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8100000022

第22章 从不屑到恶心——厌恶微表情(1)

除了本能的反应外,闻到有刺激性的味道或是看到恶心的东西,还有受到不同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的影响等,都可能会成为引起一个人厌恶情绪的具体刺激事件。

面对粪便状的巧克力——厌恶情绪

人之所以会出现厌恶的表情,是因为厌恶心理情绪的出现。那么,我们厌恶的情绪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可以说,厌恶情绪是一种遗传情绪,许多动物也会出现厌恶的情绪和表情。

在远古时代,我们人类的祖先还无法理智地分辨出健康的食物和腐烂的食物。于是,我们的祖先就会出现误食腐烂食物的情况。人类的身体具有一种很神奇的功能,会自动把那些对人体有害的东西通过排泄的方式排出体外,以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这种排泄的方式有时是拉肚子,有时是呕吐,甚至是上吐下泻。当一个人呕吐的时候,不仅会出现厌恶的情绪,还会出现以下的面部表情:眯起眼睛,皱起鼻子,张开嘴巴,伸出舌头。

这是一种十分难受的体验。于是,在经历了多次的呕吐后,我们的祖先便学会了分辨腐烂食物与健康食物。当人类的祖先再次见到腐烂的食物时,不会再吃,并且还伴随着厌恶的情绪反应,本能地排斥。

这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保命本领,并且世代相传,进入了人们的潜意识之中。所以,人类在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学会了表达自己的厌恶情绪。例如当一个女性正在给自己的孩子喂奶,可是这个孩子已经吃饱了,但由于他还不会说话,所以无法用言语去拒绝。不过,他会采用吐舌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厌恶。

人类进化到现在,已经对健康与腐烂的食物有了十分理智的认识,可以说人类再也不会吃腐烂的食物了。但是,人类依然保留了厌恶的情绪和表情,并且还进行了拓展延伸。例如,当一个品行十分恶劣的人出现在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面前,这个品德高尚的人就会出现厌恶的情绪和表情。就好像这个品行恶劣的人是一堆腐烂的食物,浑身上下散发着让人厌恶的气味。

厌恶的情绪是由负面的刺激性事件所引起的,但是引起一个人厌恶情绪的事件远远没有引起人愤怒、恐惧和悲伤情绪的事件严重。因此可以说,厌恶是负面情绪中对人影响相对轻微的一种。

除了本能的反应外,闻到有刺激性的味道或是看到恶心的东西,还有受到不同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的影响等,都可能会成为引起一个人厌恶情绪的具体刺激事件。

有关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到了4~8岁左右,厌恶的情绪和表情才会独立出现。尽管如此,4~8岁的孩子们的厌恶情绪和表情并不会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本能反应而已。

心理学家让4~8岁的孩子和成年人去触摸和品尝被做成小狗粪便模样的巧克力。结果是,4~8岁的孩子不会因为这个巧克力是小狗粪便的模样就不去品尝,相反他会忽略掉让人厌恶的模样而选择品尝巧克力。

但是,成年人的反应明显不同,大多数成年人拒绝品尝这种样子的巧克力,有的人甚至还出现了厌恶的情绪。

通过这个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的厌恶情绪和表情除了本能的反应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一个人所处的生存环境的影响。

除了本能的厌恶外,引起人们厌恶情绪的刺激性事件主要有两种,一是否定;二是认为它很低级。这个所谓的低级与否定不一样,主要是因为它不会对当事人造成直接的威胁。

当一个人被其他人批评时,也就是说自己遭到否定,就会感觉自己受到了威胁,因此对这个批评和否定自己的人产生厌恶。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

例如,当一个管理人员在批评员工时,起初这名员工是诚心悔过。但是,如果管理者的批评一直喋喋不休,那么这个员工就会感到自己被否定了,从而对管理者的批评以及管理者本人产生厌恶的情绪。这种厌恶的情绪除了会引起厌恶的面部表情之外,还会有一种特殊的反应——扭头。其实扭头的动作类似于厌恶表情中的眯起眼睛,不仅表达了当事人厌恶的心理情绪,还起到了视觉阻断的作用。因为人们都想远离让自己厌恶的人或事物,这是一种本能。

低级,是一个相对于高级而出现的概念。当一个人遇到不如自己的人时,就会认为自己处于高级的位置,对方处于低级的位置。因此不仅会心生优越感,而且还会产生厌恶的情绪和表情。只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厌恶的情绪和表情具体表现为轻蔑。由于这种厌恶并不会对当事人自身产生直接的危害,因此当事人仅仅有厌恶的情绪,而没有被威胁到的感觉。

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羊脂球》中就描写了这种高级对低级的厌恶情绪和表情。

《羊脂球》所描写的故事背景是普法战争。在战争期间,法国的鲁昂城被普鲁士军队占领了。于是,法国人纷纷决定逃离这个敌占区。一个星期二的早晨,一辆公共马车在大雪纷飞中从鲁昂市出发了。这辆公共马车上大约有十多名乘客。

