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7500000029

第29章 西汉式开局:青涩记忆(5)

会后,吕雉立刻主动前往拜见周昌,并跪下来感谢道:“没有先生的拼命支持,太子差一点就被废了!”

但吕雉深知事情没这么简单,戚姬一定还会继续,而具唯一有决定权的那个男人——刘邦的心,已经完全偏向了戚姬和如意,迟早刘盈是要被废掉的。而一旦太子刘盈被废,刘盈和吕雉自己,都会成为俎上鱼肉,任人宰割。吕雉寝食难安,最后想到了一个人——张良。

张良也认为情况严重,他认为这件事情旁人很难左右,如果刘邦一意孤行,就是有100位大臣的反对,最后的结果,还是皇帝说了算。但以张良的智慧,怎么会真的没有办法呢?

果然,在一次朝会上,刘邦再次提起了废立之事,太子的两位师傅叔孙通、张良极力维护太子,叔孙通甚至说:“陛下如果欲废长立少,臣愿先伏诛,以头血汗此地。”刘邦只好再次搁置此议。

在会后的酒宴上,刘邦把太子刘盈喊出来招呼大臣。突然看见在太子侍从的宾客席上,有四位看来皆八十余岁的老头子,须眉皓白,衣冠甚伟,刘邦心里似有所感,派人趋前请教四人姓名。

老人家们回答说:“我们是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

原来这四个老人家,就是著名的商山四皓。刘邦大惊说:“我曾派人寻找诸位出来作官,四位都回避不肯见面,现在为什么愿意做我儿子的宾客呢?”

商山四皓回答道:“陛下一向看不惯读书人,经常骂骂咧咧,我们自己想想受不了这种侮辱,所以害怕逃跑。但是听说太子为人仁厚,恭敬爱士,天下的读书人都想为太子效死,所以我们就出来帮助太子啊!”

商山四皓向刘邦贺酒后,便先行离去。刘邦目送四老离开,怅然良久,对戚姬说:“我本来想废立太子,但太子羽翼已成,不容易更改了,还是算了吧。”

戚姬听了这话,眼泪哗就下来了,她深知自己已经得罪吕雉太深,一旦废立的图谋失败,刘邦千秋之后,哪里会有她母子的容身之处。

刘邦也感叹万千,说你不要烦恼了,你跳支舞为我解忧,我也唱首歌给你听:“大雁飞得高啊一飞千里,羽翼已经长成啊四海翱翔,我虽有弓箭啊射不到它,还有什么办法啊!”

歌罢,刘邦起而离去,从此便不再谈论废立太子之事,酒宴也随之结束,留下痛哭不已的戚姬,戚姬明白,她和吕雉这场生死之战,终于以她的一败涂地告终,她输掉的不仅是江山,还有儿子如意和她自己的命。

(商山四皓的出场,正是张良的设计。)

三、吕雉是不是一个天生恶人?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吕雉升格为太后。

吕太后急不可耐地对戚姬下手,逼她穿上囚衣,戴上铁枷,到永巷舂米。娇滴滴的戚美人哪里是干粗活的人,当然愤怒悲伤,于是自己作词唱了一首歌:

“儿子当王爷,妈妈当囚犯,舂米早到晚,性命快不保!我儿啊,你在赵国,相隔三千里那么远,谁来帮妈告诉你妈的痛苦?”

立刻有人告发,吕太后想,好哇,你还想向儿子告状!我正想要收拾他呢!

吕太后下诏征召赵王,赵国的相不是旁人,正是帮过吕雉的周昌。不过忠厚的周昌这次可不如吕雉的意,三次拒绝吕雉的征召,保护刘如意。

原来当年刘邦曾经郑重其事地向周昌托孤。知道吕雉必然向如意报复,周昌死活不让如意上路。吕雉只好先调走周昌到中央,再召赵王。如意年龄不过十四五岁,不知深浅,又没人关照,只好来到长安。

但吕雉依旧无从下手,因为有人保护如意。谁?皇帝刘盈。刘盈的确仁厚,为了保护弟弟的性命,他亲自出城迎接如意,并从此与弟弟同食同寝,以防母亲下毒手。

然而某天早上皇帝去打猎,弟弟如意贪睡,赖着不肯起来。小孩嘛,刘盈想想算了,就自己先出去了。没想到等皇帝回来的时候,弟弟如意已经七窍流血而死。

皇帝抱着弟弟的尸体,欲哭无泪。

随后,便发生了人彘惨剧。

金庸在《天龙八部》一书中为我们塑造了四大恶人的形象,吕雉是不是一个天生恶人呢,其实早期的吕雉还是可以用贤惠一类的词语来形容的,但随着生活的动荡,囚徒、人质生涯的艰苦危险,使吕雉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一方面,形成了她坚忍刚强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埋下了怨恨的种子。尤其是在戚姬母子出现之后,吕雉不但失去丈夫的宠爱,更面临儿子的太子地位不保的险境,当刘邦打算废除太子时,吕雉站在了悬崖的边缘,如果废除太子,下一步就是废除皇后。

