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完成后,李斯来到秦国发展,想法设法当上了秦国丞相吕不韦的家臣。之后,又不断把握时机展现自己的才能,经过一番努力后,终于受到秦王的重视,当上了客卿。
不久,秦王向所有外来侨居秦国的宾客下发了逐客令,要把他们一律驱逐出境,身为楚国人的李斯自然也在驱逐之列。正值春风得意的李斯听到这个消息,如同遭遇当头一棒,眼看着自己的大好前程就要被断送,不禁十分着急,同时也很不甘心。他想来想去,最后决定与其听天由命,不如主动上书力争。倘若成功,不仅保全了自己的官位,而且一定会更受秦王的赏识,获取更大的官职。
结果,李斯上书反对逐客令,列出了种种理由,从而说服了秦王,恢复了他的官职,并且更加受到赏识和重用了。秦国兼并天下后,李斯当上了丞相,可谓地位非常显赫。
李斯虽出身卑微,但他志向远大,又肯刻苦努力,因而成功地摆脱了小吏的身份,成为秦国地位显赫的丞相。假如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或者因为自己卑贱的身份而自暴自弃,那么,他绝对不会取得后来的成就。
李斯的功名荣耀,都是他主动争取来的,绝没有侥幸可言,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立大志无畏起点低”。
对于身体有先天缺陷的人来说,立大志、成大事似乎是很难实现的。但是,自古就是有那么一些不甘于向命运屈服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比常人更大的成就。起点虽低,实现的理想却更加远大。
左思是晋代著名文学家,他自幼反应迟钝,不善言辞,学习书法和弹琴都没有学成。父亲是这样评价他的:“这孩子脑子太慢了,将来难成大器。”
左思并不服气,知道自己有先天缺陷,就决定通过加倍的刻苦和努力来弥补不足。他曾用一年时间写成《齐都赋》,虽说时间长了一点,但由于反复推敲,文章可谓满篇锦绣,字字珠玑,气势宏伟,壮丽无比。
写成《齐都赋》后,左思又想写《三都赋》,当时,江东著名才子陆机在洛阳为官,也想写《三都赋》。他听说左思的想法后,觉得很可笑,写信给其弟陆云说,这里有个丑八怪想作《三都赋》,他写的文章只配给我盖酒瓮。
左思没有被陆机的名气吓住,写文章的决心毫不动摇。他自知读书不多,先天资质差,就请求担任掌管国家图书经籍的秘书郎,这样就能够充分利用条件,夜以继日地读书了。由于没有亲自去过成都,就向阅历丰富的张载请教,了解那里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
为写好《三都赋》,左思日夜苦想,如同着了魔一样,无论做什么事,想的都是《三都赋》,无论是官府办公的地方,还是家里的门里门外,连厕所里都放了纸笔,只要想出一个好句子,就随时随地记下来。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左思终于写成了《三都赋》。
左思的十年苦功没有白费,他的《三都赋》震动了京城洛阳,引得很多名士纷纷为《三都赋》作序、作注。就连陆机看了之后,都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如果自己再写一篇《三都赋》,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超的,只好赧然搁笔。
当时,洛阳城中的达官显贵之家都竞相抄写《三都赋》,以此为荣耀,一时之间,竟然使得洛阳的纸价都上涨了。由此,“洛阳纸贵”渐渐演变成了一句成语,一直流传至今。
都说“慢鸟先飞”,意思是脑子笨、先天资质差的人,就要比常人早做准备、多些努力,这样才能够赶超别人。
左思这只“笨鸟”就用他的亲身经历说明了“笨鸟”也可以飞得很高很远,起点低不是致命弱点,只要目标远大、肯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起点低也不必心存恐惧,只要能真正做到胸怀大志,全心全意地去努力,就一切皆可能改变。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周处自新”就是很好的证明。
晋代时,有个叫周处的人,他早年性情凶悍粗鲁,恣意妄为,是乡中的一害。乡亲们都十分畏惧他,总是躲得远远的,没有人愿意跟他交往。
终于有一天,周处知道了自己是多么的为乡亲们所憎恶,心里非常难过,从此生出悔改之意。他发现父老乡亲们大多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心里觉得奇怪,便问道:“如今天下太平,为什么你们还郁郁寡欢呢?”
父老们回答道:“现今地方上三害未除,哪里能快乐得起来啊!”
周处好奇地问道:“是哪三害?”
