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4800000017

第17章 心灵杀手——战胜抑郁与强迫(1)

本章重点分析抑郁症和强迫症两大心理障碍,告诉你引发抑郁症和强迫症的重要原因以及诊断这类心理障碍的标准。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倾向或者你正在遭受抑郁或强迫的折磨,不妨看看本章为你提供的心理疗法,帮助你早日走出困境。

谁制造了抑郁“病毒”?

在现代社会中,心理疾病已经很普遍了,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人类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下越来越脱离自然的本性,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紧张,信息量也空前增大,社会关系千变万化,公平的理念与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形成巨大反差等等。心理疾病正是在这些复杂的社会现象中逐渐增多并趋于恶化。下面,我们讲述两种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抑郁症与强迫症。

抑郁症患者的表现及病因

抑郁症是近年来在社会上最为“流行”的一种心理疾病。长期以来,整个社会,甚至是抑郁症患者都对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持有一种比较片面,甚至是错误的看法。一提到抑郁,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丧失进取心”、“个性软弱”、“自暴自弃”或“爱好自虐”等。

实际上,医学研究已经证实,抑郁症其实只是一种由大脑某些生物指标改变而引发的疾病,患者通常有常人体验不到的痛苦,旁观者也无法感受其内心的伤痛。有人说抑郁症是一场精神重感冒,也有人说抑郁症才是真正的精神疾病,因为它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比如降低行为能力,改变世界观,摧毁人际关系等。总之,患者会变得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抑郁属于正常的情绪范畴,在某些能够引起我们悲伤和痛苦的事件中,大多数人都有过抑郁的表现和体验,如悲观失落、对任何事物提不起兴趣、避免与任何人发生接触等。但抑郁的情绪和抑郁症是有区别的,抑郁情绪的当事人尚有足够的自尊和自信,即便处在抑郁的状态中,但依然有行为自制力,没有异常行为出现;而抑郁症患者常常对环境不能做出客观、真实的判断,发生偏离社会常规的行为,比如情绪持续低落,感觉绝望,失去兴趣,并不能应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甚至是产生了结束生命的念头。

关于抑郁症的表现,总结如下:

1.情感症状:几乎每时每刻都处在悲伤、空虚、情绪低落的状态中,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2.生理症状:行动迟缓,浑身无力,疲劳,紧张,食欲明显增加或减少,出现睡眠障碍,如失眠或早醒。

3.心理症状:过度自责,自我评价降低,严重时产生绝望、厌世念头,甚至反复企图自杀。

4.认知症状:记忆力减退,难以集中注意力,思考困难,犹豫不决,难下决定。

以上症状必须是不间断地持续至少两周或两周以上,并且与平时的表现出现非常明显的反差。它们组合在一起,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感到疲劳时,做事少;而事情做得越少,就越是自责;越自责,情绪就越低落,抑郁的症状也就越严重,疲劳也会跟着加剧。

很多患上抑郁症的人也想与之抗争,仅存的一点求生欲望使他们坚持与病魔斗争,有的人赢了,而有的人却输了,还有的人是根本不愿抗争,眼睁睁地看着抑郁将自己吞噬。下面将介绍抑郁症患者的病因和心理变化,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抑郁,了解自己。

研究发现,人群中大约有16%的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被抑郁困扰,受到抑郁症的侵犯。抑郁症是一种高发的心境障碍,素有“精神重感冒”之称;发病的原因至今尚没有确定的说法,基本都是以显着而持久的情绪(心境)低落、言语动作减少和思维迟缓为主要的临床特征。概括起来,抑郁症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普遍被接受和公认的病因有:

1.遗传因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抑郁症具有遗传性,和患者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的概率就越大,比如直系亲属患病的概率就远远高于其他亲属。

2.生理因素。患者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以及荷尔蒙等生物化学物质出现失衡,因为特定的基因影响,导致整个神经系统的运行失常,生理节律也不能正常调节。因而,在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药物能够在这个环节上帮助调节。

