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52800000013

第13章 烟台美食概述(6)

1、牟氏庄园的“三灶制”

崇尚“耕读世业,勤俭家风”和“大公大德,以德聚财”的牟氏庄园,历经三百余年而常盛不衰,其饮食文化体系结构谨严、完整,自成一派,且一脉相承,流传久远,影响广泛。据有关史料记载,牟氏六大家在鼎盛时期,家家实行小、中、大三灶制。牟氏自家人吃“小灶饭”,每天的饭菜不固定,一般是根据当家人的口味随时调节。逢年过节,伙食会更好一些。但一年中有几个节日还是要有意识的做野菜汤喝,或将包子馅中掺进鲜杨柳叶、干萝卜缨,以提醒家人别忘了勤俭持家的传统。帐先生吃的是“中灶饭”,中灶的饭菜略次于小灶,但其菜品和面食基本固定,逢集日和节日才有变化和改善。大灶饭是给长工、老妈子等下等人吃的,菜品、面食品种粗劣、单调,只有到逢年过节才有改善。由此可见,牟氏庄园三灶菜品模式各不相同,不但有民间的粗茶淡饭,还有钟鸣鼎食的极品大菜,如果我们能将其深入挖掘出来,既可适应不同阶层的消费需求,又可以创造巨大的极高的经济效益。

2、牟氏庄园的家厨和外厨:

牟氏家族是胶东的豪门望族,迎来送往、觥筹交错之事甚多,因此,牟氏庄园备有自己的家厨,除了承担内部人员的膳食制作外,主要是供应外客的饮食。当然,因为牟氏家族的应酬太多了,仅靠家厨难以满足需要,因此,牟氏庄园就在栖霞县城选定了几个著名的大厨,遇到迎接权贵和婚丧之事,都有外厨来协助完成。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牟氏家族逐渐看清了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预感到自己的末日已经为期不远了,因而开始舍得吃、舍得花了,各种花费明显增加。如牟墨林的第四个孙子牟宗彝每日午饭和晚饭都是四菜一汤,还用上了当时鲜见的火锅。当时,栖霞县城有一个名厨叫贾兰,菜品做得非常好吃,每隔一段时间牟宗彝就让他做上整桌的酒席供自己享用。贾兰实际上充当了庄园外厨的角色。当然,外厨做的菜品同家厨做的价格不可同日而语,在收支失衡、钱不够花的情况下,他们就卖地、卖田庄,这也加速了牟氏家族的衰亡的进程。

3、牟氏庄园饮食习俗

牟氏庄园地处“胶东屋脊”栖霞,较完整地保留了胶东等地的民风习俗,节令时序泾渭分明,饮食品种千姿百态、五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散见于民谣中的各种节日食品,不仅烘托了喜庆气氛,也大大增加了人们的生活乐趣。人们常说:“大年初一吃饺子——家家都一样”,其实胶东饺子的馅料,一家一个样,口味各不同,几乎是山珍海味、飞禽走兽无所不包。有种以八带蛸、猪肉、韭菜作馅的饺子,其味道之鲜,口感之好,令人叫绝。人们之所以“一年忙到头,忘不了正月初一这顿饺子”,除了因为“好吃不过饺子”之外,还与饺子形似元宝有关。饺子里边可以包硬币、花生、年糕、栗子、红枣、糖果之类的吉祥物,五更起来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举家饱食新春第一餐,吃着硬币者,谓之“财源旺盛”;吃着花生者,谓之“长生佬”;吃着糖果者,谓之“生活甜蜜”。

另外,牟氏庄园还有一种特殊的习俗——放饭。作为胶东的头号大财主,巨额财富的拥有者,牟氏家族既有贪婪聚敛、吝啬节用的一面,也有慷慨捐赠、乐善好施的一面。牟氏六大家自清末民初形成后每天向当地贫民施舍粥饭的做法,就体现了牟氏家族乐善好施的一面。所谓的放饭,就是向当地的乞丐和佃户施舍食品,主要是大饼子。当时栖霞还没栽培玉米,大饼子是小米加黄豆磨成面做成的,椭圆形,每个重约1000克,口味极佳。牟氏家族从清末民初开始放饭,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后来,有的家放不起小米饼子,便改放高粱米汤,每人一碗。牟氏家族施舍粥饭,不只是为了可怜穷人,他们图的是行善积德,图的是赚取好名声,防止乞丐、难民对牟家采取抢盗等不轨行为,以此来保证牟氏家族的长治久安。

4、牟氏庄园菜同牟府筵席

牟氏庄园在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完备的饮食文化体系和和特定的饮食文化习俗,给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我们今天可以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

牟氏庄园菜是以胶东菜为基本的饮食文化风格,又揉和了宫廷菜的豪华大气、江南菜的纤巧细致、官府菜的的富贵典雅,成为独树一帜的庄园菜。

另外,牟氏庄园的筵席也独具特色,主要表现为菜品和筵席高贵典雅、名目繁多、种类齐全;宴饮礼仪谨严、繁琐。宴饮名目繁多,不但有胶东民间的普通家宴,更有豪门权贵的奢华豪宴。目前可以发掘整理的就有迎来送往宴、丰收宴、婚宴、寿宴、丧宴、祭祀宴、加官进爵宴等,不以一而足。

