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98200000012

第12章 陈友谅,接招吧!(2)

这个指挥命令非常简单,执行起来非常方便。

此时,徐达提出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如果陈友谅不在龙湾登陆,而是直接沿着秦淮河,兵临南京城下,那怎么办?”

徐达果然就是徐达,一语点中问题的关键。有什么足够的理由保证陈友谅一定会在龙湾登陆呢?光是撤走守军够吗?陈友谅并不是一个庸才,也不是一个贪图小利的人。他本身就是水军占优势,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优势打陆战呢?

朱元璋笑了笑,指着底下的一个人说:“有他在,陈友谅一定会在龙湾登陆。”

难道朱元璋把陈友谅的老爸抓到军营里来,陈友谅会这么乖乖听话?这个人是谁呢?康茂才。

康茂才是一个双面间谍,陈友谅把他安排到朱元璋那里,朱元璋反过来收买了他,让他为自己服务。

这个计谋设计得很完美。从秦淮河到南京城之间有一座木桥,叫做江东桥。这是陈友谅水军的唯一阻碍,但这个阻碍根本称不上阻碍,一座木桥,拆了就行,或者一把火烧了也不错。

康茂才派人送信给陈友谅,也是告诉他要从水路进攻,这符合陈友谅的原定计划,所以陈友谅非常相信康茂才的忠心。康茂才在信中承诺,只要陈友谅一来,他马上起兵做内应,到时在江东桥会合。陈友谅收到信后,满意地捋着胡须,然后回信给康茂才:事成以后,我一定重重赏你。

康茂才收到陈友谅的回信后,当然朱元璋也在一旁看,看完后。朱元璋命令李善长马上动身,将江东桥拆了,修成一座石桥。

朱元璋怀着满腔的热情和信心对众将领说:“胜利一定属于我们,陈友谅虽然强大,但只要我们有勇气,一定能战胜他。”

是的,朱元璋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也是一个心理素质非常好的人。刘邦心理素质好更多的是由于无赖的天性,而朱元璋的心理素质却是从生活中历练出来的。正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在朦胧的月光中,陈友谅的舰队沿着秦淮河一路前进。一路上,陈友谅的心情非常激动,想到应天城内朱元璋集团鸡犬不宁的样子,他露出了得意的笑。

可是,当他到达江东桥的时候,他的表情僵硬了。

朱元璋的胜利

陈友谅望着江东桥,悻悻地骂道:“这哪里是木桥,分明是石头桥。”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第一个念头是:莫非康茂才这小子忽悠我?

想到这里,陈友谅在波光涟涟的秦淮河上呼唤康茂才的名字。没有回答,除了他的呼唤声,就是风吹芦苇的声音。

夜很静,真的很静,但是陈友谅的心很不平静。不会的,康茂才不会忽悠我的。陈友谅又喊了几声,可是哪里有康茂才的回答。

寂静,令人恐怖的寂静。陈友谅忽然背上渗出凉汗,莫非我中计了?想到这里他大叫不好,是的,只要再过一会儿,伏兵就会出来,锣鼓声响,刀枪剑鸣,火光冲天。可是,很长时间过去了,周围没有半点动静,换句话说,没有伏兵。

陈友谅彻底搞懵了。也许康茂才没有背叛自己,也许康茂才的计划外露,被抓了。又或许康茂才被什么重要的事情拖住了。其实,如果这时,陈友谅拆掉石桥,逼近南京城,胜利依然属于他。可是他已经很困惑了,前面的路让他提心吊胆。

恰巧这时,他接到一个消息,弟弟陈友仁率领一万人马攻占了龙湾,正等着跟自己的大军会合。

陈友谅想了想,说去龙湾吧!理由很简单,因为龙湾看上去更稳一下,已经拿下来。

陈友谅啊陈友谅,一座石桥就让你放弃了,有时候疑心太重未必是好事。

越是看上去安全的地方往往越危险,龙湾看上去就像一块开阔的平地,但四面环山,这让它看上去更像一个口袋。

陈友谅的部队登陆时,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朱元璋的双眼,朱元璋在心里感慨,应天真是好地方,进可攻退可守。朱元璋目光镇定地注视着敌军,但是他的部下却等不及了,对他说:“大帅怎么还不进攻,现在是最好的机会啊!”

朱元璋笑了笑说:“不要着急,看看这天气,马上就要下暴雨。我们先吃顿饱饭,吃饱了以后,下了大雨,敌人又饥又饿才好打仗嘛!”

