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16800000024

第24章 理论篇(1)

理论1当代青年为什么乐于加入自组织——对青年加入自组织的机理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加快推进,我国人口流动快速加剧,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群体结构发生巨大影响,人们打破地域、职业等界限,依靠兴趣、志向和需要等聚合起来,形成了大量的社会组织。截止2012年底,全国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达到49.9万个,[1]而未注册的社会组织更是数量庞大。在众多社会组织中,以青年为主体的占到了大多数,他们运用网络、QQ、微博、微信等虚拟形式突破了传统社会组织的时空限制,淡化了彼此之间在社会角色、经济地位、民族、宗教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与隔阂,更多为了一种共同的兴趣、利益或目标自愿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大量的青年自组织。当代青年为什么乐于加入自组织?青年加入自组织的逻辑是什么?这是我们在发现青年自组织现象背后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3年“城市青年自组织发展状况”调研为基础,试图从青年本体的视角,运用政治学、心理学、组织学等相关理论,分析当代青年加入自组织的机理和逻辑,寻找青年乐于加入自组织的原因。

一、结社与结群:青年的基本权利和心理需求

1. 青年通过结社参与社会

结社,是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自愿组成社会团体。它体现为自我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也体现为公共领域与国家政治权威机构的互动过程,它有助于把其成员的私人世界与公共世界联系起来。[2]从政治学角度来讲,结社权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它体现了结社自由的基本价值。在人的自然权利层面,人类原初就具有聚合为群体的需求与结社的愿望。每个个体都拥有平等的交往与组合的权利,这种权利是与生俱来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一个广泛的开放的社会交往的层面,每个正常的公民既有结社的能力,又有结社的权利。青年作为所有社会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群,他们更渴望通过结社来参与社会,这是青年社会化的要求,也是青年的本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结社革命方兴未艾,私人组织、志愿活动、非营利组织和公民社会组织的兴起掀起了这场革命的高潮。美国著名学者萨拉蒙指出:“一场真正的社团革命现在似乎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在20世纪末出现的这场革命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可能会与19世纪民族国家的崛起相媲美。”[3]我国自组织的发展深受全球结社革命的影响,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调整下,中国的结社环境日益宽松,公民结社权利得到有效保障,自主性公民和相对开放社会的存在,使得社会组织蓬勃兴起,中国自组织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公民社会成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社会组织中参与对象最年轻、成员需求最多样、活动开展最活跃、动员机制最灵活的青年自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些自组织以富有创意的活动内容和平等参与的活动方式,吸引了大量青年自由加入,呈现出总量不断扩张、影响日益扩大的趋势。青年通过自组织来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青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更加开放,在组织中的表现更加积极。可以说,青年通过自组织来参与社会,青年也是自组织蓬勃发展的原动力。

2. 青年自身具有结群需求

青年参与自组织不仅仅因为他们有结社的权利,还在于青年的结群心理。青年是社会中最容易结群的年龄体,从生理发展上看,青年的本质是处于发展及过渡中的未成熟的人,青年的过渡性使得青年的合群欲望不断增强。相比于其他年龄的社会群体,青年的人际交往需求达到高峰,并且他们具有广泛交友的时间和精力。心理学研究发现,青年期人格发展的一个特征就是对融入群体的渴望。伴随着青年的成长,每个青年个体都有同他人进行交往的需要,都希望和他人结成同伴。与此同时,青年的关注面的扩展,使得他们对他人更加感兴趣、更加关心。[4]

青年的结群性主要有三方面特征。首先,青年结群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多和同辈群体结群,所属的群体直接影响到青年的价值和行为选择。其次,青年结群的方式多种多样。青年结群既可以三五成群,也可以加入规模较大的社会组织;既可以经常开展社会活动,也可以在网上相互沟通。青年结群既可以实体化存在,也可以随时隐身;既可以只加入一个群体,也可以同时加入多个群体。再次,青年结群的力量受到各方重视。由于青年较之其他群体更容易结群,一旦这个群体的问题有了广泛的影响,就会成为社会问题。因此,各个国家都非常关心青年群体的发展和变化,青年群体的力量引导得好,可以成为进步的力量,引导不好,可以成为破坏性的力量。[5]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不论在任何时代都是政权组织争夺的主要对象。