5、牟氏庄园的“花饽饽”

花饽饽,亦称面塑,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的造型艺术。花饽饽源于栖霞民间,造型美观,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和民俗风情,深得人们喜爱,广泛流行于栖霞的乡村民间。后流传到牟氏庄园中,经过牟氏文化的熏染和锤炼,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成为胶东面塑的杰出代表。

6、牟氏庄园的自酿米酒

在明清时期,瓶装酒数量很少,基本没在社会上普及,包括像牟氏家族这样的大户人家,喝的都是自酿家酒。这种酒叫黍米酒,也叫大黄米酒,类似现在的老黄酒,但酒的度数远不及老黄酒高。所以几大碗几大碗地喝,也喝不醉。

由于日子艰辛,普通人家都是在春节前酿制一两泥瓶米酒供家人和客人节日期间喝,而牟氏庄园却因物丰钱厚而家家设有酒坊,一年到头酿造黍米酒饮用。其中,日新堂家酿造的黍米酒最好喝,引得家人和账房先生等都以喝黍米酒为乐事,就连县衙门及店铺的人员也时常到日新堂找酒喝。日新堂自恃土地多、黍米多,就白送黍米酒给这些酒客喝,但酒肴却需酒客们自备自带。这样一来,日新堂每年要支出36斗黍米做酒,可酿造黍米酒1500公斤。牟氏庄园各家的酒坊都设置在东西群房内,内有熬黍米的大锅和盛酒的大缸等。他们并不雇佣专门的酿酒工,都是让账先生或长工兼顾做酒。以日新堂为例,解放前四五十年中,都是由账房小先生负责烧火、铲米(熬米)和将粥挖进缸中。其余的工艺活,如兑曲、兑引子、发酵等,则均由主账先生尹同善去完成。日新堂的黍米酒格外好喝,且有舒筋活血、延年益寿的功能,就在于尹先生酿酒工艺不一般。据说,牟宗植的小妾刘氏晚年随儿媳姜振帼到烟台居住但老想回老家,就是因为挂念着回庄园喝尹先生做的黍米酒。她晚年每餐必喝二三两黍米酒,直到1946年82岁时病故于日新堂宅院。遗憾的是,刘氏死后不几个月,80岁的尹先生也病故于庄园,将他那套酿造黍米酒的绝技一并带进了古镇都南乱葬岗的坟墓之中,也给后人们留下了众多的遗憾。

7、牟氏庄园饮食文化风格

牟氏庄园占有六万多亩土地,十二万多亩山峦,物产丰富,品种繁多的农牧鱼林土特产品,为牟氏庄园菜的创立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如“栖霞三宝”的松莪、松蛹和驴肉在牟氏庄园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牟氏庄园菜品精致大气,彰显名门望族、儒家地主的气派;不仅注重口味,而且注重质感,做工精细,讲究原汁原味、明油亮芡;菜肴在鲜嫩、爽滑、醇厚、干香的基础上,兼具多味,南北皆宜,在注重“色、香、味、形”的同时,又增加了“料、器、养”的特点,也就是原料考究,器皿精美,营养丰富。

二、牟氏庄园饮食文化形成的原因

“忠厚开基,垂今十世,书香相继,绵软悠长”的牟氏世家,历代人才辈出,出将入相者灿若繁星。牟氏家族自明初入籍栖霞,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全族共出进士10名,举人18名,各种贡生72名,监生4名;县官118名,州官22名,京官7名。杰出人物有南宫知县牟国珑、“代天巡狩”的监察御史牟恒、漕运总督牟昌裕……他们或居庙堂之高,或统治一方,起居饮食肯定要受到皇室宫廷和居官之地的影响。另外,作为栖霞四大望族之首的牟氏家族,族人遍及胶东及东北整个地区,出仕为官者遍及全国各地,迎来送往之事简直是家常便饭。但是,牟家毕竟是官宦世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同官府的频繁来往,对牟氏庄园的饮食文化风格的影响不容低估。

同类推荐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我们真诚地希望读者,在全面掌握文化常识的同时能够从中感受到快乐,在轻松阅读中能够猎取知识滋养心灵,并找到您想要的……
  • 思想课堂-科技笔记

    思想课堂-科技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老北京的名胜与怪事

    老北京的名胜与怪事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热门推荐
  • 腹黑竹马vs呆萌小青梅

    腹黑竹马vs呆萌小青梅

    她是可爱呆萌迷糊的小青梅,他是腹黑傲骄毒舌的小竹马。某天竹马把青梅壁咚,毫不犹豫地进行了一段热吻:“小可爱,你就那么讨厌我么?嗯?”“我讨不讨厌你关你什么事?去找你的小女友吧!”“哦?这么说你是在吃我的醋?真是可爱呢!”从此便上演了一场大灰狼与小绵羊的故事。(求收藏!)
  • 半世流离殇月落

