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7500000031

第31章 西汉式开局:青涩记忆(7)

于是姐弟相认,总算是大团圆的喜剧收场。然而这一个大团圆的喜剧之下,隐藏着更多残酷的人间悲剧。如果窦漪没有当上皇后,若是窦广国在矿难中未能死里逃生……而这如果,却是大多数宫女和童工的结局。有一个当上皇后窦漪,却有九十九个老死宫中的宫女窦漪。有一个死里逃生、姐弟相认的窦广国,却有九十九个被拐卖、最终惨死的童工窦广国。

元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中吟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兴亡,百姓总是处于被蹂躏的境地,不过程度差异而已。唯走出这个兴亡循环才是出路。

第五节 黄老与商鞅思想杂用的文景年代

汉王朝发展到文景时代,出现了政宽人和、五谷丰登、商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局面,史称“文景之治”,乃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黄金时代。

这一黄金时代的出现。主要原因是统治思想的转变。秦朝奉为国策的韩非思想,在汉初则为黄老无为思想和法家中偏重守法的商鞅思想所替代。其中又以黄老无为思想为重,所以在汉初,一贯****气氛浓厚的中国社会,难得地出现了宽容自由的气象。

疑点之一:贾谊被儒家知识分子奉为贤明人士,而汉文帝也绝非昏君,然而贾谊为何身逢明君却不得志?

疑点之二:张释之总是得罪人,先是太子,后来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为什么他还能步步高升?

疑点之三:吴国的太子为何在皇宫被杀?凶手竟然是汉皇太子,其中有何缘由?

疑点之四:晁错一上台就着手削藩,晁错错了吗?

一、贾谊为何身逢明君却不得志?

刘彻的祖父刘恒当皇帝之后的第一年,就对全国的地方官员进行了政绩考核,考核的结果,河南郡郡守吴公名列第一。汉文帝赞许他的功绩,提拔吴公到中央担任廷尉(司法部长)。

吴公调任中央以后,向皇帝举荐了一位青年才俊。这位青年才俊,正是洛阳人贾谊。于是汉文帝召见贾谊,任命他为博士官,并亲切询问他对国家大事的看法。

看来贾谊的回答让皇帝有惊艳之感,因为年方二十的贾谊,居然在此后的一年之中做到了高级干部太中大夫,俸禄千石。

但贾谊的火箭式上升也就到此为止。三年后,当汉文帝打算提拔贾谊做部长级干部时,遭到了几乎所有官员的一致强烈反对,理由是:太年轻,学问功底不扎实;权力欲望太强,难以合作共事;毛手毛脚,改革激进。

汉文帝也吃了一惊,想不到大家对小贾如此排斥,看来小贾在中央是无法干下去了!于是外调他去湖南,当长沙王的太傅。这几乎就是一个闲差,对于官场来说,小贾简直成为废人了。

这件事后来成为文人骚客关注度极高的话题:贾谊为什么失意?他得罪了哪些人,以至于受到如此排挤?

后世的儒家知识分子,把贾谊的示意归因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具体而言,首先是贾谊急于表现,得罪了老先生们。《史记》记载,小贾是博士中最年轻的,每次皇帝下诏询问大家对某件国家大事的看法,老先生们还没能打好发言稿,才思敏捷的小贾已经全部周到地解答完毕。如此表现,老先生们口头上只好服软,后生可畏,心里却难免不高兴。

其次是贾谊升迁太快,导致同僚嫉妒从博士到太中大夫,不足一年的火箭式跃升,显然让在官场上很辛苦耕耘的同僚们义愤填膺了,而以军功上位的老将军门更是不满,我们流血战斗换来的官位,你个小青年张张嘴就混上了?

诚然不可否认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然而官僚故旧的阻挠,虽能造成阻力,却未必能改变汉文帝的态度。关键是汉文帝的态度如何?

