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06500000028

第28章 附录之二

西范氏谱系述略

按:纂修宗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项颇具特色的内容,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为何修谱?诚如《西范氏宗谱》序中所言:“吾邑所称为大家、称为巨族者,其子孙必繁盛,其房族必众多,设无谱系以流传之,则代远年久,凡祖宗之功名事业、实迹、言行以及诞(辰)、(名)讳、坟茔,均无从可以稽考,不特迁移他乡者不能认合,即聚处一族者恐亦难于确查,为子孙者不无遗憾焉,此谱系所作之由来也。”时至今日,谱牒之学已成为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为我们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不少可供稽考的资料。

然而纂修宗谱者往往有一个通病,为了彰显其门阀、身世显赫,一定要寻找和追认历史上的名人为其远祖,甚至有牵强附会而失实者,范氏也没有例外。据乾隆五十六年(1791)范氏二十四世裔孙范上林所辑《鄞西范氏宗谱》称,其一世祖为“范元吉,字天祥(或曰元祥),唐光化初(光化为唐末期昭宗年号,898—900年)官翰林学士,出判大名府,遂家焉。”谱中又把北宋年间做过参知政事的名臣范仲淹拉进来成了他们的“五世祖”,做过尚书右仆射的范纯仁就成了“六世祖”,南宋隆兴元年(1163)做过参知政事的石湖居士范成大则“荣任”了他们的九世祖。

我所能见到的早期《范氏宗谱》有乾隆年间二十四世裔孙范上林所辑《鄞范氏族谱》(稿本)和二十五世裔孙范邦瑗续修的《西范氏宗谱》(稿本)两种本子。《西范氏宗谱》钤有“萧山朱鼎煦收藏书籍”篆字朱文长条印,是别宥斋旧藏捐赠之物,页中多处用眉批或夹注形式指出其不可信之处,当为朱酂卿先生手笔。笔者见到另一《范氏宗谱》乃是民国九年(1920)抄本,名为《范氏支谱》,下限时间约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

宗谱的内容,总支之下有分支,总房下面有分房,随着子孙繁衍,愈分愈细,查阅起来头绪纷繁。笔者不是为范氏续谱,编写《西范氏谱系述略》的宗旨是让读者知道一点与范钦一脉相通的传承关系,以便加深对传主后世的了解;另一方面,凡是对天一阁有过贡献的范氏后裔,亦尽可能记载其一些事迹,以便对研究天一阁藏书文化者有所帮助。

《西范氏谱系述略》主要以民国时期范氏后裔所编的《范氏支谱》为依据,参以范上林、范邦瑗所编修的两部稿本,集中著录范钦一支。其中名望较高有一定影响者,叙述略为详细一些。《范氏支谱序》开篇即曰:“吾族自南宋高宗朝仆射公讳宗尹由河南邓城迁于鄞,至明嘉靖十六世祖侍郎公讳钦分居于月湖西偏,治第宅,构藏书阁,是为四明望族,迄今四百余年,而讵无谱系可稽,亦奚庸我房支谱为哉?而无如我房之支谱,至今日则荡然无存,此何故也?意者,吾族自前清咸丰间始遭回禄,又遭‘发匪’(系修谱者对太平军的称呼。太平军进驻宁波时,天一阁藏书楼被占为马厩,藏书损失难以估量,藏书毁损之多,为历次书厄之最!此前不少学者多为太平起义军讳,对此均略而不提;当然,也有人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兵燹所及必致散失,则宗谱或亦因是时而无之也。今我房之作支谱者,未能如(原)宗谱之详晰,而先人之德泽与事实略可举其大概,庶几后世之子孙有可以追溯而稽考焉。是为序。时在民国己未夏正八月全澣日。”(按:己未为民国九年,即公元1919年。“澣”是“浣”的异体字,作旬解。一月之间分上中下旬,亦可称“上澣”、“中澣”、“下澣”;“全澣”当做全月解,即八月正之意。另《集韵》称:“澣”通“瀚”,根据韵目代日,“翰”为十五日,这样似乎又可解释为十五日。对于这个细节问题,不咬文嚼字了。)

现将范氏居鄞族谱世系简述如下:

一世祖范宗尹行福福一公(以下直称某世,“祖”字省略。“行”乃是排行,先冠以房名,如福房称“福”,亨房称“亨”,一房之中兄弟不止一人的则称“福一房”、“福二房”,“亨三房”、“亨六房”等等,然后根据同一辈分按年齿为序排列,特此说明。)

范宗尹,字觉民,谥忠肃,生宋元符三年(1100),卒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襄阳邓城人,以山西温县籍应制科登进士第,宋建炎中(建炎为南宋高宗初期年号,1127-1130)参知政事,拜尚书右仆射兼枢密院使。娶临安钱氏。子五:长公麒仍居邓城,次公麟迁鄞,三公骥居枣阳;另有二子居天台仙居(谱中未列名)。

二世范公麟行禄禄二公

范公麟,字世瑞。随宋高宗南渡,扈驾至临安,娶居鄞之魏丞相杞女弟为妻,因家于鄞焉,公麟实为居鄞范氏之第一代。封奉议大夫、都水员外郎;魏氏封宜人。卒后葬范家岸山。

三世范猷行承承一公

范猷,字德芳,行承一,以南阳籍中式甲申科(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进士。娶起凤坊汪氏,封宜人。卒后附葬父茔。生二子:范明、范同。