    半世流离殇月落

    那是我父亲,不是你父亲。”郭乐小时候就讨厌老爱粘着自己父亲的月落。“就是我的父亲,父亲就爱我,哼”月落才不理面前那个虽然长得帅气,但就是那么讨厌的人。“你,你就是小无赖。”郭乐气急败坏。“啦啦啦”月落对着郭乐做了一个鬼脸,然后伸出自己的小粉拳:“你想挨揍吗?”“唯小人与女子不可养也!”郭乐终于算是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无赖无赖无赖。”“你别跑呀”“你有本事来追呀。”转眼春去冬来,冬去春来········许多年以后,我们还能这样追打嬉闹,永远不长大多好呢。
  • 霸道冷少专宠之彼相守候

    霸道冷少专宠之彼相守候

    四年前,22岁的他是在B市混日子的小地痞,25岁的她则是初出茅庐的小律师,他莫名被指控为杀人犯,成为万人指骂的穷凶极恶之徒,她则接下了这个极其棘手的烫山芋作为自己问鼎律师界的第一个案子。在抛弃他和母亲多年的父亲再次丢弃他时,只有她选择相信他,“小子,从现在起我们就是命运共同体了!”被宣布无罪释放的那一天还没来得及践行他们约好的宿醉,就被抛弃他二十多年的穆家认领回去送往了美国。四年后,孙琪因为与好基友间的义气,还没走向恋爱便直接跨入了“婚姻”。穆聿锡将喝得烂醉的她按倒在床上,“没有我的允许,你怎么敢擅自跟别人结婚!”十年前,这个世上唯有一人可以走进季秋洋的世界,那个人是木槿,这项权利是她孙琪不管用什么代价都无法得到的。那件事发生后,多年来深深的罪恶感一直折磨着孙琪,直到十年后所有的人因为一桩命案再次纠缠在一起,爱恨纠葛、报复、恕罪......
  • 元朝原来是这样(白金升级版)

    元朝原来是这样(白金升级版)

    一部全景解读中国古代疆域最辽阔王朝——大元王朝的大历史经典之作!金戈铁马,征西伐东,南攻北战,大元王朝完成多族群国家之再次统一;从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太宗窝阔台到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黄金家族掀起东方风暴,震撼亚欧大陆。军事天才与游牧铁骑,通过半个多世纪中国式“诺曼征服”,开启了人类历史一个极为强盛的朝代。本书钩稽史料,注重细节挖掘,阐明了元朝的源流与去向,解密了元朝的成败得失、经济文化,揭示了古往今来各族群共同创造发展中华文明的特有历史规律。
  • 爱情塔罗转起来

    爱情塔罗转起来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这么一个人,遥远的爱着。这辈子也许都无法在一起,也许都没有说过几句话,也没有一起吃饭看电影,可是就是这个遥远的人支撑了青春里最重要,最灿烂的那些日子。以至于让以后的我们,想起来,没有遗憾后悔,只是暖暖的回忆。
  • 幻界至尊

    幻界至尊

    【龙的世界】我们拥有毁灭世界的异能力,叫做“妖灵”,它带着我们往返于地球与异界之间斩妖降魔,我们所有人都有蓝色眼眸,也有一个共同的职责,那就是屠龙!看着一个个体长千米的庞然大物在自己面前闭上眼睛,去寻找那种万军之中摧毁一切的快感,欢迎来到《幻界至尊》!!接下来请跟我一起进入这奇妙的魔幻世界!
  • 超级透视眼

    超级透视眼

    少年叶晨,本是古董店小学徒,可他意外获得了透视眼之后,从此改变人生,风云化龙,不仅玩转赌石,品鉴古董,纵横赌坛,治病救人,而且一步步成为了超级大富豪!
  • 众神杀之黑暗神王传

    众神杀之黑暗神王传

    这是众神篇章的开始,也是善与恶交织的道路。被选定之人,到底会是屈从,还是坚守自我?
  • 君请入瓮来

    君请入瓮来

    “哎!听说了没,咱们当今风头正盛的小汝南王怕老婆!”A“这个不稀奇,还有你们不知道么?堂堂一派战神在家被老婆训得服服帖帖,知道为什么吗?”B“为什么呢?”ABD“这个我知道!人家家里有家规:老婆上街要跟从,老婆说话要听从,老婆做事要顺从。简称新世纪的男版三从四德。而且,做错了要跪搓衣板、最近还发明了什么吊打,怪渗人的。”C“什么,简直是男人们的奇耻大辱!”炮灰D一只脚迈过门槛的苏问尘听到这句话,身子一顿:“本王剧惧内又如何,你们有吗?”一脸傲娇。对面茶楼。“主母,您看主子这话行吗?”“嗯…家里的搓衣板就先撤了。”
  • 守望巍峨

    守望巍峨

    龙军,曾经的学霸,因为陷入早恋,变成了学渣。他不愿就此沉沦,从家乡参军到部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从寒门子弟成长为一名军官,铁马金戈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