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3600000031

第31章 社交课——莫愁前路无知己(1)

古语有云:“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聚居,讲习道义。”在众多的朋友之间,有损友,也有诤友;有君子交,也有莫逆交;有肺腑之交,也有金兰之交。有的朋友终身相依,有的友情半途而废。那么,对于失落之人如何安慰?只能默念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人生贵相知——没有人愿意孤独

李白在《赠友人》中写道:“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这句诗表达了他择友的标准。在他看来,朋友之间的交往基于信任,基于相互知心和认同。如同“君子之交淡如水”一样,不需要大风大浪的日子,只要守住珍惜、信任,像水一样澄澈透明就可以了。

在历史上流传的友情故事中,最值得称颂的莫过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了。

俞伯牙从小喜欢音乐,他本人也极具天赋,琴声优美动听,宛如高山流水。可惜的是,虽然很多人赞美他的技艺,却没有人能够真正听懂他琴声中表达的感情。

有一年,俞伯牙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因为遇到了风浪,船不得不停泊在山下。到了晚上,风浪渐小,乌云散去,月亮升上了天空。

望着如此美景,俞伯牙兴致大发,拿起琴来弹了一首又一首。突然之间,俞伯牙发现岸边有一个人站在那里听他的琴声,他正要问来者何人,那人先开口说:“先生,我是一个打柴的,正好路过这里,听到了您的琴声,不觉地就被吸引住了。”

俞伯牙心想,他是打柴的,必是一个粗人,他能听懂我的琴声吗?

于是,他问道:“既然你听懂了琴声,不如说来听听。”打柴的人笑着回答说:“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听到他的回答,俞伯牙心中暗喜,“竟然真的有人听懂我的琴声”。

他连忙将打柴的人请到船上,并为他又弹了一首曲子。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

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一段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万万没有想到,在这荒山野岭之间,竟然能够遇到自己的知音。相问之下,原来他叫钟子期。两人都觉得相见恨晚,于是越谈越投机,并且约定明年此时还要相会。

到了第二年,俞伯牙按照约定,再次来到汉阳江口,等待钟子期的赴约。时间过了好久,也没见钟子期的身影。到了第二天,俞伯牙才从路人的口中得知,原来钟子期已经染病去世。不过,他为了能够听到俞伯牙的琴声,特别嘱人将他埋葬在江边。

听到钟子期去世的消息,俞伯牙痛苦万分。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为他弹起了那曲《高山流水》。一曲完毕,俞伯牙心想,世界上唯一的知音已经不在人世,我的琴声还有谁能听懂呢?随后,他挑断了琴弦,将瑶琴狠狠地摔在了青石上。

古往今来,好像所有人都在寻找那个人群中的知己。然而,生命中那么多来来往往的人,有的人与我们背道而驰;有的人与我们相伴一段,之后又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有的人对我们熟视无睹;有的人则成了永远的陌生人。大概是因为相知难,所以才显得如此珍贵吧。

崔永元在他的《不过如此》中曾这么描述朋友:“朋友,是这么一批人,是你快乐时,容易忘掉的人;是你痛苦时,第一个想去找的人;是给你帮助,不用说‘谢谢’的人;是惊扰之后,不用心怀愧疚的人;是对你从不苛求的人;是你从不用提防的人;是你败走麦城,也不对你另眼相看的人;是你步步高升,对你称呼从不改变的人。”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人,不管走过了多少个岔路口,经历了多少的风雨,都能够或远或近地陪伴,没有因为暂时的离去切断了音讯,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消散了情感,那么,这个人真的可以称作“相知”了。

从前,有一个犹太商人,在他弥留之际,他将唯一的儿子叫到了床前,嘱咐他说:“如果我死了,将会留给你两样东西,一是我毕生积攒的财富,一是我一生中唯一的朋友。那个朋友住在遥远的地方,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难题,就去找他。”说着,父亲将一个写着地址的纸条交给了儿子。