四世范明行延延四公

范明,字景昭,行延四,以恩荫补承直郎黄门给事。娶行春坊赵氏。葬吴家岸。生二子:隆嗣、宗嗣。

范同,字景和,又字节之,行延五。娶望春桥陈氏。葬吴家岸。子友直。

五世范隆嗣行孟孟八公

范隆嗣,字继先,行孟八,嘉泰中(嘉泰为南宋宁宗年号,1201-1204)举贤良,仕常州推官。娶南门内杨氏。卒于任内,遂葬于武进县南乡一僻村。

范宗嗣,字仲孙,行孟十,开禧间(开禧亦是南宋宁宗年号,1205-1207)以儒行任余姚教授。娶甬东王氏。葬鄞钱湖上水范家岙。无嗣。

范友直,字子益,行孟五。娶孙氏,无嗣。

六世范顼行仲仲一公

范顼,字有诚,行仲一,为隆嗣长子。乡贡。端平中(端平为南宋理宗年号,1234-1235)任国学司计,学行超轶。娶慈邑王氏。葬西东园山。子植。

七世范植行季季七公

范植,字芝,号默斋,行季七。举贤良,不应,世称范徵士。娶北门外胡氏。葬钱湖下水山。详见《外传》。子二:新、坚。

八世范新行定定一公

范新,字克新,行定一。赠御史台照磨。娶鉴桥章氏,赠恭人;继娶秦氏。葬钱湖下水山。子:恭、绍、甫。

范坚,字克珉,号竹友翁,行定四。娶李氏。葬山桥北。子:亮、循、振。

九世范恭行仍廷献公

范恭,字定礼,行仍一。娶东渡门孙氏。葬下水山。子益善、逊善。

范亮,字高夫,行仍二。娶张氏。葬山桥北。子谦光。

范绍,字廷显,行仍三。娶甬东谢家府杏三小姐。葬钱湖下水山。子:存诚、存谊。

范孚(甫),字仲信,行仍四。至正初,辟郡椽,仕湖广理问知事,晋御史台照磨,赠奉政大夫。娶钱氏,赠恭人。子:思聪、思睿,无传。

范循,字训夫,行仍五。苦学好义。娶汪氏。葬山桥北。子尔能。

范振,字仁夫,行仍六。娶韩氏。葬山桥北。子希哲。

十世范益善行弘弘一公

范益善,字德滋,行弘一。从子居仁承继。

范谦光,字华夫,行弘二。从子可车承继。

范存诚,字实中,行弘三。娶朱氏。子:宗仁、居仁。

范存谊,字宜中,号十竹,行弘四。为都提领。娶杨氏福八孺人。葬西山赵家斗。子性弼,详见《外传》。

范尔能,字德让,行弘五。子:可鼎、可车。

范逊善,字德谦,行弘六。娶王氏。子维吉。

范希哲,字德明,行弘七。由贤良任广西桂林卫经历。子可权。(谱中有人批注:旧谱谓“应明经科进士,任福建府连江县知县,今遗像尚在,并有初谱序可考也”。)

十一世范居仁行元元二公

范居仁,字、号均未详,行元六。继承弘一公益善。

十二世范彝行亨亨十二公

范彝,字秉常,行亨十二。葬于西山父茔之侧。以侄晁为嗣。

笔者按:

范氏宗谱各房分纪有:元一房、元二房、亨五房、亨六房、亨八房、恒九房、恒二十二房、恒二十五房……范钦一支属于元二公名下四房之亨十二房,在该总房以下,有正所公长序班房,正所公下二房,正所公老五房、太守房……侍郎房、知县房、司训公房等等。愈往下,头绪愈纷繁,所以从第十二世起至第十六世止,集中叙述范氏亨十二房这一支。行名乃是按辈分排列,如一世祖宗尹,他取名福房,为福一公;子公麟,取名禄房,但他是老二,故称禄二公,以此类推。同辈中兄弟众多,又要并列为许多分支,如第十三世恒房,就有恒一房至恒二十多房。《西谱·凡例》曰:“先世行名始于福,终于丰,止二十字令;今复增二十字,用易卦以足之,俟后世子孙瓜瓞绵绵,永垂不朽。”又曰:“行字旧有四句:福禄承延孟,仲季定仍弘,元亨恒泰益,谦节复颐丰;续四句曰:师坎随升贲,需临井兑蒙,晋履咸观鼎,乾坤渐萃同。”例如范钦,属于谦房,同辈兄弟中排列第五十五,故曰“行谦五十五”。这里的“行××”是同辈人按年次排列的横向识别码。可是愈到了后代,同辈的人实在太多了,几百个也不止,所以不再排“行××”,在《西范氏谱系述略》中也有同样的情况,从第二十代起,就停止排横向的行名了。如果再往上溯,其父范璧为泰房,祖父为益房,曾祖晁为恒房,高祖彝为亨房,所以通称亨十二房名下。这样的称呼,在现代人看起来,实在是太复杂了。还有一种是包含在每个人的名字中的辈分排行,范钦一代,名均从金傍,如范镛、范钧、范钫、范镐等等,因为他们属“金”字辈;他的子侄是“大”字辈,叫大冲、大潜、大澈、大涵等等;再下一辈是“汝”字辈,也就是范钦的孙儿辈,叫汝楠、汝桦、汝材等;再往下就是“光”字辈,如光文、光燮、光遇、光裕等。房支的行名与名字里(表示辈分)的行名可以对上号,《西范氏宗谱》有一个“行名歌”,例如节、复、颐、丰对大、汝、光廷;师、承、坎、升对从、永、懋、上;孟、仲、季、定对邦、多、盈、若,等等。如范大澈,房支的行名上是“节”,在名字的排辈上是“大”,在兄弟年齿间挨到第十九位,所以叫“行节十九”。又在名字辈分里的排行,有时也会有出入,如范正辂的胞弟就叫廷辅,他们都是范光燮之子,因此在族谱中又规定了一个“同第名”,什么“廷正同第,懋震同,多申同,若如同”等等。