父老答道:“南山上的白额猛虎蓄意伤人,为一害;长桥下的河中蛟龙,常伤人畜,为一害;至于第三害——”说到此处,父老们有些犹豫,但还是直说了出来:“恐怕要算是你了。”
周处听罢此言,不禁沉默良久。他对乡亲们说道:“我能为你们除去这三害!”
父老们欣然说:“你如果真能除去这三害,那么真是我们地方上的一大幸事!”
为了表示自己悔改的诚意,周处毅然孤身深入山中,搜寻到白额猛虎,与它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拼搏,终于杀死了这只猛兽。接着,他又奋身投入水中,与那条蛟龙恶战了三天三夜,将之斩杀。
周处三日三夜不归,父老乡亲们都以为他已经死了,想到地方上一下子三害俱去,父老乡亲们都高兴得互相庆贺。正在这时,周处正好得胜归来,问明庆贺的原因后,他更加深知自己被大家痛恨到了何种地步,但这也使他更加坚定了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决心。
决心已定,他立即付诸行动。他了解到陆机、陆云很有才学,便拜他们为师。陆云鼓励周处说:“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从此,周处开始刻苦读书,好学而上进。同时,他还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一年过后,他的名声就好了起来,以至州、府的官员都连连举荐他出来做官。
后来,周处为官三十余年,在任时,他克己奉公,很有政绩,且秉公执法,不阿附权贵,即使是皇亲国戚,他也绝不徇私,最后战死沙场,为国捐躯。
周处勇于改过,忠于国事,由一个地方恶少变为忠臣良将,给后人以很大的启发。他的故事说明,哪怕是品行低劣的人,只要能够立志改过,就可以转变为受人们称颂的人。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对于心怀大志的人来说,艰苦的生活是一种磨练,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只要能够忍受住这种艰苦,就能够从人生的低谷中走出,最终攀上高峰。
宋濂是明朝的开国大臣,他年幼时家境十分艰苦,但他苦学不辍。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他写道:“我小的时候非常好学,可是家里很穷,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买到书看,所以只能向有丰富藏书的人家去借来看。因为没钱买不起,借来以后,就赶快抄录下来,每天拼命的赶时间,计算着到了时间好还给人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获得了丰富的学识。
有一次,天气特别寒冷,冰天雪地、寒风呼号,砚台里的墨都冻成了冰。宋濂家里太穷了,根本没有火来取暖,他的手指也被冻得无法屈伸,但他不敢有所松懈,并坚持要将借来的书抄好后送回去。
抄完书后,天色已晚,宋濂冒着酷寒,一路跑着去还书,一点也不敢超过约定的时间。正因为宋濂非常守信,许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他,他也因此才能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博览群书,从而增长了见识,为他以后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在贫困、饥饿和寒冷中苦苦地生存和挣扎,宋濂却更加坚定了他立志成才的决心。为了实现理想,他一个人背着书箱外出求学,走在深山之中,寒冷的风吹得他东倒西歪,深厚的积雪冻得他脚底的皮肤都裂开了,鲜血直流。等到了学馆,他几乎快冻死了,四肢僵硬得不能动弹,很长时间以后,他才有点知觉。
和他一起学习的同学们一个个盛装华服,他并不去羡慕,虽然自己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过着极度艰辛的生活,也从不觉得低人一等,只是一心一意地刻苦学习,后来终于成才,颇得元太祖朱元璋的器重,成为明朝开国大臣之一。
可以说,每一个获得大成功之人的背后,都有一部艰辛的奋斗史。是高远的理想支撑着他们一路走来,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只要心中有志气,再低的起点都无所畏惧。
秦末的陈胜也是出身低贱却志向高远终成大事的典型。
依据《史记》记载,陈胜是农民出身,家里很穷,少年时代不得不以帮人耕作来求生。但他人穷志气大,很想有所作为。他常常感叹人世,有时惆怅,有时慷慨激昂,不像常人那样安于现状。
有一次,他在劳动休息时,坐在田埂上默默长思,突然自言自语地说:“倘若有朝一日我发了,成为富贵的人,我将不会忘记穷兄弟们。”
与他一起劳作的佃农们听后都觉得很不以为然,认为陈胜是不可能出人头地的,因而笑话他说:“你一个帮人干活的农夫,何来富贵之谈?无非是说大话而已。”
