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50300000012

第12章 怀念红高粱

村里人把红高梁称胡秫,把高粱秸称胡秸。不知什么原因前面加上一个“胡”字。也许这种作物是先祖队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耶里引来的。听老人们说,我们村祖祖辈辈都把红高梁当作主粮。

提起红高梁,我便联想、起薪名作家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和电影《红高梁》里那如霞似火的高粱地。

莫言是高密东北乡人,与我们平直的东南乡只隔一条胶莱河。过去胶莱河两岸土地低洼,讨庄稀少。每年夏秋胶莱河涨水,两岸一片汪洋。种低秆作物往往遭受水淹,颗粒不收。人们便选择既耐旱义耐涝的红高菜种植。据说有一年我们这里八月十五发大水,高粱地里水深齐肩,男人们拖着笸箩借着月光在水里割高粱穗:可以想象,无数个月亮在高粱地里跳跃,那是何等的凄美和浪漫啊!

青少年时期,我们村满坡都是红高梁,夜晚一个人不敢从高粱地边上走。苍白的月光投在无边无际的高粱地里,风一吹叶子刷啦刷啦响,海浪似的高粱叶,黑影白影一闪一闪的,令人胆战心惊。总觉得身后有个东西跟着走,心里一紧一缩,脑门直冒冷汗。那时候不光怕鬼怕妖,还怕人怕野兽。劫道掠路偷小孩的时有发生。狼在高粱地里吃小孩的故事听老人们讲过,很恐怖。我没见过狼,狐狸、獾、黄鼠狼倒是见过不少。夜晚我一个人很少从高粱地边走。

战争年代,高粱是青纱帐,为游击战争做过贡献。少年时代,我们把红高梁当作恶作剧的自然屏障。常以割草挖菜为名,结伴到高粱地里玩。为逃避看坡员的耳目,在高粱地里烧豆子、焖地瓜、打乌霉吃。

高粱孕穗打苞时期有的穗上长乌霉,现在知道是一种黑穗病。乌霉有实乌霉花乌霉之分。实乌霉是高粱穗没分化前在旗叶下面穗苞里长的一种黑色锥形物,吃起来面而香。在那吃不饱饭的年代,饿了到高粱地里找几个实乌霉吃可以充饥。花乌霉是高粱穗分化后形成的黑穗,披散着好似女人的头发。吃起来弄得满嘴满脸都是灰。打乌霉吃队长是绝对禁止的,怕损坏高粱。最过分的事是那次在高粱地里教训小惯孩狗剩。

狗剩是他爹五十多岁才娶妻生的。晚来得子倍加娇惯宠爱。狗剩吃得好,长得胖,又不像我们那样整天割草挖菜,很有劲。他十多岁时后脑勺上还留着一撮老毛,手里拿一张小铁锨,牵着一条小黑狗满街遛。和小朋友玩耍时一沾不到便宜就打架。打不过的就唤狗咬,用小铁锨抡。村里有个乒乓球台,他不管去得早晚,一到必须先打,不让他打就躺在台子上耍赖。谁要得罪了他,他就给你糟蹋菜园。邻居家在菜园边栽上两行葵花,长得秆粗叶壮,到了秋天既不结盘也不开花,后来才明白是他家的孩子得罪了狗剩,狗剩用麦莛创造性给葵花打了心。他爹是村里有名的二杆子,有时狗剩打了别人,他爹也去找人家的不是。村里的小伙伴都想找机会教训他。放了秋假,几个小伙伴以打扑克为名,把他引诱到高粱地里。一进高粱地,大家一开动手用胡秸将他绑在高粱秆上。小伙伴们没有对他动手脚,只要他答应三个条件就放了他。第一,不再欺负人;第二,不再破坏别人家的菜园子;第三,在外面吵架不准回家对地爹说(包括今天的事。答应了就放了他,以后再不改,还像今天这样整他。狗剩一看天地无助,直到晌天才告了饶。这次恶作剧虽然手段上有点过,但对村民、对小伙伴们以及对狗剩本人以后的成长都有益处。

及至“****”,学校停课,我便成了一名准社员,天天离不开高粱地了。

初春,高粱下种时,我给爷爷伯伯们牵牲口。他们扶着独脚耧,边望着天上鸣叫的斑鸠布鸽,一边念叨着邓旬顺口溜:咯打咯打耩胡秫,耩得地里冒步土(尘土),长得矮了,怕兔子踩了,长得高了,怕布鸽叼了。反映了他们对收成的担心。