在这十多名乘客中,既有社会地位较高的贵族——伯爵,也有富甲一方的富翁,还有颇受人尊重的品德高尚的修女。但是也有一个被世人所看不起的妓女。由于她体形十分丰满,所以她有一个外号“羊脂球”。

当时,那些上层的社会人士由于出来得太过匆忙,都没有带食物。但是,羊脂球却带了许多美味的食物,足够她一个人吃三天的。这时,那些上层社会人士饥饿的本能已经占据了支配地位,所以他们纷纷向羊脂球讨要食物。羊脂球虽然是一个妓女,但却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于是就把自己所准备的食物分给众人。

后来,马车到了一个叫做多德的地方,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下来。这名普鲁士军官表示,如果羊脂球可以陪他一夜,那么他就放走这辆马车。

普鲁士军官的这一要求遭到了爱国的羊脂球的反对。但是,马车上的上层社会人士为了自身安全的考虑,纷纷逼迫羊脂球。最终,羊脂球不得不答应了普鲁士军官的无礼要求,以换取全车人的平安。

后来普鲁士军官放行了,羊脂球和马车上的人继续往法军所在地前进。但是羊脂球却意外地发现,马车上的人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有的人不仅对她很冷淡,而且似乎还很厌恶她,因为他们都离她远远的,似乎她身上有臭味一样。

妓女是一个被所有人都看不起的群体。因此,马车上的那些人自认为比羊脂球要高级,而羊脂球是低级的存在。于是,在不需要羊脂球的情况下,厌恶羊脂球,并且疏远她,其实也算是一种轻蔑的情绪。

想象呕吐的模样——极度厌恶的表情

极端厌恶表情的典型表现就是呕吐。一个人在呕吐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嘴巴张到最大,并且紧闭眼睛和皱紧双眉。

呕吐完全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本能地厌恶人自身所产生的一些东西,例如呕吐物、粪便、尿液、黏液和血等等。

1955年,美国着名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提出了有关厌恶情绪和表情的“想象实验”。按照戈登·奥尔波特的要求,参加实验的志愿者们需要想象着把自己的唾液吐到一杯水里面,然后想象着自己又把这杯含有自己唾液的水给喝下去。最后,大多数志愿者都会拒绝,并且出现类似于呕吐的厌恶表情。因此,戈登·奥尔波特得出了一条结论:“所有人厌恶的东西主要是人自身所产生的一些东西。”

由于戈登·奥尔波特的这个实验是利用志愿者的想象力进行的,所以他所得出的实验结果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后来,另一个心理学家罗金的实验证明了戈登·奥尔波特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罗金让志愿者们把自己的唾液吐到一杯水中,然后再喝下去。几乎所有的人都拒绝了罗金的这一要求,并且还做出了极度厌恶的呕吐行为,好像那杯水中不是自己的唾液,而是粪便一样。

当唾液在自己嘴中的时候,谁也不会感到恶心和厌恶。但是,如果下一秒这口唾液排出了体外,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感到厌恶和恶心,即使在前一秒钟这口唾液还在自己的嘴中。

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冒险类的讽刺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十分喜欢旅行的英国人。格列佛年轻的时候学习了医学。后来,他开始在航海轮船上担任外科医生,并借此环游世界。

在格列佛环游世界的时候,到过许多地方,经历了许多神奇的事情。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是,格列佛到过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马国。后来,回到英国的格列佛就把自己在这四个奇特国家的见闻给记录下来了。

在格列佛第三次出游的时候,他所乘坐的商船“好望号”在印度和马来西亚一带航行。但不幸的是,在这里格列佛所乘坐的商船遭到了海盗的袭击。海盗并没有把格列佛杀死,而是把他放到了一艘独木舟上任其自生自灭。

幸运的格列佛后来被海浪带到了一座小岛上。在这里,格列佛发现了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空中飞着一座岛屿,而且岛屿上还住满了人,这就是“飞岛国”。后来,这个飞岛国降落在地面上,格列佛就趁机来到了飞岛国上。

格列佛发现飞岛国的居民不仅相貌奇特,而且行事也很怪异,让他完全无法理解。尤其是飞岛国国家科技院中科学家们的研究。

其中一名科学家的研究就是如何把人的粪便通过科技的手段还原成食物,因为这样一来就能节约许多资源。由于研究的需要,这名科学家的研究所中到处堆满了他的实验品——人的粪便。这些粪便中有些比较新鲜,可能是刚刚拿过来的;有些就显得很干瘪,可能已经放在这里很长时间了。但是不论怎样,所有的人还是能一眼辨认出这些都是让人厌恶的粪便。