青年对结群的渴望和需求,需要有相应的组织为其提供自我表达和彼此了解的机会,需要组织提供一种社会支持和心理归属感。正处于急于寻求感情交流的特殊时期的青年,在成人社会、正式社会组织中得不到满足时,各种类型的青年组织,尤其是青年自组织成为满足青年心理需求、提供个体与群体之间交往的重要空间。

二、陌生人社会中的精神寄托

1. 当代城市青年的陌生和孤独

与传统秩序中的“熟人社会”不同,当代青年生活在一个“陌生人社会”中。陌生人社会是现代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在以城市化、工业化、理性化、流动性为代表要素的现代社会中,紧张的工作和生活导致都市里的人们相互之间越来越疏远,一种有别于血缘、地缘、业缘等关系的陌生人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陌生人已然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由陌生人所构成的现代社会即所谓的“陌生人社会”已经成为任何一个现代人尤其是城市青年都无法逃避的生活场景。[6]相对于熟人社会的温情脉脉,当代青年在陌生人社会中更多地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陌生和冷漠,他们在陌生的社会环境中感觉更加孤独和缺乏归属感。即使是在学习和工作的单位和组织中,很多青年都缺乏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而化解现代社会的冷漠和孤独,确立青年在陌生人社会的价值基础就是必须在一个共同的组织中建立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归属感。

2. 青年在自组织中寄托了更多的精神归属

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每个人必然置身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只能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展开。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一般是建立在血缘、地缘、业缘的基础之上,而在现代社会中,除了传统的社会关系外,越来越多的青年在自组织中寻求交往和认同。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看,青年处在从少年到中年的过渡时期,他们要在这个时期建立正常的友情、爱情、亲密合作等关系,否则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他们需要通过归属于一定的群体来寻求亲密关系,正式组织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不了这些心理需求,通过参与青年自组织结识更多的人群,可以排除青年的孤独感,满足青年融入社会群体的需求。从需求层次来看,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个体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相对满足之后,会追求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各具特色、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青年自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青年感情上的需要,赢得别人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的需要,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的需要。

对于当代中国青年来说,他们通过加入自组织获得了更多的精神归属。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隶属于“单位”,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会与单位有关。在市场经济和网络时代,单位体制逐渐弱化,社会力量不断发育,人们普遍缺少了归属感。每个人都要通过组织来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单位,组织成员都可以从组织中寄托自己的精神归属。当代青年把自己的精神归属更多地寄托给了自组织,在自组织内部,青年可以和其他成员相互联系,获得交往认同和友情支持,他们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找到共同的语言,彼此之间产生一种安全感和认同感。青年在自组织中的归属感远远不同于在单位中的感觉,如果说青年属于某个工作单位、某个班级是外界描述他们身份的一种物理标签,那么“归属感”便是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定,是将自己归类于某个群体的心理标签。[7]作为北京最大的自行车俱乐部—铁刷自行车俱乐部提出要“集群在一起,抱团以抗衡越来越孤僻的社会冷漠病”。以知识精英为联系对象的上海硕士博士俱乐部,以“休息的日子你不想多认识点朋友吗?休息的日子你不觉得应该在阳光下活动起来吗”为口号,倡导会员“放松一个礼拜的身心,在聊天中找寻到安慰,在娱乐中丢掉疲惫,在交流中感悟温馨”。这些自组织都把满足组织成员的精神归属感作为主要的工作目标。

青年在自组织中获得归属感的同时,也得到在其他环境中得不到的价值认可。青年在刻板、规范的职业环境下无法展示和体验的个人能力和追求往往在自组织中得到满足,可以说,由于多样化的组织形态所共有的平等、尊重、自由的价值理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年的自我完善,这也是传统组织之外的青年自组织在与传统强势组织的竞争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因。[8]青年在自组织这个共同体中获得了自我精神的实现,这样就会对社会的抱怨少一些,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组织的发展对社会是一个缓冲器,积极引导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三、职业之外的追求与体验

