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98200000009

第9章 夹缝中生存(2)

朱元璋留给后人最大的印象是:忍、狠。朱元璋从不好勇斗狠,从不逞一时之气,他习惯用脑子,脑子加上手段是他制胜的无敌法宝。

当然,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离不开人才,朱元璋以汉高祖刘邦为榜样,吸纳人才方面和刘邦相比也不逊色。在朱元璋手下,名将如云,谋士成堆。虽然这些人最后几乎被他杀得一干二净,毕竟他曾经拥有过,正如一首流行的歌所说,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在对待人才方面,朱元璋比刘邦更礼貌,刘邦待人傲慢无礼,朱元璋却很懂得尊重中人才。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尤其对儒生,朱元璋总是表现出谦恭的样子。

那么,朱元璋是不是有一套用人秘籍呢?他用人的标准到底是怎样的呢?

其实,也没什么秘诀,朱元璋用人可以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概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譬如:勇猛的人,朱元璋就用他的勇敢,而不用他的暴躁;聪明的人,朱元璋就用他的计谋,而不用他的心眼;贪婪的人,朱元璋就给他银子……

总的说来,朱元璋用人非常灵活,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常遇春这个人

提起常遇春,从小爱听说书的朋友一定很熟悉,爱看武侠小说的朋友对这个名字也不陌生,至于历史爱好者就不用说了。

在明初的历史中,常遇春是一个头顶着光环的人物。

作为朱元璋麾下第一员勇将,他跟朱元璋的相识很偶然。在攻打采石之前,朱元璋在城郊巡逻,由此可见朱元璋这个人确实很勤奋,连小兵的活儿都自个儿揽了。

常遇春跟朱元璋一样,都是穷苦人出身。他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也没机会读书,特爱刀枪棍棒之类的东西。兴趣总是最好的老师,常遇春长大后武艺高强、力大如牛,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常遇春以前投靠刘聚,后来发现这人只想做个山大王,没有远大志向。满怀激情和梦想的常遇春一不做二不休,离开了刘聚,来到了和州,也就是在这里他与朱元璋相识了。

当时,常遇春打发几个哥们出去弄点吃的,自己躺在田里一棵大树下呼呼大睡。睡觉时他做了一个梦,一个身披铠甲、手持金盾的神人走到他面前,对他说:“还在睡,你的主公已经到了,还不赶快起来。”

常遇春一下子惊醒过来,睁眼一看,只见朱元璋正盯着自己看。常遇春大惊,莫非那个神人说的主公就是这个人,这个人虽然很丑,但是很威严。想到这里,常遇春马上爬起来向朱元璋行礼。

双方交流能力特长、理想目标之后,常遇春毫不客气地说:“我跟你就是要做先锋的,把先锋印给我吧!”

朱元璋听了很生气,狂夫我见过不少,这么狂的还真没见过。朱元璋愤怒地说:“你现在饭都没得吃,口气还这么大。想做先锋用本事说话吧!”

常遇春居然得意地笑道:“走着瞧吧!”

常遇春的自信可见一斑,但他有自信的本钱,很快他就证明了自己拥有狂妄的资本。

在攻打采石的战役中,元军在岸上严阵以待,朱元璋的水军无法登陆。元军和起义军大眼瞪小眼,元军得意,起义军着急。朱元璋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就在这时,常遇春的船只经过他的面前,他想起常遇春以前说的话,大吼道:“常遇春,你不是要当先锋吗?现在正是时候。”

常遇春一听,眼睛放光,拿起长矛,就朝元军刺去。常遇春显然没怎么用力,因为元军竟然接住了他的长矛。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常遇春顺着长矛跳到岸上。单枪匹马连杀十几人,就这样闯开了一条血路,打开了局面。

这一切,站在船上的朱元璋全看在眼里。他想起这个年轻人曾经说过的话,不错,他没有自我吹嘘。胜利之后,朱元璋亲自把先锋印交到常遇春手中,常遇春,你值得拥有。

从此,常遇春如虎添翼,战场上总是冲在最前面,他不仅武功了得,也很有军事天赋。他善于率领骑兵寻找突破口,冲击敌人的软肋,而且他选择的进攻位置很准确,他并不是那种上了战场就见血眼红的人,战场上,他是一个冷静的前锋。