十三世范晁行恒恒二十二公

范晁,字时明,号松原,行二十二。生宣德六年(1431)十二月十七日酉时,卒弘治十七年(1504)正月二十四日戌时,葬父茔之右。子三:

、谏;女三:长适湖田陈楷,次适李,季适张孟辉。

十四世范行益益十八公

范,字成甫,号养晦,行益十八。生明景泰元年庚午(1450)十月初三日酉时,卒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十一月十九日亥时。由岁贡任江西饶州德兴县司训。有《暗然斋集》。娶诸太孺人,生璧、琚、瑫;又娶严太孺人,生璟。葬于冯湾,诸太孺人葬于山桥父茔之前。

范,字立甫,号乐间,行益二十二。葬山桥祖茔之旁。

范谏,字忠甫,号遁斋,行益三十九。生一子琬,徙居于外,不值祀。

十五世范璧行泰西畴公

范璧,字伯瑞,号西畴,行泰三十六。诰封工部员外郎。生于成化庚子(十六年,1480)十一月二十九日辰时,卒嘉靖甲寅(三十三年,1554)七月十四日。葬于冯湾,又葬衣冠于望春桥(之西)。配王氏,封宜人。王宜人生于成化戊戌(十四年,1478)二月二十五日子时,卒于嘉靖甲寅(三十三年,1554)七月二十七日。子三:镛、钦、钧。女二,长适倪宗文,次适庠生陆锠。

范琚,字伯廉,号西塘,行泰五十四。恩授七品散郎官,封文林郎。生成化丙午(二十二年,1486)八月初七日戌时,卒嘉靖辛亥(三十年,1551)二月二十九日。娶史氏,继娶吴氏。子镐,女适国子生黄元威,俱史书。

范瑫,字伯良,号讱庵、讱斋,行泰六十二。郡增广生。生成化丁未(二十三年,1487)六月十六日未时,卒嘉靖甲辰(二十三年,1544)七月二十八日子时。娶副使陈公槐女,赠安人,加赠宜人;侧室吴氏。子三:鎏、镜、钫。瑫以子钫贵,赠刑部山东(司)主事,加赠工部虞衡司(或谓屯田司)郎中,晋赠奉政大夫。

十六世范镛行谦正所公

范镛,字文卿,号正所,行谦四十二。赠鸿胪寺序班。葬于周学士桥。镛系璧长子,生弘治辛酉(十四年,1501)十月初五戌时,卒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八月十五日。娶陶氏,生弘治乙丑(十八年,1505)八月二十七日未时,卒万历。改葬周学士桥。子六,长大澈。余有丁《正所范公墓志铭》曰:“正所父璧以子司马公钦贵,封缮部员外郎。公比长代缮部公持家,秉于诸昆弟则攻辛茹荼,昼夜蒿目,与诸佣保操作以起家。时怂恿其弟司马公力学,司马公得一意宦学,为时名卿者,公力也。”

范钦,字尧卿,号东明,行谦五十五。嘉靖壬辰(十一年,1532)进士。湖广随州知州,历升工部员外郎中、袁州知府、江西按察副使、福建按察使、广西廉使、云南右布政使,陕西、河南左布政使,南赣巡抚、右副都御史,北京兵部右侍郎。藏书天一阁。生明正德元年丙寅(1506)九月十九日戌时,卒万历十三年乙酉(1585)九月二十八日申时,享年八十。葬于(鄞南)茅山。配袁太夫人,明诰封宜人,例晋夫人。生正德二年丁卯(1507)正月初五,卒万历三年乙亥(1575)四月十五日酉时,享寿七十岁(按虚岁计,亦只有六十九岁,谱误)。女二,适闻、陆。庶徐太孺人,生明正德十年乙亥(1515)七月十一日申时,卒万历三十三年乙巳(1605)十月十四日未时,享年九十岁。子二:少明公(大冲),乾房为前宅;继明公(大潜),坤房为后宅。