3.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主要体现为情绪的失落、无助感以及自我认知的消极定位。这种感觉有点类似于“习得性无助”,当多次遭受挫折而无法摆脱之后,当事人就会产生一种消极认知,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便干脆不再做任何挣扎。抑郁症患者就倾向于这种心理认知,认定自己就是个失败者,无法控制一切,只能受其摆布,甚至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患者也会将原因归咎于自己。

4.社会环境因素。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首次提出引发自杀现象的元凶——社会环境因素。他认为,自杀属于一种社会行为,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自杀的概率较为稳定。而心理学家经过一系列研究也发现,某些社会事件,譬如明星自杀,都对自杀率有着非常显着的影响。此外,

当事人生活遭遇的重大转折或突发事件都有可能导致抑郁的出现。

抑郁患者的心理变化

有一个轻度抑郁的患者,她很积极地向医生求助,为了防止抑郁症状的复发和恶化,她一方面进行着自我治疗,一方面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用药物缓解病情,坚持了四个多月,尽管过程很辛苦,并且刚开始的时候效果也不明显,但一路坚持下来,她的病情已经好转。

俗话说“久病成医”,这个28岁的女孩开始研究起了抑郁症。根据她提供的信息,结合抑郁症的主要特征,这里总结了一些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心理变化的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抑郁症患者的心路历程。这样才能接受抑郁症并懂得如何去掌控和调节。

首先是抑郁过程中的总体心理感受。

出现身体疲乏的症状之后,本以为只要好好休息,调整作息时间、恢复睡眠就好了;但没想到情况越来越糟,每天根本就睡不着,体力也就谈不上恢复了。这样就一直处在疲劳的状态,提不起精神和兴趣做任何事情。有时候实在累得不行,觉得自己昏昏沉沉即将入眠时,突然一个心悸,又惊醒了,然后就长时间地难以入眠。害怕与朋友接触,短信、电话一概不回不接。似乎有个小鬼守在睡眠的大门口,只要睡意来临,前脚还未踏进去,那个小鬼就会拿着长矛刺过来,睡意就如惊弓之鸟般飞散了。

脑袋里似乎有一大罐铅,沉沉的,思维也变慢了,说话时连嘴唇都变得不听话了,胸口仿佛有一把火在燃烧,没有力气举手、抬腿,就连拿个水杯都变得艰难无比,有时候吃饭手明明已经把饭菜送进了嘴巴里,但却忘记了咀嚼。很多时候都有自杀的念头,关键时刻总是理智将其扼住。

情绪的低落出现周期性的反复发作,难受的时候只能冲进洗手间,打开水龙头,放声大哭,然后哭够了再擦把脸出去,依旧笑脸示人。总是劝自己:坚持,再坚持一下就好了!可事实上,这一点用处都没有,低落的情绪还是时不时地就扑过来。

其次是抑郁症患者在一天之中的心理变化。

早晨。很多抑郁症患者是很晚入睡,早晨四五点钟就醒来,或者更早;甚至还有很多人经历了彻夜未眠的一夜,早晨也谈不上是醒来,而是直接从床上痛苦地坐起来,看着外面的天色,阳光灿烂会令人沮丧,天色阴沉还是会使人难过,然后就不知道自己即将要做什么,感觉这一整天又将是一段煎熬,不想上班或不想见人,于是一个念头闪过:这是最后一天了!

上午。勉强去上班或上学了,但提不起精神,做事也不在状态,听课也听不进去,没有效率——煎熬。

中午及午后。好不容易熬过了一个上午,到了下班或下课时间,该吃饭了,但吃饭又是一种煎熬,勉强吃一点;午饭后似乎精神会稍稍好一点,心理上也没有很多压力了,这种心理转变是极其缓慢的,没有任何外在因素,完全是患者的一种心理感受,早晨起床时的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也渐渐淡化了。