没有什么比一个冷静的前锋更可怕。

常遇春从二十五岁起跟随朱元璋,直到三十九岁病死在军中,为朱元璋效力了十四年。在这期间,他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并和徐达结成了最佳拍档,两人配合默契,从未发生过矛盾。

朱元璋评价常遇春:“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常遇春)。”

常遇春在军中的绰号又叫常十万,率领十万大军横扫天下无敌手。这个常遇春很了不起,他一生没有打过败仗,可惜天妒英才。三十九岁那年,他在柳川患暴病而死,朱元璋赐给他“忠武”谥号,获得这个谥号的在常遇春之前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抗金名将岳飞,还有一个是唐朝的尉迟敬德。

常遇春死得早,这并不是什么坏事,既立了功,又留下了英名。

管理高手朱元璋

农家子弟朱元璋从来没上过什么MBA培训班,草根出身的他完全凭借自身的努力爬上高位,令人吃惊的是,朱元璋不仅会打仗,还是一个管理高手。

朱元璋凭什么这么牛?这不是因为他多么有知识,多么聪明,而是因为他生活经历丰富,对人性了解的太深了。

管理说白了就是管人,不了解人,即使学历再高、专业知识再多,还是管不了。

朱元璋管理很有一套,首先声明,这一套有地点时间限制。地点:只适合中国;时间:适合封建社会。

许多起义军攻城略地之后,就是打烧抢砸,仿佛一群强盗进入羊群。这无疑会让广大的劳动人民寒心,让广大劳动人民寒心,后果很严重。人民如果不支持,你挺不了多久,朱元璋很懂这个道理。

所以,朱元璋对军纪要求特别严,凡是攻城略地之后,严禁士兵奸淫掳掠,违者重罚。朱元璋还让李善长起草了了一份文件,目的就是防止士兵扰民。在老百姓们对起义军失望的时候,忽然出现这么一支军队,对于饱受战火蹂躏的劳苦大众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心理安慰。

除了纪律之外,朱元璋把人才看成是决定事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所以他经常给人求贤若渴的感觉。

在打下南京后,有人告诉朱元璋徽州有一个著名的读书人,名叫朱升,五百年前和朱元璋是一家。听说此人是个大学问家,朱元璋决定亲自登门造访。

刘备三顾茅庐是很遥远的事情,元朝的读书人好久没有享受这种荣耀。朱升被朱元璋的诚意感动了,给朱元璋提了九个字。大家可能认为朱升这个人太吝啬了,别人千里迢迢不辞辛苦来拜访你,你九个字就把别人打发了。

千万别小看这九个字,这九个字后来成为朱元璋登上帝王的方针政策,说一字万金也不过分。到底是哪九个字呢?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九个字成就了朱元璋的帝王之路。

为了巩固劳动成果,朱元璋开始了一揽子的改革计划。他首先废除元朝的苛政,减轻刑罚和徭役,赦免罪犯,让他们为自己效力。

这期间朱元璋在韬光养晦,等到时机成熟,朱元璋一定会站出来,将剑指向残暴的元帝国。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曾说:俭以养德,静以修身。

其实,节俭不光可以养德,也可以养军。朱元璋是贫苦人出身,节俭是他的本能。就算是当皇帝后,他还是一再告诫子孙:“我以前出身贫寒,以为一辈子就是做一个在田里劳作的农民,所以我深知农民的酸甜苦辣,你们一定要体恤民情……”

朱元璋确实是身体力行维护农民利益的,为了调动农民积极性,他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对于灾荒地区实行减租和免租的政策。

当时,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朱元璋实行军垦屯田制,让军队自己解决吃饭问题。这是非常得人心的做法,老百姓最怕的是官,其次怕的是兵,战乱时期更是如此。

朱元璋以身作则,生活俭朴有度,即便当了皇帝后都是如此,何况当时创业的时候。“四菜一汤”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朱元璋身上。