1. 青年加入自组织是一种生活追求

如果说青年在八小时之内从事的是一种职业,那么他们在八小时之外开展的自组织活动则是一种生活追求。青年加入自组织有很多原因,有的是为了精神上的放松,有的是为了兴趣爱好的满足,有的是为了实现小时候的梦想,有的也把自组织的发展当作自己的职业。不管是何种原因,有一点是共通的,加入自组织已成为当代青年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时尚体验,骑行、健身、学习、公益、宠物、旅游等一些富有创意的生活方式通过自组织在青年中得到实现,这些已经成为青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自组织为青年实现这一生活追求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3年对青年自组织成员的调查显示,“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是青年参与自组织的最主要原因,占39.9%,其次是“锻炼提高个人能力”(27.7%)和“增长知识”(25.4%)。拥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是青年聚合在一起的共识性认同,当代青年在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之后,他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他们希望通过自组织得到生活的乐趣、尊严的认同和价值的实现。在北京著名的回龙观社区,有一个回龙观社区网,网站上聚集了社区的大部分年轻人。网站创始人刘强说:“现在的回龙观社区网,已不仅仅是一个网站,已不仅仅是组织成员的兴趣爱好,而更包含一种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社会责任,凝聚了一个青年团队的共同理想—为回龙观社区打造一个温馨有爱的网上家园。”

2. 青年加入自组织因缘而聚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共同的兴趣、目标或价值趋向,是聚集来自不同背景的自组织成员的一个重要因素,缺乏共同的兴趣、目标或价值趋向的人们很难聚合在一起,也不太可能参加同一组织。经济学家哈耶克说过:“自组织是系统内部力量的互动创造出一种自生自发的秩序,这种自发秩序源于内部或者自我生成。”[9]青年自组织大多是基于某种共同点而自发兴起的,青年加入自组织大都因缘而聚。有的是因共同的兴趣爱好形成的趣缘,有的是因共同的职业和行业形成的业缘,有的是因居住地或工作地形成的地缘,还有的是因共同的利益和追求形成的利缘。这些“缘”把相同群体的青年自发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主体特定化的鲜明特征。从涉及的领域上看,青年自组织的范围涉及娱乐、交友、体育、电玩、旅游、环保、健身、公益等诸多领域,几乎覆盖了青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 青年加入自组织最看重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青年加入自组织更加追求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成员之间加入自组织之前相互不认识,他们没有利益关系,没有身份差别。在自组织内,组织对成员的社会地位、身份和职业没有任何要求,一切只与他们共同的兴趣爱好相关。他们可以平等交流,毫不保留,人际关系简单融洽。青年可以自由选择加入,自愿参加活动,自主参与管理,青年在自组织中完全是一种单纯的生活追求。我们的调查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是青年自组织最吸引青年的地方,占54.9%,其次是“组织氛围轻松自由”(44.8%)和“组织活动符合自己的志趣”(44.8%),青年在简单融洽的人际交往中享受自组织带来的乐趣。

同类推荐
  • 中国隐性权力调查

    中国隐性权力调查

    作者以犀利的文笔、理性的语言,通过深度调查报道的方式,为中国权力场作了全身的X光扫瞄,关注领域从驻京办到培训中心,从公车改革到公务接待,从官员出书到官员出国,从干部挂职到干部年轻化,从秘书升迁到秘书腐败,从公务员收入到公务员工资……本书视线扫描之处都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其报道将感性与理性有机融合,深入解开涉及事件的内幕,并借用专家学者的分析和解读,启发读者有深度的思考。
  • 创新与发展

    创新与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七一”讲话精神,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促进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福建省社科联于2011年4月至12月组织了以“管理创新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1年(第八届)学术年会活动。本届学术年会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及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交流和宣传。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新丝路 新梦想:“一带一路”战略知识读本

    新丝路 新梦想:“一带一路”战略知识读本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原来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进而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不仅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的需要,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还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
  • 中国农民打工调查