时值夏季,天气非常炎热,士兵们身上都浸透着汗水,也怪不得他们没有耐心。但朱元璋的话他们还是听的,吃过午饭后。不多久,果真下起了雨,开始还是小雨,后来雨越来越大。

当狂风暴雨在龙湾肆虐的时候,站在狮子山上的朱元璋挥动了红旗。伏兵们低声传话:敌人来了,快做好战斗准备。

兵法上有一个很阴损的招数,叫击其半渡,还有击其暮归,都是同一个道理,在别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动进攻。

上岸三分之一或者一半的敌军时,最适合发动攻击。朱元璋看准时机后,挥动黄旗,埋伏在山后面的伏兵从四面八方冲向陈友谅的部队。

鼓声、雷声、雨声混成一团,天地间一片狂暴之气。

徐达、常遇春、冯胜率领骑兵对汉军进行轮番切菜,汉军本已惊慌失措,这时哪里有抵抗的决心,好比两个人战斗,一个人鞋子还没穿好,别人就拿刀砍过来了。这种情况只能逃跑,没有更多选择。

汉军纷纷逃亡江边,想坐小船逃走。可惜天公不作美,这时正好退潮,船只都搁浅在岸上。走投无路,汉军只好跳到长江里,这是唯一可以活命的机会。

陈友谅跳到一艘小船上,疯狂地逃到江洲,他没想到自己败得这么狼狈。

这一战,陈友谅的军队有两万人阵亡,还有不少淹死的,其中俘虏有七千人。而朱元璋的军队几乎没有什么损失,还俘获了100艘大船和几百艘小船,这些都成为后来朱元璋争夺天下的资本,正是从陈友谅身上,朱元璋意识到水军的重要性。

陈友谅吃了败仗后,盟友张士诚正如朱元璋所料,没有提供任何援助,但作为盟友,抹不开面子,张士诚派了几千人部队在江浙一带跟朱元璋闹了一下,表示我也参战了。

这时候,最郁闷的是陈友谅。

一次绝妙的机会

龙湾之战,陈友谅元气大伤,朱元璋威震四方,张士诚则颇为得意,庆幸自己没有出击。

龙湾之战是关乎朱元璋集团生死存亡的一战,如果这一战朱元璋打输了,他几乎不太可能有翻盘的机会。这一战以后,朱元璋声势大振,本来天下豪杰都以为朱元璋会一败涂地,没想到盛世之势扭转得这么快,许多见风使舵的人纷纷归降朱元璋。

陈友谅这个人跟朱元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服输,一直以来,陈友谅都是一个成功者。没有哪个词语比失败更让陈友谅反感的。

陈友谅也不是傻子,他意识到自己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在龙湾登陆,如果沿着秦淮河直捣黄龙,不但能挫败朱元璋的诡计,还能一举拿下应天。

痛定思痛之后,陈友谅在水军上下了更大的功夫,在他看来,只要有一支无敌舰队,所有敌人都可以打败。陈友谅这个人不光是个枭雄,还有造船工程师的天赋,最后被朱元璋打败后,他的这些先进的造船技术顺利地转让给朱元璋先生,为郑和七次下西洋打好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陈友谅这次造的战舰更加高大,更加威猛,高数丈,长几十丈。上下有三层,每层都可以跑马。最下层只管划船。而且层与层之间有隔音效果,这种设计的好处是,上面打得天昏地暗,下面人也不知情,所以不管上面是输是赢,都会干好自己的事情。

为了增加船只的护甲,陈友谅还给每条船裹了一层铁皮。这样的战舰在当时确实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陈友谅如果迟几百年出生,绝对是个优秀的工程师。

陈友谅终究是个财大气粗的地主,失败之后,很快振作起来。1361年之后,他和朱元璋不断发生水战,总是赢多输少。这些当然只是大战前的热身赛,经过上次的龙湾惨败,陈友谅已经不敢小看朱元璋了。

陈友谅是以厚黑起家的人,厚黑最终也限制了他的发展。就在他不断杀人的过程中,他逐渐失去了人心。倪文俊被他杀了,赵普胜被他杀了,徐寿辉也被他杀了,只要挡道的人没有一个活着留下来……

陈友谅用********了表面上的稳定,然而士兵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是的,这是个背信弃义的人,他为了权力和利益什么都干得出来。

从此,士兵们打仗是为了银子,这样一支军队我们可以想象士气有多低。说到底,问题还是出在陈友谅身上,但是他自己却没有看出隐藏的危险。

1363年,张士诚突然向朱元璋北面邻居刘福通和韩林儿发动进攻,说来,刘福通、韩林儿还是朱元璋的上司。刘福通、韩林儿只有几万人马,困守安丰这座孤城。张士诚为什么突然攻打刘福通呢?因为他被元政府招安了。