当格列佛第一次参观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所时,立刻被眼前的景象给吓住了。因为格列佛很难把眼前这个浑身臭味的人和科学家本应该有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这简直就是一个挑粪的。

格列佛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十分厌恶,并且无法控制地呕吐了。因为他实在太厌恶了,格列佛甚至认为即使这位科学家的实验成功,把人的粪便变成了食物,自己也不会吃这样的食物,因为太恶心和令人厌恶了,只要一想到就会呕吐。

人在呕吐的时候,自动张大嘴巴是本能的。但是紧闭眼睛和皱紧双眉却是由张大嘴巴引起的连锁反应。

呕吐的极度厌恶表情中紧闭眼睛有两方面的用处。一方面,紧闭眼睛可以保护眼球免受意外的伤害。我们知道,眼睛对一个人很重要,是最重要的收集外界信息的器官,也是帮助我们判断危险情况与威胁的主要部位。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眼睛,其对危险的预知与判断也就会大大下降。人之所会厌恶和呕吐,自然是因为身体受到了威胁。所以,一个人在受到威胁的时候,会闭起眼睛,以保护自己的眼球。

另一方面,紧闭眼睛其实属于“视觉阻断”中的一种。所谓“视觉阻断”,其实是一种非言语行为。通常当一个人感觉自己受到威胁,或是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物时,就会出现视觉阻断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避免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物,以保护自己的大脑。

因此,当一个人遇到自己厌恶的人或事物时,就会出现紧闭眼睛的视觉阻断行为。当我们厌恶某一个人时,就会出现眯起眼睛或是闭上眼睛和用手遮挡住眼睛的行为,这同样属于视觉阻断。

之前提到过,除了本能的厌恶呕吐之外,人之所以会厌恶某个人或事物,是因为遭到了否定或是认为对方是低级的。其中否定属于受到了威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厌恶表情就会出现视觉阻断的行为。但是如果认为对方是低级的话,那么产生厌恶情绪和表情的人本能不会受到威胁,所以一般不会出现视觉阻断行为。例如轻蔑的表情就属于厌恶表情中的一种,但是却没有视觉阻断行为的参与。

被嫌弃的刘姥姥——饱满的厌恶表情

饱满的厌恶表情与呕吐的极度厌恶表情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就在于嘴巴的动作。在极度厌恶的表情中,嘴巴是大大地张开的。但是,饱满的厌恶表情会把嘴巴紧紧地闭上。

这种饱满的厌恶表情与一个人闻到臭味时出现的表情十分相似。例如,当一个人突然闻到一股恶臭,就会出现紧闭眼睛和紧皱双眉,并且还会把嘴巴紧紧地闭起来,甚至还会皱起鼻子不闻。总的来说,就是让自己所有的感觉器官尽可能地远离让自己厌恶的刺激物——恶臭。

鹿子霖是陈忠实小说《白鹿原》中的一个人物,他是一个精明能干和争强好胜的人,但同时也是一个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并且好色成性。后来,这个精明能干的人物因为一次意外刺激变成了痴呆,成为了白鹿原上有名的傻瓜。

鹿子霖并不是一个宽厚待人的人,在他变得痴呆之后,几乎没有人来看管他。

因为痴呆,鹿子霖不论是撒尿还是排便都是穿着裤子的。这样一来,鹿子霖的身上就充满了屎尿味儿。在冬天的时候,乡亲们还能忍受。但是到了夏天,只要鹿子霖所到之处就会臭气熏天。所有的人只要见到了鹿子霖,都心生厌恶之情,即使在远处也会出现饱满的厌恶表情。如果鹿子霖走到了他们身边,他们就会用手捂住自己的鼻子,然后一脸厌恶地赶紧从鹿子霖的身边走过。

由于人的面部表情是最容易被伪装的肢体语言,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饱满的厌恶表情是很难出现的。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饱满的厌恶表情,要么就说明当事人所处的环境和地位是允许他这样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厌恶情绪。要么就是这个人故意做出厌恶的表情,只是为了表演给其他人看的。

同类推荐
  •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我们总是在用各种方式守护幸福,但工作的压力、家庭的纠纷、其他人的期许、有限的资源……这一切都让这个期望显得遥不可及。然而,怎样变得轻松愉快?如何才能成熟起来?怎么才能远离孤独和忧虑?本书精选卡耐基文集处世要点,运用经过半个多世纪检验的幸福生活保持法,保持好自己的幸福。
  • 善解家人心情:爱心家庭心理学

    善解家人心情:爱心家庭心理学

    本书围绕着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从心理学视角阐述了爱情、婚姻、培养和教育子女、孝敬和赡养老人等一系列家庭问题,以浅显易懂的心理学理论分析了家庭角色的微妙关系,列举了大量丰富、生动的生活范例,是一本可以帮你了解自己及家人,钟爱自己及家人,解决家庭各种矛盾的心理学参考书;适于心理医师及涉及家庭、婚姻、爱情等问题的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
  • 走出孤独