父亲去世后,儿子并没有把父亲那个“一生中唯一的朋友”放在心上,他想:“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即使遇到困难,这些朋友也会帮我解决,根本不需要千里迢迢地去找父亲那位许久不联系的朋友。”

儿子将父亲留下的纸条收了起来,继续过他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他向来花钱如流水,每天都在家里大摆宴席,招待他的各路朋友。朋友之间有谁遇到困难,他从来都是二话不说,慷慨解囊。由于开销无度,父亲留给他的钱很快就花光了。当他变得一无所有,开口向那些受过他恩惠的朋友寻求帮助时,所有人都变得冷漠起来,甚至对他恶语相向。

走投无路的他只得向高利贷借钱。一次,高利贷向他收账时,由于对方态度恶劣,他难忍心中气愤,在争执之间动起手来。他将对方打了个头破血流之后,由于害怕被抓进监狱,想先到朋友家里躲一躲。

结果,所有人都对他避之不及,有的人连门都不让他进。

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他忽然想起了父亲那位朋友。于是,他找到了父亲留下的地址,准备去找那位朋友帮忙。一路上历尽磨难,他终于来到了父亲的好友家。父亲的朋友已经是一个垂垂暮年的老者,而且,从他的房子来看,他并不是什么富裕之人。年轻人心中充满了疑惑,不知道这位老者是否真的能帮上忙。

简单说明了情况之后,老人拿出了一个年代许久的坛子。在他狐疑之际,老人打开了坛子,里面居然装满了金币。捧着手里的金币,老人说:“年轻时,我和你父亲一起做生意,后来大赚了一笔。你父亲继续发展他的产业,我不喜欢生意场上的生活,于是将这些钱藏了起来。现在,你把它们都拿去吧,先去还清债务,然后像你父亲一样,创造更大的财富。”

年轻人看着眼前的老人,顿时明白了父亲如此安排的良苦用心。

此刻,他终于明白了友谊的真谛。他只从坛子里拿走了十几枚金币,带着父亲给他的人生教导,踏上了创造财富的新旅程。

真正的友谊,从来不说花言巧语,也不需要整日围绕在身边;相知的朋友,看起来远离,却在时刻关注着对方;最珍贵的情谊,是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为你做事,关键的时刻拉你一把的人。闭上眼睛想一想,谁是你真正的朋友,你又是谁真正的朋友呢?

自侮,人侮——成为值得尊重的人

20多岁的年轻人,都渴望着出人头地,获得他人的尊重。但是,很多人往往都因为年轻气盛,或者缺乏经验,只想着“为什么别人都不尊重我”,却不去想“如何获得别人的尊重”。在获得别人的尊重之前,不妨自问一下,别人凭什么要尊重你?你是否承受得起别人足够的尊重?

尊重,并不是无条件的。即使是古代的帝王,想要获得臣民的尊重,仅仅靠王权的威慑也是不够的。尊重的基础就是互相的付出,只有你先尊重了别人,别人才有可能报以同等的尊重。如果一味地想着不用付出,就能轻易得到别人的尊重,最终收获的只能是失望、丢脸而已。

也可以说,一个人如果未能受到应有的尊重,真的可能是他并不那么值得尊重。

从前,有一个非常富有的商人。因为拥有无人可及的财富,富商变得盛气凌人,对身边的任何人都是一种颐指气使的态度。所有人都非常怕他,对他避之不及。因此,他总是为了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而苦恼。有时候,他整天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

有一天,这位富商走在街上,看到了一个坐在街边的乞丐。乞丐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躲在一堆旧报纸里,对着那些施舍他的人表示着感谢。富商心想:“至少,我能让这个乞丐尊重我。”于是,他在乞丐的碗里丢了一枚金光闪闪的硬币。

富商正等待着乞丐的衷心感谢,没想到,乞丐连头都没抬,自顾自地躲在报纸里抓虱子。富商非常生气,对乞丐吼道:“你眼睛是瞎的吗?没有看见我给你的金币吗?”乞丐不屑地说:“我又没让你给,不高兴你就拿回去好了。”

富商以为乞丐嫌少,于是又丢了十枚金币在乞丐的碗中。他心想:“乞丐一定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这一次,他肯定会趴在地上向我道谢的。”结果,乞丐继续对他不理不睬。富商气得直跳脚,再次对乞丐吼道:“你看清楚,这里是十个金币啊,从来都没有人给你这么多钱吧?难道,你不应该对帮助你的有钱人给予相当的尊重吗?”