范钧,字禹卿,号和轩,行谦六十二,恩褒耆旧冠带。娶李氏。

范镐,字武卿,号海南,钦叔父琚子。县庠生,嘉靖丁酉(十六年,1537)举人。直隶宁国知县。

范钜,字大卿,号中明,钦叔祖之孙。嘉靖乙丑(四十四年,1565)恩贡,常熟县学训导。从祀乡贤祠。

范钫,字宣卿,号印山,钦叔父瑫少子。万历乙未(二十三年,1595)进士,四川布政司参政。

笔者按:乾隆年间范上林《西范氏宗谱序》曰:“十四传而少司马东明公、宁国令海南公、常熟教谕中明公以仲昆弟称‘三凤’,族始大。”

十七世范大冲行节少明公

范大冲,字子受,号少明,行节五十七。县学生入太学,授光禄寺大官署丞。生明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三月十九日寅时,卒万历三十年戊申(1602)四月初四日申时,年六十三。清顺治辛丑(十八年,公元1661年)奉诏宣谕从祀乡贤祠,赠徵仕郎。葬鄞西四十七都散人岙唐范山之阳坐子向午兼壬丙三分。娶屠氏、包氏、王氏。

屠太孺人,兵部侍郎竹墟公女也。生明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十二月十八日巳时,卒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十二月初七日未时,享年二十四岁。生一女,适李性光。

包太孺人,建平县学教谕回庵之女。子二:汝楠、汝桦;女三,适汪、沈、徐。生明嘉靖二十四年乙巳(1545)十月初六亥时,卒万历二十年壬辰(1592)八月初八日丑时,享年四十八岁。

王太孺人,署都指挥事东蕃公女也。主(指神主牌位)题“承重孙光文奉祀”。生明万历三年乙亥(1575)五月初九日午时,卒清顺治九年壬辰(1652)十二月十四日午时,享年七十八岁。

范大潜,字子昭,号继明,庶徐太孺人所出。太学生,应天副举,拣选教谕。生于嘉靖二十三年甲辰(1544)六月十一日,卒于万历十三年乙酉(1585)六月十二日。娶陆州判陆德时女。(据雍正《宁波府志》)

范大澈,字子宣,又字子静,号讷庵,行节十九。正所公范镛之长子。读书好古。年二十六,从仲父钦游京师,题诗双塔寺壁,为学士袁炜所赏识,延为塾师。居三年,补国子监生。大学士徐阶引掌记室事,多倚办,名日益盛。有人荐为武英殿中书,因顾虑受阉人节制,辞未就。寻补鸿胪寺序班。时国家外事交往方盛,亟需人才,大澈自三十七岁起至五十三岁止,七奉玺书,奉使朝鲜、车里、木邦、缅甸、安南诸国,进秩二品。嗜好抄书、藏书,每见人有写本未传者,必苦借之,随即抄录;在长安邸中雇书佣二三十人专事抄书。与范钦有一段书林佳话,可参见冯注光绪《鄞县志》。著有《灌园丛谈》、《卧云山房文集》、《沧瀛外史漫稿》等。生嘉靖三年甲申(1524)十月二十七日亥时,卒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九月初六日,享年八十六岁。娶李氏。葬东钱湖朱山湾。大澈事迹详《鄞县通志·文献志》本传。

第十八世范汝楠行复九如公

范汝楠,字公定,又字梁甫,号九如,行复百十四。公由郡庠入太学,诰赠吏部文选司主事,崇祀祀乡贤祠。子三:光文,分福房;光燮,分禄房,承继于穉光公(其胞弟汝桦);光交,分寿房。女七人(谱中未署名)。生明万历九年辛巳(1581)十月二十九日亥时,卒天启二年壬戌(1622)十一月初二日巳时,享年四十二岁。葬于鄞西辽山,向朝东。配沈太孺人,诰赠安人,生万历十年壬午(1582)三月十六日午时,卒崇祯九年丙子(1636)七月初十日午时,享年五十五岁。

范汝桦,字公吉,行复百三十一。生明万历十二年甲申(1584)六月十五日辰时,卒清顺治九年辛卯(1652)十一月初二寅时,享年六十八岁。公由太学生恩赠司训,明隆庆朝曾奉使安南等国。例赠修职郎,崇祀乡贤祠。葬鄞西黄家岙。子光彦幼卒,继九如公(汝楠)季子友仲(光燮)为其嗣。配杨太孺人,宪长杨公德政之女也。生明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四月初一辰时,卒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四月十六日午时,享年二十四岁。续配金太孺人,参将金公之女,生明万历十八年庚寅(1590)九月二十四日酉时,卒崇祯四年辛未(1631)十月初八日卯时,享年四十二岁。庶沈氏孺人,生明万历三十九年辛亥(1611)十一月初三卯时,卒清顺治八年辛卯(1651)八月十二日亥时,享年四十一岁。

范汝桐,字惟同,号凤洲,行复。由国子监生任鸿胪寺司宾序班。生明嘉靖丁未(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八月二十七日,卒崇祯甲戌(七年,公元1634年)正月二十一日,享年八十八岁。配陈氏,封孺人,享年八十四岁。葬西成桥祝家岸。