下午至黄昏。下午四五点至黄昏这段时间,精神状态会很好,身体的疲乏感也稍稍减轻了,对事情也产生了一点兴趣,开始想与人交流,并且会主动去找些事情做。

晚上。晚饭后也许是这一天中最好的时候了,似乎所有的阴霾都被驱逐殆尽,交流过程中根本不会被视为抑郁症患者,简直与正常人一样。

睡前。躺在床上之后,患者开始想很多事情,包括担心睡不着,害怕明早又会早醒,恐惧早晨醒来之后的心情,拒绝迎来第二天等。于是,反反复复的担忧和恐惧,焦虑情绪再起,这是第二天抑郁的前兆。

抑郁与现代网络

抑郁症被公认是一种心理疾病,并且是真正的疾病。有研究者发现,当代社会之所以会成为抑郁的高发阶段,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网络。从一个人上网的习惯模式中可以大概看出些东西,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为了研究有抑郁症状的人在上网模式上的表现,或者说是抑郁症是否与上网模式之间存在关系,研究者观察了一群有抑郁症状的大学生,发现他们总是在强迫式地接收和发送邮件,观看许多视频,并花费大量的时间玩网络游戏,当然也包括网络聊天;有的人甚至一整天都待在电脑前,在不同的应用之间频繁转换。后来,研究者对这群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追踪调查。

研究的最初,这群大学生中有30%的人伴随一些抑郁症状,譬如情绪低落,精力难以集中,焦虑过度等。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都患上了抑郁症,只能说明,有10%到40%的大学生在不同的时期都会出现抑郁症状,并且那些有抑郁症状的大学生和那些没有抑郁症状的大学生相比,上网的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当然,研究还不能证明,究竟是抑郁引起了这种上网模式,还是因为不同的上网模式导致了抑郁——网络和一个人的情绪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

有些抑郁症患者或许会选择玩游戏或看视频的方式去逃避情绪上的伤痛,而游戏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情绪,未尝不是一种健康的逃避方式;还有不少社交上的困扰需要依靠网络聊天或频繁收发邮件的方式去缓解。有抑郁症状的人在上网时,经常在不同的应用中迅速地、不停地切换,实际上也是注意力难以集中的表现,但这种短暂的注意力集中或许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自身的心理状况。

由此可见,从上网的模式上观察,我们至少可以洞察一个人是否具有抑郁倾向;反过来,上网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有抑郁症状的人起到缓解、调节的作用。当然,过度上网对病情是没有丝毫好处的,甚至还会导致病情恶化的情况出现。

走出抑郁的阴霾

驱除愤怒

有研究发现,抑郁或许来自当事人对自己的不满和愤怒。试想,当我们对外界的种种感到不满,甚至愤怒时,却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及时发泄,这个时候有些人就会把这种情绪转向了自己。常常有一些处在抑郁状态的人,心中明明很不爽,但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也许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对别人愤怒,结果自己就成了被攻击和贬低的对象。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缓解和消除,长此以往,抑郁的症状就会越来越严重。

实际上,愤怒只不过就是一种情绪。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要应对很多种情绪,所以它本身并非特别严重,只要学会表达和发泄愤怒的方法和途径,就可以了。

关于表达愤怒情绪的途径,什么是适当且有效的,这个很关键。通常情况下,愤怒不可肆无忌惮地发泄,因为那会伤害到其他的人,但如果只是将这种愤怒压在心底,它就永远不会消失,而总是试图以各种形式爆发出来,比如抑郁、头昏等。所以,发泄愤怒情绪要找到一条适当而有效的途径。

第一,在心里问问自己:我是否有所期待?究竟希望对方做点什么?而我想通过愤怒来表达什么?愤怒的背后往往潜藏着某种欲望,我们之所以愤怒,是因为对对方有所期望,而这期望却与现实存在差异。我们的期望没有实现,这种落差就导致了愤怒情绪的出现。此时,如果我们表达这种情绪的方式是:劈头盖脸地将对方骂一顿,然后转身走人,对方见我们如此,谁还乐意再顺从我们的意愿?这其实是与我们最初的期望相悖的。所以,当愤怒产生时,不妨将我们最初的期望直接表达出来,和对方进行协调沟通。