十万大军将安丰围成铁桶。刘福通虽然打算殊死拼搏,可惜城池小、粮食少。几十天后,城内的粮食就断了,刘福通亲手将坐骑杀掉,喝马血,吃马肉,何其壮烈,何其悲惨。接着将士们纷纷杀战马吃,这些坐骑陪伴他们南征北战许多年,谁都不忍心,但谁都没有办法。

马吃完之后,只能吃人了,这是中国古代战争中非常残酷的一幕,战乱年代吃人的事并不罕见。当战士们提出吃掉老弱妇孺时,刘福通沉重地点点头。后来,老弱妇孺也吃完了,有的人开始从地下挖尸体吃,结果很多人全身浮肿,生了大病,死了不少人。

刘福通怕闹出瘟疫,不准大家吃死尸。将士们想了个办法,在井底里挖观音土,然后做成泥丸子,放在锅里用油炸。哎,太惨了,小明王在所谓的宫里大哭,看来这小子也不昏庸,多少还是有爱心的。在这种情况下,刘福通不顾尊严,向下属朱元璋求救。

朱元璋犹豫了好长时间才决定援助。

朱元璋援助并不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更不是因为对刘福通特别崇拜。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担心张士诚吞并刘福通、占领安丰后,势力更加庞大,到时对自己构成更大的威胁。

但是这时候却有一个人反对朱元璋援助刘福通,这个人就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刘基。

刘基反对的理由很充足。首先,刘福通、韩林儿这些人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救了他们以后,你朱元璋还得供养他们,多不划算。其次,安丰要不要是小事,如果援助他们,陈友谅趁机过来,那就坏了大事了。所以,刘基建议,先不管小明王和刘福通的死活,搞定陈友谅再说。

应该说,刘基的想法非常有道理。让刘福通、韩林儿自生自灭,既可以借刀杀人,又能防备陈友谅偷袭,一举两得啊!但朱元璋这时就像个偏执狂,他非要去救不可。朱元璋有理由吗?只有两个字:感觉。感觉必须救他们。

这次,朱元璋确实犯了一个大错,如果不是陈友谅也犯了一个大错的话,他也许永远就没有翻身之地。

洪都!洪都!

朱元璋亲自率领徐达和常遇春向安丰挺进。

朱元璋到达安丰的时候,安丰的城池已破,刘福通光荣地战死,韩林儿被朱元璋救了出来。

张士诚的大将吕珍看到朱元璋救走了小明王,大怒,对朱元璋展开了猛攻。朱元璋挥手,常遇春冲了出去,常遇春确实很猛,和吕珍展开三场大战,三次击败吕珍。

吕珍眼看讨不到便宜,只得退回安丰城坚守。此时,朱元璋很郁闷,安丰不但没守住,还多了一个包袱。

陈友谅看到机会来了,在自己的辖区大量召集壮丁,陈友谅要求老百姓每三人出一个壮丁,凑齐了60万人。这支队伍浩浩荡荡地列在长江上,陈友谅的舰船分三种:大型舰、中型舰、小型舰。

大型舰可装载3000人,中型和小型依次递减500。不过,这支庞大的舰队并没有向南京进发,而是向洪都,也就是南昌进攻。

这是让人很费解的,南京是朱元璋的老巢,兵力空虚,很容易拿下来。而洪都守军虽然不足一万人,但城池易守难攻。陈友谅为什么会作出这个匪夷所思的决定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跟陈友谅的性格有关。洪都原本是他陈友谅的地盘,龙湾战败之后,陈友谅的部将居然投降朱元璋,将洪都拱手送给朱元璋。陈友谅可以背叛别人,但是他绝对无法容忍别人背叛自己。他当然恨不得立刻就吞下洪都,可是他必须忍,必须等一个好机会。

朱元璋支援刘福通的时候,他认为好机会来了,洪都之仇可以报了。事实证明,他想错了,真正的好机会是南京,而洪都将成为他死亡的起点,鄱阳湖则是他死亡的终点。

洪都事实上成就了朱文正这个名字。

如果没有朱文正,朱元璋会变成什么样简直没法预料,因为这时他又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

本来,救援韩林儿就是不智慧,朱元璋救下韩林儿后,打算先回老巢。不料,张士诚派出部队不断骚扰他。骚扰可以让人发狂,朱元璋最后果然被惹毛了,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攻打庐州。

