难返,官吏腐败,衰弱日显,民不聊生,以通州知府陈之道为首的一批正直志士,不畏权贵,与贪官污吏、恶霸进行坚决、巧妙地作斗争,拯救灾民于水火,最终打败对手,情节跌宕起伏。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生活在底层的人民奋勇抗击的悲壮历史。
  • HP我有梅林当外挂

    HP我有梅林当外挂

    无门槛粉丝尬聊群:793961245小可爱们可以加入哒~本文又名《论靠梅林驯服魔法界的999种胡思乱想》、《卓姐在霍格沃茨上天的日子》、《我与梅林先森称霸亲世代的那些事》且看本元气美少女江清卓如何和捡来的外挂梅林先森在霍格沃茨斗老伏、开后宫、飘上天!!!
  • 竹子先生等等我

    竹子先生等等我

    就是青梅竹马相亲相爱,两小无猜相知相守的古代爱情生活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错的世界

    错的世界

    错的是世界,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