在惊心动魄的太子地位保卫战中,吕雉以坚忍的态度守护儿子,同时也在内心深处积累着对戚姬母子的仇恨。当她依靠张良、周昌等大臣的坚持,取得太子保卫战的胜利时,危险已然度过,但仇恨已经充满吕雉的心胸,以至于刘邦一死,她就迫不及待地对戚姬母子事实迫害,积累多年的仇恨一朝爆发,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连她儿子也看不过去。可见吕雉心中的仇恨有多深。

撤去宫廷这个舞台,类似吕雉和戚姬的冲突其实并不少见。说白了就是黄脸婆和小情人的争夫之战,放在豪门,就是大老婆和小老婆对家产继承权的争夺。吕雉年轻时,刘邦也觉得她貌如天仙、温柔可爱吧!有时想想,如果戚姬获胜,会不会也是一个吕雉呢?

四、守寡的吕雉居然收到了一封情书

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农历己酉鸡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守寡的吕雉居然收到了一封情书。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给吕雉写情书居然是匈奴的冒顿单于。

这还真是“寡妇门前是非多”,冒顿单于在信中写道:“我虽然从小生长在草原戈壁,却很向往中原的风俗人情。听说吕雉女士你没了老公,生活无聊空虚,正好我也是寂寞难耐,不如我们见个面,聊聊人生,投缘的话结个婚、生个娃,从此我们两个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岂不是很好!”

其实,匈奴民族还残留着原始人类群婚制的遗俗,父亲、兄长死后,儿子、弟弟可以迎娶他们的妻子(当然生母除外),照顾这些孤儿寡母的生活。按照冒顿的逻辑,汉匈约为兄弟之国,按照匈奴习俗,刘邦既然驾鹤西游,自己迎娶,那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

但汉人可不是这样想的。汉朝君臣勃然大怒,认为是士可杀不可辱,主张与匈奴开战。吕雉的妹夫樊哙主动请命:“请给我十万人,我可以横行匈奴!”

樊哙显然是在吹牛了,他忘了白登山了。所以季布说:“樊哙可斩也!”季布说了两条理由:一是刘邦以30万人与匈奴作战,尚且被困在白登山。樊哙也是当事人之一,今天樊哙说要带十万人横行匈奴国中,这不是胡扯吗?二是中原经历长期战乱,国力尚未恢复,还不是和匈奴一决雌雄的时候。

季布一席话,使得吕雉冷静下来。她给冒顿回书一封,信中写道:“我吕雉已经人老珠黄了,头发花白,牙齿松动,连走路也不稳当了,这样的我恐怕不值得你来爱。不过我还是要谢谢你的爱,送点小礼物给你,做个纪念吧!”

冒顿收到礼物和回信,大概自己也觉得冒失,派使者向汉朝道歉说:“我是个粗人,不晓得中原的礼仪规矩,冒犯了皇太后,太后宽宏大量,不跟我计较。为表歉意,送几匹马给你们,希望不要影响两国的友好关系!”

白登事件后,刘邦采纳刘敬的意见,与匈奴和亲。虽然和亲,但汉朝和匈奴的边境,其实并没有安宁过。边境的百姓,面对的是匈奴骑兵不定时的骚扰,而且来无踪,去无影,让以步兵为主的汉朝边防军头痛不已。但形势其实已经在一天天的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随着休养生息政策的见效,汉帝国的国力逐渐增长,而远处大漠中的匈奴人,对此浑然不觉。

汉朝的反攻,需要适当的时机。匈奴这样的游牧民族,在冷兵器时代对农业民族占有军事上无庸置疑的先天优势——那就是马。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注定了匈奴人是优秀的骑兵,而中原的王朝则以步兵、弓弩、长城与之抗衡。匈奴人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我们的村子边缘,侵袭人畜和抢劫财产,然后在任何还击可能来到之前带着战利品溜走。当我们追赶他们时,会发现自己被引入了荒凉的草原戈壁,面对的是大量的骑兵来回呼啸,却不与你正面肉搏。直到你被拖得精疲力尽,他们才从容地包围屠杀。这是草原赋予游牧人的长处。