范汝木,字惟正,又字惟乔,号迁宇,行复。袭鸿胪寺序班。卒年三十二岁。娶王氏,封孺人。

第十九世范光文行颐耿仲公

范光文,字耿仲,一字甬憨,号潞公,行颐六十一。系范钦曾孙,汝楠之子。清顺治三年(1646)举人,顺治六年(1649)与从弟光遇及光遇从子廷元同登进士籍。光文中二甲第一名传胪,授礼部主事,迁礼部文选司,八年(1651)为陕西省乡试正考官。居家孝友,性豪爽,遇事果决;为官勤政,案无滞牍,兢慎自持,始终一节,然以刚直不合于大僚,罢官归。其家天一阁藏书甲于浙东,光文复购所未备增储之。光绪《鄞县志·范光文传》称太冲首次登阁由光文导引,但梨洲《天一阁藏书记》则云由光燮陪同登楼,笔者意谓当以梨洲自述为准。光文并为天一阁前构筑池亭。此园匠心独运,半亩方寸,九狮一象,曲径通幽,亭榭俱备,洞窍玲珑,池水清冽,长年不干,至今仍为国内外园林专家所称赞。其著作有《七松游》、《寤忆》、《游闽随录》、《试秦诗纪》、《潞公诗选》等。生万历二十八年庚子(1600)七月初八日,卒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正月十八日,年七十三。从祀乡贤祠。配史氏,生卒年未详;继配陈氏,生万历四十四年(1616)十月二十三日,卒康熙三十五年(1696)正月十八日。庶陈、萧。子三:廷仁、正国、正邦。

范光遇,字逢年。据《鄞县通志·文献志》(附范光文传下)称:“少贫力学,夜读书,日则治生以养父。顺治六年(1649)进士,授肤施知县,迁常州同知,擢知兖州府。甫八阅月,以常州逋赋(即少上缴了国库税赋)左迁归。子廷魁,字介五,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改检讨。从子廷元,为光遇同榜进士,累官至广西右布政使,以参政督江北粮储,卒于任内。”

范光燮,字鼎仍,一字友仲,晚号希声老人,行颐。生万历四十一年癸丑(1613)十一月六日,卒康熙三十七年戊寅(1698)九月二十一日,享年八十六岁。恩贡生,康熙十五年为嘉兴府学训导。辟讲堂于郡庠东南隅,名曰“希圣”,每阅延其乡先达率郡之博士弟子执经问难,讲学其中。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称:“天一阁书范司马所藏也,从嘉靖至今盖已百五十年矣,司马没后封闭甚严。癸丑(康熙十二年,1673)余至甬上,范友仲破戒引余登楼,悉发其藏。余取其流通未广者抄为书目”。《秀水志》曰:“希圣堂,联乡先达及绅袍硕儒数百人,一月两会于斯堂谈经论史。”著有《希圣讲义》、《希圣堂唱和诗》等。二十五年(1686),升长治县丞,因疾乞休归里。子三:正辂(昌房)、廷辅(盛房)、廷奇(成房,无出)。

范光交,字伦五,范汝楠之三子。行颐,系郡邑庠生。生明天启元年辛酉(1621)五月二十九日亥时,卒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四月二十三日,享年七十九岁。葬鄞西山排岙。配庄氏。

范光彦,汝桦之子,幼年卒。

第二十世范正辂行丰载瞻公

范正辂,字载瞻,行丰。据雍正《宁波府志》及《秀水县志》载:“正辂淹贯经史,中康熙五年(1666)举人,十六年(1677)授秀水教谕。时光燮官嘉兴府学训导,父子并司教铎,公余趋庭欢甚。”“十七年(1678)聘考江南,所拔多知名士。”“重修儒学,编辑县志(《秀水志》)”。捡选泉州德化知县,值兵燹后,刻意抚循,初年士子不满二百,比年遂及千人;累决疑狱,民有不输国赋者,单骑晓谕,旋感德为良民。摄篆大田,巡抚以其莅泉久,咨及一方利病,遂条议十事以进,檄下阖属遵行之。“撰有《三瑞记咏》及《秀水县志》十卷、《德化县志》十六卷。生明崇祯八年乙亥(1635)四月二十九日丑时,卒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十月十日子时,享年六十岁。配丁太安人,生明崇祯十六年癸未(1643)六月十四日巳时,卒清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正月二十六日酉时。庶孔老孺人,生清康熙四年乙巳(1665)正月初一子时,卒雍正五年丁未(1727)正月十三日辰时。子三:从益、从、从说,均丁氏出。女四,丁太安人出三女,适胡、左、张;孔老孺人出一女,适徐。葬鄞西水井底溪隐庄,土名隔山。”

范廷辅,字左垣,行丰。国学生。曾重定《天一阁书目》,并约请黄宗羲撰写《天一阁藏书记》。

(按:《范氏宗谱·同第名》云:“廷正同第”,与正辂同辈的有廷仁、廷简、廷筠、正国等等,均是兄弟辈。)

第二十一世范从益行师默生公

范从益,字赞禹,号默生,行师。正辂之长子。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进士,授承德郎,任湖广郧阳府通判。癸巳(康熙五十二年,1713)丁内外艰,报阙满补广西桂林府通判。生于康熙三年甲辰(1664)四月十七日巳时,卒于康熙六十一年壬寅(1722)十一月二十九日辰时,享年五十九岁。配谢老安人,生清康熙五年丙午(1666)五月十四日辰时,卒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二月初十日申时,寿四十五岁。继徐老安人,生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1700)二月十五日卯时,卒乾隆四年己未(1739)五月初一日辰时,寿四十岁。庶方孺人,寿四十二岁。从益无出,由石谐公长子永观、四子永升承继为嗣。