李商隐诗云:“宣室求贤访逐客,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何以“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绝非不关心“苍生”的昏君,他为何只问贾谊“鬼神”事。潜在的原因,恐怕是汉文帝对贾谊的主张并不完全赞同。

而正是这一点,才是决定了贾谊仕途失意的真正原因。

贾谊第一次重大献策,是鼓动汉文帝改制。这是儒家的礼仪重点,当年叔孙通做了一个简易版本,解决了朝廷基本礼仪问题,但也就到此而已,因为儒家那一套繁文缛节,实在让刘邦等汉初君臣提不起兴趣。而贾谊所提出的改制方案,不但针对礼乐,还包括历法、服色、制度、官名,几乎可以说是将汉朝体制推倒重来的一揽子计划。

贾谊的这项建议,让汉文帝很吃不消。为什么?汉朝建立以来,一切政策,都贯穿着实用主义思维,凡事都以促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目的,最忌讳的是无事生非的扰民之举。萧何当年修建未央宫,稍稍华丽雄伟了一点,刘邦便觉得消受不起。汉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没有为自己修盖一间宫殿,宝马、好车、名贵服装,毫无添置。当时时尚界流行的服装款式是“长裙曵地”,但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妃子慎夫人居然“衣不曳地”,为的是节约布料。汉文帝自己的陵墓中的随葬品,也都是瓦器,金、银、铜、锡,一概没有。所以盗墓界的人士都不去打扰他老人家的安息,为什么呀?一是仰慕他,一是晓得没什么可拿的,还不如一个土财主家里有油水呢!

汉文帝如此节约,无非是考虑到百姓收入有限,上交的赋税,作为天子要省着点花。花费少了,纳税人的负担自然也就得以减轻。那么先“富民”、后强国的汉朝发展路线,庶几可以完成。

但是如果采纳了贾谊的建议,改历法、官制、服色,建立繁文缛节的儒家礼乐制度,必然有两个结果:其一是花费大量赋税在无关民生的形式建设上,其二是打乱现有秩序,干扰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

所以贾谊的儒家主张,与主张与民休息的朝廷主流黄老思想严重不符,汉文帝自然难以接受,只好表示谦让不敢当,事实上是否决了贾谊的建议。

改制建议之否决,是贾谊仕途上第一次重大挫折,为他后来的外调埋下伏笔,不过事情还在继续发展。第二年,贾谊给汉文帝上了一份关于农业问题的建议书。

建议书的前半部分,贾谊引经据典,大谈农业的重要性,这固然不错。但在后半部分,贾谊所提出的建议,却让汉文帝再次无语。

贾谊是这么说的:

“农业为本,工商为末。所以我认为,应该强制工匠商人,改行务农。则积蓄自然充足,百姓也安居乐业。陛下在这一点一直犹豫不觉,实在可惜!”

在这封建议书中,贾谊继续在兜售儒家的那一套,不过这一会不是礼乐制度,而是抑制商业。

对于这一点,汉文帝就更不能苟同了,虽然农业的确重要,但汉初以来,从来就没有一个皇帝或丞相说要强制商人去种田,而是推行自由政策,鼓励百姓依据具体条件,各自寻找致富之路。如果按照贾谊的主张,强制工商阶层都去务农,那还不乱了套。

实际上,从汉高祖到汉文帝,推行了大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实惠政策。

汉高祖刘邦做了三件事。其一是颁布了招揽流浪人口回归故乡的优惠政策,把老百姓在战乱期间失去的田地、房子还给他们,让他们回家安居乐业。其二是发动了一场废奴运动。战争期间,许多老百姓因吃不饱饭而自卖为奴婢,现在全部释放为自由人。其三:秦朝税收制度是“泰半”, 泰就是太,太半就是一半还多。汉高祖收多少,田赋改为十五税一,什么意思?农业税(也就相当于今天的个人所得税,因为当时的百姓主要收入就是农业)是百分之六点六七,加上其他附加税收,也不到百分之二十。