但中原也有自己的长处,相比草原,这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文明昌盛,由此造成科学技术上的进步,这也体现在军事上,匈奴人很快会发现,汉人的剑比他们更锋利,盔甲更厚实,还有一种叫“弩”的杀人机器,令匈奴胆战心寒。而颇有意思的是,匈奴对中原在经济上的依赖越来越严重,部落贵族们,自己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中原的那些好东西了,譬如丝绸布匹。

当汉朝面对羞辱,他发现愤怒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樊哙被理性的季布认为“可斩!”。但“忍”不是目的,汉朝之所以能够成为超级大国,并取得对匈奴的最终胜利,在于他争取了时间,并在这段时间里不走弯路,默默地完成了凤凰之涅磬。

五、吕雉的真心爱人:恐怕不是刘邦?

吕雉拒绝冒顿的求爱,其实还有一个非常私人的原因,她心中另有所属。

吕雉的情人就是审食其。

审食其是刘邦的沛县老乡,据说也是第一批参加刘邦革命队伍的老同志。刘邦离开沛县时,留下自己的哥哥刘仲和审食其一起照料自己的父亲和妻子儿女。按理说革命工作无贵贱,只是分工不同而已。但是和流血牺牲的其他人相比,审食其的贡献确实有点拿不上台面,难怪若干年后封侯时遭人非议,说他是靠钻皇后的裙子上去的。

彭城之战后,刘太公、吕雉成了项羽的人质,审食其也作了陪同人质,忠诚相伴,很多议论者都说是这个时候吕雉与审食其产生了生死与共的感情,他们相爱了。

这是不是事实,作者没有证据,实在难以论证。明确可知的,倒是刘邦在差不多这段时间遭遇了红颜知己戚姑娘,俨然人生第二春。

《汉书》说: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审食其与吕后的私情,为人所知还是在汉朝立国以后,准确地说,是刘邦升仙以后。别忘了,刘邦升仙之前,吕雉可是面临戚夫人极大的威胁。如果在这时或者此时以前,吕雉已经和审食其偷食禁果,戚夫人为何不就此大做文章呢?要知道,虽然刘邦冷落吕雉不是一两天,可是一旦知晓皇后给他戴了绿帽子,或者只是蛛丝马迹有点疑问,皇后就死定了。所以作者的结论是审食其与吕后的肉体关系,开始于惠帝时代。之前完全是柏拉图式的爱恋。

关于吕后与审食其偷情行为的消息,很快随着宫女私下的窃语、宦官不露声色的暗示,从长乐宫宫墙的墙根爬上墙头,走上大街小巷,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最终上了八卦杂志的头版,且慢,八卦杂志还要若干千年才会出现。

于是,长安人都知道了,也包括吕雉的亲生儿子、当今皇上刘盈。可以想象皇帝得知这个艳情故事的神情与心情。倘有妇联的同志在,可以劝解他:“你老爹死了好久,你妈也该找个老伴了,这个老年人的婚姻自由,也是受国家保护地。”

可惜那时节没有妇联,皇帝便暴怒了。当然他对老妈没办法,那就把满腔怒火发泄在审食其身上。据《汉书·朱建传》载:“久之,人或毁辟阳侯,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太后惭,不可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吕后无颜面对自己的儿子,为情郎求情,难道就看着可爱的人儿死去?

审食其有一个叫朱建的朋友,施展辩才,走惠帝的幸臣闳孺的路线,晓之以利害。朱建是这么说的,审食其是太后的情人,你闳孺却是皇帝的同性伴侣,皇帝讨厌审食其,皇太后就不讨厌你闳孺?皇帝杀了审食其,太后就不能杀你闳孺么?

结果审食其逃过一劫。

吕雉和审食其的结合,其实无可厚非。吕雉嫁给刘邦,是父母之命,与审食其,却是自由选择,患难见真情。恐怕吕雉的爱情,属于审食其,而非刘邦。

但审食其终究没有得到善终,汉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他被淮南王刘长用铁椎击打而死。刘长为什么要杀审食其?