庐州位于今天的安徽合肥,城池非常牢固,而且张士诚在那里布置了重兵。朱元璋天真地认为,只要我攻下了庐州,就打通了通往张士诚老巢的捷径。想法是好的,也是对的,可惜就是不太现实。徐达等人建议他放弃庐州,朱元璋这些日子脾气越来越怪,谁的意见也听不进,坚持要打。

洪都那边,必须找一个可靠的人镇守,朱元璋选择了自己的侄子朱文正。

这次,朱元璋也显示了自己非同一般的识人能力。很多人会奇怪,朱元璋怎么派遣朱文正这么一个年轻人镇守洪都呢?在人们印象里,朱文正是一个混迹于烟花柳巷的花花公子,这样的人怎么能担当大任呢?然而,朱元璋要的就是这效果,只有朱文正是个花花公子,陈友谅才会下定决心攻打洪都。

1363年,陈友谅率领六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开往洪都。陈友谅这支部队虽然庞大,但是训练的时间很短,这符合陈友谅急功近利的性格。

同类推荐
  • 汽车巨子丰田英二

    汽车巨子丰田英二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句话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了,这是当年“丰田”汽车打入中国市场而做的一则广告,前半句巧妙利用了中国俗语,后半句却话锋一转,推出了所要宣传的品牌。由此可以石出“丰田”的野心,不仅仅是止于中国,而是全世界所有有路的地方。不过,事实上“丰田”离这个目标已经不远了,今关的“丰田”是日本汽车业的的巨子,也是世界著名的品牌之一。丝毫不逊于“宝马”、“奔驰”等国外品牌,它已经和通用、大众并列为汽车三大巨头。而创造了“丰田神话”的关键人物就是丰田英二,他不是“丰田”的创始人,但却是其中承前启后的那个人,是发场光大的那个人。
  • 改革大佬王安石

    改革大佬王安石

    历史上,改革人物向来受到争议,而尤以宋朝的王安石为最甚。有人骂他是“民贼”,是“古今第一小人”;有人赞他是“圣人”,是“古今第一完人”。罪恶的阴影与神圣的光环从来没有如此纠结地围绕在同一个人身上,除了王安石。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出一系列变革措施,力图挽救积弊已久的大宋王朝。可是,他试图富国强兵,却招致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群起攻击;他想要为民谋利,不料百姓却拿他像猪狗一样谩骂。而且,他不但生前不被看,理解,死后数百年也都背负着骂名,直到近代才有人为其翻案。
  • 刘胡兰传(马烽经典作品集)

    刘胡兰传(马烽经典作品集)

    《刘胡兰传》描写了刘胡兰从10岁参加儿童团,不到14岁便入党,当上了区妇女干事,15岁便牺牲在国民党的铡刀下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刘胡兰烈士的光辉事迹,鼓舞了千千万万男女青年的革命热情。千千万万的男女青年们,正在继承着烈士的遗志奋勇向前……
  • 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默克尔从一名不知名的平民少女成长为德国第一位女总理,在冷漠、枯燥、内敛,甚至没有女人味的外表下究竟住着一个怎样的灵魂,才能让她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迈向权力之巅?本书用细致朴实的笔法展示了德国第一位女总理默克尔的的成长轨迹。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到处理危机的冷静,从联邦部长到党派领袖,最终,她以“我愿为德国人民服务”叩响人们的心扉,凭借着坚定的意志成为德国总理。作者用最平实的文字将这位遥远的领导人带到读者面前,展现了默克尔沉稳、镇定的形象,以及她勇敢、坚强、不服输的特性。
  • 有趣的中国宦官

    有趣的中国宦官

    在中国那些漫长的帝制年代,太监的存在造就出皇朝的显著特色。无数人趋之若鹜地进入深宫,在争夺权财的道路上展开厮杀。这类特殊身份的人就像繁星一样沉淀在历史的长河里,闪烁着那些陈年旧事,让后人记住历史。翻阅中国历史,从来都不缺乏权倾朝野的大宦官。选取了中国历史上的十九位知名太监,他们中大部分是祸国殃民的罪人,为了一己私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其中也有为数不多的太监,用自己的方式效忠皇帝,造福百姓,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如七下西洋的郑和。
热门推荐
  • 快穿之让我再苟一次

    快穿之让我再苟一次

    系统说,它带了那么多届宿主,只有苏晗是最苟的。抱女主大腿,可劲刷好感。“苏晗,你好歹是个恶毒女配,拿出你恶毒女配的气势啊!”苏晗,“?恶毒女配?不不不,在女主身边刷好感,苟活着不香吗?”
  • 穿越,第九个王妃