第二,再问问自己:我是真的对他(她)感到愤怒了吗?原因是否正如我所说的?心理学家发现,引发愤怒情绪的对象有时候和愤怒的发泄对象并不一致。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愤怒的真正原因并非如我们自己所说,而是另有因由,但对方却不幸地成了我们发泄的“替罪羊”。

第三,基本的需求和欲望得不到满足,也会衍生愤怒。我们是对全世界都不满,还是只对某个人、某件事感到不满?某个情境或许令我们感到深深的伤痛和无助,但我们会去责备这种情境吗?如果感觉到周围没有人关心你,没有人爱你,觉得只身一人、孤独无依,生活里没有快乐和爱的话,解除愤怒的最好方式是寻找获得爱与快乐的途径,而这种愤怒越是发泄,就越是令你痛苦。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心理暗示

    心理学与心理暗示

    本书从心理学专业知识出发,阐释了心理暗示在生活与工作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深刻揭示了心理暗示与压力、快乐、健康和潜能等方面的关系。读完本书,你就会了解心理暗示,掌握正确运用心理暗示的技巧以及抵御消极心理暗示的方法,读懂他人心理,更具敏锐性、同理心,内心更加强大。
  • 第一印象可靠吗:67个颠覆常识的心理学问题与解答

    第一印象可靠吗:67个颠覆常识的心理学问题与解答

    本书回答了一系列读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涵盖人际交往、职场规则、婚姻爱情、子女教育等多个方面。书中详细介绍了这些问题涉及的心理学原理,以及我们应如何运用这些原理,使自己在学习、工作、社交等领域取得更大的收获。
  • 生活的科学(阿德勒心理学经典)

    生活的科学(阿德勒心理学经典)

    人生来就渴望幸福、追求成功,然而这条道路上困难重重。如何生活的科学,个体如何寻找生活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阿德勒以咨询师的口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个体心理学的相关问题和基本观点。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临床经验,按照个体发展的时间顺序,引导读者认识生命不同阶段的问题及其根源。借此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家庭、恋爱、婚姻、工作等各方面,同时也更了解我们自己。
  • 怪诞行为心理学

    怪诞行为心理学

    注意观察生活的人,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存在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现象,自认为“理性”的人往往做着“傻瓜”的事,而他们自己还蒙在鼓里。比如:为什么我们对自己的名字很敏感?为什么我们会疯抢根本不需要的东西?为什么别人的选择会影响我们的偏好?为什么商品卖得越贵越有人买?为什么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愿意与人共处?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梦有预示作用?为什么我们白干活高兴,干活赚钱反而不高兴?为什么一看到促销我们就控制不住要买东西?为什么险境中更容易产生恋情?为什么人多不一定力量就大?为什么商品卖得越贵越有人买?有些是我们司空见惯却无法合理解释的;有些是我们认为理所应当,但深究起来却又觉得有奇异之处的;还有一些则是从发生伊始就让我们充满疑惑的。这些怪诞行为恐怕很多人早已经熟视无睹,却没有过多地去思索它们背后的心理原因,没有关注它们背后隐藏的秘密。
  • 洞悉人性:读这本就够了(套装共4册)

    洞悉人性:读这本就够了(套装共4册)

    每个人都可能被他人的言语以及隐藏在言语之中的某种行为摆布着,每个人也可能就是隐藏着的交际操纵者。操纵者们戴着各式面具,潜伏在你身边,以种种手段,将你玩弄于鼓掌之间。本书就是让你识破情感勒索、心理绑架、隐形操纵等等困境,从而有效地提高警惕,并能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巧妙应对人生困境。本套装包括:《怪诞行为心理学》、《那些准到没话说的心理效应》、《欲念心理学:抓住人们行为里的逻辑》、《洞悉人性:掌握人际交往中的主导权》。
热门推荐
  • 嫡女无为:公子太冷情

    嫡女无为:公子太冷情

    一朝穿越,在二十一世纪闻风丧胆的王牌杀手一时间竟成了一个不受宠的公主。行,不受宠就不受宠,可刚穿越过来就被人抛弃,又是什么鬼?还有,谁能告诉她这只清冷腹黑是哪来的?某只在听到她的抱怨后,妖孽的脸上蒙上一层如冬日般的寒霜:“娘子,你这是嫌弃为夫吗?”不不不,她哪儿敢呢?某女咬牙,夫君,咱们说好的清冷呢?
  • 鼎渊剑尘