据说,大明建立后。有一天,马皇后过生日,朱元璋宴请群臣。大臣们以为有好酒好菜招待自己,入席后,总共上了四道菜一道汤。四道菜分别是炒萝卜、炒韭菜、炒芹菜、炒青菜,最后上的是葱花豆腐汤。此后,朱元璋对大臣说,以后你们请客,最多不能超过这个级别,否则严惩不贷。

军纪管理方面,朱元璋赏罚分明。一次,他亲征婺源的时候,有天晚上外出办事,正好遇到自己安排好的巡逻人员。巡逻的士兵办事非常认真,因为当晚有宵禁的命令,所以严禁朱元璋一行人出城。朱元璋的随从对巡逻士兵说:“这位是军队里的高官,快快放行。”

那士兵却毫不通融,坚持说:“他是不是高官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违反了宵禁的命令。”

朱元璋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奖励这个士兵二石米,还通报全军向他学习。从这个事情可以看出,朱元璋治军确实非常严,那个士兵所以坚持岗位和原则,就是因为全军的表率朱元璋要求他们这么做。

对于扰民的士兵,朱元璋绝不姑息,一个字杀,杀人对于朱元璋来说是驾轻就熟的事情。

在军队管理上,朱元璋还发明了一个独特的模式,就是全民皆兵,跟斯巴达人和蒙古人的做法很类似。兵和民的关系更密切,打仗的时候大家都是兵,不打仗的时候耕地,有闲暇的时间也不要浪费,大家切磋一下武艺,练练身体。

朱元璋的管理艺术,总结起来就十二个字:招揽人才、重视群众、纪律严明。

活在狼群之中

到目前为止,朱元璋已经很成功了,他在应天站稳了脚跟。

但是朱元璋根本没时间高兴,应天是块好地方,但应天自古只适合偏安朝廷。朱元璋要打开局面并不容易,尤其是一群狼一样的邻居包围了他。

这里说说他的邻居吧,在他东边的,是驻守镇江的元朝部队。在东南方,是驻守苏州张士诚的部队。东北方是张明鉴的部队。西面是徐寿辉的人马。这些邻居个个都是不好惹的主,朱元璋夹在这些人中间仿佛一个不起眼的丑小鸭。

但也正因为不起眼,所以朱元璋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大块头们打来打去,没人理会朱元璋这个小个子。朱元璋是幸运的,名义上来说,他隶属于刘福通的部队。刘福通是最早的起义领导人之一,自然是元朝黑名单上的头号人物,朱元璋还没进入元朝高层的眼中。

朱元璋当时的处境非常复杂,毫无疑问他真正的敌人是元朝,这是他苦大仇深的根源。攘外必先安内,元朝是外敌,要想打败元朝,朱元璋必须料理好自己的几个邻居。这些人个个不怀好心,而且个个都身怀绝技,绝非等闲之辈。

能否打败他们是真正考验朱元璋的时候了。

张士诚和陈友谅是朱元璋最厉害的两个对手。要了解朱元璋面临的压力,就必须先了解这两个人的实力。

先说说张士诚,他比陈友谅稍弱一点。张士诚,原名张九四,1321年出生,比朱元璋大七岁,这人的职业是走私食盐。在封建社会,政府对食盐的控制不遗余力,这种东西就像枪支一样,私人是不可以贩卖的。政府的垄断给了食盐行业一个暴利空间,许多胆大的冒险家宁愿掉头也不愿放弃这个发财的机会。

是的,生产食盐的成本很低,利润却相当高。马克思说过,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家敢于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在中国古代,贩卖私盐的利润估计还不止百分之三百。这种事情最合适冒险家了,张士诚就是这样一个冒险家。

隋唐以后,贩卖食盐超过一百斤就是死刑。张士诚的许多兄弟都被元朝统治者杀了,所以张士诚跟朱元璋一样,对元朝也是恨之入骨。1353年,张士诚在泰州起义,跟朱元璋一穷二白的出身不一样,他有的是资本,有的是关系,有的是路子,所以势力发展很快。