    中国农民打工调查

    一亿多农民在城市里打工,他们过得可好?挣到钱了吗?家庭生活改善了吗?孩子是不是有了学上?生老病残有没有保险与赔付?这一切一切的问题,成为今天中国民众十分关注的问题。作者采取两条线交错的写作方法,既描写农民进城打工的宏伟浪潮;又揭示了一个又一个民工的辛苦劳作、悲喜哀乐的故事,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今天农民打工的既壮丽又细腻的风俗图画,以此说明:正是这样一场改变农村又改变着城镇的民工潮,是推动今天中国经济长足发展的实际动力,由一群泥腿子转变成的新兴工人阶级,是中国今天在作崛起努力中的英雄。
热门推荐
  • 帝屋

    帝屋

    抢最好的宝贝,泡最美的妞,学最逆天的招式,神魔玩于我掌,鬼怪踩在我脚,横行妖魔乱舞的龙州谁敢拦他?可他却偏偏有一位同样受黄帝青睐却走上霸道的兄弟,誓与他逐鹿天下,王道,霸道,天下谁主?
  • 白日依山鸥不尽

    白日依山鸥不尽

    港城的贸易巨轮--利顾集团正准备推举接班人之际,太子爷顾漠希离奇失踪,引致顾氏股价断崖性下跌,一周内市值蒸发近十亿!顾氏老太爷震怒!矛头直指向最大的受益人顾氏二少顾忆希。适逢顾忆希半年前自请去大非洲开发津巴布韦市场,将自己从整件事中完美地摘除出来,无人能对他说半句不是。与港城一河之隔的深城迎来了科技和商业飞速发展的契机,地产巨头卓越集团正准备进军商场模式,大肆改革人事,年方25岁的周元从加拿大归国,空降卓越集团总部。李家的老太爷对周元又打又捶,想将他打磨成商场上的一把锋利的屠龙刀!时值多事之秋,深城三不管的贫困棚户区内有一名小女人,游向晚,以追债人的身份游走于灰色地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次意外,游向晚被卷入港城和深城最顶级的家族斗争中。腥风血雨,看她如何火中取栗...注:这不是速吃快餐,这是需要慢慢看的一篇小说。再注,三十万字左右会完结。谢谢观看。
  • 惊华,倾一世芳华

    惊华,倾一世芳华

    乱世涅槃,凤凰转世,所谓的,得凰女者得天下的谣言,因天时所破,早已成空。用三世未了缘,得今世之永远,曦儿,你是我的毒,注定无解。山有兮枝木有枝,卿悦君兮君可知?容子凌,你心里装的永远是她,没有我。小白,我顾佳佳前世“太傻”,今生定不负你!
  • 楼主日记

    楼主日记

    这是一个欢乐向的高中日常故事。故事内容就当是虚构吧,若有雷同,不用怀疑,是我在抄(gao)袭(xiao)\(=v=\)+另外呢,这也是本略微蛋疼的周更小说。祝喜欢本书与不喜欢本书的朋友们,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o(╯▽╰)o
  • 璞金三国

    璞金三国

    前世基友穿越至东汉,不巧的是一个穿越至南,一个穿越至北,还相互不知道。在各自的道路上打拼的二人,不知在相识之日又会如何呢?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都有着不一样的精彩。我理解的三国里没有庸才没有蠢材。
  • 谛仙渊

    谛仙渊

    上古,民智开,见天地,观四象。修,证道,以求长生路。万年后,修仙之法种种,遂分正邪,立门派,或盟或敌,勾心斗角,醉凡尘名利,忘道心久矣。是以谛本心,跃仙渊,证大自在。
  • EXO:物语集

    EXO:物语集

    重新开始,我是北瞑,欢迎大家来看我的小说《EXO:物语集》人生就是这样,满足,遗憾,忧伤,快乐,希望大家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心
  • 封洪战道

    封洪战道

    异界风云,奇人辈出,一代天骄的崛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光璀璨:天价绯闻妻

    星光璀璨:天价绯闻妻

    前男友结婚,新娘不是她!前去观礼,差点被一把火烧死!醒来后,突然有高富帅手捧钻戒求婚,难道是上天可怜她毁容又失忆?他是娱乐圈幕后神话,一手将她捧成影坛天后,却制定了三不准“不准接裸戏,不准接吻戏,不准接床戏”!她掀桌:“那我还拍什么戏,不如回家洗洗睡了!”他冷笑:“正合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