乞丐瞥了富商一眼,不耐烦地说:“尊不尊重是我的事,和你是不是有钱人没有关系,和你帮没帮助我也没有关系。”富商急了,说:“那么,如果我将一半的财产分给你,你会不会尊重我一下?”乞丐说:“给我一半财产?那咱俩不就一样了吗,我为什么要尊重你?”富翁气急败坏地说:“那好,我把全部的财产都给你,这下你愿意尊重我了吧?”

乞丐大笑道:“如果你把全部的财产都给了我,我就成了有钱人,你就成了乞丐,那么,我又凭什么要尊重你呢?”

许多人有一个思维的误区,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获得他人的尊重,是因为不够富有,权力不够强,或者影响力不够大。实际并非如此。

如果你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就要从尊重别人开始。虽然每个人的脾气禀性不同,但是想要获得尊重的期待是相同的。当别人感受到了你的尊重,自然也不会吝啬自己的感情,一定会反过来尊重你的。

然而,在日常交往中,常常有人在无意间伤害了别人的自尊还不自知,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言行可能已经伤害了别人,反要怪对方不够尊重自己,伤害了自己那可怜的自尊心。如此下来,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也无可厚非了。

亨利·福特年轻的时候,在一家汽车公司当修理工。对于一个刚刚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的人来说,他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甚至有些得意。当他拿到第一个月的薪水时,福特决定为自己的“成就”庆祝一下。于是,他来到了一家高级餐厅,想要享受一下高贵的服务。

福特穿着沾满油污的工作服坐在了餐厅里,装作一个绅士的模样等待着侍者的服务。10多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位侍者走过来招待他。

福特有些不耐烦,于是,他冲着侍者大声叫嚷。一位侍者应声走来,递上了餐厅的菜单,并且露出了不屑的表情。

福特没有看到侍者的表情,却被菜单上的价格吓了一跳。如果想要大快朵颐一顿,他口袋里的钱可能一分不剩了。福特盯着菜单,思考着接下来的对策。这时,侍者不耐烦地说:“我建议您,还是不要看这份菜单了,我给您另外拿一份菜单吧。”

福特心里非常不高兴,于是,他想掏出所有的钱,点一份最贵的料理,向侍者证明自己并不是付不起费用。可是,他一下子想到了母亲对他的告诫。在他离开家之前,母亲对他说:“未来的人生中可能会发生许多不愉快的事,你可以怜悯别人,但是不要怜悯自己。”于是,他压下了心头的火气,合上菜单,点了一份汉堡套餐。

忍受着侍者的鄙夷,福特吃完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顿饭。从此之后,他立志要成为值得别人尊重的人。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他创立了福特公司,成为了美国的“汽车大王”,并且如愿成为一个值得别人尊重的人。

福特之所以没有受到侍者的尊重,和侍者的势利有关,他本身的失礼也脱不了干系。他穿着一件满是油污的工作服出现在高级餐厅,甚至对侍者大吵大嚷,本身已经构成了对他人的不尊重。接下来,他得到了同样的不尊重,甚至是轻视的对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相信,福特自己也深知这一点。后来,他之所以成为别人眼中值得尊重的人,不仅仅因为他创立了传奇的汽车产业,为社会创造了无数的财富,更因为他懂得了克制自己,尊重别人。在获得别人的尊重之前,除了首先付出自己的尊重,往往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相互的,就像一个人对着空旷的山谷大喊,你喊出的是友好的声音,回应的也一定是友好的声音。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待人处事的态度决定了别人的态度。所以说,要不断地自我反省,也要从他人身上获得教诲。只有你去尊重别人,才能让自己成为值得尊重的人。当周围的人都被你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自然会有人心悦诚服地对你投以尊重。