陈胜对于大家的取笑感到十分遗憾,深有感触地说:“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不久,陈胜便在大泽乡发动了推翻秦朝的农民起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证实了他的豪言壮语,展现了他的宏图大志。
很多成就大事的人,都是出身极为贫贱的。越是出身贫贱,有志者就越是积蓄起一股冲天之志,这就是他们最终成事的动力。
以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闻名至今的范仲淹,更是出身贫苦而立志成才的楷模。
范仲淹的出身十分贫苦,两岁时就丧父,由于母亲无法维持生活,不得不带着他改嫁到一个姓朱的人家。
范仲淹从小酷爱读书,并经常规劝贪玩的朱氏兄弟努力学习。后来别人告诉他母亲改嫁之事,他感怀身世,决心自立。
于是,十多岁时,范仲淹就告别了母亲,住进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昼夜苦读。这一时期,他的生活异常艰苦。每天清晨,他很早就起床淘米生火,煮一锅稀粥,等它凝结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切几根腌菜加一些盐拌在一起,就是一天的伙食了。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三年。
在醴泉寺苦读三年之后,为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范仲淹又背上书,佩上琴剑,风餐露宿、千里迢迢来到南都(今河南商丘),进了当时著名的南都学舍。在南都学舍期间,他仍像以前一样划粥而食,刻苦攻读。
范仲淹有个同学生在官宦之家,见他的生活如此艰苦,不禁非常同情,就回去告诉了父亲。其父听了也很感动,便吩咐儿子带些肉饭去拿给范仲淹吃。可是,范仲淹说什么也不肯吃,惹得同学不高兴了,说道:“家父听说你清苦,特意叫我送给你一些食物,可你却不吃,是不是怕玷污了你的品德?”
范仲淹回答道:“我很感激你们的厚意,但我吃粥已经吃惯了,今天吃这样好的食物,以后还能吃粥吗?”
在南都学舍求学期间,范仲淹不分昼夜地苦读,倦了就用冷水洗脸浇头,困得坚持不住就和衣躺下,醒来仍然继续攻读。有时,他每天连两顿粥都吃不上,熬到黄昏只吃一顿,既算是早餐、又同是晚餐了。
又经过南都学舍五年的勤学苦读后,范仲淹获得了渊博的知识,最后做了大官,深得人民拥戴。
因为身世坎坷,范仲淹自小就有着非常大的决心,就是要出人头地而不再寄人篱下。虽然在求知的过程当中,他常常三餐不继,免强维持生命,但是这并没有动摇他立志成才的决心,因而“有志者事竟成”。
[实例应用与分析]
慎终如始——办事谨慎是成功的保障
《道德经》中的“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原意为:想有作为就有失败的可能,拿着的东西就有失掉的危险。因此有“道”的圣人无为而治,所以不会失败。不拿东西,所以不会失去。人们做事情,常常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如果在事情要完成的时候也能像事情开始时那样谨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办事谨慎是成功的保障”。
老子告诫世人办事要“慎终如始”,脚踏实地的行进,事情才会稳稳当当而没有风险,疏忽大意常常是失败的根源。即使在事情就要成功的时候,也要像刚刚开始时那样谨慎认真,否则,就有功亏一篑的危险,因为世间之事常常失败于即将成功之际。
所以说,真正聪明的人,不但会在事情开始的时候小心谨慎,而且会始终如一、认真规划全局,这样才最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否则,就可能“一招棋走错,满盘皆是空”。
面对复杂而难办的事情,是绝不可冒然行事的。只有谨慎周全,才会理顺错综复杂的头绪,这也是一种做事的技巧。
东汉桓帝时,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仗着哥哥的权势,经常胡作非为、欺凌他人,做了许多不法之事。
当时,李膺在朝廷主管刑狱,他得知张朔的恶行后大为恼怒,认为张朔藐视王法,罪大恶极,欲下令捉拿张朔法办。
但是李膺的属下畏惧张让的权势,因而劝他说:“张让权可通天,我们这样做等于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呀。我看我们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不然我们都要遭殃!”
李膺怒斥了那个属下,说:“我是主管刑狱的朝廷命官,假如放过那些藐视王法、胡作非为之徒,任由他们为非作歹,我还对得起头上这顶乌纱吗?”
张朔听到消息后,立即逃到了张让家里,求哥哥保护他。张让派人携带了重金去找李膺说情:“识时务者为俊杰,当官无非是为了升官发财嘛,只要你放过张朔,我家大人一定保荐你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