范从,字石谐,行师。康熙三十八年(1699)举人,选任知县,例授文林郎。生于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二月二十九日,卒于康熙五十九年庚子(1720)四月初四日,年四十九。葬鄞西排岙。子六:永观、永泰、永恒、永升、永孚、永咸。懋柱为从之孙,县志作从益孙,误。

范从说,号商霖,行师。生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二月十一日未时,卒雍正九年辛亥(1731)十月十五日辰时,享年五十一岁。配沈氏。无出,承继石谐公(从虁)六子永咸为嗣。

第二十二世范永观行坎和宇公

范永观,字和宇,行坎。雍正进士。生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十一月初三日巳时,卒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二月初一日午时,享年六十四岁。配张氏。石谐公(从虁)长子,因其伯父默庵公(从益)无嗣,与四弟永升一同过继给从益为子。配沈氏。

范永泰,字汇征,行坎。邑庠生。生清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闰六月十七日丑时,卒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九月初二日卯时,享年六十四岁。配黄氏。葬鄞西祖关山。子三:懋柱、懋棫、懋椒。

范永恒,字存一,行坎。雍正丙午(四年,1726)副贡,历任河南灵宝县丞,赠文林郎,江苏丹阳知县。生清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八月二十八日卯时,卒乾隆十五年庚午(1750)三月十五日巳时,享年四十七岁。配董氏,庶洪氏。子五:懋椿、懋枢、懋桂、懋机、懋。葬鄞县黄家岙山。

第二十三世范懋柱行随拙吾公

范懋柱,字汉茎(一作汉衡),号拙吾,行随。系永泰之子,从虁之孙。诸生(明经,邑博士)。以先世藏书进御(览),录入《四库》,诏赐《图书集成》万卷,当时荣之。光绪《鄞县志》曰:“国朝乾隆三十九年(1774),生员范懋柱起呈书籍六百二种,附二老阁书九十四种,共五千二百五十八卷。诏进到各书,俟抄录已竣给还本家珍守。五月赐御制《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六月,谕杭州织造寅著至阁中看其房间制造之法,并书架款式,绘具准样,开明丈尺,进呈御览。四十四年(1779)六月,赐《西域得胜图》三十二幅(光绪志误记,实为十六幅);五十二年(1787)二月,赐《金川得胜图》十二幅(已佚)。清高宗御制《文源阁记》曰:藏书之家颇多,而必以浙之范氏天一阁为巨擘。因辑《四库全书》,命取其阁式以构庋贮之所。……乃知阁之间数及梁柱宽长尺寸皆有精义,盖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意。于是就御园中隙地一仿其制为之,名曰‘文源阁’而为之记”。此后有文渊、文津、文溯;文澜、文宗、文汇,则建于南方。懋柱生于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六月十五日辰时,卒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五月十三日未时,享年六十。配史氏。有子女各二。葬鄞西望春桥。

其弟懋棫、懋椒。懋棫字周茎,号琢安,由儒士乡饮介宾侍赠迪功郎。生雍正二年(1724),卒乾隆五十三年(1788),享年六十五岁。配董氏。季弟懋椒,字芳山。生雍正十年(1732),卒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三十二。未娶。均葬于鄞县望春桥。

范懋敏,字苇舟,号逊斋。系廷辅之曾孙。国学生,嗜书法,例赠修职郎。撰有《金石小志》、《瓯蠹阁日抄》、《苇舟书抄》等;此外又编《天一阁碑目》二卷。当时有海盐张燕昌欲寻找《泰山石鼓文》早期拓本,因原刻中有二十九字毁于火,懋敏乃出明拓本泰山《石鼓文》,供张勾摹,重刻于石,《石鼓文》赖此补齐。乾隆丁未(五十二年,1787),钱大昕为之序。

第二十四世范灼行升愚斋公

范灼,字见三,号愚斋,行升。贡生,候选训导,例授文林郎。生清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正月二十二日亥时,卒嘉庆十年乙丑(1805)九月二十日辰时,享年五十二岁。配郭氏;继室陈氏,系同邑陈德润之女。子四:邦甸、邦畯、邦疄、邦畴。葬鄞西潺头杨。

范炌,字克三,号朴轩,行升。庠生,例授文林郎。生清乾隆二十年乙亥(1755)九月二十九日卯时,卒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五月二十四日亥时,享年五十三岁。他过继给叔父芳山(即懋椒)为嗣。子二:邦畿、邦畘。

第二十五世范邦绥行贲

范邦绥,字履之,行贲,系酉山(与龄)之子、懋敏之孙。咸丰六年丙辰(1856)科进士,以知县分发四川。性廉介,耻于干谒,需次三年,不得补充。己未(咸丰九年,1859)任乡试同考官。待民宽厚,颇有政绩,但不容于上司及同僚,告归。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克宁波,盗贼亦乘机破墙入阁,时邦绥方避乱山中,闻讯大惊,乃命其子多枢(彭寿)设法追回一部分,其事见“范光枢”条。邦绥生于嘉庆二十二年丁丑(1817)九月三十日,卒于同治七年戊辰(1868)五月二十三日,享年五十二岁。子二,季子彭寿为府学生。