很简单,到了杀人的地步,必有深仇大恨!什么深仇大恨?杀母之恨。

但其实刘长的母亲并不是审食其杀害的。要说起缘由,还是得追溯到柏人事件,刘长的母亲本是张敖献给刘邦的赵国美人,柏人事件败露后,她也受到牵连。于是通过审食其向吕雉求情,但这不是与虎谋皮么?吕雉本来就对这些以戚夫人为代表的小狐狸精们咬牙切齿,当然一口拒绝。

可怜美人生下刘长后就被处死,有关部门把刘长送到皇宫,刘邦后悔莫及,亲自给这个孩子起名,并且让吕雉负责抚养他成人。英布死后,九江地方成了无主之地,刘邦就把这块地给了苦命娃刘长,封号为淮南王。

因为从小在吕雉身边长大,刘长和审食其很熟,关系也不错。审食其做梦也没想到,皇帝的这位小弟把母亲的死归罪于他,认为是因为审食其没有尽力说服吕雉,才导致母亲冤死。汉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刘长到长安拜见皇帝,陪他打猎,顺便拜访审食其,正寒暄之时,刘长从宽大的袖子里拿出铁椎,突袭审食其。

其实审食其死得很冤,刘长母亲的死,实在不是他老审的责任。但谁叫他是吕后的情人呢?很多人把对吕雉的仇恨,但是你能拿国母怎么样?只好都转移到审食其头上,捶你个面首!

同类推荐
  • 混在清末当军阀

    混在清末当军阀

    醉卧的特种兵李坏一觉醒来穿越回清末甲午战争后期,杀倭寇,逐毛子,白山黑水任我行;兴文教,办实业,积蓄力量待风云;斗军阀,战列强,横扫华夏成一统,收失地,复旧疆,犯我中华远必诛!********郑重声明,本书有点YY,有点意淫,有点毁三观,但绝不种马,绝不太监。至于那些历史教授看了本书之后,破口大骂作者太没有起码的历史常识,科学常识,也敢写书?看着就怄气,那俺劝劝您老,俺确实没啥历史常识,科学常识,您老就别生气了,气坏了身子不值当,要是再气出个好歹来,那俺可当不起这个罪名......再说,俺写这个只为展韬略于纸上,建功业于笔端。说白了,写着玩儿,不是历史文献,不是科普教材,只是为了娱人娱己而已,您老就别动肝火了。
  • 遗周

    遗周

    大兴之初,天子欲复宗周,内革弊政,外征淮夷。至二十八年,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是时,大庭卫收匿信,言朝廷大员与晋地勾结,倒卖田亩...
  • 大宋江湖行

    大宋江湖行

    本是现代的男儿,到了大宋却成女儿身的故事。那盛世大宋,强大的帝国,富足的生活,此起彼伏的外虏。构成了大宋那江湖上多姿多彩的事儿!没有了唐朝武者的自信,没有了元清民国的悲歌,更没有明朝的虚伪。大宋就这样的矗立在那儿,让我们用自己的双眼去看它,武人在历史下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随着吕文秀的脚步去感受。相信你们会对它有着更加深刻的记忆!坐拥百倾良田,手端紫砂壶儿,身拥数名美人儿!吕文秀沉醉在了这个时空!胖胖新书上传,完本保证!还请大家点击、推荐、收藏都能支持,谢谢诸位书友
  • 自在小书生

    自在小书生

    下乡支教的理工男,魂穿古代。脑海中莫名多了一份不属于自己的医学记忆,和神奇的记忆回放功能。还没等他迈出新人生第一步,现实就给了他一棒子——不仅没有关于这个世界的记忆,还身无分文,是个黑户口。面前还有一个拿着绳索,步步逼近,要将他丢入油锅的神婆。林榛急中生智,逃出生天,背后忽然传来一声娇唤:“相公。”本以为迎娶娇妻,从此踏上人生巅峰,做个混吃等死的赘婿,没想到,老丈人家也没余粮了!看着外面的繁华世界,再看看家中已经见底的米缸,林榛不得不撸起袖子,亲自动手,丰衣足食。位极人臣,没兴趣。改写历史,没意思。他只想提前退休,安静地躺在娘子怀中,做一条悠闲自在的——咸鱼王!
  • 水浒英豪传

    水浒英豪传

    他的额头直冒着冷汗,心都被吓得跳出来了。不是吧!鲁智深想哭。竟然还想要我的命!我的苦能跟谁说去!
热门推荐
  • 天眼之路

    天眼之路

    原本身为杨家大少爷的杨烈,因丹田被毁,遭世人唾弃!在被逐出家族之后,潜藏在杨烈体内的强大神魂突然觉醒,从此踏上了天眼的征途...
  • 爱,我们懂么

    爱,我们懂么

    无奈又是一个烦人的周末,爸爸妈妈都出去了,家里还是只剩下我一个人。我闲着没事,就跑到阳台,一边用双手随意地拨弄着鲜艳的玫瑰的花瓣,一边百无聊赖地望着楼下的大街上人来人往,望着川流不息的汽车。在一个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当大家还沉浸在春天的快乐当中时。因为一种莫名奇妙的疾病在北京不断蔓延,后经验证被定为非典型性肺炎,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北京展开了,北京市的上空笼罩了一层恐惧的空气,大家都为了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而进行了各种保护措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开始加大,仿佛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在这次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个的教训,都知道了要珍爱健康,建立文明。在这其中有些人因为非典而离开人间,离开自己的家庭,离开自己的父母或儿女。这一幕幕悲剧在不断的上演。使得一个原本美好的季节从而成为让人感到伤感的季节。我想每个人都会记住这个2003年的春天。
  • 绝色老公:傻王萌萌哒