那时候我不懂得他们喊牲口“里里啦啦”的意思,因牲口走歪,多次受到斥责和黄牛的蹄子踩,常把脚踩得少皮没毛的。心想,干什么都有诀窍,下庄稼地也有学问。

高粱播上种以后,要用磙子压实,防止风吹失墒,出苗不齐。队长就安排我和立春赶着小毛驴拉着石磙去压地。磙子呈鸡蛋形,两头尖尖,放在垅沟里,正好中间着地。四月天,牵着毛驴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刚下过种的暄地里走,又累又饿又困。我和立春就想了个歇人不歇驴的办法。脱下小褂蒙在毛驴头上,我俩分别坐在高粱地两头,把毛驴牵进垅沟里让它自己拉着磙子顺着垅沟往前走。走到地头再把它牵进另一个垅沟,让它拉着磙子顺着垅沟往回走。我们没想到驴的聪明程度一点也不比我们差。两头驴压了一个来回,发觉没人牵它,走到地中间就站住不走了。我和立春只得到地里牵着它走。有时不注意磙子掉在地里,毛驴也不停,看来,偷懒是每个动物的本性性。

我最烦的是挖小苗。当高粱长出两个叶的时候,就要用小镢开第一遍苗。黄黄的高粱苗和谷莠杂草一个颜色,有时分不清哪是菌哪是草。蹲在地里时间久丁,腰酸腿痛,心烦意乱,往往挖掉高粱酒留下谷莠杂草。队长检查时就质问我为什么留草不留苗,说当农民不仅要分清苗和草,还要分清邵是好苗壮苗,哪是弱苖坏苗。又说,庄户眼,赛夹剪,小苗一露头,就知道哪是乌霉杆。这对我来说,真是太难了。

后来,队长因为苗和草的理论遭到批判,说他只要资本主义的苗,不要社会主义的草,违背了“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指导思想。造反派把他绑在高粱秸上批斗,就像我们小孩子恶作剧一样。

秋热像老虎。秋天的高粱穗如满天彩霞,密密的高粱林里燃着一摊火。我光着膀子钻进高粱地里劈胡秫叶子,权当进了大蒸锅,闷得喘不过气来。高粱上的蚜虫、瓢虫、红蜘蛛落在满是汗水的头上身上,像一群爬动的虱子。高粱叶缘的毛刺,划在身上又痒又痛。那时饲草缺,高粱叶又是牲畜的上等饲草,社员们劈下来捆成捆晾干垛起来为牲口准备过冬的口粮。

劈了叶的高粱秸光溜溜的,直立挺拔傈一棵棵竹子。垂下的高粱穗酷似盖着红盖头的新媳妇,流苏摆动,姿态秀美,如同含羞待嫁。这是秋的本色,天赐的珍珠,大地的骄傲,汗水的结晶。

高粱收获是一桩又苦又累的活。男人们左手搂着高粱秸,右手握住镢头,弯腰弓背,砍一棵抱一棵。镢头不能深也不能浅,深了用力大带根,浅了茬高耕地时伤人的脚。砍满了抱傈放小孩一样轻轻地放在地上。一铺一铺的高粱秸把高粱地组合成一张用高粱勒成的大床。穿红戴绿的女人们手拿刻刀,把刻下的高粱穗放进麻袋里。

高粱是粗粮。在糠菜半年粮的年代,却成了细粮。生产队分了新高粱,农民们终于可以吃上顿饱饭啦。他们锅上贴着高粱饼子,锅下煮着高粱米或高粱粥。顿顿吃高粱,连尿都带着高粱酒味,大便全是红色。有俗话,东家种高粱,西邻不敢拉红屎。这笑话在生产队时期还真演绎过一出拉红屎的故事。

有一个叫陈高粱的社员,两口子拉扯着四个孩子过日子,不去偷孩子们就挨饿,他听说鸽子会偷粮食,就到集上买来两对布鸽,回家训练调教。队里的高粱一上场,他把饿了一天的布鸪放出去。家里放一个大盆舀滴水,鸽子们到场园田一口高粱粒就回家漱进盆里,一夜间四只鸽子偷了一大盆高粱粒。陈高粱认为这个办法谁也发觉不了,结果还是被搞“四合一”挖大粪的社员发现了挖大粪的见他家圈里拉的红屎,就报告了队长。队长把他叫去,问他队里没分高粱,你家哪来的红屎。陈高粱开始不承认,一吊到粱上就说了实话。