范邦甸,字禹甫,号小愚,行贲,范灼之长子。邑廪生,例授修职郎。生清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十二月初九日辰时(冯贞群先生《鄞范氏天一阁书目内编·附录三》作“乾隆四十三年生”,恐有笔误,此处据《范氏宗谱》),卒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三月二十日戌时,享年四十。配秦氏。子二:多、多志。嘉庆八、九年间,浙江巡抚阮元登阁观书,命邦甸等着手编目,不久完成《天一阁书目》十卷,《补遗》一卷,《范氏著作》一卷,阮元为之作序;嘉庆十三年(1808),阮元又命府学教授汪本校刻,具“文选楼”牌记出书(据冯注光绪《鄞县志·范邦绥传》附周绍濂传后)。

第二十六世范多枢行需

范多枢,一名彭寿,字寅卿,行需。府学生。光绪十五年(1889)五月,宁绍台道薛福成刻《天一阁见存书目》成,彭寿跋曰:“咸丰辛酉(十一年,1861),粤匪(此系对太平天国军之诬称)踞郡城,阁既破残,书亦败亡。于时先府君(指范邦绥)方避地山中,得讯大惊。间关至江北岸(按:当时英、法领事馆在宁波江北岸外滩),闻书为洋人传教者所得,或卖诸奉化棠岙造纸者之家,急借赀赎回。寇退,又偕宗老多方购求,不遗余力,而书始稍稍复归;其有散在他邑不听赎取者,则赖郡守任丘边公葆诚移文提牍,还藏阁中。”彭寿生三子:长玉森,仲盈爌,季(名待查)。

第二十七世范玉森行临

范玉森,字锦文,行临。彭寿之长子。县学生。

范盈爌,字挺武,彭寿之次子。民初为鄞县地方法院录事。民国三年(1914)夏,天一阁藏书失窃,发现在上海市肆陈列。盈爌与其兄长玉森偕族中长老奔走官厅,自上海至杭州,呈请追还阁中失窃之书,卒未见归。拘获窃贼薛继渭一名,判处徒刑九年,后瘐死狱中。

第二十八世范若麒

范若麒,一名鹿其,玉森之长子。曾任鄞县(当时鄞县为今之宁波市)贯桥小学校长。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范氏子孙中无人能独力承担天一阁的保管修缮重任,天一阁逐渐转化为社会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由鄞县文献管理委员会组织;1949年后由政府所接管。范鹿其较长时期在天一阁工作,曾接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及其夫人王光美女士。

子思慈,在慈溪市工作,曾任宁波市和慈溪市的政协委员。

一、第二十九世裔孙范思舜,原香港南丰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任香港宁波旅港同乡会副会长、香港甬港联谊会监事长等职。自1994-2000年,数次为我市建校、助学捐资。1998年,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授予其“荣誉市民”称号。2003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其“爱乡楷模”荣誉称号。2004年卒于香港。

二、范玉森在先祖司马公原藏《嘉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衬页上题识,关于天一阁被薛贼继渭盗去之书追查经过全文:“先司马东明府君举嘉靖戊子浙江乡试,迄壬辰举进士。(其)乡试录、登科录敬藏天一阁,自明迄今四百年矣。去岁夏,阁书失窃,销售于沪上各书肆,好古家争购之。逮裔孙至杭至沪,控追已不及,以致全书一无返璧,曷胜叹憾。邑中张让三先生,先君子旧好也,今夏从上海友人处得此两录,暨先吏部潞公府君手抄诗稿,交小子还藏阁中。盖先生于吾阁原委最悉,前薛星使刻《见存书目》,先生实总其成,故惓惓于阁书尤切。今虽仅得此三种,而先生之关怀文献与不忘先人之交情,亦足见矣。用记数语,以志名感。乙卯仲夏司马公十一世孙玉森谨识。”

同类推荐
  • 徐悲鸿

    徐悲鸿

    本书主要以徐悲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讲述了童年生活、艰辛求学、纵笔驰骋、永不疲惫等内容。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内容正如它的副标题——十四篇历史特写(Vierzehn historische Miniaturen)。作者茨威格以诗人和艺术家的笔触,尊崇历史的真相,以其完全个人的独特视野创作而成。十四个故事,横跨不同时代和地域,虽然篇幅精短,但内容丰富完整,既保留了事件发生时的种种细节,也凭借茨威格深厚纯熟的笔力,展现了以旁观者视角面对这些关键时刻的复杂情绪:对悲剧英雄命运的关注、共情、怜惜,对造物主的敬畏,对人在有限生命中具备的神性,迸发的创造力的肯定以及对人间正义价值的遵照和捍卫。遥远如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在面对恺撒遇刺、局势混乱时的犹豫不决;又如极富戏剧性的瞬间,格鲁希墨守成规而造成拿破仑滑铁卢的失败以致影响了之后的整个欧洲历史……十四个生死攸关、超越时代的故事,如群星般璀璨而不渝地照耀着暂时的黑夜。
  • 货运大王佐川清