汉文帝继位以后,一是继续减税:农业税(个人所得税)再减一半,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也就是是百分之三点三三,算赋(人头税)也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二是减轻徭役:成年男子的徭役减为每三年服役一次。

上述措施,远比贾谊的“强制商人务农”来得实际有效。

对于工商业,汉文帝的态度也颇为积极,至少是“重农不轻商”。他先是开放山林川泽资源,放手让百姓发家致富。文帝后六年,开放为国家垄断的所有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结果,民间资本空前活跃,汉朝的商业、手工业、矿业、渔业空前繁荣,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后是废除了关卡。汉代在军事重镇或边地要塞,都设以控制人口流动,检查行旅往来。出入关隘时,要持有“传”(通行证),方可放行。文帝十二年,取消出入关的“传”,直接降低了商业运输成本。

由此看来,汉文帝在经济问题上与贾谊的态度,又是截然相反。既然道不同,那么自然不相为谋,贾谊的退场也就顺理成章了。

贾谊的失意,绝非孤立的事件。汉初,大多数如贾谊这样的儒生,他们的仕途都是失意的,这完全是因为儒家思想与道家黄老思想的格格不入。

所以贾谊的失意,是他个人的不幸,却是汉初百姓的幸事。倘使贾谊主政,所谓“文景盛世”,恐怕要夭折于襁褓之中了。

那么贾谊在史册上,为什么又会享有那么高的声誉呢?首先是因为后世文人对他个人的同情。如李商隐,他自己也失意潦倒,难免就借贾谊这杯酒,浇自己的块垒。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汉武帝以后的中国社会,乃是儒家思想的一统天下,对于贾谊这位早期的儒家思想鼓吹者,需要有所拔高。

二、惊马案件与张释之的奇妙判决

贾谊的老家洛阳之南有一个南阳,南阳有个张释之,如果以今天的行政划分来看,也是河南人,算是老乡。

张释之的仕途一开始很不顺,他在骑郎(骑兵禁卫官)这个位子上一坐就是十年,毫无升迁的希望,本想回家种地算了,得了袁盎的推荐,慢慢得以接近皇帝身边,得了个公车司马令的职务。这公车司马令是个什么职位?当时的公家,不就是皇家么。皇宫南面有一扇门,叫司马门。这个公车司马令,就负责看守这扇门,巡视周边环境治安是否良好,有百姓来上访、告御状的,以及四方贡献、被征召者,都给接待一下,该上报的上报,不该上报的就给挡回去。有人说,这不就是一传达室吗?也可以这么理解,不过前头得加“皇家”二字,有了这两字就不一样,他有权力,有时候还挺大的。

譬如说有一次,汉文帝的太子刘启和梁王同乘了一辆马车,进宫朝见皇帝,打司马们这里过。按规矩,无论皇亲国戚,经过这司马门,都要下车。可这两个年轻人,一个是当今太子、未来的皇帝,一个君临一国的诸侯王,自己也觉得身份特殊,所以就大模大样地闯了进去!这要搁别人,也就算了。可这位张释之不依不饶,追上去就给二位拦住了,不许走,你们得下车!这还不算,回到办公室就写了一份奏章,弹劾太子刘启和梁王。这件事情,一直惊动到皇太后那里,最后太后下了道****令,宽恕太子的愚蠢行为,这才罢休。

要说张释之该倒霉了,汉文帝该不高兴了,恰恰相反,皇帝和太后都一致认为这老张很不错,是个恪守规矩、刚直不阿的人,这一类型的人,往往在官场上吃不开,但是在汉文帝这里当宝贝,先是提拔为中大夫,后来又任命为中郎将。

汉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农历甲子,鼠年。

当时的老张,已经是汉帝国的廷尉,相当于今天的司法部长。实话实说,这个官不好当,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法官是要依法行事的,各个国家、各个朝代,都不会忘记制定光明正大的法规律令,一条条地写在那里,可是真的遇到事情,能不能按照法律来办,这个,就难了!一方面,阻力来自下面,中国人讲究个情理,这情在理之前,亲朋故友,说情的、送礼的、要挟的,都有。更致命的是来自上头的压力,一旦遇到皇帝的意思与法律的条文相左,你是严守法律公义呢,还是曲解法律迎合上意?你的选择倒在其次,要害是皇帝给不给你守法的权力。你严守法律,行,皇帝可以罢免了你,甚至流放、杀了你,换个人做法官,你完了,法律的公正也完了!