农耕时代,红高梁不仅是粮食作物,也是经济作物。高粱米是酿酒的上品。我们这里有个兰底镇,明清时期兰底高粱酒就远近闻名。历史上曾有过“一景芝(白干)一兰底(老烧)”之说。不知道莫言先生《红高粱》里写的那个酒厂是不是兰底酒厂。可惜后来因高粱原料不足,成本高而停产。现在仍有人愿意用茅台酒换兰底产的那种70度的高粱原液。

高粱浑身是宝。高粱穗去粒后,可以扎炊帚、笤帚,用来刷锅、扫炕、扫地。穗下的莛秆可以钉盖垫、扎盘子、穿算子。高粱秸用来勒屋箔,打箔帐,晒棉花瓜干等。高粱秸用水泡湿压碎,去瓤后刮出篾子,用来扎鸡笼、鸟笼、编席子、编折子。红黄两色的篾子编出的花红席是农家子女结婚必备的炕上用品。至今经营高粱制品的手艺人仍在乡间集上挣大钱。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后,随着农田条件的改善和粮食种植结构的改变,农民已经很少种高粱了,一片连一片的红高粱景观不见了,高粱除了做酒,食用的意义已经不大。即便现在起了战争,也不用在青纱帐里转来转去打游击了。

火焰般的红高粱是我记忆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它给中国传统农业增添了沧桑厚重的历史感。

同类推荐
  • 心灵的折射——中外作家爱情悲欢曲

    心灵的折射——中外作家爱情悲欢曲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她们的爱情,是灯火阑珊中的惊鸿一现,忽闪忽灭;她们的爱情,是清寂禅寺里的钟声,惊心动魄,使人无法忘怀;她们的爱情,是响在窗外的铃声,岁月只是匆匆过客;她们的爱情,是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欲说还休。究竟什么是爱情的真谛?是悲是喜,是欢是愁,是鲜花,还是沼泽?
  •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 岁月的划痕

    岁月的划痕

    《岁月的划痕》是宁夏同心县作协主席、宁夏吴忠市作协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会员、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会员——民冰先生的诗歌集,书中具体收录了:《西部的同心》、《选果子的经过》、《下午,在郊外》、《弹琵琶的人》、《在东方娱乐城》、《正午时刻》等作品。
  •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任白诗选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任白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七点

    七点

    这是一部个人诗集,收录了年轻诗人一百多首诗歌,有现代诗,也有古体诗。按内容分为四辑:第一辑死亡与爱,描写诗人对生死、爱情的敏锐感受。第二辑生活予我,讲述诗人的人生经历,生活与成长的故事。第三辑囚徒之梦,纪念诗人的学生时代,面对高考的压力以及对文学的不懈追求。第四辑闺怨古体,模拟古诗词进行创作,虽韵律不一定和谐,但清新自然,抒发了个人的独特情感。诗人的作品总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虽然个别诗作有着青春期的迷茫和忧伤。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豪门溺爱:冰山少爷的呆萌妻

    豪门溺爱:冰山少爷的呆萌妻

    ……第一次见面,她为他挡了一刀,阴差阳错地失忆了;第二次见面,他为她挡了一刀,可她却不记得以前的事了……他,是风华绝代的豪门少爷;她,是具有多重身份的平凡女孩。十年前的交集她遗忘了,可他却在十年后找到了她,并依旧守护着她……
  • 海拔3658

    海拔3658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鬼医奇才

    鬼医奇才

    一穿越就遇到了追杀?她好色?是世人眼中的废柴?蛮横无理??呵,一群无知的人类,且看她如何颠覆世人的认知。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界之主

    九界之主

    执长剑,破苍穹,历经千战,场场惊天。亘古有穷时,众神泯灭日,岁月蹉跎,辉煌变沧桑。当劫难再现之日,当众神迷惑之时,他能否拯救终生,又能否力挽狂澜……杀戮无边,只为九界之主……
  • 青春荒唐,我不负你

    青春荒唐,我不负你

    煤矿世家的女儿,注定背负着家族使命。许微澜就是其中之一,迫于无奈,她不得不去寻找自己的亲生妹妹。可没想到原本平常的寻亲之举,竟能牵扯出各个幕后势力。不知在青梅竹马的帮助下,她可否化险为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年年少

    千年年少

    她不曾想过,他竟如此深情。为一个她,独自等了那么多年。年少是她一人的年少,轻狂却有他与她共同轻狂。然而,多年后,再遇见,却只剩一句“好久不见”。