    货运大王佐川清

    本书是号称日本“货运大王”、“佐川捷运”的创始人和总经理佐川清的个人奋斗自传。佐川清幼时受尽后母的折磨,小小年纪就远走他乡做苦工度日。然而恶劣的环境并没有挫败他的毅力和决心。日后,他以一个地地道道的脚夫创业,奇迹般地建立起他的企业王国——“佐川急便”——一个拥有近万辆卡车、垄断日本国内货运、并在世界货运市场上占重要地位的大型货运公司。
  • 哥白尼伽利略

    哥白尼伽利略

    《哥白尼伽利略》对哥白尼、伽利略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程十发传

    程十发传

    《程十发传》是“图文版艺术家传记”系列之一种。本书用乡情篇、阅世篇、谈艺篇三个部分,记录了程十发对故乡之眷恋、其人生经历之曲折、其对艺术之见解和探索。程十发不囿于前人成就和门户之见,汲取民间和外国绘画的养分塑造自己的风格。他在政治风波中备受冲击,但仍然保持了自己的幽默和关心别人的性格。作者郑重通过广泛地收集资料和采访传主及其亲友,写就此部书稿。这是一部资料翔实可考而又评论精彩的传记。
热门推荐
  • 玉梅长情剑

    玉梅长情剑

    作品是关于大唐时期,天下第一侠客与公主之间的爱情故事。~
  • 龙历古州

    龙历古州

    苍龙州位于古州的中部,气候复杂,地貌繁多,所辖十三城。火龙州位于古州的南方,所在之地多由灌木覆盖,气候闷热,所辖有六谷。水龙州位于古州的西方,地貌为无边的沼泽和巨木林,终年飘雨,所辖有三泽。风龙州位于古州的东方,地处无边的荒漠之中,常年风沙漫天,所辖有四郡。冰龙州位于古州的北方,因为常年被冰雪与严寒所覆盖,所以居住在此的人极少,所辖仅有东极原和西极原。
  • 芷想王源独宠桐

    芷想王源独宠桐

    也许是命中注定,她-周芷桐在13岁那年会遇见一个可爱而又帅气的男生。从那以后,便喜欢上了他,无法自拔,覆水难收。上天眷顾她,把她带到王源身边,可是,上天却让她的王源成为一个闪闪发光的大明星,她拼尽全力,克服种种困难,只为换来他一个回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富道人心:攫取财富的十条诫律

    富道人心:攫取财富的十条诫律

    用“心智”挣钱才是挣钱诫律的精髓所在,才是挣钱的最高境界。书中对每一诫律都作了深刻的阐述,并将用“心智”创富的理念与我国现实国情结合起来。它将告诉人们,只要你敢于从贫穷中起飞,“用心”去对待创富过程中的每一问题,你就可以在创富的道路上少走弯路,顺顺利利地挣大钱。
  • 万界最强老公

    万界最强老公

    【每日四更,《斗罗②绝世唐门》进行中!】捡到一个戒指,从而开启穿越万界之旅。身为超级至尊VIP用户,杨宇带着满级属性和逆天金手指穿越万界,纵横西游记,漫游斗罗大陆,征战斗破苍穹,踏入遮天、完美世界,后续,还有更多世界等待我去装逼!欢迎加入粉丝群最强老公团,群聊号码:664700941!
  • 汐姐她马甲捂不住了

    汐姐她马甲捂不住了

    林染汐重生两次,活了三世第一世她是帝都林家小公主第二世她是杀手榜第一的沐妍第三世她有着林染汐的容貌也有着沐妍骨子里的那股狠辣劲在杀手界她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榜第一沐妍在帝都她是帝都第一名媛,高考第一名……[正文篇]“汐总请问您是怎么评价墨少的?”“弱,一无是处”“记者们听了内心更加佩服林染汐了,敢这么说墨少的也就只有她林染汐了”墨逸尘在公司看到这个发布会后公司也不要了,立即让助理备车回家。
  • 血泊万骨

    血泊万骨

    血泊万骨,名扬八方,鲜血浇铸的争霸之路!这是一个充满战斗的故事,铸满悲戚与无奈的故事!故事由人书写,我的命不由天,周毅坚信这是一个充满爱的故事,且看他如何逆天……
  • 他的高中为什么可以这么平淡

    他的高中为什么可以这么平淡

    嘛.远离人群,寻找平稳的生活,便是最棒的日常生活主义。其中的一些语气或者是话语都是人物性格体现的一种。看似简单,如果你的生活中说过同样或有感觉的人。一定能体会出其中的深意。嘛,最后不让大家伙看的这么阴郁吧。声明一下。我也是阿宅。大家可以把这小说当做日系轻小说读下去。
  • 书立方4-赢在习惯

    书立方4-赢在习惯

    《书立方·第4辑:·赢在习惯·高效能人士的7个成功法则》内容简介: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可是成功的人总是凤毛麟角。同样是一天24小时,为什么人家作出了惊人的成绩,而我们就碌碌无为,《书立方·第4辑:·赢在习惯·高效能人士的7个成功法则》就为你揭开成功人士通往金字塔顶端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