“扞卫”私人领域——微妙的社交距离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针对“社交距离”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非常空旷的图书阅览室里,实验者要求被试独自坐在里面读书,然后,实验助手走进去,拿一把椅子坐在被试的身边,观察被试的反应。

在80个被试中,没有一个被试愿意忍受一个陌生人挨着自己坐下。

在被试众多的反应中,有的被试勉强地坐在原地,但是浑身不自在,在座位上一直动来动去;有的被试则默默地更换了座位,选择一个离实验助手较远的位置坐下;有的被试则干脆直接问实验助手说:“你想干什么?”

心理学家由此得出结论,人与人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以维持身体周围的一个自我空间,就像是一个气泡,将个体包裹在心理舒适的范围内。一旦这个私人领域被侵占,当事人会感到非常不舒服,甚至变得恼怒起来。

同类推荐
  • 别说你懂心理学

    别说你懂心理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心理决定着一个人的想法,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同样的事物,对不同的人来说,他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心理活动不一样。
  • 儿童行为心理学

    儿童行为心理学

    《儿童行为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许多行为常常会令父母感到困惑。有时候,孩子会开心大笑;而有时候,却又会放声大哭起来。有时候,孩子会和小朋友为争夺一个玩具而大打出手;而有时候,孩子却又会独自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自言自语地玩着什么……孩子的行为多种多样,而其每个行为背后都有着和成人不太一样的行为心理,只有抓住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儿童行为心理学》列举了一些宝宝比较常见的行为举止,并且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了分析与讲解。深奥的理论摇身一变,成了通俗易懂的小问题,深入浅出,为父母指出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径。《儿童性格心理学》:性格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是每一位家长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儿童期是形成好性格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儿童性格心理学》将孩子的性格分为四大类:表现性、思考性、领导性和亲切型,并分别在每一章节前设置了性格测试题目,家长们可以根据测试判断出孩子的性格类型,然后对之施行专门的性格培养方法,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性格好,情商高的优秀儿童。
  • 只有心理医生知道

    只有心理医生知道

    好的心理咨询可以救人,但有毒的心理咨询却会使人坠入深渊。《只有心理医生知道》是哈佛心理学教授、美国家庭治疗方面权威专家玛丽·皮弗30多年来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验分享。她以书信的方式来总结自己对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解和感悟,在咨询伦理、咨询原则、心理咨询与药物、咨询成败得失、行业压力、心理医生的身心自救、人际关系、原生家庭、婚姻幸福等方面都给出了真知灼见。本书既是给年轻心理医生的从业教科书,帮助其成为对大众真正有帮助的优秀从业者;而对大众而言,本书更是一本打开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神秘之门的钥匙,带大家去探究心理医生的坚守、禁忌、伦理、方法与底线,以及心理治疗的秘密,帮大家在扪心问诊之前真正了解心理咨询,了解自己所需,不受无谓的伤害。
  • 谁拨动了你的心弦:高中生心理困惑答疑

    谁拨动了你的心弦:高中生心理困惑答疑

    养花要养根,育人要育心,如果教师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好心理问题,那么学校就不可能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心理问题是德育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只有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有善德的人,才可能使学校真正落实德育为先的办学目标。
  • 变态心理学(第二季):不那么学术的变态心理学解析