    走出孤独

    【孤独是什么?】孤独,就是不得不一个人应付人生。寻不到的安慰、戒不掉的依赖、停不住的寂寞、摆不脱的焦虑、定不了的未来……所有这些,都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孤独感。【人为什么会感到孤独?】阿德勒认为,人的孤独感源自深层的自卑。自卑是我们心灵的一个黑洞,需要向外界索取很多东西,比如爱、存在感和安全感。一旦索取受阻,就会导致过度自我保护,封闭内心,切断与他人的联结,从而滋生出寂寞、空虚和内心匮乏的孤独感。【怎样才能走出抓独?】答案在与他人的关系里。能在与别人的关系中获得成长的人,才能真正超越自卑,成为一个与他人有着良好联结的人。只有能和别人心意相通的人,オ能真正不受别人眼光的影响,塑造出健康而独立的人格。只有拥有健康而独立的人格,才能真正建立起安全感、信任感和存在感,即便独来独往,也不会与社会脱节,不会孤单寂寞。【本书能提供什么?】阿德勒孤独十五讲,从自卑的心理根源谈起,抽丝剥茧,把独立人格形成的过程逐步展现,使人学会平衡自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弥补内心信任感、不安全感和存在感的缺失,走出孤独感。当你学会和这个世界心意相通,就算孤身一人,也能抵御世事艰难。
  • 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

    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

    《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包括梁漱溟生平及其心心理历程,梁漱溟人格特质研究,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梁漱溟对心理科学学的理解,梁漱溟的分支心理学思想等八章内容。
  • 人生的戒律(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人生的戒律(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将成长赋予深刻的社会性具有很强的意义,使人明白成长的存在就必须进行自我实现,就必须去创造成功,实现成长的价值,向着完美人性和健康成长的倾向发展。因此,为了完善我们的成长,谁不努力去自我实现呢?今天,我们的个人成长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社会发展,那么,我们个人的成长就必须更加具有社会性,使成长具有自我实现的意义,为我们创造成功,为社会创造财富,那么,我们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成长理论中可以获得人生成长的新方向和新目标。
热门推荐
  • 煞神决

    煞神决

    蓝小九经过上辈子生死,转眼来到阴界,踏上远方的缥缈之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圣职者的光辉

    圣职者的光辉

    层出不穷的怪谲,夜晚更是有大危机,为了活下去,林立决定越走越偏。
  • 记忆之战

    记忆之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能记忆日益庞大的信息,人类掌握了信息传送大脑存储技术,迎来了一个超级记忆的时代。可是突然有一天,所有储存在人类脑中的传送信息突然凭空消失,民众开始恐慌,经济崩溃,社会动荡,战争也随之而来。刘瑞,一介本只想在乱世苟活的小市民,却阴差阳错的卷入了这场巨大的阴谋之中,慢慢接触到了些许真相。他是该趋利避害明哲保身,还是该挺身而出奋勇向前?亲情友情爱情间如何取舍,正义生命未来间如何抉择?请随着刘瑞一起在成长中寻找答案。
  • 神灵天下之弑神

    神灵天下之弑神

    神灵之陆,神掌握一切,神的压迫,使人门站起,开始进行斗争。
  • 风中的叙述

    风中的叙述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爱你是我最美的遇见

    爱你是我最美的遇见

    白天的他有多温柔,夜晚的他就有多残暴。一步步的靠近,却是他精心设下的陷阱。待她好不容易决定离开,他却对她说:“你是我的良药,今生都别想离开。”
  • 无限世界的集源者

    无限世界的集源者

    罗林意外的被神秘人选中了当打工仔。然而还未启程光是准备阶段就一波三折的掉入的FATE世界的冬木市。罗林变成了自己嘲笑的样子。。含泪的坚持走完自己的打工路。。火影,fate,鬼灭之刃,终结的炽天使等世界都会留下罗林的足迹。
  • 六月灼灼

    六月灼灼

    乔卓说,林六月啊,就是夏日的阳光,从没有云朵的天空投射而来,刺伤了他的双眼,也沉沦了他的心。
  • 秒杀者折戟

    秒杀者折戟

    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文明倒退。一个名为折戟的少年,在月食之夜,秒杀云之部落‘蜂鸟’暗杀部队500人。瞬间出道,成为风之部落的传说者一员,名为‘秒杀者’。人类、妖怪和吸血鬼的战火,一切就此开始……
  • 修仙我不是认真的

    修仙我不是认真的

    斩妖除魔,暴打野兽,收灵宠,坐异兽,与小仙人吟诗,与大仙喝酒,与仙帝称兄道弟,教仙圣功法图阵。装c、搞笑、无厘头。会哭,会闹,会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