这一年,发生了所谓“惊马事件”。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汉文帝从中渭桥上经过,忽然有一人从桥下跑过,惊了皇帝御车的马,幸亏皇帝的车夫反应迅速,立刻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控制住马车,这才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人惊了马,这马也惊了人,那人知道自己闯下弥天大祸,赶紧撒开腿就跑,一帮御林军就在后头这个追,好不容易才把他给逮捕,送到廷尉老张那里处置。

老张说:“按律令,天子出行,你应该回避。但是你没有及时回避,所以这是犯跸之罪,很严重。”

老张的判决是:“罚金!”

“罚金!?”这下子连好脾气的汉文帝也发怒了,幸亏这马温和,要是换成脾气暴躁点的马,这么一受惊,马车还不得翻了,这一翻车,朕还能好得了么?你居然只判罚金?

张释之解释说:“法律可不是针对一个人的,天下之人,人人都应该遵守。如果随便地加重,那法律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当时皇帝要是立刻把他处死了,我老张也没办法。可是现在既然送到我这里审理,我这里可是廷尉,天下公平道义所在,如果连我都做不到公正,老百姓还有什么盼头呢?陛下您自己琢磨琢磨。”

道理讲得很清楚,可听不听可就是人皇帝的事了!要是皇帝,一瞪龙眼,一声龙喝,这老张十有八九小者丢乌纱,大者丢脑袋。

汉文帝最后还是冷静了下来,还说了这么一句话:“当廷尉的,不就应该这个样子吗?”显然,这是在夸赞老张。

同类推荐
  • 大宋王朝1

    大宋王朝1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秦末霸王

    秦末霸王

    现代人项裕穿回到了秦国统一不久,附身到了项羽的身上还得到了一个系统。且看他如何改写霸王的一生,夺取天下!ps:这是一个平行的世界,与原本历史有点差别。
  • 即定

    即定

    一个来自于另一个世界的关于友谊,爱情,乃至人生的故事。
  • 游龙剑客

    游龙剑客

    这是一个新的世界!这里有三皇五帝的传说!这里有上古圣贤的踪迹!这里有一个不一样的大唐!此生光华皆褪去,心随卿往不回头。一肩担过千重恨,无人夜下赋风流。
  • 誓当帅哥

    誓当帅哥

    作者不是帅哥,所以作者花了五年时间研究如何成为帅哥?如何成为帅哥呢?答案很简单。这也是作者发现的唯一一个可行的方法。用了这个方法之后,作者的为人处世,竞技体育都有极大提高。当然这个方法只是作者觉得好,大家看了这部小说,如果觉得书中的众多帅哥确实很帅的话?那么足以证明方法绝对管用。
热门推荐
  • 五月天青春之约

    五月天青春之约

    一个出身贫贱的奋斗女生博林艺因为自己的努力而成功考上了台湾大学,遇见了五只,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生活。(除了正文以外还有中篇小故事)
  • 我不是哈士奇

    我不是哈士奇

    我,为了救一只狗狗,一不小心就给死了!我的灵魂被大风无情的吹走,它无视我的拼命挣扎,竟然直接将我吹晕了!当我醒来时,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我惊呆了!随后,我哭了!最后!我又笑了!悲催的人生已经断片儿,崭新的狗生已然现世!作为一只帅气的哈士奇,我没有理由不活出这一世的精彩!
  • 关于她的历程