    绝色老公:傻王萌萌哒

    他是异世的异世傻王,她是来自21世纪的医校毕业生;他是整个南朝皇室的耻辱,她是倍受尊敬的神医。第一次相遇,他在街头被人欺负,她发誓拼上性命也要医好他的傻病;第二次相知,他不再痴傻,他能记起所有的人,却唯独忘了她,她心一横,擦干泪,女扮男装,踏上苦逼的追夫之路;第三次,他登上九五之尊,君临天下,立她为后,她冷笑出声,册封那日,当着全天下人的面,烧了那明黄的圣旨,冷声应道:“一女不侍二夫,本妃此生只嫁南王一人,此生只为南王妃。”
  • 云起舟川

    云起舟川

    “你是那九天之上光辉如日的剑仙,我只是每天为了活命的挣扎在阴影的蛀虫!”云舟跪在地上无力的讲。“曾经有个温暖的孩子告诉我,不管前路如何,我愿与你一路同行。”云清川抱起满是泥泞的云舟。云清川背起云舟“说好的呢,我不会放弃你的,在我心里你一如既往!”
  • 唯一道

    唯一道

    公西南爬上楼顶偷个窥,竟然发现自己的马子被人那个了,心里那个郁闷啊!可是就这破事,天涯何处无芳草,也犯不着跳楼自尽啊?什么,是被风刮下来的?真是那个啥,轻如鸿毛啊!好在赶上了好时代,撞上了狗屎运,穿越啦!等等,怎么穿越附身的这小子,马子也刚被人撬了?靠,闪闪红星里面的记载: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咦,凭啥?就凭黑白无常,说我公西南乃是千次轮回不灭、道引已成的奇魂!
  • tfboys之永恒

    tfboys之永恒

    如果世界末日降临,谁会许你千秋不离?岁月荏苒,谁辜负了一去不复返的真心呵护?光影交错,谁又在灯火阑珊处执迷守候?千秋不离,温暖逆光。--------摘自,《你是温暖,逆光而来》也许有一天,我们将回首。但那也只是青春长途中曾做过的一场梦罢了。
  • 至尊

    至尊

    何谓强者?拥有,逆转常理的修炼、惊天的斗气功法、强悍到极致的装备、足以逆天的药剂,才能算得上是强者!敬请期待吧!
  • 兵器和乐器的收藏艺术

    兵器和乐器的收藏艺术

    早期的时候,没有发现古人佩剑的实物资料,但从剑鞘的形制大约能看出古人是如何佩剑的。甘肃灵台西周墓中出土了一件带鞘的短剑,鞘是镂空的,上面装饰牛、蛇等动物花纹,在鞘的前端两侧有两个对称的小穿孔,这两个小孔应是穿绳系剑用的。在洛阳中州路春秋墓小山土的一件牛象牙剑鞘的一侧,凸出一块来,上面有三个小孔,这些小孔也是用来穿绳系剑的。看来,早期的剑多是先用小绳系住剑鞘,然后再以小绳的另一端系在腰间。最早的王彘,发现于春秋晚期,剑鞘上有了王彘,就不必再用小绳系挂了,可以将腰带穿过王彘彘的孔眼,直接挂于腰间。这种佩剑法在战国直至秦汉时期都非常流行,现在还能见到许多以王彘佩剑的实物图像。
  • 明末之草木皆兵

    明末之草木皆兵

    公元1643年,满清无敌,大明将亡,时无一英雄能扛起汉人战旗。孤单一人没有兵不可怕,草木石皆是兵。汉奸出没,情商低难得忠心也不惊:铁卫银士至死不渝,岭南狼兵不死不休……左手生灵之力,右手恶魂碎片,掌地狱之门独战携带人间外挂的满清。战旗所指汉军所至,横扫千军所向披靡……
  • 一梦天心

    一梦天心

    校草李星宇在现实中人见人爱,在游戏中大杀四方走向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