    穿越,第九个王妃

    她叫叶无心,是叶氏武馆馆主的女儿,穿越后,她是丞相府温柔、端庄、贤淑的大小姐。因美貌遭养母嫉妒,被设计成为端木孤辰的第九任王妃——传说已经死了八个老婆的萧王端木孤辰。新婚当天不见新郎,还没有婚礼?面对刁奴、恶仆、三儿的挑衅以及失宠的身份,她不怀好意的笑了。他叫端木孤辰,是楚国最年轻、睿智、残暴的王,战场上的野狼,手握楚国重兵,是为天下人所忌惮。在他的眼里,女人是细作。皇帝一道圣旨,要他娶第九个老婆。他冷笑,他倒要看看他这第九个王妃怎么置他于死地。“王爷,请签字!!”她将一张休书拍到端木孤辰的书桌上。“我的王妃,搅了我的王府,你就想这么一走了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杀回三国

    杀回三国

    一个叫做三国杀传奇的游戏让屌丝陈天明的人生发生了转变原本要进行英语六级考试的他,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三国杀传奇的世界里萌妹子、名武将,他的生命跟三国杀世界联系到了一起只有抓拿反贼,他才有可能回到现实世界那么问题来了他还想不想到现实世界呢?
  • 带着农场混异界

    带着农场混异界

    他横任他横,我自种我田,若要来惹我,过不了明年。宅男赵海带着QQ农场穿越到了异界,附身到了一个落迫的小贵族身上,他的封地是一片种不出东西的黑土地,而最主要的是,他还有一个无比强势的未婚妻,他的未婚妻竟然是一个公国的继承人,未来的女大公!最最主要的是,他还是一个魔武废材,不能学魔法,不能学武技,废的十分彻底。我不能学魔法,但是我有农场,你敢攻打我?我放虫子吃光你的军粮,吃光你的庄稼,把你们的水源都下上杀虫剂,除草剂,给你的地上都种上杂草,我看你还敢来攻打我。什么?你要请杀手来暗杀我?嘿嘿嘿,我躲在自己农场的小屋里,看你怎么打我,等你走了,我就让你们国家的粮食绝产,到时候所有人都会起来造你的反,看你还敢来杀我。切看一个有点腹黑的宅男,怎么用他的QQ农场,在那个剑与魔法的世界里,成为让天下所有人一听到都会做恶梦的存在。
  • 最佳异能男友

    最佳异能男友

    外出旅行找灵感,谁知一不留神就捡了只受伤失忆的“小奶狗”,还死皮白咧地跟她回了家。赶不走,打不走,没办法,养着呗。她是又当爹来又当妈,没想到最后居然兼职当了......老婆,你说她亏不亏啊?“时时宝贝——”得,又来了!(一个轻松温馨的恋爱故事,看网文大神如何将失忆“小奶狗”培养成忠犬系男友~简介简单,内容不简单,点进来看看,喜欢就留下,不亏的!)
  • 万界随意聊天群

    万界随意聊天群

    我都功成名就了要这系统有何用?只能聊聊天了。东西都给了,好好玩去吧。
  • 一书啊

    一书啊

    人家穿书改剧情撩男神,凭啥她安阳芩穿书就成了撩男神男神跑,改剧情反被剧情改?
  • 鬼话大明

    鬼话大明

    假设历史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如果辽东李成梁没有去世,指挥萨尔浒之战,明军有没有翻盘的机会?如果在明末给予一个地区,同英国工业革命前相同的条件,能否发生工业革命?现代人辛明就获得一个把假设变成现实的机会。他穿越到明朝万历末年,且拥有了和鬼魂沟通的能力。第一个求他帮助的鬼魂是一个千户老爷家的管家,由此辛明尽知千户府中的隐秘之事,左右逢源,无往不利,攫取了穿越后的第一桶金……
  • 天星十八宿

    天星十八宿

    一次爱与恨的较量;一次正义与邪恶的对抗;一次光明与黑暗的冲突;一次神与魔的斗争
  • 天价逃婚小萌妻,求轻宠

    天价逃婚小萌妻,求轻宠

    她是叶家千金,家族中落。商业联姻,把她和一个陌生男子绑在一起。她贸然逃婚,逃到国外。却没料到,自己惹上一个混血儿,还死缠着她。最后,“日”久生情,她骄傲的回到国内向她父母宣布真爱时。才发现,原来这个混血儿就是她的未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