张士诚这个人特别讲义气,臂力相当大,据说拳脚功夫也了得。

朱元璋占据应天后,和张士诚相比还只能算是一个小老板。张士诚对于扩张地盘兴趣很浓,他一度将地盘扩张到朱元璋的家门口。

朱元璋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兵力不强,根据地地形狭长。如果被人拦腰切断,那些狼群们大可以一窝蜂冲上来将他瓜分。

所以,当有人建议朱元璋称王时。领导朱元璋以无比严肃的口气对大家说:“我军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远远不能跟元朝抗衡。就是和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这些人相比,我们的优势也是少的可怜。所以呢,现在最关键的是发展,没有发展,没有牢固的实力,谈什么称王称帝都是空话。要发展,首先得废除元朝苛政,减轻刑罚和徭役,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我们才有得发展。”

朱元璋说完,马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要在狼群中活下去,必须得有防狼术。朱元璋的防狼术很简单,让我们自己强大,就是最好的防狼术。

要让自己强大,首先得对老百姓好,其次是管理好集团内部。老百姓是地基,集团是上层建筑,这两者缺一不可,地基要牢,上层建筑才稳。

张士诚这个人

张士诚这个人有豪杰风范,很讲义气,但是为人不够低调。

他起兵之后,短短时间内就攻占了泰州、兴化等地,在高邮建都,称诚王,国号大周,建年号为天佑。熟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急于出头、过早称王的人没几个有好下场。

张士诚的做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欠揍。王位还没坐热,元朝就派大部队打过来了。元朝的政府头脑也相当僵化,谁称王我打谁。像朱元璋这种无声无息埋头造反的人,他反而不理。为啥,人家朱元璋低调啊!做人低调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同类推荐
  • 养生鼻祖彭祖全传

    养生鼻祖彭祖全传

    本书人物主要选自历代《新城县志》《黎川县志》《建昌府志》《江西通志》以及历朝国史中所载可考人物,收录了上自唐末,下至1978年(中国史现代史段)的黎川历代本籍名人和客籍名人共667人。
  • 英雄群体:尹浩洋法制新闻作品选

    英雄群体:尹浩洋法制新闻作品选

    本书为法制新闻作品选,这里的主要人物,除了巡警栾波是个二级英模烈士外,其它都是些很普通的警察或者检察官法官律师等等。就是在多年的工作中作者确实坚信我们的警察就是英雄——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警察,是法制社会的基石,是一个奉献大于风险、辛苦大于艰苦的英雄群体。
  • 狄仁杰评传

    狄仁杰评传

    对于历史人物传记来说,仅仅做到事迹真实还不够,还应该从更多的方面丰富人物的形象,给读者一个鲜活的立体的印象。为此本书还从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等方面,对狄仁杰进行研究和评价。此外,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由于历代都有以狄仁杰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出出,为了反映不同时代对他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便于对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狄仁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书在附录中对这些作品进行了介绍,并加了简略的评论。
  • 孙中山全传

    孙中山全传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以及他们的奇闻轶事贯穿始终,从一个崭新的历史角度勾勒出了民国时期各种人物的众生百态。既而,使读者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和发觉那个动荡的年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能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风云变幻的社会本质。本书分别详细的介绍了袁世凯、阎锡山、张作霖、毛人凤、黄金荣、孙中山、蒋介石等等一系列民国历史人物,再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混乱中闪亮登场。无论在历史角度或者人物刻画方面,本书都做到了言辞鲜明,语意深远,从而引导人们去了解和认识一个逝去不久的风云年代。
  • 和珅传

    和珅传

    他堪称世界第一大贪官,他贪污的财产竟相当于乾隆朝十余年的国库收入;他的私生活比皇帝还要奢侈、糜烂;他与乾隆皇帝的关系有些“不明不白”;他与刘墉、纪晓岚斗得死去活来……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本书将为您一一道来。
热门推荐
  • 国师大人不要跑