    变态心理学(第二季):不那么学术的变态心理学解析

    本书是一个全新的变态心理学世界。如果说,第一季尚停留在心理障碍的阶段,这一季已经升级到精神障碍的等级。从解读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历史、学科分支开始,逐步走入躁郁症、精神分裂症的世界,涉及病因、发作症状、治疗及康复护理这一完整的过程,和之前单单介绍症状相比,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看到一种疾病从发生到治愈的过程。继承第一季的传统,本书在每一章后都设置了心理学公开课、推荐书籍和相关影片资料。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搜索关键词,寻找你自己的偏好——撇开先入为主的眼光,所见便是自己的独立思考。
热门推荐
  • 暴君通缉令:爱妃,别休我

    暴君通缉令:爱妃,别休我

    传言,她城府极深,设计胞姐取而代之跃居太子妃。传言,她倾城倾国,是辰冥国第一个涉政祸水妃。传言,她是辰冥国首个贵庶妃,首个亲手斩杀生母的奸佞妃。丫的,传言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她——夙金迷,二十一世纪天才少女。一场盗玉行动,她莫名奇妙穿越而已!成了传言中的‘千年后’。
  • 我,原始人

    我,原始人

    最悲催的穿越莫过于来到原始时代,更为悲催的是刚过来就成为了奴隶……(没有怪力乱神,没有外挂,就是单纯的原始种田)
  • 恶魔猎手在异世

    恶魔猎手在异世

    我族是恶魔的追猎者,一心复仇,拥有艺术般的猎杀技巧。使用憎恶和戒律双资源.李坏灵魂穿越到异界,得到暗黑破坏神三手册,修炼其中每个技能都必须他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并且,战则强,不战则死!看本平凡少年如何在现实和各个世界中穿梭,领悟暗黑破坏神三技能,从此走向绝情、绝义、绝心的杀戮之路!(欢迎关注o(∩_∩)o)本书一日两更,早、晚共六千字,不定期爆发。书友群91203942,欢迎加入《异》的大家庭。
  • 在你身上浪费

    在你身上浪费

    以男生喜欢一个女孩子的视角讲述该女孩子经历过的两次感情和她周围来来去去的形形色色的人们的故事
  • 蜜恋百分百:我的青梅有点烦

    蜜恋百分百:我的青梅有点烦

    新书《世界欠一个你》她心甘情愿为他浪费整个青春,为他付出一切,直到累到再也站不起来的时候,她才学会慢慢的忘记他。订婚的那天,他来了,但是她知道他不爱她。“冷璟唁,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后悔爱过你,如果可以重新开始,我再也不要爱上你了。”
  • 召唤王

    召唤王

    召唤流修真开山之作召唤王与时俱进,仙界新篇。展卷处,诸国神话集结;拍案时,太古异兽横天。天狗穷奇,逐日夸父,无非乃御前坐马;东海精卫,赤水旱魃,俱都是宫后名媛。要打架?有迪亚波罗,八歧大蛇,能征惯战;想谈判?有青丘九尾,舞后帝江,迷倒一片。帐下听命何人?斯芬克斯,米陶诺斯;身后小弟不多:金精蚩尤,斗神刑天。龙生九子,拢在袖中;八部天龙,插在耳畔。
  • exo之女配逆袭go

    exo之女配逆袭go

    鹿妍正在吐槽这女配怎么那么傻,#π&*<>%/{*#}……然后出现一道红光。然后我们亲爱的鹿妍就穿越了,穿越就算了,还带了个系统,带系统就算了,还穿越成女配,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 男主小狼狗女主闷骚怪

    男主小狼狗女主闷骚怪

    男主年下小狼狗女主表面纯情内心奔放
  • 快穿之论大佬的重造守则

    快穿之论大佬的重造守则

    棠泠表示很无奈,这都是什么人啊?这才刚刚“出狱”,便又被一个叫什么无妄之源的鬼地方带着,还被送到一个不知道是哪个犄角旮旯的地方!s(?`ヘ??;)ゞ好生气啊?[无cp,魂穿身穿都有]
  • 再生无悔

    再生无悔

    由于车祸意外重生,再次遇见该如何选择?前世的遗憾和擦身而过,这一世何去何从?一部七八十年代的人生咏叹调,一幅八九十年代的农村风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