    关于她的历程

    “你相信世界上有前世吗?”“应该不会有吧”叶词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却发现自己有一天来到了未来世界,本以为是穿越了,没想到是回到了前世,前世竟然比今世更繁华,这个世界有很多异能人员,她能从这些人中出类拔萃吗?!女主:叶词男主:江赐女主成长型,男主强大型
  • 风雨中我依然守护你

    风雨中我依然守护你

    2020年的春天,大“疫”面前,远在北京的刘家姐弟共同参与了武汉援助,姐弟二人也领略到了生命的真谛……
  • 烽烟起兮战三国

    烽烟起兮战三国

    跨国公司总裁穿越至三国,开启他的争霸之路。戏志才、郭嘉、徐庶、庞统为他出谋划策;赵云、典韦、黄忠、太史慈为他保驾护航;曹操、袁绍、刘备、孙策对他无可奈何,鲜卑、东瀛、匈奴、高丽对他俯首称臣。治下吏制清明,万民富足,百姓交口称赞;麾下兵精将广,战无不胜,群雄纷纷退避。
  • 你的,大大的坏:远离标准答案的影评

    你的,大大的坏:远离标准答案的影评

    正在这里争先恐后急待读者翻阅的20来万字,拼合成为周大侠40余篇“最放肆的写作”,由电影说开去,从文化到社会到政治到经济,话题均沾。全书分为“那些事”“那些片”“那些人”三辑,曾经以“中文写艺评,英文写时评”左右开弓的作者,如今逐渐模糊了两者的界线,发掘电影折射世界,调侃世界化于电影,为君引来诸般话题,精准评述人性之微、暴力之道、情感之曲、规则之妙,笔调轻松活泼,“坏”得颇具风味,读来似乎能看到作者浮现在脸上的浅笑。本书可视为《莎乐美的七层纱》的续作,其书写影评的“反专业”倾向令人眼前一亮。
  • 深圳情人

    深圳情人

    刘雪婷周围都是被物质深深限定的人物,包括她的同学、同事、男朋友。其实每个人背后都是强大的失落,而且都感觉到那种疯狂席卷而来的荒凉和灵魂上的饥饿,可他们却只是隐忍、做梦,或者通过堕落沦丧来麻木自己。他们不敢醒来,也不能醒来,那意味着他们必须面对自己的空虚自己的苍白自己毫无意义的人生。刘雪婷认识了北京洒脱富裕的范之勋——其实他不过是另外一个繁华都市的空虚者而已。她以为找到了爱情,并在知道这是一场荒唐的交易之后,依然死死地拽住那虚幻的爱情不放。其实对于爱情,她更像一个殉道者。由此,深圳这个巨大的胃被清晰地勾勒出来——它看似饱满,里面却是冰冷、荒凉,以及欲望消化后的虚空。
  • 帝少宠溺,唯爱你

    帝少宠溺,唯爱你

    五年之后,他开始复仇之旅,却独独遇到了最不想伤害的人,他对她冷漠无情,伤了她也伤了心,那夜她苦苦哀求,“求你,……求你,……放过我”他却狠心看着她,“为什么,放过你让你继续勾引别的男人?”……………………“”
  • 斗罗之无敌枪神

    斗罗之无敌枪神

    这是我的第一本关于斗罗大陆的书,我也是个斗罗铁粉吗,不喜勿喷!
  • 殿下独宠花妖女官

    殿下独宠花妖女官

    因为一次陷害,她被迫重生在胤若大陆,奉命刺杀八皇子,却不料自己竟然投胎成一只小花妖;因为她去了胤若大陆,堂堂天帝长子不顾身份一同落入胤若大陆,偏偏成为了八皇子……在天宫时,满天宫皆知名为花辞的一介小打杂身后有个大殿下宠着惹不得;在皇宫内,满皇宫皆知名为花零的一介女官身后有个八皇子处处拥护……却不料,一场意外,她被发现是妖的身份,一场大战因此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