    国师大人不要跑

    谁能告诉她,之前别人口中那个高冷禁欲、霸气侧漏、人狠话不多的人怎么在她面前就变了?变成了这样,比如:“娘子,我们去看花灯吧,听说今年balabala……”苏瑾扶额:你的高冷呢!再比如:“娘子,你儿子把你做的饭菜都吃光了。”看着一脸委屈的某人苏瑾无奈:“那是我做给小宝吃的。”“哼,我不管,我也要。”一旁的儿子看不下去了“娘亲,我再给你找一个爹爹吧。”“小兔崽子,你敢。”再再比如:看着躺在床上衣衫半落乱抛媚眼就差像楼里姑娘一样说“公子,来呀,来睡我呀~~~”了。老天爷,我求求你了,把高冷禁欲霸气侧漏的男神还我吧!我爹爹怕不是个智障
  • 冉冉星程1

    冉冉星程1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李星冉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从小就有这种意识。在高中卖小零食赚零花钱,在网上写网络小说赚钱。本来以为和甜甜的恋爱无缘了,突然出现在生活中的两个人,打破了李星冉的所有轨迹。木木:你没谈过恋爱吧?没吃过猪肉,总归见过猪跑吧?姜云祁:你该不会只有一米三吧?我??除了气愤,还能干什么呢!!
  • 穿越全能网红

    穿越全能网红

    刘嫚从古代穿越到现代,穿前身无分文,穿后依然为钱所困,为了生计,她从网红做起,倒卖商品、晒晒猫咪、秀秀自己的小才艺,一不留神,成为全能巨星。
  • 张真人金石灵砂论

    张真人金石灵砂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之乖女儿喊妈妈

    快穿之乖女儿喊妈妈

    一不小心成了闺蜜的母上大人,会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且看正文
  • 重生顾少娇宠小刺猬

    重生顾少娇宠小刺猬

    再活一次的孙筱安带着前世的记忆,虐渣女,甩渣男,俘获神秘纯情钻石王老五,自此走上人生巅峰……某钻石王老五:安安,认识我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还要嫁给那个渣男?某安:这怎么能怪我呢?(ps:谁叫我好巧不巧重生在结婚那天(;-_-))等一下,可……我们不是在我离婚之后才认识的吗?某钻石王老五…………正经简介: 重生之人因何重生? 当两个前世之人接连重生,命运又会是做出怎样的安排? 千年古墓的出现又将揭开怎样的谜团? 从古墓中走出来的人又带着怎样的秘密? 这大千世界,奇幻无比的命运,谁又是幕后的操盘手?
  • 天降魔后

    天降魔后

    她是异世大陆的暗界之主——魔尊他是地球人人惧怕的总裁当她阴差阳错来到这里霸道总裁为了高冷妻子穷追不舍
  • 异界最强音,永恒吟游星

    异界最强音,永恒吟游星

    十年游戏感怀之作。男穿女主角,借助游戏系统游历异世。
  • 轻纱落地夜倾城

    轻纱落地夜倾城

    沐轻落被活埋后穿进了一本她看过修仙小说,她还很悲催的穿成了书中和她同名的大反派,只是女主是重生的,而原主前世把女主害死了,所以女主这世就弄死了原主。沐轻落决心一定不可以死,所以就有了接下来的场景:女主:你为什么要救我?沐轻落秉着救了女主就不会被她追杀的心理说:从今往后,我不欠你的了!谁知女主以为她也是重生的,改过自新了,就跟沐轻落成了朋友,可是,自从和沐轻落在一起以后,原来单纯可爱的女主就被带歪了。男主得知后愤怒的讨伐沐轻落:还我单纯可爱的女主!
  • 踹开冷傲太子:九王妃

    踹开冷傲太子:九王妃

    华青鸾:卓依族的九公主,貌美无双。却是天生痴傻,若聋若哑,母妃早死,兄弟欺凌,姊妹嫉恨,父皇厌恶,及笄之年被送到魏国成为质子,前途凄惨。因为纠缠俊美冷傲的暗辰国太子,失足落湖,昏迷不醒。再睁开眼,美眸光绽,风华粲然,她,已不再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