    鼎渊剑尘

    江湖风云,缠乱如沼。名声鹊起的各大门派都在为那中原皇室锻造给武林的九鹿方鼎厮杀着。一方破鼎,在无数利欲熏心眼高手低的名门正派前,似乎就是独霸武林的标志了。江湖的险恶,争夺,暗算。无所不用其极。在这虚无缥缈却令无数人心驰神往的江湖里,钱财,女人,朋友,甚至是手足,都会在不知何时成为毫无利用价值的工具。
  • 听枫诉说你的谎言

    听枫诉说你的谎言

    “你还好吗?”小男孩不悦地抬起头,对上小女孩浅蓝色的眸子,原先所有的不快随之散去,嘴角扬起一丝不属于这个年纪应有的狡黠,拉过女孩的手,却不是站起来,而是将女孩拽倒在地,看着对方与自己一样狼狈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地起身离去,留下小女孩一人吃惊的留在原地。十年后,你用谎言掩饰一切无奈,又到了枫叶舞落的季节,是不是这次,说谎的人变成了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EXO之十二殿下的玩物小姐

    EXO之十二殿下的玩物小姐

    无缘无故被选中?我才不会心甘情愿做玩物,是你们选中了我,还是我选中了你们呢?欺骗,背叛,反抗,挣扎,终究众叛亲离。“我能骗你,能伤你,甚至能杀你,但除了我,没人能这么对你。”——郑秀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如果角色互换,我会让你知道什么叫残忍。然而我的志向就是,即使不互换,我也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加倍残忍。”——林雅素“终究是我输了,那又如何?你不是也一样没有赢么。”——喵萌“离开这个地方,可能是你唯一能活下去的机会。”——莫离镜“喂,我就算是个没什么感情的魔影,也是可以信任的吧。”——诺伊“我就是喜欢看你们这些人挣扎,却又无法挣脱的样子。”——塔尔塔洛林玩物,谁玩谁?你知道么?
  • 都市之百变奶爸

    都市之百变奶爸

    他是一个十足的宠女狂魔奶爸。在安安眼中,自己的粑粑是万能的:会做饭,会唱歌,会挣钱,会开车……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还会飞。然而,在众人眼中,百里奚却是一个冷血无情的男人。
  • 陛下,妾要为后

    陛下,妾要为后

    本想穿越图个安静,却一不小心入了“狼窝”,天天被几匹“色狼”欺负不说,还得处处讨得他们欢心。哼!本小姐不干了!包袱款款,准备出逃。当一切收拾妥当,他们竟早早守在门口,难道她就栽进去了?
  • 星际之战神

    星际之战神

    原力,基于生命磁场技术发展出的超自然力量;配备高科技武装、操纵原力的特种战士被称作尖兵,是星海战场上的终极兵器。世界大战的烽烟过去百年,人类与异族、变种生命的斗争仍在持续,而更深的暗流还在人类世界内部酝酿,这时,一个被遗弃的试管婴儿,在一座人类视线之外的荒岛上悄然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盛世隐婚:绝宠小娇妻

    盛世隐婚:绝宠小娇妻

    (甜宠文已完结,推荐木木新书《美味甜妻:司先生,住口!》)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她莫名其妙的“勾引”了京都裴少。于是——“叔叔,我被困警察局了。”不久,一大队手持枪支的黑衣人冲进警局,就差将这里轰上天。“叔叔,有人说是你老婆,让我小心的伺候她。”瞬间,该女消失,某男也身体力行告诉她,他只有一个老婆。人前,他是冰冷腹黑的MC总裁,人后,他是用尽手段哄她上床的流氓老公。某日,某女终于受不了,扶着腰痛哭流涕,“你今晚睡书房。”某男勾唇,“是你先勾引我的,是你向我求婚的,是你想要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